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第十章ppt

第十章
哲學、教育與後現代主義的挑戰
“後” Post

後現代主義

現代之後的一個新歷史階段?

藝術和文學形式的改變?

舊思維被質疑,新紀元尚未誕生的過渡時期?
後現代的多樣性


「後現代」一詞不容易定義或描繪
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 )
後現代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的寄生 (parasitical)關係
所有後現代的特徵都可以歸到現代。
後現代主義到來的重要因素之一 1960年代的大變動
預設的真理受到質疑
挑釁式的生活型態和看法
第三世界擺脫殖民主義
少數族群和主流文化邊緣的人們獲得新的認同
到了1980年代,新左派運動消褪,1960年代突出的挑釁式生活
型態,已經變得平庸。

後現代的多樣性-代表人物
吉特林(Todd Gitlin)

曾經標示著智性思維的同一性追尋已遭揚棄,出現大量令人迷惑
的詮釋與風格型態。如果現代主義正在瓦解,那麼後現代主義則
正著迷於其剩餘之物。
穆拉德(Roger Mourad)





後現代主義仍在發展初期,但仍在科學、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文
學、宗教研究、普遍地文化研究,當然也包括哲學當代思想有其重
大的影響。
其原初的哲學支撐來自法國哲學家(傅柯、德希達、李歐塔、布
西亞、拉岡)美國哲學家(羅蒂、舒拉格)後現代主義乃來自於對
啟蒙與其關注的客觀科學、普世價值、道德、法律和藝術的反抗。
哲學上學術爭論分裂成兩大陣營,現代主義的擁護者,試圖加以改
革,後現代主義的擁護者企圖加以取代。
後現代主義學者反對被標示成一種思想學派,不喜歡籠統性敘述
後現代擁護這樣的預設:不存在任何單一的文化傳統或思想模式,
能當作一種後設敘述;一種代表全人類經驗的普世性發聲
李歐塔(Jean-Fracois Lyotard)


對後現代最簡單的定義是「對後設敘述的懷疑」。
後現代主義認為最有問題的觀點就是現代主義的歐洲中心後設論
述,以及它宣稱能據以論斷真善美的普遍性結構。
羅蒂 (Richard Rorty)

哲學無法充當一面客觀之鏡,反對所有的知識宣稱都能據之測定。
卡斯蒂(John Casti)

因為科學理性主義超然客觀性的宣稱而對其加以批判,科學調查
很大程度依賴的是預感、直覺、甚至是審美觀,而非生產科學普遍
定律的純粹方法論程序。

後現代主義頌揚一種破除偶像的看法。

拒絕尋求終結討論與論爭的客觀有效性宣稱。

後果:學科之間的知識疆界正在消退。哲學如何影響其他學科,其
他學科又如何影響哲學,最受矚目的是哲學與社會科學、歷史、語
言、文學和教育理論之間的交流。
阿諾維茲(Stanley Aronowitz)
季胡 (Herry Girous)




釐清後現代主義的困難之處就是後現代本身的曖昧性。
教育和民主的基進途徑,欲替代在人文藝術現代科學和哲學實證論
中舊型態的主流論述。
邊緣知識與差異論述的課程,圍繞著性別人種種族與階級認同這些
議題加以組織,將這些邊緣知識提升到公平或甚至更優越的地位,
而得以和傳統課程經典相提並論。
傳統知識並非被忽略,而是當它被研究時,應該努力去檢驗其內容。
解構其文本,明白它如何塑造一個人差異的觀點。
特色



對後設論述的拒斥
對客觀確定性反感
反對行為主義、分析哲學(但贊同分析哲學對語言的敏感性)
後現代哲學與其歐洲背景

大部分有生產性的後現代觀念皆出自歐洲哲學,特別是法國思想
家。雖然許多哲學家都對後現代的要旨貢獻出重要元素,為了方
便闡述,兩位代表性的法國哲學家的作品將首被考量:傅柯 和
德希達。髓然他們幾乎不曾將自身的作品稱之為後現代,但他們
的觀念卻已經造成許多評論,也激生出作為後現代主義特徵的哲
學思想。
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



專論有關真理的觀點是如何在歷史衝突與鬥爭中具有其根源。以
及這些真理觀點如何藉由機構、社會系統及個人認同來行使權力。
人文科學考古學
檢驗了真理/權力的連結,採行「系譜學」:關於人們如何運用
權力與控制的技術將自身夠組為主體(自我),以及知識的對象
(事物)。其途徑乃自特定歷史事件或他所謂的「事件化」
(eventalization)中,來發展歷史理解



不試圖去尋找一致性的原理原則或客觀的人類學特徵,將歷史解
釋為事件必然發生的方式;事件化觀看的是歷史之流的裂隙---單一歷史事件如何在人類定義自身和組織自身時變得高度重要。
E.g.精神病院
特定的歷史事件乃是由多重歷程所組成,包含過去的實踐、目前
的變異和社會發明。此乃是一種關係的「多態」。E.g.監獄
真理政權,通過人民與機構行使權力與控制。權力乃在人們採行
與統治自身的方式中,以及他們如何感知自己與定義自己及其所
生存的社會中被尋獲
小結



揭現真理、知識、權力關係的細微處
以及個人與社會認同如何形成結果
提供觀看歷史的新方式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



對於西方哲學的邏各斯中心主義(logo-centrism)批判,貢獻
出重要的哲學批判。
語言來自知識前,字詞的意義不穩定,又甚難以任何確定性來加
以控制。德希達試圖揭開與闡明語言的不穩定性和矛盾性,並企
圖加以解謎。
當一個人去定義一個字詞時,就會認識到一個字可以有好幾種意
義,並發現也許其他字詞及其意義有所關聯。當人們與一個文本
相遇時獲得的,不適對邏各斯的客觀描述,或是作者的真正看法,
而其實是他們 自己當前對文本的詮釋或理解。E.g.婦人寫書


延異(differance)。它是差異(difference)與延遲(defer)
的結合。表示一個人言說與寫作的努力如何總會在全市上與意
義關係上遭遇差異。
過去的哲學家推崇能指(signifier) (理性、心靈、意識) 勝過
所指(文字、語言、符號) 。但我們所擁有的只是文本,我們所
有認識的也只是文本。
小結



批判邏各斯中心主義
語言具不穩定性及矛盾性
須對語言抱持高度敏感性
對後現代主義的批判




從馬克思主義觀點:柯林尼可斯批判後現代主義對客觀性的捨棄,
排斥如羅馬焚燒時閒蕩的知識份子般的後現代主義哲學家
從新實用主義觀點:伯恩斯坦認為希望發現希望。威斯特認為須
有對當代議 題有幫助的回應。羅蒂主張一個大一統理論的缺乏,
人們不應沉浸於負面絕望中
術話太晦澀與違逆
易誤導「非此即彼」的思考
後現代哲學與教育

要素: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理論
代表人物




季胡、麥克里蘭--批判教育學
季胡:《跨越邊界》
觀點:結合現代主義者對倫理、歷史與政治論述的重視並強調邊
緣論述和差異政治來重新定義社會邊緣與中心的關係
教育目標:讓學生投入社會性論述,培養一種對他人的社會責任
感,包括那些被認為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局外人



麥克里蘭:《校園生活》
批判教育學目標在於附權無權者,以克服不公不義
教育目標:教育應該造就自我與社會賦權,培育學生對社會轉型
的允諾,提高邊緣族群,尤其是受壓迫的窮人


批判理論家 艾波:
教育理論的重點應放在物質條件、階級衝突、社會結構



查理霍姆斯--後結構主義式批判實用主義
查理霍姆斯:《權力與批判:教育後結構探索》
教育目標:將從壓迫中解放看作是教育的重要目標,並認為一個
適當的教育將檢視優勢論述,以揭露宰制秩序的宣稱與不穩定,
並認識到那些壓迫論述






鮑爾--後自由主義
鮑爾:《後自由教育理論要素》
1、認為自由主義太過侷限
2、想要一種「賦權語言」
3、想要一種教育理論保存了重大文化的「社群記憶」&建造反思社
群&直基於政治參與和共同善之上的個人主義概念
教育目標:將社群恢復當作是教育目標,提倡一種激進的「區域生命
教育」,強調在一種自然環境的和諧中建立文化。他強調,需超越自
由主義的自律個體觀點,移向一種將個人看成是一種社會文化存在的
觀點。
方法與課程





後現代主義者認為:
一個課程的成功,是能賦權人民與轉化社會的
堅持大眾文化是值得研究的
他們拒絕主流,喜愛那些人因人種、性別、階級、族群認同等,
而受邊緣之苦敘說
藐視將自己置於歷史之上的知識精英份子,提倡課程能「呈現無
法呈現的」



批判教育學強調打破傳統科學邊界的必要,贊同跨領域研究與一
種不依賴傳統學科主題科目的知識概念
在學生身上,創造一種既非單一也非同一社會記憶
後現代教育學主要關注的是,超克啟蒙時代的信念:相信帶著理
性冷光的自然普世法則,能夠從一個理性宇宙的面容來加以解讀
教師角色


教師應以ㄧ種倫理挑戰與政治轉化方式來利用差異議題
在季胡《教師做為知識分子》中,提出將教師看成是「文化工作
者」的批判教育學,是「轉化的知識份子」,擔任特殊的政治性
與文化角色。


查理霍姆斯著眼於師生間的教室互動,協助學生從實證主義知識
的依賴,移向真實實驗、批判反思與判斷
鮑爾重視學校的社會化角色,認為教師能夠幫助學生質疑優勢假
設、探索複雜理解與型塑認知
小結

教育應當突顯那些對個人和社會有害的信念與實踐,並應協助學
生思考造就他們今天所面對危機的社會與文化問題
對教育中後現代主義的批判







1.後現代的教育建議大部份都是未經過測試的。
2.容納差異與邊緣性,以及邊緣文化如何增添額外意義的立場。
3.不以單一文化加以灌輸,而是根植對文化差異的深入理解。發
展社會、個人認同。
4.可以影響到我們對社會、生態的責任感。
5.持續關注教育中論述所採用的倫理道德方向。
6.教師的角色是使學生對個人、社會負責的輔助者。(轉化知識者)
7.強調賦權學生以能夠理解期過去與現在的處境,以及與未來連
結的目標替學生做準備。



1.所使用的語彙不夠口語化。要有一個可以說服大眾、能與公眾
溝通的語言。
2.自滿於[文化]政治。忽略[真實]政治。
3.專注於特有的文化(特性),看不見人類的共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