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批成本制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分批成本制

第四章
分批成本制
與
分步成本制
本章大綱
4.1 介紹成本制度之類型
4.2 詳細說明分批成本制之成本流程
4.3 深入分析製造費用分攤之相關問題
4.4 討論服務業之分批成本制
4.5 比較分批成本制與分步成本制之異同
4.6 說明分步成本制之成本流程
附錄 介紹約當產量及生產成本報告單
2
4.1
成本制度之類型
因產品特性與製造程序的差異,企業
常採用的成本會計制度有三種
分批成本制 (Job-order costing)
分步成本制(Process costing)
作業成本制(Operation costing)
企業根據實際需要同時兼採不同的成
本會計制度
如軍品公司以分批成本制來累積接受政
府或其他客戶委製軍品之成本的同時,
又以分步成本制來計算自製的軍品成本
3
Cost flow
4
分批成本制
(Job-order costing)
定義:按照訂單生產異質性產品,以工作
批次或顧客訂單為成本標的來彙集及計
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成本會計制度
適用於依據顧客所指定的特殊規格來生
產產品的企業
如印刷業、傢俱業、營造業、餐旅業、飛機
製造業、造船業及軍品承包業等
亦應用在服務業,如醫院、會計師事務所、
建築師事務所、電影院、廣告公司及汽車修
理廠
5
分步成本制(Process costing)
定義:連續大量生產同質性產品,依作業
步序或部門別來累積及計算產品成本的
成本會計制度
如紡織業、煤油業、水泥業、磚瓦業、飲料
業、麵粉業及化工業等
某部門單位成本=某部門總製造成本/某
部門總生產數量
設某產品歷經三個生產部門,則該產品
之單位成本為
最終產品之單位成本
=第一部門之單位成本+第二部門之單位成
本+第三部門之單位成本
6
作業成本制(Operation costing)
定義:係指直接原料成本按批次記錄,但加工
成本依部門(或作業)別計算的一種成本會計
制度
介於分批成本制與分步成本制兩者之間的一種
混合成本會計制度,亦稱為混合成本制
(blended costing)
適用於製造同時具有某些個別特性及某些共同
特性產品之企業
例如所生產的產品之直接原料有明顯差異,但
所經過的加工程序卻完全相同之企業。採用作
業成本制之行業,如食品罐頭業、電器製造業、
鞋業及汽車製造業等
7
4.2 分批成本制之成本流程
典型的生產制度的七個步序
料帳員填發原料請購單
採購部門發出原料訂購單
驗收部門簽發原料驗收報告
廠長或工務設計部門簽發生產通知單
生產部門領用原料進行加工
產品製成結轉製成品
產品售出結轉銷貨成本
8
請購原料
當原料存量下跌到某一水準時,料帳員必
須填發原料「請購單」向採購部門提出採
購申請
臨時性或一時急需之原料請購,得由用料
部門(如生產部門)直接向採購部門提出
請購時不需做任何分錄
9
訂購原料
採購部門據請購單,向原料供應商發出
原料「訂購單」(material order form)
訂購單之內容主要有:訂購者之姓名、
送達地址及連絡電話、訂購單編號、訂
購單編製日期、供應商姓名、地址及連
絡電話、原料品名、規格及數量、原料
價款與付款條件及運送方式與日期
發出訂購單時亦無需做任何分錄
10
驗收原料
訂購的原料送達時,驗收部門必須編製「驗收報
告」(receiving report),並將原料儲放倉庫
驗收報告之內容含有:原料品名、規格及數量、
運送者及運送日期
會計部門據驗收報告及供應商發票做分錄
成本會計對購買原料之處理,與普通會計永續盤
存制之處理相似,收到原料時,借記「原料」
假設新竹公司於10月1日收到訂購之原料$20,000,
並以現金支付貨款,則其分錄為:
原 料
20,000
現 金
20,000
11
生產通知
採用分批成本制之企業,通常只在收到
顧客訂單後才開始製造
在接到客戶訂貨單後,廠長即簽發「生
產通知單」(production order)下達開
始製造的指令
生產通知單的內容包括:生產通知單編
號及編製日期、擬製造之產品規格及數
量、預計完工日期及生產批次編號
簽發生產通知單時,不需做任何分錄
12
領用原料進行加工
生產部門接到廠長所簽發的生產通知單
後,該部門就必須填寫「領料單」
(material requisition form)向倉儲
部門請領原料,以便開始加工製造
領料單之內容有:領料單編號與編製日
期、批次編號與領料部門、原料品名、
規格與數量、單位成本與總成本
領料單通常係由生產部門的領班負責填
寫
13
14
企業實施電腦化的領料
領料單以電子資料的型態儲存在電腦檔
中,生產部領班只需將領料單上的各項
資料在電腦上直接輸入,電腦便會自動
將該單分別傳到倉儲及會計部門的終端
機上
當倉儲部門撥交原料至生產部門,會計
部門將該筆原料的移轉記錄下來之後,
便完成了整個原料的領用程序
15
製程中的會計處理
記錄原料成本
記錄人工成本
記錄已分攤製造費用
成本累積於分批成本單
16
分批成本單
當原料從倉儲部門轉至生產部門後,
會計部門必須編製「分批成本單」
(job cost sheet),並將所有投入
該批次的直接原料成本記錄在該成
本單上
分批成本單,或簡稱成本單(cost
sheet)係分批成本制下在製品帳戶
之明細帳,用以彙集每一批產品之
製造成本
17
18
19
記錄人工成本
計工單(time ticket or time sheet)為分配人工成本
到各批次產品的主要依據,亦是員工的工作記錄,可
詳細記錄員工每日實際耗用在各生產批次之時間,故
亦稱為工作日報單
會計部門於每日終了,先將計工單內之人工時數區分
為直接及間接兩部分,然後再將直接人工成本記入各
該批次之分批成本單內,並將間接人工成本記入製造
費用
計時卡(clock card)或稱出勤卡,為員工每人一張,
透過打卡機來記載員工每日上下班時間及其工作時數
計時卡每週更換一張,當週結束後再將每日的工作時
數加總,據以評估人工產能的使用情形,並核算按工
作時數支薪之員工在該週應得之工資
計時卡可與計工單相互核對,用以驗證工作總時數
20
21
22
記錄已分攤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不論其成本習性是固定或變動,
其與各批次之產品間並無明確而直接的
因果關係,無法直接追溯到個別批次之
產品
必須先選擇適當之分攤基礎,然後再據
以求算製造費用分攤率,才能將製造費
用合理的分攤到產品
選擇製造費用的分攤基礎必須考量其與
製造費用及產品間之關係
勞力密集的廠房:採直接人工小時或直接人
工成本
生產自動化的廠房:機器小時
23
製造費用分攤率
實際製造費用分攤率
由實際製造費用除以分攤基礎的實際作業水
準(如實際直接人工小時)來求算
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
以每年年初所預計之正常產銷量下製造費用
總額,除以預計之分攤基礎的作業水準
標準製造費用分攤率
依某特定程序所訂定的製造費用分攤率之標
準
24
產品成本的累積方法
實際成本法(actual costing)
凡產品成本含有實際直接原料成本、實際直
接人工成本、以及按實際製造費用分攤率求
得之製造費用
正常成本法(normal costing)
凡產品成本包含實際直接原料成本、實際直
接人工成本、以及按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計
算已分攤製造費用者
標準成本法(standard costing)
凡產品成本包含標準直接原料成本、標準直
接人工成本、以及按製造費用之標準分攤率
計算之標準製造費用者
25
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
(predetermined overhead rate)
以每年年初所預計之正常產銷量下製造費用總
額,除以預計之分攤基礎的作業水準。
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
=預計製造費用總額÷預計分攤基礎作業水準
已分攤製造費用=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某批
次之實際耗用的分攤基礎作業水準
採用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來分攤製造費用之公
司,其分攤率業已正常化或平均化,所生產的
每批次產品的製造費用,不會因季節性變動引
發產銷量變動而忽高忽低
26
27
發生製造費用之會計處理
製造費用實際發生時,借記製造費用,
並貸記相關之帳戶
製造費用帳戶係統制帳戶,包含了許
多明細分類帳,如間接原料、間接人
工、水電費、財產稅、折舊等等
當借記製造費用帳戶時,亦必須同時
借記個別的明細分類帳
28
發生製造費用之會計處理
例如,假設新竹公司10月份有應付工廠財產稅
$8,000、應付廠房水電費$3,000,及工廠設備
折舊$12,000
29
產品製成結轉製成品
當某一批次完成所有製造程序後,製成品便從廠房轉
至製成品倉庫
會計部門依據成本單的資料,應將在製品帳戶轉入製
成品帳戶
假設批次A101在10月份完工,並移轉到製成品倉庫,
則應做下列移轉製成品成本的分錄:
製 成 品
80,000
在 製 品
80,000
若批次A101含有1,000單位產品,則每單位產品之成本
為$80($80,000/1,000)
批次B101在10月底仍屬在製,它的成本將留在在製品
帳戶,並列在10月底資產負債表上資產部分的「在製
品存貨」項目中
30
計算銷貨成本
若某批次產品係為特定顧客製造,在該
批次製成品運交顧客時,應開立銷貨發
票,並將分批成本單上的總成本,從製
成品帳戶轉到銷貨成本帳戶
借記銷貨成本; 貸記製成品
如果某批次之產品只有部分出售,則轉
入銷貨成本之數額,等於列示在分批成
本單上的單位成本與出售單位數之乘積
31
計算銷貨成本
假設新竹公司已完工之批次A101有600單
位已於10月底以賒銷方式運交顧客。若
此次銷售之總售價為$80,000,則相關分
錄如下:
應收帳款
80,000
銷貨收入
80,000
銷貨成本(600單位×$80) 48,000
製 成 品
48,000
32
4.3 製造費用分攤之延伸分析
多或少分攤製造費用
製成品成本表及銷貨成本表
多重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
33
多或少分攤製造費用
(overapplied or underapplied
overhead)
當已分攤製造費用超過(低於)實際
的製造費用時,便產生多(少)分攤
製造費用
多或少分攤製造費用的主要原因
實際製造費用成本的外在因素,與期
初原估計有所不同,例如物價水準的
波動
分攤基礎之實際作業水準,與期初原
估計的作業水準不相一致
34
多或少分攤製造費用的會計處理
將多或少分攤之數額全部轉入銷貨成本(或本
期損益)
 適用於多或少分攤之數額不大時
 簡單,實務上很多公司採用,
按照在製品、製成品及銷貨成本帳戶餘額(或
該三個帳戶之已分攤製造費用數額)的相對比
例,將多或少分攤的數額分攤到此三個帳戶
 適用於當多或少分攤之數額較大時
 此法精確,但分攤程序較繁雜費時
 實務少用,但理論上獲得較大的支持
35
多或少分攤之數額不大時
將多分攤製造費用$10,000轉入銷貨成本,
則其分錄為
已分攤製造費用 60,000(預計數)
製造費用
50,000 (實際數)
銷貨成本
10,000 (差額)
經此分錄,使得該公司10月份的銷貨成本,
由原本的$48,000減少到$38,000
36
多或少分攤之數額較大時
37
•假設該公司10月初沒有任
何存貨,並且將多分攤製造
費用直接轉入銷貨成本。
38
多重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
小企業或生產程序極為簡易的工廠適用
整個工廠只使用一個製造費用分攤率
中型及大型的公司或生產多種產品的公
司,由於產品間存有差異,生產程序有
所不同,必須使用多重預計製造費用分
攤率,才不會扭曲製造費用之分攤
假設尖石公司有兩個生產部門
甲部門為機器相對密集之部門,採用機器小
時作為製造費用之分攤基礎
乙部門為勞力相對密集之部門,以直接人工
小時為製造費用之分攤基礎。
39
多重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之釋例
設尖石公司本年度之相關預算資料如下:
40
多重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之釋例
41
多重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之釋例
42
4.4 服務業之分批成本制
服務業也可採行批次作業的方式,例如,會計
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建築師事務所、顧問
公司、廣告公司、醫院、餐廳等
就會計師事務所而言,每一位客戶(client)代
表一個批次(或一張訂單),因客戶不同,所
提供之服務項目及所需的投入時間也不同
而不同批次之成本,當然應該使用個別的分批
成本單來累積,才能精確的算出每個批次之成
本
事務所對某服務項目只收取固定價格,藉由比
較分批成本單上之成本與所收到之固定價格,
管理人員可瞭解該項服務之獲利情形,據以進
行適當之規劃、控制或決策作業
43
服務業分批成本制之釋例
假設立本會計師事務所採用分批成本制。該事
務所本年度之預計製造費用為$2,500,000,預
計直接人工成本為$5,000,000
若製造費用之分攤係以直接人工成本為基礎,
則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為何?
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
=預計製造費用÷預計直接人工成本
= $2,500,000
÷
$5,000,000
= 50%直接人工成本
44
服務業分批成本制之釋例
立本會計師事務所與元富公司,簽有提供
會計諮訊服務之契約,契約規定收費標準
為總成本加成百分之二十
該事務所本月份已為元富公司提供一項相
關之會計服務,並發生直接人工成本
$20,000,則該事務所應向元富公司收取
之費用為何?
(直接人工成本+已分攤製造費用)×1.2
=($20,000+$20,000×50%)×1.2
=$36,000
45
4.5 分批成本制與分步成本制
之比較
各種成本會計制度,其目的均在使某一特定期
間所發生之生產成本,能與生產單位數作適當
之配合
 但不同的成本制度,卻透過不同的成本累積及歸屬
方式來計算產品單位成本
分批成本制按生產批次累積成本,並將之除以個別批次的
產品數量,以求算產品單位成本
分步成本制則依部門彙集成本,並將之除以該部門之生產
數量,以計算經過該部門之產品單位成本
管理人員必須根據企業本身的製造型態及產品
特質,選擇合適的成本會計制度,以便提供管
理所需的成本資訊。
46
分批成本制與分步成本制
的主要相似處
兩種成本制度之主要目的都在計算產品
(或服務項目)的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兩種成本制度之成本流程類似,均依原
料、在製品、製成品到銷貨成本之順序
流動
兩種成本制度都採用相同的會計科目
47
分批成本制與分步成本制
的主要相異點(1/2)
產品成本的累積
 分批成本制下,按批次(或訂單)別來彙總
 分步成本制下,按月依生產步序或部門來累積
成本彙集及計算
 分批成本制以分批成本單(job cost sheet)彙集及計
算每一生產批次之產品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 分步成本制採用生產成本報告單(production cost
report) ,來蒐集、累積與計算產品的總成本與單位
成本,在同一特定期間內,每一部門須編製一份該部
門之生產成本報告單
48
分批成本制與分步成本制
的主要相異點(2/2)
適用產業
 分批成本制適用於依據顧客指定規格來生產產品的
行業,例如印刷廠、營造廠、造船廠及修理廠等
 分步成本制較適用於按標準規格連續大量製造類似
產品之產業,如石化業、紡織業、造紙業及煉油業
等
在製品帳戶
 分批成本制之每批次設有一個在製品帳戶
 分步成本制下,每一個加工部門都會設置一個在製
品帳戶,故在製品帳戶會因加工部門的增加而增加
49
分批成本制與分步成本制之比較
50
4.6 分步成本制之成本流程
製造業之生產活動經常發生在多個部門,而每
一個部門負責執行特定之作業或程序,以完成
產品之製造
例如,在分步成本制下,第一個生產部門執行
產品的第一階段製造作業,並於完成後將之轉
入下一個生產部門繼續製造,進而轉入再一下
個生產部門,如此依序加工,直到完成並轉入
製成品倉庫
當產品由一生產部門轉入另一生產部門時,其
成本亦隨之轉入該另一部門,繼續逐漸地累積,
直到完工轉入製成品為止。
51
分步成本流程的特點
每一個加工部門設有一個在製品帳戶
直接原料可視需要在任一加工部門投入
,而非只限於第一個部門投入
除第一個部門以外,其他部門的生產成
本包括前面部門轉來的成本(稱為前部
轉來成本,transferred-in costs
除最後一個部門含有交庫成本以外,其
他部門的生產成本則含有轉到後面部門
之成本(稱為轉入後部成本,
transferred-out costs)
52
53
分步成本制之成本流程(1/6)
領料
 如同分批成本制,原料必須憑領料單向倉儲部門領
取。這些直接原料於領取後,其成本將記入用料部
門的在製品帳戶下
 直接原料可在任一個加工部門投入;但在一般情形
下,直接原料大都投入在第一個加工部門,後續的
部門則僅只是加入直接人工及製造費用
例如某公司之製造程序始於部門甲,則本月份
部門甲耗用直接原料之分錄可記載如下:
在製品-部門甲 ×××
直接原料
×××
54
分步成本制之成本流程(2/6)
記錄直接人工成本
 在分步成本制下,直接人工成本是按部門別而非批
次別來認列,故計算較為簡便,而前章所提及的計
工單及計時卡仍可適用,但沒有區分生產批次之問
題。
部門甲及乙記錄直接人工成本的分錄
在製品-部門甲
×××
在製品-部門乙
×××
應付薪資
×××
55
分步成本制之成本流程(3/6)
記錄製造費用
 分步成本制的製造費用處理方式與分批成本制的相似
 在製造費用發生時,借記製造費用帳戶,貸記其他相
關帳戶
 在分攤製造費用時,借記在製品,貸記已分攤製造費
用(以各生產部門之實際作業水準,例如直接人工小時,
乘以實際製造費用分攤率或預計製造費用分攤率來計
算)
某公司有兩個加工部門(部門甲及乙),則記載
已分攤製造費用的分錄如下:
在製品-部門甲
×××
在製品-部門乙
×××
56
已分攤製造費用
×××
分步成本制之成本流程(4/6)
記錄產品移轉至下一個部門繼續加工
當某部門完成加工作業後,將產品移轉到下
個部門進一步加工。
例如,產品由部門甲移轉至部門乙繼續
加工之分錄如下
在製品-部門乙
×××
在製品-部門甲
×××
57
分步成本制之成本流程(5/6)
記錄產品完工
如果在部門乙完成加工作業後,隨即
轉至製成品存貨帳戶,則分錄如下
製 成 品
×××
在製品-部門乙
×××
58
分步成本制之成本流程(6/6)
記錄產品售出
現金(應收帳款)
×××
銷貨收入
×××
同時將產品成本由製成品帳戶轉至銷貨
成本,其分錄如下
銷貨成本
×××
製 成 品
×××
59
附錄
約當產量及生產成本報告單
約
當
產
量 (1/2)
製造成本之三要素投入製造階段的時點、方式
(一次投入、持續投入或分次投入)不甚相同
直接原料通常於開始生產時即一次投入,或在
生產過程中分次投入,但直接人工與製造費用
通常係在生產過程中持續不斷地投入
由於各種生產要素投入時點及方式都會影響產
品成本之計算,為了將每期之製造成本合理地
歸屬到在製品存貨及轉出單位中(或製成品),
會計人員必須估計在製品的各項成本要素之完
工比率,將之折算為約當產量
61
約 當 產 量(2/2)
約當產量(equivalent units of production)
亦稱約當完工量,即相當於製成品的數量
假設某公司的期末在製品存貨有100 單位,
完工比率為50%,則完工50%的100 單位,
相當於全部完工的50 單位(100×50%)。因此,
期末在製品存貨就等於50 個約當產量
當產量之計算,隨著成本流程假設之不同,
有兩種常用的計算方式
加權平均法
先進先出法
62
加權平均法
(Weighted-average method)
將期初在製品及本期開始生產之產品成
本合併計算
故本期完工的製成品不需區分為來自期
初在製品的部分,以及本期開始製造且
完工的部分
約當產量=本期完工轉至次部的單位數
+期末在製品單位數×完工比率
63
加權平均法釋例(1/3)
茲假設苗栗公司生產某化學品,該公司
設有混合部及完成部二個製造部門。混
合部七月份之相關生產資料如下:
完工百分比
直接原料 加工成本*
100%
40%
單位數
期初在製品
4,000
本期開始生產
50,000
本期完工並轉至完成部 48,000
期末在製品
6,000
100%
60%
* 加工成本是指直接人工成本加上製造費用。當直接人工成
本及製造費用之完工比率不等時,約當產量應分開個別求算。
64
加權平均法釋例(2/3)
65
加權平均法釋例(3/3)
加權平均法下之約當產量等於本期完工轉至完
成部的單位數,與期末在製品約當產量之和
例如,加工成本之約當產量可計算如下
約當產量=本期完工轉至完成部的48,000單位
+期末在製品6,000單位×完工比率60%
=51,600單位
66
先進先出法
(First-in, first-out method)
先進先出法假定期初在製品先完工,而本期開
始生產者後完工
故產品約當產量的計算,與加權平均法約當產
量之計算有一個不同點
 即先進先出法之約當產量不含期初在製品原已完工
部份的約當產量
先進先出法下約當產量是下列三者之和
 期初在製品存貨在本期完工所需之約當產量。
 本期開始生產且已完工之單位數。
 期末在製品存貨之約當產量。
67
先進先出法釋例
68
加權平均法與先進先出法之比較 (1/3)
加權平均法的目的在簡化單位成本之計算,
故將期初在製品與在本期開始投入生產且已
完成的單位視為相同
先進先出法的目的在於區分期初存貨單位,
以及當期投入生產的單位,據以計算不同期
間之單位成本,故將期初在製品原已完工的
部分,與當期開始生產並完成者分開個別計
算
先進先出法係假設期初存貨最先製造完成,
且最先移轉出去,並以其個別的單位成本轉
出
 此種假設較符合邏輯,較為正確,但計算比加權
平均法複雜
69
加權平均法與先進先出法之比較 (2/3)
分批成本制
分步成本制
適用產業特性
同一期間生產許多不同
的批次,而每一批次通
常為不同的生產規格
同一期間連續或大量生
產產品,所有產品是相
同或類似的標準化產品
成本累積
按批次別累積
按部門別累積
單據
分批成本單
部門生產成本報告單
單位成本
按每一批次來計算
依每一部門來計算
在製品明細帳
每一批次設有一個在製
品帳戶
每一個加工部門設有一
個在製品帳戶
70
加權平均法與先進先出法之比較(3/3)
先進先出法之約當產量
=期初在製品單位數×(1-期初完工比率)
+本期開始生產且完工單位數
+期末在製品單位數×完工比率
=本期所有完工單位數
+期末在製品約當產量
-期初在製品上期完工之約當產量
=加權平均法約當產量
-期初在製品上期完工約當產量
71
生產成本報告單
部門生產成本報告單是報導各該部門在
某特定期間所累積之生產成本及數量的
主要單據
主要內容含有三大部分
數量資料表
列示通過此部門之單位數及約當產量的計算
成本資料表
含該部門應負擔的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成本分配表
列示製成品成本及在製品成本的分配情形
72
生產成本報告單編製步驟
編製數量表,以彙總數量變動流程
計算約當產量
彙總應負擔之成本
計算單位成本
分配總成本到製成品及期末在製品
73
生產成本報告單釋例
假定泰安公司有甲及乙兩個生產部門。
生產活動始於部門甲,然後轉到部門乙
繼續加工直到完成,再由部門乙轉到製
成品倉庫。直接原料於部門甲生產線一
開始即全部投入,直接人工及製造費用
則於生產過程中平均發生
表4-6列示泰安公司部門甲七月份的生產
數量及成本資料
74
75
生產成本報告單_加權平均法
步驟1:編製數量表彙總數量變動流程
期初在製品單位數+本期投入單位數本
=期完成轉至下一個部門單位數
+期末在製品單位數
部門甲之數量變動流程以下列數量表加以彙整:
數
量
表
實際單位
期初在製品(完工程度60 %) 8,000
本期投入
50,000
合 計
58,000
本期完成轉到部門乙
49,000
期末在製品(完工程度30%) 9,000
76
合 計
58,000
生產成本報告單_加權平均法
步驟2:計算約當產量
在加權平均法下,約當產量係由本期完成轉到下一
個部門的單位數,以及依完工程度換算之期末在製
品約當產量的合計數
據步驟1之數量表,可將部門甲之約當產量計算如下
單
期初在製品
本期投入
合
計
移轉部門乙
期末在製品
合
計
位 數
8,000
50,000
58,000
49,000
9,000
58,000
完工程度
60%
100%
30%
約當產量______
直接原料
加工成本
49,000
9,000
58,000
49,000
2,700
51,700
77
生產成本報告單_加權平均法
步驟3及4:彙總應負擔之成本並計算單位成本
採用加權平均法時,期初在製品之前期成本與本期
投入成本需先合併,亦即將期初在製品成本按成本
要素的類別與本期的投入成本相加,然後再除以約
當產量,以求算單位成本
步驟3:
直接原料
期初在製品成本 $148,000
本期投入成本
200,000
成本總額(B)
$348,000
約當產量(A):取自步驟2
步驟4:
單位成本(B)/(A)
$ 6
加工成本
$ 43,200
422,100
$465,300
58,000
$9
合 計
$191,200
622,100
$813,300
51,700
$15
78
生產成本報告單_加權平均法
步驟5:分配總成本到製成品及在製品
根據步驟4之資料,進而將總成本分配到本期完成
轉入部門乙之單位及期末在製品之單位
成本分配
本期完成轉到部門乙之成本
49,000 ×$15
$735,000
期末在製品成本:
直接原料(直接原料約當產量×直接原料單位成本)
9,000 ×$6= $54,000
加工成本(加工成本約當產量×加工成本單位成本)
2,700 ×$9= $24,300
78,300
成本總額
$813,300
79
80
生產成本報告單_先進先出法
步驟1:編製數量表彙總數量變動流程
採用加權平均法或先進先出法,實際生產數量都相
同,故先進先出法的步驟1與加權平均法的步驟1之
結果完全一樣
數
量
表
期初在製品(完工程度60%
本期投入
合
計
本期完成轉到部門乙
期末在製品(完工程度30%)
合計
實際單位
8,000
50,000
58,000
49,000
9,000
58,000
81
生產成本報告單_先進先出法
步驟2:計算約當產量
約
當
完工程度 直接原料
60%
單 位 數
期初在製品 8,000
本期投入
50,000
合
計
58,000
轉到部門乙 49,000
100%
期末在製品 9,000
30%
合
計
58,000
減:期初在製品的約當產量
(上期投入比例)
本期約當產量
產
量
加工成本
49,000
9,000
58,000
49,000
2,700
51,700
8,000
50,000
4,800
46,900
82
生產成本報告單_先進先出法
步驟3及4:彙總應負擔之成本並計算單位成本
採用先進先出法時,產品單位成本係以當期投入的
成本除以當期的約當產量
直接原料
加工成本
合
計
期初在製品成本
$191,200
本期投入成本 $200,000
$422,100
622,100
成本總額(B)
$813,300
當期約當產量(A):
取自步驟2
50,000
46,900
單位成本(B)/(A) $ 4
$9
$13
83
生產成本報告單_先進先出法
步驟5:分配總成本到製成品及期末在製品
採先進先出法計算當期各項成本要素的單位
成本時,必需將期初在製品的約當數量及成
本排除在外
對於在當期完成之期初在製品存貨的成本,
以及當期開始製造且完成的產品之成本,應
予以明確的劃分
84
生產成本報告單_先進先出法
本期完成轉到部門乙之成本:
(1)期初在製品部分:
(1a)期初在製品前期投入成本 $191,200
(1b)期初在製品本期投入成本
(期初在製品單位數×本期完工所需之比率×加工成本之單位
成本) 8,000×(1-60%) ×$9
28,800 $220,000
(2)本期投入生產且完成部分:
(本期投入生產完成單位數×總單位成本)
(49,000 -8,000)×$13
533,000
$753,000
期末在製品成本:
直接原料
9,000×$4=$36,000
加工成本
2,700×$9= 24,300
60,300
成本總額
$813,300
85
86
生產成本報告單_加權平均法與先
進先出法之比較
約當產量之計算
成本之彙總及單位成本之計算
成本之分配
87
生產成本報告單_約當產量之計算
採用加權平均法時,
期初在製品之約當產
量,應視同在當期開
始投入生產並已完成
者
 加權平均法下之當期
約當產量,無需分析
期初在製品之完工程
度
在先進先出法下,計
算約當產量時,期初
在製品原已完工之約
當產量應予以扣除,
當期投入且完成的單
位則分開個別列計
88
生產成本報告單
_成本之彙總及單位成本之計算
採用加權平均法時,成
本包括來自前期未完工
之成本,且期初在製品
成本,應按其組成之成
本要素分開個別列示,
以便和本期各成本要素
之投入成本相加總,用
以計算直接材料、加工
成本之加權平均單位成
本
採用先進先出法時,單
位成本的計算,僅需考
慮當期發生之成本,所
以單位成本僅包括來自
當期的成本因素,而期
初在製品成本不必併入
本期單位成本之計算,
僅需另行單獨列計
89
生產成本報告單_成本之分配
採用加權平均法時,
本期完成轉出之產品
成本,其計算較為簡
單
採用先進先出法時,
本期完成轉出單位的
成本計算,應分為兩
個部分
 將本期完成之單位數
乘以加權平均單位成
本即得
 期初在製品在前期及
本期投入使其完工之
總成本
 及本期開始投入生產
且完成的成本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