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肉新鲜度的检验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九章 肉新鲜度的检验

Slide 1

实验二 肉新鲜度检验的方法
 感官检验
 理化检验:依据腐败分解产物的特性

和数量
 微生物检验:细菌的污染程度、种类


Slide 2

一、

肉新鲜度的感官检验

 肉的感官性状变化。
 借助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

等对肉的卫生质量进行评价。


Slide 3

感官检验的内容
主要是观察肉表面和切面的颜色,观察和触
摸肉表面和新切面的干燥、湿润及粘手程度
 观察肌肉纤维的清晰程度和感觉其坚韧性,
用手指按压肌肉判断肉的弹性,嗅闻气味判
断是否变质而发出氨味、酸味或臭味
 观察煮沸后肉场的清亮程度、脂肪滴的大小,
以及嗅闻其气味,最后根据检验结果作出综
合判定。









感官指标见下表1


Slide 4

等级
项目

一级鲜度

二级鲜度

变质肉

色泽 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 肌肉色稍暗,脂肪缺 肌肉无光泽,脂肪
脂肪洁白或淡黄色(牛 乏光泽。
灰绿色。
肉脂肪呈淡黄色)

*注

粘度 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
粘手。

外表干燥或粘手,新 外表极度干燥或粘
切面湿润。
手,新切面发粘

弹性 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

指压后凹陷恢复慢且 指压后凹陷不能恢
不能完全恢复
复,有明显痕迹

气味 具有猪、牛、羊、兔肉
的正常气味,无异味

略有氨味或略带酸味 有臭味

肉汤 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与
表面,具有香味

稍有浑浊,脂肪成小 浑浊,有絮状物,
滴浮于表面无鲜味
脂肪极少浮于表面,
有臭味

处理 可食用

削割变质表面部分, 不可食用,可作工
切块、通风、烧煮或 业用或销毁
盐腌


Slide 5

宰后肉色的变化
 肉色主要是由肉中含有血红蛋白

(Hb)和肌红蛋白(Mb)形成
 放血充分的肉,肉色主要由肌红蛋白

决定。


Slide 6

肌红蛋白(暗红色)


氧合肌红蛋白(鲜红色)

返回



高铁肌红蛋白
(褐色)

H2S
硫代肌红蛋白
(绿色)


Slide 7

发粘
 发粘是微生物产生腐败的标志
 污染的微生物多为G-嗜氧性假单孢菌

属和海水无色杆菌,这些细菌不产生
色素,但能分泌蛋白水解酶
返回


Slide 8

二、 肉新鲜度的实验室检验
感官检验虽然简便易行,但有局限性

实验室检验是感官检验的继续和补充


Slide 9

实验室检验方法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反应、球
蛋白沉淀反应、PH值的测定、硫化氢的测
定、细菌学检查等。



目前只有挥发性盐基氮测定作为国家现行
法定检测方法。


Slide 10

一、挥发性盐基氮测定
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微量扩散法


Slide 11

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原理
(一)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原理
 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
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 NH3 )以及胺类
(R- NH2)等碱性含氮物质。上述物质可以和组织
内的酸性物质结合,形成盐基态氮( NH4+ -R-)此
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在碱性溶液中蒸馏出后,用硼
酸吸收液吸收,再用标准酸滴定,计算含量。


目前,我国在鉴定肉新鲜度的化学指标中,只将挥
发性碱性总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简称
TVBN)一项列入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Slide 12

测定过程中的反应原理
蒸馏:
2NH4+ + Mg(OH)2 → 2NH4OH + Mg2+
NH4OH △ NH3↑ + H2O
 吸收:
2 NH3 + 4H3BO3 → (NH4)2B4O7+ 5H2O
 滴定
(NH4)2B4O7+2HCl+5H2O →2 NH4Cl+
4H3BO3



Slide 13

(二)、试剂
1、10g/L 氧化镁混悬液
2、20g/L 硼酸吸收液
3、0.0100mol/L 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
4、2g/L 甲基红—乙醇指示剂
5、1g/L 次甲基蓝指示剂
6、混合指示剂:临用时将上述两种指示液等
量混合。


Slide 14

(四)实验操作
1、样品处理:将样品除去脂肪、骨及腱后,
切碎搅匀,称取10.00g,置于锥形瓶中,
加100mL水,不时振摇,浸渍30min后过
滤,滤液待测。

2、蒸馏和滴定 :(蒸馏装置如下)


Slide 15

半微量定氮仪器


Slide 16

2、微量滴定管:最小分度0.01mL








Slide 17

滴定过程


硼酸 + 指示剂(桃红或蓝紫色)





混合液(吸氨呈蓝色)




HCl

中和




混合液(桃红或蓝紫色)


Slide 18

影响挥发性盐基氮测定值的因素
 蒸气通入量的大小

 反应的强弱
 蒸馏时间的长短
 滴定终点的判断


Slide 19

(五)计算
(V1—V0)×c×14
X= ────────── ×100
m×5/100
式中:X—样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mg/100g;
V1—测定用样液消耗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体
积,mL;
V0—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体积,
mL;
c—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14—与1.00mL 0.1000mol/L盐酸或硫酸标准溶
液相当的氮的质量,mg;
m—样品质量,g。


Slide 20

(六) 结果评价
品种

指标

牛、 鲜
猪肉 海水 海水
羊、 (冻)(辐 贝类 鱼
兔肉 禽肉 照猪
肉)

挥发
性盐 ≤ 20 ≤ 20
基氮
(mg
/100g)

20

淡水


河虾

≤15 ≤30 ≤20 ≤ 20


Slide 21

二、 鲜肉pH值测定
(一)原理:肌肉pH值的变化反应了肉品
质量的变化。
屠宰后的畜肉,由于肌糖元的无氧酵
解和ATP的分解,乳酸和磷酸含量增加,
pH下降。


Slide 22

动物宰后肌肉pH值的变化


Slide 23

(二)试剂


pH6.86标准缓冲液:取在120℃下干燥2h
的磷酸二氢钾(KH2PO4)1.70克,磷酸
氢二钠(Na2HPO4)1.775克,以重蒸馏
水于500mL容量瓶中定容,在25℃时,
pH为6.86


Slide 24

(三)仪器 :酸度计



笔式PH计


Slide 25

(四)实验操作


取待测肉样5g,绞碎。



加入50mL蒸馏水,混匀,浸泡30min并
不时搅拌。



过滤



用酸度计测定滤液的pH值。


Slide 26

(五)结果判定
新鲜肉pH值

5.8~6.4

次新鲜肉pH值 变质肉pH值

6.5~6.6

> 6.7


Slide 27

宰后畜肉的pH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品种关系
 采样部位

 家畜宰前状况
 屠宰方法
 病理状况
 腐败作用
 冻结方法


Slide 28

三、 粗氨的检测(纳氏试剂法)
(一 )原理
2HgCl2 + 4KI → 2HgI + 4KCl
2HgI + 4KI + 3KOH+NH3 → 7KI+2H2O
Hg
+ O
NH2I (黄色沉淀)
Hg


Slide 29

(二)试剂


纳氏试剂:称取碘化钾14g溶于40mL热的
蒸馏水中,在不断搅拌中加入4%升汞溶
液,直至生成浅红色沉淀。加30%氢氧化
钠100mL,并稀释至500mL,再加少量升
汞溶液,至生成永久性混浊,静置24h,
取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4%升汞溶液:取4g Hgcl2溶于100mL蒸馏
水中。


Slide 30

(三)实验操作


取试管两支,1支加入1mL蒸馏水,另1支
加入1mL测定pH值时制备的肉浸液。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纳氏试剂,每加一
滴都要摇匀。



比较两管液体的颜色与透明度变化,观察
沉淀发生情况,一直加到10滴为止。


Slide 31

纳氏试剂反应结果判定表
试剂滴数 溶液的变化

氨含量约
(mg/100g)

反应 肉的品质

16以下

-

新鲜

10滴

色微黄,无混浊
和沉淀

10滴

色黄,轻度混浊, 16—20
无沉淀

±

腐败初期,应立即食


10滴

色黄,轻度混浊, 21—30
稍有沉淀

+

腐败初期,应立即食


6—9滴

黄或桔黄色,有
沉淀

31—45

++

切除可疑部分,余者
立即食用

1—5滴

黄或桔黄色,有
沉淀

45以上

+++

腐败肉,不能食用


Slide 32

四、 硫化氢试验
(一)原理
 肉类在腐败过程中,含硫的氨基酸在
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产生硫化
氢。
H2S+Pb(CH3COO)→PbS↓+2CH3COOH


Slide 33

(二)试剂
醋酸铅碱性溶液:10%醋酸铅
加10%氢氧化钠到沉淀完全溶解。


Slide 34

(三)实验操作


取待测样品25g



剪碎成2—3g一块后置于100mL锥形瓶内。



取一滤纸条,用醋酸铅碱溶液浸湿,稍干后小
心悬于瓶内塞上(接近肉块但不触及),塞紧
瓶塞,静置15min。



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必要时将锥形瓶置
60℃水浴中加热,可加速反应。


Slide 35

(四)结果判定
 滤纸条无变化:新鲜肉;

 滤纸条变为黄褐色:次鲜肉;
 滤纸条变为黑褐色:变质肉。


Slide 36

五、 球蛋白沉淀反应
(一)原理
 肌球蛋白也称肌凝蛋白,是构成肌纤维的主要蛋白
质,它易溶于碱性溶液中,在酸性环境中则不溶解


当肉变质腐败时,由于肉中氨和胺类等碱性物质的
蓄积,产生大量的有机碱类物质,使肉由酸性变为
碱性。
重金属盐/酸(醋酸)

有机碱 + 金属离子

沉淀


Slide 37

(二)试剂
 10%醋酸溶液:量取10ml冰醋酸,

加蒸馏水至100ml,混匀即可。
 10%硫酸铜溶液:称取硫酸铜

(CuSO4.5H2O)15.64g。先以少量蒸
馏水使其溶解,然后加蒸馏水稀释
至 100ml。


Slide 38

(三)操作方法
1、肉浸液的制备:
从猪、牛、羊等的被检胴体表层下取肉样
50克,然后用剪刀剪碎,混合后取样10克,加
100ml蒸馏水浸渍30分钟,过滤得1 :10肉浸
出液。


Slide 39

2





①醋酸沉淀法:向试管中加入肉浸液
2ml,加入10%醋酸2滴,将试管置于
80℃水浴3分钟,然后观察结果



②硫酸铜沉淀法:向试管中加入肉浸
出液2ml,加 10%硫酸铜溶液5滴,
振摇后静置5分钟,然后观察结果。




Slide 40

(四) 判定标准
 新鲜肉:液体清亮透明;

 次新鲜肉:液体稍混浊;
 变质肉:液体混浊,并有絮片或

胶冻样沉淀物。


Slide 41

肉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方法
 电化学的方法
 分光光度法


Slide 42

阻抗法
器材:DS-Ⅱ型交流阻抗计。不锈钢检 测电

 方法:将新鲜肉用刀切成长7cm,宽5cm,厚
5cm,置于方盘中,将电极顺肌纤维方向插入
肌肉中,然后观察记录阻抗值。
 结果 鲜肉段
次鲜肉段 变质肉段
前腿肉 〈2800
〈4700
≥5300
后退肉 〈3500
〈5400
≥6200



Slide 43

电导率仪法
原理 :肉浸液中存在一定的离子浓度,当微
生物繁殖、组织蛋白酶分解时,肉浸液中的离
子浓度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依据其改变的规
律(即电导值与浓度间的关系),即可反映肉
的新鲜程度。
 设备:DDS-Ⅱ型电导仪(上海第二分析仪器
厂)
 结论:新 鲜 肉L〈 1.1*103 µΩ/cm
次新鲜肉L [1.1*103—1.2*103] µΩ/cm
变 质 肉L 〉1.2*103µΩ/cm



Slide 44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法快速检测猪肉新鲜度

优点:
 操作简便.
 条件容易控制。

 能规律性的反映肉的新鲜程度。
 不受被检测肉品部位、品种等影响。


Slide 45

(一) 测定原理


肉食品中的蛋白质在组织酶和细菌的作用下,发生
分解产生氨(NH3)和胺(R-NH2)等碱性含氮物,上述
物质可以和组织内的酸性物质结合形成盐基态氮
(NH4+R-)
在酸性条件下

盐基态氮物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显色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溶
液浓度成正比而测定肉品的新鲜度。


Slide 46

(二)测定方法


肉浸液的制备:取待测肉样(肉糜)10克,放
入100 毫升无氨蒸馏水中浸渍30分钟,其间
搅拌数次,然后用定量滤纸过滤,滤液待测。



试剂:显色液为对二甲氨基苯甲醛0.2克,
浓盐酸4毫升,95%酒精30毫升。



吸光度值的测定


Slide 47

吸光度值的测定
用50毫升容量瓶,按下表进行操作,721 型分光光度
计比色,波长420纳米,比色皿直径0.5厘米,显色时
间5分钟。混匀,定容至50毫升,空白管调零比色。
━━━━━━━━━━━━━━━━━━━━━━━
蒸馏水
肉浸液
显色液
━━━━━━━━━━━━━━━━━━━━━━━
空白管溶液 45毫升
0
5毫升
待测溶液
0
45毫升
5毫升
━━━━━━━━━━━━━━━━━━━━━━━


Slide 48

(三) 测定结果
 新鲜肉:A<0.16;
 次鲜肉:0.16

< A < 0.23之间

 变质肉:A>0.23


Slide 49

说明:
1、分光光度法与感官检验和理化指标测定值
在判定肉品新鲜和变质上结果相吻合。
2、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肉鲜度,操作较挥发性
盐基氮测定简单,条件容易控制,只要控制
好显色剂加入显色的时间、剂量等就能准确
测定出肉的新鲜与变质程度,且能进行定量
比较,吸光度值随肉的新鲜度降低而逐渐增
大。


Slide 50

三、 微生物检验

污染肉类的微生物

腐生微生物
(假单胞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变
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等)
病原微生物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核杆菌、布鲁氏杆菌、炭疽杆菌)


Slide 51

 一、细菌菌落总数测定
 二、肉品大肠菌群测定
 三、鲜肉触片镜检


Slide 52

(一) 触片制备
从肉样中切取3×3×6cm大小的肉块浸
入酒精中并立即取出点燃灼烧,如此处
理2—3次,从表层下0.1cm处及深层各剪
取0.5cm3 大小的肉块,分别进行触片或
抹片。


Slide 53

(二) 染色镜检

将干燥的触片用甲醇固定1min,进行革
兰氏染色后油镜观察5个视野,同时分别
计出每个视野的球菌和杆菌数,然后求
出一个视野中细菌的平均数。


Slide 54

(三)结果评价
 新鲜肉:1万/g以下,触片印迹着色

不良,表层触片可见到少数的球菌
和杆菌,深层触片无菌或偶见个别
细菌,触片上看不到分解的肉组织


Slide 55

次鲜肉:1万—100万/g,触片印迹着色较好,

表层触片上平均每个视野可见到20—30个球
菌和少数杆菌,深层触片也可见到20个左右
的细菌,触片上明显可见到分解的肉组织。

变质肉:100万/g以上

,触片印迹着色极浓,
表层及深层触片上每个视野均可见到30个以
上的细菌,且大都为杆菌,触片上有大量分
解的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