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運動品德咖啡機鄭漢吾教授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研磨運動品德咖啡機鄭漢吾教授

體育運動與品格教育─
從運動技能到全人
高師大體育系
鄭漢吾
2012.7.17
[email protected],tw
今日內容
•
•
•
•
•
•
教育所見
品格教育的意義與內涵
品格教育的實施
體育運動的功能
應用體育運動於品格教育的方法
付諸行動
教育所見
•
•
•
•
•
•
當前的教育危機
主智教育 偏態教育
知行不一
校園霸凌事件、學生偏差行為趨嚴重
體育運動所扮演角色?
不禁懷疑是否學校的品格教育有問題?
有這麼嚴重嗎?
• 2003《天下雜誌》教育特刊-「品格決
• 勝負」,2005教育特刊-「家庭教育」,
2007教育特刊-「教出品格力」
• 教育部2009年6月的「臺灣有品運動」,就是
希望在廣大的社會中,形成「為人有品德、做
事有品質、生活有品味」的三品文化。
• 2012道德與品格研習
• 除了升學競爭及成績壓力之外,可有一個踏實
教學的選擇?
品格教育的意義與內涵
• 品格定義
品格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學習「認識良善、喜愛良善、做出良善。」
(Jones,1999)
• 品格教育是指:怎樣和自己、別人、環境相處,這是做人。事情
要怎樣進行,才容易達到目標,這是做事。
• 如果孩子懂得做人做事,教育才能真正落實。
• 在學校中施行「品格教育」主要在於協助學生了解、欣賞、以及
表現出好的行為。
• 一個人所具有的好品德之特質必須在好的環境中持續的模塑,進
而展現出其可欲的行為(Wynne & Ryan, 1997)。
• 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道德教育(moral )、及價
值教育(value )目的都是努力企圖促進學生的道德成長。
品格內涵
• 1.品格包含:道德認知、道德情感、
道德實踐三部份
• 2.良好品格就是美德
• 3.品格好的人,心中常有別人
品格的重要性
•
•
•
•
•
•
•
•
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21世紀研討會」特別提出:「道德、
倫理、價值觀的挑戰」會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首要挑戰。
對個人、社會、國家民族等的重要性、擁有好品格本身即是目的
教育界從過去過於開放自由的學風所造成的亂象,反思回復重視倫理。
調查發現八成教師認為學生禮貌教育失序,學生沒禮貌的十大表現(冷漠、
不用敬語、欠缺口德、不服管教、現實、不負責任、沒有分寸、舉止失
儀、自私、不尊重別人)。
天下雜誌2003教育專刊調查,50%國中生認為作弊沒關係
憂心孩子錯誤的價值觀不僅影響一生,也將影響國家未來前途。
在企業界,「倫理」成為核心能力,「品格」成為新世紀用人新哲學,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強調重振傳統美德,全國工總理事侯貞雄認為「誠
實」是企業上策。
品格教育成為全球教育界的新顯學,新世紀人才的必備能力。
品格讓一個人在未來懂得如何自處、「品格教育會改變全世界」。
品格教育特色大致有以下幾點:
•
•
•
•
1.以道德價值為導向
2.深受民主化的影響
3.與生活情境相結合
4.致力於消除學生不良習慣,使行為
趨於向善
• 5.賦予父母親、社區更大的責任,以身
教言教培養良善品格
品格教育的內容
• 一、對己克制:約束言行、守法重禮、別人要恕、將心比心。與
人相處,多「節制」之德,勇於改過之美德。能做到約,才可集
中精力朝重大目標前進。
• 二、對人感恩:對取恕道,不僅顯示「明智」之德,也合乎「正
義」的需求。
• 三、對物珍惜:對物質要儉,降低對物質依賴,尤其會因重視人
甚於物,願意捐獻助人,促成社會的良性循環。
• 四、對事盡力:對事情要有責任
• 學生的兩個重點:
做事─專心做好眼前事情,如唸書考試、訓練等。
做人─要誠實、正直、一步一腳印,踏實的學習。
國際推展
• 1992年國際「品格教育」聯盟會議結果推出:
「品格的六大支柱:尊重、責任、公平、值得
信賴、關懷、公民責任。作為現代公民應培養
的基礎品格特質」。
• 加拿大安大略省 約克區在「品格可貴」教育計
畫中亦提出十大目標:
1.尊重 2.誠實 3.公平 4.堅毅
5.勇氣
6.責任 7.為人著想 8.主動 9.正直 10.樂觀
品格教育的實施
• 想要教出品格良好孩子的兩件事:
以身作則、有計畫地培養品格發展
• 品格教育的系統化教學模式強調,從學齡前到12年級
的完整取向。
• 有效的教案要包括下列內容:
「願景、標準、期望、應用、資源運用、訓練、
合作夥伴、評估。」
• 品格教育的教學方法 (Doyle,1997):
「良善的品格教育三要素:實例、研讀和操作。
價值要經由實作來學習,從實作中養成習慣。
歸納實施品格教育的原則
• 1.將品格教育視為重要目標
• 2.是內隱的學習,需從校園文化的營造開始
• 3.建立與品格教育相關聯的「價值觀」
工具性價值vs終極價值
各校(班、隊)要訂定核心價值及行為準則
• 4.教導實踐價值所需要的生活技能(見表)
教育學生養成好習慣
• 5.尋找及運用品格教育資源以便推動
• 6.教師(教練)是落實品格教育的關鍵人物
• 7.設法結合家長與社區共同推展
• 8.本行動研究精神,尋找有效方法,以提升實施成效
體育運動的功能
• 體育
教育和遊戲
學術和專業
服務和慶祝
從身體的活動→身體的教育 → 透過身體
活動的教育
應用體育運動於品格教育的方法
• 體育教學工作者的印象為「孔武有力」
或「技藝高超」,純粹以運動技術教學
為主?
• 體育教師還可擔負其他角色,如運動知
識教育、社會教育及品格教育等。
• 運動作為一種有價的人類「實踐」的觀
念,主要是來自於一位哲學家麥肯泰爾
的德行論。
Jewett(1995)體育課程理論架構
方法一:運動教育模式
• Daryl Siedentop是運動教育課程及教學
模式的先驅,主張將運動教育模式延伸
為一種奧林匹克教育課程。
• 運動教育應該尋求提供一種比典型體育
教學更豐富、更真實與充滿故事情節的
教育。不僅學會玩各種運動,同時能融
合並運用各種運動經驗。也學習到個別
的責任和有效的團隊技術。
運動教育模式目標
• 對各項運動,能發展特定的技能與體適能。
• 在參與運動中,能欣賞與執行策略。
• 能具備負責任的領導能力。
• 在團隊內,能朝向共同的目標努力。
• 能培養和應用仲裁、裁判、及訓練的知識。
• 能自願地參與社區和課後的活動。
• 對於運動問題,能培養出做合理決定的能力。
相關領域與議題統整架構圖
隊呼、隊旗、海
報、獎狀、環保
獎盃設計
.
資訊議題:
.
語文領域
國語
藝術與人文
領域
作文、發表
感言、簡報
自然與科技
領域
發球、撃球角度、
球壓、風向
社會領域
培訓社區比賽裁判
及工作人員
資訊能力培養
健康與體育
樂趣化排球
環保議題:
資源再利用
生涯發展議題:
培養興趣或專長
綜合領域
兩性議題:
兩性良性互動
運動家精神
數學領域
求面積、長度與
面積單位換算
附表
方法二:個人和社會責任模式
• T P S R即是個人和社會責任模式,也有
人稱之為R M(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m o d e l),
• 源自於學者D o n H e l l i s o n對美國社
會、文化演變的反思所發展出的體育教
育模式。
TPSR基本內涵
• 分為5 個等級:
尊重、努力與合作、自我導向、幫助與領導、
遷移
• 實施架構:
關鍵時間、認知對話、身體活動、小組會議、
自省時間
• 實施策略:
認知策略、直接教導、個別決定、組別決定
責任發展模式TPSR(Hellison ,1991)
•
•
•
•
•
•
•
•
•
階層0:無責任感
1.學生特徵:為其行為找藉口和責怪他人,推諉責任,取用器材時,
爭先恐後、與他人發生推擠,上課時未經允許而與人說話。
2.教師教學重點:進行小團體諮商,讓學生開始相信他們能改變自
己和他人。
階層1: 自我約束
1.學生特徵: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干擾其他同學的學習,或老師
的教學, 較少參與活動, 不需教師持續的監督, 而能從事練習。
2.教師教學重點:教導學生監控自己的行為、擬定特定的目標,並
記錄自己能維持自我控制的時間。
階層2:主動參與
1.學生特徵:展現對他人的尊敬並自動參與,接受挑戰,練習動作
技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新的事物,訓練體適能。
2.教師教學重點:強調活動、空間和同伴的變化性,讓學生有許多
選擇機會和掌控的感覺。
方法三:個人意義模式
• 概念:重視個人發展及生命意義的追求(生態
整合取向)。人是一整體的實體,成長是持續
的現象,而過程技巧是學習本質。教育的意
涵為促進人生存在意義
•
•
•
課程設計
活動性質
教師角色: 1.提供廣泛的學習機會
2.重視學生自我管理與自我指導
3.激勵學生積極的社會改革態度
目標
1. 目標是廣泛、普遍、未來導向的,強調
個體的整體發展和人生意義的尋找。
2. 透過動作活動的參與,讓學生發現人生
意義和重要性。
3. 建立學生社會責任,發展有未來取向的
世界公民情操。
方法四:賦權式訓練
• 訓練出自主、責任感、問題解決能力的
選手
• 提問
• 思考
付諸行動
•
•
•
•
•
•
落實於教學與訓練
適度的開放與民主
身教與境教
教師專業知能加上涵養
配合兒童的總體發展
教師(教練)即行動研究者
共勉
• Henry Adams說:「老師的影響無窮盡,
她永遠不知道這影響力遠至何處?」
• 當我們給孩子一點點,他們會用其生命
去放大
• 我們自己就是給孩子最美好的生命禮物
• 作為助人專業者
• 體認「愛與關懷」才是最好的有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