Transcript 对几道习题思考
对几道习题思考
带电小球从静止开始进入磁场中运动
2002年第一届高二遇到
定性分析
力的独立性
运动独立性
定量分析
动量定理
I x f x t qv y B t
I x I x f x t qv y B t qB v y t qB y qBy
I x qBy mv x
I y I Y ( mg f y ) t ( mg qv x B ) t mg t qB v x t
mgt qB x mgt qBx
I y mgt qBx mv
y
1
mgy
mv
2
2
v v v
2
x
y
2
x
mg
2
y
2
t
m g
2
Bq
B q
2
2
m g
2
B q
2
sin(
2
B q
t)
m
m g
2
Bq
2
cos(
Bq
m
数学的技巧
t)
定量分析
微分方程
2
m
d x
dt
2
qB
dy
dt
2
m
d y
dt
2
mg qB
查资料求解
dx
dt
另一种解法
把初始的静止看成一个水平向右的速度v和一
个水平向左的速度v,速度v满足下面的方程
qvB=mg
水平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平面内的匀速圆
周运动
一个硬币水平在滚动得到的轨迹——滚轮线(摆线)
x vt R sin
R
y R R cos
咋想到的?
中学理科
镇海中学
mv
m
mg
qB
qB
qB
2 t
2 t
T
2 m
qB
因为Excel只能处理数据,故先设小球的质
量为0.1kg,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磁感
应强度为1T,小球的电量为q=0.1C。则上
式写成:
Draw-Tools
2008年江苏高考第14题
(1)为什
么是2倍?
不是3倍?
怎么证明?
(2)为什
么轨迹是这
样的,不是
其他形式?
在场强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带正
电q的小球在O点静止释放,小球的运动曲线如图所
示。已知此曲线在最低点的曲率半径为该点到x轴距
离的2倍,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运动到任意位置P(x,y)的速率v;
(2)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第一次下降的最大距离ym
;
(3)当在上述磁场中加一竖直向上场强为E(
E>mg/q)的匀强电场时,小球从O点静止释放后获得
的最大速率vm。
v
qv m B mg m
mv
2
m
2
m
R
qv m BR mgR 0
b 4 ac ( qBR ) 4 m gR 0
2
2
2
代入到最上面
求出vm
2
R
4m g
2
q B
mgy
m
1
2
2
2
2
mv m
ym
怎么想到的?
——数理天地
2m g
2
q B
2
学生问:
小球为什么最后不能做直线运动?
也就是为什么没有平衡态?
(2013年北约自主招生最后一题)12.(22 分)如图所示,在一竖直平面内有
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垂直该竖直平面朝里。竖直平面中 a、b 两
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两点相距 l。带电量 q>0,质量为 m 的质点 P,以初速度 v
从 a 对准 b 射出。略去空气阻力,不考虑 P 与地面接触的可能性,设定 q、m
和 B 均为不可改取的给定量。
(1)若无论 l 取什么值,均可使 P 经直线运动通过 b 点,试问 v 应取什么值?
(2)若 v 为(1)问可取值之外的任意值,则 l 取哪些值,可使 P 必定会经曲线
运动通过 b 点?
(3)对每一个满足(2)问要求的 l 值,计算各种可能的曲线运动对应的 P 从 a
到 b 所经过的时间。
(4)对每一个满足(2)问要求的 l 值,试问 P 能否从 a 静止释放后也可以通
过 b 点?若能,再求P 在而后运动过程中可达到的最大运动速率 vmax。
理科竞赛如同文科的课
外阅读,性质都是一样
的,开阔眼界。
两个粒子质量均为m,电量分别为q和-q,在均匀磁场中开始
做初速度为零的运动,磁感线垂直于连接两粒子长R的线段(图
)。求:(1)为使两个粒子不发生碰撞,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
B0(临界磁场);(2)如果B>B0,当两个粒子最接近时相互距
离r;(3)在磁场为临界值情况下当最接近时两个粒子之间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当它们最接近后将怎样运动?定性绘出两个粒子
运动轨道图象。两个粒子本身重力不计
范晓辉老师讲的一道试题
科学性错题
有一平行金属板MN,中间有方向水平、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
场,磁感应强度为0.5T,一带负电的质量为m1的微粒起先静止在N
板附近,因在MN间突然加一恒定电压而使MN间同时形成一电场强
度为103V/m 的匀强电场,促使该微粒开始运动并水平匀速地击中
静止在斜上方质量为m2的中性微粒,并粘合在一起恰好沿一段圆弧
运动而落在N板上,若m1=9.995×10-7kg ,q= -10-8C,求:
(1)m1击中m2时离N板高度?
(2)中性微粒的质量m2及粘合体作圆弧运动的半径。
力决定运动性质
初速度带来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2011年第11期《物理教师》第48页
一辆汽车质量为m=5t,额定功率为P=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驶
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启动后经过t=20s达到最大速度,求
:
P
v
12 m / s
(1)汽车的最大速度v;
f
v=12m/s代入
(2)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移。
mv
P
dv
是有问题的,
dt
dv
f m
ln0 没有意义?
P fv
v
dt
为什么出现这
mv
mP
mP
t
2 ln( P fv ) 2 ln P 种情况呢?
f
f
f
t v 12 ln( 6 10 5 10 v ) 12 ln( 6 10 )
4
v 11 . 9 m / s
3
4
t 45 . 5 s
最大速度确定了,时间就确定了,t=20s多余了,同时
说明这个时间t不能乱给,不然不自洽。
(2009年浙江卷)24.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塞车比赛。比赛路径
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出B点进入半径为R
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
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工作,进
入竖直圆轨道前受到的阻值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计。图
中L=10.00m,R=0.32m,h=1.25m,S=1.50m。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
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 m/s2)
R
A
L
C
B
h
S
所求的工作的时间内,是否已经超过10米?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科学性错误呢?
变力!
变力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多给一些条件,又
没有计算器,所以凑个整数。
高中物理当中哪些地方还有类似的错题?
电磁感应
2
F
2
B L v
R
铺天盖地,基本上涉及到能量、数字运算的都是错题
如图 a 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 MN、PQ 所在平面与
水平面成 30°角,两导轨的间距 l=0.50m,一端接有 R=1.0Ω的
电阻。质量m=0.10kg 的金属棒ab 置于导轨上,与轨道垂直,电
阻 r=0.25Ω。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强度 B=1.0T 的匀强磁场中,磁
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t=0 时刻,对金属棒施加一平行于
导轨向上的外力F,使之由静止开始运动,
N
运动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随时间 t 变化的关
Q
a
b
M
系如图b所示。电路其他部分电阻不计,求:
P
(a)
(1)4.0s 末金属棒ab 瞬时速度的大小;
I/A
(2)3.0s 末力F 的瞬时功率;
0.8
0.4
(3)已知 0~4.0s 时间内电阻 R 上产生的热
0
1 2 3 4 t/s
(b)
量为 0.64J,试计算F 对金属棒所做的功。
B
F
R
30
°
=30°,l=0.50m,R=1.0Ω,m=0.10kg,r=0.25Ω,B=1.0T
(1) 4.0s 末金属棒速度
I
v
Bl v
B
Rr
I (R r)
Bl
N
F
a
b
M
0.8 1.25
1 0.5
Q
R
2(m/s)
30
P°
(a)
I/A
0.8
(2)3.0s 末力F 的瞬时功率
F FA mg sin ma
F IBl ma mg sin
0.2t 1 0.5 0.1 0.5 0.110 0.5
0.1t 0.55 0.85 (N)
P Fv 0.85 1.5 1.3 (W)
0.4
0
1
2
(b)
3
4
t/s
=30°,l=0.50m,R=1.0Ω,m=0.10kg,r=0.25Ω,B=1.0T
(3)0~4.0s 内电阻 R 产生热量 0.64J,计算F 对金属棒做的功
Q总 QR
Rr
0.8(J)
B
R
mgh
2
F
a
WF EP EK Q总
1
N
Q
b
M
R
30
P°
(a)
mv Q总
2
0.110 2
1
2
I/A
0.8
0.4
0.1 2 0.8 3(J )
2
0
1
2
3
4
t/s
(b)
有什么问题?
“已知 0~4.0s 时间内电阻 R 上产生的热量为 0.64J” 是错的!
=30°,l=0.50m,R=1.0Ω,m=0.10kg,r=0.25Ω,B=1.0T
(3)0~4.0s 内电阻 R 产生热量 0.64J,计算F 对金属棒做的功
4
QR I Rdt
2
0
4
B
(0.2t ) dt 0.04
2
64
0
Q总 QR
Rr
0.85(J )
3
R
I/A
0.4
0
0
0.275
30
P°
0.8
4
3
b
M
or WF Fvdt 0 (0.1t 0.55) 0.5tdt
0.05
Q
(a)
2 0.2 1.07 3.27(J)
64
F
a
1.07(J )
R
1
2
WF mgh mv Q总
2
4
N
16
2
1.07 2.2 3.27 (W)
1
2
(b)
3
4
t/s
(宁波市高二八校联考)如图1(甲)所示,边长为L=2.5m、质
量m=0.50kg的正方形绝缘金属线框,平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磁感应强度B=0.80T的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金属线框的一边ab
与磁场的边界MN重合.在力F作用下金属线框由静止开始向左运
动,在5.0s内从磁场中拉出.测得金属线框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如图1(乙)所示.已知金属线框的总电阻为R=4.0Ω.
(1)试判断金属线框从磁场中拉出的过程中,线框中的感应电
流方向?
(2)t=2.0s时,金属线框的速度?
(3)已知在5.0s内力F做功1.95J,那么,金属框从磁场拉出过
程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是多少?
此题是山东高考试题,其实
高考试题没错的,1.92J,
好事者改之,错了。
如图所示,正方形线圈质量为m=0.1kg,电阻R=0.8Ω,边长
l=0.2m,此线圈放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在y轴右侧有垂直于线
圈平面的B=0.5T的匀强磁场,若线圈以初动能E=5J沿轴方向进
入磁场,运动一段时间后,当线圈中产生的电能Ee=3J时,线圈
恰好有一半进入磁场,则此时磁场力的功率。
假设匀速通过产生的热量是
多少?
0.000125J
如图所示,电动机牵引一根原来静止的、长L为1m、质量m为
0.1kg的导体棒MN上升,导体棒的电阻R为1Ω,架在竖直放置
的框架上,它们处于磁感应强度B为1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
向与框架平面垂直。当导体棒上升h=3.8m时,获得稳定的速度,
导体棒上产生的热量为2J,电动机牵引棒时,电压表、电流表
的读数分别为7V、1A,电动机内阻r为1Ω,不计框架电阻及一
切摩擦,求:
(1)棒能达到的稳定速度;
(2)棒从静止至达到稳定速度所需要的时间。
参考答案:2m/s
1s
稳定速度来运行的话,1s也只有2
米呀,怎么变成了3.8米?被气功大
师戳过了?
(2011上海高考试题)电阻可忽略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长
S=1.15m,导轨间距L=0.75m,导轨倾角为30,导轨上端ab接一
阻值R=1.5的电阻,磁感应强度B=0.8T的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
面向上。阻值r=0.5 ,质量m=0.2kg的金属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
良好,从轨道上端ab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在此过程中金属
棒产生的焦耳热Qr=0.1J。(取g=10m/s2)求:
R
(1)金属棒在此过程中克服安培力的功W安;
a
B
b
(2)金属棒下滑速度v=2m/s时的加速度a。
(3)为求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vm,有同学
解答如下:….由此所得结果是否正确?若正
确,说明理由并完成本小题;若不正确,给出正确的解答.
30
没有错误的。
(宁波市二模)如图所示,两平行导轨间距L=0.1m,足够长光
滑的倾斜部分和粗糙的水平部分圆滑连接,倾斜部分与水平面的
夹角θ=30º,垂直斜面方向向上磁感应强度B=0.5T,水平部分没
有磁场。金属棒ab质量m=0.005kg,电阻r=0.02Ω,运动中与导轨
有良好接触,并且垂直于导轨,电阻R=0.08Ω,其余电阻不计,
当金属棒从斜面上离地高h=1.0m以上任何地方由静止释放后,在
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x都是1.25m。(取g=10m/s2),求:
(1)棒在斜面上的最大速度?
(2)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因数?
(3)从高度h=1.0m处滑下后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是否已经达到最大速度?
否!
怎么避免这类错误发生呢?
变速运动
数据多
难凑
用字母代替
很多高考试题和竞赛试题都是用字母的
一题多变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
物体静止在A点,现以水平恒力
甲拉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
到达B,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
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
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
物体恰好回到原处A,求证:物
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和D点速度
大小v1:v2=1:2。
方法1:平均速度法:
方法2:v-t图像
推论1:甲乙两恒力分别作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之比为:a1:a2=1:3
推论2:甲乙两恒力对物体做功之比为:W1:W2=1:3
(96年高考试题)例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
物体,现在以水平恒力甲拉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
,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
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
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J。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的功
W1为________J,恒力乙做的功W2等于_________J。
例2:原有一油滴静止在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
器中,给电容器在充上一些电荷ΔQ1油滴开始向上运动
,经过t秒后,电容器突然放电失去一部分电荷ΔQ2,又
经过t秒后, 油滴回到原来位置,假如在运动过程中油滴
电荷量一定,则ΔQ1:ΔQ2是多少?
一个可能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讲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很远的地方开始
讲起来……,学生拿到试题,是从很远的地方开始
联想迁移起来吗?还是就题做题?
形变量 x1 与x2的关系
我问过很多同学,怎么做这道试题?都是就题做题。
F
B
A
F
A
B
θ
我是根据前面知识 联想迁移做题
其实我问过很多学生,他们的观点是“就题做题”,
可能有一些非常熟悉的或非常简单模型才能偶尔用用。
所以我上次上斜面讲了一句话,斜面只是载体,承载的
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以变式为手段,是否考虑过学生?
学生的思维起点在什么地方?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