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二、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第18章 蛋白质
目的要求
1. 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和理化性质,了解
蛋白质的分类。
2. 掌握蛋白质一级和二级结构的概念。
3. 熟悉蛋白质的三级和四级结构概念。
本章具体应掌握的内容提要
1.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与分类
蛋白质是生物高分子,天然蛋白质经元素分析,其主要元素
百分组成为:C 50~55%,H 6~8%,O 20~23%,N 15~
17%,S 0~4%;生物样品中常用蛋白质内含氮量的平均值
16%来作为测量标准,即每克氮相当于6.25 g的蛋白质。
2. 蛋白质的结构
为了认识和说明上的方便,通常将蛋白质的结构分为几个不
同的级别加以研究。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称为一级结构,
肽键是一级经过中连接氨基酸残基地化学键。不同有机体中实
现同一功能的蛋白质,其一级结构也可能是不同的,说明蛋白
质的一级结构与生命的种族特异性有直接关系。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是肽链按一定的方式盘绕、折叠而形
成的空间构象,它是由一级结构决定的,主要包括-螺旋、折叠、-转角和无规卷曲四种形式,氢键是二级结构的主要副
键。
一条具有二级结构的多肽链可进一步按一定的方式盘曲折叠
形成更复杂三维空间的伸展排布,即形成三级结构。三级结构
是通过侧链之间形成的副键维系,副键包括盐键、氢键、二硫
键、酯键、疏水作用力。
蛋白质四级结构是由两条或多条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组成更
大、更复杂的分子,每一条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一个亚基,
几个亚基通过副键缔合而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又称为初级结构和基本结构,二级以上的
结构属于构象范畴,称为高级结构。蛋白质的生物功能决定于
它的高级结构,高级结构是由一级结构即氨基酸顺序决定的,
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是蛋白质分子的天然构象所具有的性质。
3. 蛋白质的性质
蛋白质的性质取决于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一
方面具有与某些氨基酸相似的性质,另外又具有一些高分
子化合物的性质。
(1) 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在蛋白质
分子链中同样存在游离的碱性基团和酸性基团,如氨基、
羧基、胍基、咪唑基等,因此同样存在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2) 胶体性质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其分子大小已
达到1~100 nm 的胶粒范围,其溶液属于胶体分散系。由
于蛋白质分子表面有许多极性基团,如—COO、—NH3+、
-OH、-SH、-CONH2等,天然蛋白质常以稳定的亲水
胶体溶液形式存在,蛋白质分子周围的双电层和水化层是
稳定蛋白质胶体系统的主要因素。
(3) 蛋白质的沉淀 蛋白质的沉淀是指破坏其水化膜和消
除电荷后,蛋白质在溶液中下沉析出,常采用盐析、加
脱水剂、加重金属离子和加有机酸等使蛋白质沉淀。
(4)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
时,引起生物活性丧失及其它理化性质的改变,这种变
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变性的本质是副键被破坏引起蛋
白质天然构象的解体而导致生物功能丧失,并未涉及共
价键的破裂。变性有可逆变性和不可逆变性之分。蛋白
质变性和沉淀反应的概念不同,但又互相联系,沉淀时
可变性,也可不变性;变性可表现为沉淀,也可表现为
溶解状态。
(5)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蛋白质与某些试剂作用可发生颜
色反应,常用来做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如缩二脲
反应、茚三酮反应等。
三、建议学时
2学时左右(因生物化学中会详细讲解)
四、具体讲授内容
第18 章 蛋白质
18.1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与分类
18.2 蛋白质的结构
18.3 蛋白质的性质
蛋白质(protein)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细胞中,
是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参与了几
乎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
蛋白质和多肽都是由20种L-α-氨基酸以肽
键结合而成的高聚物,通常将分子量在1万以上
的称蛋白质,1万以下的称多肽。
人体内约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其质量约
占人体干重的45%。
18.1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与分类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


蛋白质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除了含有碳、
氢、氧、氮以外,大多数含有S,少数含有P、
Fe、Cu、Mn、Zn,个别蛋白质还含有I或其它
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氮占生物组织中所有
含氮物质的绝大部分。因此,可以将生物组织
的含氮量近似地看作蛋白质的含氮量。
由于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接近于16%,所以,
可以根据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来计算蛋白质的
大概含量:
蛋白质含量(克%)= 每克生物样品中含氮的
克数  6.25
2、蛋白质的分类
(1)依据蛋白质的分子形状分类
 按照蛋白质的外形可分为球状蛋白质和纤维状蛋
白质。
 球状蛋白质:globular protein外形接近球形或不
规则椭圆形,往往溶于水和稀盐酸,大多数蛋白
质属于这一类。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卵清蛋
白和大多数的酶。
 纤维状蛋白质:fibrous protein分子类似细棒状
纤维。根据其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可分为可溶
性纤维状蛋白质和不溶性纤维状蛋白质。许多
肌肉的结构和血纤维蛋白原等属于可溶性纤维状
蛋白质,不溶性纤维状蛋白质包括弹性蛋白、胶
原蛋白、角蛋白和丝心蛋白等。

(2)依据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分类

按照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可以分为

简单蛋白(simple protein)

和结合蛋白(conjugated protein) 。
简单蛋白





又称为单纯蛋白质;这类蛋白质只含由-氨基酸组成
的肽链,不含其它成分。
1.清蛋白和球蛋白:albumin and globulin广泛存在于
动物组织中。清蛋白易溶于水,球蛋白微溶于水,易
溶于稀酸中。
2.谷蛋白(glutelin)和醇溶谷蛋白(prolamin):植物蛋白,
不溶于水,易溶于稀酸、稀碱中,后者可溶于70-80
%乙醇中。
3.精蛋白和组蛋白:碱性蛋白质,存在与细胞核中。
4.硬蛋白:存在于各种软骨、腱、毛、发、丝等组织
中,分为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丝蛋白。
结合蛋白
由简单蛋白与其它非蛋白成分结合而成,非蛋
白部分称为辅基。
色蛋白:辅基为色素,如血红蛋白、叶绿蛋白
和细胞色素等。
糖蛋白:辅基为糖,如细胞膜中的糖蛋白、免
疫球蛋白等。
脂蛋白:辅基为脂类, 如血清-,-脂蛋白、
乳糜蛋白等。
核蛋白:辅基为核酸,如细胞核中的核糖核蛋
白等。
金属蛋白:辅基为金属离子,如铁蛋白、铜蛋
白、激素等
(3)依据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分类
按照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分为
 活性蛋白质(active protein):在生命运动中具有
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和它们的前体,如酶蛋白、
转运蛋白、运动蛋白、保护和防御蛋白、激素
蛋白、受体蛋白、营养和储存蛋白和毒蛋白等
 结构蛋白质 (structural protein):担负着生物保
护或支持作用的蛋白质,如角蛋白、弹性蛋白
和胶原蛋白等

18.2 蛋白质的结构
任何一种蛋白质分子在天然状态下均具
有独特而稳定的构象,这是蛋白质分子在结
构上最显著的特点。为了表示蛋白质分子不
同层次的结构,常将蛋白质分子结构分为一
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结构又称为初
级结构或基本结构,二级结构以上属于构象
范畴,称为高级结构。并非所有的蛋白质均
具有四级结构。由一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
只有二、三级结构。由两条以上肽链形成的
蛋白质才可能有四级结构。
1. 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


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包括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
数目
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
以及多肽链内或链间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
肽键是一级结构中连接氨基酸残基的主要化
学键,任何特定的蛋白质都有其稳定的氨基
酸排列顺序它是蛋白质生物功能的基础。
牛胰岛素分子的一级结构
AÁ´
NH2
S
NH2
S
NH2
NH2
¸Ê-ÒìÁÁ-çÓ-¹È-¹È-°ë ë×-°ë ë×-±û-Ë¿-çÓ-°ë ë×-Ë¿-ÁÁ-ÀÒ-¹È-ÁÁ-¹È-Ìì -ÀÒ-°ë ë×-Ì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S
S
S
H2N NH2
20
S
±½±û-çÓ-Ìì -¹È-×é-ÁÁ-°ë ë×-¸Ê-Ë¿-×é-ÁÁ-çÓ-¹È-±û-ÁÁ-ÀÒ-ÁÁ-çÓ-°ë ë×-¸Ê-¹È-¾«2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Ê-±½±û-±½±û-ÀÒ-ËÕ-¸¬-Àµ-±û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Á´
牛胰岛素由A和B两条多肽链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A
链含有11种共21个氨基酸残基,N-端为甘氨酸,C-端为天冬
酰胺;B链含有16种共30个氨基酸残基,N-端为苯丙氨酸,C端为丙氨酸。A链内有一链内二硫键,A链和B链之间借两条
链间二硫键相互连接。
2、维持蛋白质空间构象的化学键
(1) 氢键 蛋白质分子中存在两种氢键,一种是在主链之
间形成的氢键,另一种是在侧链R基团间形成的氢键
(2) 二硫键 为共价键,键较牢固,它可将不同的肽链或
同一肽链的不同肽段连接起来
(3)酯键 一般由氨基酸残基的羟基与二羧酸的-或-羧基
脱水而成
(4) 疏水作用力 R上的非极性基团为避开水相而聚积在一
起的聚合力
(5)盐键
-COO- 与 -NH3+依靠静电引力形成
(6)范德华力
(7)配位键
偶极力、取向力、色散力
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与肽键结合
图18-2 蛋白质分子中维持构象的次级键
a. 盐键;b. 氢键;c. 二硫键;d. 疏水作用力
氢键、盐键、疏水作用力、Van der Waals力等分子
间作用力比共价键弱得多,但数量多,故在维持蛋白质空
间构象中起着重要作用。
3、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
指多肽链的主链骨架在空间盘曲折叠形
成的方式,并不涉及侧链R的构象。
各种蛋白质的主链骨架均相同,但连接
在α-C上的R结构和性质都不同,它们与主
链各原子间的相互影响使肽链平面的相对旋
转出现不同角度,从而导致主链骨架在空间
形成不同的构象,包括α-螺旋、β-折叠层、
β-转角和无规卷曲等几种类型。
(1)-螺旋
(-helix)

多肽链中的各个肽平面围绕
同一轴旋转,形成螺旋结构,
螺旋一周,沿轴上升的距离
即螺距为0.54nm,含3.6个氨基
酸残基;两个氨基酸之间的
距离为0.15nm;

肽链内形成氢键,氢键的取
向几乎与轴平行,第一个氨
基酸残基的酰胺基团的—CO
基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酰胺
基团的— NH基形成氢键。
蛋白质分子为右手-螺旋。

(2)-折叠
(-pleated sheet)



-折叠是由两条或多条几乎完全伸展的肽链平行排列,通过
链间的氢键交联而形成的。肽链的主链呈锯齿桩折叠构象
-折叠结构的氢键主要是由两条肽链之间形成的;也可以在
同一肽链的不同部分之间形成。几乎所有肽键都参与链内氢
键的交联,氢键与链的长轴接近垂直。
-折叠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平行式,即所有肽链的N-端都在
同一边。另一种为反平行式,即相邻两条肽链的方向相反。
H
O
H
R2
R3
C
(3)-转角
-turn
C
C
N
2
H
3
C
N
H
C
O
H
N
H
R1
C1
4



C
H
R4
N

O
H
O
C
多肽链的主链骨架呈180o 回折而呈发夹状
在-转角部分,由四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弯曲处的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的 -C=O 和第四个残基
的 –N-H 之间形成氢键,形成一个不很稳定的环状
结构。
这类结构主要存在于球状蛋白分子中。
(4)无规卷曲
(random coil)
多肽链中的某些肽段,由于氨基酸残基
的相互影响,使肽键平面不规则排列以致形
成无一定规律的构象,称为“无规卷曲”。
在蛋白质分子中,可以同时存在上述几种
二级结构或以某种二级结构为主的结构形式,
这取决于各种残基在形成二级结构时具有的不
同倾向或能力。如谷、蛋、丙残基易形成α-螺
旋;缬、异亮残基最有可能形成β-折叠层;脯、
甘、丝、天酰残基常见于β-转角。
4、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
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在二级结构基础上,
肽链的不同区段的侧链基团相互作用在空
间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包括主链和侧
链构象在内的特征三维结构。
维系这种特定结构的力主要有氢键、疏水
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尤其是疏水键,
在蛋白质三级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肌红蛋白
含有153个氨基
酸残基和一个
血红素辅基,
它的主链是由8
个比较直的长
短不等肽段组
成,分子中几
乎 80% 的 氨 基
酸残基处于螺旋区内,在
拐弯处-螺旋
受到破坏形成
松散肽链。
肌红蛋白三级结构
5、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
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由多条各自具有一、二、
三级结构的肽链通过非共价键连接起来的结构
形式;各个亚基在这些蛋白质中的空间排列方
式及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这种蛋白质分子中,最小的单位通常称为亚基
(Subunit),它一般由一条肽链构成,无生理活
性
维持亚基之间的化学键主要是疏水作用力


由多个亚基聚集而成的蛋白质常常称为寡聚蛋
白
由4个亚基组
成,其中2条α链、
2条β链。每条肽
链都卷曲成球状,
都有一空穴容纳
1个血红素。4个
亚基通过侧链间
次级键两两交叉
紧密镶嵌形成一
个具有四级结构
的球状血红蛋白
分子.
血红蛋白四级结构示意图
18.3 蛋白质的性质
1、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分子直径一般在1~100nm,属胶体分散系,
蛋白质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溶液,具有胶
体溶液的特性(如布朗运动、丁达尔效应、不能透过半
透膜等)。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许多极性基(如
-NH3+ 、 -COO-、-OH、-SH等),可吸引水分子
在它的表面定向排列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的形成
使蛋白质颗粒均匀分散在水中难以聚集沉淀。蛋白质
溶液在非等电状态时,其分子表面总是带有一定的同
种电荷,与周围的反离子构成稳定的双电层结构,而
使蛋白质溶液稳定。
2、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蛋白质分子末端仍有α-NH3 + 和α-COO - ,同
时组成肽链的氨基酸残基侧链R上还有不同数量可
解离的基团,因此蛋白质和氨基酸一样,也具有
两性解离和等电点的性质。
COOH OHPr +
NH3
pH<pI
阴离子
H+
COO-
COO-OHPr +
NH3
pH=pI
两性离子
H+
Pr
NH2
pH>pI
阳离子
3、蛋白质的沉淀
若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
化膜和所带电荷,则蛋白质分子将凝聚而沉淀,其
方法有:
(1) 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中性
盐,使之沉淀。常用(NH4)2SO4 、Na2SO4 、NaCl、
MgSO4等.
机理: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及中和其所
带电荷。无机离子与蛋白质争夺水分子,结果破
坏水化膜,同时中和蛋白质电荷。
(2) 加脱水剂:甲醇、乙醇、丙酮等亲水性溶
剂也能破坏蛋白质颗粒的水化膜使之沉淀。一般用
较低浓度的溶剂在低温下操作并尽快分离沉淀,以
防止蛋白质变性而失活。
(3) 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当蛋白质溶液的pH
>pI时,Ag+、Cu2+、Pb2+等可与表面带负电荷的蛋
白质颗粒结合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4) 生物碱试剂或某些酸沉淀蛋白质:当pH<pI,
蛋白质带正电。苦味酸、钨酸、三氯乙酸、磺基水
杨酸等,可与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
盐而沉淀。这类试剂往往引起蛋白质变性,不宜用
于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临床检验中常用此
法除去样品中有干扰的蛋白质。
4、蛋白质的变性
受理化因素的影响,蛋白质分子中的次级键被
破坏,从而使空间结构改变(主要是空间构象的改
变,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生物活性丧失以及理化
性质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物理因素包括加热、高压、紫外线、X-射线、超声
波 、剧烈搅拌等;化学因素包括强酸、强碱、胍、
尿素、重金属盐、生物碱试剂和有机溶剂等。变性
蛋白质水化作用减弱、溶解度减少、粘度增大、易
被酶水解消化。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可分为可逆变性和不可逆
变性。当变性作用对副键的破坏程度不是很大时,
若除去变性因素后可恢复原有的理化性质和生物
功能,这就是可逆变性。若变性作用使副键大量
破坏,并涉及到较稳定的二硫键时,则蛋白质难
以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这就是不可逆变性。
蛋白质的凝固就是不可逆变性的表现。
蛋白质变性在实际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5、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反应名称
试 剂
颜色
反应有关基团
有此反应的蛋白质及
氨基酸
缩二脲反应
CuSO4的
碱性溶液
紫红色至
蓝紫色
两个或两个以
上相邻的肽键
所有蛋白质
米伦反应
硝酸汞,硝酸亚
汞、硝酸混合物
红色
酚羟基
酪氨酸
蛋白黄反应
浓硝酸及氨水
黄色至橙
黄色
苯环
苯丙氨酸、酪氨酸、
色氨酸
茚三酮反应
茚三酮
蓝紫色
游离氨基
-氨基酸、多肽、蛋
白质
紫红色
吲哚基
色氨酸
红色
胍基
精氨酸
乙醛酸反应 乙醛酸及浓硫酸
坂口反应
次氯酸钠或
次溴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