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职教课程实施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当前我国职教课程实施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当前我国职教课程实施中的
若干问题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石伟平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10.17 浙江 富阳
职教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课程实施中的几个环节
--师资队伍、教学环境、教学评价
 职教课改实施中的问题
--项目课程开发已经到了教材开发
--下一步该如何“实施”?如何“落
地”?

一、问题的提出


以项目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职教课程改革,
在政府的推动下,在我国职业学校轰轰
烈烈、如火如荼地展开。
中职项目课程开发取得了重大成果。出
了一批实践导向、任务引领的专业课程
和可用于项目课程教学的“双证教材”。
但是,好像在学校教学一线没有产生
足够大的影响。
现象一,消极对待。
--“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 现象二,无目标的“积极”。
--不抓住教学中核心问题,为改革而改革,改
革一波又一波,学校改革的“多动症”已经引
发教师的改革 “疲劳症”。
 结果是,学生照样普遍的“厌学”,教师还是
普遍的“厌教”!


问题何在?
--我们不妨从职教课程开发程序上去检查一下,
看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职教课程开发程序(“十步法”)
1. 职教课程开发决策(确定专业)
--确定某个专业的课程是否需要开发?
2. 职教课程目标开发(明确培养目标)
--开发这个专业的整个课程目标
3. 职教课程门类开发(确定主要课程)
--要达成整个课程目标需要开设哪些课程?
4. 职教课程结构开发(形成课程计划)
--这些课程按什么顺序排列?如何进行课时分
配?
5. 职教课程内容开发(“课标”开发)
--开发出每门具体课程应包含的工作任
务及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
态度,形成“课程标准”
6. 职教课程内容组织(教材开发)
--这些课程内容按什么模式来组织?形
成教材与教学辅导用书
7. 职教教学模式选择(确定教学模式)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教这些内容?
8. 课程实施环境开发(设计教学环境)
--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实训室的设计
9. 课程评价方法选择(确定评价方法)
--确定如何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10. 课堂层面职教课程改造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课程前与实施过程
中对课程的二度开发,优化已有课程方案。属
于校本课程开发范畴。
我认为:
主要问题出在“课程实施”这一环节!
1.
2.
3.
4.
职教教学模式选择(确定教学模式)
课程实施环境开发(设计教学环境)
课程评价方法选择(确定评价方法)
课堂层面职教课程改造(开发校本课程)
二、目前职教课程实施面临的
主要问题
1. 教材问题

项目课程开发虽然轰轰烈烈,但是目前开发
出来可以使用的项目教材还是不成规模,不
成系列。

对于长期习惯于“依赖教材”的广大职校教
师而言,要让他们去“崇拜”不成规模的教
材是很难的。

因此,目前应加强项目教材的系列开发,形
成规模效应,以吸引更多的教师介入。
2. 教法问题
 项目课程开发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深入到
教材,但是有关项目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开展
得不够,许多课改实验学校的老师还不知道项
目课程怎么教?
 因此,目前应该加强项目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
学评价,积累成功教学案例,可以采用“公开
课”的方式,推广成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3. 实训配套问题
 在中职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虽然各职业学
校建成了一批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中心
或实训室,但是这些实训场所的建设并没有很
好“关照”项目课程的教学需求,与之相配套,
所以到使用时“很不顺手”。
 校内实训场所应该服务于学校教学,服务于校
外培训,服务于社会考证。如果在建设过程中
不及时调整,将来势必造成重大的资源浪费。
4. 激励机制问题
 虽然当前这场与项目课程为中心的职教课程改
革具有“草根性”,是自下而上发动的,但是
在职业学校目前一线教师的“参与度”并不高。
 除了观念、认识问题之外,没有一套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改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 如教师是否参与课改,与其薪酬、收入没有关
系;课改成果,也与教师职称评定关系不大。
目前的课改,虽然基本解决了“学的东西要有用”
的问题,但是“让学生学起来”的问题远没有很
好解决。




课程开发前6个环节,虽然解决了课程目标、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问题,
但是,如果教师没有积极地参与,无动于衷,
他们中大多数仍是课程改革的“旁观者”,
那么,这一场课改只是政府官员、课程专家、
职校校长之间的自娱自乐、卡拉OK!
任何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没有教师
的参与,是不可以成功的!




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
行为不改变,
那么,再“精品”的课程、再“优秀”
的教材,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用“老”的方法来教“新”教材,其教
学效果可能比原来的还要“糟糕”!
因此,课程实施中的最大问题是师资问
题!
那么,眼下我们该怎么办?


1.
2.
3.
4.
课改成果不仅仅是教材,它必须进课堂!
要将课改进行到底,当前的重点是课程实施!
职教教学模式选择(确定教学模式)
课程实施环境开发(设计教学环境)
课程评价方法选择(确定评价方法)
课堂层面职教课程改造(开发校本课程)
三、对策建议
1. 加强职教“专业教学论”与“专业教学法”
的研究,探索一套适合项目课程教学的有效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
职教与普教最大的区别可能在教学方法上,
但是恰恰在我们的职业学校中这方面区别并
不明显!

我国职教课程专家不多,职教教学专家更少!
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学科中,目前最薄弱的是
“专业教学论”与“专业教学法”!
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模式与
教学方法”呢?
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必须符合以下特点:
 符合专业的特点
 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做中学、做中教、
实践中教理论)
 符合职校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特点(文化基础
差,形象思维活跃,不善抽象思维)
谁来研究开发?
职教专家
 教学论与教学法专家
 行业培训专家
 职校专业教师
--谁来研究开发?
--共同开发!

2. 加强职业学校校长与教师的培训,使其
在“观念上”与“技术上”为当前这场
课改作好准备。
(1)理念学习,为课改实施作好”观念
上”的准备

为什么要进行这场课改?

为什么要引进项目课程?

什么是这场职教课改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让学生“学
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成
效”!
如何看实践导向的项目课程?
其基本理念主要包括:
1.
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为学生终身职业发展做准备。
2.
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注意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
实践智慧。
3.
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4.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
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重在培养
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知识记忆。
5.
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融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理论下,课程按任务
引领型模式来建构。
我为“项目课程”所作的“辩解”




所谓任务引领型课程,即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
计课程的传统,换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
知识和专业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基础来设
计课程。
受质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知识,知识
的“系统性”遭破坏,担心学生学到的是“支
离破碎”的知识。
反质疑:在 “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
统下,这种“系统性”的知识学生到底学到了
没有?
没有!连“学”都没有学起来!
项目课程至少它可以解决目前我国职
教课程中的两大难题:


解决了“学用一致”的问题。通过基于工作过
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上岗能力,进而增强毕
业生的就业能力,这符合“就业导向”的职教
办学方向。
解决 了“普遍厌学”的问题。通过“真实”环
境下的“做中学、做中教、实践中教理论”,
让学生学起来,提高职校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
增强学习成效,这符合职业教育的特性与职校
生的认知特点。
(2)技术培训,为课改实施作好“技术上”
的准备
通过培训,让教师了解:
 什么是项目课程?
 项目课程如何开发?如何实施?
 新教材如何使用?
通过培训,让教师改变:
 教学观念
 教学行为
 教学模式
 最终实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全面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把校本课
程开发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整合起来
“校本课程开发”





是开展课堂层面的职教课程改造
是对现有“教材”的“二度开发”
是职校教师教学能力、创造能力展示的最佳
“舞台”
是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的整合
起来,是职校校本教师培训的最佳策略。
(1)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特殊意义


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主要缺陷:千人一
面,过于刚性;而地区、学校、班级、学生之
间巨大差异性,需要学校教师对国家、地区课
程、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解决职教课程的“滞后性”问题:职教课程与
教材应长期处在“动态开发”过程之中,只有
这样才能使职业现场使用的一些新知识、新技
术不断在职教课程和教材中得到反映。因此,
需要学校教师开发“活页化”的教材,不断对
统编教材进行改造。
(2)职教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



主动而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变革
不断优化课程权力与资源配置
学校是课程决策的中心
校长和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
(3) 校本课程的基本种类





课程改编
课程整合
课程补充
课程拓展
课程创编
(4)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任务:
(对现有课程、教材进行改造)






修改能力标准
修改课程目标、要求
调整课程结构、课程内容
修改考纲、教材
试验“新”课程
实验、推广“新”课程
(5)校本课程的主要价值






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出特色
有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改进
有助于课程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反映
有助于教育决策的民主化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6)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校外进修
 校本培训
 行动研究
 优秀教师的成长轨迹:
----日常工作 问题
思考

试验
总结
学习
新问题(日常工作)
(7)教师专业发展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问题
研究
方案
实施
专家
(8)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
1.
2.
3.
4.
5.
6.
教师教学主要研究什么?
研究课程标准(课程纲要)
研究自己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文化程度)
研究生产服务一线的要求
研究教材,发现不足之处(与现实不配之处:难易
程度上对自己学生的“适切性”;内容上的“先进
性”)
(根据自己学生的程度、生产服务一线的要求)修
改现有的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教学内容)考虑合适的教学策
略、教学方法与评估手段
这个过程就是:
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
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 结论:
--校本课程开发是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
径;
--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的整合
起来,是职校校本教师培训的最佳策略。

4.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减少其工作量,建立激
励机制,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参与
课程改革。



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专家的作用只能是引领,
提供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与开发技术指导,改革
的任务最终必须由教师自己去完成。
单由大学教师来开发职教课程是不合适的,因
为他们难以理解职教课程理论,也难以把握职
校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准备程度,对工艺层面
的知识也知之甚少。
行业专家除提供一些协助外,要他们承担课程
开发主体任务也是不现实的,并且他们也缺乏
足够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教师在课改中的主体地位


因此,要开发出富有职业教育特色
的课程,就必须培训自己的课程改
革师资队伍!
另外,职校教师只有参与课程开发
过程,才可能对新课程有深刻的理
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按照新课程的
理念进行教学!
目前职教课程改革最大的动力来自教师,
但最大的阻力也来自教师。



教师的阻力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观念,二
是技术,三是工作量。
多年受学科教育的经历,使得许多教师仍然面
临转变课程观念的艰巨任务。他们担心打破学
科体系后,职业教育会变成职业培训,而学生
所获得的知识会过于零散。
如果说通过专家学术报告、教学现场观摩、与
行业企业专家深度交流、参与课程改革等途径,
可以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那么目前教师工作
量过于繁重,的确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
主要阻力。


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可能涉及到课程
体系的重新设置,课程标准的重新编制,教材
的重新编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付出
大量劳动。
即便教师观念上没问题,认可课程改革的价值
取向,但是对一个周课时超过20、工作量非常
繁重的职校教师来说,他/她也没有时间与精
力“陪你校长玩课改”!
简单地通过行政命令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
问题的。这只会让教师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
得整个课改工作流于表面。
解决上述矛盾的途径:



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如寒暑假、周
末)的同时,对于承担课程开发主体任务的教
师,职业学校有必要适当考虑降低其课时数,
但不要减少其收入。
要注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目前职业学校教
师参与课程改革尚存在不少机制上的障碍,比
如对其工作量核算不足,成果不能用于评职称
等等。
这必然影响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强调
教师奉献是必要的,但不能以此为借口而忽视
了相应机制的建立。
5. 建立“以教材为核心”的资料库,汇集
优秀项目教材与经典教学案例,供广大
教师选用。



加强项目教材系列开发,可以考虑在全省建立
一个成系列、成规模的“以教材为核心的资料
库”。
这个“资料库”应该还提供一批被实践证明成
功的项目课程经典教学案例,供广大职业学校
教师在推行项目课程中学习与选用。
这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应该来自一线的课改实验
学校。因此,省、市级职教教研机构应该加强
项目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帮助课改实
验学校总结经验,形成经典的教学案例。
职教课改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
让学生“学起来”!
--学生普遍的“厌学”变成普遍的“乐学”
--教师普遍的“厌教” 变成普遍“乐教”
 让学生感到“学的东西有用”!
--对学生就业有用
--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用
 “有用的东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
当学生真正“学起来”了,我们才能实现我们
的课改目标!否则,再好的目标也等于“零”!
 因此就当前而言,“让学生学起来”是第一位
的!
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1332 1930 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