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 22 21 24 2 213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013 1 22 21 24 2 213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概念:所谓“新材料作文”,即
作文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
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
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
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
行作文。它是介于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
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我们且
把它叫做新材料(或后话题)作文。
新材料作文、传统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联系和区别:
新材料作文,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
论文的传统材料作文,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
“三自”(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新材料作文不同于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
话题,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作文围
绕“话题”范围展开,材料可用可不用;
新材料作文则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
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也就是说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而不是话题。
一、关于所给材料
新材料作文:
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
不限文体,是介于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
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
寓言故事、历史事实
诗歌、漫画、名人名言
材
料
来
源
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
一段歌词、一组素材
一句格言、一个成语
材料形式 材料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
对所给材料的使用原则
应有明确的“引材料”的痕迹
不仅开头要概述引用,还要在中
间适当提及,在结尾可以再一次
的回扣材料,做到“善始善终”。
材料作文的组成
“引——析——点——联——结”
写作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
1、完全不引材料;
2、对所给材料一字不改,整段整段地照搬
照抄。缺少简明扼要的概括;
3、对所给材料进行添油加醋的扩写,这有
凑字数之嫌;
4、把所给材料当成一个论据使用,而不是
“引子”;
5、通篇文章,一直跳不出所给的材料,
“纠缠”过紧。
作文题目中所提供材料既是审
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
意的终极范围。对于新材料作文,
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
那么,如何审题立意呢?
二、关于审题立意
审材常见病症
1. 脱离材料 随意而为
2. 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
3. 抓一鳞而弃全鱼
4. 抓现象而弃本质
正确审读材料,是
作文(新材料作文)立
意的关键。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小和尚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太慢,感觉不
出自己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
有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
佛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
点手艺……”
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风、乐
呵乐呵了。
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
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
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
老禅师舒心地笑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寓言作文材料,故事内涵丰富。在
作文时要找准切入点,才可以准确构思立意。
这则寓言中有三个主要形象:老禅师、小和
尚、“佛像”。因此作文构思立意可以从这三个
主演的具象去切入。
从老禅师的角度,可以概括出
“教育一定要讲求方式方法”
“正确引导的效果要比一味的说教要好”
“给与亲身体验的教育,远远胜过那些空洞的说
教”
“教育是一门充满智慧的科学”
从小和尚的角度切入,可以概括出
“信心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要走向成功,不仅需要信心,还需要持
之以恒的毅力”
“欲速则不达”
“领悟真理,往往需要源于实践的体验”
“只有认清自己,才能树立雄心,激励斗
志,从而走向成功”
从佛像的角度切入,可以概括出
“在走向成功的途中,一定要懂得舍弃”
“舍弃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智慧”
“不经历雕琢,石头不能成佛;
不经过磨练,人不能成就大业”等。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法
找关键词句法
以果溯因法
把握情感倾向法
辨明关系法
同异互求法
找关键词句法
一、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
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
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
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抓关键句法
开头句
结尾句
对话句
结语句
训练1:
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高尔基《花——致M·A·彼什柯夫》:“要是
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
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非常
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会是轻松和愉快的。那
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
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
快。”


可以提炼观点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
索取”。拟题时可用“奉献与索取”“‘给’比
例2: 一只美丽的蝴蝶去找医生整容。医生对她说
“你已经很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来做美容。”
蝴蝶说:“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
医生说:“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 蝴
蝶打断医生的话:“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
医生只好同意为蝴蝶做了整容手术。
几天后,当一层层的绷带被解开,蝴蝶怀着激动的
心情接过镜子,镜子里面竟然是条毛毛虫。
人生在世,许多美好的东西既在过去,也在将来,
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是
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你觉得怎样呢?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材料简析:
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写蝴蝶为了追求更年轻、
更美丽而做整容手术,结果适得其反,变成
了一只毛毛虫。分析材料,可以说,是蝴蝶
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美丽和美丽,而产生
不切实际的想法,结果害了自己。故事之后
的分析有两个要点提示,
 一是“更重要的是现在”,即现在是最美好
的。一是“欲望不加控制就会害人害己”。
 审题立意是一定要把握住以上要点。

所以,本文的立意角度可以设定在以下几个
方面:
 1.学会控制欲望。
 2.把握现在,珍惜现在的美丽
 3.做事要适可而止
 4.人要正确认识自己
 5.做事过犹不及
 6.贪婪害人害己
 7.无欲则刚
 8.学会享受生活

例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一个推销员在街头推销气球。生意
稍差时,他就会放出一个气球。当气球在空中飘
浮时,就有一群新顾客聚拢过来,这时他的生意
又会好一阵子。他每次放的气球都变换颜色,起
初是白的,然后是红的,接着是黄的。过了一会
儿,一个黑人小男孩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望着他,
并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先生,如果你放的是黑
色气球,会不会上升?”气球推销员看了一下这个
小孩,以一种智慧和理解的口吻说:“孩子,那是
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的。”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社会或自身作文,自拟标
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材料的关键句是“孩子,那是气球内
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的。”气球内所装的东
西是什么?只要想明白这句话即可得到中心。
参考论点:
1、内在美才是真的美;
2、人只有真才实学才能令人折服;
3、人本身的品质(智慧、善良、顽强、奋斗)
是促使人前进的动力;
4、腹有诗书气自华;
例4: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
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
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
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
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
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社会或自身作文,自
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 审题方法:找关键词法。抓住最关键
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
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
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
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
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
神。
例5: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
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
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
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
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
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
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
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
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 审题方法:找关键词法。关键句“兔子
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野兔谨小慎微,不敢走新路,不敢创新。
 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
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
“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不要谨小慎
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
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
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
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
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
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
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
功倍。
二、 把握情感倾向法 有的材料在叙述、
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
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
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把握情感倾向法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
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
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
赏。
贬
贬
观点: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 强加于人
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
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训练2: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
地的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
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
需要三千年的时间,只好忍痛放弃了这个
计划。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
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要三千
年的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
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
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1、蜗牛好高骛远,立志大而不当,结果
两次宏伟的计划都因不切实际而流产。
2、不肯脚踏实地,不肯从干好平凡的小
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三、 以果溯因法
从分析原因
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
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
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
方法。
训练1:结合下面材料,进行作文
立意。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
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
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弹了
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
弦断了。
分析:
从原因入手分析,我们很容易把
握住作文命题的方向,当然,作文时
不必局限于谈“爱”或“压力”,只
要扣住“不能超过一个限度”“凡事
应适可而止”构思立意即可。
取材的范围还是很广的,比如谈
追求的目标不可过高,艺术创作要讲
究适度之美等等,都是可以的。
训练2 某省一扶贫工作团,做了件扶贫实事,
向某个贫困山区赠送了一批优良种羊。几个月后
去了解情况,村民们说,羊肉的味道很好,请再
送些来。
结果
原因
送了优良种羊
村民说羊肉好吃再送些来
村民观念落后,素质不高
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
立意: “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
“标本兼治,双管齐下”等
训练3: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
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
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
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
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
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
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
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
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
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
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
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
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
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
原因立意。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
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
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
写出新意。
训练4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
“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
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
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结果
枭搬到东边,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它。
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能更鸣)
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例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把刺猬的
刺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又把乌
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
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它
的店牌。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
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不少于800字。
 原因:绵羊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卷了;
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
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
 结果:刺猬大哭,伤心至极;乌鸦很生气;
狐狸砸了它的店牌。
参考立意:
(1)从绵羊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
别人的身上可以得出结论:切莫“以己律人”
或“已之所欲,勿施于人”。
(2)卷发、白发和青菜是绵羊的专利,虽适
合自己,却是对刺猬的伤害,对乌鸦的讽刺,
对狐狸的愚弄,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
他事物的特殊性,办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发,
探求并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 例6: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
项航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
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
发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
中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
了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
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
厂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
留学。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 结果:不起立领奖 单独和厂方谈判合作的成果
 原因:有才无德
 立意: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
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
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
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
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
辨明关系法
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
(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
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
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
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训练1:结合下面材料,提炼作文的立意。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
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
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
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
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
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
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
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
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
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分析: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
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
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
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
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
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
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
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
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
可立意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2: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
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
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
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
也是依存关系。据此,我们可立意为:
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
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此立意即可。
例3: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然后自选
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晴朗的夏天/树叶把自已的绿阴撒向
谷地./在树枝上,它们高谈阔论/极力夸
耀自已。
“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从地底
下发出了温和的声音。/“是谁说话?竟敢这
样傲慢无礼!”/树叶吵吵嚷嚷,在发脾气。
“是我们,”/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
深地埋在黑土中的——树根。
1、 材料中涉及到哪些对象?
2 、主要对象是什么?态度和倾向?
树叶:自夸、目中无人
树根:奉献、默默无闻
树叶和树根:“不可数典忘祖”、“饮水要思
源”、
“功成莫忘本”等等。
例4: 一棵小树看到一个农夫带着斧头走到它的身旁,
便对他说:“亲爱的农夫,请你把我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
我在这里无法自由自在地生长。我既见不到阳光,根也找
不到延伸的地方,四周甚至吹不进一点儿风,这些树木好
像在我头上织成了拱形罗网!要不是它们妨碍我生长,一
年之后我就可以成为这一带最醒目的大树,我的浓阴将覆
盖住整个山谷。可现在呢?我却长得像细细的树枝一样。”
于是农夫就挥动斧头来为小树帮忙,在小树周围清理出很
大的一片地方。但是好景不长!小树受到太阳的烘烤,还
受到大雨和冰雹的袭击。最后,小树被狂风摧折在地。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
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
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本材料应关注小树、围绕小树与周
边的关系、对小树言行进行质疑。
我们需要分析“三个主要”
主要对象:材料中的主要对象
主要关系:对象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意图:命题者的情感倾向
有效立意
1、有时候看起来会妨碍自己的东西,
其实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2、我们要培养共存互利精神;
3、不要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毁坏他
人的基础上,否则结果是悲惨的;
4、挑战恶劣的环境,战胜自我,成
功更有价值。
现实生活、人生的某些思想、
观点、认识往往通过一些数据、
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
来,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关心现
实,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
活,挖掘其中的含义。
同异互求法

五、同异互求法
对于组合性材料作文,
应该通过对每则材料的同异来分析,确立文章
的最佳观点。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
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
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
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
叉、重合的点,在互为因果、互为补充或相互
对立的比较中概括出一个论点。这样才不致于
被似是而非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同异互求法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异中求同
3、一傅众咻(一人教导,众人吵闹,难以学好)
三阅
则读
材左
料面
立意: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
1、战国时期赵王实行胡服骑射政策。
2、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筑万里长城。
同异互求
3、汉代王昭君出塞,为帝业实施和亲政策。
4、鲁迅就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写了《拿来主义》。
5、我国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6、清代搞闭关锁国行不通后又搞求荣卖国。
六阅
则读
材左
料面
立意:封闭与开放、封闭与交流,以开放心态对待外部事物、
外部文化等
训练3:
根据下面两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
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1]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
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2]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
“你如果遇上别人碰上麻烦事会怎样对待?”回答“悄
悄走开”的人不少。
[解析]这是199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作为组合性材料,
写作时要作同异祈求。第一则材料赞赏别人的“助人为
乐”,第二则材料表现自己的不“助人为乐”。两则材
料在为人处事的关系上统一起来,文章可以立论为
“欣赏别人,也要看重自己”,因为“你不是旁观者”。
训练4:材料一:高速公路往往会在一段笔直平
坦的道路后有意设计一个起伏很大的限速弯道,
其目的是使开车的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
避免由于很长时间高速行驶所形成的方向上的
惯性而造成视觉上的误差。
 材料二: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
小小的绣花针穿线的时候,穿针者越是全神贯
注的努力,他的手越会抖得厉害,线也越是不
容易穿入。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
颤抖”,意思是说,目的性越强越不易成功。
 要求全面理解以上两则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
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
材料一:强调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精神处
于紧张状态,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 材料二:强调做事不能太有目的,不能太紧张,
要适当地放松自己。
 两则材料从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深入分析其
内在联系,又存在着统一性。这统一性就是材
料的主旨所在,由此可得出如下立意:

张弛有度,乃成功之良策;
 既要紧张,也要适度轻松;
 既要集中注意力,又要分散注意力等。
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法
找关键词句法
以果溯因法
把握情感倾向法
辨明关系法
同异互求法
总结:
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
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
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
度。不能另搞一套。
特别提醒:
上面的几中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
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则材料都
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构
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