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第三章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3.1
平面的方程
§3.2-3 平面与点 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3.5-6 直线与平面 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
§3.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8
平面束
返回
1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教学安排说明
教 学 时 数 : 12 课 时
本章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空间坐标
系 下 平 面 、直 线 方 程 的 各 种 形 式 , 熟 练 掌 握 平 面 与 空 间 直 线 间 各 种
位置关系的解析条件,会求平面与空间直线间各种距离和夹角。
本 章 教 学 重 点 : 1. 空 间 坐 标 系 下 平 面 、直 线 方 程 的 几 种 重 要 形
式 ; 2. 平 面 与 空 间 直 线 间 各 种 位 置 关 系 的 解 析 条 件 ; 3. 平 面 与 空 间
直线各种度量关系的量化公式。
本 章 教 学 难 点 :1. 空 间 直 线 一 般 方 程 向 标 准 方 程 的 转 化 ; 2. 综
合运用位置关系解析条件求平面、空间直线方程。
2
§3.1 平面的方程(1)
教 学 时 数 : 2课 时
教学重点:平面方程的应用;
教 学 难 点 : 1. 平 面 的 一 般 方 程 ; 2. 平 面 基 本 定 理 。
教学目标:
1. 理 解 平 面 的 概 念 ;
2. 掌 握 平 面 方 程 的 求 法 ;
3. 熟 悉 平 面 的 基 本 定 理 ;
4. 培 养 学 生 的 空 间 想 象 能 力 。
返回
3
一、由一点和方位向量确定的
平面方程
方位向量:不共线且与平面平行的两向量
a  { X 1 , Y1 , Z 1 } 、b  { X 2 , Y 2 , Z 2 }, 叫 平 面 的 一 组 方 位
向量。已知平面上的一点及其方位向量,可以确
定它的方程。
4
由一点和方位向量确定的平面方程
1.向量式参数方程
设 M ( x 0 , y 0 , z 0 ) 是  上 的 动 点 ,则 r = O M  { x , y , z } ,
r0 = O M 0  { x 0 , y 0 , z 0 } , 则 M 0 M 与 a 、b 共 面  r  r0  u a  vb
 r  r0  u a  vb
( u、 v 是 参 数 )
叫平面 的向量式参数方程。
5
由一点和方位向量确定的平面方程
2、坐标式参数方程
 x  x 0  X 1u  X 2 v ,

将 a 、b 的 坐 标 代 入 上 式 得 :  y  y 0  Y1 u  Y2 v ,
 z  z 0  Z 1 u  Z 2 v ,
( u , v是 参 数 ) 叫 平 面 的 坐 标 式 参 数 方 程 。
3、点位式方程
方 程 r  r0  u a  vb 两 边 点 乘 ( a  b ) 得 ( r  r0 , a , b )  0,
x  x0 y  y0 z  z 0
即
X1
Y1
Z1
X2
Y2
Z2
 0, 叫 平 面 的 点 位 式 方 程 。
6
由一点和方位向量确定的平面方程
4、三点式方程
建 立 过 不 共 线 的 三 点 M i ( x i , y i , z i ) ,( i  1, 2, 3) 的
平面方程。
设 ri = O M i  { x i , y i , z i } ( i  1, 2, 3) , 取 a  r2  r1,
b  r3  r1 为 平 面 的 方 位 向 量 , 令 r = O M ={ x , y , z },
则 :r  r1  u ( r2  r1 )  v ( r3  r1 )。
x  x1
即
y  y1
z  z1
x 2  x1 y 2  y 1 z 2  z 1  0.
x 3  x1 y 3  y 1 z 3  z 1
7
5、截距式方程
设平面与 x ,
y, z
三轴分别交于 P ( a , 0, 0),
R (0, 0, c ) (其中 a  0, b  0, c  0
Q (0, b , 0),
)
,求此平面方程。
解:将三点坐标代入平面的三点式方程整理得:
平面的截距式方程
x
a

y
b

z
z
c
1
c
o
x 轴上截距 y 轴上截距 z 轴上截距
x
a
y
b
8
二、平面的一般式方程
任何平面的方程都可以用它上面的一点和它的一个方
x  x0 y  y0 z  z 0
位向量来确定: X1
Y1
Z1
X2
Y2
Z2
其中 : A 
Y1
Z1
Y2
Z2
,B 
Z1
X1
Z2
X2
0,
,C 
即 A x  B y  C z  D  0,
X 1 Y1
X 2 Y2
.
a, b 不 共 线 ,
 A , B , C 不 全 为 0, 即 任 一 平 面 可 用 x , y , z 的 三 元 一 次 方 程 表
示 , 反 之 对 于 给 定 的 三 元 一 次 方 程 A x  B y  C z  D  0, 不 妨 设
xD/A y z
2
A  0 , 可 写 成 A ( x  )  ABy  A C z  0, 凑 成 : B
A 0 0
A
C
0 A
D
9
平面一般方程的讨论
表 示 由 点 M 0 (
D
A
, 0, 0)
和不共线向量
B, 
A , 0 和
 C , 0,  A 所 确 定 的 平 面 。 于 是 有 :
平面基本定理:在空间坐标系下,任意平面的方程都
可表为三元一次方程,反过来任一个三元一次方程都表示
一个平面。称它是平面的一般方程。
1. D  0  平 面 过 原 点 ;
①
2. A , B , C 之 一 为 0, 如 C  0 : 
②
D
 0时平行于 z 轴;
D 
0时,经过 z 轴.
 ① D  0 时 平 行 于 yoz 面 ;
3. A , B , C 中 两 个 为 0, 如 B  C  0 : 
 ② D = 0 时 , 经 过 yoz 面 .
10
例1
例 1. 求 平 行 于 平 面 6 x  y  6 z  5  0, 而 与 三 个 坐 标 面
z
所围成的四面体体积为一个单位的平面方程。
解 : 设平面为
x
a
1 1

 abc  1,
3 2
1

y

b
z
c
 1,
V  1,
由所求平面与已知
1
c
o
x
a
y
b
1
1
1
1
1
1
1
a
b
c
即


,
令


平面平行得


.
6a b 6c
6a b 6c
6
1
6
1
1
1
 t a 
, b , c
, 代 入 体 式 得 a   1, b   6,
6t
t
6t
c  1.
得 平 面 方 程 6 x  y  6 z  6.
11
例2
例 2. 设 平 面 过 原 点 及 点 ( 6,- 3, 2 ) 且 与 平 面
4 x  y  2 z  8 垂 直 , 求 此 平 面 方 程.
解 : 设 平 面 为 Ax  By  C z  D  0, 由 平 面 过 原
点 知 D  0,
由 平 面 过 点 ( 6,- 3, 2 ) 知 6 A  3 B 
2C  0.
 A B 
n  {4,  1, 2},
2
 4 A  B  2C  0
C , 所 求 平 面 方 程 为 2 x  2 y  3 z  0.
3
作 业 : P104 1 ① ② 、 2 、5 ①  ②
返回
12
§3.1 平面的方程(2)
教 学 时 数 : 2课 时
教学重点:平面的点法式方程的应用;
教 学 难 点 : 1. 平 面 点 法 式 方 程 的 推 导 ;
2. 面 的 法 式 方 程 的 应 用 。
教学目标:
1. 了 解 平 面 的 点 方 式 方 程 ;
2. 掌 握 平 面 的 法 式 方 程 的 求 法 ;
3. 掌 握 平 面 的 一 般 方 程 化 为 法 式 方 程 。
返回
13
复习
一、由一点和方位向量确定的平面方程
 x  x 0  X 1u  X 2 v

1. 向 量 式 参 数 方 程 r  r0  u a  vb ; 2.坐 标 式 参 数 方 程  y  y 0  Y1u  Y2 v
 z  z 0  Z 1u  Z 2 v ;
x  x0 y  y 0 z  z0
3. 点 位 式 方 程
5. 截 距 式 方 程
x
a
X1
Y1
Z1
X2
Y2
Z2
z
 1。

y
b

x  x1
y  y1
z  z1
 0; 4. 三 点 式 方 程 x 2  x1 y 2  y 1 z 2  z 1  0;
x 3  x1 y 3  y 1 z 3  z 1
c
二、平面的一般式方程
1. A x  B y  C z  D  0.
2. 平 面 基 本 定 理 : 在 空 间 任 意 平 面 的 方 程 都 可 表 为 三 元 一 次
方程,反之任一个三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个平面。
3. 平 面 一 般 方 程 的 讨 论 :
转18
14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定义:与平面垂直的非零
向量,叫该平面的法向量.
Z
n
M0
M
已 知 平 面 上 的 点 M 0 ( x0 , y 0 , z 0 )和
它 的 法 向 量 n  { A , B , C }, 求 平 面 方 程 .
解 : 设 M ( x , y , z )为 平 面 上 任 一 点,
则 M 0 M  n  M 0 M  n  0.
O
X
Y
M 0 M  { x  x 0 , y  y 0 , z  z 0 },
 A ( x  x0 )  B ( y  y 0 )  C ( z  z 0 )  0, 叫 平 面 的 点 法 式 方 程 .
记 D   ( Ax 0  By 0  Cz 0 ), 则 有 : Ax  By  C z  D  0。
可 见 :  的 一 般 方 程 Ax  By  C z  D  0 中 的 变 量 系 数
A, B , C 恰 好 是 平 面  的 一 个 法 向 量 的 分 量 。
15
二、平面的法式方程
1、向量式法式方程
若 M 0 是 自 O 向  所 作 垂 线 的 垂 足 P,  的 法 向 量 取 与 O P 同
向 的 单 位 向 量 n , 并 设 | O P | p, 则 O P  p n , 故 平 面  的 方 程
0
0
是 :n ( r  p n )  0 , 即 n r  p  0 , 叫 平 面  的 向 量 式 法 式 方 程 。
0
0
0
2、坐标式法式方程
设 r { x , y , z }、n  {cos  ,cos  , cos  },则 有 x cos   y cos 
0
 z cos   p  0, 叫 平 面  的 坐 标 式 法 式 方 程 , 简 称 法 式 方 程 。
特 点 : ① 一 次 项 系 数 为 单 位 向 量 的 分 量 , 即 平 方 和 等 于 1;
② p 是 原 点 O 到 平 面  的 距 离 , 常 数 项  p  0.
16
3、一般方程化为法式方程
在 直 角 坐 标 系 下 ,若  的 方 程 为 A x  B y  C z  0, 则
n { A , B , C } 是  的 法 向 量 , 而 法 式 方 程 中 的 一 次 项 系 数
是  的一特殊单位法向量分量。故将一般方程化为法式
方 程 只 需 在 一 般 方 程 两 边 同 乘 因 子   1 / A  B  C ,
2
2
2
即 : A x   B y   C z   D  0, 再 根 据  D  0 选 取  的 符
号,即取D的相反号。一般方程化为法式方程的过程叫
法式化,选定符号后的叫法式化因子。
17
小结
例 1、 把 平 面 的 方 程 3 x  2 y  6z  14  0 化 为 法 式 方 程 ,
求自原点指向平面的单位法向量及其方向余弦,并求原点
到平面的距离。
例 2 . 求 过 点 (1, 1, 1) 且 垂 直 于 平 面 x  y  z  0 ,
3x  2 y  2z  5  0 , 的 平 面 方 程.
解:
n1  {1,  1,1}, n 2  {3, 2,  12},
取 法 向 量 n  n1  n 2
 {10, 15, 5}, 所 求 平 面 方 程 为 :10( x  1)  15( y  1)  5( z  1)
 0, 即 : 2 x  3 y  z  6  0.
小 结 : 1.点 法 式 ; 2 .法 式 ; 3.一 般 方 程 化 法 式 方 程 。
作 业 : P104
5(3)  (6) 、8 、9
返回
18
§3.2 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
§3.3 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教 学 时 数 : 2课 时
教学重点:点到平面的距离、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教 学 难 点 : 1. 离 差 的 概 念 和 应 用 ;
2. 两 平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
教学目标:
1. 理 解 离 差 的 概 念 ;
2. 掌 握 点 到 平 面 的 距 离 公 式 ;
3. 熟 悉 两 平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的 充 要 条 件 ;
4. 培 养 学 生 的 空 间 想 象 能 力 。
返回
19
复习
1. 平 面 的 点 法 式 方 程 A ( x  x 0 )  B ( y  y 0 )  C ( z  z 0 )  0.
2 . 向 量 式 法 式 方 程 n r  p  0.
0
3. 坐 标 式 法 式 方 程 x cos   y cos   z cos   p  0
特 点 : ① 一 次 项 系 数 为 单 位 向 量 的 分 量 , 即 平 方 和 等 于 1;
② p是 原 点 O 到 平 面  的 距 离 , 常 数 项  p  0 .
4. 一 般 方 程 化 为 法 式 方 程 :
在 一 般 方 程 两 边 同 法 式 化 因 子   1 /
A B C 。
2
2
2
结束
20
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有两种情况:即点在平面上和
点不在平面上,重点讨论点不在平面上的情况。
1. 离 差 的 定 义 : 从 点 M 0 向 平 面  引 垂 线 ,垂 足 为 Q , 向
量 Q M 0 在 的 单 位 法 向 量 n 上 的 射 影 叫 点 M 0与  的 离 差 。 记
0
作:  射影
n
0
Q M 0。
z
R
z
P
M0
p
p
n
O
x
0
P
n
r0
Q
q
O
y
0
q
M0
r0
Q
y
x
21
2. 离差和距离的计算
可 见 : 1. 当 QM 0 与 n 同 向 时   0 ; 否 则   0 ; M 0 在  上   0 .
0
离 差 可 判 断 两 点 在 平 面 的 一 侧 或 两 侧 ; 2. M 0 到  的 距 离 d  |  | 。
定 理 : 点 M 0与 平 面 n0 r  p  0 的 离 差 为   n0 r  p .
( 对 方 程 左 边 用 r0 代 替 r 即 得  )
证 :   射影
n
0
Q M 0 = | n0 | 射 影
n
0
Q M 0  n0  Q M  n0 (O M 0  O Q ) 
n 0 ( r0  q )  n 0  r  n 0  q  n 0  r0  | n 0 || q | cos   n 0 r0  | q | c os   n 0 r0  p .
推 论 1: 点 M 0 ( x 0 , y 0 , z 0 ) 与 平 面 x cos   y cos   z cos   p  0
的 离 差 为 :   x 0 cos   y 0 cos   z 0 cos   p .
可 见 : 原 点 与  的 离 差    p, d  p, 与 上 节 课 的 结 论 一 致 。
22
二、三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推 论 2: 点 M 0 ( x 0 , y 0 , z 0 ) 到 平 面 A x  B y  C z  0,
的 离 差 为    ( A x 0  B y 0  C z 0  D ), 点 到 平 面 的 距 离
为 : d  | A x 0  B y 0  C z 0  D |/
2
2
2
A  B C 。
设 平 面  的 方 程 为 A x  B y  C z  0,则 对 空 间 任 一 点
M ( x , y , z )与  的 离 差 为    ( A x  B y  C z  D ), 所 以 A x 
B y  C z  D   / 。 对  上 的 点 , A x  B y  C z  D  0; 对
平 面 同 侧 的 点 同 号 ; 对 平 面 异 侧 的 点  异 号 。 所 以 空 间
的 一 部 分 点 A x  B y  C z  D > 0; 而 另 一 部 分 的 点 A x  B y 
C z  D <0。 即 平 面 将 空 间 分 为 两 部 分 , 分 别 叫 该 平 面 的 正
半空间和负半空间。
23
三、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设 平 面  1: A1 x  B1 y  C 1 z  D1  0,  2: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0,
相关位置是相交、平行或重合。取决于方程组是有部分公共点或无
公共点或所有点都在另一平面上,从而我们可得下面的定理:
定理:两平面:相交
A1
平行 

A2
B1
B2

C1
C2

D1
D2

;
A1 :B1 :C 1  A 2 :B 2 :C 2;
重合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
D2
解 : 因 两 向 量 的 法 向 量 是 : n1  { A1 , B1 , C 1 }, n 2 { A2 , B 2 , C 2 }, 当 n1不 平
行 n 2 时 它 们 对 应 分 量 不 成 比 例 , 即 A1: B1 : C 1  A 2: B 2: C 2;当 它 们 平 行 或 重
A1
合 时 有:
A2

B1
B2

C1
C2
 k , 方 程 为  1: k A2 x  kB 2 y  kC 2 z  D1  0,  2 :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0, D1 / D 2  k 时 两 方 程 相 等 , 即 重 合 , 否 则 两 平 面 平 行 。
24
四、两平面的夹角
设  ( n1 , n 2 )   , 则  ( 1 ,  2 )   或    , 有 cos  ( 1 ,  2 )   c os 

n1  n 2
| n1 |  | n 2 |
A1 A 2  B1 B 2  C 1 C 2

A1  B1  C 1
2
2
2

n
。 2
A2  B 2  C 2
2
2
2

n1
2
特 别 :  1   2  A1 A2  B1 B 2  C1C 2  0。
例 1.
一 平 面 过 M 1 (1, 1, 1) 和
1
M 2 (0, 1,  1) 且 垂 直 于 平 面 x  y  z  0, 求 它 的 方 程 。
例 2: 求 两 平 面 z  x  2 y  1, 3 x  6 y  3 z  4 间 的 距 离 。
解 :先 判 断 两 平 面 平 行,
n1  (1 , 2 ,  1), n 2  ( 3 , 6 ,  3) ,
n1 / / n 2, 在 第 一 个 平 面 内 任 取 一 点
( 0, 0, 1),  d  7 / 3 6 .
25
3.2--3.3小结
1 .定 义 : 点 M 0 与 平 面  的 离 差 :  射 影 0 Q M 0。
n
2.定 理 : 点 M 0 与 平 面 n 0 r  p  0 的 离 差 为:   n 0 r  p。
推 论 1: M 0 ( x 0 , y 0 , z 0 ) 与 平 面 x cos   y cos   z cos   p  0
的 离 差 为 :   x 0 cos   y 0 cos   z 0 cos   p。
推 论 2: M 0 ( x 0 , y 0 , z 0 ) 与 平 面 A x  B y  C z  0 的 离 差 :
   ( A x 0  B y 0  C z 0  D ), d  | A x 0  B y 0  C z 0  D |
A  B C 。
2
2
2
3.定 理 : 两 平 面 : 相 交  A1 :B1 :
C 1  A 2 :B 2 :
C2 ;
平行 
A1
A2

B1

B2
作 业 : P109
C1
C2

D1
;
重合 
D2
35
A1
A2
P111

B1
B2

C1
C2

D1
。
D2
2
结束
26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教 学 时 数 : 2课 时
教学重点:直线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教 学 难 点 : 1. 直 线 的 一 般 方 程 化 为 标 准 方 程 ;
2. 求 直 线 的 方 程 。
教学目标:
1. 理 解 直 线 的 方 向 向 量 、方 向 角 、方 向 余 弦 、方 向 数 ;
2. 掌 握 直 线 方 程 的 各 种 形 式 ;
3. 熟 悉 直 线 方 程 之 间 的 互 化 ;
4. 培 养 学 生 的 空 间 想 象 能 力 。
返回
27
复习
1. 向 量 的 方 向 角 、 方 向 余 弦 及 其 关 系 :
X
cos  
, cos  
X Y  Z
2
Y
2
, cos  
X Y  Z
2
2
Z
2
。
X Y  Z
2
2
2
2
2. 两 平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 相 交  A1 : B1 : C 1  A2 : B 2 : C 2 ;
平行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重合 
A1
A2

B1
B2

C1

C2
D1
。
D2
3. 向 量 积 : 两 向 量 a 与 b 的 向 量 积 仍 是 一 向 量 , 记 作 : c  a  b
或 [ a b ]。 其 模 : | c |  | a |  | b | sin  , 其 中  为 a 、b 的 夹 角 ;
方 向 : 与 a 、b 都 垂 直 , 且 a 、b 、c 符 合 右 手 系 。
结束
28
一、空间直线的几个概念
1.方 向 向 量 : 平 行 于 直 线 L 的 非 零 向 量 v  { X , Y , Z } 叫 直 线
的方向向量,通常用 X :Y : Z 表示。
2.方 向 角 、 方 向 余 弦 : 方 向 向 量 的 方 向 角 和 方 向 余 弦
叫该直线的方向角和方向余弦。
3. 方 向 数 : 与 直 线 方 向 向 量 的 分 量 X , Y , Z , 成 比 例 的 一 组
数 l, m, n 都 叫 直 线 的 方 向 数 。
4. 直 线 的 方 向 余 弦 与 方 向 数 有 如 下 关 系 :
cos  
l
l m n
2
2
, cos  
2
m
l m n
2
2
, cos  
2
n
l m n
2
2
(或 取 负 号) .
2
29
二、由一点和直线的方向确定的直线方程
1、向量式参数方程
求 过 M 0 ( x 0 , y 0 , z 0 ) 且 平 行 于 方 向 v  { X , Y , Z }的 直 线 方 程 。
设 M ( x , y , z ) 是 直 线 上 的 动 点 , 且 O M  r,O M 0  r0 , 则
M 0 M 与 v 共 线 , 有 M 0 M  t v , 即 : r  r0  t v
 r  r0  t v ,
( t 为 参 数 ), 叫 直 线 的 向 量 式 参 数 方 程 。
t 的 几 何 意 义 : 特 别 地 当 v 取 v0 时 , 由 直 线 的 参 数 方 程
r  r0  t v 得 : 向 量 | t | | t v |  | r  r0 |  | M 0 M | , 得 t 的 几 何
0
0
意 义 : t 的 绝 对 值 是 点 M 到 M 0的 距 离 。
30
2、坐标式参数方程
x  x0  X t


由 上 式 得 直 线 的 坐 标 式 参 数 方 程  y  y 0  Y t ,( t 是 参 数 )。

 z  z0  Z t
3、标准(对称式)方程
从 上 式 消 去 参 数 t得 :
x  x0

X
y  y0

Y
z  z0
, 叫 直 线 的 标 准
Z
(对 称 式 )方 程 , 当 分 母 为 0 时 , 约 定 其 分 子 为 0。
4、两点式方程
已 知 直 线 通 过 点 M 1 ( x1 , y1 , z1 ) , M 2 ( x 2 , y 2 , z 2 ), 则 由 标 准
方程得:
x  x1
x 2  x1

y  y1
y 2  y1

z  z1
z 2  z1
,叫 直 线 的 两 点 式 方 程 。
31
三、直线的一般方程
1. 一 般 方 程 : 当 平 面  1:
A1 x  B1 y  C 1 z  D1  0,  2: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0, 中 A1 : B1 : C 1  A 2 : B 2 : C 2 时 , 它 们 交 于 一 条 直 线 。
有
B1 C 1
B2 C 2
,
C 1 A1
C 2 A2
,
A1 B1
不 全 为 0。
A2 B 2
z
故它表示一直线,把它叫做直线的一

般方程。即:
A1 x  B1 y  C 1 z  D1  0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0
2
.
1
交线上的点同时满足两个方程,
满足两方程的点都在交线上。
L
y
x
o
32
2、射影式方程
 a 1 x  c1 z  d 1  0
将一般方程中分别消去变量 y , z 得:
,
 a 2 x  b2 y  d 2  0
为特殊的一般方程。
第 一 个 方 程 中 不 含 y,
z
为平行于 y 轴的平面;第
2
1
二个方程为平行于 z 轴的
平面. 我们把它叫做直线
的 射影式方程。
L
y
x
33
四、一般方程和标准方程的互化
直线的标准方程化为一般方程比较简单,下面我们
把直线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
因 a
B1 C 1
B2 C 2
, b
C1 A 1
C 2 A2
, c
A1 B 1
A2 B 2
不 全 为 0 , 设 c  0,
 x  (a / c ) z  d1 / c
解 关 于 x , y 的 方 程 组 得 :直 线 的 射 影 式 方 程 
,
 y  (b / c ) z  d 2 / c

d1 
x  x0
a/c
B1 D1
D 1 A1
, d2 
B2 D2
D 2 A2
=

, 解得:
x  x0
a/c
= z,
y  y0
= z, 即 :
b/c
y  y0
x  x0
y  y0 z  z0
z
= ,整 理 得 标 准 方 程 :


。
b/c 1
a
b
c
34
例1
可见:三个行列式为直线的一组方向数,再找直线上一点,
就可求出直线的标准方程。
也 可 用 v  { A1 , B1 , C 1 }  { A 2 , B 2 , C 2 } 求 直 线 的 方 向 向 量 。
2 x  y  z  5  0
例1 . 将 直 线 的 一 般 方 程 : 
化为
2x  y  3z  1 0
标准方程。
解:利用两种方法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再化为
标准方程。
35
例2
例 2. 求 过 点 (1, 0, 2 )且 与 平 面 3 x  4 y  z  6  0 平 行 ,
又与直线
x3
1

y2
4

z
垂直的直线方程。
1
解 : 设 所 求 直 线 的 方 向 向 量 为 v, 已 知 平 面 的 法
向 量 n  {3, 4,  1}, 已 知 直 线 的 方 向 向 量 v1  {1, 4, 1},
取 v  n  v1 ,
v

i
n  v1  3
1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
x 1
2

y
1
j
k
4  1  4 { 2,  1, 2 } ,
4 1

z2
。
2
36
例3
例 3. 求 过 点 (  3, 2, 5) 且 与 两 平 面 x  4 z  3 和
2 x  y  5 z  1的 交 线 平 行 的 直 线 方 程 。
解 : 设 所 求 直 线 的 方 向 向 量 为 v  { m , n , p },
根 据 题 意 可 知 : v  n1 , v  n 2 , 取 v
{  4,  3,  1} , 所 求 直 线 的 方 程
x3
4

 n1  n 2 
y2
3

z5
。
1
小 结 : 1.关 于 空 间 直 线 的 几 个 概 念 ; 2.直 线 的 方 程 ;
3.直 线 各 种 形 式 之 间 的 互 化 。
作 业 : P119 (
1 1)--( 5)
返回
37
§3.5 直线和平面的相关位置
§3.6 直线和点的相关位置
教 学 时 数 : 2课 时
教学重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教 学 难 点 : 1. 直 线 和 平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
2. 点 到 直 线 的 距 离 公 式 的 推 导 。
教学目标:
1. 理 解 直 线 和 平 面 的 位 置 关 系 ;
2. 掌 握 直 线 和 平 面 交 角 的 计 算 ;
3. 熟 悉 点 到 直 线 的 距 离 的 计 算 。
4. 培 养 学 生 的 空 间 想 象 能 力 。
返回
38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复习
1. 直 线 的 几 个 概 念 : 方 向 向 量 、 方 向 角 、 方 向 余 弦 、 方 向 数 。
2. 直 线 方 程 : 向 量 式 参 数 方 程 r  r0  t v ; 坐 标 式 参 数 方 程
 x  x 0  X t
x  x0
y  y0
z  z0


;
 y  y0  Y t ; 标 准 ( 对 称 式 ) 方 程
X
Y
Z
 z  z 0  Z t
方程
x  x1
x 2  x1

y  y1
y 2  y1

z  z1
z 2  z1
。 一般方程

两点式
A1 x  B1 y  C 1 z  D1  0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0
C 1 A1
A1 B1
 B1 C 1

,
,
不
全
为
0
 B C
; 射 影 式 方 程
C
A
A
B
2
2
2
2
2
 2

 a 1 x  c1 z  d 1  0

 a 2 x  b2 y  d 2  0 .
3. 直 线 方 程 之 间 的 互 化 : 重 点 是 一 般 方 程 化 为 标 准 方 程 。
结束
39
一、直线和平面的相关位置
直线和平面的相关位置有:相交、平行、直线在平
面上三种情况。
设 直 线 L:
x  x0
X

y  y0
Y

z  z0
与 平 面  : Ax  By  C z  D  0 ,
Z
x  x0  X t


将 L 的 参 数 方 程  y  y0  Y t 代 人 上 述 的 平 面 方 程 得 :

 z  z0  Z t
A ( x 0 + Xt )  B ( y 0  Yt )  C ( z 0  Zt )  D  0,
整 理 得 : ( AX  BY  CZ ) t   ( Ax 0  By 0  C z 0  D )。
40
直线和平面的相关位置
对 于 等 式 ( AX  BY  CZ ) t   ( Ax 0  By 0  C z 0  D ) 来 说 :
当 AX  BY  C Z  0 时 : t 有 唯 一 解 , 对 应 的 x , y , z 也 有 唯
一解,L和 有一个公共点,得:
① 直 线 L 和 平 面  相 交  AX  BY  CZ  0 ; 类 似 地 :
② 直 线 L和 平 面  平 行
③ 直 线 L在平 面  上

AX  BY  C Z  0

 A x0  B y 0  C z 0 + D  0 ;

AX  BY  C Z  0

 A x 0  B y 0  C z 0 + D = 0.
41
二、直线与平面的交角
直 线 L和 它 在 平 面  上 的 射 影 的 交 角  , 叫 做 直 线 L和 平 面  的 交
角. 垂直时叫直线和平面垂直。 设直线的方向向量 v 和平面的法向
量 n 夹 角  ( v , n )   , (0     ) ,则    / 2   , (0     / 2 ),
所 以 sin   | cos  | 
| n v |
| n ||v |
AX  BY  CZ

A B C
2
2
2
。
X Y  Z
2
2
2
特 别 地 : ① L/ /  或 L在  上  A X  B Y  C Z  0 ;
v
n
② L 
A
X

B
Y

C
Z

。
v
n




l
l

42
§3.6
空间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
空间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有两种情况:点在直
线上,点在直线外。我们重点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
求 M 0 ( x 0 , y 0 , z 0 )到 直 线 L :
因 以 M 1 M 0 、v 为 邻 边 构 成 的
x  x1

y  y1
X

Y
d 
|v|

|v|

0
d
M1
v
2
| M 1M 0  v |
的距离。
Z
M
面积
为 | M 1 M 0  v | ,故 M 0 到 L的 距 离 为 :
S
z  z1
2
L
y 0  y1 z 0  z1
z z x x
x x y y
 0 1 0 1  0 1 0 1
Y
Z
Z
X
X
Y
X Y  Z
2
2
2
。
2
43
例1
例1:设 直 线 与 三 坐 标 面 的 交 角 为  、  、 , 求 证 :
cos   cos   c o s   2 。
2
2
2
证:设直线
x  x0

y  y0
X
Y
X
角 是  ,  sin  
2
X
Z
sin  
2
X
2

2
z  z0
与坐标面 x  0 的夹
Z
2
Y  Z
2
2
Y
, 同 理 : sin 2  
X
2
2
Y  Z
2
2
,
2
Y  Z
2
2
 sin 2   sin 2   sin 2   1 , 化 简 得 :
,
cos   cos   cos   2 。
2
2
2
44
例2
例 2. 求 过 点 M (  1, 2,  3), 且 平 行 于 平 面 P : 6 x  2 y  3 z  1  0,
又与直线 L :
x 1
3

y 1
z3

5
2
相交的直线方程 。
L
解 : 过 M 平 行 于 平 面 P 的 平 面 P1 的
方 程 为 :6 ( x  1)  2 ( y  2 )  3( z  3)  0,
即: 6 x  2 y  3 z  1  0 .
M

M1

P1
6 x  2 y  3 z  1  0
P

 x 1 y 1 z  3


 t, 解 得 t  0, 得 交 点
直线 L的交点: 
2
5
 3
M 1( 1 ,  1 , 3 ), 故 直 线 的 方 向 向 量 为 s  M M 1  { 2,  3, 6 }, 于 是
平面 P1与已知
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x 1
3

y2
3

z3
6
。
45
例3
 x  y  4 z  12  0
例 3. 求 点 P (2, 0,  1) 关 于 直 线 
的对称点。
2 x  y  2 z  3  0
解 : 直 线 的 方 向 向 量 为 v  1,  1,  4   2,1,  2   6,  6, 3 ,
过 P 垂 直 于 已 知 直 线 的 平 面 为 :2 ( x  2 )  2 y  ( z  1)  0,
即 :2 x  2 y  z  3  0。 该 平 面 与 直 线 的 交 点 为 (1, 1, 3)
令 P ( x , y , z )为 P 的 对 称 点 , 则 :1 
2 x
,1 
2
0 y
2
,3 
1  z
。
2
 x  0, y  2, z  7, 即 : P (0, 2, 7 )。
46
例4
例 4. 求 过 M (2,1, 3) 且 与
x 1
3

y 1
2

z
1
垂直相交的直线方程 。
解 : 先 作 过 点 M 且 与 已 知 直 线 垂 直 的 平 面 3( x  2)
 2( y  1)  ( z  3)  0, 再 求 已 知 直 线 与 该 平 面 的 交 点 N ,
令
x 1
3

y 1
2
x  3t  1

3


 t   y  2 t  1, 代 入 平 面 得 t  ,
1
7

 z  t
z
2 13
3
12 6
24
交 点 N ( , ,  )取 所 求 直 线 的 方 向 向 量 为 M N  { 
, , 
},
7 7
7
7 7
7
所求直线方程为:
x2
2

y 1
1

z3
。
4


小结:直线和平面、点的位置关系。

作 业 : P123 5、;
6 P125 2
M
L
N
47
返回
§3.7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 学 时 数 : 2课 时
教学重点: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的距离和公垂线;
教 学 难 点 : 1. 异 面 直 线 的 距 离 ;
2. 两 异 面 直 线 的 公 垂 线 方 程 。
教学目标:
1. 理 解 空 间 直 线 的 位 置 关 系 ;
2. 掌 握 两 直 线 的 交 角 ;
3. 掌 握 异 面 直 线 间 的 距 离 公 式 ;
4. 掌 握 异 面 直 线 的 公 垂 线 方 程 。
返回
48
§3.5 直线和平面
§3.6 直线和点的相关位置
复习
1. 直 线 L 与 平 面  的 位 置 关 系 是 :
① 相 交  AX  BY  CZ  0 ;
AX  BY  C Z  0
②平行  
 A x0  B y 0  C z 0 + D  0 ;
AX  BY  C Z  0
③ 直 线 L在 平 面  上  
 A x 0  B y 0  C z 0 + D = 0.
2. L和  的 交 角 : sin   | cos  |
| n v |
| n ||v |

① L/ /  或 L在  上  A X  B Y  C Z  0 ;
3. M 0 到 L的 距 离 为 : d 
S
|v|

AX  BY  C Z
A B C
2
2
2
② L 
| M 1M 0  v |
。
X Y  Z
2
A
X

2
B
Y

C
2
。
Z
。
|v|
4. a  b  | a |  | b | cos   | a | 射 影 a b  射 影 a b 
a b
|a|
。
结束
49
一、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

共 面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

 异 面
M
相 交

平 行
重 合 .

设 l1由 点 M 1 ( x1 , y1 , z1 ) 和 v1 = { X 1 , Y1 , Z 1 } 确 定 :
v2
v1
M1
x  x1

y  y1
X1
l 2由 点 M 2 ( x 2 , y 2 , z 2 ) 和 向 量 v 2 = { X 2 ,Y2 , Z 2 } 确 定 :
1. M 1 M 2 、 1 、 2 异 面  l1 、l 2 异 面  △ 
l2
2
x  x2
l1

Y1

y  y2
X2
z  z1
Z1

Y2
z  z2
Y1
Y2
。
Z2
x 2  x1 y 2  y 1 z 2  z 1
X1
X2
;
Z1
Z2
 0;
50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2、 当  1 、v 2 、M 1 M 2 共 面 而 1 、v 2 不 共 线 时,l1 、l 2
相 交 , 故 l1、l 2 相 交  △  0 且 X 1 : Y1 : Z 1  X 2 : Y 2 : Z 2 ;
3、 当  1 、v 2 平 行 但 不 平 行 于 M 1 M 2 时, 两 直 线 平 行 ,
故 l1 / / l 2  X 1 : Y1 : Z 1 = X 2 : Y 2 : Z 2  ( x 2  x1): ( y 2  y1 ) : ( z 2  z1 ) ;
4、当向 量  1 、v 2 、M 1 M 2 共 线 时 , 两 直 线 重 合 , 故
l1、l 2 重 合  X 1 : Y1 : Z 1 = X 2 : Y 2 : Z 2  ( x 2  x1 ) : ( y 2  y1 ) : ( z 2  z1 )。
51
二、两直线的夹角
定义:平行于两空间直线的两个向量的夹角,叫做这
两条直线的夹角。
设  ( 1 , 2 )  

2
(0     ), 我 们
1
用两空间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来表
示 两 空 间 直 线 的 夹 角 。 即 :  ( l1 , l 2 )  
l1
或  ( l1 , l 2 )     . 于 是 有 下 面 的 定 理 :
定 理 :cos  ( l1 , l 2 )   cos  = 
l2
X 1 X 2  Y1Y2  Z 1 Z 2
X 1  Y1  Z 1
2
2
2
。
X 2  Y2  Z 2
2
2
2
特 别 地 : l1  l 2  X 1 X 2  Y1Y2  Z 1 Z 2  0。
52
三、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空间两直线上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叫两直线间的距离;和
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叫它们的公垂线。两异面直
线距离等于它们的公垂线夹于两异面直线间的线段的长。
异 面 直 线 的 距 离 : 设 两 条 异 面 直 线 li :
x  xi y  y i z  z i


( i 1, 2 ) 与 它 们 的 公 垂 线
Xi
Yi
Zi
 ( v1  v 2 )
2
v1  v 2
v2
M1
L1
d  N 1 N 2  射 影 L0 M 1 M 2  射 影 v  v M 1 M 2 
M 1M
L0
M2
v1
l 0 相 交 于 N 1 、 N 2 , 则 l1 、l 2 之 间 距 离 为 :
1
N2
N1
L2
2
x 2  x1 y 2  y1 z 2  z1


X1
Y1
Z1

|v|
X2
Y2
Z2
2
Y1
Z1
Y2
Z2
2

Z1 X 1
Z2 X 2
2

X 1 Y1
.
X 2 Y2
53
四、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方程
1. 公 垂 线 l 0的 方 向 向 量 为 :
Y1 Z 1
Y2 Z 2
v  v1  v 2  X i  Yj  Z k 
2 . 过 M 1 以 v1 , v 为 方 位 向 量
( l 0 和 l1 相 交 ) 的 平 面  1:
3. 过 M 2 以 v 2 , v 为 方 位 向 量

( l0 和 l2 相 交 ) 的 平 面  2 :
所 以 公 垂 线 l0 的 方 程 为 :
j
Z2 X 2
X 1 Y1
k.
X 2 Y2
x  x1 y  y 1 z  z 1
X1
Y1
Z1
X
Y
Z
 0      ( 1)
x  x2 y  y2 z  z 2
X2
Y2
Z2
X
Y
Z
4 . 因 为  1 和  2 的 交 线 为 l 0,
(1) (2) 联 立 的 方 程 组 。
i
Z1 X 1
 0      ( 2)
v2
L0
M2
L2
M1
v
v1
L1
54
例1
x
例 1 . 求 过 P (1, 1, 1) 且 与 直 线 l1 :

1
y
2

z
3
, l2 :
x 1 y  2 z  3


2
1
4
都相交的直线 l方程。
x 1 y 1 z 1
解 :设 l 的 方 向 向 量 为 v ={ X , Y , Z } , 则 其 方 程 为 :


,
X
Y
Z
1 1 1
l 与 l1相 交 , ( M 1 P , v1 , v) 1 2 3  0 , 即 : X  2 Y  Z  0 ,
X Y Z
又 因 为 0 :1 : 2  1 : 2 : 3 ,所 以 l 和 l1相 交 , 同 理 : l 和 l 2 相 交 。
同 理 : X + 2 Y  Z  0 , 解 得 : X : Y : Z  0 : 1 : 2。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x 1
0

y 1
1

z 1
.
2
55
例2
例 2、 已 知 两 直 线 l1 :
x

1
y
1

z 1
0
, l2 :
x 1

1
y 1

1
z 1
,
0
试证两直线为异面直线,并求它们间的距离及公垂线的方程。
1 1 2
解 : △ = ( M 1 M 2 , v1 , v 2 ) = 1 -1 0 = 4  0, l1和 l 2 为 异 面 直 线 ;
1 1 0
公 垂 线 l 0 的 方 向 为 v  v1  v 2  {0, 0, 2},  d 
x
y z 1
另 外 公 垂 线 的 方 程 为 1 1
0
作 业 : P131
0
0
|△ |
| v1  v 2 |

4
 2;
2
x 1 y 1 z 1
 0和
2
1
1
0
0
x  0
0  0 联立, 即 
.
y  0
2
4 、7 、 8.
返回
56
§3.8 平面束
教 学 时 数 : 2 课 时。
教学重点:平面束的应用。
教 学 难 点 : 1. 定 理 1的 证 明 ; 2. 平 面 束 的 应 用 。
教学目标:
1. 理 解 平 面 束 的 定 义 ;
2. 掌 握 定 理 1的 证 明 ;
3. 熟 悉 平 面 束 应 用 ;
4. 培 养 学 生 的 空 间 想 象 能 力 。
返回
57
§3.7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复习
1. 两 直 线 的 位 置 关 系 :
(1) l1 、l 2 异 面  △  0; ( 2) l1 、l 2 相 交  △  0 且 X 1 : Y 1: Z 1  X 2 : Y2 : Z 2 ;
(3) l1 / / l 2  X 1 : Y1 : Z 1 = X 2 : Y2 : Z 2  ( x 2  x1): ( y 2  y1 ) : ( z 2  z1 ) ;
( 4) l1 、 l 2 重 合  X 1 : Y1 : Z 1 = X 2 : Y2 : Z 2  ( x 2  x1 ) : ( y 2  y1 ) : ( z 2  z1 )。
2.定 理 :cos  ( l1 , l 2 )  
X 1 X 2  Y1Y 2  Z 1 Z 2
X 1  Y1  Z 1
2
2
。
X 2  Y2  Z 2
2
2
2
2
特 别 地 : l1  l 2  X 1 X 2  Y1Y2  Z 1 Z 2  0。
x 2  x1 y 2  y1 z 2  z1
3. d 

X1
Y1
Z1 
|v|
X2
Y2
Z2
△1 = 0
4 . 公 垂 线 方 程 :
 △ 2 = 0.
2
Y1 Z 1
Y2 Z 2
2

Z1 X 1
Z2 X 2
2

X 1 Y1
.
X 2 Y2
结束
58
一、平面束的定义
1. 有 轴 平 面 束 : 通 过 同 一 直 线 的 所 有 平 面 的 集
合称为有轴平面束,该直线称为这个平面束的轴。
2. 平 行 平 面 束 : 在 空 间 平 行 于 同 一 平
面的所有平面的集合称为平行平面束。
3. 平 面 束 : 有 轴 和 平 行 平 面 束 统 称 为 平 面 束 。
二、平面束的定理
定 理 1:  1: A1 x  B1 y  C1 z  D1  0  (1)  2: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0  ( 2 )
相 交 于 直 线 L, 则 以 直 线 L为 轴 的 有 轴 平 面 束 的 方 程 为 :
l ( A1 x  B1 y  C1 z  D1 )  m (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 0( l , m 不 全 为 0)   (3)
59
定理1的证明
证 : ① 先 证 方 程 (3) 表 示 一 个 平 面 :
把 方 程 ( 3) 改 写 成 :( l A1  m A2 ) x  ( l B1  m B 2 ) y  ( l C 1  m C 2 ) z
 ( l D1 + m D 2 )  0    ( 4 )
l A1  mA2、lB1  mB 2、lC1  mC 2 不 全 为 0,
否 则 当 l A1  m A2  0、 l B1  m B 2  0、lC 1  m C 2  0 
A1
A2

B1
B2

C1
.
C2
与 两 平 面 相 交 矛 盾 。 (4) 是 一 个 关 于 x 、y 、z 的 一 次 方 程 ,
所 以 (4) 和 (3) 式 都 表 示 一 个 平 面 。
再 证 方 程 (3) 表 示 过 直 线 L 的 平 面 :
因 为 平 面  1 、 2 交 线 L 上 的 点 同 时 满 足 平 面 方 程 (1) (2) ,
从 而 必 满 足 方 程 (3) , 所 以 方 程 (3) 表 示 过 L 的 平 面 ,
以 L为 轴 的 平 面 束 中 的 平 面 。
即表示
60
定理1证明续
② 证 明 过 直 线 L 的 任 意 平 面  , 都 可 以 写 成 (3) 的 形 式 :
( 即 能 找 到 确 定 的 l、 m 的 值 )
当 平 面  是  1 时 , 则 l  1, m  0;
当 平 面  是  2 时 , 则 l  0 , m  1;
当 平 面  既 不 是 1又 不 是  2 时 , 选 取 平 面  上 不 属 于轴
L 上 的 任 意 一 点 P ( x0 , y 0 , z 0 ), 平 面  经 过 点 P 的 条 件 是 :
l ( A1 x 0  B1 y 0  C 1 z 0  D1 )  m ( A2 x 0  B 2 y 0  C 2 z 0  D 2 )  0,
而
A1 x 0  B1 y 0  C1 z 0  D1 , A2 x 0  B 2 y 0  C 2 z 0  D 2 不 全 为 0 ,
可 取 l : m  ( A2 x 0  B 2 y 0  C 2 z 0  D 2 ) : [  ( A1 x 0  B1 y 0  C 1 z 0  D1 )] ,
分 别 令 两 个 括 号 的 值 为 l 、m , 则 平 面  的 方 程 可 写 成 (3) 的 形 式 。
61
定理2
定 理 2. 若  1:A1 x  B1 y  C 1 z  D1  0,  2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0 平 行 ,
则 l ( A1 x  B1 y  C 1 z  D1 )  m (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 0 表 示 平 行 平 面 束 。
( l、m 不 全 为 0,且  m :l  A1 : A2  B1 : B 2  C1 : C 2 )
推 论 : 由 平 面 Ax  By  Cz  D  0 所 确 定 的 平 行 平 面 束 的
方 程 为 : A x  B y  C z    0。 (   R )
例 1: 求 过 二 平 面 4 x  y  3 z  1  0 与 x  5 y  z  2  0 的 交 线 ,
且过原点的平面方程。
解 : 设 所 求 平 面 方 程 为 l (4 x  y  3 z  1)  m ( x  5 y  z  2)  0,
因 平 面 过 原 点,故 有 l  2 m, 取 m  1, l  2 得 : 9 x  3 y  5 z  0。
62
例2、3
例 2: 求 与 平 面 3 x  y  z  4  0 平 行 , 且 在 Z 轴 的 截 距 等 于  2
的平面方程。
解 : 设 所 求 平 面 的 方 程 为 :3 x  y  z    0, 因 平 面 在 Z 轴 的 截 距
为  2 , 即 过 ( 0, 0, 2) , 得  =  2, 故 所 求 平 面 方 程 为 :3 x  y  z 2 0。
例 3:求 通 过 直 线

2 x  y 2 z  1 0
且 与 平 面 x  y  z 1  0 垂 直
x  2 y z  2  0
的平面方程。
解 : 设 所 求 平 面 方 程 为 l (2 x  y  2 z  1)  m ( x  2 y  z  2 )  0
即: (2 l  m ) x  ( l  2 m ) y  (  2 l  m ) z  ( l  2 m )  0, 由  1   2 得 :l  2 m  0 ,
取 l = 2, m   1代 人 上 述 方 程 得 所 求 平 面 的 方 程 为 :3 x  3 z  4  0。
63
例4
  : A1 x  B1 y  C 1 z  D1  0
例 4 : 试 证 明 两 条 直 线 l1 :  1
和 l2 :

:
A
x

B
y

C
z

D

0
;
 2
2
2
2
2
A1
  3 : A3 x  B 3 y  C 3 z  D 3  0
A2
在
同
一
平
面
上
的
充
要
条
件
是

A3
  4 : A4 x  B 4 y  C 4 z  D 4  0
A4
B1
B2
B3
B4
C1
C2
C3
C4
D1
D2
D3
D4
 0。
证: 设 过 l1 平 面 为: 1 ( A1 x  B1 y  C 1 z  D1 )   2 (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 0
过 l 2 的 平 面 为 :  3 ( A3 x  B 3 y  C 3 z  D 3 )   4 ( A4 x  B 4 y  C 4 z  D 4 )  0。
因 l1、l 2 共 面,故 上 两 式 代 表 同 一 平 面,存 在 m  0 使 1 ( A1 x  B1 y  C 1 z  D1 ) 
 2 (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 m [  3 ( A3 x + B 3 y + C 3 z + D 3 )   4 ( A4 x  B 4 y + C 4 z  D 4 )].
整理
得:
  1 A1   2 A 2  m  3 A3  m  4 A 4  0
因  i不 全
  1 B1   2 B 2  m  3 B 3  m  4 B 4  0
,

 1 C 1   2 C 2  m  3 C 3  m  4 C 4  0 为 0,故

 1 D 1   2 D 2  m  3 D 3  m  4 D 4  0
A1 B 1 C 1 D 1
A2 B 2 C 2 D 2
A3 B 3 C 3 D 3
A4 B 4 C 4 D 4
 0。
64
平面束 小结
定义:平面束(有轴平面束、平行平面束)
定 理 1:  1: A1 x  B1 y  C 1 z  D1  0    (1)  2: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0,
相 交 于 直 线 L, 则 以 L为 轴 的 有 轴 平 面 束 的 方 程 为 :
l ( A1 x  B1 y  C 1 z  D1 )  m (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 0 ( l , m 不 全 为 0)。
定 理 2 若  1: A1 x  B1 y  C 1 z  D1  0,  2 :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0 平 行 ,
则 l ( A1 x  B1 y  C 1 z  D1 )  m ( A2 x  B 2 y  C 2 z  D 2 )  0 表 示 平 行 平 面 束 。
推 论 : 由 平 面 Ax  By  C z  D  0 所 确 定 的 平 行 平 面 束 的
方 程 Ax  By  C z    0。
研 究 题 :1. 试 证 明 定 理 2 ; 2. 推 导 两 直 线 异 面 的 充 要 条 件 。
作 业 : P137 2、 3、 4、 8.
结束
65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复习总结
§3.1
平面的方程
§3.2-3 平面与点 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3.5-6 直线与平面 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
§3.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8
平面束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