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课件八
项目四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适合
于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累积代谢
产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的混合
基质
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一般都应含
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氮
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和水六大营养要素,且各成分
比例应合适。
一、培养基的分类
(一)根据培养基营养成分的
来源划分
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
基、半合成培养基。
1.天然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是利用各种动物、植物、
微生物或其它天然成分为营养基质
而制成的,常用的原料有牛肉膏、
蛋白胨、酵母膏、米曲汁、麦芽汁、
玉米粉、麸皮、马铃薯、血清、各
种饼粉等
营养丰富、取材广泛、经济简便,
适应于粗放实验,微生物生长旺盛,
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麦芽汁培
养基,但是不知道其确切的化学成
分和含量,稳定性常受生产厂或批
号等因素的影响,重复性差,不适
合精细实验。
2.合成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用已知成分和数
量的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培养
基。这类培养基化学成分明确、
固定、重复性好,但一般价格
比较贵。但微生物生长缓慢,
不宜用于大规模生产。
3.半合成培养基
以天然有机物作为碳、氮等主要营养
源,用化学试剂补充无机盐配制而成
的培养基称为半合成培养基。这种培
养基能充分满足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大多数微生物都能良好生长,所以在
生产实践和实验室中使用最多。如实
验室常用的马铃薯蔗糖培养基等。
(二)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
划分
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
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
1.液体培养基
把各种营养物质定量溶解于水
中,调节适宜的pH,即制成了
液体培养基。
2.固体培养基
实验室中常用的固体培养基是
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适
量凝固剂而制成的,其中琼脂
是应用最为广泛、最优良的凝
固剂。
琼脂是从石花菜中提炼出来的,
化学成分为多聚半乳糖硫酸酯,
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分解利用
琼脂,几乎没有营养价值,且
对微生物无毒害作用。琼脂具
有在80~90℃融化、40~45℃
凝固的特性。
在液体培养基中的添加1.5%-2%的
琼脂便制成了可随温度变化而融化,
固化的凝胶状固体培养基。琼脂固
体培养基常被制成试管斜面或倒入
培养皿中制成平板,在微生物学实
验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可用于
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检验杂菌、
计数、保藏、生物测定等。
3.半固体培养基
如果在液体培养基只加入少量
的凝固剂如0.2~1%琼脂,就制
成了半固体培养基。这种培养
基可用来观察微生物的动力或
保藏菌种。
4.脱水(商品)培养基
脱水培养基也称为商品培养基、
预制干燥培养基。将各种营养
成分按比例配制完全,制成脱
水的干粉状,装瓶出售;使用
时只需按比例加入定量的水溶
化、灭菌便可。
(三)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划分
根据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增菌、
选择、鉴别、运输、保存、复
苏等工作目标不同,可选用相
应的培养基。
1.增菌培养基
能够给微生物提供较适当的生
长环境从而使微生物大量繁殖
的培养基称为增菌培养基。
2.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以杀死或抑
制不需要的菌种,分离对象因对该
抑制剂有抗性而正常生长繁殖的培
养基,称之为选择培养基。该培养
基通过“取其所抗”的方法达到选
择分离菌种的目的。
3.鉴别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目的菌经培养后其代谢产物与化学
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因而用肉眼可
快速鉴别出目的菌,这样的培养基
称之为鉴别培养基。例如:伊红美
蓝培养基(EMB)就是一种常用
的鉴别性培养基。
4.活体培养基
病毒、立克次氏体等专性寄生
微生物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
长,常用鸡胚、活细胞和动物
培养。
二、选用或设计培养基的基本
原则
选用或设计微生物培养基时,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符合工作目标的要求
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选用或设计培养基时,首先要明确
培养基的用途,如用于培养何种微生
物、培养目的如何等,根据不同的菌
种及其不同的培养目的从现成的培养
基配方选用,或有的放矢地设计搭配
营养成分及营养比例。
(二)符合微生物的营养特点
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及比例
关系主要是依据微生物细胞的
化学组成分析而确定的。
(三)符合菌种对理化环境的
要求
1.pH值
微生物都有它们生长适宜的pH
范围,一般细菌在pH 7~8,酵
母菌为pH 3.8~6.0, 霉菌为pH
4.0~5.8。
加入一定的缓冲物质来发挥调
节作用,常用的缓冲物质主要
有以下两类:① 磷酸盐类,这
是以缓冲液的形式发挥作用的,
通过磷酸盐的不同程度的解离,
对培养基的pH的变化起到缓冲
作用。
碳酸钙,这类缓冲物质是以
“备用碱”的方式发挥缓冲作
用的。
2.渗透压
当环境中的渗透压与微生物细胞原
生质的渗透压在等渗条件下最适宜
微生物的生长。在低渗环境中,会
出现细胞的膨胀,可影响到细胞的
正常代谢;在高渗环境中,会导致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四)符合物美价廉的原则
在能满足微生物培养要求的前
提下,尽可能选用价格低廉、
资源丰富、运输方便、无毒性
的材料。
项目五 消毒灭菌技术
一、消毒灭菌的有关概念
1、灭菌:杀死物体上所用微生物的方
法。
2、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
法。
3、无菌:物体上无活的微生物存在称
无菌,无菌是描述物品的状态。
4、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
体或物品的操作方法。
5、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
繁殖的方法。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1.温度
(1)干热灭菌法
灼烧灭菌法
干热空气灭菌法
(2)湿热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
间歇灭菌法
加压蒸汽灭菌法
干热灭菌适用于不允许湿热气体穿
透的油脂(如油性软膏机制、注射
用油等)
湿热较干热消毒效果好的原因有三:
①蛋白质在含水多时易变性,含水
量多,愈易凝固;②湿热穿透力强,
传导快。③蒸汽具有潜热,当蒸汽
与被灭菌的物品接触时,可凝结成
水而放出潜热,使湿度迅速升高,
加强灭菌效果
干热灭菌
1、烧灼:
常用于接种针、试管口等。
2、焚烧:适用于废弃的污染物品
和有传染性的动物尸体。
3、干烤: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器
皿、粉剂药品。
电烘箱(干燥箱)
用途:
用于玻璃器皿等耐热物
品的烤干和灭菌。
玻璃器皿等物的灭菌,温度
160~165℃,灭菌2小时。
玻璃器材的干热灭菌方法
(1)将培养皿、吸管等玻璃器皿洗净
干燥后,用报纸包好,或装入特制
的铁筒中。
(2)将包装好的玻璃仪器摆入电热
烘箱中,彼此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
便流通空气。
(3)关紧箱门,打开排气孔接上电
源。
(4)待箱内空气排出到一定程度时,
关闭上排气孔,继续加热至一定温
度后,调节温度控制旋钮固定温度,
在160℃—165℃保持2小时即可。
(5)待自然降温冷却后(60℃以下)才
能开门取出玻璃器皿。
湿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法:
压力103.4kPa、
温度121.3 ℃,持续15~30分钟.
适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
湿的物品灭菌.
巴氏消毒法:61.1~62.8℃或
71.1℃
煮沸法:100℃
间歇灭菌法: <100℃连续3次,
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物质灭
菌。
1、大型高压蒸汽杀菌锅的基本操
作方法
(1)放干消毒锅内的剩余水,加入纯
净水至最高水位;
(2)放入物品,关上消毒锅门;冷
凝阀开1圈;消毒钮顺时针拨至
“关”;
(3)选择所需的杀菌压力后开启电
源;
(4)当温度达到100℃左右时就可将
消毒钮顺时针拨至“消毒”及冷凝
阀关至刚好有冷凝水和蒸气冒出为
止;
(5)当消毒室温度达到所需温度时
开始计时,到时间后关闸。
2、使用高压蒸汽杀菌锅的注意事
项
(1)为避免烫伤,只有当温度降低到
70℃以下时放可小心的打开消毒锅
门。
(2)为避免消毒锅冷却后消毒室内
产生负压而打不开消毒锅门,所以
当消毒室温度低于70℃时就可慢慢
把门打开。
(3)根据消毒物品选择排气方式:
(4)如有液体(营养液等)请选择
慢排。
(5)如只有废品等可选择快排。
3、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1)关好排水阀门放入清水至标度为止。
(2)将要灭菌的物品用牛皮纸盖好后放
入灭菌锅中,关上器盖。
(3)通电加温,同时打开排气活门,排
尽锅内的空气,再关闭活门。
(4)当达到所需温度时开始计时,并在
此温度下保持所需的时间。
(5)稍微打开一点排气活门,使锅内蒸
气缓慢排除。
(6)当压力表指针降到零、锅内蒸气完
全排尽时,立即打开锅盖取出物品。
(7)最后将高压灭菌器内的剩余水排出。
消毒灭菌的方法——辐射
1、紫外线:210~300nm波长的紫
外线有杀菌作用,265~266nm杀
菌作用最强。
杀菌机制: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应用:空气消毒、物品表面消毒。
2、电离辐射:用于不耐热的塑
料注射器、导管等的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的方法——过滤除菌
过滤除菌法是指将含菌的液体或气体
通过一个称作细菌滤器的装置,使杂
菌受到机械的阻力而留在滤器或滤板
上,从而达到去除杂菌的目的。
过滤除菌应用:用于不耐高温的血清、
抗生素、抗毒素、药液、空气的除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