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产业的现状、机遇、挑战、出路和中国纺织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纺织产业的现状、机遇、挑战、出路和中国纺织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纺织产业的现状、机遇、挑战、出
路和中国纺织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姚穆
西安工程大学 名誉校长
中国工程院 院士
1
一、纺织产业的现状
 1. 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7900万吨。
 2. 中国是全球纺织第一大国,年加工纺织
纤维4000万吨。棉、苎麻、山羊绒、蚕丝、
黏胶纤维、涤纶、锦纶、腈纶、维纶、氨
纶纤维产量均为全球第一。
2
 3.中国纺织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 (1)传统的支柱产业:供给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从
30年前全国每人每年发数尺布票到敞开供应全国人民
的需求)。
 (2)重要的民生产业:不仅供应需求,直接从业人员
2200万人,间接从业及相关人群1亿人。
 (3)国际贸易中有重要竞争力的产业:中国出口纺织
品服装的贸易额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 (4)在材料等产业中形成有重要创新优势的战略性新
兴产业:给许多其他产业和国家重要工程提供了基础
材料。
 4. 中国已经是全球的纺织教育大国
3
二、纺织产业面临的机遇
 1. 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还将大增
 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
2.53亿吨,是2011年的3.2倍。(1980年到2011年由
3800万吨增至7900万吨,只是2.03倍)。
其中:
 2050年服装用纺织品加工纺织纤维量将为4150万吨,
占16.4%。
 2050年家用纺织品加工纺织纤维量将为4100万吨,占
16.2%。
 2050年产业用纺织品加工纺织纤维量将为17050万吨,
占67.4%。
4
 2. 产业用纺织品将包括建筑、土工、交通、
机械、农、林、牧、渔、航空、航天、医
疗、卫生等16大类、400多中类、上万小
类,供应其他许多产业的重要材料来源。
5
三、中国纺织产业面临的挑战
 1. 纺织纤维原料资源紧缺
 (1)当前,纺织纤维原料大量依赖进口。棉纤维进口
约占30%,绵羊毛进口量约占85%,山羊绒进口量约
占10%,黄麻进口量近100%,黏胶纤维浆粕进口量
70%以上,合成纤维石油化工原料进口量90%。
 (2)全球人口暴增。联合国发布预测2050年全球人
口94亿,粮食需求紧迫,耕地紧缺。中国2009年起已
由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国。18亿亩耕地红
线。
 (3)合成纤维现用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原料,联合国预
测2050年全球枯竭。
 纺织纤维资源必须另觅出路。
6
 2. 中国纺织加工劳动成本显著上升,成本优势已
丧失。
 (1)目前,中国纺织加工劳动成本是南亚、东
南亚的4~6倍。
 (2)“十二·五”规划,期间“最低工资翻
番”。
 3. 纺织加工其他成本优势不再。
 (1)中国电源成本上升(美国电价折人民币
0.37元/度,国内0.5~0.8元/度)。
 (2)运输成本、污水处理成本、辅料成本大
幅上升。
 4. 原料价格波动,成本上升。
 2011年印度20英制支数棉纱出口到中国加关
税后售价17800元/吨,比我国棉花价格低。印
度棉纯棉坯布九年来已大量出口到中国。
7
四、中国纺织产业的出路
 1. 转型、升级。
 2. 纺织纤维原料资源另觅出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
展。利用“可以再生的、可以降解的、可以循环的、对
环境友好的生物质资源”。
 (1)天然纤维尽量不用粮田,不用耕地;利用盐碱
地、荒滩地、山坡地种植。首先注重纤维性能质量,
其次兼顾产量。
 (2)化学纤维尽量利用现有废弃资源进行再生利用。
 ①黏胶纤维浆粕来源利用:甘蔗渣、桑条、麻秆芯、
竹材、稻草、麦草、玉米秆生产。
 ②合成纤维利用玉米秆等废弃生物质材料,用生物
工程技术,转化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对苯二
甲酸等化工原料生产。
8
 ③开发新型资源:
聚乳酸纤维。
细菌纤维:如醋酸杆菌的纤维素纤维等。
 海副产品纤维:海藻酸钙纤维、甲壳质
或壳聚糖纤维素等。
 (3)废弃纺织品再生利用。
9
 3. 放弃中低档纺织产品加工,开发高档纺织产品加工生
产。
 重视“高”、“新”、“特”、“精”、“优”;
 (1)高性能材料:高强度、高模量、超高强度、超高
模量、耐高温、低温不脆,高摩擦因素、低摩擦因素、
耐化学腐蚀、耐烧蚀等等;
 芳纶1313、芳纶1414、芳纶14、芳砜纶、超高分子量高强度
高模量聚乙烯、高强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膜裂纤维纱、玻璃
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碳化硅纤维、聚苯硫醚、聚酰
亚胺、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咪唑等等。
 (2)新功能材料:防水、防油、防污、导湿(导汗)、
快干、高吸水、保暖、凉爽、抑菌、抗菌、防臭、防
蚊、驱螨、防紫外、远红外辐射、释放氧负离子、导
电、抗静电、防电磁辐射、防磁、隔离病菌病毒、隔
离毒气、透汽、遮蔽性、生物相容性等等。
10
 (3)特种结构、特种加工:
 纺纱:低扭矩纺纱、嵌入式复合纺纱、柔顺
纺纱、聚纤纺纱、空心纱、无捻纱等;
 织造:三维立体梭织;经编针织添纱(经向
添纱、纬向添纱、斜向添纱、多向添纱);
纬编针织添纱(经向添纱、纬向添纱、斜向
添纱、多向添纱);非织造(针刺、水刺、
压粘、添纱、缝编);编结(三维立体编
结);多向铺纱缝编等等。
 多层复合:纤维增强基质复合等。
 (4)精美时尚;精细、美观、文化、艺
术、时尚、品牌、环保、绿色、健康
11
 (5)优质产品:
 ① 超细纤维与特种结构品牌、精美时尚结合:超薄
棉织物(300英制支数,508公制支数,织物60克/
平方米)液氨丝光色织衬衣;超薄毛织物(500公
制支数,织物60克/平方米)提花印花围巾;超细
(500公制支数)超薄丝毛蝉翼纱织物服装;超薄
苎麻织物(160公制支数,240公制支数)服装;
超细涤长丝(25dtex)超薄织物(30克/平方米)。
 ② 高性能纤维与特种结构结合:导弹、火箭、卫星、
航天器另件;各种产业专用材料用途;出舱航天服、
喷火喉管、轴承套、飞机煞车盘。
 ③ 新功能纤维与特种结构、精美时尚结合:各种功
能服装、家用纺织品,各种防护服、隔离服,各种
过滤材料,医疗卫生用品。
12
 4. 科学技术创新
 高性能、新功能、自动化、节约能源、减少
污气污水污物排放、节约用水、减少原料、材
料、辅料消耗。
 5. 延伸产业链
 (1)向前延伸:纺织纤维、纺织纤维原材料。
 (2)向后延伸:最终产品开发、建设最终产
品市场。
 (3)延伸服务业。
 (4)工业化与信息化双化融合。
13
五、中国纺织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 1. 迎接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转变观念、迎接挑战。
在祖国面临国际性挑战过程中迎接困难、勇挑重
担、潜心工作、贡献力量。
 2. 工程教育密切结合经济社会需求,为经济社
会服务。
14
 3. 扎扎实实科技创新,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
群策群力、多学科结合、协力攻关。
 开发新原料、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
 开发高性能、新功能、特种结构、精美时尚的
优质产品,结合理念、文化、艺术、时尚,形
成品牌,开拓市场。

4. 沉着应战、拓展思维、协同作战、迎接全球第
六次科学技术大革命,力争作出中国人民的最大
贡献。
15
 管见所及,欢迎批评!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