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一章緒論
(一)鄒嘉彥(2001):決定某一語言的
強弱,大都是語言之外的政治、文化、
經濟、人口、文字等因素,即「語言
綜合競爭力」。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二)徐杰(2007)主張華語標準的區
域化和多元化。
(三)臺灣華語界的努力目標應順應全球
化的腳步。 教材編輯應以全球華語市
場為依歸,無論能力分級考量、課程標
準制定、情境內容篩選、主題重要排序,
都能有更周全的依據。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1.教材編輯應以全球華語市場為依歸,無論能
力分級考量、課程標準制定、情境內容篩
選、主題重要排序,都能有更周全的依據。
2.華語文教材分級研制原理的建構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一節 臺灣華語文教材分級概況
1.1.1大學語言中心華語文課程分級

以「課程級數」定位教學,華語課程分成
「初級」、「中級」、「高級」,三等之
下分為三~七級。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



初級課程名稱:「入門班」、「零程度班」、
「初低班」、「初級」、「初級一」、「初級
二」、「初級三」、「基礎班」、「基礎1」、
「基礎2」、「初級1」、「初級2」、「1級」。
初級「漢字」教學:303字、317字、457字、
610字、1100字。
初級「詞彙」教學:70詞、481詞、609詞、807
詞、1500詞、3000詞。
初級「語法句型」教學:39個、50個、89個、
100個、118個、163個、300個、400個。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四)尚未確立規範性的華語文教材分級的明
確觀念。
1.1.2華語文教材編寫規範分級
葉德明(1995)《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
1.第一學習階段:每天生活會話為教學的重心,語法三
十五個左右,詞彙八百個,合詞二千個。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2.第二學習階段:運用新語言處理生活問題。
漢字一千五百個,合詞四千,語法介紹連
接結構。
3.第三學習階段:書面語漢字兩千字,合詞六
千,語法進入書面語的層面。
4.第四學習階段:詞彙擴充書面語、成語、典
故,向文言文領域發展,教材編寫的內容可
突破各種文體,漢字四千字,合詞八千個。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1.1.3臺灣華語文能力測驗分級




臺灣華語文能力測驗(Test of ProficiencyHuayu, TOP-Huayu,以下簡稱TOP),
2003年12月正式開辦初等、中等、高等三
級考試。
2003年一開始紙筆測驗。
2006年電腦測驗,聽力閱讀為主。
2007年11月基礎級考試。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一)第一階段能力測驗的劃分,是參考美國外語教師
協會(ACTFL)的中文程度綱要(Chinese
Proficiency Guidelines)。
 詞彙以「華語八千詞」為參考資料。
 1500詞為初級
 第1501~5000詞為中級
 第5001~8000詞為高級
 來源為中研院核心詞彙、通用詞彙、參考詞彙表、
海內外華語教材詞彙表、HSK詞彙表。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詞彙量八千,是採用鄭錦全(1998)「詞涯八
千」的概念,
網站http://www.sc-top.org.tw/

(二)第二階段的臺灣華語文能力測驗,2007年思考與
「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全名為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簡稱CEFR)之間的
對應關係。訂為:
基礎級(TOP-beginner) 進階級(TOP-learner)
高階級(TOP-superior) 流利級(TOP-master)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TOP 測驗能力描述

級別
能力描述
流利
‧能了解廣泛領域且高難度的長篇文章,而且可以認出隱藏其中的深意。
CEFR
‧能流利自然地自我表達,而且不會太明顯地露出尋找措辭的樣子。
C1
‧針對社交、學術及專業的目的,能彈性地且有效地運用語言。
‧能針對複雜的主題產出清晰、結構完整、詳細的篇章內容,該篇章能夠呈現出句法結構、連接詞
語、文意連貫用法的熟練度。
高階
‧針對具體及抽象主題的複雜文字,能了解其重點,主題涵蓋個人專業領域的技術討論。
CEFR
‧能及時地以母語作互動,有一定的流暢度,且不會讓任一方感到緊張。
B2
‧能針對相當多的主題撰寫出一份完整詳細的文章,並可針對所提各種議題重點做優缺點說明。
進階
‧針對一般職場、學校、休閒等場合,常遇到的熟悉事物時,在接收到標準且清晰的信息後,能了解
其重點。
CEFR
B1
基礎
‧在目標語言地區旅遊時,能應付大部分可能會出現的一般狀況。
‧能了解大部分與切身相關的句子及常用詞彙,例如:非常基本之個人及家族資訊、購物、當地地理
環境、工作現況等。
CEFR
‧針對熟悉、單純、例行性的任務,能以簡單、直接的方式交換訊息。
A2
‧能簡單地敘述出個人背景、周遭環境及立即需求。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三)編寫華語文教材若能與CEFR為基準的
華語文能力指標合級結合,未來也將能與
國家發展的華語文能力測驗接軌,臺灣數
位華語相關產業與學習工具等,均能朝向
國際。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二節 臺灣華語文教材研究概況
1.2.1華語文教材編寫特性與原則
1.華語文教材編寫特性
趙賢州、呂必松、束定芳、劉珣等及外語教
學界學者共識: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1)針對性:

編寫教材應注意學習者的自然條件。

確定編教材適用於哪一種教學類型、課型。
(2)實用性:教材內容要與目的語密切配合,滿足
學習者當前學習和未來生活的實際需要。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3)科學性:教材要能體現語言教學的規律性和
語言知識的準確性。
(4)趣味性:關注學習者感興趣的話題,語言教
材的形式、風格要求多樣化。
(5)系統性:語言要素及專項技能的平衡學習,
不同階段教材的相互呼應與先後銜接。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2.華語文教材編寫的原則
(1)定向原則:確定所編教材的基本走向,
詳細列出實現教材的具體措施。
(2)目標原則:
A.根據學習者的需求分析。
B.編寫意義與重點能參照教學目標與課程目
標,教學環境和學時學制等。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3)特色原則:
A.指以新理論和新觀念來支持教材的特色與
新意。
B.考慮所編教材與以往同類教材的不同,不
同之處應該符合第二語言教學規律和學習
的規律的創新之處。
(4)認知原則:考慮教學對象在語言習得中
的認知因素。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5)時代原則:知識、觀念和教學法的更新,
反映學科發展的新成果和編寫教材的新水準。
(6)語體原則:選擇明確的語體,教會學習者
得體運用目的語。
(7)文化原則:融合目的語文化教學的意識。
提升學習者在跨文化溝通時的具體情境中處理
文化差異的能力。
(8)立體原則:語文教材和影音材料的搭配。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1.2.2 華語文教材的分類
(A)統編教材與自編教材
(B)初級教材、中級教材與高級教材
(C)學校教材、自學教材、函授教材、網路教材
李泉(2006)
(1)語言技能類教材
(2)語言知識類教材
(3)文化知識類教材
(4)特殊用途語言教材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三節 華語文教材分級建置的重要性
1.3.1 教師選材與學生選課的重要依據
(一)華語文教材是外籍人士學習華語過程
最重要的橋樑,沈薇薇(1997):
運用讀的方式來學習詞彙,93.7%的學生高
度使用教科書。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二)華語文教材分級的目的,一方面可做
為教師在擬定教學目標、編輯或採用現有
教材的參考,一方面讓學生在選課時有所
依循,可以減少許多摸索的時間和因程度
差異太大而引起的教學困擾與學習困難。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1.3.2 各等級語言學習階段重點不同
呂必松(1994)從實用性的角度,區分四級:
1.初級:掌握日常生活用語,學會基本語法。
2.中級:聽懂電臺的新聞廣播,看懂報紙新聞,
掌握複雜的語法現象和語用規則。
3.高級:比較順利地閱讀書刊,自由地用目
的語思維,有一定的修辭知識。
4.特級:培養專門的漢語人才,擔任口譯重要
文件的定稿工作。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結論: 在華語文教學上,語言難度的分
級、 課文的選擇、語法點的選
擇、練習的安排,均應有依循的
標準。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1.3.3 協助語言學習螺旋性發展與銜接課程
(1)對學習者來說,分級的目的在於了解自身
程度所在位置,並檢視學習狀況。
(2)對教學者來說,華語教學應以此標準來幫
助學生達成一定水準。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四節 研究目的
本書研究目的有四:
1.確立以歐規CEFR為基礎的華語文能力指標
分級研製
2.建立以歐規CEFR為基礎的短期密集班課程
綱要
3.建置教材編寫的主題、情境與交際功能等重
要選項及先後排序參考表
4.釐清華語文詞彙、語法分級的依據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二章 華語文能力指標的研制基礎
華語文教材編製的首要原則,即是確定所要
編寫教材的基本定位,確認學習者目前的華
語文能力等級,編製適合其能力等級的教材
將有利於學習者的使用與銜接。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一節 「華語文能力指標」簡介
2.2.1 定義
「指標」的立意乃是用來提供訊息,以了解
該系統的狀況,基本上源自於經濟領域的
運用。Jaeger認為指標是一種清楚、一致、
概括說明的變項,並可以藉此反映該團體
的狀態或改變情形。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教育過程包括輸入、過程和輸出三個部份,
而能力指標是指「用以描述或反映學生應達
成之重要學習結果的統計量數。」
華語文能力指標,其意義是:
學習者經過教學與學習過程後的結果,所表
現出來的華語文能力的呈現與描述。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2.1.2 研制原則
1. 統整性原則:是華語文聽、說、讀寫等各項能
力整體的呈現。
2. 可測性原則:可以透過調查測驗或評量系統的
檢定,了解是否達成指標所訂的水準,以作為
華語文教材編寫、修訂華語文課程及改進華語
文教學的參考。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3. 可行性原則:應考慮是否實用可行等實務面
的問題,不宜流於空泛的文字。
4. 前瞻性原則:指標應具有時間性,並應更新
修訂,以符應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或不同需求
與改變。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二節 國際重要的語文能力指標
三個重要語文能力分級指標:
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CEFR)
美國外語教學協會指標(ACTFL Guidelines)
加拿大語言基準(CLB)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2.2.1 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CEFR)
全名為”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鄭錦全院士認為「歐洲提出共同語文參考架
構,在細節上是語言能力的分級與教育,而
其基本精神是維護語言多樣性。」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莊永山教授CEFR的四種重要性在於:
「提供各國教育機構互相合作的機制;提供
互相認可對方語文能力的基礎;讓各國更能
互相尊重對方文化差異,進而提升國際溝通
能力;確立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2001年共有歐盟四十一個會員國採用CEFR,
另外香港、日本、紐西蘭、澳洲、加拿大等
亦採用CEFR作為語言測驗的分級標準。
CEFR主要特徵是以六級來涵蓋歐洲語言學習
者的學習空間。
首先分為A、B、C三等級,每等級再細分兩個級
次,各等級的總體能力概述如下表2-1:
表2-1 共同參照等級──總體能力說明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CEFR將溝通語言活動分成四種:
1.產出型(productive)活動與策略
2.接收型(receptive)活動與策略
3.互動型(interactive)活動與策略
4.傳達型(mediating)活動與策略

其下再依活動的表現形式(口語與書面)加以
次分類(如表2-2所示)
表2-2 CEFR溝通活動的分類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2.2.2 美國外語教學協會指標(ACTFL Guidelines)
美國《二十一世紀外語學習標準》提到美國外語
教學的五個目標(5Cs)和三個溝通模式,是其
外語教學最重要的教學原則,三個溝通模式簡要
說明如下: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


語言溝通(interpersonal):包括聽、說、讀、
寫四項語言技能。
理解詮釋(interpretive):學生能夠理解並
且詮釋各種話題的書面或口頭的語言。
表達演示(presentational):學生能夠對聽眾
或讀者表達各種話題的信息、概念或觀點。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American Council for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1999)機構界定語言能力共四級:
初級(novice)
中級(intermediate)
進階級(advanced)
優級(superior)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2.2.3 加拿大語言基準(CLB)
加拿大語言能力指標(Canadian Language
Benchmarks,以下簡稱CLB)為加拿大評量新移民的第二語
言能力標準。
共分為初等(basic)、中等(intermediate)、進階
(advanced)三階段。
三個階段再各分為四級:初始(initial)、進展
(developing)、尚可(adequate)、流暢(fluent)
共形成十二個基準點(benchmarks)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2.2.4 國際漢語能力標準
主要針對以漢語作為外語的學習者,對其運用
漢語知識和技能進行溝通的能力細分為兩類:
口語和書面溝通能力;
每一類的溝通能力又分為理解和表達兩種,其
中,每一種能力各細分為五個等級。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圖2-2 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國際漢語
國際漢語
能力標準
口語溝通能力
口語理解能力
口語表達能力
書面溝通能力
書面理解能力
書面表達能力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三節 國際語文能力指標評述
2.3.1 國際語文能力指標的共同性
是為了提供外語學習者,協助他們建立相互
之間溝通的橋樑,並提供一個健全的基礎來
相互認可多種語文的資格,促進現代各國語
文領域的國際合作。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2.3.2 國際語文能力指標的差異性
分級的方法等數不同:
CEFR依照其學習者語言程度分為三等六級;
ACTFL依照的聽說讀寫不同能力,共有五等十級;
CLB主要分為初中高的三等十二級;
大陸國際漢語能力分為五級;
 分級的外語對象不同
 分級的涵蓋範圍不同:CLB只對英語語用分級,並
未考量字詞語法之難易或更細微的語言使用範疇。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三章 華語文能力指標的發展建構
(略)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



歐盟 整體口語表達
整體聽力理解
整體口語互動
同步口譯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四章 華語文課程綱要的建立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一 節 華語文課程綱要簡介
4.1.1意義與作用
華語文課程綱要的意義在於它是具備教學指
導作用的綱領文本,也是教學活動中的起碼
要求;藉由規範教學進度,以及羅列教學基
本內容,使教學能遵循由淺入深的科學順序
語能螺旋前進的教學流程。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
華語文課程綱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安排適當的教學內容:包括哪個階段該教甚麼,哪些
內容應先教,而後應該教甚麼。
2.設置學習評量的標準:學習者應該達到怎樣的水準與
表現,課綱也可作為教師對學生學習評量的標準。
3.指引華語文教材適性銜接的編寫:華語文教材內容的
安排應遵循課綱的指導,方能掌握教材的科學性、層
級性、適當性。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


4.1.2性質與特點
華語文教學對象的背景目的及區域等存在特殊性
與差異性,課綱無法單一而放諸四海皆準,須依
據使用者現況分析,體現教學對象的性質與特點。
理想課綱是剛要之下另有分剛如海外大綱再細分
為:美洲分綱、東南亞分綱…。
華語文課綱的特點主要是確認某一級別的華語文
教學所應包括的內容,並按合理的學習和教學規
律,把各項內容在實際教學中的合理順序進行安
排: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例如
1.漢語語言內在條件,包含了詞彙、語法的合
理教學順序與學習規律。
2.功能或文化項目的排序上,主要考慮對學生
的難易度和實用度。
3.課文內容編排上,主題與情境的重要排序選
項,關係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
台灣華語文教學課綱的研擬尚在起步階段。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
4.1.3編制原則
1.教學內容全面性:課綱須觀照學習者的共相,而
編制內容卻須全面、表述須簡潔。
2.採取適當標準性:不同國家或地區學習外語的標
準應被尊重,如學習漢字的標準、華裔或非華裔
面臨華語文學習的不同壓力來源等。課綱採取適
當的標準性有助學生的積極學習。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3.掌握對象優勢性:針對學習對象學習華語的優勢,
充分利用此優勢可避免學生已掌握的內容,亦有
助提高學習效率。
4.符合使用前景性:聽說讀寫的華語文的實際生活
和機會與使用的前景性,亦是編制課綱的重要原
則。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二節 國際重要外語課程綱要簡介
4.2.1美國加州K-12外語學習標準 (略)
4.2.2法國中學中文課程綱要(略)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4.2.3 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
2007年初大陸「國家漢辦」編寫研製
1.《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的四大原則
(1)科學性原則
(2)實用性原則
(3)針對性原則
(4)通用性原則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1)科學性原則
《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以語言交際能力理
論為指導,參考、借鑑多種外語和第二語言教學大
綱的成果,吸收國際漢語教學的經驗,並做大範圍
的調查研究,故有較強的科學性、典型性。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2)實用性原則
《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從指襖國際漢語教
學實踐角度出發,對課程目標及學習者所應具備
的語言知識、技能、策略、文化意識等,進行分
類描述,還提供《漢語教學任務活動示範列表》、
《中國文化題材及文化任務舉例表》、《常用漢
語八百字表》等具有實用參考價值的附錄,使用
者可依實際教學情況參考、選擇,制訂出個性化
的教學大綱或教材編寫大綱。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3)針對性原則
針對國際漢語教學日益走向大眾化、普及型、應用
型的趨勢,《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降低漢
語學習的難度,度目標等級也適度調整,突出漢語
交際能力在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中的地位,以適應國
際漢語教學的實際情況。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4)通用性原則
《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參照《國際漢語能
力標準》及《歐洲語教學與評估框架性共同標準》
等國際認可之語言能力標準,從跨文化語言教學
的角度,吸收現階段國際漢語教學的經驗語成果,
對典型的漢語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等教學內容進
行梳理,並提供具操作性示例建議,以便於更多
國際漢語教師在教學、師資培訓、教材編寫方面
的參考使用。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2.《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的內容架構
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由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策略、文
化意識四方面內容組成。如下圖所示:
圖4-2國際漢語教學課程目標結構關係圖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語言知識
從語音、字詞、語法、功能、話題、語篇六方面對語
言知識進行描述。

語言技能
包括對綜合技能的運用,及對聽、說、讀、寫各單項
技能的分級要求。

策略
情感策略、學習策略、交際策略、資源策略和跨學科
策略。

文化意識
使學習者理解中國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地位和作
用及其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3. 《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的分級目標
分為五個等級
一級:
學習者能理解有關個人或日常生活的基本語言材料,可
以較準確地進行詞句復述、背誦及抄寫。開始培養學習
漢語的興趣和信心。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接觸簡單的
學習策略、交際策略、資訊策略和跨學科策略。開始了
解中國的文化知識,開始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識和國際
視野。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二級:
學習者能理解和掌握有關個人或日常生活的基本語言材
料,掌握基本句型,可以造一些簡單的句子,對事物作簡
單的描述,以比較簡單的方式進行簡單的語言交流。開始
培養學習漢語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學習簡單的學習策略、
交際策略、資源策略和跨學科策略。開始了解中國的文化
知識,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識和國際視野。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三級:
學習者能理解並學習與生活相關的語言材料,
可以運用較為複雜的句型,就熟悉的話題進
行溝通、交流與描述,可以組織簡單的語段。
具有學習漢語的興趣和信心。掌握簡單的學
習策略、交際策略、資源策略和跨學科策略。
了解簡單的中國文化知識,具有一般跨文化
意識和國際視野。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四級:
學習者能理解與社會生活相關的語言材料,造句
的正確率高,能就熟悉的題材進行描述、解釋或
比較,可以進行一些基本的成段表達,能組織簡
單的篇章。具有學習漢語的興趣和信心。掌握一
般的學習策略、交際策略、資源策略和跨學科策
略。了解中國文化中基本的文化知識,具有基本
的跨文化意識和國際視野。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五級:學習者能理解多種主題的語言材料,能熟練造句,
掌握一些成段表達的技巧,具備的篇章的能力,具備進
行比較流利的語言交流的能力。對學習漢語具有較強的
興趣和信心。較全面地掌握學習策略、交際策略、資源
策略和跨學科策略。比較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文化知識,
具有跨文化意識和國際視野。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補充 : 對外漢語教材的基本理論研究
(趙金銘主編2009)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一節 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研究概述
一、20世紀50-70年代的教材編寫概況
1958年,鄧懿等編寫《漢語教科書》成了此
後幾十年編寫基礎漢語教材的語法藍本。70
年代有《基礎漢語》《漢語課本》在內容上
政治色彩過多過濃。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二、20世紀80、90年代-21世紀初的教材編寫
概況
 21世紀初正式出版的對外漢語教材已有數百
種,絕大多數的是各類初中級教材。主要有: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


《基礎漢語課本》
《實用漢語課本》這是中國出版的第一部專供國外
使用的基礎漢語教材。以句型、功能、結構相結合
為教材編寫原則,培養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設
計接近生活真實的語言環境,介紹文化背景知識,
「不但代表了到那時為止的綜合教材的最高水平,
而且為探索的教學路子做出了貢獻。」(呂必松,
1990)
《初級漢語課本》(1986)是主幹教材,配套教材
還有《閱讀理解》、《聽力練習》、《漢字讀寫課
本》。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90年代初期使用面較廣的,如《橋樑──實
用漢語中級課程》(2000年第二版)
《新實用漢語課本》(2002)
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三、20世紀50年代-21世紀初的教材研究概況
鐘梫寫於60年代中期的《十五年漢語教學總結》
(1979)一文探討幾個問題:
(1)教材編寫如何貫徹少而精的原則
(2)課文與語法結構的關係
(3)打漢語基礎與專業學習的關係
(4)精讀和泛讀的關係
(5)如何有計畫地安排生詞重現,如何處理課文字
數與生詞量之間的關係
(6)教材的相對穩定性與不斷改進的關係
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四、教材編寫、使用和研究現狀的基本評價
教材的編寫和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
成為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發展和建設的重要標
誌。另一方面,不少教材缺乏特點,缺少新
意。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二節 第二語言教材的屬性和功能
一、第二語言教材的基本屬性
(一)第二語言教材的工具性
教材是達到學習和掌握第二語言的手段,教材的編寫
和設計要服務於教學,要適合於教學,要有利於學習
者對教材以外的語言事實的掌握,這便是教材的本質
屬性。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二)第二語言教材的系統性
教材的內容本身要有系統性,同時橫向上要跟與之
平行的相關教材有聯繫和照應,縱向上要跟與之有
上下位關係的相關教材有銜接和呼應。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三)第二語言教材的規範性
主要是指教學內容(語音、詞彙、語法、課
文語言等),要符合民族語言的規範,而且
要具有典型性和實用性,才可能做到通過
「學教材」來「學語言」。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四)第二語言教材的實踐性
第二語言教材主要以語言技能訓練為主,教學活動
強調訓練和培養學習者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能力。
教材範文的編寫、場景的安排、練習題型的設計
等,都要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 五)第二語言教材的國際性
第二語言教學是一種跨文化的教學,第二語言教材
是一種具有國際性的外向型教材,好的第二語言或
外語教材,往往被不同民族和國度的學習者所廣泛
採用,成為國際間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組成部
分。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二、第二語言教材的基本功能
(一)第二語言教材的教學功能
「用之於教學」是教材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二)第二語言教材的課內外媒介功能
1.教材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溝通與合作的
「媒介」,教師傳授語言和文化知識、培訓語言交
際技能,學習者習得知識、獲得技能,都要憑藉教
材來完成。
2.教材的媒介作用,還體現在教材要便於學習者通
過對「樣本」的掌握來自行學習和習得目的語。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三)第二語言教材的文化交流功能
一定意義上,教授一種語言就是在教授這種語言所依託的文
化,因為:
一方面,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系統本身就是一種
文化,語言要素(特別是詞彙)在相當程度上反映著民族的
歷史和文化;
另一方面,第二語言教學本身也要求揭示語言中所蘊含的文
化因素,介紹目的語國的歷史、文化和現狀。也可以談及人
類共同面臨的社會和自然問題,情感和價值觀念,行文化異
同的比較,第二語言教材必然也應該承擔文化傳播和交流的
功能。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四)第二語言教材激發學習興趣的功能
好的外語教科書,能喚起學習者強烈的學習熱情。
難易適度、長短適中、科學實用、生動有趣的基礎
教材,常常使學習者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對未
知「世界」的憧憬、對異國「風情」的嚮往。這是
第二語言教材編寫的理想境界。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五)第二語言教材促進學科建設的功能
教材在整個教學系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起聯結和
紐帶的作用。教材不僅能夠決定敎和學的品質和效
果,而且體現了教學目標、教學原則、教學內容和
教學要求,是教學大綱得以實施的根本保證。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小結:
教材建設在學科建設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不僅在整個教學系
統中起到聯結其他教學要素和環節的作用,還對相關方面產
生促進作用:
1.教材可以體現新的教學法和教學理論,通過實踐檢驗這種
理論,進而推動學科理論研究的發展;
2.教材的研究、開發和使用,可以檢驗教學大綱,促進課程
建設,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品質;
3.教材的創新可以帶動教學策略和學習策略的更新;
4.對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依據教材,教材的更新將促進評價
手段和方法的改進;
5.教學實踐理論可通過教材來體現,成功的教學經驗可升為
教學理論和教材編寫理論,並用於指導教學和教材編寫。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三節 第二語言教材的基本分類
一、教材的一般分類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1985)對教材的解釋:
①根據一定學科的任務,編選和組織具有一定範圍和
深度的知識和技能的體系。一般以教科書的形式來
具體反映。
②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一切教學材料。包括教科書、
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刊、輔導教材以及教學輔
助材料(如圖表、教學影片、唱片、錄音、錄影帶
等)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
分類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分析和認識
不同類別教材的性質、特點、用途和編寫
規律,加強和完善教材體系建設。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二、第二語言教材的基本分類
 呂必松(1993)指出:任何一種第二語言教
材都必須針對一定的教學類型、課程類型
和教學對象,並分別可以採用不同的教學
原則和教學方法來編寫教材。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呂先生分類:
(1)從教學類型的角度分類:有多少種教學類型,
就要求有多少種教材。
(2)從課程類型的角度分類:每一門課程或課型都
應當有專門的教材。
(3)從教學對象的角度分類:教學對象不同,教材
的要求也不同。
(4)從教學法的角度分類:依據不同的教學原則和
教學方法的指導,例如,以結構為綱的教材、以
功能為綱的教材。
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五章 華語文教材的主題選用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華語文學習是將在華人社會及現實生活中的複雜語
言溝通與交際活動,概括、提煉為相對、完整或具
有程序性特點的一系列教學活動,協助學習者應對
未來真實的溝通任務。溝通的話題,正是華語文教
材連貫對話內容的核心。課文主題的組織建構,影
響華語詞彙及句型的選用,實用的課文主題,能帶
動學習者全面而均衡的語言使用性。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一節「主題」與華語文教學
5.1.1 「主題」意涵
「主題」是課文系統編寫及統整教學的核
心。葉連祺(2000)「主題」一詞從教學統
整的角度而言,其意義為:根據規準而有意
選擇的特定概念(concept),做為發展課程
或教學內容、導引教導和學習活動、評鑑課
程和教學成效的核心。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在教學領域,主題和話題有時不加以細分。

亞里士多德在修辭上,把話題分為三種,
分別「共同話題」、「專門話題」及「特
殊話題」。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5.1.2 「主題」的規準與發展流程
Beane(1997)、Chabonneau(1995)、Tchudi & Lafer
(1996)、Wolfinger & Stockard Jr.(1997)對於主題選擇
規範,提出應考量:實體性(tangible)、明晰性(clear)、
公平性(fair)及豐富性(rich)
主題應用規準應能符合:
趣味性(interesting)、經驗性(experiential)、認知性
(cognizable)、激勵性(motivated)、價值性
(valuable)、前瞻性(futuristic)、實行性(accssible)、
規範性(normal)、關聯性(relative)及銜接性
(connected)等。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華語文教材課文編寫的主題選擇,更應結合語
言學習的「交際範疇」及「任務項目」。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

李泉說:「交際話題是從任務項目所屬的主
題特徵進行的分類,這一主題主要由話題和
部分功能意念項目組成,同一主題的所有任
務項目都圍繞一個明確具體的話題或功能項
目而展開,具有明確一致性和連貫性。」任
務特性則是按照任務完成方向或任務在技能
培養方式上的特點進行的分類。
以「個人信息類」為例: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表5-1
任務範疇
話題
個人信息類
1.個人情況
2.家庭情況
3.學習情況
4.愛好和擅長
5.看法和態度
6.打算和願望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以「個人情況」的話題為例,它的語言學習任務項目可以
包含如下:
表5-2
話題
個人情況
任務項目
1.了解或說明某人的姓名
2.了解或說明某人的國籍和籍貫
3.了解或說明某人的年齡
4.了解或說明某人的住址
5.了解或說明某人的職業
6.向別人做自我介紹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二節 CEFR中有關「主題」學習要點

CEFR針對「主題」部分,特別提到「主題」、「次要
主題」及「特定概念」的學習要點。
1.學習者處理特定學習領域中所牽涉到的哪些主題。
2.學習者將會處理與每個主題中相關的哪些次要主題。
3.與地點、單位/組織、人員、物件、事件、運作相關的哪些
特定概念,是學習者(需要/準備/被要求)要處理的,才能
面對每個(次要)主題。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主題分類包括:
1.個人認同
3.日常生活
5.旅行
7.健康及身體照顧
9.購物
11.服務
13.語言

2.房屋與家庭、環境
4.閒暇時間、娛樂
6.與他人的關係
8.教育
10.食物及飲料
12.地點
14.天氣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在這些主題的區域,可再次依照次要分類區別,
例如,「閒暇時間及娛樂」可以再細分如下:
①空閒時間
②嗜好及興趣的廣播及電視
③電影、戲劇、音樂會等
④展覽、博物館等
⑤知識及藝術追求
⑥運動
⑦媒體
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
對於每個次要主題來說,可以找到「特定概念」。
例如:「運動」之下:
 地點:場地、運動場、體育館
 組織及團體:運動、隊伍、社團
 個人:參賽者
 物件:卡片、球
 事件:比賽、球賽
 行為:觀看比賽、參加(運動名稱)比賽、參
加球賽、贏得比賽、輸球、平手等。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第六章 華語教學的主要教學法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
華語文教材設計與教法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