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第一節

第四章
第一節 宗教改革
學習重點
1.宗教改革的原因。
2.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
3.基督教(新教)的出現。
4.天主教(舊教)的改革。
5.宗教戰爭的經過。
6.宗教改革的影響。
宗教改革運動
(一)背景:複雜
1.宗教上:A.中古後期教會危機不斷(政教權力的衝突)
B.俗世王權介入並主導教皇的選舉
→教皇聲望跌落
(14th初—巴比倫之囚)
(14th末—亞威農教廷VS羅馬教會—大分裂)
C.教士素質低落→信徒不滿
(販售贖罪券、徵收十一稅、買賣聖職)
2.思想上:受文藝復興人文思想影響學者主張回復使徒時代儉樸
精神(如英國衛克利夫、捷克胡斯、義大利布魯諾)
宗教改革運動
3.文化上:A.方言興起
B.印刷術的推廣(谷騰堡活字印刷術)
4.政治上:A.各國政府欲主導教會
(國家興起後,主權觀念高漲)
B.世俗君主覬覦龐大教產
(二)馬丁路德與新教(1517A.D)
1.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A.神學理論基礎:「唯信得救(因信稱義)」-閱讀
《新約‧羅馬人書》人的得救
乃基於對神的信仰和神的恩賜
B.攻擊教會弊端:1517年10月於威登堡教
堂發表〈九十五條論綱〉
-痛批教廷販賣贖罪券
2.建立「路德派」教會:獲北德諸侯支持(日耳曼)
3.北傳:北德→北歐(丹麥、瑞典)
宗教改革者群像
一群宗教改革者正在
討論宗教問題。
馬
丁
路
德
喀
亨 爾
利 文
八
世
十
九
世
紀
初
期
作
品
「九十五條論綱」
 1.背景:
1517 年,教宗利奧十世以修繕教廷的聖彼得大教
堂為藉口,諭令出賣「大赦」,說是有罪的人,
只要花錢買了「大赦」,死後靈魂就可以升入天
堂。為了增加銷售量,大赦教士宣傳說;「錢幣
落入錢櫃底響叮噹,靈魂瞬間脫離煉獄升天堂。」
(見《論綱》第27條),說什麼「多買大赦不僅
可以預先豁免今後犯的罪行,而且可以替已死的
人買大赦,好讓死者的靈魂儘快脫離煉獄、升入
天堂。」這樣大赦無形中就成了犯罪通行證。
路德張貼《九十五條論綱》
 2.路德張貼《九十五條論綱》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柏林威登堡教堂
大門張貼《九十五條論網》(拉丁文),反對販
賣大赦,公開挑戰教會的權威,要求對有關大赦
功效問題公開討論。雖無人來與他辯論,然這篇
短文卻不翼而飛,成為宗教改革運動的導火線。
《九十五條論綱》中,其大部分用語直接引用德
國美因茨大主教布蘭登堡(Albrecht von
Brandenburg)和大赦教士的宣講。
路德張貼《九十五條論綱》
內容要義為:
1.沒有大赦的基督徒,只要真心悔改,也能完
全脫離懲罰和罪債。
2.基督和教會的一切恩惠都是上帝賜與的,即
使沒有大赦,虔誠的基督徒一樣可以享有。
3.明濟窮人或貸款給缺乏的人,而不是把錢用
來購買大赦,才能得到上帝的赦免。
4.只有跟從上帝歷經痛苦、死亡,才能進入天
堂,要基督徒遠離那些販賣大赦者。
1521年伏姆斯會議圖
馬丁路德
查理五世
1521年伏姆斯會議
1521 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在伏姆斯
召開會議,駁斥路德之說。
 教宗雖已下達異端裁定,腓特烈卻堅持路德該有
申辯的機會,查理也認爲自己必須介入這件事件,乃
於1521年召開伏姆斯會議。在君王面前,路德仍然拒
絕撤回他的理論。皇帝於是下令拘押路德,腓特烈卻
把路德藏匿在瓦特貝革;著名的德文《新約聖經》就
是在這時翻譯完成的。

馬丁路德翻譯
的《聖經》
西元1533年由馬丁路
德翻譯的日耳曼文版
《聖經》出版,有利
於新教的推廣。
(三) 新教的擴散
1.新教派:A.路德教派
B.茲文格里教派
C.喀爾文教派
D.英國國教派
2.新教派共通理念
A.重信仰輕善功(對上帝有信心即可得救)
B.奉《聖經》為最高權威-否定教宗權威
C.宗教個人主義-毋須透過教會(透過聖經)
D.崇拜方式簡單-教堂簡樸
喀
爾
文
茲文格里





1.茲文格里的宗教改革主張:
1519年,瑞士蘇黎世
(1)否認教士握有教徒所沒有的施
行奇蹟力量,不過他覺得在好牧師
帶領下,也能喚起社會良心與宗教
情操。
(2)反對教士獨身、齋期、苦修、
懺悔、販售大赦等,認為崇拜使徒
使用薰香、燭光、圖像皆屬迷信。
(3)反對教堂使用音樂,認為音樂
是私人休閒,非上帝所需。
(4)廢除教會儀式,而用幾乎不裝
飾的教堂來證道讀經。
茲文格里





(5)注重奧古斯丁的預定得救說。
(6)解釋聖餐禮的餅與酒僅象徵血與肉,而非耶
穌的血與肉在餅與酒中。
2.茲文格里的主張與路德有許多不同之處:
(1)採取更樸素的祈禱方式,取消唱聖歌、聖詩、
聖樂及聖餐禮等崇拜儀式。
(2)路德認為基督在聖餐禮進行時,會「親自降
臨」,酒與餅之中含有耶穌的血和肉;茲文格里
則認為,聖餐禮只是一種讓信徒堅定信仰的儀式,
酒與餅只具象徵意義。
喀爾文教派
創立:法人喀爾文-1540瑞士日內瓦
特色:
A.教會自治-選出牧師與信徒組成
「長老會」
B.比較嚴肅-著重長篇證道
具國際性- 歐洲各地都有信徒
A.法-休京拉派 (Huguenots)
B.荷-改革教會 (Dutch Reformed Church)
C.英-長老會 (Presbytery)
喀爾文
法國人喀爾文因法國禁止
宗教改革活動,而流亡瑞士。
1541年,他出任日內瓦首席牧
師,即形成了以日內瓦為中心
的喀爾文教派。
 喀爾文著《基督教的要
義》,指出人得救與否,完全
是神預先設定;人無法藉由其
他努力如善功、善行和懺悔,
改變自己的命運,此即「上帝
預選論」(仍須盡本分)

喀爾文
他建立神權政治的措施包括:
(1)禁止跳舞、玩牌、看戲;安息日只能禱告不能工作或
遊樂;任何人皆不得未經謝恩而飲食。
(2)姦淫、巫術、異端與褻瀆神皆屬大罪。
(3)不准有比他更激烈的說法存在。
(4)創建日內瓦大學。提倡勤儉教育
(5)教會可借錢他人,並取合理利息,受到工商業者歡迎
(世人可以以世俗的成就榮耀上帝)
(6)派遣受過嚴格訓練的牧師至各地傳教。

英國國教派
創立:英王亨利八世 (Henry VIII)
-因婚姻問題與教廷決裂
特色:
A.政教合一-英王成為英
國教會領袖
(1534年『王權至上法』)
B.比較保守-教義與教儀
上改變不大
喀
爾
文
派
集
會
所
(四)羅馬教會的革新
1.起因:對抗改革
2.始自:保羅三世1530年代
3.措施:A.提高教士素質
B.革新教會組織
4.目的:重建人們對羅馬教會的信心,
以奪回失去的傳統
5.最具聲望:西班牙「耶穌會」
羅
耀
拉
耶穌會
創立:西班牙人羅耀拉
(以學術研究為基礎,以教育為改革教會之方)
會士素質:A.學術淵博
B.信仰堅定
貢獻:把基督教傳布到海外各地-隨者
葡萄牙和西班牙商船,到新大陸
(美洲)與東方傳教
如:沙勿略→日本
利瑪竇→中國
新
舊
教
勢
力
分
布
圖
從宗教戰爭到宗教寬容
1.德意志
A.初-教會南北分裂
a.北德邦國-路德派
b.南德諸邦-羅馬教會
B.1520年代-引發戰爭
a.1555年簽《奧古斯堡和約》
b.正式承認路德派的合法地位
2. 法 國
A.喀爾文教派勢力日益強大-於法國
西部、南部
B.1560年代初-爆發宗教內戰(三亨利之戰)
a.長達30年→變成王位爭奪戰
b.波旁家族亨利四世(Henry IV)取得王位
(a)本為新教領袖→宣布改信天主教(天主教為國教)
(b)1598年頒南特詔令寬容新教徒→化解長期宗教對立
3. 三十年戰爭 (1618~1648)
A.背景:複雜
a.原本-為德意志邦國的宗教內戰
(波希米亞VS神聖羅馬帝國)
b.後期-西歐國家紛紛加入
舊教:奧地利、西班牙、日耳曼地區→羅馬教皇支持
新教:法國、丹麥、瑞典、荷蘭、英國等國
B.背後目的:各國為自身利益而戰
C.戰後簽《西發利亞和約》
西發利亞和會圖及議定書
西發利亞和會圖
1648年10月24日,參戰各國的使節代表齊集在日
耳曼明斯特巿政廳召開「西發利亞和會」,並簽訂
議定書,結束了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期間,戰況慘烈,各國深深感受到如何
維持國際均勢,避免戰爭,成為新的課題。
此外,根據各國所簽訂的《西發利亞和約》,除使
神聖羅馬帝國形同瓦解外,也進一步促成新教的合
法化和歐洲列國的獨立性。
三十年戰爭 (1618~1648)
D.影響:a.加深德意志的分裂(主戰場在日耳曼使其經濟殘破)
結束歐洲一統帝國的理想→形成列國並立
b.法國成為歐洲強權國家-打敗西班牙
c.培養出宗教寬容精神(結束一統教會的理想)
→宗教分歧
d.近代國際關係的發展(產生現代外交觀念)
如:主權平等、政治獨立、談判交涉、締盟等方式
三十年戰爭的場面
近世歐洲最大的一場宗教戰爭,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捲入
1648年《西發利亞和約》確認儀式
泰爾博赫繪
三十年宗教戰爭後的歐洲景況
經過這一場激烈的宗教戰爭,人們終於願意放棄宗教
偏見,以較寬容的心看待不同宗教信仰
近代國際關係的發展
肯定主權平等原則-《西發利亞和約》
以「均勢」來「制衡」強權
以和平對話取代軍事對抗
發展出「外交制度」
A.派設「常駐大使」
B.設立「外交部」
刺激「國際法」的成長
格勞秀斯 (Hugo Grotius)
荷蘭學者
1625年著有《戰爭與和平法律論》-
1.國際間應制訂法律
2.規範戰時應救濟傷患、善待戰俘及非戰鬥人員等問題
3.為國際法的起源
理論:
A.所有國家都是主權國家
B.國際法就是主權國家間的法律-其
權威源自「自然法」
早期的職業外交官
畫圖
家為
小法
霍國
爾大
班使
所形
繪象
,
由
日
耳
曼
職文
業藝
外復
交興
官時
。期
開
始
出
現
一
批
(五)宗教改革的影響
1.信仰上:打破宗教一統的局面→多元、寬容
2.社會經濟上:新教助長資本主義的發展
A.馬丁路德-倡導職業神聖
B.喀爾文-努力工作累積財富以榮耀上帝
3.政治上:新教助長民族意識,國君藉機加強對
教會的控制→有助近代民族國家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