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评估理论,提升评建水平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掌握评估理论,提升评建水平

掌握评估理论
提升评建水平
何锡涛
1
一、评估的时代划分
第一代评估:测量时代
桑代克《精神与社会测验学导论》 :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
存在于数量之中 。
麦考尔:任何东西,存在于数量中的,都可以被测量。
公理:凡存在的东西必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测量。
第二代评估:描述时代
泰勒 :8年研究,行为目标模式
标志现代教育评价的诞生。
第三代评估:判断时代
斯 克 里 芬:目标游离模式
斯 塔 克:应答模式
斯塔弗尔比姆:决策导向模式(CIPP模 式)
CIPP模式
背景——Context 输入——Input 过程——Process 成果——Product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不断改进,努力赶超最佳实践。
最佳实践
最佳实践是指组织的学习和调整的意愿,为成为知识驱动型
组织提供平台。
最佳实践的概念是通用的。无论你从事的是传统的制造业还
是服务业,是高新技术还是一般技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
接受新观点并愿意向他人学习。
3
流程再造
流程失败最直接的诱因——等级管理结构控制下的部门分离。
流程是一系列完整的端对端的活动,联合起来为顾客创造价值。
知识蕴藏在流程中,流程体现知识的价值。
第四代评估:建构时代
对所有参与者都具有教育意义
以谈判协调为核心动力
注重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
使用多元的方法
这种模式要运作得更好,就需要各种利益关系人关注和
负责任的参与。
4
二、高教评估的简况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教育管理部门要组织
专家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1990年10月国家教委第14号令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
对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要采取领导、专家和社会用人部门相结合
办法,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查。
1999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
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
高职教育评估
2004年~2008年,水平评估。
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
【2004】16号)
根据高职教育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重在规范”的评估原则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
号)为依据
5
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
1.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
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
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
点;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4.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
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5.“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
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6.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6
新一轮高职评估
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
高[2006]16号)
2008年1月,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方案(草案)》进行了试点
评估
2008年4月,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
(教高【2008】5号)
2009~2013年,全面实施新方案评估
评估骨干专家培训班
2009年8月18日~12月30日,11期(共12期)
高职院校:722人,占88.9%
院校领导568人,占78.8%
中层管理干部148人,占20.5%
教师及其他人员6人,占0.7%
培训单位:563所
高职院校502所,占89.2%
7
学员体会
在扬弃中创新,从水平评估到发展性评估,符合我国高职教
育发展现阶段性的特征。这种发展性评估,让办学主体变被动
为主动,从而使举办者更能在办学中彰显特色。
培训的意义已远远超出评估工作本身,实际是对学校和教学
管理者的一次关于“质量、管理、创新、发展”的全方位培训。
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
开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改进高校教学评估。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
抓好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估。
在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上下功夫。科学确立质量标准,加强
质量监控机构建设,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育督导与评估,
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集中到提高质量上来。
8
三、评估特征和功能
基本特征
⑴目的性——教育价值增值 ⑵主体性——多元
⑶中介性——促进实践、提高认识 ⑷综合性——评估是专业性工作
⑸预见性——为决策服务
教育部2010年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
袁部长: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抓紧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健
全,抓好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估,抓实每一名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
提高,抓细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
知识管理的全部所在——分析并运用信息来制定经营决策。
决策成功地两个先决条件是:多重视角地预测未来,以及更大
程度地重视远景规划。
9
主要功能
管理功能:切实改进管理缺位、管理越位、管理错位的状况,切
实解决工作中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切实做到管
理及时、有力、到位。
教育功能: 评估的过程努力使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得到教育。
评估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
社会功能:
研究功能:
四、评估目的和要素
• 评估目的
总体目的:增值、保障、服务
具体目的:鉴定、诊断、改进
• 评估要素
1、方针政策 2、指标体系 3、组织工作
4、专家队伍 5、学校心态 6、社会环境
在支持性氛围中进行。
10
五、评估的性质类型
• 分类内容: 范围 标准 功能 内容 主体 方法 复杂程度
• 评估功能 : 终结性评估 诊断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 整体性评估
• 价值取向: 鉴定性评估——重事实、重结果
发展性评估——重合作、重过程
发展性教育评价所要收集的信息就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实录。
需要建立一个信息收集系统 ,此系统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所
必须的,与日常的教育活动管理结合起来,根据评价方案所
提供的评价信息收集记录方法及要求,对评价所需信息进行
收集、汇总。
11
发展性学校评估主要内容
评价内容
1. 发展目标评价
①办学目标
②培养目标
数据平台
1.3 当年招生计划、在校生
2 院校领导
7 专业
布鲁姆(Bloom):我们决定一个学校的质量及其教育功
能的准则,主要是看学校达到他们先前所设定目标的程度。
建议:只有学校将目标转化成明确的操作型定义,才能从
目标着手,否则只能徒留下美丽的希望或只是一些陈词滥
调而已。
2. 发展能力评价
①办学条件
②校园文化
③师资队伍
④培养模式
⑤课程建设
⑥社会服务
3
4
5
6
7
基本办学条件
实践教学条件
办学经费
师资队伍
专业
12
发展性学校评估主要内容
评价内容
3. 自我保障机制
4. 学校发展成效
①学生的发展水平
②办学目标达成度
数据平台
8 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
4.2
5.1
6.3
7.5
8.8
9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经费收入
校外兼职教师
产学合作
奖助学情况
社会评价
13
六、新老方案的比较
(一)框架结构的比较
序号
1
2
3
4
5
6
新方案
主要评估
指标
关键评估
要素
说明
建议重点
考察内容
采集平台
相应编号
老方案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
点
参考权重
等级标准
(C、A)
说明
(二)指标名称比较
序号
1
2
3
4
新方
案
领导作
用
师资队
伍
课程建
设
实践教
学
老方
案
办学指
导思想
师资队
伍建设
教学条
件与利
用
教学建
设
与改革
5
6
7
特色专业
建设
教学管理
社会评
价
教学管理
教学效果
14
(三)评估内容的比较
增添新内容
凸显新内容
(四)评估结论的比较
1、等级
老方案: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2、标准
老方案:量化
新方案:无
新方案:通过、暂缓通过
(五)评估组织的比较
1、操作文件
老方案:执行教育部制订文件
新方案:自行制订操作性文件
总体规划、实施细则、操作规程
2、专家成员
老方案:应保证一定比例(建议不低于30%)的省外专家
新方案:必须包括行业企业人员和一线专任教师
15
(六)评估资格的比较
新
方
案
老
方
案
1、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并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
行)》(教发【2004】2号)的有关要求;
2、核算教师总数时,兼职教师等非专任教师数按每学年授课160学时为1名教师计算,
专兼教师之比无限制;
3、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含合作共建)及附属用房生均占有面积(平方米/生)达到
以下要求:(略)。
合格等级:在学校有一届毕业生后方可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优良等级: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已有三届(含)以上毕业生
(七)评估方法的比较
序号
1
新
方
案
听取
汇报
查
阅
资
料
实地
考察
听取
汇报
查
阅
资
料
实地 听课 说课 座谈
考察
会
老
方
案
2
3
4
5
6
7
说课
8
深度
访谈
问
卷
调
查
9
10
11
12
13
专业
剖析
个别 基本 职业 专业
访谈 技能 技能 剖析
测试 测试
学生 走访
专题
研讨
16
评估方法
• ①听取汇报:时间20分钟
• ③查阅资料:选查
• ⑤说课
②实地考察:有针对性的进行
④深度访谈:与走访相结合
⑥专业剖析。
未列入的7项方法,分为3类:
• ①基本不用:问卷调查 、基本技能测试、职业技能测试、学生专题
研讨会 ②可以选用:听课、座谈会 ③结合使用:走访
七、现场考察的方法
(一)说课
1、基本概念
教师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对同行或专家,以语言为
主要表述工具,系统而概括地对自身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情况
进行分析和说明的教学行为。
教师掌握专业理论和教学理论,实现角色转变:实践者转为研
究者,管理者转为引导者,课程实施者转为课程开发者,教案执
行者转为教学智慧创造者。
17
16号文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
学质量。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案、做法和效果
(1)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论、活动中心论、问题中心论、个性中心论
能力中心论 ——正确处理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教育目标的三级层次
(1)知识,(2)实用技术,(3)态度和技能。
(1)态度和技能,(2)实用技术,(3)知识 。
(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
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三个层次: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基础理论:一般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一般任务: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措
施、教学评价设计。
18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案、做法和效果
(3)教学实施:课程衔接、课时安排、方法手段、教材选取
(4)教学收获
2、具体实施
说课时间:1~2小时 说课形式:集体进行
说课认定:学校推荐,专家确定 说课手段:采用多媒体
说课资料:教材、教案、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
七、现场考察的方法
(二)专业剖析
1、了解指标
主要评估指标:5.特色专业建设
关键评估要素:5.1 特色
说 明:从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
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
体现出的特色。
建议重点考察内容:专业设置、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现场专
业剖析。
采集平台相应编号:7
19
(二)专业剖析
2、体现特色: 历史积淀、本校特有、 相对稳定、社会公认
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现状,剖析影响专业建设规划所提出目标实现
的瓶颈,提出改进措施。
3、做好规划
远景设计是一个互动性强、高度紧张而且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过
程。它需要对决定我们观念和行为的现行思维模式发起挑战。
①顶层设计(准) ②统观全局(广) ③凸显个性(特)
④培养方案(实) ⑤办学条件(好) ⑥章节安排(妥)
4、剖析形式
听取专业带头人汇报
访谈
考察
查阅资料
20
(三)深度访谈
• 深度访谈是形成“聚焦”的重要手段
形成响应式聚焦。
• 深度访谈是评估文化的重要体现
高职的评估文化是求实。
• 深度访谈的基础是平台数据分析
专家组到现场考察评估,在与学校充分交流和对学院填报的《高等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
上形成考察评估工作报告。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预审意见表
• 深度访谈的关键是双方平等交流
有效的知识共享是建立在良好的交流基础上的。
沟通是知识创造和共享的核心。
• 掌握深度访谈的方式和技巧
深度访谈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形式。
每一个评估的情景都是独特的。
注意访谈技巧
在交谈时,尽量去掉双方之间的茶杯、报纸等东西。
走动式管理
放松心态,平等交流,实话实说,取得共识。
21
八、新评估方案特色
1、评估从事务走向精神
成功地进行知识管理需要具有远见、献身精神和善于激励地领导队
伍和鼓励合作的组织文化。
评估工作委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负责组织实施。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评估工作做出总体规划,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实行。
各省应根据本方案的基本要求制定实施细则与操作规程,实施前报教育
部备案。
2、工作从普查走向重点
事前重点明确
反馈重点突出
3、管理从封闭走向开放
加强采集平台建设
建立评估长效机制
4、专家从裁判变为医生
22
参考书籍
[美] 埃贡·G·古贝:《第四代评估》
[美] 斯塔弗尔比姆等:《评估模型》
[美] 迈克尔·I·哈里森:《组织诊断——方法、模型与过程》
[英] 萨尔坦·科马里:《有效的知识管理》
[英] 阿什利·布拉干扎:《全面流程再造》
[德] 赖因哈德·施托克曼:《非营利机构的评估与质量改进》
王克胜等:《知识管理导论——原理与实践 》
顾基发:《知识管理》
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
史晓燕:《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吴 钢:《现代教育评价基础》
冯建新:《现代教育评价与测量学》
李国良:《流程制胜》
23
2010年8月11日于贵阳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