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環境倫理學第五週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982環境倫理學第五週PPT

今日菜單
• 非人類中心主義
• 儒家的環境倫理
• 佛家的環境倫理
環境倫理學範疇
環境倫理學
人對自然的倫理關係
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
代
間
倫
理
當代人之間
的環境倫理
人類中心主義
◎強的人類中心主義
◎弱的人類中心主義
非人類中心主義(又
稱為道德擴張主義)
◎動物解放
◎動物權利
◎生命中心
◎生態中心
倫
理
的
擴
展
人類中心主義必然會造成環境危機嗎?
• 是嗎?
• 事實上,明智的人類中心主義支持者會了
解,破壞自然其實也就破壞了人類的利益
,所以,為了保障人類本身的利益,人類
當然有責任不去破壞自然世界。
• 如此一來,人類中心主義也可以充分表達
保護環境的理想。
• 不是嗎?
• 這時候,非人類中心主義會怎說?
• 親愛的人類中心主
義者,呆誌不是親
像憨人所想ㄟ按奈…
我們都知道
• 有關環境行為的人類中心主義的基本主張是:
• 凡是影響到自然環境或自然生態的行為,其對錯
的決定在於:
該行為是否與保障人類自身利益的目標相一
致,或者該行為所產生的結果是否對人類需要之
滿足有所助益。
• 從頭到尾,人類中心主義關注的,都只是人類的
利益、人類的利益、人類的利益
• 那非人類的利益由誰來保障?
• 所以,人類中心主義的主
張只會關心人類。今天如
果不是面臨環境危機,而
且已經危害到人類的生存
,那人類不就可以一直一
直搞破壞,那人類以外的
那些自然界的成員不就要
一直一直倒楣下去???
那…非人類有什麼利益?
• 最後一隻旅鴿的故事
…
• 現在你知道非人類的
存有者的利益了嗎?
• 請不要傷害我們,我
們只想要繁衍下去
以旅鴿滅絕為例
• 也許會有生物學家告訴我們,滅絕是所有
生命的最終宿命,不管是個體生命或物種
。然而,現在的情形是,人類的行為造成
許多生物以驚人的速度加速滅絕。
• 本來在沒有人類的傷害或干預下,它們也
許還可在地球上繁衍上好幾萬年也說不定
。而今…
• 因此,有人主張從非人類中心的角度思考
。
倫理名稱
倫理對象
人類中心倫 人類
理
生命中心倫 會感受痛苦的動物
理
有「感知」動物
提倡者
所主張理由或學說
Protagoras(約
「人是萬物尺度」理論
(homo mensura theory)
認為動物會感受痛苦(1789)
484B.C.-420B.C.)
Jeremy Bentham
Peter Singer
哺乳類動物
Tom Regan
植物
Christopher Stone
所有生物
Albert Schweitzer
所有生物
Paul Taylor
生態中心倫 生態系(包括無生 Aldo Leopold
理
命物質)
地球(生態圈)
Arne Naess
地球(生態圈)
J.E. Lovelock
《動物解放》(1973) (出於
效益論觀點)
《動物權的實例》(1983)
(出於義務論觀點)
《樹是否有道德地位?》
(1974)
「敬畏生命」(Reverence for
Life) 學說(1915)
《尊重自然》(Respect for
Nature) (1986)
「大地倫理」(The Land
Ethic) 學說 (1949)
《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 學說(1973)
《蓋婭》(GAIA) 學說(1979)
生命中心主義 (biocentricism)
◎認為所有形式的生命都具有同等的價值,
人類不是萬物的中心。提出進化論的達爾
文被認為是此種信念的最佳代言人,因為
他在演變筆記中說:「如果我們不要對生
命的臆測設限的話,那麼那些遭受痛苦、
疾病、死亡等苦難的動物同胞們… 牠們
可能是和我們人類源自同一個祖先…。」
◎抱持此種看法者認為,無論在思考政治、
經濟或生態議題時,都必須同時顧慮所有
形式的生命之福祉。
11
生態中心主義 (ecocentricism)
◎認為需要以全方位的宏觀角度來看待
整個環境中的所有生命的個體、群落、
族群、生態系統等不同結構層次之間
的互動關係,因此,任何一種生物的
行為都會有影響擴散,最終影響整體
生物群落或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12
自然中心主義
•
1.
2.
•
1.
2.
生命中心主義
史懷哲
泰勒
生態中心主義
李奧波—大地倫理
奈斯—深層生態學
生命中心主義
• 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敬畏生命(Reverence for Life)
「一切有生命的存在皆有某種神聖性或內在
價值,應該得到相應的敬畏。」
史懷哲—敬畏生命
• 敬畏生命,偏屬於宗教的說法。由於我們
的意識中都有生存意志的經驗,換句之,
每個人、每個生命都有努力活著的慾望,
害怕受到傷害或毀滅。
• 因此,「保護生命、彰顯生命,並發揚生
命的最高價值是一件善事,而毀滅生命、
傷害生命、壓抑生命的發展,則是一種罪
惡。」等道德基本原則早已存在我們意識
中。
生命中心主義
• 泰勒(Paul W. Taylor)
—尊重自然(Respect for Nature)
◎所有的物種都是平等的,都擁有同等的內在價值
,也都應該獲得我們的尊重;
◎每一個生物都有其自身的善,都具有內在價值,
一旦肯定一切生物皆有內在價值,即會產生一種
尊重自然的情感。
泰勒—生命平等主義
• 人只是地球生物群體的一份子,與其他生
物平等。
• 人與其他物種一樣,都是一個相互倚賴的
整體構成要素。
• 每一生物都是一個生命的目的核心,以獨
特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目標。
• 人類並沒有先天的優越性。
生命的目的核心
(a teleological center of life)
• 每一個生命的內在功能和外在行為都是有
目的的,能維持有機體的存在,使之可成
功進行生物活動,能繁衍物種後代,並適
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人類對自然應盡的責任
•
•
•
•
不傷害原則
不干涉原則
忠誠原則
恢復性公正原則
人類與自然利益衝突的處理原則
•
•
•
•
•
自衛原則
比例原則
最少錯誤原則
分配性公正原則
恢復性公正原則
生態中心主義
• 李奧波(Aldo Leopold)
--大地倫理(the land ethic)
-- 「如果一件事情有助於保存生
物社群的完整、穩定與美好,那
它就是對的,否則就是錯的。」
大地金字塔
• 環境不但是人類的資源,
也是價值的中心
• 大地金字塔—土壤,植
物層,昆蟲層.鳥類.囓
齒動物層,大型動物
奈斯(Arne Naess)
--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
--淺層生態運動關心的只是發達國家公民的
健康和富裕;深層生態學更注重人與自然
的整體形象,主張生態中心主義的平等、
多樣性、反等級態度以及非中心化等。
奈斯—深層生態學
• 生命中心的平等論—每一種生命形式都是
相互關連的整體的一部分,具有相同的內
在價值,都是平等的
• 自我實現論—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大我
八項原則
•
•
•
•
•
•
人類與生物皆有其內在價值
生命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本身即有價值
除非因生死攸關的需要,人類無權損害
人類對自然干涉過多
人口持續下降有助人類生命、文化與自然發展
必須有相關經濟體制、科學技術、意識形態的結
構、政策配合,改善生活條件
• 注重以內在價值為依歸的意識形態
• 努力落實上述原則,以完成改善現況的使命
生命中心倫理
生態中心倫理
類型
主張個體主義的學說
論點
個體構成整體,整體的特性由個 整體塑造個體(個體的總合並不
體特性決定
等於全部)
倫理
特性
(1)重視個體價值
(2)只有生命本身具有價值,物
種和生態系則無
缺點
代表
性主
張
主張整體主義的學說
(1) 重視整體價值
(2) 在生態系中才決定個體的角色
和地位
(3) 生態系的平衡和穩定重於個體
的生存
若主張徹底的生命平等原則,將 基於生態系的平衡和穩定,可犧
難以落實在日常生活裡
牲個體的生命,被評為環境法西
斯主義
(1) Singer和Regan的動物權學說 Aldo Leopold的「大地倫理」學說,
(2) Schweitzer「敬畏生命」學 Naess的「深層生態學」
說和Taylor的《尊重自然》
問題是…
• 主張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具有「同樣的」
內在價值,將面臨價值衝突。
• 例如,人類的生命與其他動物的生命發生
價值衝突時,你將如何選擇?
湯姆.雷根(Tom Regan)
• 區分道德主動者(moral agent)與道德受動者
(moral patient)。
• 前者具道德行為的選擇、判斷能力,因而
也被要求為其行為負道德責任。
• 後者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無法運用或思
考道德法則,因而也無法為其行為負責。
• 雖然道德受動者不具道德判斷能力,但因
道德主動者與受動者皆是生命主體(a
subject of a life),具有內在價值,故有權利
享有道德地位。
• 唯有生命主體才能享有道德地位。
• 生命主體包括人類中的孩童、弱智者、老
邁者及動物(指一歲以上的哺乳動物)。
人的獨特性
• 中國儒家認為人因「四端之心」而獨享生
物之獨特性。
• 孟子曰: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無辭讓之心,非人也;
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儒家環境倫理思想
1. 人本精神,天人合德
2. 保護自然,愛心管理
–
–
–
–
–
自我節制
尊重生命
了解自然
順應自然
參贊化育
佛教倫理
• 佛教,眾生皆具備「佛性」,未來皆可成佛。
• 佛性:佛者,覺悟之意;性者,不改之意。一切
眾生皆有不變不改的覺悟之性,名為佛性 。
• 一切眾生,包含草木瓦石無情。(無情有性 (生命
中心倫理) (基礎平等)
• 因緣果報論:因果律、輪迴觀 (人、鬼、動物)
佛學概論-因緣與果報
•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 業(Kamma)就是行為或造作,一切善惡行為都
構成業,業是造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
• 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即所謂業力不滅的因
果律 。
• 因緣生萬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論,由因緣而說
果報。因是事物的本源,緣是一種助力,果報是
後來的結局。
宇宙有情眾生
• 佛說世間,共有兩種:
(一)是有情世間,指動物環境-廣義而言,一切
眾生,除佛以外,聲聞、緣覺、菩薩聖人,亦屬
有情;狹義而言,但指六道的凡夫;
(二)是器世間,指植物礦物環境。器界,即指有
情眾生所依持之國土,和所資用之器物而言,或
名器世間,或名器世界。
六道
• 天道--行善及有修行的人轉世的地方﹐受福報。
• 人道--半善半惡的世界﹐人們根據自身的因果和
努力決定一生的起落。
• 阿修羅道--充滿衝突及糾紛的世界﹐阿修羅像神
有法力﹐不過沒有神的福報。
• 畜生道--欲望及癡妄所控制的世界﹐畜生道乃懲
罰為惡﹐犯邪淫及癡妄罪的眾生。
• 餓鬼道--懲罰非常自私的眾生﹐餓鬼道的眾生因
前世自私而不肯施捨救他人﹐死後轉世入餓鬼道
受飢渴的折磨。
• 地獄道--懲罰殘酷的眾生﹐受諸種酷刑﹐懲罰終
盡以後﹐轉生餓鬼﹐諸世之後﹐方得轉生為畜生
。
佛教的環境倫理學
•
•
•
•
眾生平等—眾生皆有佛性
無情有性—萬物皆有佛性
慈悲護生—人類主體的責任
不殺生與因果輪迴
1. 慈悲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 無緣大慈攝眾生,猶如一子皆平等。 (心地觀
經卷五)
– 如是同體大悲無礙。(心地觀經卷四)
2. 不殺生,不吃肉:以身佈施、不伐草木
3. 去除三毒(貪、嗿、癡)
– 貪,貪求;嗿,嗿恨心;癡,錯誤的認知
4. 無我價值觀
5. 心靈環保
從理念到行動-
台灣佛教界之環境倫理實踐
• 慈濟功德會、 法鼓山
• 人間佛教—強調積極入世精神;生活化、
社會化與力行實踐;佛法生活化、菩薩人
間化
• 惜福、 愛物—資源回收,垃圾變黃金
• 預約人間淨土、心靈環保與簡樸生活—淨
化人心、 家庭、 社會
1. 心靈環保:環保從心靈的淨化做起
2. 生活環保: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需要的才
要,想要的不重要。
3. 自然環保:知福惜福,感恩大地,知足常樂;培
福種福,回饋大地,人人有福。護育萬物,維持
永續。
4. 禮儀環保:禮儀由內心發起,對萬事萬物的尊重
及平等對待,再形諸於外。透過行為的淨化,以
心儀、口儀、身儀,促進人我和諧、社會安寧,
以及整體的祥和。
• 請比較儒家、佛教、基督信仰等宗教,有
何不同的觀點?
– 所有動植物,皆平等?
– 動物是否可享有與人同樣的權利?
– 我們對待野生動物與寵物(家養的動物)的情況
,是否有道德的問題?
– 為遊憩娛樂,而釣魚或狩獵,是否有道德的問
題?
• 李奧帕德主張人類只是生態社區的成員之
一,而不是大自然的征服者,你是否贊同
?
• 你贊成人類中心主義?生命中心主義?生
態中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