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第四章1

第四章
转动参考系
知识要用心体会,才能变成自己的智慧。
第四章
§1
平面转动参考系
研究点(动点)相对不同参考坐标系(定系和
动系)运动之间的关系。
定参考系
Z

z
P:动点
动参考系
p
y
行吊机
o
X
x
第四章
Y
相对运动基本定义
绝对运动 — 动点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相对运动 — 动点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
牵连运动 — 动参考系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是点的运动,而牵连运
动是刚体的运动。
动系和定系的选取是人为的,“动” 和“定
” 是相对的。
第四章
一、速度合成公式
R  R0  r
Z
z
v  v 0  dr
dt
*
   d r
 v0    r 
v  ve  vr
O
X


d r
vr 
是P点的相对速度
dt
   
ve  v0    r 是P点的牵连速度
第四章

r
y
 o
R0 x
dt
*

R
P
Y
怎么理解速度合成公式呢?
v  ve  vr
   
ve  v0    r
牵连速度ve是动参考系(平面转动参考系)上与点P重
合的点(称为牵连点)的瞬时速度。
牵连速度 ve 也可以看成是在该瞬时将 P 点固结在
动参考刚体上,跟随动参考刚体一起运动时所具
有的速度,即受动参考刚体的拖带或牵连而产生
的速度。
点 P 的绝对速度包括两部分:点相对动参考刚体
的速度和被动参考刚体携带一起运动的速度。
第四章
实例分析
在岸上观察,舰以角速度 ω 作纵摇运动,
飞机沿甲板飞行。问:
 当飞机未飞出甲板时v
=?
e
 当飞机已飞出甲板时v
=?
e
M
C

岸
y
ve
o
ve
M
x
C
第四章

平面转动参考系特点:

  k

速度合成公式





r  xi  yj   k
P点相对于静止坐标系O-XYZ的速度:



 dr
dx  dy 
di
dj
v 

i 
jx
y
dt
dt
dt
dt
dt
P点相对于动系的速度
Y
y
p
x


 dj

 
 
di

   i  j ,    j  i
dt
dt
简写成:
第四章
o
Z
P点的牵连速度



 v  ( x  y)i  ( y  x) j

X
z
P点为平板上运动
着的一个点
   
v  v    r
例1
已知直管以等角速度ω绕定轴 O转动。管中
质点P以等速度u沿管线运动。求OP =R/3和
OP=R时,质点P对地面的速度。
直管
P
u
O
质点
第四章
解:
动点-P;
绝对运动-平面曲线;
定系-地面; 牵连运动-绕O轴的定轴
转动;
动系-直管;
相对运动-沿管线的等速
直线运动。
P
PP
P
P
O
第四章
解: OP =R/3时的速度
动点-P;
绝对速度 va =?
定系-地面OXY;
相对速度 vr=u
动系-直管oxy
牵连速度 ve=(R ω /3) j
Y y
ve
o
O
P, P1
va
x
vr
  R  
  
va  ve  vr  ve j  ui  j  ui
3
第四章
X
OP =R 时的速度
动点-P
绝对速度 va=?
定系-地面OXY
动系-直管oxy
相对速度 vr =u=ui
牵连速度 ve =(Rω) j
y
Y
va
x
vr
P
X
O
P


 
  
va  ve  vr  ve j  vr i  Rj  ui
第四章
二、加速度合成公式



v  ( x  y)i  ( y  x) j





di
dj
a  ( x   y  y )i  ( y   x  x ) j  ( x  y )
 ( y  x)
dt
dt






 
2
 xi  yj   ( xi  yj )  ( yi   xj )  2 ( y i  xj )
各项的意义



1、a   xi  yj 相对加速度


2
2
2、  ( xi  yj )   r 指向o点的加速度,向心加速度


 


3、 (yi  xj )    r 由于平板作变角速度转动所引起
的加速度,切向加速度
第四章
牵
连
加
速
度
 


4、2 ( y i  xj )  2k  v   2  v  称为科里奥利加速度
?
 
方向垂直于  与 v构成的平面,在平板平面内。
简称科氏加速度 a c
y
 
2  v

v
x
O
科里奥利
(G.G.Coriolis)
第四章
1792---1843
因此,绝对加速度为
 
   
2
a  a     r   r  2  v
   
a  a  ae  ac
几点说明: 10牵连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牵连加速度 vt 是动参考系(刚体)上与点 P 重合的点(牵连
点)的瞬时加速度。
牵连加速度 vt 也可以看成是在该瞬时将 P 点固结在动参考刚
体上,跟随动参考刚体一起运动时所具有的加速度,即受动参
考刚体的拖带或牵连而产生的加速度。



 
0
2 s系中的观察者只能观测到 v 和a 无法区分 v 中的 v 和ve
    
 
s‘系中的观察者只能观测到 v 和a  观测不到 v 、ve、a 、at 和ac
第四章
[例题2]一根直线 在 oxy 平面内以匀角速度ω绕O
转动,当直管位于ox的位置时,有一质点P
开始从o点沿该直线运动。欲使此点的绝对
速度v 的量值为常数,问此点应按何种规律
沿此直线运动?
x
y
y
x
O
P

第四章
x
解:
动点-P;
绝对速度 va =v
定系-OXY;
相对速度 v’=?
动系-直管oxy
牵连速度 ve=ω×r
 

 
ve    r  k  xi

dx 
v 
i
dt

 xj
 dx 
 xj 
i
dt
y
x
v  x ( )
2
2
2
x
y
  
v  ve  v
dx 2
dt
第四章
O
P

x
dx
2
2 2
 v  x
dt
dx
 dt
2
2 2
v  x
v  x ( )
2
2
2
dx 2
dt
积分,得
x

t
dx
  dt  t
v  x
0
x x
arcsin
0  t
v
x
 sin t
v
2
2
2
0
第四章
x 
v

sin t
[例题3]
设一圆盘以匀角速度 绕定轴O
顺时针转动,盘上圆槽内有一点M以
大小不变的速度 vr 沿槽作圆周运动,
那么M点相对于静系的绝对加速度应
是多少呢?
第四章
选点M为动点,动系固结与圆盘上,
则M点的牵连运动为匀速转动
ve R, ae  2 R
(方向如图)
相对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
2
vr
有vr  常数, ar 
R
(方向如图)
由速度合成定理可得出
va  ve  v r R  v r 常数
即绝对运动也为匀速圆周运动,所以
va ( R  vr )
vr
2
aa 

 R 
 2vr
R
R
R
方向指向圆心O点
2
2
2
第四章
§2
空间转动参考系

一般情况,参考系不是平面, 也不是固定方向,
其大小方向可以改变。
为简便计,暂时让转动坐标系s ′的原点o′与静止

坐标系s的原点o重合,  恒通过o点。
  
令 i , j , k 为s ′系上三个坐标轴上的单位矢量,故任意矢量




G  Gx i  G y j  Gz k





dG dG x  dG y  dG z
di
dj
dk

i
j
k  Gx
 Gy
 Gz
dt
dt 
dt
dt
dt
dt
dt

 
绝对变化率
di
d *G  

 i

 G
dt
dt
相对变化率
牵连变化率
第四章
第四章
故质点P的绝对速度:

*
 dr d r  
v

r
dt
dt
   
v  v    r
相对速度 牵连速度
质点P的绝对加速度:

*
*
*
*
 d r  
 dv d v   d d r  
(
  r)  (
 r)
a

v 
dt dt
dt
dt
dt

* 
*
*
d r d    d r  d r   


r 

   (  r )
dt
dt
dt
dt
2* 
* 
 d r
 d     
a 
相对加速度 at 
 r    (  r ) 牵连加速度
dt
dt
2*
第四章

d     
at 
 r    (  r )
dt
*
牵连加速度 



d d    a  d  r    (  r )


   t
dt
dt
dt
*
 d r
  科里奥利加速度

ac  2 
 2  v 
dt
*
   
a  a   at  a c
第四章

如果s ′系以匀角速转动, 

d
 0 加速度公式可简化
是恒矢量,
dt



 
  
2
  (  r )   (  r )   r
 
  r  r cos


2
at   (r cos  )   r

R
M


 (OM )   2 (OM  MP)
  2 OM )   2 (OM  MP)

  R
2
加速度可简化为

 
 
2
a  a    R  2  v
第四章
P

r
O
地球自转属于这种情况
作业:
p.180-185
p.197:4.1),4.2)4.3)。
第四章
例题4 在地球上北纬度为φ处,一辆汽车以匀速率vr沿经线自
北向南运动,地球半径为R,绕地轴的自转角速度为ω。不考虑
地轴在空中的平移,试求汽车的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
解:
相对运动—沿经线绕地心o
的圆周运动
动点-汽车;
定系-固联于某恒星;
动系-地球oxy



v   v r sin j  v r cos k



R  R cos j  R sin k
牵连运动—地球绕地轴转动
z
z
R



 

ve    R  k  ( R cos j  R sin k )

  R cos i
第四章

v
R
o

 v
y
x
y



  
v  v   ve  R cos i  vr sin j  vr cos k
v
R 2 2 cos 2   v r2

 v2r

v2r
指向o点
a  
cos j 
sin k
R
R



2
2
at   R   R cos j




 

ac  2  v   2k  (vr sin j  vr cos k  2v r sin i
2

 v r2

v

2
r
a  2v r sin i  (  R ) cos j 
sin k
R
R
2
2
v
v
a  (2v r sin  ) 2  ( r  R 2 ) 2 cos 2   ( r sin  ) 2
R
R
1

v r4  2 R 2 2 (1  sin 2  )v r2  R 4 4 cos 2 
R
第四章
回顾
   
v  v    r

 d r
v 
dt
*
相对速度
牵连速度
   
a  a   at  a c

*
 d r
 d r
 

a 
相对加速度
ac  2 
 2  v  科里奥利加速度
dt
dt
* 

d     
at 
 r    (  r ) 牵连加速度
dt
2*
第四章
4.3)质点在旋转的圆锥母线槽内运动。
解:取如图所示的转动坐标系,经过时间t后质点自o点运动到M点时
 '  v
R  v't sin 


2
at   R
(Why ?)

  v' t sin j



 

ac  2   '  2k  v' (cos k  sin j )

 2 v' sin i
   

a  a ' at  ac


2
 2v' sin i   v' t sin j
2
第四章
飞行员的黑晕与红视现象
由俯冲拉起时,
会由于脑失血而
“黑晕”,这是
为什么?
第四章
飞行员在飞机爬升
转为俯冲的时候,
会由于脑充血而
“红视”,这又为
什么?
§3
一、
非惯性系动力学(二)
平面转动参考系
1、动力学方程
 
   
2
a   a    r   r  2  v
 
 


2
两边同乘以m, ma   ma  m  r  m r  2m  v
 
 F  F惯性力
牛顿第二定律
相对加速度
第四章
 
 


2
ma   ma  m  r  m r  2m  v
2、三种惯性力

 
Fet  m  r :参考系作加速转动而引入的牵连的、切向惯性力

2
Fen  m r :参考系作转动而引入的法向惯性力,也叫
惯性离心力

 
FC  2m  v

F惯  m,
:参考系转动及质点对参考系又有相对运动
引起的力。科里奥利力。
是由于物体的惯性引起的,具有力的含义。
第四章
Note!
惯性力的方向
o

v

 r

m r
2
惯性离心力
  科里奥利力
 2m  v 
 
 m  r
切向惯性力
第四章
[例题1] 在一光滑水平直管中,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此管以恒定
角速度ω绕通过管子一段的竖直轴转动。如果起始时,球距转动轴
的距离a,球相对于管子的速度为零,求小球沿馆的运动规律及管
对小球的约束反作用力。
解:
用非惯性系。建立固结于管的坐标系0-xyz,受力分析。
y
Ry
Rz
P
x
O
z
Fc
Fen
mg



约束反力 R  R y j  Rz k
第四章
 

ma   F  F惯
投影到x,y,z轴上,
mx  m 2 x
(1)
my  R y  mg  0
(2)
mz  2mx  Rz  0
(3)
Rz  2mx
dx dx
2
2


x


x


x,
由(1)
dt dx
积分,得 x 2   2 x 2  C
R y  mg
t=0时,
y
Ry
Rz
P
O
z
Fc
u
x
Fen
mg
xdx   2 xdx,
x  a, x  0.  C   2 a 2  x   x 2  a 2
第四章
x   x 2  a 2
dx
dx
2
2
 x a ,
 dt
dt
x2  a2
2
2
x
dx
x

x

a
积分,得
)  t
a x 2  a 2  ln(
a
x  acht
x  asht
 Rz  2mx  2m 2 asht
用惯性系如何解?
第四章
二、
空间转动参考系
 

ma   F  F惯
类似地

所不同的是, 不是恒矢量,F惯也是三种,但惯性离心力变成


 
  
2
m  (  (  r )  m (  r )  m r
三、

相对平衡



质点P相对于s´系不动时, v   0, 则ac  0, a   0

 

a  ae , 则F  mae  0
质点相对平衡方程
包括主动力,约束反力。
第四章
应用非惯性系中质点的动力学方程处理具体问题时,应注意:
(1)必须明确指出惯性系s和非惯性系s´的选取,说明以s´系
为参考系;
(2)分析受力时,要同时分考虑质点系的相互作用和惯性力,
逐一分析,不遗漏;

(3)公式中, 是 s´系相对s系的转动角速度,不可与刚体角速度
混淆;
(4)许多问题即可在s系中讨论,也可在s´系中讨论。
第四章
[例题2]质量为m,长度为l 的单摆,其悬挂点
随框架以匀角速度绕铅垂轴转动,求单摆相
对静止时的 角和摆杆的张力。摆杆质量不
计。
a
A
 l
解:取小球 M 为研究对象,框架为参考系
单摆相对静止时,应满足
 Fx  0 FIe  FT sin   0

M
 Fy  0 FT cos   mg  0
FT
解得:
a  l sin  2
tan  

g
mg
F T
cos 
FIe
M
mg
第四章
惯性力的性质与起源
(1)惯性力的性质——虚拟性和真实性
惯性力的虚拟性:
由惯性力的定义可知:惯性力是为了使牛顿第二定律能够
形式地成立而引入的虚拟的力,只与质点及参考系的运动状态
有关,并非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只能推断惯性力的存在,
不能找出惯性力的施力者,它是非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测到的
力,在惯性系中不存在惯性力。
惯性力的真实性:
对于非惯性系中的观察者,可直接测量出惯性力的大小和
方向;在非惯性系中惯性力具有同真实力的动力学与静力学效应。
(2)惯性力的实质和起源
惯性力是与加速系等效的引力场对运动质点的作用,即
惯性力就是引力。等效引力场是遥远的天体相对于选定的参考
系的运动引起的。
第四章
飞行员的黑晕与红视现象
飞机急速爬高时
飞行员的黑晕现象
惯性参考系——地球
非惯性参考系——飞机
动点——血流质点
牵连惯性力向下,从心脏
流向头部的血流受阻,造成
大脑缺血,形成黑晕现象。
爬升时:a > 5g
第四章
飞行员的黑晕与红视现象
飞机急速俯冲时
飞行员的红视现象
惯性参考系——地球
非惯性参考系——飞机
动点——血流质点
牵连惯性力向上,使血流
自下而上加速流动,造成
大脑充血,形成红视现象。
俯冲时:a > 2g
第四章
慢速转动的大盘使快速运动的皮带变形
惯性参考系——地球
非惯性参考系——大盘
动点——皮带上的小段质
量 m
牵连惯性力—— 大盘转速
很慢,牵连加速度很小,
 m的牵连惯性力可以忽略
不计。
第四章
慢速转动的大盘使快速运动的皮带变形
牵连惯性力 ——
大盘转速很慢,牵连加
速度很小, m的牵连
惯性力可以忽略不计。
科氏力 ——  m
的科氏加速度 aC=2
v,科氏力 FIC=-2 
m  v,使皮带变形。
第四章
慢速转动的大盘使快速运动的皮带变形
第四章
§3
地球自转的影响
5 1


7
.
29

10
s 角速度自转又以   1.20  107 s 1
地球以 0
绕太阳公转,
所以 不是一个严格的惯性系而是非惯性系。地球公转引起的非
惯性效应比自转的非惯性效应小1-2个数量级,一般可忽略。下
面只讨论地球自转引起的非惯性效应。
一、重力加速度g随纬度λ的变化
对地面上的观察者:在纬度为λ处的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地


F
球引力 和惯性离心力 Ft  mR  02 cos  作用而处于相对平衡,故
  
mg  F  Ft
第四章
2
R  R cos  Ft  m 0 R cos 
由图(b)知:
1
mR  02 sin(2 ) (1)
2
F sin  mg sin(   )
(2)
mg sin  Ft sin  
F  mg cos  Ft cos   mg cos  mR  02 cos2 
(3)
由(1)式:
R 02 sin(2 )
sin 
2g
(4)
在赤道处:λ=α=0,由(3)式,
F  mg 0  mR  02  m( g0  R 02 )
式中 g 0
(5)
是赤道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将(5)式代入(1)式,得
( g 0  R 02 ) sin
g
sin cos  cos  sin
第四章
(6)
联立(4)和(6)式可解得g和α,其结果很复杂,为此,作为
不近似处理:
R 02 sin 2
sin   
2 g0
(7)
cos  1 ,得
( g 0  R 02 ) sin 
g 0  R 02
g

2
R 0 sin 2
R 02 cos 2 
sin   cos 
1
将(7)代入(6)式,取
2 g0
g0
R 02 cos 2 
 ( g 0  R )(1 
)
g0
2
0
R 02
 g 0 (1 
sin2  )
g0
(8)
将λ=45°时的 g  9.8062m / s 2 及  0 和 R的值代入上式子得
g  9.7803(1  0.0053sin2  )
第四章
(9)
二、科里奥利力对水平运动的影响
当质点相对于地球运动时,应同时考虑
惯性离心力和科氏力,但因是近地表运动,
故用重力代替引力即考虑了惯性离心力。
只考虑科氏力的效应。


 

北半球, ma   F  mgk  2m  v 



i
j
k



 
  v     cos  0  sin   y sin i  (z cos   x sin  ) j  y cos k
x
y
z
 mx  Fx  2my sin 
my  Fy  2m ( x sin   z cos  )
mz  Fz  mg  2my cos 
第四章
二、科里奥利力对水平运动的影响
北半球,λ>0,
当物体由南向北运动时, y  0, z  0, x  0
科氏力向东;当物体由北向南运动时,科氏力向西。
右偏效应!
南半球相反。
第四章
(一)贸易风
在地球上,热带部分的空气,因热上升,并在高空向两极
推 进;而两极附近的空气,则因冷下降,并在地面附近向
赤道附近推 进,形成了一种对流,彼此交易,故称 贸易
风 ,但由于受到科里奥 利力的作用,南北向的气流,却
发生了东西向的偏转。
地面附近
大气上层
北半球
东北贸易风
西南贸易风
南半球
东南贸易风
西北贸易风
第四章
(二)轨道的磨损和河岸的冲刷
当物体在地面上运动时,在北半球上科里奥利力的水平分
量总是指向运动的右侧,即指向相对速度的右方。这种长年累
月的作用,使得北半球河流右岸的冲刷甚于左岸,因而比较陡
峭。双轨单行铁路的情形也是这样。由于右轨所受到的压力大
于左轨,因而磨损较甚。南半球的情况和此相反,河流左岸冲
刷较甚。而双线铁路的左轨磨损较甚。
第四章
(三)气旋-反气旋
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大气并不是径直
对准低气压中心流动,也不是沿辐射方向从高气压中心流出。低
气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成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在
南半球向左转成按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大气的这种流动很
象江河海流中水的旋涡,所以又叫气旋。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
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高气
压的气流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流出,在南北半球按逆时针
方向旋转流出,高气压的这种环流系统叫反气旋。
第四章
2001年,亚洲尘暴弥漫在太平洋海面上
第四章
2005年,GOES-12气候卫星拍摄到的最强程度的“卡特里娜”飓风
第四章
作业:
p.185-190
p.198:4.5),4.6)4.7)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