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
Rate of a Chemical Reaction
内容提要
1.
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反应机理和元反应
① 简单反应与复合反应
② 元反应与反应分子数
③ 质量作用定律与速率方程式
3.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及其特点
① 一级反应
② 二级反应
③ 零级反应
内容提要
4.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① 碰撞理论与活化能
② 过渡态理论简介
5.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 Arrhenius方程式
②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
6.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② 催化作用理论
③ 生物催化剂-酶
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反应速率、元反应、速率控制步骤、有效
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反应分子数、反应
级数、催化剂的概念。
2. 熟悉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及质量作用定律的含
义。掌握一级反应的特征及计算。
3. 熟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催化作
用。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一、化学反应速率(rate of a chemical reaction)

定义:单位体积内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1 d 1 dnB
1 dcB
v


V dt V  B dt  B dt
def
•
•
•
单位:molL-1时间-1
速率皆为正值,化学计量数νB对反应物取负值、
对产物取正值。
例:
N2 + 3H2
2NH3
dc( N 2 )
1 dc(H 2 ) 1 dc( NH3 )
v 


dt
3 dt
2
dt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二、平均速率
I-
1
H2O2(aq)
H2O(l) + 2 O2(g)
c( H 2 O 2 )
v 
t
三、瞬时速率
 c(H 2 O 2 )
dc(H 2 O 2 )
v  lim

t 0
t
dt
• 用不同的物质,反应速率不
同,反应进度相同。
第二节 反应机理和元反应
一、简单反应与复合反应
1. 简单反应 :由一步完成的反应
CO(g) + H2O (g) = CO2 (g) + H2 (g)
2. 复合反应:经过多步完成的反应
例:
H2(g) + I2(g) = 2HI (g)
由两步组成
I2(g) = 2I (g)
H2(g) + 2I(g) = 2HI (g)
第二节 反应机理和元反应
一、简单反应与复合反应
3. 反应机理:化学反应进行的实际步骤,即实现化
学反应的各步骤的微观过程。
例:总反应 H2(g) + I2(g) = 2HI (g)
I2(g) = 2I (g)
快反应
H2(g) + 2I(g) = 2HI (g)
慢反应
• 慢反应限制了整个复合反应的速率,故称速率
控制步骤。
第二节 反应机理和元反应
二、元反应和反应分子数
1. 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一步就能完成的
化学反应。
2. 反应分子数(molecularity of reaction):元反应中反
应物微粒数之和。
单分子反应 I2 (g) = 2I (g)
双分子反应 CO(g) + H2O (g) = CO2 (g) + H2 (g)
三分子反应 H2 (g) + 2I (g) = 2HI (g)
• 由于四分子同时相遇的机会极小,更高分子数
的反应没有出现
第二节 反应机理和元反应
三、质量作用定律与速率方程式
1. 质量作用定律(law of mass action)
• 温度一定时,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
以计量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成正比:
aA+bB→dD+eE
v = k ca(A) cb(B)
例如
NO2(g)+CO(g)
NO(g)+CO2(g)
v = k c(NO2) c(CO)
第二节 反应机理和元反应
三、质量作用定律与速率方程式
2. 反应速率方程式:表示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
之间定量关系的数学式称为反应速率方程式。
① 对元反应,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可直接写出速
率方程式:
如上例
v = k c(NO2) c(CO)
一般地
aA+bB→dD+eE
v = k ca(A) cb(B)
反应分子数 = a+b
第二节 反应机理和元反应
② 对复合反应,速率方程式需由实验测出。
如反应
2N2O5(g)
4NO2(g)+O2(g)
实验证明v仅与c(N2O5) 而不是与c2(N2O5)成正比
v =k c(N2O5)
研究表明上述反应分3步进行。
一般地
aA+bB→dD+eE
v = k cm(A) cn(B)
第二节 反应机理和元反应
3. 反应级数(reaction order)
反应:
aA+bB→dD+eE
v = k cm(A) cn(B)
• m—A的反应级数
• n—B的反应级数
• 总的反应级数 = m + n
 注意,简单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
m≠a 或(和)n≠b,复合反应;
m=a 且n=b,不一定是元反应。
第二节 反应机理和元反应
•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的比较
反应级数
反应分子数
使用范围
任何反应
元反应
取值
整数、分数或
负数
1,2,3
与反应物系数
和的关系
不一定相等
相等
第二节 反应机理和元反应
4. 反应速率常数 (rate constant )
反应:
aA+bB→dD+eE
v = k cm(A) cn(B)
• k称为速率常数。与反应物浓度无关,与反应
物本质及温度有关。
• k的物理意义:k在数值上等于各反应物浓度均
为1mol·L-1时的反应速率,故又称为比速率。
• 相同条件下,k愈大,表示反应的速率愈大。
• k的量纲则根据速率方程式中浓度项上幂次的
不同而不同。
第三节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及其特点
一、一级反应(reaction of the first order)
1. 公式推导:当时间由0→t, 则浓度c0→c
t
dc
c0 ( dt )  0 k  dt - (lnc –lnc0) = k t
c0
k t
c0
kt
c  c0  e
ln  k t lg 
c 2.303
c
c
• k 的单位:(时间)-1
• 以lnc ~ t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k
第三节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及其特点
2. 半衰期 (half-life,t1/2 )
• 定义:反应物反应掉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k t1/ 2  ln
t1 2
•
cO
cO 2
 ln 2
0.693

k
特点: t1/2 与起始浓度c0无关。
第三节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及其特点
例:反应2N2O5 (g)→4NO2(g) + O2(g)服从速率方程
式v = k c(N2O5)。设某温度时
k = l.68×10-2s-1,如在一个5.00L的容器中放入
2.50molN2O5,在该温度下反应进行1.00min,问
N2O5的剩余量及O2的生成量各为多少?
第三节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及其特点
例:某药物的初始含量为5.0g·L-1,在室温下 放置
20个月之后,含量降为4.2 g·L-1,药物 分解30%
即谓失效。若此药物分解时为一级反应,问:(1)
药物的有效期为几个月? (2)半衰期是多少?
第三节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及其特点
二、二级反应(second order reaction)
dc A
2
v
 kcA
dt
积分可得
1
1

 kt
cA cA0
• 以1/c对t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k,
• k的量纲为[浓度]-1 • [时间]-1。
• 半衰期
t1/2 = 1/kcA0
第三节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及其特点
三、零级反应(zero order reaction)
积分得
dcA
0
v
 k cA  k
dt
cA0-c = k t
• 以c~t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k,
• k的量纲为[浓度] • [时间]-1。
• 半衰期
t1/2 = cA0 /2k
第三节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及其特点
反应级数
一级反应
基本方程式
ln(c0/ c)= k t
直线关系
lnc对t
斜率
半衰期(t1/2)
-k
k的量纲
[浓度]1-n[时间]-1
二级反应
1 1
  kt
c c0
零级反应
c对t
0.693/ k
1/c对t
k
1/ k c0
c0/2 k
[时间]-1
[浓度]-1[时间]-1
[浓度] [时间]-1
c0-c = k t
-k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一、碰撞理论与活化能
1. 有效碰撞与弹性碰撞
• 有效碰撞(effective
collision):
能发生反应的碰撞。
• 弹性碰撞(elastic
collision):
不发生反应的碰撞。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2. 有效碰撞理论要点:
• 只有有效碰撞才能使反应物转化为产物。
• 发生有效碰撞两个条件:
(1)需有足够的能量;
(2)碰撞时要有合适的方向;
例
CO(g)+H2O(g)
CO2(g)+H2(g)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a)弹性碰撞
(b)有效碰撞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3. 活化分子与活化能:
• 活化分子:具有较大的动能并能够发生有
效碰撞的分子。
• 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Ea
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
平均能量之差。
单位:kJmol-1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Ea特点:
• Ea为正值。
• 不同的反应, Ea不同;同一反应的不同途径Ea不
同。
• Ea与反应物本性及途径有关,与c、T 无关。
• 其它条件一定时, Ea ↓ , v ↑
(Ea是反应进行的能量障碍—能垒)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v = z fp
• z为单位体积内的碰撞频率,
z ∝c
• f为活化分子分数(能量因子)
有效碰撞频率
f 
 e  Ea
总碰撞频率
•
p为碰撞时的方位因子
RT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元反应:A+B→products
v = z fp
=z’[A][B]e-Ea/RTp
=A e-Ea/RT [A][B]
= k[A][B]
k = Ae -Ea/RT (著名的Arrhenius 方程式)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二、 过渡态理论(活化络合物理论)
1. 要点:
具有足够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相互碰撞,形成一个
高能量的过渡状态—活化络合物,此络合物极不
稳定,既可恢复成反应物,又可转化为产物。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2. 活化能与反应热
• Ea:活化络和物具有
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
平均能量之差。
• 无论吸热还是放热,
反应物分子必须越过
能垒(即一般分子变
成活化分子,或者形
成活化络合物的能量)
反应才能进行。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2. 活化能与反应热
•
反应热与Ea的关系:
 r Hm = Ea - Ea’
 r Hm<0 (放热反应)
 r Hm>0 (吸热反应)
•
过渡状态理论将动力
学与热力学联系起来。
第五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Arrhenius 方程式
k  Ae
或
 Ea / RT
Ea
ln k  B
RT
– k —反应速率常数;
– A —指数前因子,与反应物碰撞频率、碰撞时
分子取向的可能性(分子复杂程度)有关;
– Ea —反应的活化能。
第五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k  Ae
 Ea / RT
从Arrhenius方程式可得出下列三条推论:
① 对某一反应,活化能Ea是常数,e-Ea/RT随T升高而
增大,表明温度升高,k变大,反应加快;
② 当温度一定时,如反应的A值相近,Ea愈大则k愈
小,即活化能愈大,反应愈慢;
③ 对不同的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不同。
第五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设k1为反应在T1时的速率常数,为k2T2时的速率常
数, T2>T1,由
有
Ea
ln k  B
RT
k2 Ea T2  T1
ln 
(
)
k1
R T1T2
因 Ea>0
• 必定 ln(k2/k1)>0,k2>k1,即升高温度总是加快化
学反应速率。
第五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原因
1. 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2. 活化分子的分数增加。
• 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活化分子的分数增加。设
Ea=100kJ • mol-1,温度由
298K升至308K,f和反应速
率都增加3.7倍,而平均动
能仅增加3%。
f e
 Ea RT
第五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例:一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如下:
2A + B → C
t
c(A)
c(B)
v
1) 250C
1.0
1.0
0.1
2) 250C
2.0
1.0
0.4
3) 250C
1.0
4.0
1.6
4) 350C
1.0
1.0
0.4
求:1)反应的级数;2) Ea ;3)450C时的k 。
第六节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1. 催化剂(catalyst)—存在较少量就能显著地加
速反应而其本身最后并无损耗的物质。
2. 催化剂的特点
• 参与反应并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组成不变;
• 少量催化剂就能起显著作用;
• 在可逆反应中能催化正向反应的催化剂也同
样能催化逆向反应,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
移动。
• 特殊的选择性(特异性)。
第六节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催化作用理论
• 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改变了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
1. 设反应
A+B  AB
活化能为Ea,催化时为Ea,催化, Ea,催化< Ea,
 Ea ,催化 / RT
∵
 Ea / RT
k催化  Ae
所以
k  Ae
k催化
( Ea ,催化  Ea ) / RT
e
 1, k催化  k
k
第六节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催化作用理论
2. 正、逆反应同时催化
A+B  AB,活化能E
• 设催化剂C参与下,反应
按以下两步进行
(1) A+C  AC,活化能E1
(2) AC+BAB+C,活化能
E2
• 在正向反应活化能降低
的同时,逆向反应活化
能也降低同样多。
第六节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生物催化剂—酶
(enzyme)
催化特点:
• 高度特异性;
• 高度的催化活性;
• 通常在一定pH、T范围
内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