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7 反应动力学初步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ch7 反应动力学初步

第七章
反应动力学初步
§ 7-1
化学反应速率
7.1.1化学反应速率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用r表示(代表
rate),其他书常称反应速度,用v表示(代表velocity)
一般表示为r≡l△cB/ △tl 取绝对值的原因是反应速率不管大小总是正
值。
浓度单位通常是mol/L,而时间的单位则视具体反应的快慢用s,min,h来
表示,因此,反应速率的单位常有:mol·L-1·s-1,mol·L-1·min-1,
Mol·L-1·h-1等
反应速率可选用反应体系中任一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各个物质浓度变化不相同,那
反应速率相同吗?
1
I
H 2 O 2 (aq )  H 2 O(l )  O 2 ( g )
2

min mol·dm-3 ·
对于反应物B
取负值,生成
物B取正值
mol·dm-3 ·min-1
-△H2O2/ △t
△ O2/ △t
r = B –1(ΔcB/Δt)
20 0.40 0.20
0.02
0.01
0.02
40 0.20 0.30
0.01
0.005
0.01
60 0.10 0.35
0.005
0.0025
0.050
t
H 2 O2 /
0
0.80
O2
所以,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应该是r≡ (1/B )△cB/ △t
如上例中
(H2O 2 )
(H 2O 2 ) 2  (H 2O 2 )1
r

t
t2  t1
显然它是代表一个时间段里的平均速率,而化学反应大部分都不是等速进行的,为了
准确地表示某个时刻的反应速率,需要用在某一瞬间进行的瞬时速率来表示?时间间
隔越小,反应的平均速率就越接近瞬时速率
 (H 2 O 2 )
d(H 2O 2 )
lim

t 0
t
dt
该式的数学意义?
我们把表中H2O2的数据做成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浓度为纵坐标的c-t曲线,如
下图
瞬时速率:过曲线上某
点作切线,其斜率即瞬
时速率
0.4 0  0.6 8
| 0.0 1 4m o l dm 3  m in1
20
0 .2 0 0 .5 0
rB :|
| 0 .0 0 7 5 m oldm 3  m in1
40
rA :|
对于反应:m A + n B ==== x G + y D
1
1
r    (dc A / dt )    (dcB / dt )
m
n
1
1
  (dcG / dt )   (dcD / dt )
x
y
§ 7-2
变)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
7.2.1速率方程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实验证明以下速率与反应
物浓度的关系
mA  nB  xG  yD
r  kcA cB


7.2.2反应级数
α,β:反应级数,其数值并非一定就是其方程式的计量系数m、n,要通过实
验确定
α+β为该反应的总级数,可能是0,1,2...也可能是分数
H 2 g   I 2 g   2HI g 
正好α,β等于m,n,但
速率方程是r  kcH2 cI 2 
CH 3CHO 
 CH 4  CO
速率方程为
r  kcCH3CHO
3/ 2
反应级数是1.5
请同学们看书P271表7-2,反应级数与其化学方程式计量系数并非都相等!
3.2.3速率常数k
速率方程式中k ---反应速率系数 其物理意义是单位浓度下的反应速度
零级反应
mol·L-1 ·s-1
一级反应
s-1
同学们自行计算,若是1.5级数的
-1
-1
-1
二级反应
(mol·L ) ·s
反应,其k的单位呢?
对于某一个反应,其速率常数k在其他条件如温度/催化剂/反应介质等条件确定时
是个常数,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直观上,k越大,则反应越快,但是这是有条件的,反应级数不同的两个反应
就不能这样比较(单位都不一样了,没有可比性)
3.2.4用实验数据建立速率方程
例1(P274例7-2)研究1023K下反应
k
2NOg   2H 2 g  1073


N 2 g   2H 2Og 的速率方程
这种方法称为初速法,对某反应作多次实验,
获得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初始速度
试验编号 cNO /(mol L )
-1
cH2  /(mol L1 )
r /(mol L1  s1 )
1
2
3
4
5










1.92103
6
0.0030
0.0060
4.3 103
可知:
r  k cNO cH2 
2
3.19103
6.36103
9.56103
0.48103
k值如何求
解?
7.2.5 利用速率方程进行计算
一、零级反应
A  B 是零级反应
dcA
0

 k  (c A )
dt
c A  kt  c0
相当于Y = aX + b型直线方程;c — t ,得一
直线,直线斜率的负值是速率常数k
k的单位:(L·mol-1)-1· s-1
二、一级反应
A  B 是一级反应
dc A

 k (c A )
dt
ln cA  kt  ln cA0
k
lg c A  
t  ln c A0
2.303
Y = aX + b型直线方程;
-1
k的单位:s
lgcA  t呈线性关系
k
直线斜率为: s  
2.303
截距为:
lg cA0
三、二级反应
A  B
掌握0级和1级
反应,二级三级
了解即可
dc A

 k (c A ) 2
dt
1
1

 kt
c A c A0
1
1

 kt
c A c A0
1
y  ax  b型, -t作图,
c
k的单位:(L·mol-1)· s-1
1
斜率:s  k,截距:
c A0
四、三级反应
A  D
dcA

 k (c A ) 3
dt
dc A
 kdt
3
(c A )

cA
c A0
t
dc A
  kdt
3
0
(c A )
1
1
 2kt 
2
2
(c A )
(c A0 )
k单位(L·mol-1)2· s-1
1
 t呈线性关系
2
(c A )
1
1
分别以 c  t , lg c  t ,  t , 2  t作图,图形呈直线时,
c
c
分别表示反应是零、一、二、三级反应。
测试题:某抗菌素在人体血液中呈现简单级数的反应,
若给病人在上午8时注射一针抗菌素,然后在不同时刻t
测定抗菌素在血液中的浓度c(以mg / 100cm3表示),
得到如下数据:
t/h
4
c /(mg/100cm3)0.480
1. 确定反应级数。
8
0.326
12
0.222
16
0.151
解: 以lnc对t作图得一直线,说明该反应是一级反应。
2. 求反应的速率常数k 和半衰期t1/2。
解答:斜率为k = 0.09629 h-1。
直线的斜率为  k,故k = 0.09629 h-1。
t1/2 = ln2 / k = 7.198 h
. 3. 若抗菌素在血液中浓度不低于0.37 mg /100cm3
才有效,问大约何时该注射第二针?
解答:以第一组数据求出c0值
ln(c0 / c) = kt c0 = 0.705 (mg /100cm3)
t = (1 / k)ln(c0 / c) = 6.7 h
1
半衰期:当 c A  c A0 时,反应所需时间
2
t = t1/2是反应物消耗了一半的时间,称为反
应的半衰期。
c A0 / 2
cA
1
k
lg
 lg
 lg  
t1/ 2
c A0
c A0
2
2.303
t1/ 2
2.303 lg 2 0.693


k
k
§ 7-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rrhenius方程
r  kcA cB

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两个: k和反应物浓度
k明显与温度有关,T增大,一般k也增大(感性认识上我们
一般认为高温反应进行
得快得多), 但k~T二者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Arrhenius(阿仑尼乌斯)公式
k  A e
 Ea / RT
A: 指前因子
对确定的化学反应是一常数,
A与k同一量纲;
E a: 反应活化能;
R: 8.314 J·mol-1·K-1
T: 热力学温度
阿氏公式的重要假定就是A和Ea是不
随温度变化的,是特征参数
影响k值主要是指数项的Ea和T,显然在同一温度区间, Ea越小的反应,温度
升高速率增大越快,这正是Arrhenius称之为活化能的原因。由于这是个指数
方程,T的微小变化将引起k的很大变化。
升高温度对反应慢的反应有明显的加速作用
有了Arrhenius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得出k-T的关系。若将方程两边取对数
Ea
ln k  
 ln A
RT
Y  aX  b
将k—T之间复杂的对数关系,转化为lnk与1/T的线
性关系,该直线的斜率即-Ea/R,可求出反应的
活化能。
Ea
或者 lg k  
 lg A / 2.303
2.303 RT
Ea
1
做 lg k  图,斜率  
T
2.303R
注意与化学等温式区别
rGm  + RTlnK = 0


H
S
T1时,
ln K1  

RT1
R
H  S 
T2时,
ln K 2  

RT2
R

H T2  T1
ln

(
)
K1
R
T2T1
K2
求化学平衡
常数K
求速率常数
k
k 2 Ea T2  T1
ln 
(
)
k1
R T2  T1
§ 7-4 反应历程
7.4.1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由反应物一步生成生成物的反应(没有可用宏观实验方法
可以检测到其中间产物)
反应历程(反应机理):化学反应过程中经历的真实过程(换而言之,就
是指一个计量反应在微观上是通过哪些基元反应完成的)
NOg   O3 g   NO2 g   O2 g 
基元反应可以直接根据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速率方程,
其中的反应级数就是反应物的计量系数,如上式,r=k[NO][O3]
复合反应(非基元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元反应组合而
成的总反应。在复合反应中,可用实验检测到中间产物的存
在,但它被后面的一步或几步反应消耗掉(与副反应或副产物
不同)
500 K
如: NO2 g  CO g T
 NO g  CO2 g



为由下列两步组成的复合反应
①NO2  NO2  NO3  NO (快)
②NO3  CO  NO2  CO2 (慢)

总反应速率由
反应慢的决定
中间产物NO3可被光谱检测到,但是没有从
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 不能只根据反应式写出其反应速率方程,必须根据实验测
定的结果及验证,推出反应的反应机理
• 复杂的非基元反应 → 分成若干个基元反应 → 反应最慢的
一步作为控制步骤
• 最慢的一个反应就控制了该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
•全部基元反应的加和应为化学计量反应方程
式
•由反应机理得出的速率方程应与实验所得一致
例如 一氧化氮被还原为氮气和水:
2NO(g)  2H2 (g)  N2 (g)  2H2O(g)
根据光谱学研究提出的反应机理是:
k1
①2NO  N 2O2
(快, 平衡)
k-1
k2
②N2O2  H2 
 N2O  H2O (慢)
k3
③N2O  H2 
 2N2  H2O (快)
依据这一反应机理推断其速率方程式
解:按照速率控制步骤(最慢的一步)
r  k2cN2O2 cH2 
N2O2是中间产物,根据第一步的快速平衡,
则
代入
k1 cNO  k1cN 2O 2 
2
k1
2
cNO
c N 2 O 2  
k1
k1
2
cNO cH 2 
r  k2
k1
2
 k cNO cH2 
这部分要求
大家感性认
识即可
该反应对NO是二级反应, 对H 2 是一级反应
§7-5反应速率的基本理论
分子动力学的理论模型,只讨论基元反应
7.5.1.碰撞理论 (Collision Theory)
理论要点:反应物分子间的互相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
碰撞频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但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能
引起反应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必须有一定的能量,称为活化分子
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7.5.2.过渡状态理论
要点:在反应物相互接近时,要经过一个中
间过渡状态,即形成所谓的活化络合物,活
化络合物既可以分解为反应物分子,也可以
分解为产物分子。活化络合物和反应物(或生
成物)存在能垒,这一能垒被称为正反应(或
逆反应)的活化能
讨论:比较过渡态理论的活化能与碰撞理论
的活化能
Ea正  Ea逆 = rH
活化能 是决定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
例如反应A+BC
AB+C
活化络合物
E
逆反应的Ea’ ≠ -Ea
Ea-Ea’=ΔH
§ 7-6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7.6.1催化剂:存在少量就能加快反应而本身最
催化剂参与反应的
后并无损耗的物质。
直接证据是,尽管
催化作用的特点 :
催化剂的组成在反
应前后并不发生改
变,但形态如颗粒
大小有明显改变
1.只能对热力学上可能发生 的反应起作用
2.通过改变反应途径以缩短(延长)达到平衡
的时间
3.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催化剂才能表现活性
活化能降低使活化反应分子数增加
催化剂对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7.6.2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和酶催化
一、均相催化
CH3CHO → CH4 + CO Ea = 190 kJ·mol-1
以I2作催化剂(都在气相中)
I2
CH3CHO → CH4 + CO Ea = 136 kJ·mol1
CH3CHO + I2 → CH3I + HI + CO
CH3I + HI → CH4 + I2
反应活化能大大降低
二、非均相催化
2N2O === 2N2 + O2
Ea = 250 kJ·mol-1
用金粉做催化剂,金粉吸附形成N≡N  Au中
三、酶催化
生物催化剂,特点:①高效 ②高选择性 ③条件温和
练习:
• 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化学反应的△rGθ越负,在温度T下,反应 速率就
越大
• B 一个化学反应的△rGθ越负,在温度T下,反应速率就越
小
• C 恒温下,一个气相化学反应的总压力增大,其
•
反应速率随之增大
• D 恒温下,一个气相化学反应的总压力增大,其
•
反应速率常数随之增大
选C 。 恒温下,气相反应的速率随压强增大而增
大(pi=xip总,p=cRT,∴浓度增大∴r增大),速
率常数则不变, △rGTθ的大小与反应速率无关
催化剂能加速反应速率,它的作用机理是:
(A) 增大碰撞频率,
(B)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
(C)减小速率常数,
(D)增大平衡常数值
已知下列二个反应的活化能:
(1) (NH4)2S2O8+3KI→
(NH4)2SO4 + K2SO4 +KI3 Ea1=56.7kJ·mol1
(2) 2SO2+O2 →2SO3
Ea2=250.8kJ·mol-1
在同一温度下,所有反应物浓度均为1 mol ·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反应(1)比反应(2)的速率慢
(B)反应(1)比反应(2)的速率快
(C) Ea1 和Ea2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D)对于反应(1)和反应(2),当温度的变化的始终
态相同时,反应(2)的速率(或速率常数)的
答:BCD,因为活化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通常认为活化能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活化能小的反应速率常数
大。活化能越大时,温度变化对反应速率(或
速率常数)的影响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