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歷史沿革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不寐之歷史沿革

失眠之中醫面面觀
台中慈濟醫院
中醫部 陳建仲
失眠的簡介
• 失眠簡而言之就是個體有無法「獲得適量
睡眠的障礙」,這個定義所含蓋的範圍較
廣
• 由於指涉一種持續的狀態,可以排除那些
偶而「睡不好」一過性的情形
• 國外的流行病學調查: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的成年人有睡眠問題,老年人甚至高達百
分之三十五
原發性失眠之定義
• 依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第四版 (DSM-IV)
所定義: 失眠至少持續一個月以上,而其
失眠並非由其他的精神疾患、身体的疾病
、物質藥物使用、或其他特定的睡眠疾患
所引發的為原發性失眠
• 精神生理性失眠(又叫學習性失眠)為原發
性失眠中最重要的原因。
失眠之定義
• 傳統中醫對失眠的病名,包括「不寐」、「目
不暝」、「不得眠」、「不得臥」
• 不寐是指經常性睡眠減少的病證
• 輕者就寢後難以入眠,或時寐時醒,或寐
候易醒,醒後難以再寐,甚者徹夜不眠
• 多夢、惡夢
中醫和睡眠有關的臟腑
• 心主神明
– 魂(肝)、神(心)、意(脾)、魄(肺)、志(
腎)
• 「心藏神」、「肝藏魂」、「血舍魂」
睡眠的生理機轉
• 控制睡眠:下視丘
• 控制NREM和REM睡眠: 橋腦網狀結構
• 神經傳導物質: acetylcholine, 5hydroxytryptamine, serotonine and
norepinephrine
• 睡眠周期由刺激性和抑制性的神經傳導物質互相
控制,睡眠時網狀活化系統的神經元因為休息,
所以會慢慢活躍起來,而睡眠中樞的抑制神經元
因為活動過度而慢慢鈍化
6
造成失眠的原因
• 在西醫的精神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等病
,常會發生失眠的情形
• 而中醫則認為,睡眠是由人的心神所主導
,當陽氣由動轉靜時,則呈入睡狀態;反
之,若陽氣由靜轉動時,則為清醒狀態
• 一個人能夠正常的睡眠作息,乃是人體陰
陽之氣能自然而有規律的轉化所致;若這
種規律一旦被破壞,就可能導致失眠的發
生
7
睡眠生理學
• 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藏六腑
,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
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
陽相貫,如環無端《靈樞‧營衛生會》
• 陽主晝,陰主夜。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
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
五周,周於五臟。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
,目張則氣上行於頭《靈樞‧衛氣行》
營衛失度、陰陽失調
• 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陰,故
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靈樞‧大惑論》
• 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
氣滿,陽氣滿則陽蹻盛,不得入於陰,則
陰氣虛,故目不瞑矣《靈樞‧大惑論》
9
癲狂之病因:陰陽失調
• 歷代醫家認為陰陽的盛衰,是癲狂證的主要因
素
• 機體陰陽平衡失調,不能互相維繫,以致陰虛
於下,陽亢於上,心神被擾,神明逆亂而發癲
狂
– 《素問‧生氣通天論》:「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
疾,病乃狂。」
– 《素問‧宣明五氣論篇》:「邪入於陽則狂,邪入
於陰則痺,搏陽則為癲疾。」
– 《難經‧二十難》:「重陽者狂,重陰者癲」
– 《諸病源候論‧風狂病候》:「氣並於陽則為狂發」
營衛不和
• 營在脈中,衛在脈外
• 陰陽不調和
– 營:陰
– 衛:陽
• 免疫力和循環功能
– 衛:衛外功能,皮膚功能、排汗調節
– 營:營養成分,血液循環
臟腑功能失調
• 正邪從外襲內,而未有定舍,反淫於臟,不得定處
,與營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喜
夢《靈樞‧淫邪發夢》
• 老者之氣血虛,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
,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
靈樞‧營衛生會》
• 帝曰:善。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何也。 歧伯曰:
藏有所傷,及精有所之寄則安,故人不能懸其病
也《素問‧病能論篇》
12
不寐之歷史沿革
• 《靈樞‧大惑論》:「衛氣不得入於陰,常
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
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暝矣。」
• 《靈樞‧邪客篇》:「補其不足,瀉其有餘,
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
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
• 《靈樞‧營衛生會篇》:「老者之氣血衰,
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
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暝。」
不寐之歷史沿革
• 《難經‧四十六難》的觀點和《內經》相
似
•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
阿膠湯主之。」
– 少陰病熱化傷陰後的陰虛火旺證
• 《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證並治》:「虛
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 虛勞病虛熱煩躁的不寐證
不寐之歷史沿革
• 《諸病源候論‧大病後不得眠候》:「大病
之後,藏府尚虛,營衛不和,固生於冷熱。
陰氣虛,衛氣獨行於陽,不得入於陰,故
不得眠。若心煩不得眠者,膽熱也。若但
虛煩而不得眠者,膽冷也。」
– 臟腑機能失調和營衛不合是不寐的主要病機所
在
• 王焘《外台秘要‧傷寒不得眠方四首》:「
雖復病後仍不得眠者,陰氣未復於本故也。
」
不寐之歷史沿革
• 孫思邈《千金翼方‧卷一》中劑載了丹砂、
琥珀等一些重鎮安神藥,以及在半夏沭米
湯基礎上,擬選溫膽湯等治療「大病後虛煩
不眠
不寐之歷史沿革
• 宋許叔微《普劑本事方‧卷一》:「平人肝
不受邪,故臥則魂歸於肝,神靜而得寐。
今肝有邪,魂不得歸,是以臥則魂陽若離
體也。」
– 肝經血虛,魂不守舍,影響心神不安而發生不
寐
– 創製真珠圓以育陰潛陽
– 服藥方法上,提出「日午夜臥服」的觀點
不寐之歷史沿革
•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不寐》:「不寐證雖病有不
一,然唯知邪正二字盡之矣。蓋寐本乎陰,神其
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
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實
證,無邪者皆虛證。」
• 「飲濃茶則不寐……,而濃茶以陰寒之性,大制元
陽,陽為陰抑,則神索不安,是以不寐也。」
• 治療方面,根據不同證候,治則和方藥分別不同
不寐之歷史沿革
• 明李中梓《醫宗必讀‧不得臥》:「愚按《內經》
及前哲諸論,詳考之而知不寐之故,大約有五:
一曰氣虛,六君子湯加酸棗仁、黃耆;一曰陰虛,
血少心煩,酸棗仁一兩,生地黃五錢,米二台,
煮粥食之;一曰痰滯,溫膽湯加南星、酸棗仁、
雄黃末;一曰水停,輕者六君子湯加菖蒲、遠志、
蒼朮,重者控涎丹;一曰胃不和,橘紅、甘草、
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類。大端雖五,
虛實寒熱,互有不齊,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
不寐之歷史沿革
• 明戴元禮《證治要訣‧虛損門》:「年高人
陽衰不寐」
– 不寐和陽虛有關
• 清《馮氏錦囊卷十二‧雜證‧方脈不寐合
參》:「壯人腎陰強盛則睡沉熟而長,老年
人陰氣衰弱,則睡輕微易知。」
– 青年人及老年人睡眠狀態不同
– 不寐與腎陰盛衰有關
不寐之歷史沿革
• 林珮琴《類證治裁》、沈金鰲《雜病源流
犀燭》、程國彭《醫學心悟》、葉天士
《臨證指南醫案》、唐容川《血證論》等,
都以內、難、傷寒、金匱等理論為指導,
結合歷代醫家的觀點及自己的臨床經驗,
對不寐的病因、病機、治法、發藥等方面,
都有所發揮
不寐之範圍
• 西醫學的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等可
參考本內容辨證論治
• 由於其它並症影響睡眠者,不在此範圍
從病因學上失眠之分類
一、次發於精神疾病的失眠
• 焦慮、憂鬱、適應障礙常是失眠的主因,而內因
性的嚴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也常
造成失眠。
二、次發於身體疾病的失眠
• 很多身體疾病會影響睡眠,最常見的是疼痛,如
頭痛、胃痛、心絞痛、關節痛等,這些疼痛性的
疾病常讓病人痛得睡不著,或半夜痛醒。心臟衰
竭、呼吸道疾病、肥胖的病人則常因呼吸困難而
醒來。甲狀腺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巴金氏症
等疾病也常伴隨失眠。另外某些特殊的睡眠疾病
,如睡眠呼吸暫停症也是以失眠為主要表現
從病因學上失眠之分類
三、藥物引起的失眠
• 藥物或食物亦會造成失眠,常見的如酒精
、含咖啡因的飲料、呼吸道擴張劑、類固
醇、某些降血壓藥等。
四、原發性失眠
• 除了前述諸多因素外,還有些人的失眠是
找不出任何原因的,這一類稱之「原發性
失眠」
從中醫觀點失眠之病因
• 造成失眠的原因可分成外感和內傷兩方面
• 由外感病引起者,主要見於各種熱病過程
• 內傷引起者多由於情志所傷、心虛膽怯、
思慮過度、飲食不節或先天稟賦不足等不
同因素,導致使心、肝、膽、脾、胃、腎
等臟腑功能失調,進而造成心神不寧而成
本病
失眠之病因病機
•
•
•
•
•
七情所傷
暴受驚恐
思慮勞倦太過
飲食不節
稟賦不足
七情所傷
• 過喜﹑過怒﹑過思﹑或過悲等情志上的狀
態﹐往往耗損五臟的精氣﹐使臟腑功能失
調﹐其中以肝火和心火最易擾動心神﹐而
造成失眠
• 情志不遂,肝氣鬱結,鬱而化火,邪火擾
動心神,神不得安而致不寐
• 或心火素盛,稍有怫鬱,心火擾動心神而
不寐
暴受驚恐
• 若平時心氣素虛之人﹐遇事易驚﹐或突遭
驚嚇﹐會造成神魂不安﹐終日惕惕﹐而導
致失眠
• 心膽虛怯或暴受驚駭,神魂不安,善驚易
恐,以致夜不能寐或夜寐不酣
– 《雜病源流犀灼‧不寐多寐源流》:「有心膽俱
怯,觸事易驚,夢多不祥,虛煩不寐者。」
思慮勞倦太過
• 勞心太過﹐會造成心血耗損﹔思慮傷脾﹐影響
脾的運化功能﹐會導致營血不足﹔產後失血過
多或久病血虛等﹐都會因為氣血不足﹐無以奉
養心神﹐導致心神不安﹐而造成失眠
• 思慮勞倦太過,損傷心脾,心傷則心血暗耗,
神不守舍
– 脾傷則無以生化精微,營血虧虛不能奉養於心
• 久病血虛、產後失血、年邁血少,易令心血不
足,心失所養,以致心神不安則不寐
飲食所傷
• 在《素問.逆調論》中指出﹕「胃不和則臥
不安」﹐若飲食不消化停滯在腸胃﹐或因腸
中燥熱﹐都會引起胃氣升降失常﹐陽氣浮越
於外﹐而造成失眠
• 飲食不節,脾胃受傷,或積為痰熱,壅遏於
中,胃氣失和,陽氣浮越於外而臥寐不安
– 《張氏醫通‧不得臥》:「脈滑數有力不得眠者,
中有宿滯痰火,此為胃不和則臥不安也」
稟賦不足
• 稟賦不足、房勞過度或久病之人,腎陰耗
傷,不能上奉於心,水不濟火,心火獨亢
• 或五志過極,心火內熾不能下交於腎,心
腎不交
• 或肝腎陰虛,肝陽偏盛,相火上亢,心火
盛則神動,腎陰虛則志傷,心腎失交而神
志不寧,因此不寐
– 《景岳全書‧不寐》:「真陰精血不足,陰陽不
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失眠診斷的辨證要點
• 辨受病臟腑的不同
• 辨臨床表現的不同
失眠之辨證要點
--辨受病臟腑之不同
• 若有不思飲食,或食慾減退,口淡無味,
飯後覺胃脘脹悶,腹脹,便溏,面色萎黃,
四肢困乏,或噯腐吞酸等,多屬「脾胃」病
變
• 兼有多夢、頭昏、頭痛、健忘等症狀者,
則病在「心」
失眠之辨證要點
--辨臨床表現之不同
• 輕者少眠或不眠,重者徹夜不眠
• 輕者數日即安,重者數月不解,甚者衝黏
不眠,最常見者為入睡困難
失眠之辨證要點
--辨臨床表現之不同
• 如患者雖能入睡,但睡間易醒,醒後不易
再者者,多係「心脾兩虛」
• 心煩失眠,不易入睡,心悸,口舌潰爛,
半夜口乾者,多係「陰虛火旺」
• 入睡後易於驚醒,平日善驚,易怒,常嘆
息者,多為「心膽虛怯」或「血虛肝旺」
失眠之中醫內科治療
失眠之治療原則
• 注意調整臟腑氣血陰陽
• 強調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施以安神鎮靜
• 注重精神治療的作用
注意調整臟腑氣血陰陽
• 失眠主要由於臟腑陰陽失調,氣血不和,
所以用藥治療的原則,應看重在調治所病
臟腑及其氣血陰陽
• 補益心脾、滋陰降火、交通心腎、疏肝養
血、益氣鎮驚、化痰清熱、和胃化滯
• 「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使氣
血調和,陰陽平衡,臟腑的功能得以恢復
正常
強調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施以安神鎮靜
• 失眠的關鍵在於心神不寧,故安神鎮靜為
治療失眠的基本法則
• 必須在平衡臟腑陰陽氣血,也就是辨證論
治的基礎上進行,離開此法則,即影響療
效
• 安神的方法,有養血安神、清心安神、育
陰安神、益氣安神、鎮肝安神,以及安神
定志等不同,可以隨證選用
安神藥
• 安神藥可分為重鎮安神和滋養安神
• 重鎮安神藥:朱砂,磁石,琥珀,龍骨,
牡蠣,珍珠粉等,適用心火獨盛或肝陽上
亢的失眠
• 滋養安神藥: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
茯神,遠志,夜交藤,合歡花,小麥等,
適用於心肝陰血不足,心神失養或虛陽上
擾所致的失眠
治療失眠方劑配伍規律探析 中華中醫藥學刊 第25卷第6期 于川
注重精神治療的作用
• 消除顧慮及緊張情緒,保持精神舒暢,在
治療中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因情志不疏或
緊張而造成的失眠
• 精神治療更有其特殊的作用
失眠的辨證論治
失眠辨證論治簡表 – 實證
證型
主症
兼症
病機
治法
主方
心火熾盛 心煩不寐,躁擾 口舌生瘡,
不安,口乾舌燥, 舌尖紅,苔
小便短赤
薄黃
心火素盛, 清瀉心火, 硃砂安神丸
或因外邪 安神寧心
內擾心神
肝鬱化火 急躁易怒不寐,
頭暈頭脹,口苦
多夢,目赤
耳鳴,便秘
溲赤,脈弦
數
情志不遂, 清肝瀉火, 龍膽瀉肝湯
肝鬱化火, 鎮心安神
上擾心神
痰熱內擾 胸悶心煩不寐,
泛惡,噯氣
頭重目眩,
苔黃膩,脈
滑數
痰食中阻, 化痰清熱, 溫膽湯
氣機不暢, 和中安神
痰熱擾心
胃氣失和 胸悶噯氣,脘腹
不適不寐
脘腹脹滿,
大便不爽,
苔膩脈滑
胃氣不和, 和胃健脾
氣機不暢,
心神被擾
半夏秫米湯
硃砂安神丸
•
•
•
•
《蘭室秘藏》
黃連、硃砂、生地黃、當歸、炙甘草
證型:心火熾盛
主症:心煩不寐,躁擾不安,口乾舌燥,
小便短赤
• 兼症:口舌生瘡,舌尖紅,苔薄黃
• 病機:心火素盛,或因外邪內擾心神
• 治則:瀉心火,安神寧心
龍膽瀉肝湯
• 《蘭室秘藏》
• 龍膽草、黃芩、梔子、柴胡、木通、澤瀉、
車前子、當歸、生地黃、甘草
• 證型:肝鬱化火
• 主症:急躁易怒不寐,頭暈頭脹,口苦
• 兼症:多夢,目赤耳鳴,便秘溲赤,脈弦數
• 病機:情志不遂,肝鬱化火,上擾心神
• 治則:清肝瀉火,鎮心安神
溫膽湯
• 《備急千金要方》
• 橘皮、半夏、茯苓、枳實、竹茹、甘草、
生薑、紅棗
• 證型:痰熱內擾
• 主症:胸悶心煩不寐,泛惡,噯氣
• 兼症:頭重目眩,苔黃膩,脈滑數
• 病機:痰食中阻,氣機不暢,痰熱擾心
• 治則:化痰清熱,和中安神
半夏秫米湯
•
•
•
•
•
•
•
《靈樞》
半夏、秫米
證型:胃氣失和
主症:胸悶噯氣,脘腹不適不寐
兼症:脘腹脹滿,大便不爽,苔膩脈滑
病機:胃氣不和,氣機不暢,心神被擾
治則:和胃健脾
失眠辨證論治簡表 – 虛證
證型
主症
兼症
病機
治法
主方
陰虛火旺 心悸、心煩不寐, 頭暈,耳鳴, 肝腎陰虛, 滋陰降火, 六味地黃丸
腰痠足軟
健忘,遺精, 心肝火旺, 交通心腎 合黃連阿膠
脈沉細
擾動心神
湯
心脾兩虛 多夢易醒,心悸, 面色少華,
健忘,神疲食少 四肢倦怠,
舌淡,脈細
心脾兩虛, 補益心脾, 歸脾湯
心失所養 養心安神
心膽氣虛 多夢易驚,膽怯
心悸
心膽虛怯, 益氣鎮驚, 安神定志丸
心神失養 安神定志 合酸棗仁湯
倦怠乏力,
脈弦細
六味地黃丸
• 《小兒藥證直訣》
• 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丹
皮
黃連阿膠湯
•
•
•
•
•
•
•
《傷寒論》
黃連、黃芩、芍藥、阿膠、雞子黃
證型:陰虛火旺
主症:心悸、心煩不寐,腰痠足軟
兼症:頭暈,耳鳴,健忘,遺精,脈沉細
病機:肝腎陰虛,心肝火旺,擾動心神
治則: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歸脾湯
• 《濟生方》
• 黨參、黃耆、白朮、當歸、龍眼肉、木香、
茯神、酸棗仁、遠志、生薑、大棗
• 證型:心脾兩虛
• 主症: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
• 兼症:面色少華,四肢倦怠,舌淡,脈細
• 病機:心脾兩虛,心失所養
• 治則:補益心脾,養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
• 《醫學心悟》
• 人參、茯苓、茯神、遠志、石菖蒲、龍齒
酸棗仁湯
•
•
•
•
•
•
•
《金匱要略》
酸棗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
證型:心膽氣虛
主症:多夢易驚,膽怯心悸
兼症:倦怠乏力,脈弦細
病機:心膽虛怯,心神失養
治則:益氣鎮驚,安神定志
失眠之轉歸
• 失眠雖可分為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腎不交、
肝鬱血虛、心膽虛怯、胃氣不和等若干證型,
但因本病病程較長,常互相影響,故其轉歸變
化亦多種多樣
• 轉歸不外虛實之間的轉化,和由一臟腑病變而
轉至多臟腑的病變兩個方面
– 肝鬱氣滯,疏泄不行,即可能因鬱久化火而耗傷肝
血,並進一步上灼心陰、下汲腎水
– 或因木橫剋土,影響脾胃納化功能,導致化源不足,
而為心脾氣血衰少
– 或因肝脾氣滯,脾運不健而生痰留瘀
失眠之預後
• 病程不長,病因比較單純,在治療上又能
突出辨證求本,迅速消除病因者,則療效
較好
• 病程長,證見虛實夾雜,特別是正虛難以
驟復而邪實又不易遠去者,則病情往往易
於反復,治療效果則欠理想
失眠之預防
• 由於本病屬於心神的病變,故尤應注意精神方
面的調攝,喜怒有節,心情舒暢
• 既病之後,醫護人員應多向患者做心理輔導,
以消除其緊張與疑慮
• 睡前不宜飲濃茶、咖啡等刺激之品
• 每日因有適度的運動,可防治不寐
• 居住環境噪音大者,常可影響入睡而釀成不寐,
故應盡量設法避免或消除躁音
• 平日注意生活規律,按時作息,養成良好的睡
眠習慣
• 飲食上也應正常﹐避免暴飲暴食﹐可避免因胃
腸不適而導致失眠
失眠之護理
• 在服藥方面,為了使中藥達到血液中一定
的濃度,達到安神鎮靜入睡的目的,一般
以早晨或上午不服藥,指在午後或午休及
晚上臨睡前各服一次
• 對於嚴重不寐或同時具有精神失常的不寐
患者,要注意安全,以防發生意外
失眠的食療
蓮子百合湯
• 材料 : 蓮子20公克、百合20公克、大棗
10公克、冰糖適量。
• 作法:將蓮子、百合、大棗洗淨後加入
1000毫升水,蓮子煮至熟軟加入冰糖即可
。
枸杞桂圓糕
• 功效:補血、益心脾。
• 材料:
– 枸杞1兩、桂圓肉1兩。
– 蜂蜜100克。
• 宜:血虛而手腳麻木、心悸、膚癢、失眠患
者知輔助食療。
• 忌:咽喉痛、發燒、發炎者忌用。
安神糕
• 功效:安心神。
• 材料:
– 酸棗仁粉5錢、紅棗6顆。
– 藕粉2大匙、糯米粉150克。
– 蜂蜜適量、水3碗。
• 忌:嗜睡者。
• 宜:睡眠障礙,不容易入眠者,容易緊張者
。
好眠芝麻糊
• 功效:滋養心神、幫助入眠。
• 材料:
– 紅棗6錢。
– 黑芝麻粉50克、浮小麥粉100克、糯米粉1/3碗
。
– 水6碗、牛奶1/2碗。
• 宜:易胡思亂想者。
• 忌:腹瀉。
安神養生豆漿
• 功效:養心安神、適用於心煩失眠、多夢、
哭笑無常、心悸易驚、多汗者。
• 材料:
– 浮小麥1兩、甘草2錢、大棗10顆、松子5錢。
– 煮熟黃豆1碗、薏仁花生仁、糙米1大匙、糖少
量。
– 水5碗。
• 忌:腹瀉者禁用。
酸棗仁粥
• 功效:有養陰寧心,補肝安神的作用,適用
於心肝血虛所致的心煩失眠、 心悸、體虛
自汗等。
• 材料:
– 酸棗仁(打碎)10克,粳米100克。
– 同煮成粥。
龍眼肉粥
• 功效: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血的作用,適用
於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
貧血等。
• 材料:
– 龍眼肉15克,大棗7枚,粳米100克。
– 同煮成粥。
桂圓蓮子粥
• 功效:有益心寧神,養心健脾的作用,適用
於心血不足、脾氣虛弱所致 的心悸、失眠
健忘、大便溏泄等。
• 材料:
– 桂圓肉15克,蓮子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
。
– 同煮成粥,加適量白糖。
銀耳蓮子甜湯
• 功效:益心補脾,保肝健胃,安眠補腦。
• 材料:
– 白木耳5錢、蓮子4兩、枸杞3錢。
• 體虛、失眠多夢、情緒低潮者可增加食用頻率。
• 便秘、容易脹氣者,要減少蓮子的量。
甘麥大棗解鬱茶
• 功效:安神定志,紓解鬱悶,穩定情緒。
• 材料:
– 甘草1錢、小麥2兩、紅棗5粒。
• 宜:情緒不穩、抗壓力低、精神官能失調、
更年期可長期飲用。
• 夏季時節炙躁擾,可冰鎮後喝飲,冬季宜
熱飲,平時適合溫熱飲。
玫瑰酸棗安神茶
• 功效:紓肝解鬱,安神定心。
• 材料:
– 酸棗仁5錢、玫瑰花5朵。
• 忌:酸棗仁有興奮子宮作用,孕婦甚飲。
秉佛心,承師志
恪守慈濟十戒
內修誠正信實
外行慈悲喜捨
以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拓展四大志業、八大腳印
開闊胸懷以大愛擁抱蒼生
感恩您的聆聽
發揮中醫藥良能
淨化人心、祥和社會、世界無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