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  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  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  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 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 (1)短: 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 (2)快: 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 (3)活: 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 (4)强: 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 两类人物通讯: 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 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 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 五、人物专访 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 (1)针对性。 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 (2)代表性。 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 (3)适合性。 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 (1)精心选择人物。 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   (2)准确把握时机。 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 (3)合理安排观察。 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  (4)注意谈话纪实。  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 (5)控制访谈方向。 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   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 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   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  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   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       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 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   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的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  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  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  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 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 (1)短: 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 (2)快: 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 (3)活: 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 (4)强: 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 两类人物通讯: 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 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 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 五、人物专访 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 (1)针对性。 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 (2)代表性。 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 (3)适合性。 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 (1)精心选择人物。 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   (2)准确把握时机。 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 (3)合理安排观察。 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  (4)注意谈话纪实。  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 (5)控制访谈方向。 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   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 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   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  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   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       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 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   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的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  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  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  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 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 (1)短: 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 (2)快: 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 (3)活: 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 (4)强: 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 两类人物通讯: 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 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 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 五、人物专访 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 (1)针对性。 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 (2)代表性。 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 (3)适合性。 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 (1)精心选择人物。 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   (2)准确把握时机。 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 (3)合理安排观察。 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  (4)注意谈话纪实。  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 (5)控制访谈方向。 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   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 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   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  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   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       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 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   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的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  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  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  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 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 (1)短: 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 (2)快: 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 (3)活: 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 (4)强: 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 两类人物通讯: 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 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 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 五、人物专访 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 (1)针对性。 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 (2)代表性。 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 (3)适合性。 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 (1)精心选择人物。 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   (2)准确把握时机。 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 (3)合理安排观察。 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  (4)注意谈话纪实。  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 (5)控制访谈方向。 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   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 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   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  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   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       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 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   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的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1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2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3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4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5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6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7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8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9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10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11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12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13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14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15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16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17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18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19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20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21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22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23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24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25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26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27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28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29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30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31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32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33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34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35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36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37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38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39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40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41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42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43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44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45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46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47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48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49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50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51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


Slide 52

新闻采访
人物的采访

一、三种人物类新闻





人物新闻:
是指用消息形式报
道人物活动与事迹
的一种新闻体裁。
如:曹德旺将成中国最慷
慨富豪 捐股市值达43亿元

课前阅读:


阅读《任长霞:百姓心中的丰碑》,思考并分
析该篇报道中使用的采访方法和技巧。






人物通讯:
是较详尽反映新闻
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
公安局长楷模任长霞






人物专访:
对新闻人物进行专
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史玉柱:我是个商人 产
品以满足内需为主

二、两类新闻人物:


动态新闻人物:即各类的政治体育娱乐明星、各
种新闻事件的主角,比如国家或地区政治领导人、
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冠军,娱乐明星等。



比如政治明星薄熙来、台湾地区的马英九等,体育明
星刘翔、姚明等,娱乐明星刘德华、周杰伦等,这属
于这类人物,这类的人物人们较感兴趣,给予的关注
也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写这一类人物,不要把他们
写成毫无缺点的圣人,读者对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已
经生厌。应该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还原到观众面前,
简单说,你是在写人而不是写神。





静态新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新闻事件的主角,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的代表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
比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访一个
劳模来表现整个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像海峡都
市报坊间版就报道过很多静态的人物,比如专
门给人开锁的、专门修马桶的马桶诊所的“医
生”、社区的段警等。



这两类人物受关注的程度不同,我们关注他们
的角度也不同。对于动态人物,我们一般关注
新闻事件或人物生活(奋斗、成功、挫折)本
身,从而把新闻事件还原给公众,或者把人物
的奋斗过程及所谓的心路历程展示给大家,给
人以某种启发。而对于静态人物,我们应关注
他身上的代表性,把他最能代表这个群体的一
面展示给公众,体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性。

三、人物新闻

1、人物新闻的特点:


(1)短: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读题时代,根据调查,一份报
纸停留在读者手上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人
们没有耐心看太长的文章。



(2)快:



一人一事或一事一人,比通讯、专访更有时间优势。



(3)活: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都比较鲜活,没有其它报道里
的专业术语、空泛议论。



(4)强:



选取的人物总有其代表性或特点,典型性、说服力比
较强。

2、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


(1)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不能只针对动态人物,还要把眼光放在静态人物上,
因为生活中更多的、离读者更近的,是静态人物。



(2)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新闻意识、精品意识、版面意识



(3)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科学家不总是走路时撞到电线杆,农民不总是憨憨地
笑,工人也不都是满身油污,每类人、每个人都有其
个性。



(4)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概述性语言与细节性描写的结合。

四、人物通讯


两类人物通讯:



(1)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王进喜、焦裕
禄等。



(2)写有争议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年广
久、成克杰、胡长清、邱晓华等。

采访人物通讯的注意事项


(1)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每一篇流传较广的人物通讯,一定都主题明确,
特点鲜明。比如《焦裕禄》,就集中表现与贫
困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而《哥德马赫猜
想》中的陈景润,刚集中表现了科学家的真与
痴。




(2)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每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都富有时代气息,能表现时
代精神。比如每个时代人物通讯的代表作,50年代前
期的黄继光、邱少云表现了抗美援朝的背景,50年代
后期的王进喜,则集中体现了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
热情;60年代的焦裕禄,表现三年困难时期广大干部
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景,70年代的陈景润等,
表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新重视科教兴国的背景;
80年代的张海迪,体现了当代青年人自强不息的追求;
90年代的孔繁森和胡富国,则与反腐倡廉的时代大背
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信息时代与财富英雄
的传奇故事为大众所关注,所以比尔盖茨、丁磊、张
朝阳等的故事为人家所熟悉。



(3)抓好情节,带动全篇。



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
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
关系的具体事件所组成,是由诸多细节所构成。
邓小平的故事为什么能为中外所传诵,就是因
为他的人生太有情节性,首先它是一位元帅级
的军事指挥家,然后又在政治生涯中三起三落,
在他70多岁的时候,还设计了中国的富强之路。
《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什么受大家喜爱,也就
是因为他的故事太有情节





(4)重视环境,兼顾群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是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所以,
写人物通讯不能离开人物所在的集体。李云龙
一个人能撑得起整个独立团吗?不能,他的背
后还有赵刚,还有和尚、段鹏等,这些人和李
云龙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英雄团队。
写一个人,不能忽略他所在的团队,不能为了
拔高一个人而矮化整个集体。



五、人物专访


1、专访的特点与作用



(1)针对性。



专访比一般通讯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
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比如,在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召开之前,专访王岐山副总理或美
方贸易代表等,目的就是了解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
景和发展方向。而非典时期专访钟南山院士,也是为
了增加人家对非典的认识和了解。物价上涨比较快的
时候专访物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为了了解政府的
宏观政策从而达到平抑物价降低恐慌的目的。



(2)代表性。



如果针对某件事而专访某个人,那么这个采访
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也就是有权或有资格对
该事发表权威见解。比如钟南山与非典,卢展
工与海西规划等。



(3)适合性。



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

2、专访的采访要求


(1)精心选择人物。



专访的对象要有代表性。两类人物:
新闻人物:新闻当事人或者名人。
知情人:二级采访对象或者某一事件的目击者、
见证人。







(2)准确把握时机。



北京奥运开始前采访奥组委官员、非典时采访
钟南山、女排比赛前采访陈忠和、北京申奥成
功后第一时间专访何振梁等。



(3)合理安排观察。



人物的表情(喜怒哀乐)、人物的衣着、环境等。
如:



林文镜,印尼著名华人企业家,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这次采访,林文镜换了正式的白色长袖衬衣、黑色
西裤,还特地系了鲜艳的红色领带。他仍然有些不安:
“知道今天要作采访,不知道我这样穿合不合适?”
他是一个缺乏判断,急于寻求共识的人吗?不是。这
个79岁的著名侨领,有足够的能力花费20年甚至更长
时间,坚持一个理想。(林文镜:发现侨的力量《福
州日报》2007-5-10一版)





(4)注意谈话纪实。




一是尊重事实真相。
二是保留谈话风格。



(5)控制访谈方向。



预设主题、采访中发现新主题、引导访谈方向

六、人物类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之前,都要有所准备,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从而写出有份量、有可读性的报道。对于人物
通讯的采写尤其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因为你
要采访的名人可能很忙,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
工作,可能直接导致了一个失败的采访。采访
准备工作包括:

#研究背景:


查阅新闻剪报和一切可能找到的文件(法庭记
录、活动记录、档案材料等)以熟悉选题和采
访对象。在采访主要人物之前或之后与二级采
访对象(主要人物的朋友、家人或者对手)进
行核对。向被采访者的朋友、秘书或者同事了
解被采访者的轶事和习惯

#为采访设计一个有趣的开头。


寻找一个采访对象感兴趣的问题或方式,尤其
是当你面对的是名人,比如经常接受采访的运
动员或官员。这些人通常对他们认为无聊的问
题给予程式化的回答,因为同样的问题他们已
被问过好多次。如果你对背景做了仔细的调研,
你将会发现有趣的新闻或好的报道角度,这样
就能够问出不寻常的问题并得到有趣的回答。

#确定目标:


你想要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是
他的奋斗经历,还是由于他所处于的特定位置
(如省委书记、省长等)让读者关心他的言行?
还是为了证实某一个事实性消息(如采访物价
局局长停车场收费是否涨价,或者物业管理收
费将怎样改革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设计问题:


在得到采访机会之前,这一步显得不成熟。不
过,如果预约面谈遭到被采访者拒绝,你可以
趁采访对象还在电话上时问几个问题。如果你
是一个优秀的采访者,你可以通过问题延长对
话,以一个成功的电话采访结束通话。

#预约采访:








预防采访的意思就是要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沟
通,得到采访机会。许多采访对象通常是忙人,
如果时间太急又没有预约,他们可能无法接受
你的采访。
首先报上你的姓名、所在单位和打电话的意图。你也可以
采用推荐技巧,
如果你想采访官员或大企业家,可能需要与其秘书协商,
态度要说恭而有说服力。
你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约定采访。在获得电话采访或

者面对面采访之前,不要透露具体问题。

#适当着装:




如果你在高尔夫球场采访伍兹,那就没必要穿
西装打领带,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穿,要穿着
整洁以表示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如果在一个很正式的环境中采访公司职员或其
他人,你的着装就应该像在那里工作的人一样,
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着职业套装。

#准时到达:


为了表示你的诚意和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一般
要提前10-15分钟到达,但是也不要到得太早,
因为可能给接待你的人带来不便。当然,采访
千万不能迟到。

七、两种采访问题


实施采访过程中,问题贯穿始终。问题问得好、
问得到位的话,可以获取丰富的有用的信息,
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而如果问题问
得不好,可能一开始就被采访对象拒绝。



用两种方式准备问题清单:写出所有你想要问
的问题,最好用缩写方式;然后,标出为了得
到关键信息必须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不能
给你所需的时间,你可以转向关键问题清单。



问题分为闭合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是为了引出简短的、具体的、
事实性的回答。它们适于用来获取基础性
的信息,比如姓名和头衔,对是或不是这
类问题的回答,以及对何人、何时、何地
这类问题的回答。下面这些就是闭合式问
题:你什么时候来到福州的?你在这里工
作多久了?谁参加了这次会议?等等。



开放式问题是为了引出引语、详细阐述或
者更长的答复。闭合式问题答复后面最好
跟进开放式问题。如“为什么”和“怎么
样”。



假如采访到福州的歌星周杰伦,前面一个闭合
式问题:你是第几次来到福州了?得到回答之
后,马上可以跟进第二个开放式问题:为什么
在一年内两次来到福州?这样就可以得到更为
丰富的信息。








当你想要得到轶事趣闻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你能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吗?
如采访我们商专的郭银土书记,请他举一些自
己热爱画画的例子时,他可能回忆起小时候为
了临摹神庙里的神像而忘记去上课的趣闻。

提问要简短。
要给采访对象积极的反馈(点头、微笑等)。

八、GOSS采访法





美国内华达新闻学院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提
出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GOSS”公式。这
个公式并非万能,却对设计问题可能颇有帮助。
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该公式包含了四个要素:







(GOAL):目的和目标
(OBSTACLE):面临的障碍
(SOLUTION):避开障碍的解决办法
(START):目标是在何时由什么人的意见
开始

"GOSS"公式可以设计下列一些具体问题:


目标或目的: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你
们这一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难关或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
的阻碍是哪些?
解决方法: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你
们有什么解决矛盾的方法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
设想是谁的意见 ?

九、思考和讨论:


如果下节课安排你去采访我们学校的郭银土书
记,要求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你将
作何准备?

学生所列的问题











1、你的画是艺术价值大于教育意义还是教育意义大
于艺术价值?
2、你最不满意的画作是哪幅,为什么?
3、你有很多种身份,你希望大家从哪种身份来认识
你?
4、除了小品画,还画了很多荷花,想表达什么?
5、晨荷图为什么取此名字,对学生教育有何意义?
6、你认为你的作品对别人的影响更大,还是对自己
更有价值?你认为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哪里?
7、为何大学时不选择美术专业?
8、画室为何取名薯香斋?

采访准备


1、研究背景:新闻社记者、晚报采访部主任、
商专党委书记、中国美协会员、小品画家……



2、确定主题:这么多的头衔,必然伴随丰富
的人生经历,其故事也必是迭荡起伏,要采写
什么?




3、设计问题:关键问题清单和所有问题清单
4、预约采访:与其秘书沟通

主要问题清单(教师根据GOSS采访法设计)








1、以小品画作为德育课的内容,你希望达到什么目
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没进步?
2、在小品画德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和接
受吗?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换
一种方式?
3、在上课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
解决办法?有没有一些学生的困惑是您不好解答的?
对于一些上课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您怎么办?
4、用小品画上德育课是谁的主意?什么时候开始有
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传统的
德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考虑?

《新闻传播》1994年1期刊载一位通讯员的文章,谈他采访东北林区
著名的全国劳模马永顺。
1961年,铁力林业局从工人中提拔一批干部,马永顺被任命当上
了依吉密林场场长。马永顺没文化,当伐木工人出类拔萃,当工组长
也能独当一面。唯独当场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赶鸭子上架。群众
也说他干不了,可是领导非让他锻炼锻炼,他上任伊始,连个文件也
批不了,干脆没有管场里的事,只当个挂名的场长。当时场里给他安
排了办公室,准备了办公桌,可是他只要了个工具箱。白天,他照常
带领“马永顺工组”工人上山伐木,晚上给大伙修油锯。
当时一家报社记者来采访他,马永顺把情况如实讲了。谁知,稿
子登出来,对马永顺的“事迹”是这样写的:“马永顺当场长后,不
坐办公室,也不要办公桌,白天上山参加劳动,晚上给伐木工修油锯。
人们说:’老马的办公室最大,整个山场都是他的办公室;老马的办
公桌最小,只有一个工具箱。’”马永顺看了,苦笑不得地说:“记
者真能忽悠!要是场长都像我这么干,早黄摊了。”

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记中江合兴乡教师廖世华
1975年,廖世华从锦江中学毕业后,插队来到中江县偏僻山区合兴
乡12村,到今年她已扎根深山15年了。
1976年,村党支部书记和当地群众一致推荐她为本村民办教师。她
放弃了招工回成都市的几次机会,决心扎根在这里,和当地农民张勇结
了婚,把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针对山区儿童基础差的特点,她
在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将手势、表情、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很快提高了教学水平。由于她工作出色,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了合兴乡小学副教导主任,负责12村小学的全面工作。
廖世华对农村儿童有着慈母般的爱。近几年来,学校出现一些“小
农民”、“小商人”,她经常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到每一个辍学的学
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那些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学生张
国华家庭贫苦,只好回家干活,廖世华不但做好了其家长的工作,还把
学生接回学校,用自己的钱买笔和本子送给他。学生廖辉摔伤了腿,不
能上学,廖世华就每天晚饭后去为她补课,使廖辉没有缺一堂课。廖世
华的足迹踏遍了山村的每一条羊肠小道,经过艰苦的努力,她所在学校
学额巩固率达98%以上,她所教的班达到100%。

廖世华关心学生胜过关心自己。学生胡勇病了,她背他到医院治疗,并
为他支付了全部的医药费;哪个学生穿得单薄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上。
学校门前有一条小河,没到下雨后涨水天,廖世华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
河。有一次,她在急流中背一名学生过河,突然一脚踩在青苔上,两人都摔
在水里。她浑身湿透了,手也擦伤了,可仍然坚持把10个学生全部护送过河
才回去换衣服。
廖世华所教的班级,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乡前茅。她也先后被评
为乡人民代表,被评为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近4年,她被评选为市、
县的”优秀共产党员“。

以审美价值为主导,真实地再现“这一个”人

独特形象——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观念

人物通讯中新闻人物个性形象的体现
包括两个层面:

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人在行为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倾向与心理特
征的总和,这种“总和”形成多层次的、
复杂的、动态的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个
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阅历中逐渐形成
的。

再现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
“移情” 移情是一种想象中的感情移入,
即一个人在不受自己的情感干扰的情况下,
将其自觉意识想象性地移入另一个人以理
解对方的感情。移情可使作者深入到被采
访者的内心。
再现人物个性形象基本方法
(一)人物在特定背景及环境中的突出或
不寻常的言行

(二)不要孤立地写主人公,而要善于

恰当地写出主人公与他人的多种联系
(三)通过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物
的行为的联系,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个
性。采访中,注意观察人物工作、生活
环境的独特之处,如独特的安排、布置、
摆设、喜好物等等,这些往往能间接体
现人物个性。
(四)写出人物典型经历,透视人物思
想个性发展、形成和变化。如社会事件、
现象或他人的影响、生活工作阅历等等。

(五)结合行为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不仅要着力写人物特别突出的
行为,也要恰当地展示人物平时的言
行,由此透视人物的个性基础。
(七)写出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独特的
行为及行为方式。
(八)引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个性显现的另一方面。

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选择:

1、本章提出了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观念,再现新闻人物
独特形象及审美价值展示。
2、写人要整体地认识和把握特定人物的个性系统,从而
能真实地再现“这一个”。

3、性格的对立构成、转换和重塑不等于平均地、散乱地
看待和表现人物性格。
4、在一篇容量有限的通讯作品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面
地揭示人物的全部个性内涵,个性的的表现同样要符合一
篇通讯的主题及重点展示内容。但“写个性”是根本思考
点,而从整体来把握个性是一种思考方式:任何人总是在
他自身的个性系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