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發展心理學的重要理論-102122003x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人行發展心理學的重要理論-102122003x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第八章
指導老師 :謝淑芬老師
組員:
102210390
胡玉蘭
102210387
黃玉君
102210426
王月英
102210412
陳麗萍
102210405
藍淑敏
兒童中期
392-400
401~412
413~431
431-443
第八章 兒童中期
心理層面
102210390 胡玉蘭
P392-400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
兒童中期認知層面的發展非常值得研究,
Piaget將這個時期稱為具體運思期,亦即可
運用一系列正反雙向思考的階段。

「具體」是指兒童的思考仍然侷限於以實
物為對象,無法以邏輯做正式的運思、無
法將理想和現實做比較、無法進行假設性
思考。

此時期兒童運思進展:
比較不以自我為中心
思考的運作能夠倒轉(可逆性)
有物體質量恆存觀念

Piaget跟隨者以「層次」替代「階段」。
智力與智力測驗




Binet測驗
必須由經過訓練的專業人員施測.
測驗對象是2-18歲的兒童,但以年幼兒童較
適當。
內容以口語能力為主。

包含層面:
 語文推理
 數量推理
 抽象和視覺推理
 短期記憶四個層面。

智商分數以所有項目的總分計算,又稱為
「調適能力」。
Stanford-Binet測驗的範例:
年 齡
項 目 範 例
2
辨認布偶身體的不同部位;將圓形、三
角形與正方形積木放入挖有相同形狀孔
洞的積木箱中。
5
完成一幅人物畫;模仿施測者的步驟將
一張紙摎成三角形。
8
12
施測者說完一則故事後,回答相關的問
題;指出物體之間的相似與相異處。
嘗試定義一些字的意義;倒背五位數。



Wechsler測驗
將各個層面的題項區分成子量表。
除了測驗語文能力之外,還測驗兒童的操作
能力。

受測者會得到五種分數:
 語文理解力
 知覺推理
 操作記憶
 操作速度
 IQ總分

由於Wechsler測驗清楚地將各個領域加以區
分,施測者可以判斷受測者特別優秀或需
再加強的領域。

還有Wechsler學齡前兒童智力主要量表修訂
版,適合4-6歲半的兒童。
Wechsler測驗




Kaufman兒童評估表(KABCⅡ)
使用子量表將不同層面細分出來。
對學習上有障礙的兒童特別有助益。
在文化上的公平性超越其他的智力測驗。

包括:
 同步處理
 連續處理
 計畫能力
 視覺處理
 短期記憶
 變異推理等
資訊處理



資訊處理的方式不只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也
影響我們的安適感,它已經成為了解兒童發
展的重要途徑。
研究者通常會從三方面去了解:
知識的創造和發展
知識的儲存和提取的策略或過程
對自己是個知者的覺知。
感情和資訊處理(而非智力)可能是真正能測
量出人類智慧的工具。



EQ是指一個人能了解他自身感受、同理
他人,並管理情緒的能力。
最容易被觀察到的情緒能力是
研究家相信90%的情感溝通是非口語的。
情緒管理能力:
覺察情緒
發覺或解釋他人情緒的能力。
運用情緒
運用情緒以引發思考及問題解決
能力。
理解情緒語言的能力。
理解情緒
管理情緒
管理及控制自己的感受及對他人
情感的能力。
評估兒童出庭作證的能力

法律認定10或12歲以下兒童缺乏作證能力。

兒童證詞的信度與效度會受到下列觀點的挑
戰:記憶、認知發展、道德發展、易受暗示
的程度。

Melton等人提出下列有關評估兒童作證能力
的評估指標:

能否理解真實陳述的法律責任、兒童記
憶的可靠程度、覺察事實真相的能力、
容易受暗示的程度
溝
通

兒童中期是語言能力更加精確的時期。

「形上語言覺知」:明白同一個詞彙可能有多
層意義,開始知道字詞的抽象
意涵。

現在多數的兒童發展專家相信語言是思想的必
備條件。

Piaget研究:兒童的許多邏輯概念先發展出
來,然後他們再發展和這些概念相對應的
語言加以描述。

溝通的障礙可能起因於傾聽者没有察覺到
模糊的訊息或者有察覺到但没有進一步澄
清所溝通的正確意涵。

增進兒童溝通能力的方式是教導他們傾聴,
必要時要求對方澄清模稜兩可的訊息。

溝通的另一個重要層面是口語控制。

口語控制發展階段:
 他人外顯:兒童的行為經由他人的口語
控制。
 自我外顯:兒童以自己發出的外顯口語
控制自己的行為。
 自我內在:兒童以內隠的自言口語控制
自己的行為。

Luria等人發現: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加,不只能夠以遵
循成人的教導(他人外顯)來控制行為,
也能夠依照自我的指引(自我內在)來控
制行為。
處遇原則:自我引導訓練

自我控制困難兒童,自我引導訓練活動:
實務工作者邊做動作邊詢問、提供自我引導
指示,同時說明如何自我評估。
兒童模仿工作者一系列的動作與口語。
實務工作者重複一次動作,但是改為輕
聲說出自我引導的指示。
兒童模仿工作者的動作,同時也輕聲說出
自我引導指示。
工作者重複動作,不出聲,在心中說出
自我引導的口語。
兒童模仿動作,默不作聲,在心中將自
我引導的口語說出。

自我語言必須是兒童能夠了解和記憶,以
越簡單的語詞為佳,以避免造成兒童理解
和記憶的負擔。

自我引導技巧的運用應該集中在現實生活
難題的解決,而不是假想性的問題,否則
没法對症下藥。
第八章 兒童中期
心理層面
102210387 黃玉君 401~412
手語的發展
 聽障兒童在9個月大時便開始學手語,比非
聽障兒童講第一個字提早了3個月
 手語系統是具有創意也是進步的溝通系統
 全語式學習運用各種溝通,如:手語、口
語、手指書寫等…
 大多數人都相信全語式學習會增加聽障和
非聽障兒童的互動品質。
兒童語言失調
 語言發展的失調對兒童的發展有許多負面
的影響,常會影響智能的成就等問題,容
易受到嘲笑,造成自我價值低落。
 目前對不同程度和不同種類語言失調的原
因所知有限,只知道可能是生理、心理及
環境等因素互動的結果。
雙語兒童
 對兒童而言,語言與溝通兩者均為困難發
展的技巧,對同時必須學習雙語的兒童來
說就更加複雜。
 雙向雙語教育可顯現英文與母語兩方面的
專精,有效的雙語教育可建構成就、更清
楚覺察文化差異,以及為個人未來多文化
融合的生活型態作準備。
態度與情緒
 進入兒童中期,情緒層面的發展變得顯著,
尤以社交互動為甚。
 易怒、好奇、會排斥妨礙達成目標的人、
儘量避免被拒絕
 情緒控制成為此期兒童的關鍵性任務。
社會認知與規範
 是瞭解人類行為最重要的觀念之一。
 指隨著認知能力的發展,兒童對自己與他
人的認識不斷更新,對他人的想法、感受
與意圖的覺知程度也應愈來愈高。
 這種覺知更重要的表現是角色採取的能力
或洞察技能。
社會角色採取
 社會角色採取能力或減少自我中心思考,
被認為是健康的社會發展的重要面向,是
指能夠減少Piaget所謂的自我中心思考。兒
童若不具角色採取能力,就不會以別人觀
點看事情。
 角色採取是許多社會行為發展的先決條件,
例如:合作與利他。
人際覺知
階段
Piaget
Selman
0
運思前期
1
運思前期和具體運思的
區分和主觀的觀點採取
過渡期
2
具體運思期
自我未區分和自我中心的
觀點採取
自我反思和相互的觀點採
取
3
具體和正式運思的過渡
第三者和相互的觀點採取
期
4
正式運思期
社會性/象徵性的觀點採取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 此時期兒童所擁有重要的心理優勢之其中
一項是:自尊與自我價值的持續發展與精
進。
 早期階段,自我概念受到生理品質的影響
 進入中期,自我概念開始發展。
 Harter的研究印證Erikson關於社會心理發展
任務的觀點。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 6~12歲兒童面臨勤奮與自卑的挑戰,能夠
勝任的兒童會發展出勤奮感,才比較能順
利處理下一青少年階段的認同任務。
 心理風險較之前顯著,心理違常可區分二
種類別:一種屬於控制不足,又稱外顯問
題,如:ADHD。另一種屬於控制過度的
問題,又稱內化問題,如:憂鬱症。
ADHD定義
 一種使個案無法鎮定下來進行某項作業的
疾患,可能是早期發展的缺失或異常。成
因非來自神經、感官、語文、動作損傷或
情緒障礙所引起的結果,可能隨發展成熟
而改善。
ADHD治療
 藥物治療伴隨行為治療最常見
 常使用多元療法
 不在治癒疾病而在改善症狀、發展因應策
略
ADHD藥物治療
ADHD藥物治療
 Ritalin最常用
75%有療效,有副作用,如失眠、噁心、生長
遲滯等
 用藥後半小時開始作用,藥效約4小時
 增加前額葉norepinephrine 與dopamine功能
 需伴隨心理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
 Concerta:
專思達,藥效12小時
ADHD行為治療
 為藥物外最佳的替代方案
 使用代幣,提供增強物與社會增強物
 有時必須使用負增強、處罰等策略,使個
案付出行為代價,如中斷法(Time out)
 選擇場所很重要;等成果出現再使其類化
至日常生活
第八章 兒童中期
社會層面
102210426 王月英 413~431
社會層面-團體與家庭
團體
6~12歲此階段的兒童與同儕相處的偏好
明顯增強,與成人相處的時間相對地減
少。
同儕團體定義為,年齡相近,互動的關
係和方式(角色、地位、和社交行為)比
較固定、具有共同目標、比較持久性的
團體。同儕團體的重要性也開始增加。
團體形成
在學齡早期的兒童同儕團體的影響力並不大,
成立的團體比較缺乏架構與組織。
至兒童入學後,與同儕的接觸越來越頻繁,
團體的形成也因此開始。
團體的功能與特性與特徵隨著年齡的增長而
有所不同。
當兒童進入中期時友誼變得較穩定且是互惠
式的。友誼對兒童而言很重要,不僅是玩
樂的夥伴,朋友也能提供彼此安全感是重
要的情緒資源。人際互動、技巧衝突的解
決、行為社會規範等等....,都是在友誼
關係中習得。

Sherif等人(Sherif et al,1961)這項團體形
成的研究啟示有三:
一是合作和共同目標是團體凝聚力形成的重
要條件。組成的團員在團體形成之後,開
始有團體的內外之分,因此會發展出團體
之外兒童的負面感覺。
二是競爭和挫折感加深團體之間的敵意。三
是共同目標或努力可以緩和團體之間的敵
意。
同儕的影響力
兒童能否健全發展所扮演的角色是僅次
於父母。
Merrill Roff(1963)研究發現同儕對個
體健全的心理發展的重要性。同儕不佳
的兒童,長大之後,心理方面的調適比
其他人費力,軍旅的適應比較不良,比
較會有嚴重的心理問題。
Cowen等人(Cowen et al.,1973) 研究發現
同儕關係差的小一生追踪情況直到成年初
期,結果顯示這些兒童成年之後罹患精神
違常的比率特別高。針對其兒童與同儕相
處的社交能力進行的評估,比來自父母、
老師或精神醫療人員的評估更能準確地預
測個體未來的行為。
 指導孤立兒童結交朋友所需的社交技
巧
 負面的同儕關係肇因於習得社交技能及
產生團體隸屬感的機會,友誼是極為關
鍵。
 評估[教練](coaching)的方法是否能夠
協助孤立皃童獲得同儕的接納。


研究者發現獲得教練指導的兒童被同儕接
納的程度有顯著的增加。後續兒童社交技
巧的進步也有所持續。
兒童的人際互動技巧,關係到能否成功適
應學校生活,顯示不同的學校適應的人際
互動模式有:友誼、受同儕接受、同儕拒絶,
以及衝突,都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生活的調
整。
社會層面-團體與家庭
背景與人口學因子 兒童在校行為
性別
支 持
 學校適應 利社會
認知養成家庭背
景種族
(圖表8.11)
學校適應的人際互動
模式
反社會
無社交
 班級人際關
衝突師生關係
 雙向友誼  對學校的態度/觀
點
同儕接受度
在學校的舒適自
師生親密關
在
係
班級活動的參與
壓力源:
學業成就
侍強欺弱的
被害者
同儕拒絶
社會層面-團體與家庭
跨文化毒品濫用的預防
生活技能訓練正是一個普遍適用於各個種族
兒童的毒品濫用預防方案。
以學校為基礎,教育孩子如何拒絶社會壓力
及反毒品的態度觀念。
教師藉由教導一些社會性及個人性抗拒毒品
的技巧,加上角色扮演及熟悉語言的對話方
式減低他們將來在青少年期對毒品的興趣。
家庭
 兒童成長的家庭環境是多樣的,家庭中的
關係也極其複雜。
 父母愛保障兒童免受負面的影響。
 [家庭優勢]的理念,實務處遇工作焦點都
放在家庭問題和功能上的違常。
正常的家庭過程
進入兒童中期,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有日 漸
減少的趨勢,相對地同儕相處時增加。研究
顯示5~12歲之間的兒童,父母給予陪伴時間
約5歲之前的一半。
家庭的影響及發展重要性未減,父母必須提
供一個安全、有架構的環境,兒童才能穩健
成長。
Hoffman(1970)將父母的管教策略歸納有三
種:
一、威權施壓的管教→會造成孩子的尷尬與
羞愧感,導致自我價值低落,自我價值低
落的兒童比較會用侵犯或不適當的行為來
處理問題。
二、愛的撒回的管教→指當兒童有不當
的行為時,父母以口頭貶抑或用行動
表示。這種管制對兒童不太公平,此
懲罰方式易造成負面結果,包括造成
焦慮、過度恐懼和減少兒童情感表達。
三、循循善誘的管教→指透過解釋與理
性說明,以達到影響兒童行為,重點
在說明指示行動的理由,提供給孩子
行動和思考是否行動的空間,不將成人
的標準強加於他們,此方式有助於兒
童發展內在的道德標準,取得學習自
我控制的經驗,考慮和體貼他人的立
場。
處遇原則:親職教育
親職教育的場所可以是學校、醫院、社區、
心理衛生中心與教會。
專業人員常以不同角度切入,可以是人文觀
點、精神分析的觀點、行為的觀點,觀點有
些有很大差異,但也有共通之處。
 最常用的有三種親職教育模式:親職效能訓
練、行為修正、有效管教的系統訓練。

職能效能訓練是人文學派的主張,父母與
兒童相互尊重,權力會傷害人,也會破壞
人際關係。

權力運用會妨礙P.E.T中無傷的(no-lose)解決
衝突方法。沒有所謂的不當的行為,任何行
為的目地只是為了滿足需求。
 策略一、鼓勵雙方將焦點放在雙方沒有問
題的層面。營造沒有問題發生的環境。
 策略二、當措施無效時才訴諸P.E.T.重要技
巧。首先父母要問:[這是誰的問題](問題的
歸屬)如果這是兒童自已必須解決的問題,
父母應學會傾聽。如何協助兒童瞭解、接
納和處理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無法接受
孩子的行為時,父母解決的關鍵,策略是
使用第一人稱[我]傳達訊息或自己感受。
 兩種策略都無效時,最後使用無傷(no-lose
的問題解決方法:坐下談,遵循下列六個步
驟:
(1)定義衝突的本質;
(2)齊腦力激盪,找出可解決問題的方案
(3)逐一評估這些方案;
(4)試圖找出雙方都同意的方案;
(5)決定方案實施步驟
(6)評估方案的成效,判斷是否有效
)
 行為修正的重點在於教導父母如何將行為學
派的原則用在管教兒童上,這些原則包括:行
為的增強、懲罰、消除、區辨增強和衝突的
控制等。
 教導父母選擇和定義要改變行為,行為改變
不外乎決定增加行為的次數或減少行為發生
的頻率。
 學習監控與記錄該行為,評估行為的嚴重性
和改變的程度。
 當兒童有好的行為時給予讚美,為了增加
讚美,以卡片自我提醒,並將兒童的行為
以圖表記並且張貼勉勵。
 減少其行為的次數,通常用不同的懲罰方
法,如消除(不理或忽視)或暫停和撤銷原
有的特權。

有效管教系統訓練的基本信念是,行為不
當的兒童是缺乏鼓勵的兒童,STEP旨在教
導父母認識任何兒童行為的背後的四個目
的:引起注意、權力、報復和自信心不足。
父母須習得用鼓勵與管教策略。 STEP講求
的管教是兒童自己做決定,好的決定得益
處,為壞的決定承受後果。如此兒童才比
較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自然結果不會
發生或者會引起危險,則必須改用邏輯的
結果。
發展者
親職效能訓練
(Gordon)
行為修正
(Forehand &
long ;Barkley)
有效的管教的系
統訓練
(Dinkeyer et al.)
主要假設/目標準
關鍵概念
人類學取向:父母應 確認誰是產生問題者,若為兒童則採
該放棄使用權力。 積極傾聽;若為父母以第一人稱傳遞訊
使用如增強之原則 息;無效的話即使用[無傷]問題解決模
來改變兒童的行為。 式。
定義欲改變的行為、追踨及監督進展、
執行計畫。
阿德勒(Adlerian)取
向;需瞭解不當行為 四種目標:注意、權力、報復與自信心
背後的原因,發展 不足,協助兒童增加責任感,避免過
責任感。
度保護且使用自然合邏輯的方式。
(圖8.12)教育模式
社會層面-社區與支持系統
文化與合作
[合作]是瞭解同儕互動的重要觀念,鄉村和農
夫文化塑造兒童合作的態度,複雜的城市文化
則比較強調競爭。
學校的影響
學校是兒童社會化最主要的場所。學校也成為
影響孩童社交與情緒發展的主要場所。
恐懼上學
有部分的兒童討厭離開舒適的家去上學,藉由發
脾氣、胃痛、頭 痛或噁心等生理的反應而拒絶
上學,全美約有5~10%的學童有此現象。可能
的原因第一是來自孩童自我能力的焦慮感;二是
孩童害怕某些學校活動;三是害怕同儕關係及群
體輿論。大部分社交恐懼症(social phubia)通常
是11到12歲開始發生,因這時此期的較容易侮
辱或欺負別人,例如:過胖、過瘦、或身體殘疾
的兒童會被嘲笑,或因被嘲笑而導致有智力學
習上發展遲緩。
設計更有效率和更健全的學校園
有效率的健全學校首重營造良好的氣氛與提升
機構的品質。
三個重要原則遵循:1.強調學業2.強調任務行
為3.有效管理訓練問題。其相關準則(1)老師
與學生共同參與,共同創作成;(2)發展學生各
科教學語言及學科素養;(3)教學與學生現實生
活之聯結;(4)教導高層次思考技巧;
(5)進行師生對話式小組教學活動。
美國在2002年制定聯邦教育政策《無落後兒童法
案》, NCLB法案出現,聯邦政策也導向在所有
學校都應對所有品質的教育方向進行。從這些
學校進行改善課程經驗中有四個概念可參考
(Wulf,1997) :
1.好的教學方案能幫助學生與學校職員改善他們
在學校的學習。
2.善用電腦技術來教學。
3.小班制對初級基本閱讀及數學學習是最好的。
4..如果我們對學生有高期望,那麼我們對老師
也有高期許。
老師的期許
老師的期許可能造成影響力實在不可不重視。
因為大多數的學生都想要表現得更好,他們
須要老師更多的鼓勵。
自我期許與學校表現:雖然老師的期許對學
生長期有顯著影響,但研究焦點須放在學生
對自我期許與學習動機上。
學生在自信心與行為的表現上可分兩類,一類是屬
內控型,即是將成功歸因於自己能力與努力(自己
可以掌握);另一種是屬外控型的,即成功與失敗
歸給人無法掌控的命運(自己無法掌控,而有無助
感)比較沒有信心,便選擇放棄,心理功能上習得
無助感。
弱勢兒童與公立學校系統
因為教師對低收入的孩童期許較低,易造成[社會自
動升級]的方式助長社會的不公義,剝奪了弱勢族
群兒童取得必備技能的機會。
因素
習得的無助感
掌控型
能力
我的數學不夠好
如果我用功一點的 話,我
成功的歸因 這跟我努不努力無關,我的數學就是不行 若我努 力一
點就會更好
失敗的歸因
真的我很差,因為我不夠好。
我真的很差,因為
我沒有讀書。
失敗時的反應 放棄吧!反正我的表現不好!
堅持下去,
試試看再努力一點。
兒童中期
社會層面-社區與支持系統
學校教育與法案
身心障礙者教育法案(法案94~142)確立了3~21
歲身心障礙兒童接受公共教育的權利。學校
社工人員因此在個別化教育計劃發展與協調
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必須深入瞭解及督促
學校在行政上和組織上的改變。
第八章 兒童中期
社會優勢、危險與風險
102210412 陳麗萍 431-443
鄰里與社區

鄰里與社區環境可以提供社會情境讓孩童
學習與發展
托育中心
 才藝學習課程
 學校課外輔導


社區的服務的可近性與兒童的互動,對家
庭和兒童身心與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
霸凌

霸凌這個議題在校園中越來越受到關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WS33vFmE
g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DYkRCwfH
z4


霸凌者與受霸凌者兩者均會遭遇環境適應
以及交友上困難,由於霸凌是一種欺凌的
型態,要達到權利平等的解決是很困難的。
婚姻關係中的衝突與離婚

婚姻關係中的衝突與離婚在今日兒童發展
與調適上的主要障礙。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1NSG5zIeM
8
對所有兒童而言,父母離婚都會令他們產
生不安全感、喪失愛人或被愛的能力、焦
慮、孤單、憤怒、怨恨、罪惡感、憂鬱及
無助感等。這些都是我們面對兒童所要注
意的問題。
第八章 兒童中期
多元化與性別考量
102210405 藍淑敏

女性的語言能力比較強,男性的視覺和空間
比較強,男性的數學能力也比較強,男性具攻
擊性,有關性別迷思很難改變主要是因為性
別角色的刻版印象成年紀很小的時候便開
始根植在心中.


多元化與性別考量
傳統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中,男性是以「工
具性」導向為主;女性是以「情感性」導
向為主。將性別角色明顯二分法的方式,
讓男性在具備主動、主導、積極、進取、
勇猛、獨立、理性、果斷、堅毅等男性特
質的情形下,同時也能具備女性溫柔、體
貼、細心、感性的特質,而女性也能在擁
有女性特質的情形下,同時也具備男性的
特質。

認為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兩性的心理特質及
兩性的生理特質,而男女性的行為差異,
即性別分化是經由認同的過程所形成,認
同是經由模仿他人。

兒童時期的經驗離不開們所處的社情境,社
區不只塑造兒童的經驗,也影響他們以後在
社會生活上適應,社區同時也擴展兒童探究
和互動的場域,其中的情形和設施,舉凡社區
全,社區互動型態,健康照護服務和社利服務
的可近性,娛樂活動,學校品質,周遭的經濟狀
況等等,對家庭和兒童身心與社會層面的發
展都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