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忠科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鄒忠科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

歐洲大學策略聯盟之發展 :
以布隆尼亞進程 (Bologna Process)為例
鄒忠科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 教授
Chong-ko Peter TZOU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European Studies,
Tamkang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24 March 2011
[email protected]
1
目次
1. 前言
 2. 歐洲高等教育整合沿革
 3. 布隆尼亞進程
 4. 歐洲大學聯盟
 5. 伊拉斯摩斯計畫與伊拉斯摩斯世界計劃
 6. 結論:對我國的啟示與機會

1. 前言




歐洲邁向21世紀的整合,在政治、經濟、科技、金融、環保
、安全等議題皆有顯著成就。歐洲聯盟已在國際社會逐漸扮演
全球性的角色。在全球化的今天,歐盟的文化與高等教育整合
鮮為人知,但其對歐洲的整合在廣化與深化方面也扮演重要的
角色,並且也重大深遠的影響。
歐盟的高等教育整合不但要整合歐盟各國的高等教育政策,同
時也有旺盛的企圖心要建立一個歐洲的高等教育學區,並且也
要與國際卓越的高等教育學區去競爭。高等教育也被歐洲視為
重要的產業來經營。
歐洲當前3,300所高等教育機構在歐洲聯盟境內,全歐洲大約
4,000所大學,歐盟高等教育學區有46個國家,其中有850所大
學參與歐洲大學聯盟,在2000年歐盟有超過1,250萬人,歐洲
的高等教育品質為世人所重視。
因時間有限,今僅就歐盟高等教育整合及其重要政策作概要性
之介紹。
2. 歐洲高等教育整合沿革

1959年第一屆歐洲大學校長會議:討論歐
洲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的方向與定位。
 1960年代發展停滯期。
 1973年由執委會提出Janne Report ,建議
更進一步的歐洲高等教育整合。
 1974年與1976年擬定兩份歐洲理事會決議,
主要項目包括以下六項:
4

1974年與1976年擬定兩份歐洲部長理事會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決議,主
要項目包括:
1. 加強會員國間的大學合作
2. 促進會員國間相互承認學歷文憑與學業年期
3. 容許人才在歐洲區上自由流動
4. 統一各院校記錄學業標準
5. 會員國就高等教育進行經驗交流與資訊交換
6. 會員國教育部長及制訂政策相關官員須定期
舉行會議
5

1980年代中期推出六項多元化與全面性計畫:
– 伊拉斯莫斯計畫 (European Community Action
Scheme for the Mo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RASMUS):資助會員國大學教師與學生在境內不
同國家教學與進修,以提升其學術與教學水準和學
生的學習素質。
– 歐洲青年交流計畫 (Youth Exchange System,YES):
鼓勵和資助15到25歲青年人到會員國旅遊或受訓。
– 外語學習計畫;LINGUA計畫 (Aktionsprogramm zur
Foerderung der Fremsprachenkenntnisse in der
Europaeischen Gemeinschaft):鼓勵和資助教師及學
生學習其它國家語言。
6
– 科技教育與訓練計畫;COMETT計畫 (Community
Programm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echnology):
促進大學與工業(產學)合作。
– 一般體系指引 (General System Directive):規範會員
國專業團契規章與評核標準,方便人才自由流動和
就業。
– 哥倫布計畫 (Project Columbus):建立歐洲與拉丁美
洲區域國家的跨區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
7

1990年代初期因應冷戰結束,建立與東歐國家教
育交流與合作關係,稱為TEMPUS PHAR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form
Program) 計畫。

1995年蘇格拉底計畫 (Socrates Program) :在縱
向方面,把COMENIUS (European Cooperation on
School Education) 和伊拉斯莫斯計畫連結,在橫
向方面,則把LINGUA計畫、成人終身教育、公
開遠距課程、與資訊經驗交流匯整。

1995年達文西計畫 (Leonado da Vinci):整合產學
合作、科技培養訓練、與外語培養訓練。
8
3. 布隆尼亞進程
(Bologna Process)
這是一份協調歐洲高等育體系,建立多面向交
流之21世紀新型大學之政策方案。
 1998年英國、德國、法國、與義大利四國教育
部長,在巴黎發表協調統一歐洲高等教育體制
結構的 {索邦聯合宣言 (Sorbonne Joint
Declaration) }。
 1999年正式發表歐洲教育改革的布隆尼亞宣言
(Bologna Declaration) 。
 2001年在布拉格重申布隆尼亞宣言精神。

9

2003年在柏林宣佈俄羅斯加入
 2005在卑爾根(Bergen, 挪威)檢討布隆尼
亞宣言改革,在2010年實現歐洲高等教
育區(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EHEA)。
 2007在倫敦把教育整合連結國家層級,
要求會員國修訂相關法規,讓學生、教
師或是相關人員有法律保障,加速人員
流動性,以利完成歐洲教育區之目標。
10
2003年中東歐國家加入布隆尼亞進
程 ,同時促進歐盟東擴

截至2011年,總計共有46個簽約國家。
11
參與布隆尼亞進程會員國
資料來源:布隆尼亞進程秘書處官方網站
http://www.ond.vlaanderen.be/hogeronderwijs/bologna/pcao/
12
布隆尼亞宣言主要九大目標

1. 採用易判讀與可互相比較的學歷制度
–
–
–
–

互相承認學位
資訊透明化設、立國家學歷認可資訊中心網
提升相關資格證明的易讀性
更透明化制度
2. 採用兩個階段的大學學制
– 波隆尼亞宣言中決定採用大學及研究所兩階段的高
等教育制度,第一階段為大學學歷,該基段之修業
年限最少為3年,大學文憑將可視為一種合格的就
業申請文件,
– 第二階段入學者之必要條件,第二階段則為現行歐
洲許多國家已施行多年的碩士或博士學位制度。
13
歐盟波隆尼亞進程之三階段高等
教育學制體系
終
博士
終
身
學
習
身
碩士
大學體系
學
職業體系
學士
習

3. 建立學分制度
– 加強歐洲地區學生的流動與品質控管
– 設立歐洲學分轉換制度 (The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 ECTS)

4. 推展交流
– 在不同大學與不同學生一起上課
– 促進學生、教師、與研究人員之流動性

5. 推展歐洲地區品質保證合作
– 成立歐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互聯網、歐盟執委會擬
推行評鑑制度
– 提升國際競爭力
15

6. 推展歐洲領域的高等教育
– 主要對象為大學與非大學之學術機構
– 提高這些對象與高等教育的交流

7.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 正規與非正規教育場所相互認可
– 終身學習

8. 推展歐洲地區高等教育的吸引性
– 把歐洲建設成全世界最高水準的留學區域
16
 9. 歐盟伊拉斯莫斯世界計畫
– 主要目的為提高歐洲高等教育品質,及促進
第三國(非會員國)的合作交流

9.1 歐盟碩士 (European Master):
– 提供250個歐盟各大學校際合作的歐盟碩士
課程,研究生需至少在兩所不同國家大學就
讀,結業後獲頒{歐盟碩士}文憑
17

9.2 獎學金:
– 對象為非會員國人民赴歐攻讀歐盟碩士課程
– 每月補助1600歐元生活費,每年1000歐元交
通費
– 非會員國訪問學者參與課程教學者每月4000
歐元 (三個月) ,及1000歐元交通費
– 五年計畫預估約4170名非會員國研究生與
792位教職員可獲補助
18

9.3 合作夥伴:
– 鼓勵非會員國項尖大學參與歐盟碩士課程 (三年) 以
達教育全球化

10. 博士學程改革:
– 本來只建議採用大學與研究所兩個階段大學學制,
2005年卑爾根宣言中加入博士學程改革,改為三個
階段大學學制
– (第二段完)
* 2003年歐洲議會通過伊拉斯莫斯世界方案 (Erasmus
Mundus) ,淡江大學是我國第二個獲得補助的學校
*
19
歐盟於文化和教育之預算( 2006-2009)
2010 布達佩斯-維也納宣言




歐洲地區47國高等教育部長會議於2010年3月11-12 日在布達
佩斯召開,對波隆尼亞進程十年進行總結評估。12日,會議
通過了《關於歐洲高等教育區的布達佩斯-維也納宣言》(
Budapest-Vienna Declaration o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1.大學畢業生可以毫無障礙地在其他歐洲國家申請學習碩士
階段的課程或者尋找就業機會
2.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加強教師和研究人員的國際網路合作
;進一步與歐洲研究區(European Research Area, ERA)加強合
作
3.改革高等教育體制和制度以應對全球知識社會的發展、滿
足社會不斷增長的需求進行討論
4. 歐洲大學聯盟
歐洲大學聯盟(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EUA)代表為了支持高等教育機
構的46個歐洲國家,所提供一個特別合作的
論壇。
 以及時了解歐洲最新的高等教育趨勢、高等
教育和研究政策。該聯盟的成員都是參與教
學和科技研究的歐洲大學、國家學會的主席
,和活躍在高等教育研究之其他組織。

歐洲大學聯盟之成員

歐洲大學聯盟(EUA)代表主要歐洲高等教育界
的主流民意。 其參加成員包括歐洲大學的校長
和代表國家的學會和協會,以及高等教育機構的
網絡。擁有參加歐盟高等教育學區46個國家的
850名成員。

EUA乃是由歐洲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European Universities)和歐洲聯盟大學校長聯
合會會議(Confederation of European Union
Rectors' Conferences),於2001年3月31日在西班
牙薩拉曼卡(Salamanca)合併所成立。
歐洲大學共同政策

在歐洲大學聯盟2010/11年工作計劃(EUA Work
Programme 2010/2011)提出了歐洲大學共同政策:

1. 歐洲重要的大學應透過歐洲層級,與歐洲政治
行為者在廣泛政策領域中建立長期合作的關係,
以鞏固大學之定位,成為塑造議程的角色。

2. 加強歐洲大學作為享有廣大權利受益者之地位
,並尋求於歐洲層面有系統地參與所有相關的諮
詢和決策之過程。

3. 透過論壇和具針對性的宣傳活動,提升歐洲大學
的監管、回報和其有關的歐盟政策和法律文件。

4. 無論在歐洲和國際層次,歐洲大學應就共同關心
的問題發展彼此的戰略夥伴關係和同盟。

5. 透過歐洲大學聯盟成員的優先考量,從眾多大學
收集和分析數據的實踐,影響教育政策之制定並成
為歐洲大學聯盟(EUA)遊說(lobbying)和宣傳活動的
準則,藉此安排工作計畫、鞏固高等教育政策發展
。
EUA之主要工作





1. 對外代表歐洲大學之「整體民意」,與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UNESCO)、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有密切的合作
2. 在實踐波隆尼亞進程(Bologna Process)上,EUA將傳達
歐洲高等教育研究的專業意見給各個參與的大學和學會。
3. 加強大學的治理、領導和其機構的管理。
4. 舉辦歐洲大學會議每年3次的主席會議,以及5次的董事
會議,及時因應歐洲高等教育政策的發展。
5. 提出大會聲明和政策建議書:今年度報告書為《才智人
口,才智成長》”Smart People for Smart Growth”,乃配
合歐盟執委會發布的《歐洲2020戰略》(Europe 2020
Strategy)報告書才智成長(smart growth),建立知識、創新
、教育和數位化社會的倡議。
EUA 所之執行任務




與其他機構溝通合作邁向歐洲高等教育區(EHEA),包括歐洲學生
聯盟(European Students’ Union)和歐洲高等教育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致力於推動歐洲研究區(European Research Area, ERA):EUA以學
者專家參與歐洲執委會研究總署(Directorate General for Research,
DG RTD)之論壇,以深化歐盟支持之研究領域於歐洲大學之推廣
計畫,如歐盟第七期架構計畫(7th Framework Programme, FP7)。
致力於歐洲高等教育區、歐洲研究區的自主治理和補助金費運用
的改革。
使歐洲大學加強建立國際對話,包括美國教育理事會(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CE)、加拿大大學與學院會議(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Canada)、歐盟與東協舉辦的歐亞合作進
程(Europe-Asia cooperation process),也以會員資格參與國際組織
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國際網路(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QAAHE)以深化歐洲大學
的國際交流。
5.伊拉斯摩斯計畫與
伊拉斯摩斯世界計劃

1987年6月15日執委會通過伊拉斯摩斯計畫
(Erasmus Programme),確立該計畫之核心目
標,包含加強會員國大學間的緊密合作、藉由
增加教師的流動改善教育品質.鞏固人民的歐洲
的觀念。

2000年以後,歐盟為了有效提升其境內人才之
素質、加強歐盟高等教育相對於全球體系下的
競爭力,將伊拉斯摩斯計畫納為終身教育計畫
下的一項子計畫,目前,伊拉斯摩斯計畫之會
員國數增加為31國 。
拉斯摩斯計畫四大面向

1. 學生流動(Student Mobility ):
藉由伊拉斯摩斯密集語言課程(ERASMUS Intensive
Language Courses, EILCs)在留學國修習語言課程,除了
長時間的流動學習課程以外,亦包括了密集計畫
(Intensive Programmes, IPs),這項計畫是一項短期的交換
計畫,參與的學生至少必須到不同國家的三個高等教育
學院修習2-4個星期,體驗難得的經驗,擴展視野。
2. 人員流動(Staff Mobility)

3. 大學合作(University Cooperation)

4. 產學合作(Enterprise Involvement)


伊拉斯摩斯世界計劃 (Ersmus Mundus )

2002年7月17日歐盟執委會通過的2004-2008伊拉斯摩
斯世界(Establishing a Programm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Co-operation with
Third Countries (ERASMUS World 2004-2008))提案。

其主要內容分為五項行動計劃,分別為歐盟碩士課
程(European Union Masters Courses) 、獎學金
(Scholarships)、與第三國高等教育學院所之夥伴關
係(Partnerships with third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增加吸引力(Enhancing Attractiveness)
,以及技術性援助(Technical Support Measures)。

最新一期2009-2013伊拉斯摩斯計畫書於2008年12
月19日公布,主計畫明訂了三項行動計劃,分別
為伊拉斯摩斯聯合計劃、與第三國之夥伴關係計
劃以及提升歐洲高等教育吸引力計劃,並將博士
課程首次納入伊拉斯摩斯世界計劃內。

歐洲執委會在2013年為止將提撥4億5千4百萬歐元
給予參與伊拉斯摩斯碩士課程及博士課程之學生
及學者。
6. 結論:對我國的啟示與機會

波隆尼亞宣言的確立,幾乎等同於歐洲高等教育區之
代表詞,波隆尼亞宣言廣受各方的贊同和支持,在許
多歐洲國家內,歐洲人民對於高等教育的觀念和習慣
正在轉變,部分傳統制式的教育模式也為新的制度所
取代。

歐洲學分轉換制度(ECTS)也為分歧的歐洲學分體制
建立一個準則,同時也方便了學生交流學習上,文憑
認證的依據 。

歐洲人民得以離開母國到任何一個會員國內工作並定
居,一位德國的中學老師可以憑藉其在德國所考取之
教師執照在西班牙任教,這樣的情形在50年前的歐洲
是難以想像的。

歐盟境內約有3,300所高等教育機構,全歐洲大約
4,000所。台灣近年來大學數量不斷攀升,但高等教育
之質量發展卻不均衡,「究所大學化,大學高中職化
」更為台灣高等教育之寫照。歐盟高等教育整合之經
驗,著實可為我國參考,雖然整體性質與範圍不盡相
同,但歐洲高等教育其中部分計畫、觀念與對未來的
展望可為台灣的高等教育帶來一些啟示大學教育與終
身學習觀念

改革與加強大學校際、與部門間的合作與交流
提升學生國際觀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完善終身學習制度、提高競爭力
加強學生在校期間、以及在畢業後提供輔導和咨詢,將畢業生與
工、商界聯擊起來



33



科學技術是創新的原動力,研究活動應從個人單獨轉
向團隊合作,進一步轉而形成全球網絡
將研究成果轉讓、並推向市場
歐洲超過4000所大學,透過歐洲大學聯盟和波隆尼亞
進程將全歐洲整合成歐洲高等教育區(EHEA),更加吸
引國際人才至歐洲留學,使得歐洲展現在高等教育的
軟實力(Soft Power)。
☆ 據2004年估計,英國劍橋大學在當年為英國貢獻約570
億英鎊之產值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