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成果報告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計畫成果報告

大西洋交流史計畫
計畫主持人:陳思仁
執行單位: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執行期程:100年8月1日-101年1月31
日
計畫目標(一)
• 一、基礎知識:
• 1.認識大西洋史在世界海洋史的地位與意義
;認識大西洋世界,是歐美非三洲經由交
流而取得的成果,認識生態交流與大西洋
世界的歷史相遇及其影響。
計畫目標(二)
• 二、合於生活的實用知識:
• 1.認識船舶史與造船原理,學生可以獲致船舶知
識。
• 2.認識海洋環境與海洋地形,學生可以獲致海洋
生態知識。
• 3.認識國際海洋法來源與十六世紀大西洋海權爭
奪戰的歷史關係,同時幫助學生認識現代國際海
洋法、臺灣海域主權問題。
• 4.認識海盜的社會形象與歷史角色,幫助學生思
考二十一世紀海盜的問題。
計畫目標(三)
• 三、生態環境、醫療、人文素養:
• 1.本課程從生態環境說明大西洋世界的歷史變化,如從疾
病議題討論人口改變、醫療;或從動植物的跨洋交換如何
改變生態環境論起;以及從生態角度思考經濟發展與環境
問題。此課程幫助學生認識生態環境與歷史關係,進一步
讓學生思考生態環境、經濟發展與人的問題。
• 2.討論歐、美、臺灣與蘭嶼海洋文學中「漁民與海洋」的
敘事。學生自文學作品中,閱讀遠洋捕魚的生活景象,體
認漁民的生活方式,分析漁民的社會關係。從「人」對「
人」的認識出發,才能進一步涵養關懷與尊重的人文素養
。
課程主軸結構
• 本課程以環「大西洋」歐非美三大洲為範
疇。強調生態與文化交流下,產生對彼此
在經濟發展、消費習慣、人口、國家政策(
海洋帝國與海軍建置)與政治思想的長久影
響。
• 本課程輔以其他專業領域課程(如海洋環境
、國際海洋法、船舶知識、醫療科技、環
境保育),為本課程建立涵蘊人文與實用性
的通識知識。
開課基本資料
• 開課年級:1-4年級
• 開課教師:陳思仁
• 學分數:2學分
• 修課人數:女13人、男21人,共34人
• 師資團隊總人數: 5 人
• 外聘校外師資人數: 5 人
─ 海洋環境 1 人、海洋科技/產業1 人、 海洋法政事務 1 人
、海洋人文2 人
外聘校外師資
專長屬性
海洋環境
海洋科技/
產業
海洋人文
海洋法政
事務
錢樺
服務單位/職稱
導入知識 / 外聘師資之必要性
1.臺灣區域海洋環境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 2.海洋(海流)對氣候影響
3.以臺灣人熟悉的颱風為例,說明波浪、海流與大氣交互作用關
助理教授
係
陳建宏
1.船舶發展史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系統工程暨造船
2.船舶動力演進
學系/教授兼工學院院長
3.船舶科技產業整體概念
徐文路
1.剖析資本主義下,世界自然資源如何被過度開發,以及人的勞
動價值如何被物化。
臺灣綠色陣線協會
2.過度開發自然資源,改變地球氣候,也間接影響海洋環境,也
輔仁大學歷史系「環境史」課程兼 必然影響人類文明。
3.為保護地球生態,已開發國家(今日所謂成熟市場)與開發中國
任助理教授
家(今日所謂新興市場),應共同承擔責任,解決氣候對海洋環境
的傷害。
魏靜芬
1.國家領海與國際公海的認定
2.十六世紀的領海與公海未確定論,導致大西洋世界進入各國交相
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系/教授兼
爭奪領域的戰場
主任
3.格勞秀斯(Hugo Grotius, 1583-1645)的《海洋自由論》為各國提
供爭奪大西洋海權的理論來源
1.那些疾病因為大西洋交流而傳播?為什麼如此容易傳播?
2.帝國(歐洲)與殖民地(美洲、非洲)權力不對等關係,如何影響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 民地的醫療手段與見解。
士後研究/輔仁大學歷史系兼任助 3.透過美國現代公共衛生的發展,瞭解醫療可能有的:對身體的
理教授
觀看、對種族的偏見、性別的差異態度,以幫助學生辨識醫療防
疫知識和手段。
4.導入STS觀念
請依外聘校外師資人數自行增刪欄位。
海洋人文

姓名
吳燕秋
教學內容(第1至8周)
週序
1
2
3
4
5
6
7
8
授課形式
教學主題
授課教師姓名
□授課
大西洋對世界海洋史的貢獻與歷史重要性
□授課
哥倫布交流論(Columbia Exchange):疾病、農作
陳思仁
物、動物植物與人口遷徙
□授課
五百年來大西洋爭奪史
□授課
海洋法:從格勞秀斯的《海洋自由論》論起,
魏靜芬
到領海與公海觀念的誕生
□授課
□授課
商船水手、海盜與大西洋世界
臺灣區域海洋環境
□分組討論 海盜的形象與社會意義
□授課
船舶發展史與船舶產業概念
陳思仁
陳思仁
陳思仁
錢樺
陳思仁、TA
陳建宏
教學內容(第9至16周)
週序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授課形式
□授課
□授課
教學主題
授課教師姓名
英國海洋帝國的形成─1海洋帝國意識型態2擺脫
生態限制,建立在資本經濟的海洋霸權(17th陳思仁
19th)
資本主義世界下的國際分工與新興市場(中國、
徐文路
南美與非洲)自然環境的破壞
□分組討論
氣候與文明變遷
□授課
大西洋三角貿易:煙草、咖啡、巧克力、蔗糖、
陳思仁
黑奴與歐洲吃糖習慣的改變
□授課
□分組討論
□授課
□分組討論
疾病與醫療
漁民與海洋(討論漁民生活方式與社會關係)
陳思仁、TA
吳燕秋
陳思仁、TA
大西洋民主革命時代(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 陳思仁
尋找大西洋海戰圖(或照片)
陳思仁、TA
授課照片展示
※限以1張簡報呈現
(含計畫主持人授課與外聘師資授課)
計畫主持人對教學內容執行狀況
一、計畫主持人對於每週課程內容之導引
二、計畫主持人對於每週課程內容之串聯
三、計畫主持人對於議題討論的介紹
 請條列式說明。
每週課程內容之導引
1.首先讓學生認識大西洋是由那三大洲構成
2.以哥倫布交換說,導引學生認識大西洋生態
環境的變化
3. 經濟商業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每週課程內容之串聯
1. 以『大西洋』為交通來往的中介,說明三
洲的動物植物人口遷徙交流。
2. 以『大西洋』為領域,說明歐洲各國海戰
,及其霸權興衰。
議題討論的介紹
1. 第一次議題討論,配合前次課程闡述大西洋海上貿易發展
與海盜的出現,讓學生重新思考海盜除了做為挑戰海上商業
利益的象徵之外,也可能做為反對不公平的意義。
2. 第二次議題討論,配合前次課程闡述海洋環境、以及經濟
發展對海洋影響,讓學生思考氣候對文明興衰的影響。
3.第三次議題討論,閱讀海洋文學,並反思台灣發展漁業經
濟的問題。
4.第四次是小組期末作業並議題討論,配合前次課程闡述船
史以及大西洋海戰史,以及野外實習─「長榮海事館」:作
業呈現是尋找五百年來大西洋海戰圖,並要求學生針對海戰
圖中的船艦,說明其船結構。
以議題討論進行教學
週次 授課時間/討論時間
1
2
3
4
授課____時____分
討論_2__時____分
授課____時____分
討論_2__時____分
授課____時____分
討論_2__時____分
授課___時____分
討論_2_時____分
討論議題
人/一組
1.海盜,是社會所迫?是追求自由的浪漫形象?
2.經常出現海盜的海域(如加勒比海、亞丁灣),說明了這些
海域的政治環境與經濟誘因?
3.海盜的性格?海盜與水手的界定?
4.海盜與尋寶故事、幽靈傳奇,總被相提並論,為什麼?
5.海盜世界中的性別關係?女海盜如何在以男性為主的海盜
世界中獲得認同?
5-6人/一組
1.地球暖化與環境變遷關係。
2.海洋污染(或攔江建壩)與人類生活之間的關係。
3.思索天然災害(如地震、海嘯)與人為災害(如工業水排放河川海洋或攔
江建壩)如何影響人類環境與文明?為保護人類文明的依存地,我們可以
為地球盡什麼心力。
5-6人/一組
1.常期接觸海洋、生存仰賴海洋的漁民,其生活方式與生命態度
為何?
2.比較生活仰賴陸地,與生活仰賴海洋的人,其社會關係(親屬
關係、人脈關係)有何差異?
3.從事漁業工作是出於嚮往自由、或經濟所需、居住環境之自然
選擇、或民族文化之所繫?
4.臺灣四面臨海,從事漁業自然是先民早期自然的選擇,但今日
年輕人少有選擇從事此項工作。此與臺灣經濟發展方向、社會價
值觀有無關係?
5-6人/一組
一、配合本課程第二講次「大西洋海權爭霸史」學生自行搜索歷史上的
海戰圖(或照片)
二、配合本課程第八講次「船舶發展史」,學生將更容易判斷各種船造
型、船結構與功用
三、學期期末作業與報告:尋找16 th -20th 大西洋海戰圖(油畫或照片皆可)
1說明選擇此一海戰圖(照片)的原因(那一因素吸引你) ?
2說明海戰圖(照片)的歷史背景
3說明海戰圖(照片)中雙方操作的船舶結構
5-6人/一組
教學助理介紹
※限以1張簡報呈現
以議題討論進行學習照片展示
※限以1張簡報呈現
連續受補助計畫之改進與創新執行說明
• 1. 主要從生態環境思考大西洋世界的「交流」,例如從疾
病議題討論人口改變、以及醫療手段
• 2. 從動、植物的跨洋交換討論歐美非三洲生態環境的改變
。從生態角度思考經濟發展與環境問題
• 3. 再者,如解釋美洲上癮之物(如煙草、糖)改變歐洲消費
行為,雖論及經濟利益,卻也涉及歐洲人身體攝取熱量(
從小麥轉由糖取代)的轉變──上述課程內容安排,可謂以
「環境史」為取向。基於史學研究有以「環境史」取向的
發展,為此以生態環境視野說明「大西洋交流史」,符應
了史學研究新方向。
課程網頁連結
 大西洋交流史教學網站,內
涵豐富的課程資訊,讓參與課
程學員下載與見學並透過討論
區的互動,達成教學相長的目
的。附上網站連結↓
http://www.thoc.summerhost.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