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電機教材教法 - 軟體發展實驗室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電子電機教材教法 - 軟體發展實驗室

電子電機教材教法
朱治平
課程目標
 培養教學(含實習)規劃之能力,如何有效運用教學方法
於教學活動中,以實現課程學習目標。
 學習與發展: 電機與電子群教材內容之分析與選擇、電機
與電子群教學方法(策略)、教學活動之設計能力。
學習方法
 參與上課,互動提問、討論
 模擬練習、實作(編製教案)報告、交互討論
 觀摩教案、評論
 研讀相關書刊、論文,並做心得報告
課程資訊
 課程網站: http://casd.csie.ncku.edu.tw/
成大資工 -> 軟體發展實驗室 -> 課程 -> 電子電機教材教法
 參考書: 與(電機與電子群)教材內容之分析,(電機與電子群)
教學方法、教學活動之規劃設計相關之國內外書刊及論文。
 評量方式: (1) 出席聽講及討論 50% (2) 作業 30% (3) 報告
20%
前 言
 課堂應當充滿着有目標的學習活動 (有效學習):
- 教師: 學習的引領者角色 –提供學習資源、教導、指導、督導學習、
解決問題
- 學生: 了解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及重要性,獨立、合作進行學習
但: 這一切是教師有精心準備和精確規劃的結果。
 相反的, 課堂中學習缺乏方向和中心也是常見的 (低效學習)。
 教師必須將這堂課將要學習什麼及怎樣學習告訴了學生。一個運作
良好的課堂是建立在一個充分設計準備的計劃基礎上。
 學習是包含透過規劃獲得某些東西(一種技能、一個理念、
一個概念、一種價值等等)並且把它遷移到某個地方
教學的品質
教學品質定義
無效教學
低效教學
有效教學
智慧教學
教學專門技術的發展
直覺教學
自動化
原認知
實踐
教學計劃
反思
經驗
有效教學的起點
 知道與運用專業教學標準
 具嚴密組織的完全教學計畫
專業教學標準
 對學科知識和教育學知識
- 學科知識、必需的關聯知識、與學科相關的教育學知識
 對學生知識
- 背景知識、學習方法知識、技能和學問知識、興趣和文化知識
 選擇教學目標
- 評估目標、澄清目標、對不同學生的適當性、權衡目標
專業教學標準
 知識資源
- 教學資源、學生的資源
 設計連貫的教學
- 學習活動、課程和單元結構、教學團體、教材和資源
 評量學生的學習
- 是否和目標一致、標準和規格、對規劃的使用
有效教學設計: 產生教學計劃
- 教學設計是一個思考的過程, 將會產生一個結果– 教學計
劃
-教學計劃就是教師思考完全教學關鍵問題後做出的決策;按
部就班的程序是一個起點, 一旦完全理解就可以進行修正,
以適應個別狀況
-教學設計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產出的教學計劃最終反映
了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教學計劃也反映了教師的教學風格
和專業水準。
教學設計模式
 基本教學設計
 綜和教學設計
 差異教學設計
 基於問題的學習與教學設計
完全教學活動
 教學前
 教學中
 教學後
課程設計概覽
 規劃−選擇−發展
 教學−觀察−監控−指導
 評量
課程設計概覽 (I)
教學前活動:
規劃 – 選擇 – 發展
學科標準: 對學生應該知道什麼及如何去做的一種描述
績效標準/年級標準/基準點: 精確描述學生們應該知道什麼
及怎麼做以達到符合他們水準的標準
評估標準: 描述學生用什麼東西證明自己達到了學習標準
課程設計概覽 (II)
教學中活動
教學 – 觀察 – 監控 – 指導
教學投入: 使學生能夠探索、發現、研究、分析、綜和、
評價的策略,選擇教材和學習資料
學生活動: 訂定學習任務,使學生能夠達到基準點和學習
標準的要求
課程設計概覽 (III)
教學後活動
評量
學生學習結果展示: 藉由這種活動讓學生門證明他們經過
學習知道了什麼,能夠做什麼
設計一門課程: 三個主要成分
 期望達到的結果
 課程設計
 評量
期望達到的結果
 對學習標準和績效的描述 – 應該學習什麼及如何促成這
種學習發生等問題進行決策
 即, 哪些標準需要達成?
標準/績效描述
 期望達到的結果: 概(觀)念、 技能、 程序
課程設計
1. 開設這門課的動機是什麼?
2. 哪些教學策略是有效的?
3. 安排學生們從事哪些學習活動?
4. 為學生們提供哪些機會去反思他們的學習活動(以加強理解/…)?
5. 需要哪些資料或資源去支援和提高學習?
6. 如何監測學生們的學習?
7. 可能會使用哪些後續的實踐活動形式?
8. 這課程要用多長時間?
9. 課程中存在哪些預料的缺陷?
10. 如果課程沒有獲得預期的結果, 那麼有哪些可供選擇的辦法?
評量: 學習證據的展示
1. 學生們如何證明他們所學的東西?
2. 哪些評量資料是可以獲得的?
3. 如何記錄評量的得分? 如何評價評量?
4. 如何報告(呈現)評量結果?
5. 對於未達到期望水準的學生, 能為他們提供
哪些額外的實踐和後續評量?
6. 如何使用評量結果?
評量的方法
 觀察
 實際操作
 作業評定
 口試
 演示
 筆試
 心得報告
 測驗
 ….
可按教學單元內容和性質配合使用
有效課程設計要素
 陳述教學內容 (標準/績效描述)
 導論 (將要學習什麼及要如何做的學習計畫)
 教學策略 (針對學習標準所設計的方法)
 學生活動 (符合學習標準及學生能力,精挑細選,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難)
 總結/概括/反思 (指後認知過程以強化學習)
 資料/資源 (資源包含軟硬體設備)
 實踐以及後續活動 (針對學習未達要求的學生增加練習與活動)
 評估 (不當評估會使學生學習結果被曲解;行為規範,效用,可行性,準確
性)
 期望成效 (含評量及格界定(分數或等第)及缺失)
 時間分配
教學策略
- 建立在所講授的學科內容和學生的需要與學生能力基礎上
- 為學生們將要從事的學習活動發展背景和建置發展階段知識
 示範
 查找
 建模
 識別
 解釋
 匹配
 提問
 命名
 定義
 講述
教學策略
 比較
 設計
 舉例
 開發
 分析
 收集
 選擇
 應用
 計算
 改變
 圖解
 討論
 推理
 引用
 辯論
 報告
 評價
 概括
教學策略
 歸納
 列舉
 回想
 描繪
 評論
 模仿
教材需求
 應顧及學生之學習經驗並配合學生知識發展程序,一方
面基於前一層級學校的學習經驗,一方面須考慮與下一
層級學校的課程銜接。
 應顧及學生之需要並配合專業知識之發展,使課程內容
儘量與未來學習與生活相結合,以引發學生興趣,增進
學生之理解,使學生不但能應用所學知能於未來實際生
活中,且能洞察問題,思謀解決之道。
教材內容
 教材內容需完全涵蓋總體學習目標及各單元目標
 教材內容須包含知識面、技能面
 教材內容需涵蓋科目名稱的廣度
 教材內容不可偏離主題
 教材內容深度廣度符合適用對象能力
教材內容 (續)
 教材內容正確
 教材單元的呈現順序合適
 教材內容份量符合學分數要求
 教材包含較新的內容
 教材提供相關的補充教材與學習資源
教材設計
 教材單中有引發學習動機的設計
 教材單元提供清楚地學習活動(文獻閱讀或參考、自我測
驗、網站資料點閱)說明
 教材單元提供適當的實例或範例
 教材單元提供適當的練習活動
 教材單元提供適當的評量活動
教材設計 (續)
 教材單元針對學習活動提供適當的回饋
 教材單元提供適當的補救機會
 教材清楚說明學習階段及各學習階段的內容與學習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