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超学科研究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谈超学科研究

谈超学科研究
胡壮麟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
提要
1.
2.
3.
4.
5.
多学科性,学科间性和跨学科性
超学科研究
超学科研究和应用现状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超学科研究
结束语
1. 多学科性,学科间性和跨学科性
•
•
•
•
disciplinarity (学科性)
monodisciplinarity(单学科性)
intradisciplinarity (学科内性)
multidisciplinarity /pluridisciplinari(多学科
性)
• interdisciplinarity (学科间性)
• crossdisciplinarity (跨学科性)
• transdisciplinarity(超学科性)
1.1 多学科性
• 所关注知识出现在不止一个学科或专
业中。
——对一幅画的研究不仅从艺术史,也
可从宗教史,欧洲史,或几何学论述;
——与马克思哲学有关的专业有哲学、
物理学、经济学、心理分析或文学等。
• 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
• 原因:以顺序化为特征的机械化时代
已转变为强调同时性的即时速度的电
气化时代。
1.2 学科间性
• 不同学科间概念和方法的交流,最后融入
不同的、互补的学科中。
• 就知识而言,学科间性指新知识延及至现
有学科或职业之间或之上,它既可以不为
现有学科接受,也可以为一个、两个、更
多学科,以至新建学科接受。
• 许多研究人员宜具有多个学位和互动经验。
• 学科间团队往往由一位具有创新能力的专
家做核心,能利用和改进其它学科的成果,
从而发展崭新的理论视角。
• Nicolescu :3种程度。
(1)应用程度:将核物理的方法引入医学中,
导致治疗肿瘤的新方法的出现。
(2)认知程度:将形式逻辑的方法移入一般法
则产生了法则认知学的方法。
(3)产生新学科程度:
——将数学方法引入物理学数学物理学,而
引入气象学或股票市场后  混沌理论;
——将粒子物理学的方法引入天体物理学量
子宇宙学;
——将计算机方法引入艺术 计算机艺术。
多学科研究与学科间研究的比较
• 多学科研究“是相互的,累积的,但不是互动
的”,而学科间研究将不同学科的做法和假设
整合在一起。
• 多学科研究是组成团队进行操作的,每个成员
熟悉自己的专业即可,但为了课题的有效进行,
一般要求一个具有学科间知识的管理人员,在
不同学科间具有权威和受到尊重。
相比之下,学科间研究要求每个研究人员对不
同专业的知识都有投入。
• 学科间研究的目的仍然保持在学科研究内部,
只有在上述第3种程度的情况下,才出现学科
间的大爆炸,即新学科的出现。
1.3 跨学科性
• Crossdisciplinarity的意义类似我国常见的
“交叉学科”。
• “跨学科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有时谈的是上述的“多学科性”和“学科间
性”, 狭义
• 有时谈的是本文尚未介绍的“超学科性”
 广义
• 跨学科研究在学科之间在方法和合作
上不存在相互的转移。
• 采用任何本学科以外的方法、项目和
研究活动来研究一个课题,但不必与
相关学科的合作或整合。常举的例子
为音乐物理学,文学政治学, 临床研
究或职业健康的伦理学。
2. 超学科研究
2.1 系统论和研究团队
• Piaget (1972: 144) 首先提出“超学科性”。
• Jantsch(1972)在讨论教育创新系统时,建议用系
统理论来研究如何进行知识重组,使之成为分层目
标导向的系统。
• 系统分为四个层次:
——目的层次(意义、价值) ,、
——规范层次(社会系统的设计) ,
——实用层次(物理技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
——经验层次(物理无生命世界、物理有生命世界、人
类心理世界)
• 研究的问题不受特定学科制约,所涉及的知识
存在于个人,因而不需要学科界限。
• 成员来自较近学科,不一定是现成专家.
• 重新塑造相关的认知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基础。
• 考虑在塑造研究活动时应用的情境,连续的、
动态的。
• 对直接回答社会问题的科学知识的需要不断增
加,单靠学科间研究已不能应对,而是需要社
会代表人物的直接互动。
• 科学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代表人物的
共同努力。
2.2 超学科研究的特征
(1)第二种知识生产方式
(2)人本化
(3) 知识的统一
(4)现实有不同层次
(5)3 个公理
(6)研究特征
(1)第二种知识生产方式
• 以牛顿为代表的第一种知识生产方式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分离
——科学被看成是解释自然过程的一般原
则或因果规律。
——用统计方法,而不是纯演绎推理。
• 超学科研究是第二种知识生产方式,它是
发明的、暂态的、折衷的和与背景有关的。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往往受到实际使用、
社会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2)人本化。
• 科学家与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和交流。
• 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反思、态度转变、个人
能力的提高和所有权的改变。
• Nicolescu(2010): “在学科之外是什么?”
 “当然是我们自己——人。”
 在学科之外的是主体。
• 抓主体不能通过形式主义,因为主体是在客
体中变化的。
• 超学科性研究正在回归到主体的知识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
(3) 知识的统一
 “超越于所有学科之外的”知识。
比较:古典思想:学科爆炸生成的金字塔的
每个部分就是一个金字塔;每个学科都足
以说明各自学科的内涵。  学科自主性
 不一定不合理;但其应用范围受一定限
制。当今世界的目标,最紧要之事就是考
虑知识的统一。
• 超学科研究涉及三类知识:
——系统知识:当前状态, 提出问题的经验过程,
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回答有关生活世界产生、发展和解释的问题。
——目标知识:对期望目标所产生影响的价值观
和规范。
回答有关决策、变化的需要、期望目标和更
好实践的问题。
——转化知识: 如何从当前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
的知识,
回答现有问题状况是否和如何能够加以转变
和改进。
(4)现实有不同层次。
• 传统的学科研究最多关注现实的一个层次
或同个层次,以至部分。
超学科研究关注的是现实若干层次的同时
活动。
• 超学科研究从学科研究获得滋养。
在新的富有想象力的情况下,学科研究可
通过超学科研究澄清本学科的一些问题。
 学科研究和超学科研究不是对立的,而
是互补的。
(5)3 个公理:
公理1: 现实存在不同层次。
• 牛顿物理学或古典物理学适用于有关厘米和秒的
尺度,延伸至星球,以至无限长和无限大。
• 量子物理学法则在整个连续中相当于现实的一个
新层次。也可向另一个方向发展,无限短和无限
小。
它不能减缩为古典物理学的法则。
• 从逻辑上说,量子物理学和现代理论是冲突的,
但这并不意味两者与事实是冲突的。两者各自在
一定现实领域内是完整的。这就需要对这些领域
界定清楚。
公理2:不同逻辑的存在和需要
• 用以说明不同现实层次。
• 对正常大脑,不能同时说对和不对。如果有
两个现实层次,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 处理复杂现象,我们需要非古典逻辑,最理
想的就是“内在居中逻辑”(included middle
logic)。
• 亚里士多德逻辑中没有中间状态。这种中间
状态确实是存在的,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
这个包含中间状态的逻辑在数学上已得到证
明, 可解释各种复杂性现象。
公理3: “复杂性”(complexity)。
• 复杂性应理解为我们说每一个层次如
何如何时,必然与现实的其他层次有
联系。
• 现实有复杂的结构,其复杂性恰恰是
早已有的普遍依赖性原则。
• 新世纪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依靠传
统的方法很难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6)研究特征.
Nicolescu(2002): 3个特性,
——客体性:通过“主体的客体性”了解;
——主体性:通过“客体的主体性”了解;
——超体性:客体和主体之间的相似性和交
流。
• Alfonso Montuorie(2010):
——超学科研究是探究驱动的,非学科驱动。
——知识的构建通过纯理聚合维度实现。通
过形成范式的底层假设,各学科和视角得
以构建知识。
——知识的构成在认知和结构层次上是同型
的。 了解简略和分离(指简单思维)的历
史,情境化和联系(复杂思维)的重要性。
——探究过程中认知者的整合, 这意味着与
其试图消灭认知者,不如努力确定认知者
的假设和认知者构建知识的过程,并使之
透明。
3. 超学科研究和应用现状
3.1 理论探讨
3.2 社会科学
3.3 教育
3.4 语言教育
3.5 符号学
3.1 理论探讨
Mobjörk(2009):研究处理学科之间和研究
者/参与者之间的合作。
3个驱动力:知识经济学,环境决定因素,
和参与。
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合作的性质和如
何与参与者合作;区别不同超学科的类别,
如分别以反应法和参与法为主的超学科研究。
它在文化上的意义还是有限度的。一个成员
在思维上的学科风格应当和其他成员的思维
风格联系,这才能使超学科交际取得成果,
但这终究是一个难点。
3.2 社会科学
• 维也纳大学的课题目标:
• 理解知识生产的新形式,科学和社会关系的新形式,和如
何确定科学和实践的长期合作,以提供有关政治、商业和
社会的解决办法。
• 6个研究重点:
——如何就研究目标和问题进行磋商?
——日程和结构的汇合有何不同?
——超学科证据如何产生?
——语言如何对知识的产生和交际的形成起作用?
——知识产生时如何勾勒敏感性和不测事件的过程?
——在混杂的项目中哪些意义的合作和共处可以发挥作用?
采用多种社会科学的定性方法:访问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项
目参与者;分析这些研究项目的已有成果;项目参与成员
核心小组的组成;参加有选择研究项目的会议等。
• Aenis(2010):合作团队的交际性。
• 旨在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
• 要求科学家地位转变,从理论和方法方面转向
应用方面,把自己看作具体利用有关知识的人。
• 在大型团队内的交际可以理解为一个系统。
——过程交际: 包括该项目不同层次(大组,工
作小组,会议和讨论会)方面的规划,监管和
评估。
——团队交际: 处理小组活动过程。小组是在大
型团队工作时出现的,主要为组内交际。
——组织交际: 大型团队内各小组的活动过程,
以及项目结构的创建,既包括直接的小组内交
际,也包括间接的小组间交际。
3.3 教育
• 超学科性教育观的本质是持续性
(sustainability)教育。
• 它的出现是为了应对当代物质生产和消费
主义导致的环境恶化和人类福利下降
•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国际教育
委员会的要求,新世纪的教育应当体现:
(1) 掌握知识:通过大脑(智力),内心
(情感)和身体(体力活动),经由反思、
思维和行动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 平等做事:抛弃地位、性格和权力等因素,做
到在一定社会的各机构内集体参与,合作和协
调。
(3) 共同生活:除了对其他文化、性别、观点、动
植物表现出宽容态度外,要创建一个对共享价
值和伦理的普遍认识。为了持续性理解的崇高
目标而建立种间和世代间的全球性正义、平等
与和平所需要的。
(4) 谋求存在:除关系到知识的掌握外,还包括学
习和反思生命在地球上和宇宙间的目的,以及
让他人享有存活的权利。。
• 加拿大Greg Gay(2002)推荐了可供选择的8个
视角:
(1)流利性:对任何开放性问题能产生多种反
应。
(2)灵活性:对某一情况能作出非常见观点的
能力。
(3)创见:针对某小组已有认识,产生独特的,
不寻常的和新颖的反应的能力。
(4)详述:对一个观点增添大量详述性细节。
(5)视觉:能就某现象和思想,根据内
部视角和外部视角的认识,制作图像
和形象化表达某观点的能力,
(6)转换:对某物或某个观点进行转换,
从而能观察到新的意义、应用方法和
表示某个已经存在的事物。
(7)直觉:对某些局部的信息能发现其
相互关系或建立联系的能力。
(8)合成:将若干个部分连接成一个连
贯的整体。
• 罗马尼亚Babes-Bolyai 大学开设超学科
性内容的课程,帮助大学生学习将超
学科研究应用于精密学科和人文学科
的方法。
• 具体目标:学生能运用围绕学科之间,
学科交叉和超越任何学科的信息资源。
• 课程内容:3个假设(现实层,内在居
中逻辑,复杂性),具体内容不仅源
自量子物理学和量子宇宙学,也来自
宗教,心理分析,法学,经济学,社
会学,艺术和文学,以及这些内容在
不同知识领域的应用前景。
• 本课程有利于学生对当前世界有整体理解,
提高他们在有生期间能适应未来不可避免
的各项任务的能力。
——发展知识统一的敏感性;
——发展从一个学科的表征进入另一个学科
表征的能力,从而能检测到一个特定表征
中的隐蔽假设;
——发展变革和创新的能力;发展自然法则
和人类发展之间联系的敏感性;
——发展在高度复杂的情况下采取理性的和
现实的决策。
3.4 语言教育
• 语言教育和人类交际与“复合思维”有密
切联系。
• 人类交际表现为音素系统、语法系统、
非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的相互关联。
• 强调掌握若干概念工具以帮助了解语言
的复杂性,如“出现”(emergence),“
整体语法原则”(hologrammatic
principle),以及当前的认知理论。
• 上世纪90年代出现学习西班牙语的人
数增加的情况,这个势头保持了大约
十二年。Gala(2008)对这个现象进
行审视,对学习人数的升降做出解释,
并提出改进建议。
• 讨论涉及各种外语和文化专业的管理、
教员和课程。这项研究的新意表现在
把语言学习置于各种互相制约的因素
中考察。
王荣生(2002):美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
• 分析框架:
学科层面, 具有语文专业性,研究语言学和文
学等知识状况下需要教学哪些知识技能?
超学科层面,带有政策性,如应当采用是这样而
不是那样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相关的相适应的
知识生产。
• 4个方面:
特定的文化知识,当时的教育政策,所采纳的课
程取向,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语言学、文学、
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状况。
• 语文教育应突出广义交流的思想:
——在口头交流方面,能理解别人,能与
别人交流;
——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方面,能注意
目的与效果和对社会的贡献;
——学生应学会如何参加辩论小组,如何
应对面试。
——阅读和写作也应受到重视,学生应能
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评论。
• 美国把语言课程尊称为“语言艺术”。
3.5 符号学
• Zlatev(2011):认知符号学”应当属于正在兴起的超
学科领域,其意义并不构成某个特定的实证领域,
而是处于不同学科之间和跨越不同学科,以至于“
超越”的地位,从而可以弥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之间的缺口。
• 认知科学和符号学这两门学科在许多情况下是对
立的:
——认知语言学 vs 生成语言学,
——后成论 vs 先天论,
——规约主义vs 认知主义,
—— 现象学 vs 物理性。
• 交叉学科是否包括低层次或高层次
的学科交叉概念,特别是不同学科
的临时组合, 如通过神经科学研
究大脑或通过社会生活学研究进化。
• 鉴于认知符号学能满足提供一个将
“生物学,现象学和思维科学”结合
在一起的连贯的世界观,把它称为
“超学科领域”当之无愧。
• 即使这门学科还没有出现,我们也
会去创造它,因为它的潜力能整合
我们对生命,思维、语言和社会的
了解,从而将有关学科整合在一起,
例如首先是看来很不相同的心理学
和语言学。
• 要了解“认知符号学”,也得了解“超
学科性”的概念。要了解“超学科性”,
也得了解有关超学科性的不同概念。
4.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超学科研究
4.1 Halliday 的理论
4.2 Hasan 的比较分析
4.3 Martin 的教学理念
4.1. Halliday (1990):
(1)定义
——现有的交叉学科或多学科研究把学科作为智力
活动焦点。 学科是按内容定义的,探讨所研究的
事物究竟是什么?
E.g. 生物学科: 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 昆虫学等
——超学科研究应当是超越学科之上,是主题式的。
旨在创建新的形式,解决现实问题。
所谓主题不是按内容,而是按方面、视角或观点
定义。主题不是研究的具体对象,不是内容,而
是看问题的角度,如何看事情,并对事情提出问
题。有时可以对不同现象提出同样的问题。
(2)历史渊源
• 欧洲最早出现的是数学:计算。内容不存在于物
质世界,如数字、平方、三角等。
• 18世纪学术思想的主题是自然法则,将动态式
(dynamic)视角放在概要式(synoptic)视角中
研究。法则决定事物如何表现。
• 19世纪学术思想的主题为历史转换,其形式为“
进化” 或“演变”。 这是动态的视角。
• 20世纪学术思想的主题为结构主义,研究任何现
象自成一体的规律,这又回到概要式的视角。
• 在进入20世纪末和21世纪的今天,我们对知识结
构的研究应当是主题的,不是学科的。它包括“
事物如何被组织”和“事物如何变化”两个分主题,
即概要式的视角和动态式的视角。
• 两者可重新组合成统一主题的形式,处理各种现
象、系统和过程。
•
演变
变化
(系统和过程)
测定 行为
组合
意义
数学 自然法则 自然选择 结构主义 支序分类学
符号学
图1. 西方智力史的若干主题
(3) 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致性
1960年代英国的两本教材Breakthrough to Literacy 和
language in Use 说明系统语言学有关现实构建的观点
和互补性。
• (1)语言被用来识解经验和了解世界,这时语言起着
第三人称的功能。
• (2)现实在动作中识解,这时语言起着第一人称和第
二人称的作用。因此,映照,自反性和动作成为各自
体现对方的主题。人们从识解现实的动作中反思,同
时反思动作中识解的现实。
• (3)人们还需构建另一种现实,即话语。语言用来构
建现实,但它本身又是现实的一部分,有待构建。
(4) 复杂性
• 语法与物质变化条件的关系非常复杂。
• 语义发生过程不能离开历史语境,或者单从某
个简单语境衍生,因为语言同时也是现实的一
部分,现实的形成者,现实的隐喻。
第一,一旦任何形式的语言或任何形式的语法
产生了,语义发生过程参与了历史过程的形成,
包括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识解。
第二,它使这些形式演变,它是现实的识解者,
促进和限制演变过程。
第三,作为现实的隐喻, 语言要同时表现本身
内部的系统和过程,解决多重的局部形成过程
中的不同矛盾和互补。
(5)语言与知觉(consciousness)
• Halliday(1990a/2003)认为,语言是在
存在的物质方式和知觉方式之间互相
影响产生的,因此物质条件改变,语
言给知觉的形式也改变。
• 同时,语法根据现行的生产方式和关
系对现实识解,不是恒定的,而是在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演变。
• 作为语言制造意义潜实的语法也发生
演变。
(6)教育语言学
• Halliday:,智力活动所进行的场所不是在各学
科领地内,而是围绕要解决的具体语言教育问
题展开。
• 我们关心的不是把语言作为现象,而是人们如
何通过语言的产生和交换意义而学习,即“人们
如何表达意义”和“人们如何学习”两者。
• 教育语言学不是语言学的分支,也不是像1950
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社会语言学那样的交叉学
科。教育语言学不是学科的概念,它的视角是
主题的。
(7) 语言规划。
• 主题的。它不是作为物体,而是由权力在特定的语
境、语场、社会活动中去实现某种意图。这涉及应
用语言学、计算语言学、人工智能、第一和第二语
言教学、社会语言学、多语教学,和语言与文化等。
• 语言规划关心的是语言如何构建现实?如何作为资
源演变?人类如何构建经验?
• 两个复杂的相互冲突的主题:一个是与其他学习活
动一样的“意义”,与符号学相关;一个是“设计”,在
(语言)系统中引入设计过程和设计特征。
• 系统是演变的,因此必然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任务。
• 大部分内容是体制的,不是系统的,因为它不规划
语言的形式,而是规划语言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e.g. 使用什么语言?为何原因使用某种语言?如何保
证社团中成员有机会接触他们要学的语言?
(8) 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是为了将来用而学习,第二语言教学
是在现实生活中就要用而学习。这样,在外语教
学中要做到同时学这个语言,同时要“意指”这个
语言,很为困难。
外语教学涉及到不止英美文学或翻译课程。学科
的内容知识至少要有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
Halliday 主张对外语教学进行超学科研究,目的
不是仅仅创造一个具有各学科特征的智力活动的
混合体,而是要更进一步把各个学科有益于解决
问题的因素都综合起来,这样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就是以主题为基础的。
特殊用途英语
• Halliday: 从1950年代起,教育者已开始考虑非本
族语语言教育的问题,确认用途和正确性的概念,
以及口语是学习的工具等问题。
• 1960年代 有了跨域课程大纲的语言教育的作法,
如倡导科学语言,历史语言等,其主导思想是学
习这些专业课程要熟悉它们的语域。
• “特殊用途英语(ESP)。
• 教育者开始注意语言在学习中的作用, 学校学习
不仅是关注教科书中有关学科的英语,还包括课
堂话语,讲义和其他有关材料,教师的教案,学
生的笔记,学生的论文,图书馆资源,小组讨论,
课外作业,以及“学术用途英语”等。
4.2 Hasan的比较分析
• Hasan :《语言,社会和知觉》(2006)。
(1)Bernstein 的符号社会学
• 采用了超学科理论。探讨Bernstein早期对语码和
知觉、后期对教育社会学,以及知觉如何形成为
概念等内容。
• 提出理论得以产生的两个方法:由外向内
(endotropic)的方式和由内向外(exotropic)的
方式。
前者以理论本身为中心,分离研究的对象;后者
与理论保持对话关系,建立调查的开放系统,与
封闭系统保持对立关系。
(2) Vygotsky 发展的人类思维功能和语言发
展的方法,
整合自然和社会两者,并在符号调解中起
核心作用。
• Hasan(2011):
• 知识,思维,语言和教育的关系。
• 教育事业的中心应当是学习者,如同教师
如果不掌握自己所教的知识就无法教书,
那么学习者之所以能够学习,在于他们各
自能够思维。
• 如同Vygotsky 所坚持的,人类的思维是在
人类一起生活的经验中形成的。因此,如
果我们生活经验是独特的,我们的思维也
是独特的;如果我们的生活经验包括人们
存在的、感觉的和做事的方式,以及相互
交往,那么对“接触过程中的思维”也会有
共性;
• 如同个人发展了“思维的习惯”,社团中的
成员会属于同一个“意义组合”,一个言语
社团的成员都会有明显的相似的思维习惯。
• 就知觉来说,在真正的日常生活中,孩子
们会推理,品味某个笑点,抓住母亲话语
中的细微差别,开始在不同程度上应对不
同的语域。
• 当他们上学读书识字后,他们的口语和书
面语也发生变化。
• 新的内容本身就是学习资源,但学生被要
求能分析语料。
 学生需要能够分析语言的工具,但对他
们教充分的功能语法又是非常困难的。
4.3 Martin的教学理念
• Christie 和 Martin (2004): 以超学科的
方法讨论了Bernstein 和Halliday 有关
知识、语言和教育学的本质。
• 第2部分的内容有:
幼童水平话语的发展;
所谓常识的特殊形式;
如何帮助孩子应付日常生活中的事
情;发展社团成员皆有的技能和信息。
(1) 水平话语和垂直话语
• 在Bernstein 理论中,在教育环境下,水平
话语和垂直话语都处理话语知识的传递。
——水平话语一般指常识性知识,但它不能
发展语言的新的形式。
—— 垂直话语对整合知识结构的各个元素有
较大能力,因此有层级的垂直话语主要应
用于理论导向的结构。
• 从语言学方面,教育应被解释为语言发展,
课程大纲解释为语法和语类;
• 从教育学方面,语言发展应看做教育,语
法和语类是实现大纲目标的工具。
•
(2)识读教育
• 1993年,Martin)提出用语言学的术语对文
化做尽可能广的研究,为识读教育的问题
提供丰富的语境,从而在澳大利亚把教育
语言学作为超学科研究的活动。
• 把语言学的特殊知识包括进来,但又不是
学科间的研究。
• 它要求做到除了合作(你做你的那部分,
我做我的那部分),更是协商 (你试试我
的那部分,我试试你的那部分)。
• 5个方向:语境作为语类的模式,语境作为语
域的模式,整合和分化之间的协调, 批判性
识读教育,和教育学。
• 成功的原因在于专业知识的重叠,功能语言
学家成为语言教育的专家,语言教育家成为
功能语言学家。
• 理论上相互渗透,如C语言学家在阐述
Bernstein有关教育话语的研究方面发挥了作
用,教育家通过语域和语类理论帮助人们了
解社会语境。
(3) 超学科研究:
• 涉及两个或更多学科的边缘,研究人员确定共同
的目标后组合而成。
• 学术知识的重叠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参加人员往
往是操双语者或多语者,在理论与实践中有多次
反复。
• 他所倡导的悉尼学派便是处理功能语言学和教育
之间的关系,教育家要了解语言学,语言学家要
了解教育学,由此培养出来的教师/语言学家越
灵活,他们所从事的调研工作出成果越多。
(4)知识和权力
• Martin 和Muller(2007):讨论知识问题:
不同学科中知识结构的知识、儿童语言发展的
知识、不同学科知识互补性的发展,以及对学
习者和教育机构的知识结构的意义等。
• 与知识—知者相关的问题都与权力,统治地位
和机构有关。
• Martin 承认功能语言学家对知识在社会中如何
分配所知有限,事实上权力和机构对知识的分
配有牵连。另一方面,不同学科对话者有关垂
直知识的讨论必然引起不同理论传统之间出现
问题。
• Martin 认为, 在澳大利亚教育语言学中,
并不如此。 语类以语言学的词汇概念识解
社会语境,在符号学系统中将语言语境化
(相当于Hjelmslev 的隐含符号学),重新
识解的主要部分是语类。
• 悉尼学派的语类理论是在社会符号学的超
学科框架中作为社会过程的理论发展起来
的。
• 这方面的讨论对在澳大利亚的超学科社会
符号学的演变做出重要的贡献。
5. 结束语
• 超学科研究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也被广泛重视
和应用。
• 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既涉及自然科学,也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因此超学科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发现、观
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 它揭示了两千多年的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对人
类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和缺陷,也没有盲从海
德格尔等当代解释学或现象学哲学家对存在和
世界的“诗意的”非理性阐释。
• 为时不长,经验不多,褒贬不一。应
作更多的介绍和鼓励。
• 国外的教育界,语言学界,特别是语
言教育界对超学科性研究颇为重视。
此情况应引起我们正视。
• 我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有关语言
教育和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多少体
现了超学科性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