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與校園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謝莉君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性別與校園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謝莉君

性別與校園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謝莉君
性別暴力
與「性別」、「性別角色刻板化」、
「性別權力濫用」等有關的校園攻擊行
為
性騷擾/性侵害
因性別特質/性傾向歧視的暴力
追求/分手暴力
性別暴力
 我認為
校園空間哪裡最不安全,最容易發生性
騷擾事件?
 哪種類型的性騷擾?
 為什麼?
 怎麼改變?
校園空間之大搜查線
 目的:友善校園/硬體設備改造
 策略:敍說校園空間的故事
 方法:拍攝/拓圖/短片拍攝、模型
設計
1994年5月爆發師大性騷擾案,女學生團體聯合婦女團體,發起522女人連線反性騷擾
大遊行,五年後,北科大案爆發,婦運團體持續聲援施壓,教育部首度組成專案小組
進行調查,學校最後解聘該名教授,北科大及教育部則因處理疏失遭監察院糾正。
女權火照夜路
1996年12月21日,為
悼念婦運健將彭婉如的
不幸遇害,同時抗議女
性人身安全缺乏保障,
全國婦女連線發起
1221[女權火 照夜路]
大遊行,爭取女性的夜
行權。
校園霸凌(BULLY) 常見型式
霸凌:指蓄意且具傷害性的行為,
是持續重複出現一種欺凌現象,
專指孩子們之間惡意欺負的情形
肢體攻擊
語言—取綽號
嘲笑弱勢
關係-排擠 散播 孤立
性-以身體,性別,性取向來取笑
校園霸凌(BULLY)
 校園霸凌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
學童知情(66.9%)且多數有被欺負
的親身經驗(63.4%)
 根據國外的研究顯示,曾是霸凌兒童
的男性,到24歲止,有60%的人至少
有一次的犯罪紀錄,有40%高達3次或
3次以上的犯罪紀錄;非霸凌兒童者僅
10%有犯罪紀錄,顯示兒童時期的霸
凌行為與成年期的犯罪行為息息相關。
受害者為何保持沉默?
 常見迷思:
1. 性騷擾被個人化,如:性騷擾是(少數)個
人的問題
2.性騷擾被人性化,如:性騷擾不是性別的
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3.淡化性騷擾的嚴重性(摸一下又不會死)
4.對性騷擾命名的猶豫(這是不是一種關愛
的方式?!)
5.將性騷擾私人化:提到騷擾者他的個人情
境(如︰白領已婚博士學位) 或凸顯受害者
的不利處境(如︰權力低)
性騷擾的抗拒策略
1.不予理會
2.避開騷擾者
3.找別人談
4.與騷擾者面質
5.提出申訴/告訴。
 其中以「不予理會」最常被使用,但最無
效;相反的,「提出申訴/告訴」為最有
效,但最少被使用(Cochran, Frazier &
Olson 1987)。
防治目的
 積極
 目標:終結性騷擾,
 策略:採「自信」與「自尊」姿態(即
對性騷擾感到義憤,對性騷擾者感到
憤怒)
 消極
 因為不相信/不認同組織有處理性騷
擾的效能),因此將會採「被動抗拒」
策略, 如:漠視、忍受、解釋掉性騷
擾的狀況。
學校的角色
(一)宣示提供員工/學生免於性騷擾與性別
歧視之就業/就學環境之政策
(二)建立周延的申訴管道與流程
(三)設置受害者代言人制度
1.提供受害者情感性之社會支持,
2.扮演受害者之代理人,以專業訓練協
助後者提出申訴,及面對調查程序。
 全國、直轄市或縣、學校之主管機關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委員會,置委員5-21
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
女性委員應佔總數二分之一以上,並得聘
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
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學者專家為委員。
 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
處理模式
與其
救他
濟處
辦理
法模
式
教育部
縣市教育局
學校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內部處理
危
機
處
理
調
查
機
制
外部聯繫
諮
商
輔
導
通
報
制
度
外
界
互
動
輔
導
轉
介
民
間
團
體
政
府
機
構
司
法
訴
訟
危機處理
 校內通報
由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負責處理
 危機處理工作
一、通報系統
二、通知家長
三、就醫
四、協助蒐證
五、心理支持系統
六、相關諮詢服務
外界互動
 學校與媒體互動的重要原則
一、積極介入與處理
二、保護事件當事人,避免曝光─
建立發言人制度、新聞稿、保護當事人
提供專業及教育見解
三、避免處罰
面對案主
1.設定面談的原則基礎:
(1)確定約談的過程中不被他人打擾
(2)聆聽,沒有評判,也沒有預設
(3)嚴肅地看待其申訴
(4)強調申訴過程的保密性
(5)說明此次約談將如何被記錄,又有那
些將被記錄
蒐集事實
(1)詢問申訴者「為何打電話來?」若他/她不知如何
描述其遭遇, 請他/她敘述「最近發生的事」
(2)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蒐集具體的行為,詢問澄清
性的問題並使用複述法) =>先告知詢問目的,請
求諒解
(3)誰是被投訴的(性)騷擾者?=>可先問關係
(4)(性)騷擾者是否告知其行為是不受歡迎的嗎?如何
告知的?如果已被告知其反應為何?
=>若未反應,情境及心中的擔心為何?
(5)行為發生的確切時間為何?=>不要問為什麼?
(6)行為發生的確切地點為何?
蒐集事實
(7)有任何目擊者嗎?
(8)你曾向別人說起這件事嗎?
(9)此類行為經常發生嗎?若是,持續多久了?
(10)你有什麼與該控訴相關的證據或檔案資料?
建議當事人可立即採取的策略

告知可信任之人:
直接告訴可信任的同事/學;不管如何,只要你不想和騷擾者接觸,一定
要告訴其他人發生了什麼事以及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

記錄性騷擾事件:
a.詳盡紀錄事情發生的完整經過
b.你做了什麼抗拒/應對?若無,為什麼?
c.你的感覺如何?
e.對你所產生的其它影響
f.列舉目擊者
g.目擊者的反應
h.時間、日期和地點
i.每次事件發生之後儘速寫下來
j.妥善保存你的紀錄
向組織內相關單位或法治單位提出申訴
以校園性騷擾為例
調查處理機制
 接受申訴
一、認知與態度:性騷擾案件之權力關係
二、建立明確申訴窗口
三、受理申訴
(一)書面 (二)具名
四、跨校案件
調查處理機制
 調查與處理
一、調查小組成立辦法
(一)成員背景與性別比例原則
(二)人數
(三)迴避原則
(四)職責與權限
調查處理機制
二、訪談原則與注意事項
(1)訪談不公開
(2)調查小組成員需全體參與
(3)訪談前說明注意事項
(4)訪談中注意事項與原則
a. 保密原則
b. 避免重複訊問
c. 避免當面對質
d. 充分表達機會
e. 針對問題、交叉比對
f. 錄音與逐字稿
三、進行調查
四、調查報告
(一)團體決策
(二)報告書寫
五、懲處建議
(一)懲處裁決流程
(二)懲處依據
(依教師法第14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5條)
調查處理機制
(1)詢問申訴者,是否騷擾者對他/她做了其它不當的
行為而尚未被提及的?
(2)希望如何解決該問題?
(3)說明申訴過程將如何執行及合宜的時間流程
=>熟悉法案內容
(4)申訴人對於回到原工作(學習)單位有無意願?
(5)如果他/她覺得情緒不舒服,是否需要轉介資源來幫
他/她?=>諮商機構
(6)告訴申訴人,若需後續聯絡的策略
(7)向申訴人強調機構的角色及功能
(8)立即與督導聯繫,以確認下一個步驟
接案者的紀錄
 接案日期
 匿名代號
 案情敍述(儘量詳細)
 申訴過程及狀態/蒐證的可能
 已給予之建議
 困境
 當事人情緒狀態/對機構的期待
 資源轉介
提醒當事人
調查處理過程中可能衍生的困擾與建議
(一)針對案情
1.以陰謀論為加害人解套
2.同儕/同學選邊站
3.當事人缺乏心理支持系統
(二)針對調查小組
輔導與調查分開,避免角色衝突
阻力與困境
 第一線v.s.
長官
 時效性的掌握
 告知違反性平法的嚴重性
 家長
 其它系統的整合:教官/校警
如何與家長聯絡?
 接案者應與當事人溝通通知家長的意義
與必要性,同時也要取得當事人的信任
 必須評估當事人的家庭功能狀況,並與
當事人溝通,決定由誰來通知、通知哪
一位家長、何時及如何通知最為妥當
 若家庭功能不佳,可考慮先通知學生較
信任的親屬長輩,並應有學校老師陪伴,
與家長妥善溝通,避免家長可能因為強
烈的情緒反應而無法支持與協助當事人
結案
(一)公告原則與通報義務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6條、第27條)
(二)申復與救濟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32、33、34條)
(三)未來處遇
諮商輔導
 輔導對象─
受害者、加害者、其他相關人員
 對輔導工作者的支持
 輔導工作注意事項
一、輔導工作者須具備性別意識
二、對外尋求輔導資源
三、訂定整體輔導計畫
四、持續進行性別教育
危機處理人員的支持系統
 需處理相關人創傷症候群:哭泣,害怕
獨處、孤立感、自傷傾向。時時on call
而出現壓力
 有可能面臨司法訴訟
 內部支持系統
 民間團體的協助
性騷擾防治教育的教學重心:
 培養對性騷擾的正確認知
 建立身體自主權的概念
 相信自己的直覺
 如何知道你正被性騷擾?
假如行為是不受歡迎、你不想要的或讓
你覺得不舒服,你有權去要求停止該行
為,最好不要允許類似行為繼續出現或
保持原狀
可以鼓勵當事人的-自我賦權
1.千萬不要自責;
2.千萬不要懷疑你自己;
3.千萬不要遲疑:假如騷擾者一方面表示
後悔,另一方面 卻持續性騷擾,你千萬
不要為自己的感覺感到抱歉;
4.立即反應,即使性騷擾持續進行中或已
經行之有年,採取行動永不嫌太晚;
5.千萬不要害怕嘗試:一旦你開始了,事
情就變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