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

建構主義對數學教學的省思
楊瑞智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數學資訊教育學系
報告者:高毓鎂
內容大綱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
二、應用建構主義於數學教學反省
(一)目前依據民82年版國小數學課程標準所設計之國小數學教材,
學生學習的結果如何?它有哪些優點與缺點呢?
(二)建構主義觀點是否符合現代數學教育的趨勢呢?
(三)如果要做好建構主義觀點的數學教學,需要哪些配套措施呢?
前言




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已在國際上逐漸形成數學教育
(甚至其他學科教育)的一個理論或主張,且影響到數學
教學的實施,然而它的一些應用也受到國際上的爭議
(Jaworski,1994,p.14)
正面意見
「能激發學童無限潛能與創造力,建立挑戰性問題的學習
興趣與自信心,實在是棒透的教學法」
反面意見
「導致學生程度下降,越學越笨,是違背學生智能發展的
一種教學法」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1)

建構主義
1. 一種關於認識論(epistemology)的哲學觀點。
2. 思辯何謂知識(knowledge)?知識的真實性?人如
何致知(knowing)?如何成長與改變?等議題。
3. Von Glasersfeld(1990):
建構主義與其說是知識的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還不如說是致知的理論(theory of
knowing)。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2)


提醒數學教育者重新思考數學知識的認識論與數學知識的
本質。
二千年來數學受到絕對主義典範(absolutist paradigm)
的主宰—不可能錯、客觀的思考結構。數學的真實是不容
致疑的,但卻遠離人的事務與價值。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3)

Von Glasersfeld(1990)認為建構主義根源
西元前六世紀懷疑論者的觀點 ,如Xenophanes
現代建構主義
自18世紀:Vico、
Locke、Hume及Kant
的思想及寫作
20世紀:Piaget、Bruner、Goodman 、
Popper、Lakatos、von Glasersfeld等
人的研究與理論
Xenophanes提出﹕我們不可能有方法知道「真實」的描述。這樣的論斷是基
於如此的假定﹕我們不管擁有怎樣的觀念或知識,都是導自於我們經驗的某
種方式,這些經驗包含感官、活動、及思考。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4)



Herder:
「我們住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
Bruner:
「建構主義的觀點—存在了什麼是思考了什麼的
結果。」
Hume:
真實世界中事件的某些關係,不是歸因於事件,
而是心理建構投射在客觀世界所呈現的結果。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5)


Kant:
「沒有知覺的概念是空泛的,而沒有概念的知覺
是盲目的」。
Goodman(1984):
提出建構主義的中心主題是沒有唯一的「真實世
界」。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6)



Lakatos(1978)提出:
判準主義(justificationism)者認為科學知識是業
經證明的命題所構成,是理想中的傳統主導。
Popper:科學是不斷的革命與證偽。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7)


悲觀的康德論者:認為由於這一監牢,真實世界是永
不可知的;
樂觀的康德論者:認為我們閱讀自然這本書,不能不
牽動心的動能,不能不根據我們的期望或理論對它作
出解釋,上帝創造我們的概念框框就是為了適應這世
界,相信框框是可以發展,並可由新的、更好的概念
框框取代,創造我們的「監牢」是我們自己,我們可
以批判地摧毀這監牢。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8)
von Glasersfeld(1987)及Kilpatrick(1987)指出,建
構主義有兩個簡短的原則——
第一原則:
認知者主動地建立起知識,而不是被動地從環境中
接受知識。
第二原則(包含兩部分)﹕
(a) 認知的功能是適應
(b) 致知是組織個人經驗世界的一個適應過程, 但不可能
發現客觀的本體實在(objective ontological reality) 。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9)

只接受第一原則認知者主動地建立起知識,而不
是被動地從環境中接受知識。
1. 被稱為trivial(simple)constructivism
2. 如Ausubelian強調接受式學習,主張「學習者的新了
解需要主動地與他過去的知識、經驗相結合」。

接受第二原則的 (a)認知的功能是適應
1. 導自於Piaget的發生(genetic)認識論的研究。
2. 即學習者的知識是經由經驗的同化與調適成活動的基
模。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10)

第二原則的第(b)部分致知是組織個人經驗世界的
一個適應過程,但不可能發現客觀的本體實在
(objective ontological reality)。
1. 被認為是根本(激進radical)建構主義。
2. 根本建構主義者主張:我們須放棄尋求客觀的真實,
所有知識是主觀的﹔致知是認知者自己建構的實在,
以符合他自己經驗的過程。
3. 根本建構主義基本上對「真實世界」採取的是負向回
饋(negative feedback)的觀點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11)


Clarke(1994)所說:
建構主義強調,我們是透過個人的理論與個人的認知
結構的稜鏡,折射出我們感知的影像。
環境的刺激
個人的
知識結構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12)



以Lakatos(1978)所著「科學研究綱領的方法學」,
將建構主義視為一個研究綱領,
從上述第一原則與第二原則的第(a)部分是此綱領的硬
核,提出正面的啟發法告訴我們追尋或建議哪些研
究路徑
而第二原則的第(b)部分是它的保護帶,提出負面的啟
發法告訴我們避免哪些研究路徑。如避免使用否定
後件式(modus tollens)的方式對準或傳導到硬核,使
此研究綱領能持續地運作著。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13)


由於根本建構主義對「真實世界」採取的負向回饋或過
於建構的觀點,近年來受到許多數學教育者的質疑與批
判。
「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
1. 數學教室視為一個社會文化,如此個人從事「意義」的建
立過程是相關於社會的認知現象,亦即「意義的磋商」
2. 致知的過程就如「達成同意」的過程。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14)
4.
「意義的分享與磋商」是教室學習的中心。
個人是從以嵌入的認知結構與感覺到的其他認知表徵的
互動中建構知識。
5. 多重的個人聲音
學生們必須發展出表達、溝通、合理性討論的教室文化。
6. 社會磋商
是思考的塑造者,個人的主觀意義與理論被發展到「適
合」社會及物理的世界。達成這的主要機制是社會互動
的歷程及意義協商的結果。這主題與心理學家Vygotsky
的社會心理理論有緊密的關係。
一、建構主義的起源、發展與意義-(15)



使用建構主義者的觀點,學習是心智建構的結果,人
們最佳的學習是主動建構他們自己的了解。
教師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對話、引導學生懷疑他們隱
藏的假定、及輔導建構的歷程,促進學生學習及心智
得成長與發展。
接受建構主義的教師更有興趣於學生發現意義的過程
而不是處理事先規定的教材(Kerka, 1997)
二、應用建構主義於數學教學的反省


為什麼我們要改變?
傳統數學教學

過去數學教學在學童數學成就上造就相當高評價,但也產
生許多學生隨著年級的成長而增加逃避學習數學

建構主義數學教學
1. 對上述傳統數學教學的這些缺失是有其正面積極的意義
2. 學生需要發揮更多探索、思考與批判,及建立自己的數
學意義,如此對於人類知識的創新與進步將更具其價值。

建構主義是否適合應用於數學教學上?
(一)依據82年國小數學課程標準設計教材,
討論優、缺點
【案例一】:四下某一學生(典型)的數學習作反應(講義P5)
【案例二】:某一國中教師嘗試使用建構主義觀點的數學教學內容(講
義P10)
【案例三】:來自某一國中教師鍾秋霞(1996)的嘗試(講義P11)
(二)
建構主義觀點是否符合現代數學教育的趨勢呢?
美國『數學教育專業標準』指出,
實施數學課室環境需要的五的主要轉變
 邁向數學團體的課室 - 遠離只是一群單一個人的課室。
 邁向使用邏輯與數學舉證作為驗證合理性 – 遠離教師單獨
認定什麼是正確答案的權威。
 邁向數學推理 – 遠離只是記憶性的程序。
 邁向猜測、發明及解題 – 遠離機械式的尋求答案。
 邁向數學觀念與應用的連結 – 遠離處理數學只是一群無關
的概念與程序。
教育部九年一貫十大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
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能力指標
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能力、情緒、需求與個性,愛護自我,養成自省、
自律的習慣、樂觀進取的態度及良好的品德;並能表現個人特質,積極開
發自我的潛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培養感受、想像、鑑賞、審美、表現與創造的能力,具有積極創新的精神,
表現自我特質,提昇日常生活的品質。
積極運用社會資源與個人潛能,使其適性發展,建立人生方向,並因應社
會與環境變遷,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有效利用各種符號(例如語言、文字、聲音、動作、圖像或藝術等)和工
具(例如各種媒體、科技等),表達個人的思想或觀念、情感,善於傾聽與
他人溝通,並能與他人分享不同的見解或資訊。
具有民主素養,包容不同意見,平等對待他人與各族群;尊重生命,積極
主動關懷社會、環境與自然,並遵守法治與團體規範,發揮團體合作的精
神。
認識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瞭解並欣賞本國及世界各地歷史文化,並體認
世界為一整體的地球村,培養相互依賴、互信互助的世界觀。
具備規劃、組織的能力,且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增強手腦並用、群策群
力的做事方法,與積極服務人群與國家。
正確、安全和有效地利用科技、蒐集、分析、研判、整合與運用資訊,提
升學習效率與生活品質。
激發好奇心及觀察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並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能於生
活中。
養成獨立思考及反省的能力與習慣,有系統地研判問題,並能有效解決問
題和衝突。
數學領域課程目標:
一、掌握數、量、形的概念與關係
二、培養日常所需的數學素養
三、發展形成數學問題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四、發展以數學作為明確表達、理性溝通工具的能力
五、培養數學的批判分析能力
六、培養欣賞數學的能力
(三)如果要做好建構主義觀點的數學教學,
需要那些配套措施呢?


正面的影響?反面的影響?
教育單位提出配套措施
Thanks all !!!
若P成立則Q成立→若Q不成立則P不成立。
Q不成立(實際上的前提),P不成立(實際上的結論)




例如:如果Rumsfield(USA國防部長)不冷靜下來的
話,所有的新車都將配備反飛彈科技。
並非所有新車都將配備反飛彈科技(實際上的前提),
Rumsfield會冷靜下來(實際上的結論)
例如:如果人們可以接受在懷孕的第九個月進行墮胎,
那麼殺死嬰兒的罪行也會被接受。
殺死嬰兒的罪行不會被人們接受(實際上的前提),
人們不會接受在懷孕的第九個月進行墮胎(實際上的
結論)
某一國中教師嘗試使用建構主義觀點的數學教學內容
(Ⅰ)、課前請學生準備用具圓規、厚紙板、
(Ⅳ)、請同學將這面積關係式展開整理:
(Ⅲ)、學生經討論可得共識拼出,並寫出其
2面積關係式:。
(a+b) 剪刀。
= (ab/2)4+c2
(Ⅱ)、上課時請學生按下列步驟自製教具。
a2 +2ab+b2 = 2ab+c2
2 = c2
1.a2 + b利用尺規作圖畫一個任意直角三角形
(將直角△三邊長以a、b、c表示)。
(Ⅴ)、請學生想想
a b c 在那裏出現?且代表什
麼﹖並請每一個學生驗證自己所畫的直角△
2.
畫與Ⅰ全等的直角△三個。
的三邊長是否滿足a2 + b2 = c2,並討論不能
3.
以c為邊長畫一個正方形。
成立的原因何在﹖(讓學生能給予合理解釋)。
(a+b)2 = (ab/2) 4 + c2
4.(Ⅵ)、實例練習,如下圖。
將以上5個圖形剪下,並做拼圖,再觀
察並寫出其面積的關係式。
[AB] = 12
[BC] = 5
[AC] = ?
來自某一國中教師鍾秋霞(1996)的嘗試




有一回,我們家翔翔問表哥:「為什麼235×400時,二個0可以不要運算,直
接抄下來,只算“4”的部份就好了﹖」哥哥的回答是:「不用問為什麼啦!
反正背起來就是了;難道吃飯你也要問為什麼嗎﹖」
我在旁邊聽了,心裡想:這是不是可以反應出目前教育上的弊端呢﹖這樣的
確可以節省許多時間,減少許多麻煩,但是,學生學到的將都是記憶性的片
斷,並且將建立起錯誤的學習態度、不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懂,就背
起來。那不是會愈來愈不懂得思考,會愈來愈笨了嗎﹖
我趕緊請他們過來,以他們原的基模--乘法直列式開始,引導他們,要他們
討論。結果,由討論的過程中,他們明白了原來直列式中應出三列的,可以
合併為一列的,所以二個0可以直接抄下來,只要算“4”的部份就好了。
進一步,他們更討論出了乘數與列數間的關係呢!
在這個過程中,給了他們倆一個珍貴的體驗:一、數學是可以問「為什麼」
的。二、數學很好玩--可以由原來知道的部份,很簡單的推出來以為很難的
東西。
舊數學與新數學的實際較學比較
年度
民國64年版
1.
優點
2.
1.
2.
缺點
3.
4.
民國82年版
教師講解清楚,學生易掌握題
型,熟悉解法與公式之套用。
善解例行性問題 。
1.
教師不善解釋解法過程,令學
生做大量反覆練習。
利用關鍵字教學,催促學生速
度。
對學生錯誤直接訓斥, 不去分
析原因。
僵化解釋課本內容。
1.
學生踴躍發表解法, 傾聽同學解說,
並能提出質疑或補充。
2. 教師注意毎個學生的解法及說法的
差異, 適時介入,並能善用 認知衝
突提升學生分辨能力 。
誤以為要讓孩子熟悉每一種教學指
引中的解法。
2. 不了解課程設計的用意是在發展學
生的概念,直接教孩子最有效的算
則。
3. 令學生解超過度的題目。
4. 老師太早要求速度。
http://home.kimo.com.tw/l121097721/07106_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