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
实验中学
林明扬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本单元内容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发展为主线,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两条线
索,即中央和地方机构的沿革;要抓住两对
基本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
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要抓住两个重点时期,
即秦朝的确立和北宋的加强;要抓住五个关
键人物,即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明太
祖和雍正帝。
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早期政
治制度
夏商周
秦
西汉至元
中央
地方
夏朝第一个国
家政权
皇帝制度
汉郡国并行
西汉中外朝
商朝内外服制
度
三公九卿
汉刺史制度
东汉尚书台
郡县制
唐节度使
唐三省六部
西周宗法制
严酷法律
宋分权文官
宋二府三司
元行省制
元中书省
明清
明废丞
相
清军机
处
西周分封制
初具雏形
系统实践
发展演进
成熟积弊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简单掌握商朝内外服制度。
2、掌握分封制的确立。
3、掌握宗法制的确立。
4、掌握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
5、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互关系;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内容整合
夏:公共权力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商: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
原因
内容
作用
宗法制
原因
内容
作用
西周
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
的关系
四、教学实施
1、商朝内外服制度
2、西周分封制
a.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b.内容:①最高统治者——周王
周王直接驻地——王畿
②分封对象-同姓(主体)、异姓
③分封内容-土地、物资、武装、人口
④与周王关系-权力、义务
c.作用:①扩大势力范围
②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③形成森严的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
大夫——士)
3、西周宗法制
a.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b.内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②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关系)
①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c.作用: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4、掌握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
两者都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在家中、族内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
推行和稳定实施。
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 教材第2页殷商甲骨卜辞图
材料二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
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材料三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①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③最高政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五、高考典题
(2008广东历史1).右图是明清古
建筑中的一幅牌扁,与它有关联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B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
2、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3、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二、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
难点: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
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三、内容整合
春
秋
战
国
周王
室衰
微
诸侯争
霸,各
国纷纷
进行改
革
商 鞅
变法
皇 帝
制度
秦统
一,
确立
中央
集权
制度
三 公
九 卿
制
郡 县
制
选拔考
查官吏
的制度
制 订
法律
权
力
高
度
集
中
皇 权
至上
皇 位
继 承
制
四、教学实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
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
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皇权是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的。中央集权是针对
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
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
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
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
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
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四、教学实施
1、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
政治:
①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
地位。
②诸侯争霸战争,各国积极改革。
③经商鞅变法,秦逐渐完成统一。
经济:
①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
所有制,镇压能民的反抗。
②封建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要求有一个强有
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
经济的生产。
思想文化:法家学派的相关思想
2、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⑴皇帝制度
①“皇帝”名号的确立
②基本内涵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⑵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是丞相、御使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
事;御史大夫执掌律令、图籍,兼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
理军事。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⑶地方机构-----郡县制
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
县以下是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
行政制度的基础。
(4)法律、选官制度--颁布秦律、制定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
制度。
分封制与郡县制相比较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传承制度
世袭
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
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
独立性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
对土地的管理权
历史作用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
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
绝对服从中央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
对土地无管理权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
国家的统一
3、中央集权制下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②北击匈奴、南平百越。
③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大规模移民戍边。④修建以都城咸阳
为中心通达全国各地的驰道。⑤开凿灵渠;等等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材料一 隋唐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制度上有许多建树,经济空前繁荣等。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
大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外交往出项前所未
有的繁荣局面,文化辉煌灿烂。
材料二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明史·邢法志》
资本主义萌芽从明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争前夕,始终在
萌芽状态中徘徊。
--中古史
“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是明朝统治者用以钳制知识分
子的一种手段。”
--中古史
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
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
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使社会环境和平稳定,有利于
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保证了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④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发展后期,专制主义已经发展到极限,以
消积作用为主,这主要表现在:
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
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导致思想禁铜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科技文化发展。
五、高考典题
1、2008江苏历史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
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C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2、(2008广东历史3).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
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C
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
3、(07宁夏文综2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
A
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4、(07广东卷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
(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
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C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汉初郡国并行制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2、掌握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3、掌握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4、分析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5、分析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重点: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
的措施及影响
难点: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内容整合
汉初
郡国并行
汉武帝
设刺史
推恩令
唐末五代
藩镇割据
宋朝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中央
对地
方控
制不
断加
强
四、教学实施
1、西汉的集权措施
汉初:中央:汉承秦制,设三公九卿
地方:郡国并行
汉景帝:削藩 --------- “七国之乱”
汉武帝:建立中朝
设置刺史
推恩令
2、唐朝五代的分裂割据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
内容
收精兵
统兵权:三衙
调兵权:枢密院
削实权
中央:相权一分为三,
加强皇权。
地方:州郡直属中央,
设通判,文臣出任州郡
长官等。
武将:削夺武将权力,
州郡长官不得以武将担
任
制钱谷
置转运使集中地方大
部分财赋到中央
影响
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
但兵将分离,削弱了
战斗力。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
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但也造成了三冗的
财政危机。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
物质基础
4、分析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材料一 自然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排斥社会分工以及生产单位
分散,规模狭小等特点。
材料二 唐代宗为求得暂时的安定将河北地区分授给安史降将,
封其为节度使,带病平叛的刺史也被奉为节度使,他们名义上
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格局的局面。
材料三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中央集权
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曾长期延续。
原因: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割据政权能独立存在。
重要原因:中央集权措施不力,使得割据势力恶性膨胀。
实质:集权与分权都是围绕“权”而进行的,是统治阶级内部争
权夺利的斗争。
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到宋代以后,两
者的斗争终于尘埃落定,地方势力已无力改变整个中国一统的局面,
此后,另一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又突出出来。
5、分析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材料二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
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
逾越。
材料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有利于巩固中央
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地位。
经济:自然经济是基础。
政治:以皇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人治高于法治。
思想文化:儒家经典是其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五、高考典题
1、(08海南历史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
“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
目的在于
(A )
A.加强进行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2、(08海南历史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D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3、(08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
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 D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程标准: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了解明朝内阁、清朝
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
发展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概况。
2、掌握隋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隋唐、
宋朝时期通过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而元朝时期的一省制
使相权加强,导致后期政局动荡。
3、掌握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
4、掌握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5、认识皇权相权斗争的趋势。
6、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重点: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难点: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内容整合
西汉建立中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
总体发展趋势:
宋二府三司制
元中书省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四、教学实施
1、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⑴ 汉武帝建立中朝(尚书令、侍中等)
⑵东汉的尚书台
⑶魏晋南北朝的尚书省
2、隋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演变
⑴ 隋唐三省六部制(机构、职能、影响)
⑵宋朝的二府三司制(机构、职能、影响)
⑶元朝一省制
3、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过程:明太祖借“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
部,直属皇帝
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助章奏
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于文渊阁,大学士开
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以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有“票拟”权
评价:
①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
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和巩固。
②内阁无法制约君权,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
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君主专制发展到新
的高度。
4、清设军机处
背景:清初承袭明制,设内阁。但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
政王大臣会议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设置:①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②雍正年间因西北军务而设立军机处。
职能:军机处处理一切军国要政,成为辅佐皇帝处理军
政的核心机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
用只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特点:简——机构人员十分简单,处理事物手续从简。
速——行事快捷,办事效率高。
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官不得擅入。
影响:议政王大臣会议行同虚设,后被撤消;内阁名存
实亡。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
到极致。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5、皇权相权斗争的趋势。
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6、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进步作用:
政治上
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抵御
外来侵略,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
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经济上:
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
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
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6、分析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消极作用:
①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
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
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
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五、高考典题
1(08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
要原因在于( B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2.(08江苏历史3)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
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
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A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3 .(2007宁夏文综28)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
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B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4.(07宁夏文综2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C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5(07广东卷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
D
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
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07山东文综9)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的具体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
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C )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明朝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相比有何不同
• 历史背景: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
西方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发展需要
而建立的
• 权力职能:明朝内阁参与机要政务,但无决策权
•
西方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总揽国家的
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对议会负责
• 作用影响:明朝内阁加强君主绝对权力,对皇权无制约
作用,最终使中国进一步走向专制愚昧
•
西方内阁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推动西方走
向民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