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识课件(董斐)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消防知识课件(董斐)

消防知识课件
济宁市公安消防支队
董 斐
办公电话:2568826
枣 庄
入 伍
昆明消防指挥学院
军 校
火灾扑救
监督检查
一、认识火灾

人类很早就认识了火,可以说人类学会了
用火,才开始了人类的文明与发展。现在社
会的发展也同样的离不开火,火给人们带来
了温暖和光明,但是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
灾灾难。
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控制的燃烧所造成
的灾害。所谓燃烧则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
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燃烧
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个条件,
缺一不可。有时在一定的范围内,虽然三个条件俱
在,但由于它们没有相互结合,互相作用,燃烧的
现象也不会出现,切断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火都
会息灭。所以,必须充分认识火灾及其危害,提高
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提
高自防自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
火灾危害,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火灾案例
 2004年初,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的一栋学生宿舍楼莫斯科时
间24日凌晨2时40分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共造成28名外国留学生人死亡,约78人受伤。
2011年6月5日江西广播电视艺术幼儿园凌晨零时15分发生火灾,13名3至4岁的幼儿在火灾中丧生。
凌晨零时15分左右,位于江西省广播电视局生活区内的江西省广播电视艺术幼儿园小(6)班一间寝室因点燃的蚊香引燃
被絮发生火灾,13名幼儿死亡,其中男孩7人,女孩6人,均为3至4岁幼儿,大部分为窒息死亡。
 1994年12月8日下午,新疆克拉玛依市、新疆石油管理局为
迎接自治区教委工作检查,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由克拉玛依
市教委组织现场文艺汇报演出,由于光柱灯烤燃纱幕而引起
火灾,当时七个安全出口仅有一个打开,造成325人死亡、
130人受伤、经济损失211万元,其中280多名中小学生死亡。
 2008年11月15日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
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
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
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
 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3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
院路20号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5人死
亡,12人受伤。烧毁建筑95平方米,烧毁台式电脑
71台,火灾原因为纵火。

2008年 1月2日20时20分,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钱塘江路45号
附1号的新疆德汇实业有限公司德汇国际广场发生火灾。新疆
公安消防总队先后调集乌鲁木齐市9个消防中队、6个企业消
防队和邻近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油田
公司等消防救援力量到场扑救,共计84辆消防车、435名官兵
参战。火灾造成3名武警官兵牺牲,约2000户商户受灾。
 2008年9月20日23时许,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
区舞王俱乐部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事故,共造成43人死亡,
88人受伤 。事故原因为在歌舞厅中演出时燃放焰火引发火
灾。
 2005年12月15日,辽源市中心医院发生火
灾,造成39人丧生,过火面积达5000多平方
米。据了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医疗卫生系
统发生的最大火灾事故。火灾原因为电工在未查明
停电原因的情况下强行送电引发。
 2004年12月15日中午11时20分,吉林市中百
商厦发生特大火灾,截至15时40分,大火已被扑灭。
火灾造成51人死亡、受伤71人。
 2007年12月12日上午8时20分,浙江省温州市人民
路温富大厦发生火灾大火,造成21人死亡,2人
重伤,火灾过火面积达1270多平方米 。
 2008年2月15日凌晨1时50分,浙江省义乌市义
亭镇成帅酒店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火灾已造成11人
死亡4人受伤.
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
火。据附近居民介绍,公寓内住着不少退休教师,起火点位
于10-12层之间,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着,楼内还有不少居
民没有撤离。截至11月19日10时20分,大火已导致58人遇
难,另有70余人正在接受治疗。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是由
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公安机
关依法刑事拘留,还因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
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抢工行为;事故现场违规
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以及有关部门安
全监管不力等问题。
 三、分析火灾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
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
和(或)发烟现象。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
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
化剂和温度(引火源)。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
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
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
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
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
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
也可以燃烧。
 2.氧化剂:

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
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
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
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
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
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
源。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
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 注意






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
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
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
可燃物要有一定数量
助燃物要有一定浓度
点火源要有一定能量
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常见的点火源
 火焰
 高温物体:如炉渣、火星、白炽灯、焊渣
 电火花:雷电,短路、漏电产生的火花 或静
电火花等
 撞击:机械能转变为热能
 化学反应放热
 三、火灾分类
火灾按可燃物分为A、B、C、D四类。
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
麻、纸张;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
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
石蜡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
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
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 火灾按其损失分为以下三类
 特大火灾: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或者受灾50户以上;或者死亡10人以上;
或者重伤20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20
人以上。
 重大火灾: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或
者受灾30户以上;或者死亡3以上;或者重
伤10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10人以上。
 一般火灾:不具有以上情形的火灾。
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的条件和燃烧条件的相
互作用。归纳起来,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有:
1、控制可燃物,破坏燃烧的基础。
2、隔绝空气,控制助燃物。
3、控制和消除着火源,破坏燃烧的激发能。
4、阻止火势蔓延,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防止火灾蔓延
扩大。
燃烧过程和产物
由燃烧或热解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换
句话说,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质,都称为
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分为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
凡是物质在完全燃烧时得到的产物,即在燃烧时生
成不能再燃烧的物质,称为完全燃烧产物。
凡是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得到的产物,即燃烧时生
成还可以继续燃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燃烧物质。


燃烧产物及其毒性
燃烧产物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
的全部物质。燃烧产物包括:燃烧生成
的气体、能量、可见烟等。燃烧生成的
气体一般是指:一氧化碳、氢化氢、二
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
燃烧产物的毒害性
 一、缺氧、窒息作用:
 在火灾现场,由于可燃物燃烧消耗空气中的
氧气,使空气中氧含量大大低于人们生理正
常所需要的数量,从而给人体造成危害(O2
浓度为60‰的时5分钟就会死亡。)
燃烧产物的毒害性
 二、毒性、刺激性及腐蚀性作用:
 燃烧产物中含有多种毒性和刺激性气体,在着火的
房间等场所,这些气体的含量极易超过人们生理正
常所允许的最低浓度,造成中毒或刺激性的危害,
(火灾中CO引起的中毒死亡占很大比例,它能从血
液的氧血红素里取代氧而与血红素结合生成羟基化
合物,使血液失去输氧功能,浓度12.8‰时候1-3分
钟致死)
燃烧产物的毒害性
 三、高温气体的热损伤作用:
 人们对高温环境的忍耐性是有限的。有关资
料表明在65℃时,可短时忍受;在120℃时,
短时间内将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温度进一
步提高,损伤时间越短。在着火房间内,高
温气体可达数百度;在地下建筑物中,温度
高达1000℃以上。
火灾统计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
80%是由于吸入火灾中燃烧产生的有毒
烟气而致死的。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
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二氧化碳、HCH、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二氧化碳是主
要的燃烧产物之一,而一氧化碳是火灾
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
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
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
四、国家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
 《消防法》第五条
任何单位、个人都
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
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
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
务。
《消防法》
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
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识。
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
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
《消防法》
 第十四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
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 (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
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 (三)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四)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
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
有效;
 (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
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消防法》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
四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
防安全职责:
 (一)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
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二)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 (三)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四)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
组织消防演练。
法律法规





公安部第《61号令》第四条 法人单位的法人代表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
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
消防安全情况;
(二)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
批准实施年度消防计划;
(三)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四)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
的操作规程;
(五)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
的重大问题;
(六)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七)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案,并实施演练。
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五、学校重点部位防火
(一)教室防火
(二)电化教室防火
(三)一般实验室防火
(四)化学实验室防火
(五)图书馆与档案馆防火
(六)学校会堂防火
(七)学校饭堂防火
(一)教室防火
教室一般作为教学使用。除了由教师授课以外,理工科院校还要经常在课
堂上进行各种实验和演示,需要用火、用电和使用化学危险物品。因此,
在防火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教室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三级。如因条件所限,是四级
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一层;
2、教学楼离甲、乙类生产厂房,甲、乙类物品库房以及火灾爆炸
危险较大的独立实验室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米;
3、课堂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用完后应立即清出,不得在教室
内存放;
4、容纳人数超过50人的教室,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疏散门不
应有门槛,并向疏散方向开启。教学楼超过五层时,应设置封闭式楼梯
间。
(二)电化教室防火
(电化教室有视听教室和白昼教室两种)
1、白昼教室
是在不用遮光的情况下,用幻灯作为教学工具,主要设备有幻灯机和银幕,其防火要求与普通教室基本相同。
2、视听教室
是利用录音机、电视机和电影等作为教学工具。采用电视机教学时,由演播室、控制室、维修间、电视收看室组成;
采用电影教学时,由摄影棚、暗室、电影放映和收看室组成;采用录音机教学时,主要由录音室和听音教室组成。这些
教室中的防火重点是演播室、维修间和电影放映收看室等部位,防火安全检查的要点如下:
(1)演播室。演播室是电视录像和播送的地方。演播室的吊顶、墙壁对吸音的要求比较高,而吸音材料常常是燃烧体或难燃
烧体建筑材料,有时还采用碎布条等可燃物作填充物,加之室内铺地毯,又安装相当多的碘钨灯和聚光灯等电气设备,
起火的因素比较多。应采取的防火措施主要有:
照明灯具与可燃物应保持一定的间隔。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长时间烘烤有引燃可燃物的危险。因此,灯具的前方应
当距离可燃物不小于1米;侧后方应当距离可燃物不小于50厘米,或在它们之间用石棉布或石棉板等隔热材料隔开。同时
在灯具的下面要设金属网以防止灯具破碎时,落在可燃物上引起火灾。
使用化学危险物品注意防火。清洗擦式录音机磁头和电路板时,要使用乙醇、丙酮等易燃液体,周围应严禁火源。这些易燃
液体的存放量不得超过500克,并放于铁箱内,使用时还应分装在小瓶内。
电线要有套管。电源线在吊顶内通过时,应穿管敷设。活动灯具应用橡套电缆线。灯头线靠灯具30厘米处应加套瓷管,
或采取其他隔热保护措施。
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实验,应在演播室外进行。在地毯里就加装铜丝网,并将铜丝网接地,以导除静电。
(2)维修间。维修间用火用电较多,还常用易燃液体等,应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电烙铁注意防火。检修设备使用电烙铁时,需要有放置烙铁的金属架,其周围不得堆放可燃材料。工作完毕后必
须立即拔下烙铁插头,下班时拉下总电闸。
使用化学危险物品注意防火。清洗擦式录音机磁头和电路板时,要使用乙醇、丙酮等易燃液体,周围应严禁火源。这
些易燃液体的存放量不得超过500克,并放于铁箱内,使用时还应分装在小瓶内。
(三)一般实验室防火
从事基础科学实验的一般性实验室,在高等院校中设置得比较普遍。在这些实验室里装有相当多的
用电设备、仪器仪表、化学危险物品和空调机、电炉等附属设备。由于用火用电和对化学危险物
品使用管理不当等原因,容易发生火灾。防火检查的要点是:
1、实验室内使用电炉必须确定位置,定点使用,周围严禁有易燃物;
2、通风管道的保温层应使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
3、实验室内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应随用随领,不宜在实验现场存放;零星备用
的化学危险物品,应由专人负责,存放在铁柜中;
4、使用电烙铁,要放在不燃支架上,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用后立即拔下烙铁插头。下班时应将实
验室的电源切断;
5、有变压器、电感线圈的设备必须设置在不燃的基座上,其散热孔不应覆盖或放置易燃物;
6、实验室内的用电量不应超过额定负荷。
(四)化学实验室防火
1、化学实验室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有易燃易爆蒸气和可燃气体散逸的实验室,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2、实验室的安全疏散门不应少于两个;
3、实验室内实验使用剩余或常用的小量易燃化学物品,总量不超过5公斤时,应放在铁柜中,由专人保管;超过5公
斤时不得在实验室内存放;
4、禁止使用没有绝缘隔热底座的电热仪器;
5、在日光照射的房间必须备有窗帘,并在日光照射到的地方,不应放置怕光的或遇热能分解燃烧的物品,也不能存
放遇热易蒸发的物品;
6、实验性质不明或未知的物料,尽量先从最小量开始;同时,要采取安全措施,作好灭火准备;
7、在实验进程中,利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其设备的安装和使用都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8、任何化学物品一经放置于容器后,必须立即贴上标签,如发现异常或有疑问,应检查验证或询问保管人员,不得
随意乱丢乱放。有毒的化学危险品要集中存放和处理;
9、在实验操作台的范围内,不应放置任何暂时与实验工作无关的化学物品,尤其是不能放盛有浓酸或易燃易爆物品的
容器;
10、往容器内罐装较大数量的易燃、可燃液体时(醇、酸等电解质除外),要有防静电措施;
11、实验室所用的各种气体钢瓶要远离火源,应放置于阴凉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12、要建立健全蒸馏、回流、萃取、电解等各种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化学物品保管使用规则,并教育学生严格
遵守。防止因急于求成或思想麻痹而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及违反化学物品保管、使用规则,引起燃烧或爆炸;
13、要做好灭火准备,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
(五)图书馆与档案馆防火
1、安全疏散
(1)图书馆(室)、档案馆(室)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但是单层建筑的小型图书馆(室),其面积在100㎡左右的,允许只设
一个疏散出口;
(2)阅览室的面积超过60㎡,人数超过50人的,应设两个安全出口,
门必须向外开启,不应设置门槛,其宽度不小于1.2m;
(3)装订、修理图书的房间,面积超过150㎡,且同一时间工作的
人数超过15人的,应设两个安全出口;
(4)书库一般应设不少于两个的安全出口,面积小的库房可设一个。
库房的门应向外开或靠墙的外侧推拉。
(五)图书馆与档案馆防火
2、电源管理
(1)设计、安装、管理好电气设备是保障图书馆(室)、档案馆(室)防火安全的重要措施,其要求应符合有
关电气设备安装规程;
(2)重要图书馆(室)、档案馆(室)电气线路应全部采用铜芯线,外加金属套管保护;
(3)书库、档案库内禁止设置配电盘,人离库时必须切断电源;
(4)书库、档案库内不准用碘钨灯照明,采用一般白炽灯泡时尽量不用吊灯,最好采用吸顶灯。灯泡与图书、
资料、档案等可燃物保持50厘米的距离;
(5)书库、档案库内不准使用电炉、电视机、交流收音机、电熨斗、电烙铁、电钟、电烘箱等设备。不准用
可燃物做灯罩,不准随意乱拉电线,严禁用电超负荷。
3、火源管理
(1)图书馆(室)、档案馆(室)应加强日常的防火管理,严格控制一切用火,并不准把火种带入书库和档
案库,不准在阅览室、目录检索室等处吸烟和点蚊香;
(2)工作人员必须在每天闭馆前,对书库、档案库和阅览室等处认真进行检查,防止留下火种或电源没有切
断造成危害;
(3)未经有关部门批准,防火措施不落实,严禁电焊等明火作业;
(4)为保护图书、档案,必须进行熏蒸杀虫时,由于许多杀虫药剂都是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物品,存在较大
的火灾危险。因此应经有关领导批准,在有关技术人员的具体指导下,采取绝对可靠的安全措施。
(六)学校会堂防火
学校会堂是供学生集会的场所,消防工作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安全,会堂防火应注意以
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会堂外应设立固定的消火栓和消防结合器,会堂外的环行消防通道应畅通无阻;
2、会堂内应设立多条主通道和直通道,每条主通道的宽度应有2米,直通道的宽度应有1.5米,
每次聚会人数不得超过额定人数;
3、会堂的逃生出口应按每50平方米一个的标准设置,每个出口的宽度应保持2米以上;
4、会堂的照明灯供电线路和舞台音响设备的电源线路应穿管保护,不能乱拉乱接;
5、舞台幕布应远离照明灯具;
6、会堂内应安装火灾事故应急照明和火灾逃生标志;
7、会堂疏散出口的大门应向外开启,疏散出口不得安装防盗门和设置人为的障碍,影响逃生;
8、会堂内不准采用可燃材料装修,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
9、应配备适量的灭火器材,并保持完整好用。
(七)学校饭堂防火
学校饭堂使用燃料均属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加强饭堂消防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是各学校领导和
管理人员的职责,为了确保饭堂消防安全,请做好以下防火工作:
1、各学校的饭堂、厨房应设置在一楼,炒菜、做饭所用的燃料应独立存放;
2、通往厨房内的供油、供气管道,应请专业公司的技术人员施工安装,所用供油、供气管
道和设备选材应符合防火防爆规范要求;
3、厨房所用燃料存放点应安装防雷防静电设备,并定期进行防雷防静电测试,发现不安全
因素及时消除;
4、煤气管道与炉具之间的连接胶管应定期检查更换,防止受热硬化炸裂漏气,酿成火灾;
5、应加强对厨工人员的消防知识培训,教会他们使用灭火器材、平时会防火,遇到火灾会
扑救、会逃生、会报警;
6、厨房电源线路应穿管保护,不准裸露和乱拉乱接;
7、厨房煎炸食品时,如遇到油锅着火,应及时关闭炉火,盖上锅盖或用湿麻袋覆盖灭火;
8、厨师应对厨房内的抽油烟机定期冲洗,防止积存油垢遇到明火燃烧,酿成火灾;
9、厨房内应配置一至二个ABC型的灭火器材,做到平时能防,遇火能救。
六、灭火基础知识
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
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
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灭火的基本方法
灭火,就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以迅速扑灭火灾,最大限度
地减少火灾损失。根据物质燃烧条件,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1、隔离法:就是将正在燃烧的或火焰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
可燃物质的供给,燃烧因缺乏可燃物而停止。
2、窒息法:就是隔绝空气,阻止空气(氧)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物质
冲淡燃烧区的空气(氧),使燃烧物质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着火物质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于燃点之下,使火熄灭。
4、抑制法:它是基于燃烧是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机理,将有抑制作用的灭
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后,参加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游离基消失,使链锁反应中断,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 1.冷却灭火:

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
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
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
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
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
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
是冷却作用。
 2.窒息灭火:

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
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
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
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
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
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
用。
 3.隔离灭火:

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
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
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
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
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
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
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 4.化学抑制灭火:

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
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
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
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
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几种常用灭火剂
 1.最廉价的灭火剂-水

由于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和潜化热,因此
在灭火中其冷却作用十分明显,其灭火机理
主要依靠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主要缺
点是产生水渍损失和造成污染。
 水不能扑救的火灾有:
(1)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与碱金
属(如金属钾、钠)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
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

(2)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不能用水扑
救。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
氢化钾、氢化镁等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
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

(3)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
则上不可以用水扑救。


(4)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用水扑救,
因铁水、钢水温度约在1600摄氏度,水
蒸气在1000摄氏度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
氧,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
(5)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
用强大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
流扑救。

(6)高压电气装置火灾,在没有良好
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流的情况下,一
般不能用水扑救。

 2.泡沫灭火剂:

通过与水混溶、采用机械或化学反应
的方法产生泡沫的灭火剂。主要通过冷
却、窒息作用灭火.泡沫灭火剂的灭火
机理是在着火的燃烧物表面上形成一个
连续的泡沫层,本身和所析出的混
合液对燃烧物表面进行冷却,以及通过
泡沫层的覆盖作用使燃烧物与氧隔绝而
灭火。泡沫灭火剂的主要缺点是水渍损
失和污染、不能用于带电火灾的扑
救。
目前,在灭火系统中使用的泡沫主要是
空气机械脘基泡沫。按发泡倍数可分为
三种:发泡倍数在20倍以下的称为低倍
数泡沫;在21---200倍之间的称为中倍数
泡沫;在201---1000倍之间的称为高倍
数泡沫。
3.干粉灭火剂:
用于灭火的干燥、易于流动的微细粉
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添
加剂组成。通过化学抑制和窒息作用灭
火。分为BC干粉和ABC干粉两类。

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的作
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
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靠干粉
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
中燃烧物质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发
生化学抑制和负化学催化作用,使燃烧
的链式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
粉末落到可燃物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
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覆盖层,从而
隔绝氧窒息灭火。干粉灭火剂的主要缺
点是对于精密仪器易造成污染。
 4.二氧化碳灭火剂:

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灭火剂,在自然
界中存在也较为广泛,价格低、获取容
易,其灭火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
却作用。主要缺点是灭火需要浓度高,
会使人员受到窒息毒害。
灭火器
一、灭火器的类型
(一)按操作使用方法分类
1、手提式灭火器
2、推车式灭火器
3、背负式灭火器
4、手抛式灭火器
5、悬挂式灭火器
(二)按充装的灭火剂分类
1、水型灭火器
2、泡沫型灭火器
3、干粉型灭火器
4、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5、其它新型灭火器
 使用方法: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靠近火场,在
距着火点10米左右,将筒体颠倒过来,一手握
紧提环,另一只手握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
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
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及近喷射,使泡沫完
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
泡沫射向容器内壁,使泡沫沿容器内壁流淌,
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
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将燃烧的液体冲出容器而
扩大燃烧范围。在扑救固体火灾时,应将射流
对准燃烧最猛烈处进行灭火。在使用过程中,
应始终处于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
常见干粉灭火器
 灭火机理:抑制
 分类:ABC类(多功能型)和BC类(普通型)
 使用:
 一晃
 二拨
 三压
 四喷
 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
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
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
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
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
但都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使用、保养注意事项
$距离火点:5m
$使用前上下颠倒n次
$室外使用应占据上风
$始终保持直立状态
$灭火后应防止复燃
$一经使用或放置满1年
必须检修、充压。
七、救人与自救
 天有不测风云,人才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
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
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只有绝
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
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
全防护救护组;
2、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报警早,损失小”。这是有血的惨痛教训。
2005年6月10日汕头华南宾馆火灾,11时40分起火,12时15分才接到报警,延误了35分钟,
结果造成31人死亡,3人重伤。)
3、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4、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5、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
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其他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
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
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 汶川大地震中的“最牛”校长
叶志平
四川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因突发脑溢血,昏迷多日,于6月27日上午去世。叶志平多年来对教学楼改造加固,对师生
进行疏散训练。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该校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在1分36秒内撤离教室,无一人伤亡。
叶志平因此被网友称为“最牛校长”。
火场自救与逃生
火场逃生的原则
确保安全,
迅速撤离。
顾全大局,
救助结合。
火场自救与逃生
火灾发生时,往往有人被困火场,情况危急,如被火围困在楼上,则更加
危险。这时,被困人员要沉着冷静,采取一些正确的措施进行自救。
1、在逃生时,切勿一窝蜂往一个安全疏散出口逃生.这样极
容易造成安全出口的拥挤和堵塞,有时甚至会出现人踩人造成伤
亡的悲剧。
2、在逃生时,由于停电或在夜间发生的火灾等因素,由于光
线不好,难以辨别方向,给逃生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时可以按照安
装在墙上的发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进行疏散或用手摸着墙,慢慢
往前探索。在利用楼梯疏散时要抓住扶手,因为人们奔跑起来会
把你撞倒,如利用室外疏散楼梯,更应注意安全。
火场自救与逃生
3、在逃生时,楼梯的烟火如果不大,可用床单等物浇湿披在身上冲
下去,切不可怕烧伤犹豫不决,丧失良机.
4、在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逃生时,就算烟雾不是很大也应
极力避免站着跑,因为在1.5米以上的空气里,早已含有大量的一
氧化碳有毒气体,以往的火灾都证明,所有葬身火海的人大部分
是在被火烧之前已窒息死亡.所以,逃生过程中防止吸入烟尘非常
重要.如果身边有防毒面具,则要充分利用,如果没有可用折桑几
层的湿毛巾,捂严口鼻,冲出火海。
5、如果烟火封住楼梯通道,可以利用建筑物的天窗、阳台、
水管等逃离火场。
火场自救与逃生
6、如果出口被火封堵,可用浸湿的绳索系在窗棂或其它固定物上,顺绳慢
慢下滑,选择没有火的方向逃生。如果没有绳索,可将窗帘、床单等撕
成条做成绳子用。
7、当各种逃生之路均被切断时,应退回室内等待消防队救援。同时要并
闭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进行呼吸,但是不能打碎玻璃,如果外
面有烟进来,还要关上窗子。有条件的向门上浇水并用湿布等堵住门窗
的空隙或其它孔洞,防止烟火渗入。同时向窗外扔些软物,告诉楼下人
员,楼上有人被困。夜间则可向外打手电、点蜡烛、敲面盘等,发出求
救信号。如果室内的门已被火烧到,应尽快打开洗手间内的淋雨,一方
面可往室内补充氧气;另一方面可用水浇灭门上的明火。
火场自救与逃生
8、当你被火围困,不跳楼会被烧死,非跳不可时。跳楼也要讲究方
法,若楼层不高,可先往跳下的地方扔一些软的物品,如纸皮箱、
棉被等,又或者往大树上跳,树上的枝叶可减慢人体的下坠力,
减少伤亡。消防队到达现场后,铺设了逃生气垫,这时可往气垫
上跳。
9、在火场中不能乘坐电梯。因为电梯井直通大楼各层,烟、热、
火很容易涌入,在热的作用下会造成电梯失控或变形,烟与火的
毒性或熏烤可危及人的生命,所以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消
防电梯仅供消防队使用,但也并不是万无一失。
顾全大局,救助结合
自救与互救相结合。当被困人员较多,特别是有老、弱、病、残、妇女、儿
童在场时,要主动积极帮助他们首先逃离危险区,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自救与消除险情相结合。火场是千变万化的,如不扑灭火灾,不及时消除险
情,就会造成人员 伤亡,给国家财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在能力和条件可能
时,要发扬自我牺牲精神,将 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千方百计、奋不顾身地消
除险情,延缓灾害发生的时间。
当逃生的途径被火灾封死后,要注意保护自己,等待救援人员开辟通道,逃
离火灾危险区。
有两种方式可根据当时情况采用:1、自救 2、互救
熟悉环境
暗记出口
倘若你来到陌生的地方,特
别是在商场、宾馆等庞大建筑中,
为了自身的安全,务必留心一下
太平门及疏散通道的位置及楼梯
的方位等,以便一旦遇到火灾险
情的时候,不至于迷失方向而盲
目地往火海里闯,往死胡同里钻。
切记一定要给自己找一条逃生之
路。
烟雾场所 匍匐前进
现代建筑虽然比较坚固,但几乎所有的装饰材料,诸如塑料吊、
人造宝丽板等,均为易燃物品。这些化学装饰材料燃烧时散发的有
毒气体,随着浓烟快于人奔跑速度的4~8倍迅速蔓延,人们即使不烧
死,也会因烟雾毒气而窒息死亡。所以,当烟雾太浓时,可以用手
或湿布捂住口鼻,屏住呼吸,防止烟雾毒气呛入体内。同时,宜俯
卧爬行,因烟气及毒气比空气轻,贴近地面的空气,一般比较清洁
少烟,且含氧量较多,可避免被烟熏倒而窒息。
毛巾妙用 过滤烟毒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火灾中丧生的人,受烟雾中毒、窒息而死亡的
比例远比烧死的要高,大约比率高达70%以上。因此,当你被烟困住时,
防窒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毛巾可顺手捡来作空气过滤器,
人在烟雾中,用折叠6~8层的湿毛巾蒙鼻保护,可减少60%烟雾毒气的
吸入。
身处高楼 沿梯下跑
火灾发生时,如果你身处高楼,
就要沿着楼梯向下跑,你如果旅
游住的星级以上酒店,一般都设
有安全疏散楼梯间,安全疏散楼
梯间都是防火防烟的。除非是在
最顶层你可向屋面跑,一般情况
千万不要往上跑。因为烟和火的
速度向上蔓延是非常快的,你肯
定难以逃脱烟火的吞噬。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 最后,有无数的事实说明,火灾的惨烈在于
鲜血和生命的付出。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热
爱生命,善等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消
防安全工作。安全工作应是任何工作的重点。
谢谢大家!
济宁市消防支队
董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