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苯丙素类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四章苯丙素类

天然药物化学
第四章 黄酮类化合物
主讲:吴方评
银杏:又名公孙树、白果树。古称鸭脚木,
因其叶子的形象而得名。
1932年,一位日本人在银杏中首次发现了
黄酮类化合物。
6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银杏提取物中含有通血脉、降
低胆固醇的化学成分。后来研究发现,这些黄酮类成分主要是
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类成分。这一发现提高了银杏的药用价值。
其药物活性也成为研究的焦点。银杏制品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血清胆固醇过高等心血管疾病。
德国通过开发银杏制品,每年在美国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
中国拥有全世界70%的银杏资源,年产值还不足2000万美元。
黄酮类化合物的简介







存在:植物体中常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在植
物的花、叶、果实等组织中,多为苷类,而在木质部
坚硬组织,则多为游离的苷元。
生物活性:
1.对心血管的作用。如:芦丁。
2.抗肝毒作用。如:水飞蓟素。
3.抗炎作用。如:芦丁及衍生物。
4.雌性激素样作用。如:大豆苷。
5.抗菌抗病毒作用。如:木犀草素。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基本母核结构
泛指两个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
列化合物。
3'
2'
8
O
1
O
7
A
2
3
5
O
色原酮
B
5'
6'
C
4
6
1'
4'
O
基本骨架:C6-C3-C6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名称
三碳链部分
名称
异黄酮类
(Isoflavones)
O
黄酮类(Flavones)
二氢异黄酮类
( Isoflavanones )
O
查耳酮类
(Chalcones)
O
OH
二氢查耳酮类
(Dihydrochalcones)
O
OH
O
O
O
黄烷-3,4-二醇类
(Flavan-3,4-diols)
OH
O
O
二氢黄酮醇类
(Flavanonols)
O
O
OH
O
二氢黄酮类
(Flavanones)
O
O
O
黄酮醇类
(Flavonol)
三碳链部分
橙酮类
(Aurones)
O
OH
CH
O
OH
黄烷-3-醇类
(Flavan-3-ols)
双苯吡酮类
(Xanthones)
O
O
OH
O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醇)类
母核:
7
6
flavones (flavonol)
O
A
C
5
1'
2
3
4
O
黄酮
3'
2'
1
8
B
6'
O
4'
OH
5'
O
黄酮醇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醇)类
flavones (flavonol)
代表化合物:
OH
HO
O
OH
OH
O
木犀草素(luteolin)
抗菌作用,存在于菊花、浮萍、忍冬藤等中药中。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醇)类
OH
HO
flavones (flavonol)
槲皮素用于治疗气管
OH
Quercetin
O
炎,有抗炎及止咳祛痰
作用。
OH
槲皮素
OH O
OH
OH
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弱引
HO
O
Rutin
Oglc rha
OH O
芦丁
起的出血病,并用作高血
压的辅助治疗剂。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二)二氢黄酮(醇)类
O
flavanoes (flavanononls)
O
OH
O
二氢黄酮
O
二氢黄酮醇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二)二氢黄酮(醇)类
flavanoes (flavanononls)
OH
O
HO
OH
O
橙皮素
OCH3
OH
Rha glc O
O
OH
O
橙皮苷
OCH3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三)异黄酮(isoflavones)、二氢异黄酮(isoflavanones)类
母核:
O
O
异黄酮
O
O
二氢异黄酮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三)异黄酮(isoflavones)、二氢异黄酮(isoflavanones)类
大豆素
大豆苷
葛根素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四)查耳酮(chalcones)、二氢查耳酮(dihydrochalcones)类
母核:
3'
4'
2
3
2' OH
¦Â
5'
OH
4
¦Á 6
6'
O
查耳酮
5
O
二氢查耳酮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四)查耳酮、二氢查耳酮类
在酸性条件下,2’-OH查耳酮转变为无色的二氢黄酮,碱
化后,转为深黄色的2’-OH查耳酮,二者可相互转化。
OH
H+
OH-
O
O
O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OH
HO
OH
HO
OGlc
O
红花苷(黄色)
中药红花中提取得到的红花苷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红花在开花的初期,花冠呈无色(淡黄色);开花
中期,花冠呈深黄色;开花后期或干燥过程中,由于酶
的作用而氧化成红色。
OH
OH
HO
O
HO
OH
HO
HO
OGlc
O
二氢黄酮(无色)
OH
HO
O
O
OGlc
O
2‘-OH查耳酮(黄色)
OGlc
O
醌式红花苷(红色)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五)双黄酮
(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生成的二聚物),多分布于裸子
植物,尤以松柏纲、银杏纲和凤尾纲等植物中最普遍。
C-C连结
C
5’
-C8
连接方式
醚链连结
C4’- O- C6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五)双黄酮
H3CO
O
OCH3
HO
OH
O
O
OH
O
银杏素
银杏叶中银杏素(gikgetin)具有解痉、降压、扩冠作用。
OH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六)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
O
R1
+
O
HO
OH
OH
OH
R2
矢车菊素R1=OH
飞燕草素R1=R=OH
天竺葵素R1=R2=H
R2=H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七)黄烷醇类
O
黄烷—3—醇类(儿茶素类)
(flavan—3—ols)
黄烷—3、4—二醇类(无色花色素类)
OH
3-醇类
O
(flavan—3、4—diols)
OH
OH
3、4-二醇类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七)黄烷醇类
OH
O
HO
OH
OH
OH
儿茶素
抗脂肪肝作用 抗癌和Vp样作用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八)双苯吡酮类(Xanthones)
O
O
Glc
HO
O
OH
异芒果素
HO
O
OH
如石韦、芒果叶、和知母叶中的异芒果素(isomengiferin)
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苷元的结构和分类
(九)橙酮类(奥弄)(aurones)
7
1
2'
O
6
2
5
4
H
C
1'
4'
6'
3
3'
5'
O
OH
HO
O
H
C
OH
O
如在黄花波斯菊中提取得到的硫磺菊素(Sulphuretin)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黄酮苷的结构和分类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
组成黄酮苷的糖类主要有单糖、双糖、参糖、酰化糖。
(一)常用的糖
单糖类:D—Glu , D—半乳糖,
L—阿拉伯糖, D—葡萄糖酸。
D—木糖,
L—Rha,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黄酮苷的结构和分类
双糖类:槐糖类(glcβ1-2glc)
龙胆二糖(glcβ1-6glc)
芸香糖(rhaα1-6glc)
新橙皮糖(rhaα1-2glc)
刺槐二糖(rhaα1-6glc)
三糖类:龙胆三糖(glcβ1-6 glcβ1-2fru)
槐三糖(glcβ1-2 gluβ1-2glc)
酰化糖:2—2酰葡萄糖
咖啡酰基葡萄糖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黄酮苷的结构和分类
(二)连接位置
黄酮苷中糖的连接位置与苷元的结构类型有关,
黄酮醇类:
常形成3-、 7-、3’-、4’-单糖苷,
或3、7-,3’、4’-及7、4’-双糖苷等.
花色苷类:多在3—OH连糖或形成3、5—二糖苷
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黄酮苷的结构和分类
(三)
除O苷外还有C苷
HO
C H 2O R
O
HO
O
HO
OH
OH
O
牡荆素(Vitexin)
OH
HO
O
O
O
OH
R=H
葛根素
R=Xylose葛根黄素木糖苷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一、理化性质
1、形态 游离黄酮类化合物通常有完好的晶型;黄酮苷
类通常为无定形粉末。
2、颜色 黄酮、黄酮醇大多为黄色;查耳酮橙黄色;二
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无色。
3、旋光性 游离黄酮:除二氢黄酮(醇)、黄烷(醇)有旋
光性,其余则无;苷类:因引入糖,分子故均有旋光性,且
多为左旋。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一、理化性质
4、溶解性
(1)游离黄酮
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
等有机溶剂以及稀碱液(具有酸性)
不溶于石油醚。
(2)黄酮苷类
水溶性增加,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
难溶或不溶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
水溶性规律:糖链越长,则水溶度越大。
糖连接位置不同,水溶性不同。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一、理化性质
5、酸碱性
(1)酸性
酸性产生的原因。
结论:
7、4’-二OH
5%NaHCO3
>
7或4’-OH
>
5%Na2CO3
一般Ar-OH
0.2%NaOH
应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定工作中。
(2)碱性
碱性产生的原因。
>
5-OH
5%NaOH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一、理化性质
课堂讨论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
O
HO
O
HO
OH
OH
OH
A
O
OH
O
B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二、显色反应
(一)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
1)方法:样品溶于1ml甲醇或乙醇,加镁粉少许,振摇,滴
加几滴浓盐酸,1-2分钟内(必要时微热)即可显色。
2)对象:
多数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显橙色—紫红色反应
少数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显紫---蓝色
B环引入-OH, -OCH3,颜色随之加深。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二、显色反应
2、钠汞齐反应
样品的乙醇溶液加入钠汞齐,数分钟,过滤,滤液用
盐酸酸化,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显红色,
黄酮醇显黄色至淡红色,二氢黄酮醇显棕黄色。
3、NaBH4反应
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
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产生红~紫色。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二、显色反应
(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下列这些结构
OH
O
OH
O
5-OH-4-酮基
OH
OH
O
3-OH-4-酮基
邻二酚羟基
常与铝盐(Al3+),铅盐(Pb2+),镁盐(Mg2+),锆盐(Zr2+)等
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二、显色反应
1、铝盐: 试剂: 1%AlCl3 或硝酸铝溶液
现象:络合物为黄色,UV(λ415nm) 灯下有荧光。
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
2、锆盐:(锆盐—枸橼酸反应)
用来检查和区分黄酮分子中3、5-二OH
(1)2%二氯氧锆甲醇液(ZrOCl2)
(2)2%枸橼酸甲醇液
样品+试剂(1)
鲜黄色络合物
试剂(2) 褪色:含5-OH
不褪色:含3-OH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二、显色反应
(三)硼酸显色反应
凡具有
结构,在无机酸或有机酸条件下与硼酸反应
C
C
C
OH
O
生成亮黄色。
OH
O
OH
O
5-羟基黄酮
OH
O
2’-羟基查耳酮
草酸存在下,显黄色并带绿色荧光;枸橼酸丙酮存在下则显黄色而无荧光。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二、显色反应
(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不同类型的黄酮与碱液可生成黄色、橙色或红色。
(五)五氯化锑反应
红色、紫红↓
样品(CCl4溶液)
查耳酮
2%SbCl5
黄色、橙色
黄酮
二氢黄酮
二氢黄酮醇
1.饱和程度
2.B环位置
3.是否成环
小结
B
O
A
C
黄酮的基本母核
O
黄酮的结构和分类
物理性质
化
学
性
质
酸性
碱性
显色反应
形态、颜色、
旋光性、溶解度
还原反应
盐的反应
硼酸反应
作业


1.花色素、异黄酮和二氢黄酮在水中的
溶解度较大,而黄酮、黄酮醇和查尔酮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这是为什么?
2.黄酮类化合物呈酸性和弱碱性的原因
是什么?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存在形式:
花、叶、果:黄酮苷
木部坚硬组织:游离黄酮
一般用溶剂提取法
选择溶剂:
1、黄酮苷类、极性稍大的苷元:丙酮、乙酸乙酯、
乙醇、甲醇提取。
2、多糖苷类:沸水提取。
3、花青素类:加入少量酸(0.1%盐酸,应当慎用,
避免发生水解)。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4、大多数黄酮苷元:宜用极性较小的溶剂,如:氯仿、乙
醚、乙酸乙酯。
5、多甲氧基黄酮类游离苷元:可用苯等低极性溶剂进行提
取。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精制
对得到的粗提物可进行下列精制处理,常用方法有:
(一)溶剂萃取法
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溶
剂进行萃取可达到精制纯化的目的。例如:
1、植物叶子的醇浸液---石油醚处理,除去叶绿素、胡
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
2、药材水溶液---加入多倍量浓醇,以沉淀除去蛋白质、
多糖类等水溶性杂质。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黄酮类化合物精制
(二)碱提取酸沉淀法
适合酸性成分
具有Ar-OH的黄酮
药材
OH-
碱水液
H+
沉淀
(黄酮苷,苷元)
水
(水杂,M+)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二、黄酮类化合物精制
(三)碳粉吸附法
在水溶液中的吸附能力最强,水的洗脱力弱。
在有机溶剂中吸附力较弱,有机溶剂洗脱力强。
洗脱顺序:
沸水→沸甲醇→7%酚水溶液→15%酚水溶液→醇
7%的酚水有较好的解吸附能力,故多用7%酚水作洗脱剂。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分离依据
1、酸性不同-pH梯度萃取法。
2、含特殊官能团-COOH,邻二酚羟基,可用Pb(OAC)2或硼酸。
3、分子大小不同-葡聚糖凝胶。
4.极性不同
溶剂
层析(吸附、分配)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一)pH梯度萃取法
适合于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的分离。
根据Ar-OH数目,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不同而分离。
油
水
样品醚溶液
5%NaHCO3
5%Na2CO3
0.2%NaOH
5%NaOH
7,4’二OH
7或4’-OH
一般Ar-OH
5-OH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二)官能团不同
1、Pb(AC)2沉淀法
具邻二Ar—OH: 中性Pb(AC)2可沉淀
不具邻二Ar—OH:碱式Pb(AC)2 可沉淀
应用:除去杂质。分子中有COOH(树胶粘液,果胶,有机酸,
蛋白质,氨基酸)或邻二Ar--OH(如鞣质等),可用Pb(AC)2
去除。
硫化氢(PbS 具吸附性,现在多不用)
硫酸盐或磷酸盐
脱铅方法
阳离子交换树脂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2、硼酸络合法
具邻二Ar—OH的黄酮可与硼酸络合,生成物溶于水,借
此可与之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化合物分离。
实际中,常将各种柱层析法与各种经典方法相互配合应用。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三)柱层析法
1、硅胶
主要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醇)及高度甲基化或乙
酰化的黄酮(醇)。
少数情况下,硅胶加水失活也可用于极性较大的化合物的
分离,如多羟基黄酮醇及其苷类。
(1)分离苷元时: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洗脱。
(2)分离苷时:用氯仿-甲醇-水或乙酸乙酯-丙酮-水洗脱。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2、聚酰胺柱层析
原理:通过聚酰胺分子上的酰胺基(
NH
C
)与黄酮
分子上的Ar-OH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 O
Ar-OH数目
Ar-OH位置
吸附力大小
溶剂情况
形成氢键能力(分子平面性情况)
适用于分离酚类、醌类化合物,各种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
(苷及苷元、查耳酮与二氢黄酮),蒽醌类化合物。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聚酰胺的双重色谱性
以含水流动相(如甲醇一水)作洗脱剂,苷比苷元先洗下来。
以有机溶剂作洗脱剂(如氯仿一甲醇)苷元比苷先洗脱下来。
1.苷元相同,与糖部分有关。
2.与苷元酚羟基数目和位置有关。
洗脱规律
3.与分子内芳香化程度有关。
4.与不同黄酮化合物类型有关。
5.与洗脱溶剂有关。
课堂练习
在聚酰胺色谱柱上哪一种化合物吸附力较强?
HO
OH
OH
OH
OCH3
HO
OH O
HO
O
OH O
HO
O
O
OH
OCH3
OH
O
OCH3
O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3、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el)柱层析
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机理:双重性
(1)用Sephadex LH-20分离游离的黄酮,主要是靠吸
附作用,Ar--OH多的化合物极性强,吸附力强,难洗脱。
(2)分离黄酮苷,分子筛起主导作用,按分子量由大
到小的顺序流出柱体。
常用洗脱剂
(1)水溶液 碱性水溶液
(2)醇及含水醇
(3)其他溶剂(甲醇-氯仿)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一、色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一)、纸层析(PC)法
适用于分离各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苷类的混合物。
纸层析在本质上是液液分配层析,利用不同的物质在固定
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
固定相:水。
流动相: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载体:滤纸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一、色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1、常用的溶剂系统
1)醇性溶剂。(主要依分配作用原理)主要适用于苷元
n-BuOH-HOAC-H2O
4:1:5
上层 BAW
t-BuOH-HOAC-H2O
3:1:1
TAW
2)水性溶剂(主要依吸附作用原理)主要适用于苷
2-6%HOAC
3%NaCl
HOAC: H2O=60:40
2、检测
1)UV灯检查: 有色斑点,氨蒸汽处理后产生明显颜色变化。
2)喷显色剂: 2%AlCl3甲醇液(UV灯下检查);
1%FeCl3-1%K3Fe(CN)6水溶液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一、色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二)、薄层层析(TLC)法
一般采用吸附薄层层析,常用吸附剂:硅胶、聚酰胺。
1、硅胶薄层层析:
(1)黄酮苷元
展开剂:甲苯-甲酸甲酯-甲酸(5:4:1)
(2)黄酮苷
展开剂:正丁醇-乙酸-水( 3:3:1 )
2、聚酰胺:适用范围较广。
展开剂:EtOH-H2O,MeOH-H2O,乙腈-H2O, 丙酮-H2O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一)UV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1、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的紫外光谱图特征
O
O
O
O-
B环桂皮酰系统(cinnamoyl)
带Ⅰ300-400nm
O
O
O
_
O
A环苯甲酰系统 (benzoyl)
带Ⅱ240-280nm
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的紫外光谱图特征
带II(240285nm)(苯甲
酰系统)
带I(300400nm)
桂皮酰系统
220-270
型
说
明
-OH越多,带I
带II越红移
304-350
黄酮类
328-357
黄酮醇类
(3-OR)
352-385
黄酮醇类
(3-OH)
300-340
异黄酮类
二氢黄酮(
醇)
B环上有-OH,
OCH3对带I影
响不大
340-390
或340-390(Ia)
300-320(Ib)
查耳酮类
查耳酮2’-OH
使带I红移的
影响最大
370-430(3-4个
小峰)
橙酮类
250-285
245-270
270-295
类
B环3’,4’有-OH
,带II为双峰
(主峰伴肩峰
)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2、加入一些诊断试剂后测UV光谱
常用的诊断试剂:甲醇钠
NaOMe
醋酸钠
NaOAc
醋酸钠/硼酸 NaOAc/H3BO3
三氯化铝 AlCl3
3、若样品为苷,可进行水解,水解后测苷元UV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二)1H-NMR
化学位移、峰面积、峰的耦合和裂分及耦合常数
各种类型质子1H-NMR谱规律:
1、A环质子:δ5.7—8.0
A环上的芳氢:
6-H: δ 5.7-6.9 (d, J=2.5)
8-H: δ 5.7-6.9 (d, J=2.5)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2、B环质子:δ6.5~7.9, 较A 环稍低场
B环上的芳氢有两组信号:H-
3’,5’, H-2’,6’构成AA'BB'系
统,可简单看成AB系统。
(H-3’,5’ 较为高场):
H-3’, 5’ :δ 6.5-7.1(d,
J≈8.5 )
H-2’, 6’:δ 6.5-7.9( d,
J≈8.5 )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3、C环质子:可区别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的骨架。
黄酮
H-3:δ6.3( 1H, s ),尖锐单峰信号
异黄酮 H-2:δ7.6-7.8( 1H, s )
二氢黄酮(醇) H-2:δ5.2左右;H-3:δ2.8左右
查耳酮
H-α:δ6.50-6.70;H-β:δ7.30-7.70
5.0
OH
5.0
6.60
5.95
HO
O
OH 5.0
5.95
6.69
6.71
H
OH
6.51
O
5.0
6
5
4
PPM
3
2
1
0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三)、13C-NMR
主要用在以下三个方面:
1、黄酮类化合物骨架类型的判断
2、黄酮类化合物取代基位置的判断
3、黄酮类化合物苷的确定
a、了解苷中糖的连接位置
b、了解苷键构型
c、了解糖糖连接顺序
(四)、MS
1、分子量
2、结构式
OH
113.6 147.2
98.0
HO 166.4
O 163.7
160.1
105.5
98.3
124.4 146.5
182.2
104.5120.4
OH
117.2
163.9
OH
200
180
160
140
O
120
100
PPM
80
60
40
20
0
小结











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溶剂提取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精制
1.溶剂萃取法
2.碱提取酸沉淀法
3.碳粉吸附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1.pH梯度萃取法
2.官能团不同
3.柱层析法
黄酮类化合物鉴定和结构测定
1. PC 2.TLC
二、波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1.UV
2.1H-NMR
3.13C-NMR 4.MS
作业布置
1、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时通常用哪些
碱液,如何操作?
2、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UV光谱特征由哪两个
吸收带组成?
主要参考文献




《天然药物化学》,科学出版社,主编:杨宏
建,2009。
《天然药物化学》,河南科技出版社,主编:
杨宏建,2007。
《天然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
吴立军,2006版。
《中药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匡海
学,2010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