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的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探索-吴丽华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的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探索-吴丽华

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的
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探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吴丽华
2013年10月29日
1
背景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深化改革,提高质量,走以质量提升为
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50)》
2
背景
特别强调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
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支
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支持与境外高水平教育、
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50)》
3
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
学科内容学习和能力培养间存在冲突;

教师不愿意减少教学内容覆盖面;

师生不愿意改变惯有的教学方式;

教师缺乏实施相应改革的专业能力。
25%就读于美国14所名校的中国留学生被劝退,
他们共同特点都是曾经的高分考生。
——《重庆时报》2013年6月4日
4
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人才培养涉及两
个阶段的目标要求:
■
毕业要求
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
■
培养目标
毕业后5年左右,可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因此,2013新人才培养方案应有科学体系、有前
瞻性,并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5
主要内容
一体化培养体系基本框架
 学生能力评估模型与方法
 一体化教学过程构建实施
 学生能力评估过程的组织

6
主要内容
一体化培养体系基本框架
 学生能力评估模型与方法
 一体化教学过程构建实施
 学生能力评估过程的组织

7
一体化培养体系理念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
需要从全局着手,统筹考虑现代教育环境中的每个培养
环节与要素,构建一个规范完善、相互协调、彼此促进、
可持续优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理念:
■
整体考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每个要素;
■
有计划地构建各培养环节的培养过程;
■
充分考虑各环节特点及之间互补关系;
■
基于要素评估结果,实施全局持续优化。
8
培养体系要素
水平型要素
实施性要素
垂直型要素
教育理念、教育制度 教学模式、评估模式
培养模式、管理模式 规划模式
资源性要素 基础设施、校园文化 师资队伍、课程体系




实施性要素:对人才培养实施有重要影响的单元
资源性要素: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与保障的单元
水平型要素:全局要素,涉及多个子过程,变化较慢
垂直型要素:局部要素,涉及单个子过程,变化较快
9
培养体系架构
设计原则:


教
教学
过程
学
培养过程可控与可调性
培养目标实现的连续性
整体框架:



规划为先导
评估为手段
能力为目标
规划
过程
技能
理论
技术
工程
评估
过程
评
10
培养体系主要内容

一体化 培养方案组织与优化

一体化 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

一体化 实践过程构建与实施

一体化 课外研学组织与实施

一体化 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
丛 书 名:工程教育丛书
作 者:胡志刚,任胜兵 编著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11
培养方案组织
设计主要原则:
以CDIO培养模式为指导,制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培
养方案;
■ 突出课程之间、以及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联关系,形
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系列;
■
■
■
以课程系列为关键域,构建培养方案体系框架;
构建多层次实践环节,注重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以及
产品、过程和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CDIO (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 (构思、设计、
实施、运作)工程教育理念
CDIO 创新实践示范中心(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12
培养方案组织(2)
培养方案整体架构
课程分4个模块(公共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
设置13个系列,作为能力评估时成熟度等级的关键域。
基础级
公共课程
大类课程
外语系列
人文素质系列
数学系列
计算理论系列
计算系统系列
开发工具系列
创新创业系列
实践环节
基础设计系列
工程技术系列
工程管理系列
专业级
应用研究级
专业课程
专业设计系列
工程实践系列
科研训练系列
13
主要内容
一体化培养体系基本框架
 学生能力评估模型与方法
 一体化教学过程构建实施
 学生能力评估过程的组织

14
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学生能力培养,需要针对性建立一套系统的能力
评估与改进体系。
借鉴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评估体
系,对教学过程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估 。
学生与教师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两个重要主体,为
跟踪、评价培养效果,分别构建了学生、教师及教学团
队能力成熟度模型,并建立了一整套评估机制与方法。
15
示例:学生能力成熟度模型S-CMM
能力成熟度等级
特征
应用研究级
第4学年
专业级
第3学年
基础级
第1,2学年
初始级
有专业实践经验,能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
进行研究,能根据项目需要自发学习新知识,
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
系统地掌握了专业知识,熟悉基于项目的专业
学习过程,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一
般实际项目问题,学习过程是独立自主的 。
掌握了专业学科理论基础知识,能有目的地选
择专业课程学习,能根据课程需要进行基于小
规模项目的学习,学习过程是稳定的。
具有较好的英语与数学基础,但对专业了解不
全,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无序的 。
16
学生能力成熟度模型内部结构
成熟级别
标示
每个关键域应达到一定的
要求,才表明实现了该关键域。
每个关键域由若干关键课程构成。
具有
关键域
学生能力
包含
体现
关键实践
知识面
描述
课程模块
17
基于能力评估的人才培养模式
CDIO过程
培养过程管理
数据
引导监督
培养方案
培养效果
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
优化
学生能力
项目
构思
输入
设计
实施
输入
运行
改进
能力评估
输入
18
一体化课程计划设计过程模型
大学教师
企业领导
新老校友
调查
S-CMM
模型
能力
评估
课程
计划
基准
设计
课程
系列
能力
数据
整理
培养
目标
已有
条件
设计
教学
课程
课程
计划
实施
19
学生能力评估要点
培养重点
一年级
专业技能
主要能力观测点
■ 系统实现能力
■ 科学思维能力
■ 系统设计能力
二年级
专业理论
■ 系统思维能力
■ 外语交流能力
■ 系统构思能力
三年级
技术方法
■ 团队合作能力
■ 规范掌控能力
■ 技术改进能力
■ 系统演化能力
四年级
工程实施
■ 工程思维能力
■ 工程沟通能力
■ 组织管理能力
20
学生能力评估与改进模型
S-CMM
培养过程
大学
新生
高素质
人才
培养过程实施
准 备
实
施
情
况
评
估
规
范
评 估
能
力
缺
陷
总 结
人才
需求
改
进
建
议
反馈与调整
21
主要内容
一体化培养体系基本框架
 学生能力评估模型与方法
 一体化教学过程构建实施
 学生能力评估过程的组织

22
面向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
基本思路:
将能力学习效果融合到课程中,通过应用、反馈和
反思的循环获得新的理论内容。
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时,区分肤浅学习和深入学习内
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增强信
心,为胜任工作奠定基础。
23
课程学习预期效果构建
预期学习效果的具体要求:
描述学生在课程学习后能做什么,包括知识、能
力、素养。
 学生须达到的理解水平和能力水平。
 应该可以通过可观测的表现来评价。

如何设计任务?

采用哪些手段?

如何有效评估?
24
课程教学方法
使学生直接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提高学习动力,达
到预期效果,形成终生学习习惯。

Muddy卡片
授课疑点卡,通过收集课堂反馈测定学生理解方面的不足。

概念问题
通过设计多项选择题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是否理解知识
并纠正误解。
选题可有多个正确答案,学生可当场回答或讨论。

自选讲题
提前制定或学生自选Topic,主动或随机选择学生介绍。

基于项目的学习、仿真、案例学习。
25
课程考评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结合

口头考核

随堂考核

自选讲题

附加练习

学生互评
26
主要内容
一体化培养体系基本框架
 学生能力评估模型与方法
 一体化教学过程构建实施
 学生能力评估过程的组织

27
学生能力成熟度评估实践
学生能力成熟度评估方式:学院测评与企业测评相结合

学院测评:课程考核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理论考试,实践能力考核。

企业测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评估。
28
学生能力评估过程组织
评估对象:各年级随机抽取10%学生(约20人)
评估内容:按照各年级主要能力观察点分别考察
评估方式:■ 课程考核与平时记录相结合
■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
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
课程学习与课外研学相结合
■
学院测评与企业测评相结合
29
能力评估实践:2012届毕业生
100
90
85
80
80
70
75
70
70
65
65
65
60
60
60
60
55
50
50
40
30
20
10
工程沟通
组织管理
工程思维
系统演化
规范掌控
团队合作
技术改进
系统构思
外语交流
系统思维
系统设计
科学思维
系统实现
0
30
评估结果分析
主要成因
培养方案
师资队伍
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
课外环节
■课程间互补性不强
■大型实践环节偏少
■课外培养环节欠规范
■面向能力的课程系列不清晰
■工程教育理念理解不深
■工程实践经验相对欠缺
■基于项目教学准备不充分
■聘任企业教师数量不足
■重理论轻实践
■课程实践内容滞后
■案例组织系统性不够
■课程间案例关联性弱
■实践教学系统性不强
■实践教学层次不明显
■创新训练平台不完善
■实际企业环境了解不够
■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
■内容组织缺乏针对性
■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
■创新团队活动不深入
31
基于评估结果的持续优化
主要优化措施:










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
构建面向能力培养的课程系列;
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工程教育理念与方法;
组织教师参加工程教育方法与课程培训;
一体化构建课程系列内容与案例;
强化基于项目的教学过程实施;
构建多层次的大型项目实践环节;
建立创新项目训练环境与平台;
设置课外研学学分,系统规划课外实践环节;
积极引导、规范组织创新团队系列活动。
32





《工程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本书共有8章:
第1章简要介绍了一体化培养体系的背景与构建思想;第
2章详细介绍了一体化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实施要素;
第3章介绍了基于CMM的能力成熟度评估、改进机制与方
法;第4章结合案例阐述了基于能力评估的一体化培养方
案构建与优化方法;
第5章主要介绍面向课程教学过程的一体化课程内容组织
、一体化教学手段应用等内容;第6章详细介绍了一体化
实践过程组织、平台建设、评价机制与方法;
第7章探讨了一体化课外研学活动的组织设计思路;第8
章阐述了一体化师资队伍设计理念,并分别介绍了教师
个体能力的评估与提升,以及教学团队能力评估与持续
改进的实施方法。
33
Thank you!
欢迎批评、指正!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