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a 核磁共振波谱基础篇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4.2a 核磁共振波谱基础篇

4.2
1H-核磁共振波谱
4.2.1 1H-NMR的化学位移
4.2.2 1H-NMR的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4.2.3 积分曲线与质子的数目
4.2.4 1H-NMR的谱图解析
4.2.1
1H-NMR的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由于化学环境不同所引起的
NMR信号位置的变化。化学位移常用δ表示。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氢核与裸露的质子不同,其周围还有
电子!各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核,其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也不
同。
在H0作用下,核外电子的环流运动会产生一感应磁场H感应。
而H感应的方向总是与H0相反,用化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核外
电子的存在使1H核受到了屏蔽作用。1H核真正感受到的磁场
强度H实为:
H实  H0  H0  H0 (1   )
在真实分子中,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是:

 
H 0 (1   )
2
这里σ是屏蔽常数。
不同化学环境的质子,因其周围电子云密度不同,裸
露程度不同,其σ值也不同,从而发生核磁共振的H0 不
同。这就是化学位移的来源。
所以,化学位移也可定义为由于屏蔽程度不同而引起
的NMR吸收峰位置的变化。
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
在实际测量中,化学位移不是以裸露的1H为标准,而是以某一标
准物为标准,测得样品共振峰与标准样共振峰的距离。以δ表
示:
d
样品 - 标样
0
10
6
ν样品——样品的共振频率;ν标样——标准样的共振频率;
ν0 ——仪器的工作频率;乘106是为了读数方便。
标样——TMS((CH3)4Si)。其分子中只有一种1H,且屏蔽
作用特大,在高场出峰。
一般有机物的δ>0,在TMS的低场(左边)出峰。
例:在60MHz的仪器上,测得CHCl3与TMS间
吸收频率之差为437Hz,则CHCl3中1H的化学
位移为:
 样品- 标样
437
6
6
d
 10 =

10
=7.28
6
0
60  10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H的化学位移范围约为0~10pmm,取决于以下1H的化学位
移的结构因素:
(a)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对H电子云密度的影响:屏蔽与去屏蔽,电子云密度越高,屏蔽效应就
越大,核磁共振就发生在较高场,化学位移止减小,电负性强,电
子云密度降低,化学位移增大。
(b)C原子的杂化状态:C-H键中,s成分高,H的化学位移值增大。
(c)邻近基团磁各向异性效应---远程屏蔽
(d)氢键和溶剂效应。氢键使质子在较低场发生共振,化学位移增大。
氘代溶剂
常见的各种1H的化学位移如下:
4.2.2
1H-NMR的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自旋偶合的起因
偶合常数
磁等性质子和磁不等性质子
一级谱图和(n+1)规律
(3)
1H-NMR的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甲) 自旋偶合的起因
以1,1,2-三溴乙烷为例。 (链接图)
CHBr2
a
CH2Br
b
三重峰
(1H) 双峰
(2H)
峰的裂分
峰的裂分是由于质子自旋偶合而引起的。
相邻碳原子上氢核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自旋偶合。
CHBr2-CH2Br中质子的偶合及峰的裂分:
Ha
Jab
峰强度
Jab
1 £º 2 £º 1
Hb
Jab
1 £º 1
H0
偶合常数
偶合常数——反映两核之间自旋偶合作用大小的量度,用J表示。
J常常等于两裂分峰之间的裂距,一般在20Hz以下。
偶合常数也是重要的结构信息。例如:
C C
Ha
Hb
Jab =0-3.5Hz
Ha
C C
Ha
Hb
Jab =5-14Hz
C C
Hb
Jab =12-18Hz
偶合常数的特点:
① J与H0无关。不同H0作用下或不同场强的仪器测得的J值相同。
② 两组相互干扰的核J值相同。
例如,CH2ClCHCl2中三重峰间裂距等于二重峰间裂距。
③ 在复杂体系中,J≠裂距!解析图谱时,需进行繁杂的计算以求得δ和J。
一级谱图和(n+1)规律
一级谱图:满足((△ν/J)>6)条件的谱图。
△ν——化学位移之差; J ——偶合常数。
(n+1)规律——一个信号被裂分的数目取决于相邻碳上1H的数目,
如果相邻碳上有n个氢,则该信号被裂分为(n+1)重峰。裂分
峰强度比符合二项式展开系数比,可由巴斯卡三角形求得。
单峰
二重峰
三重峰
四重峰
五重峰
1
1
1
2
1
1
1 3 3 1
1 4 6 4 1
注
意:
①
相互偶合的两组峰的外形特点是“中间高,两边低”;
② 等价质子间不发生峰的裂分。
例如:CH3CH3的NMR只有一个单峰。
ClCH2CH2Cl的NMR只有一个单峰。
③ (n+1)规律只适用于一级谱((△ν/J)>6)。
磁等性质子和磁不等性质子
化学等价核:化学位移相同的核。
磁等价核:δ值相同,而且组内任一核对组外某一磁性核的偶合常数
也相同。
磁不等价核:化学等价,但对组外磁性核的偶合常数不同。
Br
例:
ClCH 2CH2Cl
化学等价
磁等价
ClCH 2CHCl 2
化学等价
磁等价
CH3
F
F
C=C
Ha
Hb
化学不等价
磁不等价
C=C
Ha
Hb
化学等价
磁不等价
可见:化学不等价的核,磁不等价;
化学等价的核,可能磁等价,也可能磁不等价!
例1:CH3CH2CH2NO2的NMR谱。
例2:CH3CH2OH的NMR谱。
通常,只有相邻碳上1H才相互偶合。
1,1,2-三溴乙烷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积分曲线与质子的数目
积分曲线的高度与其相对应的一组吸收峰的峰面积成正比,而峰面
积与一组磁等价质子的数目成正比。
1H-NMR的谱图解析
解析步骤
①
②
③
④
谱图中有几组峰?几种氢?
各种氢核的个数?
各峰的归属?
常见结构的化学位移大致范围:
4.3
13C-NMR谱简介
早期的13C谱只能采用多次连续扫描迭加法。
其原因有:
① 13C的天然丰度低,(13C为1.1%,1H为99.98%)
② 13C的磁旋比γ小:

13
C
当H0相同时,
所以: S 13 C
1
  1H
4
S  3
1

S 1H
6000
③ 没有PFT技术的支持。
由于13C-1H偶合,早期13C谱的谱形复杂,不
易解析。直到1965年, 13C-NMR技术上的一大
突破——质子宽带去偶技术的应用,才使 13C谱
的研究得以蓬勃发展。
PFT-NMR仪的出现,使实验效率大为提高,
灵敏度大为改善。
今天,13C谱已经成为有机化学家的常规分析手
段。
13C的偶合和去偶
13C
NMR谱中最重要的偶合是13C与1H之间的偶合。根据偶合所通过的键数有1JCH、2JCH和3JCH,
以1JCH偶合常数最大,为120~320Hz。
13C与杂原子的偶合:主要与9F、31P、D等磁核的偶合。
消除方法:
(a)质子噪音去偶(proton noise decoupling),也称宽带去偶(broadband decoupling):
在测13C的同时,另对样品再加一照射频率,该照射频率中心频率在1H共振区中心,并用噪
音加以调制,使之成为频率频率宽度有1000Hz的宽带射频。在它照射下,质子迅速跃迁并
达到饱和,不再与13C偶合。得到13C谱线全部为单峰。
(b)偏共振去偶(off-resonance decoupling):与质子噪音技术相似,但另加的照射频率的
中心频率在比TMS质子的共振频率高500~1000Hz位置上,而不是在样品质子的共振区的
中心。除去13C与邻碳原子上的氢的耦合和远程耦合,仍保持1J的耦合。
(c)选择标量-自旋去偶(selective scalar-spin decoupling):即用选择特定的频率照射某一
特定质子,以消除该质子与C的偶合,但不影响体系其余磁核的自旋。
13C谱的特点
①
②
③
④
灵敏度低,分辨力高;
谱图容易解析;
可直接观测不带氢的官能团;
常规13C谱不提供积分曲线等定量数据。
13C-NMR的化学位移
内标:TMS。以其中的13C核的化学位移为标准。
变化范围:0-250ppm。
各种常见的13C核的化学位移如下:
ͪ Àà
188-228ppm
È©Àà 185-208ppm
ËáÀà 165-182ppm
õ¥Óëõ£°· Àà 155-180ppm
C£½O
150-220
220
200
烷烃类饱和碳原子
0-60
苯环碳
双键碳
氰基碳
C£-O£-
100-150
50-80
100
150
d C /ppm
50
0
实验操作条件及试样溶液的制备
(1)样品量,1H-NMR,6~10mg
C-NMR,0.2~0.3g/mL
(2) 温度,对于高分子试样若溶解不好,可以在较高温度下记谱,目的
是降低试样溶液的粘度,以得到较好的分辨率
(3)NMR试样管5mm,10mm玻璃管,椭球形试样管。
一般来说试样浓度越大,信噪比越高,试样量不变,管径愈小,信噪比
愈高,所以当样品少时用细口径管。
(4)溶剂,
1H-NMR,氘代试剂,CCl4,CS2
C-NMR, 邻二氯苯,1,2,4-三氯代苯,三氟乙酸
(5)sw 谱宽
at 采样时间
d1延迟时间 nt 采样次数
聚合物的NMR鉴定方法
核磁共振谱图提供的信息:
 化学位移——确认氢原子、碳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即属于何
种基团
 耦合常数——推断相邻氢原子的关系与结构
 吸收峰的面积——确定分子中各类原子的数量比
 化学位移、耦合常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根据给出的化学位移,结合其它方法(如 IR),初步确定聚合物
类型。
(2)与已知聚合物的NMR谱比较。
(3)根据偶合而产生共振峰的裂分规律鉴定:13C和1H的I(自旋量子
数)都是1/2,因此可利用(n + 1)规律来预测相邻C上的H原子数。
(4)利用乙烯基聚合物C的化学位移经验公式,预测聚合物分子链C的化
学位移。
举例鉴别PP、聚异丁烯、聚异戊二烯
δ(CH2)n
(c): Ti/MAO
42
40
38
36
34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ppm
e:Run 10 级 分 2
Lg
42
40
38
36
34
32
Me
Bu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ppm
C=C
C=C
140
Pe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NMR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一、高分子材料的定性鉴别
二、共聚物组成的测定
X=8A苯/5A总
三、几何异构体的测定P59
四、高分子立构规整性的测定
五、支化结构的研究
e:Run 10 级 分 2
Lg
42
40
38
36
34
32
Me
Bu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ppm
C=C
C=C
140
Pe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