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醛酮醌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12章醛酮醌

第十二章
醛 酮 醌(8学时)
12.1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12.2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
12.3醛和酮的制法
12.4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1)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2)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3)
12.6重要的醛和酮
12.7醌
[email protected]
12.1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O
C
醛、酮和醌分子中都含有
,统称为羰
基化合物。羰基是羰基化合物的官能团。其
中醛、酮较为重要。
羰 t āng
怎样给醛和酮定义呢?
[email protected]
12.1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羰基碳原子分别与氢原子和烃基相连的
O
化合物称为醛,可用通式
R
C
H
表示。
O
C-H
叫醛基,是醛的官能团。最简单的醛
O
是甲醛
H
C
H
。
[email protected]
12.1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羰基碳原子连有两个烃基的化合物,称
O
为酮,可用通式
R
C
R
表示。
O
最简单的酮是丙酮
CH3
子中的羰基也叫酮基。
[email protected]
C
CH3
。酮分
12.1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12.1.1醛和酮的分类
1.分类
CH 3CH 2CH 2CHO
CHO
CHO
CH 3CH=CHCHO
Ö¬·¾È©
Ö¬»· È©
·¼Ïã È©
²» ±¥ºÍ È©
CH 2CHO
CH 2CHO
¶þԪȩ
O
CH 3CH 2-C-CH3
Ö¬·¾Íª
O
Ö¬»· ͪ
O
C-CH 3
·¼Ïã ͪ
O
CH 3CH=CH-C-CH 3
²» ±¥ºÍ ͪ
O
O
O
CH 3-C-CH2-C-CH3
[email protected]
¶þԪͪ
烯烃与环烷烃;
在学过的有机化合物
12.1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炔烃与二烯烃、环烯烃;
中,哪些类化合物之
醇与醚;
间彼此是同分异构体
12.1.1醛和酮的分类
芳香醇与酚;
的关系?
2.同分异构现象
醛酮的异构现象有碳链异构和羰基的位置异构 。
CH3CH2CH2CHO
(CH3)2CHCHO
O
CH3CH2CHO
CH3
C
[email protected]
CH3
12.1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12.1.2醛和酮的命名法
1.习惯命名法
 醛的习惯命名法与伯醇相似,只要把“醇”字
改为“醛”字便可。
CH3CH2CH2CHO
(CH3)2CHCHO
正丁醛
异丁醛
[email protected]
12.1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12.1.2醛和酮的命名法
1.习惯命名法
 命名酮时,则只需在羰基所连的两个烃基名称
后面加上“酮”字便可。
 脂肪混合酮命名时,要把“次序规则”中较优
的烃基写在后面;
 但芳基和脂基的混合酮却要把芳基写在前面。
O
CH3
C
丙酮
CH3
二甲酮(单酮)
O
CH3
C
丁酮
CH2CH3
甲乙酮
(混酮)
[email protected]
O
C
苯乙酮?×
CH2CH3
苯基乙基酮
12.1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12.1.2醛和酮的命名法
2.系统命名法
 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
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CH3
CH3CHCH2CHO
3-甲基丁醛
(β-甲基丁醛)
O
CH2CH2CCH3
CHO
OH
邻羟基苯甲醛
(水杨醛)
[email protected]
4-苯基-2-丁酮
O
CH2 CCH2 CH3
1-苯基-2-丁酮
12.1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12.1.2醛和酮的命名法
2.系统命名法
 不饱和醛、酮命名时,应选择同时含有羰基
和不饱和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主链编号
时从靠近羰基的一端起始,称为某烯醛或某
烯酮,并在名称中标明不饱和键的位次。
CH3CH=CHCHO
2-丁烯醛
O
CH3 CCH2CH=CH2
4-戊烯-2-酮
不叫4-烯-2-戊酮
[email protected]
CH=CHCHO
3-苯基丙烯醛
12.1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12.1.2醛和酮的命名法
2.系统命名法
CH 3-CH-CH 2CHO
CH 3
3 ¼×»ù¶¡ È©
O
CH 3CH 2-C-CH2CH 3
3 Îì ͪ
C6H5-CH-CHO
CH 3
2 ±½»ù±ûÈ©
O
CH 3-C=CHCH 2CH 2-CH-CH 2CHO
CH32
CH 3
3,7 ¶þ¼×»ù 6 ÐÁÈ©
烯醛
O
CH 3-C-CH2-C-CH3
2,4 Îì ¶þͪ
[email protected]
H3C
O
3 ¼×»ù»·Îì ͪ
12.1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12.1.2醛和酮的命名法
2.系统命名法
O
C-CH 2CH 3
O
2 »· ¼ºÏ©Íª
1 »· ¼º»ù 1 ±ûͪ
COCH 2CH 2CH 3
O
C-CH 3
1 ±½»ù 1 ÒÒͪ
¦Á ÝÁ 1 ¶¡ ͪ
碳原子的位置也可用希腊字母表示。
例如:
¦Ä ¦Ã ¦Â ¦Á
O
C C C C C
H
CH 3CH=CHCH 2CHO
¦Â 戊
¶¡ Ï©È©
[email protected]
练习
P211----习题1 参考答案
⑴ (Z)-3-戊烯-2-酮
⑵ (E)-2-丁烯醛
⑷ 对甲氧基苯甲醛
⑸ 乙二醛
⑶
CH3
C=O
HO-C-H
CH3
CH3
⑹
CH3 C CHO
CH3
[email protected]
12.2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
 在同一个分子中有多个官能团时,以教材212页
表12-1中处于最前面的一个官能团为优先基团,
由它决定母体名称,其它官能团作为取代基来命
名。(作为取代基的其它官能团则不能按此表
顺序确定优先次序,仍按立体化学中的次序规
则确定优先次序)
 命名时,按最低系列原则(见教材P12)和立体化
学中的次序规则(见教材P33)在母体名称前面冠
以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和名称。
[email protected]
12.2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
如:
CH2-CH-CH-CHO
Cl
Br CH3
2-甲基-4-氯-3-溴丁醛
Cl
CH3
3 2
4
1
SO3H
5 6
HO
4-甲基-5-羟基-2-氯苯磺酸
4-甲基-3-羟基-6-氯苯磺酸?
CH3-C-CH2-COOH
O
3-丁酮酸或β-丁酮酸
或3-氧代丁酸
[email protected]
练习
P212----习题2 参考答案
⑴ 4-氯-3-丁酮醛
⑵ 3-巯基-1-丙醇
⑶ 反-4-甲氧基-3-丁烯-2-酮
⑷ (2S,3R)-2-甲基-3-羟基戊醛
[email protected]
12.3醛和酮的制法
12.3.1醇脱氢或氧化
伯醇脱氢或氧化生成醛,仲醇则生成酮。
RCH2OH
-2[H]或[O]
OH
R-CH-R′
H
RCHO
O
RC-OH
H
[O]
OH
RC-OH
-H2O
RCHO
H
-2[H]或[O]
R-C-R′
工业上用铜、银做催化剂,气相脱氢,或通入空气催化
氧化脱氢;
[email protected]
常用的氧化剂有重铬酸钾和稀硫酸。
12.3醛和酮的制法
12.3.2炔烃水合
在硫酸汞-稀硫酸催化下,炔烃发生加水反
应,首先生成不稳定的烯醇,然后重排为
羰基化合物。乙炔水合得乙醛,其它得酮。
见P53
[email protected]
12.3醛和酮的制法
12.3.3羰基合成——氢甲酰化反应
(工业上制醛的重要方法)
RCH=CH2 + CO + H2
[Co(CO)4]2
150℃;20MPa
RCH2CH2CHO +
⑴
RCHCHO
CH3
⑵
⑴ 相当于氢原子与甲酰基(-CHO)加到C=C双键上;
⑵ 产物以直链为主。 [email protected]
12.3醛和酮的制法
12.3.3羰基合成——氢甲酰化反应
(工业上制醛的重要方法)
α-烯烃、末端烯烃
CH3CH=CH2 + CO + H2
[Co(CO)4]2
170℃;25MPa
CH3CH2CH2CHO +
工业上以此类醛催
化加氢制低级伯醇
副产物
CH3CHCHO
CH3
75%
[email protected]
25%
12.3醛和酮的制法
12.3.4付-克酰化法
ArH
+
O
R C Cl
无水AlCl3
酰氯
ArH
+
O
ArC Cl
O
Ar C R
+ HCl
芳基烷基酮
无水AlCl3
O
Ar C Ar
二芳基酮
[email protected]
+ HCl
作业
P234---习题
18(2)(4)(6)(8)(10)
[email protected]
12.4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状态:常温下,只有甲醛是气体,低级醛酮都是液体。
高级醛酮为固体。
气味:低级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中级醛有花果香
味,8-13个碳原子的醛可做香料。
[email protected]
12.4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沸点:羰基是极性基团,故醛、酮分子间的引力
大。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和醚比,醛、
酮沸点较高。
又由于醛、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因而沸点
低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
溶解性:醛、酮分子中的羰基氧原子能和水分子
形成氢键,所以相对分子量低的醛酮可溶于水。
P214 表12—3醛酮物理常数表
[email protected]
12.4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醚、醛、酮及醇的沸点比较
化合物
CH3CH2CH2CH3
CH3OCH2CH3
CH3CH2CHO
CH3COCH3
CH3CH2CH2OH
正丁烷
甲乙醚
丙醛
丙酮
正丙醇
相对分子
质量
58
60
58
58
60
沸点/℃
-0.5
10.8
49
56.1
91.2
名
称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的结构:
醛、酮的官能团是羰基,所以要了解醛酮必须
先了解羰基的结构。
¦Ð ¼ü
C
2
ôÊ»ùµÄ½á¹¹
O
C O
C
£º
sp ÔÓ
»¯
CºÍ O¶¼ÊÇsp2Ô Ó
»¯
¦Ò ¼ü
O
C
[email protected]
O
121.8 ¡£
H
116.5¡£ C O
H
½üÆ Ã
½æÈý½ÇÐνṹ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的结构:
C=O双键中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所以π
电子云的分布偏向氧原子,故羰基是极化的,氧
原子上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
C
O
µç¸º ÐÔC < O
C
¦Ð
O
¦Ä
C
¦Ä
O
Ë«¼ü
¦Ð µç×ÓÔÆ
Æ Ï«ò ÑõÔ-×Ó ¼«ÐÔ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中的羰基上的氧原子具有较大的容纳负
电荷的能力,它较带有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要稳
定得多。带有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比带有部分负
电荷的氧原子活性大,因此反应中心是羰基中带
正电荷的碳。主要反应有三种类型。
羰基与亲核试剂进行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
应)。(哪一种取代反应是亲核取代SN)
受羰基的影响,与羰基直接相连的α-碳原子上
的氢原子(α-H)较活泼,能发生一系列反应。
还有醛基C—H键断裂。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亲核加成反应和α-H的反应是醛、酮的两
类主要化学性质。醛、酮的反应与结构关
系一般描述如下:
C
H
¦Ä
C
¦Ä
O
ËáºÍ Ç×µçÊÔ¼Á½ø¹¥ ¸» µç×ÓµÄÑõ
¼îºÍ Ç×ºË ÊÔ¼Á½ø¹¥ ȱµç×ÓµÄ̼
R
(H )
Éæ¼°È©µÄ·´ Ó¦£¨Ñõ»¯·´ Ó¦ £©
¦Á H µÄ·´ Ó¦
ôÇÈ©ËõºÏ ·´ Ó¦
±´ú ·´ Ó¦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机理:
SP3杂化
SP2杂化
Nu:-
+
C
O
慢
Nu
C
O:-
H+,快
δ+ δ-
氧负离子中间体(四面体结构)
[email protected]
Nu
C
OH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酸催化:当存在酸时,羰基氧首先质子化,从而使
羰基碳正电性增强,有利于亲核加成。
+
C=O + H+
C=OH
碱催化:当存在碱时,则是增大亲核试剂的活性
和/或浓度,从而加大羰基亲核加成的速率。
HCN + OH活性小
H2O + [email protected]
活性大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醛和酮亲核加成难易程度不同:
酮羰基连有两个烃基,使过渡态更拥挤,而两个烃
基的推电子性也使过渡态不稳定,立体障碍和电子效
应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亲核加成反应活性酮比醛小。
且羰基所连烃基体积越大,立体障碍越大,越不利
于亲核加成。亲核加成反应活性次序:
Cl3CCHO>HCHO >RCHO >PhCHO >CH3COCH3 >
RCOCH3 > PhCOCH3 > PhCOR >PhCOPh
[email protected]
O>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1.加氢氰酸
HCN剧毒,要
十分小心!
(NaCN+H2SO4)
反应范围:醛、大多数甲基酮(-COCH3)和少于
8个碳原子的环酮。
②
C
O
+
①
HCN
是增长碳链的一种办法。
[email protected]
C
OH
CN
¦Á ôÇ»ù¾¦
腈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1.加氢氰酸
生成的α-羟基腈根据不同的条件,可以转化
为α- 羟基酸或α,β-不饱和酸。
例如:
氰基水解
O
CH3
C CH3 + NaCN
H2SO4
CH3
CH3
HCl
CH3
CH3 C OH
C OH
COOH
H2SO4
CN
CH2=C-COOH
CH3
消除+氰基水解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1.加氢氰酸
CH 3
CH 2=C-CN
H2O
(CH3)2CCN
OH
H2O/H
H
CH 3OH
H
CH 3
CH 2=C-COOCH 3
(CH3)2CCOOH
OH
(CH3)2CCH2NH2
OH
2-甲基-2-羟基丙腈
2-甲基-1-氨基-2-丙醇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2.加亚硫酸氢钠 醛、脂肪族甲基酮和少于8
个碳原子的环酮可以和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40%)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C
O
O + NaO-S-OH
+-
´¼ÄÆ
ONa
C
SO3H
Ç¿Ëá
C
OH
SO3Na
无 £©
Ç¿ËáÑΣ¨°×
α-羟基磺酸钠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2.加亚硫酸氢钠
产物α-羟基磺酸盐为无色结晶,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
钠溶液中,容易分离出来;与酸或碱共热,又可得原来的
醛、酮。故此反应可用以提纯醛、酮。
1°反应范围
醛、脂肪族甲基酮、七元环以下的脂环酮。
2°反应的应用
a 鉴别化合物
b 分离和提纯醛、酮
c 用于制备羟基腈,是避免使用挥发性的剧毒物HCN而合
成羟基腈的好方法。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2.加亚硫酸氢钠 醛、酮加成产物α-羟基磺
酸钠遇稀酸或稀碱都可以重新分解为原来的醛酮。
稀HCl
OH
R
C
SO3Na
H(CH3)
R
C
O +SO2 + NaCl + H2O
H(CH3)
稀Na2CO3
R C O
H(CH3)
[email protected]
+ NaHCO3 + Na2SO3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2.加亚硫酸氢钠 实验室中也常用α-羟基磺
酸钠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反应来制取α-羟基腈,
以避免使用易挥发的氢氰酸。
※
CHO + NaHSO3
CH
SO3Na
OH
NaCN
[email protected]
CH
OH
CN + Na2SO3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3.与格氏试剂的加成反应
加成产物经水
解,可以制得不同种类的醇。
¦Ä ¦Ä
¦Ä ¦Ä
C O + R MgX
ÎÞË®ÒÒÃÑ
OMgX
C
R
[email protected]
H2O
R C OH + HOMgX
碱式卤化镁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3.与格氏试剂的加成反应
此反应是制备结构复杂的醇的重要方法。
这类加成反应还可在分子内进行。
例如:
BrCH2CH2CH2COCH 3
Mg£¬Î¢Á¿HgCl 2
THF
[email protected]
OH
CH3
1-甲基环丁醇
60%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3.与格氏试剂的加成反应
格利雅试剂与
甲醛反应可制伯醇。
MgBr + CH2=O
干醚
CH2OMgBr
H3O+
CH2OH
苯甲醇(90%)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3.与格氏试剂的加成反应
格利雅试剂与
其它醛反应可制仲醇。
CH3
CH3CH2MgBr + CH3CHO 干醚
+
H
O
3
CH3CH2CHOMgBr
OH
CH3CH2CHCH3
2-丁醇(80%)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3.与格氏试剂的加成反应
格利雅试剂与
酮反应可制叔醇。
CH3
CH3CH2CH2CH2MgBr + (CH3)2C=O
干醚
CH3
H3O+
CH3CH2CH2CH2COH
CH3
2-甲基-2-己醇(92%)
[email protected]
CH3CH2CH2CH2COMgBr
CH3
只要选择适当原料,除
甲醇外,几乎任何醇都
可用此法合成。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4.与醇的加成反应 在酸催化下,醛可以和
醇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半缩醛。半缩醛再与
一分子醇反应,生成缩醛。
R
ÎÞË®HCl R
OH
C O + R''OH
C
H
H
OR''
( R' )
( R' )
R''OH
¸É HCl
°ë ËõÈ©£¨Íª £©
²» Îȶ¨
Ò»[email protected]
°ã ²» ÄÜ·ÖÀë³ö À´
R
H
( R' )
OR''
C
OR''
+ H2O
£¨Íª £©
ËõÈ©
£¬Ë«Ãѽṹ ¡£
¶Ô¼î¡¢Ñõ»¯¼Á¡¢»¹ Ô-¼ÁÎȶ¨ £¬
¿É·ÖÀë³ö À´¡£
ËáÐÔÌõ¼þÏÂÒ×Ë®½â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4.与醇的加成反应
C
H
O
H
OH
¸É HCl
O
OH
»·×´°ë ËõÈ©
£¨Îȶ¨ £©
ÔÚ
ÌÇÀ໯ºÏ Îï ÖÐ
¶à¼û
醛较易形成缩醛,酮在一般条件下形成缩酮较
困难,用1,2-二醇或1,3-二醇则易生成缩酮。
R
R
C O +
HO CH 2
HO CH 2
H
R
R
[email protected]
C
O CH 2
O CH 2
+ H2O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1亲核加成反应
4.与醇的加成反应
反应的应用:
OHC
(CH3O)2CH
CH2OH
有机合成中用来保护羰基。
CH3OH
HCl(干)
COOK
(CH3O)2CH
HCl
OHC
[email protected]
CH2OH
COOH
冷稀KMnO4
练习
P220-习题6,7,8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都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



加HCN(制腈,制羧酸等)
加NaHSO3(鉴别、分离、提纯等)
加格利雅试剂(制醇等)
加醇(保护醛基等)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2与氨的衍生物缩合(加成-消除反应)
醛、酮能与氨及其衍生物反应(先羰基加成,再
消除一分子水)生成一系列的化合物。
NH2-OH NH2-NH2
ôÇ°±
O2N
NH 2-NH
NH2-NH
ë 联氨 极毒
±½ëÂ
OO
NO 2
2,4 ¶þÏõ »ù±½ëÂ
NH2-NH-C-NH2
°±»ùëå
醛、酮与氨或伯胺(R-NH2)反应生成亚胺(R2C=N-R),
H
亚胺不稳定,故不作要求。
醛、酮与芳胺反应生成的亚胺(C6H5CH=NC6H5),较稳定,
但在有机合成上无重要意义,故也不作要求。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2与氨的衍生物缩合(加成-消除反应)
H
C =O +
H N
C
Y
N
Y
H2O
OHH
Y=—OH、
—NH2、 —NHAr、—NHCONH2
上述反应相当于分子间脱水
[email protected]
C
N
Y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2与氨的衍生物缩合
反应被酸催化,反应通式表示如下:
C
..
O +
Y-NH2 +
C
+
H+
C
OH + Y-NH2
OH
+
H+
..
+
Y-NH3 (不具备亲核性)
加成
(使用醋酸-醋酸钠做缓冲溶液)
+
C-NH2-Y
OH
消除
C
N-Y +H2O + H+
(先脱去一个质子,再消除一分子水)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醛或酮的羰基和
羟氨中的氨基缩
合而成的化合物
12.5.2与氨的衍生物缩合
(CH3)2C
丙酮
O + H2N-OH
(CH3)2C=N-OH + H2O
羟氨
H
Ph-C O + H2N-OH
苯甲醛
pH=4.5
丙酮肟
H
Ph-C=N-OH + H2O
羟氨
苯甲醛肟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2与氨的衍生物缩合
酮和肼的缩
合物称酮腙
C=N-NH2 + H2O
C2 H5
C=O + H2N-NH2
C2 H5
1-苯基-1-丙酮
肼
1-苯基-1-丙酮腙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2与氨的衍生物缩合
CHO + H2N-NH-
NO2
NO2
苯甲醛
黄色晶体用于
醛酮定性分析
2,4-二硝基苯肼
NO2 +H2O
CH=N-NH
NO2
苯甲醛-2,4-二硝基苯腙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2与氨的衍生物缩合
O
O
O + H2N-NH-C-NH2
环己酮
氨基脲
N-NH-C-NH2 + H2O
环己酮缩氨基脲
以上各反应产物在稀酸存在下能水解为原来的醛、
酮,故又可用来分离和提纯醛、酮。
[email protected]
练习
P222----习题9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醛易被氧化,弱的氧化剂即
可将醛氧化为羧酸。(Ag2O、H2O2、KMnO4、CrO3、
过氧酸等)
O
CH3(CH2)5CHO + CH3COOH
CH3(CH2)5COOH + CH3COOH
过氧乙酸
庚酸(88%)
空气中的氧也能把醛慢慢氧化。
[email protected]
O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NH
己内酰胺
1.氧化反应
酮难被氧化,使用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和
浓硫酸)氧化酮,则发生碳链的断裂而生成复杂
的氧化产物。只有个别实例,如环己酮氧化成己
二酸等具有合成意义。
O
HNO3
V2O5
HOOCCH2CH2CH2CH2COOH
这是工业上生产己二酸的重要方法。己二酸是合成尼龙的
原料。尼龙-6是聚己内酰胺;尼龙-66是聚己二酸己二胺。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
醛与托伦试剂发生银镜反应。
-
RCHO + 2[Ag(NH3)2] + 2OH
托
ÍÁÂ×ÊÔ¼Á
2Ag + RCOONH4 +3 NH3 +H2O
Òø¾µ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注意!在这里是羟基
被氧化,和醛的氧化
本质不同!
O OH
R-C-CH-R′+ 2Ag(NH3)2OH
α-羟基酮
O O
R-C-C-R′+ 2Ag + 4NH3 + 2H2O
托伦试剂是弱氧化剂,只氧化醛和α-羟基酮,
不氧化其它酮和C=C。故可用来区别醛和酮。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脂肪醛与费林试剂(硫酸铜溶液+
等量酒石酸钾钠碱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
铜沉淀。(2,3-二羟基丁二酸)
RCHO + 2Cu2+ + OH- + H2O
RCOO- + 2Cu2O
+ 4H+
芳香醛和所有的酮不与费林试剂反应。因此,
利用费林试剂可以鉴别脂肪醛与酮,又可区分脂肪
醛和芳香醛。(如乙醛与丙酮,乙醛与苯甲醛)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这两种弱氧化剂都不能氧化醛分子中的碳碳双
键和碳碳三键,以及β 位或β 位以远的羟基。
CH3CH=CHCHO
托伦试剂或费林试剂
HOCH2CH2CHO
托伦试剂或费林试剂
CH3CH=CHCOOH
HOCH2CH2COOH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1)还原为醇
为伯醇和仲醇。
醛和酮都能容易地分别被还原
CH OH
C O
①催化加氢 雷内镍等(产率高,90-100%)
R
H
(R')
C
O + H2
Ni
R
ÈÈ£¬¼Óѹ H
(R')
CH OH
不足是所有不饱和键都被还原。如醛酮分子中连有碳碳双键
[email protected]
和三键、-NO2、-C≡N等。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1)还原为醇
②用化学还原剂(络合金属氢化物)还原
LiAlH4还原
CH3CH=CHCH2CHO
¢Ù LiAlH4 ¸ÉÒÒÃÑ
CH3CH=CHCH2CH2OH
¢Ú H23O
£¨ Ö»»¹ Ô- C=O £©
LiAlH4是强还原剂,但①选择性差,除不还原C=C、C≡C
外,其它不饱和键都可被其还原;②不稳定,遇水剧烈反应,
通常只能在无水醚或THF中使用 。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1)还原为醇
②用化学还原剂(络合金属氢化物)还原
NaBH4 KBH4还原
CH3CH=CHCH2CHO
¢Ù NaBH4
¢Ú H23O
[email protected]
CH3CH=CHCH2CH2OH
£¨ Ö»»¹ Ô- C=O £©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1)还原为醇
②用化学还原剂(络合金属氢化物)还原
NaBH4 KBH4还原的特点:(是弱还原剂)
1°选择性强(只还原醛、酮、酰卤中的羰基,不还原其它基团。
2°稳定(不受水、醇的影响,可在水或醇中使用)。
NaBH4 KBH4 LiAlH4统称负氢型还原剂。(氢为负性)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1)还原为醇
③异丙醇铝— 异丙醇还原法
将醛、酮还原为醇,自身则氧化为丙酮。
R
H
(R)
〔(CH3)2CH-O〕
3 Al R
C O + CH 3 -CH-CH 3
OH
H
(R)
C H OH + CH 3- C -CH3
O
催化剂异丙醇铝的烷氧基的仲氢具有负氢性,它以氢负离子形式加到
羰基碳上,这个烷氧基负离子本身去掉一个氢负离子后变成丙酮。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2)羰基还原为亚甲基-克莱门森还原
(酸性还原)
R
H
(R')
C O
Zn
R
Hg, Ũ HCl
H
(R')
O
CCH3
Zn-Hg
HCl
CH2CH3
(80%)
[email protected]
CH 2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2)羰基还原为亚甲基-克莱门森还原(酸性还原)
此法适用于还原芳香酮,是间接在芳环上引入直链烃基的方法。
+ CH 3CH 2CH 2C
O AlCl3
H
Cl
如果用傅-克烷基化法会重排为支链
O
C CH 2CH 2CH 3
Zn-Hg/HCl
CH 2CH 2CH 2CH 3
80%
此法还原并不经过醇的阶段
[email protected]
此法仅适合对酸稳定的化合物,对酸不稳定对碱稳定的醛酮用另一方法。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2)羰基还原为亚甲基 沃尔夫-凯惜纳还原
(碱性还原)
极毒
ÎÞË®NH2-NH2
C O
C N-NH2
¼Ó³É£¬ÍÑË®
腙
KOH »ò
C2H5ONa C2H5OH
200 ¡æ ¼Óѹ
»ØÁ÷50~100h
[email protected]
CH2 + N2
亚甲基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沃尔夫-凯惜纳还原
(2)羰基还原为亚甲基
1946年-黄鸣龙改进了这个方法,叫黄鸣龙改进的沃尔夫-凯惜纳还原法。
改进:将无水肼改用为水合肼;碱用NaOH;用高沸点的缩乙二醇为溶剂
一起加热。加热完成后,先蒸去过量的水合肼,再升温分解腙。
O
COCH2CH2COOH
O
85%水合肼,KOH
H3O+
三甘醇,195℃
CH2CH2CH2COOH
此法的优点是不用价格昂贵和难以制备的无水肼;可以在常压下反应;缩
短反应时间为1小时;大幅度提高了反应产率80—95%;反应一步完成。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3)歧化反应——坎尼扎罗反应
不含α-H的醛在浓碱的作用下发生自身氧化还原(歧化)
反应——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等摩尔的醇和酸的
反应称为坎尼扎罗反应。
2CHOH
2
2
Ũ NaOH
CHO
CH3OH
Ũ NaOH
+ HCOONa
CH 2OH +
[email protected]
COONa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3)歧化反应——坎尼扎罗反应
•两种不含α-H的醛能发生交叉歧化反应,生成四种产物
难以分离,无实际意义;
•但甲醛和另一种不含α-H的醛交叉歧化总是生成甲酸,
另一种醛总是还原为醇,很有意义。
CHO
+ HCHO
Ũ NaOH
[email protected]
CH 2OH +
HCOONa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3)歧化反应——坎尼扎罗反应
交叉坎尼扎罗反应:
CH2OH
CHO
OCH3
+ HCHO 30%,NaOH
OCH3 + HCOONa
H2O,CH3OH
(90%)
[email protected]
练习
P224---习题10,11,12,13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问题:怎样检验醛酮
1、饱和NaHSO3 (分离、提纯)
醛、脂肪族甲基酮、七元环以下环酮+饱和NaHSO3
α-羟基磺酸钠无色晶体
2、2,4-二硝基苯肼
醛、酮 + 2,4-二硝基苯肼
苯腙黄色晶体
3、托伦试剂
△ 银镜
醛、 α-羟基酮 +托伦试剂
4、费林试剂
△ 砖红色沉淀
脂肪醛 + 费林试剂
(芳香醛、酮与费林试剂 不反应)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C O

CH3

12.5.4α-H原子的反应
C=O
(CH3)CH3
¼«ÐÔ
·Ö×Ó,
-30
x
=
7.57
10
C m
醛酮分子中的α-H原子受羰基的-I、-C′效应影响,具有一定
ÓÐż¼«¾Ø
的酸性(pKa=19-20),化学性质较活泼。能发生卤化和卤仿反
应以及羟醛缩合反应。
1.卤化和卤仿反应
(1)卤代反应 (酸催化)
醛、酮的α-H易被卤素(氯溴碘)取代生成α-卤代醛、酮,
酸催化易控制在一元卤代。
CH3COCH3 + Br2
H+
CH2BrCOCH3 + HBr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O原子和3个卤原子强烈
的-I效应,使C-C键变得
很弱,在碱作用下极易断
裂。
12.5.4α-H原子的反应
1.卤化和卤仿反应
(2)卤仿反应(碱催化)
含有α-甲基的醛、酮在碱溶液中卤化反应能顺利进行,
但不易控制在一元、二元取代物,而是生成卤仿。
O
R C CH3 + NaOH + X2
(H)
(NaOX)
若X2用Cl2则得到CHCl3
若X2用Br2则得到CHBr3
若X2用I2则得到CHI3
O
R C CX3
(H)
OH
CHX3 + RCOONa
±·Â
(氯仿) 液体
(溴仿) 液体
(碘仿) 亮黄色晶体 不溶于水
[email protected]
称其为碘仿反应。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1.卤化和卤仿反应
(2) 卤仿反应
RCOCH3 + 3Cl2 + 3OHRCOCCl3 + OH-
RCOCH3 + 3X2 + 4OH-
RCOCCl3 + 3Cl-+ 3H2O
CCl3- + RCOOH
CHCl3 + RCOO-
RCOO- + 3X- + 3H2O + CHX3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1.卤化和卤仿反应
(2) 卤仿反应
乙醇和含有 CH3
卤仿反应。
OH
可被次卤酸盐氧化
为醛或甲基酮
CH
构造的醇也可以发生
CHI3 是不溶于水的亮黄色晶体,常用碘仿反应来鉴定
OH
乙醛和甲基酮以及含 CH3
CH
[email protected]
构造的醇。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1.卤化和卤仿反应
卤仿反应是缩短碳链的反应之一。可制羧酸。
O
C
CH3
Br2,OH-,H2O
酸化
COOH + CHBr3
85%
Cl2,OH-,H2O 二噁烷
(CH3)2C=CHCOCH3
(CH3)2C=CHCOOH + CHCl3
酸化
49%-57%
[email protected]
12.5.4α-H原子的反应
乙醛;甲基酮;甲基醇
1.卤化和卤仿反应
CH2CHO
O
C-CH3
a. 鉴别:
NaOI
CH3CH2OH
无黄色沉淀
CHI(黄
)
3
CHI(黄
)
3
NaOI
CH3CH2CH2CH2OH
无黄色沉淀
b. 合成:制备不易得到的羧酸类化合物。例:
O
O
NaOCl
C-ONa H+
C-CH3
O
(CH3)3C C CH3
NaOCl
 70%
(CH3)3C COONa
H+
O
C-OH
(CH3)3C COOH
注:鉴别用NaOI,生成的CHI3为有特殊气味的亮黄↓,现象明显;
合成用NaOCl,氧化性强,且价格低廉。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1)羟醛缩合 有α-H的醛在稀碱(10%NaOH)溶液
中能和另一分子醛相互作用,生成β-羟基醛 ,故称为羟
醛缩合反应。
不含α-H的醛在浓碱溶液中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问:什么是歧化反应?
CH3
O
H
C H + CH2CHO
Ï¡ OH
OH
CH3-CH-CH2CHO
¦Â ôÇ»ù¶¡ È©
[email protected]
H2O
CH3CH=CHCHO
2 ¶¡ È©
2-丁烯醛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1)羟醛缩合
β-羟基与α-氢原子脱水
2 CH 3CH 2CHO
Ï¡ OH
CH 3CH 2CH-CH-CHO
OH
CH 3
2 CH 3CHCHO
Ï¡ OH
CH 3
CH 3
CH 3
α-H
CH 3
CH 3-CH-CH-C-CHO
OH CH 3
[email protected]
H2O
CH 3CH 2CH=C-CHO
α,β-不饱和醛
ÎÞ ¦Á H ²» ÍÑË®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1)羟醛缩合
机理:首先是碱(OH-)夺取α-氢原子形成碳负离子。
OH-
+ HCH2CHO
H2 O
-
+ :CH2CHO
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另一分子醛的羰基碳,发生亲
核加成反应形成β-羟基醛 。 O
O
-
CH3CH
+ :CH2CHO
CH3CH-CH2CHO
[email protected]
H2O
OH
CH3CH-CH2CHO + OH-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1)羟醛缩合
β-羟基醛在受热或稍加大碱的浓度时,易脱水生成α,β-不
饱和醛。进一步加氢,可得饱和醇。
OH
CH3CH-CH2CHO
CH3CH=CHCHO
- H2O
H2
Ni
CH3CH=CHCHO
CH3CH2CH2CH2OH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1)羟醛缩合
其它醛的反应
O
RCH2CH
OH
+ HCHCHO
R
RCH2CH=CCHO
R
稀 OH-
H2
Ni
RCH2CH-CHCHO
R
-H2O
RCH2CH2CHCH2OH
R
[email protected]
α-碳上带支链的不饱和醛
β-碳原子上带支链的醇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1)羟醛缩合
规律
通过羟醛缩合可以合成比原料醛增多一倍碳原子的醛、醇。
除乙醛外,其它醛得到的羟醛缩合产物都是在α-碳原子上
带有支链的羟醛、烯醛。烯醛进一步加氢得β-碳原子上带有
支链的醇。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2)交叉羟醛缩合
 若用两种不同的含有α-H的醛进行羟醛缩合,
则可能发生交叉缩合,最少生成四种产物。
 若选用一种无α-H的醛和一种有α-H的醛进行
交叉羟醛缩合,则有合成价值。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甲醛与碱混
合不发生歧
化反应吗?
2.羟醛缩合反应
(2)交叉羟醛缩合
CH3
HCHO + CH3CHCHO
无α-H
稀Na2CO3
40℃
CH3
CH3CCHO
CH2OH
2,2-二甲基-3-羟基丙醛(>64%)
操作时是把含有α-氢原子的醛慢慢滴入不含α-氢原子的醛
与碱的混合物中,防止含有α-氢原子的醛自身羟醛缩合。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两个α-H,一个用于加成,
一个用于脱水。
2.羟醛缩合反应
(2)交叉羟醛缩合
C6H5CHO + CH 3CHO
OH
C6H5CH=CHCHO
无α-H
CHO + CH3CH2CHO
OH10℃
无α-H
CH3
CH=CCHO
2-甲基-3-苯基丙烯醛(>68%)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2)交叉羟醛缩合
料制备季戊四醇。
工业上用甲醛和乙醛为原
Ca(OH)2
3HCHO + CH3CHO 55℃
乙醛的三个α-H原子分别加在三个
甲醛的羰基氧上,乙醛的α-C原子
分别和三个甲醛的碳原子相连
CH2OH
HCHO +
HOH2C-C-CHO
CH2OH
不含α-氢原子的醛
CH2OH
HOH2C-C-CHO
CH2OH
Ca(OH)2
55℃
交叉羟醛缩合
3-羟甲基乙醛
CH2OH
HOH2C-C-CH2OH + (HCOO)2Ca
CH2OH 交叉歧化
[email protected]
季戊四醇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3)羟酮缩合
酮的α-H的缩合比醛困难,一般较难进行。
O
H3C-C
CH3
Ba(OH)2
O
H3C-C-CH3
OH
O
I2
H3C-C-CH2 C-CH3
蒸馏
CH3
(80%)
[email protected]
H3C-C=CH
CH3
可能导致碘仿反
应一般用H3PO4
O
C-CH3 + H2O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4) α,β-不饱和醛、酮的羟醛缩合
H
H
C
H
CH=CH-C=O
H
这种共轭作用使得甲基氢原子保持着像乙醛α-H一样的活性
[email protected]
12.5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12.5.4α-H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4) α,β-不饱和醛、酮的羟醛缩合
OH
稀OH
CH3CH=CHCHO + CH3CH=CHCHO
-H2O
CH3CH=CHCH=CHCH=CHCHO
2,4,6-辛三烯醛
[email protected]
CH3CH=CHCHCH2CH=CHCHO
练习
P227----习题14,15,
16,17
[email protected]
12.6重要的醛和酮
教材228页,自学。
[email protected]
12.7醌
12.7.1醌的定义和命名法
•通常把具有环己二烯二酮构造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称为醌。
•一般把醌作为芳香烃衍生物来命名。
[email protected]
12.7醌
12.7.1醌的定义和命名法
[email protected]
12.7醌
12.7.1醌的定义和命名法
O
O
9,10-菲醌
醌型构造
[email protected]
12.7醌
12.7.2苯醌
 有对和邻苯醌两种异构体,不存在间苯醌;
 制法:苯胺氧化
N H2
O
MnO2,H2SO4
3~10℃
 物理性质:P232
O
[email protected]
12.7醌
12.7.2苯醌
 化学性质
①羰基与羟氨、氢氰酸、饱和亚硫酸氢钠等亲核加成
N-OH
O
H2N-OH
O
N-OH
H2N-OH
N-OH
O
对苯醌一肟
对苯醌二肟
[email protected]
12.7醌
12.7.2苯醌
 化学性质
②C=C双键与卤素、卤化氢等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O
O
O
Br
Br2
Br2
Br
O
O
Br
Br
Br
Br
O
四溴环己二酮
[email protected]
12.7醌
12.7.2苯醌
 化学性质
③共轭双键发生1,4-加成反应
①
④
强杀菌剂/缓和氧化剂
12.7醌
12.7.2苯醌
 化学性质
对苯醌和对苯二酚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
2H+
+
2e-
还原
氧化
[email protected]
12.7醌
12.7.2苯醌
 化学性质
黄色的对苯醌乙醇溶液加到无色的对苯二酚溶液中,
混合液变为红棕色,并有暗绿色晶体醌氢醌析出:
氢键
静电引力
醌氢醌 P233
电荷转移络合物
12.7醌
12.7.3蒽醌
(通常指9,10-蒽醌)
物理性质 P233
化学性质: 稳定,不易氧化。
•可被连二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钠还原,酸化后生成9,10-二羟基蒽
Oˉ
O
Na2S2O4,NaOH
空气
O
Oˉ
OH
H+
OHOH
12.7醌
12.7.3蒽醌
(通常指9,10-蒽醌)
化学性质: 稳定,不易氧化。
•蒽醌分子中两个苯环受到两个羰基-I和-C效应的影响而钝化,不易
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但在160℃下也能与发烟硫酸发生磺化反应。
O
发烟H2SO4
O
SO3H
160℃
O
O
β-蒽醌磺酸
[email protected]
12.7醌
12.7.3蒽醌
(通常指9,10-蒽醌)
O
发烟H2SO4
O
O
SO3H
HgSO4 135℃
O
α-蒽醌磺酸
[email protected]
12.7醌
12.7.3蒽醌
(通常指9,10-蒽醌)
O
SO3H
O
β-蒽醌磺酸是重要的染料中间体 P233
蒽醌的主要用途是制造染料。
[email protected]
12.7醌
12.7.3蒽醌
(通常指9,10-蒽醌)
蒽醌的制法:
萘醌法:P234
[email protected]
作业
P234---习题
20(1)(2)(3)(4)(6)(7)(8)(10)
23,24,25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 季戊四醇的用途
生产用于油漆的醇酸树脂,使油漆具有良好的表
面性能和杰出的硬度;用于脂肪酸酯,合成干性
油和用于合成润滑剂的聚酯,以及用于生产聚醚、
聚氨酯以及感光树脂胶片等。Ca-Zn复合热稳定
剂(PVC 热稳定剂);UV领域中;防火涂料领
域中等。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