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胰岛素治疗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强化胰岛素治疗

强化胰岛素治疗
湘雅医院
廖岚
胰岛素分泌和代谢
基础状态:血糖70--110mg/dl,分泌1u/1h
高血糖时:分泌5u/1h
低血糖时 (<30mg/dl ):停止分泌
内源胰岛素先进入肝脏,50%--60%在肝脏代谢;
门脉血胰岛素是外周动脉的2--3倍,静脉的3--4
倍
半寿期:内源胰岛素5min,
静脉注射外源胰岛素20min
C-P :5%在肝脏代谢;
C-P半寿期:11.1 min;
C-P外周血浓度是胰岛素的5倍
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决定了外源提供的胰岛素形式
75
胰岛素水平 µU/ml
早餐
午餐
晚餐
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
餐时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
50
25
4:00
8:00
12:00
16:00
Time
20:00
24:00
4:00
8:00
胰岛素分类小结
餐时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
短效人胰岛素
如:诺和灵®R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如: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中效人胰岛素
如:诺和灵®N
胰岛素类似物
如:诺和锐®30
预混人胰岛素
如:诺和灵®30R
诺和灵®50R
与人胰岛素相比类似物更加模
拟生理
(小时)
胰岛素制剂
起效时间
峰值时间
作用持续时间
短效胰岛素(RI)
15~60min
2~4h
5~8h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
10~15min
1~2h
4~6h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
10~15min
1~1.5h
4~5
中效胰岛素(NPH)
2.5~3h
5~7h
13~16h
长效胰岛素(PZI)
3~4h
8~10h
长达20h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
2~3h
无峰
长达30h
预混胰岛素(HI 30R,HI 70/30)
0.5h
2-12h
14~24h
预混胰岛素(HI 50R)
0.5h
2~3h
10~24h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 预混门冬胰岛素30)
10~20 min
1-4h
14~24h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预混赖脯胰岛素25)
15min
1.5~3h
16~24h
Joslin糖尿病学(第14版)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优越性

起效快
餐后血糖控制优于人胰岛素
 餐前立即注射,疗效稳定
 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

迅速恢复到基础胰岛素水平

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

甘精胰岛素的分子结构与人体胰岛素有轻
微不同。人胰岛素A链第21位上天冬酰胺被
氨基乙酸取代,并有2个精氨酸分子加到了
B链的羧基末端,这种变动使其等电点从5.4
变为中性
皮下注射后,甘精胰岛素被中和至生理pH
并形成沉淀物。此沉淀物被慢慢地吸收并
能延长其作用时间。
胰岛素强化治疗

一天多次胰岛素注射,使全天血糖控制在
理想范围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 (特别在HbA1c高
的人 群)或三次预混胰岛素 类似物
每日多次胰岛素(用其它治疗方案血糖
控制不佳或需要餐时灵活性较强的病人)
(三短一长或中)
胰岛素泵
胰岛素强化治疗适应症




IIT主要适应1型病人
全胰切除的继发性DM
妊娠期糖尿病
在理解力和自觉性高的2型DM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禁忌症
1.有严重低血糖危险增加的病人
例如: 最近有严重低血糖史者、对低血糖缺乏感知
者、
Addison氏病、 b阻滞剂治疗者、 垂体功能低下者
2.幼年和高年龄患者
3.有糖尿病晚期并发症者(已行肾移植除外)
4.有其它缩短预期寿命的疾病或医疗情况
5.酒精中毒和有药物成瘾者
6.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
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最终目标

持续保持血糖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
A1C < 6.5% (ADA < 7%)
 PG2h<140mg/dl


避免急性并发症
低血糖
 高血糖
 DKA



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出现
伴随慢性疾病的最佳生活质量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高度个体化
 开始胰岛素剂量为0.3-0.5U/公斤(体重)/天
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直到血糖滿意控制
注意:

1. 初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期间随时带含糖食品
2. 注意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
3. 注意血糖高低, 波动大时,可考虑加用口服药
4.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5. 感染胰岛素要加量,有胰岛素抵抗。
6. 进食少,适当减胰岛素量, 避免酮症酸中毒。
7. 应坚持蜜月期使用少量胰岛素。
DCCT/EDIC研究:
强化治疗显著降低1型糖尿病患者HbA1c
糖化血红蛋白(%)
11
• DCCT研究
强化治疗
常规治疗
EDIC研究:常规治疗组转为
强化治疗
10
9
HbA1cΔ:1.9%
P<0.001
8
7
DCCT
结束
6
0
1
2
3
4
5
6
7
DCCT
DCCT. N Engl J Med 1993; 329:977–986.
EDIC. JAMA 2002; 287: 2563–2569.
8
9
1
年
2
3
4
EDIC
5
6
7
DCCT研究结果:
强化血糖达标可降低微血管病变风险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N Engl J Med
1993;329:977-86.Nathan DM et al. N Engl J Med 2005;353(25):2643-53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糖尿病并发症
进展风险降低程度
EDIC研究结果:早期、长期强化血糖控制达标
可降低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风险
0%
-25%
66%
86%
-50%
-75%
42%
心血管事件
视网膜病变
-100%
DCCT/EDIC group. JAMA; 287: 2563-9.
白蛋白尿
β细胞功能越差越需要
更加模拟生理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NPH或胰岛素锌混悬液 X 1-2
基础胰岛素类似物 X 1-2
预混人胰岛素 X 2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X 2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X 3
基础(人胰岛素)-餐时(人胰岛素)方案 X 4-5
基础(人胰岛素)-餐时(胰岛素类似物)方案 X 4-5
基础(胰岛素类似物)-餐时(胰岛素类似物)方案 X 4-5
胰岛素泵
Best practice &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gy 2002;3(16):475-492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
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
长效类似物+短效胰岛素
or 速效类似物
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
or 速效类似物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三餐前立即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睡前NPH
 或三餐前30分钟注射短效人胰岛素 + 睡前NPH



起始全天总剂量:0.5 IU/Kg/day
剂量分配
早餐前20-45%
 午餐前 20-30%
 晚餐前20-30%
 睡前N 20-30%
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长效类似物+短效胰岛素 or 速效类似物
起始剂量:0.5u/kg/day 成人:
35~50u/日
 40~50%:基础量:控制餐间及夜间
 50~60%:控制进餐所致的高血糖
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
血糖监测


全天7~8点血糖谱(三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
夜间3点)
调整剂量
每次调整量在2-4 units,全日调整<10u
增加睡前剂量时应考虑空腹与餐后的关系
除非全日血糖控制均很差,一般不宜同时调整三
餐前剂量
晨空腹高血糖的原因
夜间胰岛素量不足
 “黎明”现象:
 Somogyi现象:

Glargine与NPH对比治疗1型糖尿病的
预期结果
减少夜间低血糖
降低空腹、餐前和夜间血糖
减少血糖的变异
降低HbA1c
(或更容易将HbA1c 维持在目标值)
可溶性人胰岛素的局限性:
不能模拟生理性餐时胰岛素的快速分泌模式
生理胰岛素作用模式
•快而高的早期时相胰岛素
分泌
•起效慢,峰值低且延迟。
可溶性人胰岛素
诺和锐®更好的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模式
70
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 (mU/l)
60
皮下注射诺和锐® +NPH
50
进餐
40
30
20
10
0
一天的时刻
06:00 0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03:00 06;00
早餐
午餐
晚餐
NPH
J.Brange et al.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1999; 35: 307-335
胰岛素分泌模式
800
胰岛素分泌 (pmol/min)
正常
2型糖尿病
600
400
200
0
0600
1000
1400
1800
时间
Polonsky KS et al. N Engl J Med 1996;334:777
2200
0200
0600
β细胞功能慢性进行性减退的模式图
Belfast Diet Study
β细胞功能随病程延长进行性下降,并且在诊断数年后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
Bagust, A. et al. QJM 2003 96:281-288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适应证








空腹血糖〉13.3mmol/L
急性并发症
急性应激应激(严重感染、手术、外伤等)
妊娠期糖尿病
存在中重慢性并发症
明显消瘦难以分型者
口服降糖药失效
提倡初发的2型糖尿病先胰岛素强化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
指开始治疗控制有效一年以上,以
后发生控制失效达3个月以上
原因:
- 肝葡萄糖输出 ( 26.1% )
- 胰岛素抵抗 ( 17.3% )
- b 细胞功能恶化 ( 12.6% )
- 原因不明 ( 44% )
口服降糖药失效标准
目前普遍接受的失效标准是:
1.
2.
FBG > 10 mmol/L
HbA1c > 9.5 %
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积极作用
• 矫正胰岛素不足
•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改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
• 抑制夜间过高的肝脏葡萄糖输
出
• 降低葡萄糖对 b -细胞的毒性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
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 良好的血糖控制
• 最小的体重增加
• 低血糖危险最小
• 胰岛素用量尽可能少
• 没有顺应性问题
T2DM胰岛素的强化治疗



DIGAMI 研究
Kumamoto 研 究
UKPDS 研究
DIGAMI 研 究
胰 岛 素 强 化 治 疗
•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降 28%
(p=0.011)
• 在 以 往 未 接 受 胰 岛 素 治 疗 及 心 血 管
病 变危 险 较 低 的 患 者 中,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
•
降
塞 死亡 率 下 降 28% (p=0.004)
心 肌 梗 塞 1 年 后 死 亡 率 下 降 30%
在 治 疗 3.5 年 中 ,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11%
Malmberg K, et al.: BMJ, 1997
Kumamoto 研 究
预 防 糖 尿 病 微 血 管 并 发 症 发 生 及
发 展 的 代 谢 控 制 阈 值 为 :
HbA1c 小 于 6.5%
空 腹 血 糖 小 于 110mg/dl
餐 后 2 小 时 血 糖 小 于 180mg/dl
Ohkubo Y,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995
UKPDS 血 糖 控 制 研 究 主 要 发 现
在
糖
值
降
2 型 糖 尿 病 被 诊 断 后 的 十 年 期 间 内 , 强 化 的 血
控 制 可 以使 HbA1c 水 平 维 持 在 较 低 的 范 围 内 , 此
平 均 低 于 常 规 治 疗 组 0.9%, 并 可 以 使 如 下 危 险 性
低 :
12%
25%
任 何 糖 尿 病 相 关 的 临 床 结 果
微 血 管 并 发 症 的 结 果
p = 0.029
p = 0.0099
16%
24%
心 肌 梗 塞
白 内 障 摘 除 术
p = 0.052
p = 0.046
21%
33%
在 第 十 二 年 时 的 视 网 膜 病 变
在 第 十 二 年 时 的 白 蛋 白 尿
p = 0.015
UKPDS Study Group: Lancet, 1998
p = 0.000054
研究结论
…尽早开始强化血糖控制达标治疗并且持之
以恒,可显著减少心梗、全因死亡及微血
管病变…
Rury R Holman et al. N Engl J Med2008;359:1-13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

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
长效类似物+短效胰岛素
or 速效类似物
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
or 速效类似物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或三次预
混胰岛素 类似物
诺和锐®30每日2次注射可满足早、晚餐时及
基础胰岛素需求
n = 12
2型糖尿病患者
400
诺和锐® 30
血浆胰岛素 (pM)
350
甘精胰岛素
注射剂量 0.5 U/kg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
4
9
注射 诺和锐® 30 或
甘精胰岛素
Luzio et al. Diabetologia 2006 Jun;49(6):1163-8.
14
注射 诺和锐® 30
19
24
时间 (h)
诺和灵30R或锐® 30
— 适合中国T2DM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
1.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单
纯空腹血糖升高的比
率相对较小
需要同时控制空腹
及餐时血糖
2. 中国T2DM患者β细胞
功能衰竭更严重,餐
时胰岛素分泌缺乏更
突出
需要同时补充基础及
3. 中国T2DM患者开始
餐时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时,HbA1c
水平较高,β细胞功能
很差
诺和灵30R或锐®30同时
提供基础及餐时
胰岛素,更适合
中国T2DM患者
研 究 结 论

对不需静点胰岛素治疗的新入院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诺
和锐 30每日3次皮下注射治疗,可在1~2周内安全、迅
速、有效地控制血糖;

一天三次治疗所需诺和锐 30日剂量较小

对新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该疗法为一种简便易行、疗
效显著、可安全迅速纠正高糖毒性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
案

易于过渡到更为简便、适于门诊治疗的诺和锐 30每日2
次皮下注射的治疗方案。
影响剂量的因素
◆内因
1.
2.
1型糖尿病,对外源性胰岛素敏感,
补充生理量胰岛素即可满足需要。
有的蜜月期,所需剂量可明显减少。
2型糖尿病, 在感染等应激情况时,
有胰岛素抵抗,需量较多。
影响剂量的因素
3. 肥胖的2型糖尿病者,肥大脂肪细胞受
体对胰岛素不敏感,需较多胰岛素。
4. 动物胰岛素可产生抗体。
5. 孕妇早期,早孕反应呕吐和进食少,
胰岛素需量少。中期胎盘多种激素拮抗胰岛
素,需量增加。分娩要减量或停药。
影响剂量的因素
6. 肝肾功能损坏,对胰岛素灭活下降,
胰岛素用量减少。
7. 高血糖毒性,使开始胰岛素用量增
加,以后减少。
8. 黎明现象,血皮质醇、生长激素等
分泌,使空腹血糖升高。
9. Somogyi现象,低血糖后反应性高
血糖,胰岛素用量不增反减。
◆外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后,PTF升高,T3T4升
高,肝糖输出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
2. 运动:下肢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运动
促进糖利用。
3. 进食时间、数量及质量。
4. 药物: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
尿剂、苯妥英钠、烟酸、消炎痛、异烟肼。
降低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类
强化治疗的益处
强化的监测
强化的治疗
有利于
血糖控制
血压控制
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危险
CSII vs. MDI的区别
胰岛素皮下蓄积
胰岛素吸收稳定性
血中胰岛素浓度
低血糖
患者依从性
生活方式
常规注射
胰岛素泵
多
少
差(吸收差异52%)
高
易发生
差
相对固定
好(吸收差异2.8%)
低
较少发生
好
灵活
胰岛素泵在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新观念: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最初的强化治
疗后,清除了高葡萄糖的毒性作用,提高胰
岛b细胞功能,部分恢复急性胰岛素反应,
从而可以在较长时间里恢复正常血糖。
强化胰岛素治疗可能是处理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又一主要手段
结
论
* 2周CSII治疗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快
速、稳定的良好控制 ;显著改善β细胞功能,
部分恢复第一时相分泌。
* 糖尿病早期β细胞功能损害是可逆的,早期予
以胰岛素治疗,逆转高血糖对β细胞的毒性损
害作用,可使β细胞功能得到最大恢复;
* 胰岛素治疗不再被认为是长期口服药物联合治
疗失败后的最终手段,更应看作是达到血糖控
制目标宜早期应用的治疗方法。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年第11卷第一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