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學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教育哲學

教育哲學
改善當下、發展未來
向著標竿、竭力追求
張 家 碩
第○章 課程介紹與分組(1)
教學目標:







教導學生一個簡潔、廣泛又清楚的教育哲學
架構 。
明瞭教育哲學的意義 。
了解教育哲學的功能 。
熟悉教育哲學的內容 。
探究教育哲學的問題 。
重視教育哲學的研究 。
培養從教育哲學角度探索、研究、解決教育
問題之能力 。
第○章 課程介紹與分組(2)
分組報告:

報告主題:
進步主義(第10週報告)
教育人文主義(第10週報告)
永恆主義(第11週報告)
精粹主義(第11週報告)
重建主義(第12週報告)
未來主義(第12週報告)
批判教育學(第13週報告)
行為主義(第13週報告)
教育的無政府主義:反學校宣言(第14週報告)

分組方式:
計分9組,每組選擇一個主題,不可重覆。
主題的選擇可採協調或抽籤方式產生。
依主題順序報名。
第○章 課程介紹與分組(3)
重要內容:(1)

教育哲學的基本概念
教育的本質與目的
教育的規準(德、智、體、群、美)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教育哲學的意義、形成與研究方法

哲學中(含東、西哲學)的根本問題與教育
心靈、人性問題與教育
知識問題與教育
道德問題與教育
價值問題與教育
政治及社會哲學與教育
第○章 課程介紹與分組(4)
重要內容:(2)

西洋哲學思潮與教育
文化主義的教育哲學
人文主義的教育哲學
自然主義的教育哲學
實用主義(含新實用主義)的教育哲學
存在主義的教育哲學
詮釋學的教育哲學
結構主義的教育哲學
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
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哲學
第○章 課程介紹與分組(5)
重要內容:(3)

當代教育理論
進步主義的教育理論
永恆主義的教育理論
精粹主義的教育理論
重建主義的教育理論
未來主義的教育理論
非學校化的教育理論
建構主義的教育理論
觀念分析哲學的教育理論
第○章 課程介紹與分組(6)
重要內容:(4)

教師哲學
教育愛
教師角色
教師權威
教育專業倫理
師生關係
學習權
紀律與懲罰
第○章 課程介紹與分組(7)
重要內容:(5)

當代教育哲學的發展及趨勢分析
自由主義與教育哲學(含人權教育)
多元文化主義與教育哲學
女性主義與教育哲學
批評教育學與教育哲學
生態哲學與教育哲學
文化研究與教育哲學
人智慧與教育哲學
第一章 哲學和教育的本質(1)
為什麼學習教育哲學:(1)




希爾白曼提到:「教育由於答案太多和提問太少,
長久以來都在受罪中。」
波士曼及韋恩賈特納指出:「教育上缺乏心靈,是
傳統以來只關心『如何』而不關心『為何』的現代
社會生活中自然的結果。
教育工作者一直是關心「活動」勝於關心「過程」;
關心「手段」勝於關心「目的」。
教育哲學的任務是要幫助教育工作者能深刻地思考
整體的教育和生活歷程,使他們能夠站在更好的立
場去發展前後一致、兼容並蓄的方案,協助學生達
到可欲的目標。
第一章 哲學和教育的本質(2)
為什麼學習教育哲學:(2)

學習教育哲學是要:
幫助教育工作者可以熟曉教育的基本問題。
使教育工作者能更適當地評估解決這些問題的各
類建議。
幫助教育工作者清晰思考有關生活和教育的目標。
引導教育工作者發展出一套內在一致的觀點和方
案,使能實際地結合到更廣大的世界脈絡中。
第一章 哲學和教育的本質(3)
哲學是什麼?(1)




哲學是屬於人的知識,是人以其理性,研究整個宇宙
與人生的根本原理,透過變換無常的萬事萬物,去發
現把握不變的真理原則,給生命指出正確方向。
「哲學」一詞,源自古希臘,「philosophia」
(philos是愛,sophia是智),愛好智慧進而追求智慧
之意。
中國的歷史文獻「尚書·皋陶謨」,記載大禹說過的話:
「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後人
解釋說:「哲,智也。無所不知,故能官人、惠愛也。
愛則民歸之。」「知」這個字從「矢」,像射箭那樣
又快又準地了解和判斷出一個事物、一個現象,就是
「知」。有智慧的人就是比一般的人知道得快,知道
得準,知道得多的人。
哲學是指「對智慧的愛好」、「求根本的學問」、
「個人對人生的一種態度」、「從各類學科中獲得整
體的觀點」。
第一章 哲學和教育的本質(4)
哲學是什麼?(2)

哲學的三個面向:(可參考圖1
活動面向:檢視、分析、綜合、思辨、規範、評
鑑。
態度面向:自覺、兼容並蓄、洞察力、通權達變。
內容面向:形上學、知識論、價值論。

哲學的功用與價值:
可以訓練我們的思想。
可以擴大我們的眼光。
可以革除我們的武斷態度。
可以養成我們獨立研究的精神。
第一章 哲學和教育的本質(5)
教育是什麼?(1)



「教育」這個詞來自educare;意思是將你從
黑暗帶到光明。
教育是潛力與事實之間的一座橋。
教育應該是一種讓人能夠認知人活在的每一刻
都是接受教育的時刻。因此,這也是世界上最
難做得好的任務,在世界各地仍未有聽過一個
地方的人對自己的教育體系是滿意的(那怕是芬
蘭)。然而,學校教育最後的產出是人,而人是
沒有兩個是一樣的;因此,教育也應該是因人
而異,也因此它的範圍是廣闊的。
第一章 哲學和教育的本質(6)
教育是什麼?(2)


賴士加對「學習」與「教育」兩者的區分定義:「教
育為學習者或其他人所作的有計劃的嘗試,以便控制
(或導引、影響、經營)學習情境,其目的在獲得所期
望的學習結果(或目標)。」簡單地說:「教育就是有
計畫的學習」。
學習、教育、訓練和學校教育的關係:
教育和訓練是學習的特定型態。
訓練又是教育的一個特定型態。
不經意的學習、教育和訓練均可發生於學校教育的情境中。
許多的生活經驗是發生於學校,但卻與學習、教育、訓練等
無必然的關聯。
大部份的學習、教育、訓練是發生於正式的學校機構外。

教育就是教學與育人,更是付出愛與生命的成長。
第一章 哲學和教育的本質(7)
學校在社會中的角色:


學校是社會上有關學習、教育和訓練的唯一代
理機構;家庭、社區、媒體、同儕、宗教、公
益團體、司法團體…等則是分擔這些責任的其
他機構。
學校與教職員工的功用與價值:
對學生有期望。
對學生學習有要求 。
甘心與樂意教導任何學生 。
樂意為學生的利益、好處而努力 。
樂意為學生的學習付出一切的努力 。
樂意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而努力改善 。
關心學生,期望他們有美好的成長。
第一章 哲學和教育的本質(8)
自我探索,每個教育階段的異同:









褓姆
托兒所、幼稚園、國幼班
國小
國中
高中、高職、五專前三年
五專後二年、二專、科大(二技、四技)、大學
碩士、學士後第二專長
博士
博士後研究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1)
形上學:(1)

形上學在哲學中的根本地位:
笛卡兒(Rene Descartes)給比科(Picot)的信寫道:可見任何
哲學都像一棵大樹,它的根就是形上學,樹幹就是物理學
(自然哲學),而從此樹幹長出來的其他樹枝就是所有的其他
科學。
對亞里斯多德而言,形上學就是「第一哲學」、或「神學」。
海德格認為西方的哲學,其實就是形上學。

形上學的字源:(1)
原文之典故:西元前60年安德羅尼可斯(Andronicos de
Rhodes)在出版亞里斯多德的著作時,將其中一部分沒有名稱、
排列在物理學之後的書稿稱為Meta ta Physika(meta ta
jusika) , 此即拉丁文Metaphysica、德文Metaphysik、法文
metaphysique、英文metaphysics等文字之由來。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2)
形上學:(2)

形上學的字源:(2)


「physica」之意義:物性學、自然學。physis (jusiV):
湧現。
「meta」:超越、在……之後。
超越:即「trans」。就此點而言,形上學=超越的
物理學。就此義而言,形上學不側重在討論「現象」,
而重在討論「reality」(實相)、「真實存有」
(ontos on)→ontology。柏拉圖、新柏拉圖主義皆屬
之。
在……之後:將meta視為after。就此意而形上學即
成為「在物理學之後的學問」。亞里斯多德本身即採
取此種立場。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3)
形上學:(3)

形上學的定義:(1)
形上學是指通過理性的推理和邏輯研究,不能直接
通過感知所得到的問題。形上學是指哲學的基本法
則。形上學關注理論哲學的核心問題,如基礎、前
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結構,如所有真實存在
的意義和目的。形上學研究的範圍很多時是超形態
的。
形上學也叫「第一哲學」,如笛卡兒的《第一哲學
沉思錄》(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也稱為《形上學沉思錄》。亞里士多德把人類的知
識分為三部分,用大樹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礎
的部分,也就是樹根,是形上學,它是一切知識的
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學,好比樹幹;第三部分是
其他自然科學,以樹枝來比喻。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4)
形上學:(4)

形上學的定義:(2)
在西方,形上學共有三個傳統分支:



本體論——研究存在的問題。
自然神學——研究神或眾神及關於神的問題。
普遍科學(哲學邏輯)——研究第一原則,當中引發其他
的詢問。例如:非矛盾定律。在特定的範疇下,一個客體
不能同時存在又不存在。
形上學的另外一個定義:由於反感教條主義的只講
形式,不究實質。黑格爾把形上學作為與「辯證法」
相對立的一種機械教條的研究方法來批判,因此形
上學也可以表示教條主義,指用孤立、靜止、片面
的眼光看世界,認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遠不變的。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5)
形上學:(5)

形上學的層面:
一般形上學(general metaphysics),或本體論
(ontology)又稱存在論或存有論:一般在研究存有
的學問。【研究作為存有之存有(Being as
Being)】。
特殊形上學(special metaphysics)特別在研究某
一類存有者的學問。【研究某種(領域)存有者之存
有(Being as beings)】。又分為:



神學(theology ):研究神性存有(devine being)的學問。
天道論。
宇宙論(cosmology):研究物質存有(material being)之
學問。自然哲學。
人類學(anthropology):研究人性存有(human being)之
學問。人類哲學。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6)
形上學:(6)

形上學與教育:(1)
在現代哲學中,形上學指研究事物本質與基本原理
的學問。
形上學對教育的影響,主要是表現在一種潛態的、
不明顯的狀況。形上學對教育的影響,其實包括了
各層面,但最主要的部份仍是在教育的目標及內容
上。
研究終極實體的形上學可說是所有教育觀念的核心,
從不同形上學派別來看:(1)

觀念論(idealism,唯心論,理想主義)的形上學與教育觀
點:代表人物 Herman Harrell Horne,學習者最重要的
是他們的心智,真知必須經由心靈來獲知,所以教育目標
應該鎖定在心靈的層次。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7)
形上學:(7)

形上學與教育:(2)
研究終極實體的形上學可說是所有教育觀念的核心,
從不同形上學派別來看:(2)



實在論(realism,唯實論)的形上學與教育觀點:代表人
物 A. N. Whitehead ,認為教育的目的在學得如何去運
用知識的技藝(art),而不是只去記憶呆板的知識(inert
idea)。
唯物論(materialism)的形上學與教育觀點:代表人物 De
Lamettrie認為「人即機器」。「全世界只有一種實體,
只是經過不同修飾而已。」
實用論(pragmatism)的形上學與教育觀點:代表人物 J.
Dewey ,教育目的與方法應有彈性,且應以理性與科學的
態度來尋求教育目的及方法。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8)
知識論:(1)

知識論在哲學中的根本地位:
知識論是西方十七世紀初以來哲學著作中最重要的
重點。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知識是合理的真信念。

知識論的字源:
原文之典故:epistemology一詞最早起於J.E.
Ferrier(1808-1864)於1854年的《形上學原理》
(The Institutes of Metaphysics)中將哲學分為
epistemology與ontology兩部分。他將希臘字中
episteme(knowledge知識;science科學)與
logos(reason推理;information資訊)合用,形成
該字。
episteme意指「知識(knowledge)」。
logos意指「理論(theory)」。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9)
知識論:(2)

知識論的定義:
柏拉圖《泰阿泰德篇》將知識定義為被證實的真實
的信仰(被相信的事物)。
在1960年代,埃德蒙德·蓋蒂爾(Edmund Gettier)
批評指出,在某些情況下一個人所相信的東西在一
定程度上得到了證實,但沒有到達絕對的程度,在
這種情況下,人們可以認為這個人並沒有得到知識。
廣義:包括邏輯學與知識論,可用知識學(science
of knowledge)來統稱。
狹義:指知識論或是認識論,主要在研究知識的本
質、來源與效用,而將研究知識的方法學(邏輯)予
以排除。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10)
知識論:(3)

知識論的層面:
實體可以被認知嗎?─Gorgias的懷疑論:主張沒有任何東西
存在,即使有,我們也無法認知它。
真理是相對的或絕對的?─Protagoras的兩面論:真理是對
客觀事實或經驗的忠實反映,任何關於知識或真理的判斷都
必須符應於事實與經驗。
知識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Van Cleve Morris提出知識的
客觀性有三種基本立場:外界嵌入、互動、驗證。
有獨立於人類經驗的真理嗎? ─西方哲學家用「先驗(a
priori)」與「後驗(a posteriori)又稱經驗」這一對詞來表
示。


先驗意味著僅憑推理得到的知識(先於經驗觀察),而不受直接
或間接經驗(這裡經驗通常指通過感官對於世界的觀察)的影響。
後驗指其他種類的知識,也就是知識的得來和證實需要藉助經
驗(經驗觀察之後),也被稱作經驗性知識。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11)
知識論:(4)

知識論的來源:G.F. Kneller認為可區分六類。
感覺(the senses):經驗論(Empiricism)認為知識乃經由感
覺而獲得;感覺知識是建立在客觀且可被證實的知識之假定
上。
天啟(revelation):天啟(意謂神意)知識在宗教領域最為重
要,其預設有個超越、超自然的實體闖入了自然的規律中;
它必須靠信仰才能接受,並且它不被經驗所證明或否定。
權威(authority):權威知識來自於專家或長時期地被認可為
傳統;接受權感知識通常可以節省時間,並促進社會和科學
的進步。
理性(reason):推論、理想或邏輯是知識的核心要素;理性
知識是指在感官獲得的感覺和經驗在成為知識之前必須經過
心靈加以組織,使成為有意義的系統。
直觀(intuition):直觀知識指對知識的直接領悟力,它能夠
跳脫出人類經驗的限制。
知識來源的互補性(the complementary nature of
knowledge sources):沒有一種知識來源能提供人類所有的
知識,各種來源均具有互補的關係而非對立狀態。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12)
知識論:(5)

知識論的檢證:哲學家們主要相信三種真理的
標準。
符應論(correspondence theory):知識源於經驗,
以符合「事實」為判斷基準,真理是對客觀實體的
忠實反應。
貫通論(coherence theory):知識基於理性,寄託
在個人所判斷的一致與和諧,真理是對一個陳述與
早被接受為真的判斷和諧一致時。
實用論(pragmatic theory):知識不是靜態的,以
實用性、可用性和滿意的效果來判斷,真理就是行
動。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13)
知識論:(6)

知識論與教育:(1)
Hirst認為:教育在概念上就是熟練人類多少世紀
以來展出的知識、意義、邏輯關係和判斷真假的規
準,而透過教育達成的心靈發展,正是liberal
education(博雅教育)此一概念的要義。
經驗主義的教育學說(主張一切知識起源於經驗):
洛克(J. Locke,1632-1704)的人心白版說:「孩子
的心靈,可以被隨意地轉變方向,就像水流一樣。」
理性主義的教育學說(主張知識來自理性的思考):
推演至教育上,重理論學識而輕實用技能,所以,
課程中最重要的是啟迪心智,進而能變化氣質。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14)
知識論:(7)

知識論與教育:(2)
批判主義的教育學說(知識是感性【sensibility】
與知性【understanding】的共同產物):Kant說:
「有直觀而沒有概念是盲的;有思維而沒有內容是
空的」─比較中國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
殆。」
實用主義的教育學說(知識是行動的工具):
「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學),教法上:「強
調學校生活與兒童實際經驗的密切配合;」經驗是
活動的產物,「行以求知」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15)
知識論:(8)

形上學─知識論的兩難:
真理的理論若不先對實體有特定概念,則無法發展。
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特定的信仰中,接受了形上學和
知識論的某種立場,並伴隨著對某種生活方式的承
諾。
結論:所有人都活在自己所選擇的基本信仰中,無
法切確的分出形上學還是知識論,因此,形上學預
設著知識論,知識論又預設著形上學,所以二者構
成了一個連續而難以分割的領域「形上—知識的連
續體」。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16)
價值論:(1)

價值論在哲學中的根本地位:
關於價值問題的討論,哲學史中很早即有。惟將其視為一獨
立的學科則仍屬近代之事。
價值論:一詞的使用似首先為法國哲學家P. Lapie在其1902
年的〔Logic of Will〕所引介。1908年E.von Hartmann在其
〔System of Philosophy in Outline〕中的第五部份中有著
「Syllabus of Axiology」的標題。而W.M.Urban則是第一位
以英文寫作關係價值論的系統性著作的學者
(〔Valuation〕,1909) 。

價值論的字源:
原文之典故:axiology一詞來自希臘文中的axios(value,價
值)與logos(knowledge or theory,學問),合起來便成為一
門研究有關於價值的學問。除了axiology外,又可稱為
「value theory」。
另有很多學者,並不使用Axiology這個字,而以Philosophy
of Value ,Theory of Value來講有關價值問題的學說。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17)
價值論:(2)

價值論的定義:
價值論的基本課題則是考察一切價值活動(如欲望、喜惡、
美善)的理論之本質、準據,及其在形上學中所占的地位,
此又稱為一般價值論。另外,由於價值論的考察時常也涉及
到實踐哲學,如倫理學、美學、教育哲學、政治哲學、法律
哲學等實際學科的考慮,因此這一部分也就稱之為特殊價值
論。
廣義的價值論─所論述的對象包括各種形式的價值,如道德
價值、審美價值甚至認知價值。在此意義下,價值論包括了
倫理學(ethics)與美學(aesthetics)。
狹義的價值論─所關心的是何為「內在的價值」(intrinsic
value) 或「終極性的價值」?此等價值自身即具價值,而非
因其他「工具價值」而有價值。在此情形上,價值論又成為
倫理學下的一個領域。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18)
價值論:(3)

價值論是哲學的分枝:
價值論尋求解決下面的問題:「什麼是價值?」人們對價值
的興趣是基於人類是價值性存有的問題。
每種價值系統並不是普遍受到認可,對形上學或知識論持不
同的立場,會導致價值系統的差異,因此價值論的系統是建
立在對於實體和真理的觀念上。

價值與人的關係:
價值問題是處理個人或社會普遍認為何者是「善」或較優的
這種觀念。當同一個社會或個人持守著兩種不同的善或價值
的觀念時,那麼問題就來了。
人是價值性存有,人們往往會渴望某些事物勝過其他事物,
人是有偏好的。理性個體與社會生活必須立基於某種價值系
統之上。因此人們可以問:「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價值?是人
們所說的還是所做的呢?」
對於教育人員來說,必須去探討「何者應優先考慮?」(what
we ought to prefer?)的問題。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19)
價值論:(4)

擬想價值與行動價值的區分:
墨利斯(Charles Morris)的看法:



擬想的價值:講出卻沒有做到的善。
行動的價值:行為上做出來的善。
對教育人員來說:在於決定人們所應優先的是什麼?而不
是去界定或辨清究竟是「說出」或「做出」何者具有優先
性。
教室就像座價值的劇院,在其中,教師無法隱藏自
己的道德原形。
在價值論的領域中,教師不斷地透過自己的行為而
教授學生,這些學生是一群極易受影響的年輕人,
他們吸收和模仿教師的價值系統而深受影響。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20)
價值論:(5)

價值論的支脈—倫理學:(1)
倫理學的定義:




在英文字源上,所謂的「倫理學(ethics)」一辭,乃是源自希
臘文當中的「ethos」,其本意是「本質」、「人格」,也與
「風俗」、「習慣」的意思相聯繫,並沒有「學」的含義在內,
而都是實踐性的道德。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是第一個在嚴格的術語意義上使用「倫
理學」的人,由於他,倫理學才明確的成為一門有系統原理的、
獨立的學科。後來羅馬人用「moralis」來翻譯「ethics」,它
源自拉丁文的「mores」一詞,原意是「習慣」或「風俗」的意
思,因而亦完全是實踐性的,而不是理論性的學問。
所謂的「倫理」則是指「人與宇宙、自然與人群相遇時所應遵
行的規律」,因而「倫理學」便是「對於這些規律所進行的理
性思索」;換言之,它是關乎「人們行為品質的善惡正邪,乃
至生活方式、生命意義和終極關切」的一門學問。
倫理學所關乎的是人類行為的整體表現,是人類加諸於彼此及
自身的規範與評價,而這也是我們在求取物理生命乃至精神生
命存續的過程當中,所無法迴避的一個重要課題。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20)
價值論:(6)

價值論的支脈—倫理學:(2)
倫理學與價值的關係:



倫理學是道德價值和道德行為的研究,它尋求回答這樣的問題:
「什麼是我應該做的?」「對所有人都好的生活是什麼?」和
「什麼是良好的行為?」倫理學關涉到提供正當的價值以便作
為正當行為的基礎。
在實際的生活面上,我們往往會無奈的發現到,理想的追求固
然有賴於智慧,然而學習如何放棄,卻才是智慧的高度顯現。
只有次差的選擇,沒有最佳的選擇,因為理想和現實之間永遠
是有著巨大差異的。
例如:你行走在沙漠之中,帶著牛、羊、馬、猴子與獅子五種
動物同行,可是天氣實在是太惡烈了,你再也無法同時帶著這
麼多的動物一起前行,於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你必須將
它們一一拋棄。在不能利用它們的情況之下(例如當成座騎或食
物來源),請列出你拋棄它們的先後順序。【牛(配偶)、羊(財
富)、馬(理想)、猴子(子女)、獅子(權力)】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21)
價值論:(7)

價值論的支脈—倫理學:(3)
倫理(ethic)與道德(moral或morality)的概念:



「道德」具有主觀、主體、個人、個體意味;而「倫理」
具有客觀、客體、社會、團體的意味。
倫理的觀念會或此或彼的以各種方式進入教室中。問題是
人們的倫理基礎各不相同,他們會強烈的感受到學校的
「灌輸」於其子弟的道德觀,與他們自己的基本信念是有
別的。
倫理上的難題,使人區分成不同的類別:
倫理標準與道德價值是絕對的或相對的?
普遍的道德價值存在嗎?
目的可以為手段辯護嗎?
道德可以從宗教脫離嗎?
形成倫理權威是什麼因素或那些人呢?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22)
價值論:(8)

價值論的支脈—美學:(1)
美學的定義:



美學(Aesthetics)一詞來源於希臘語「感覺」
(aisthetikos or aisthesis)。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
感受」。但其對象不僅限於感官知覺活動,而是以與美感
知覺相關的活動或經驗為對象 。
美學一詞則是至1735年才由德國 A. Baumgarten(17141763)在一本名為《詩的哲思》著作中提出,他並於1750
年正式以《美學》(Aesthetica)為名出版探討審美經驗的
專著,他因而被稱為美學之父。
美學是以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在傳
統古典藝術的概念中通常被定義為研究「美」的學說。現
代哲學將美學定義為認識藝術,科學,設計和哲學中認知
感覺的理論和哲學。一個客體的美學價值並不是簡單的被
定義為「美」和「醜」,而是去認識客體的類型和本質。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23)
價值論:(9)

價值論的支脈—美學:(2)
教育中為何要有「美」?



美可以提昇教育的境界:美若能內化至每個教育者的心中,
將是教育不斷革新的保證。美是境界的提昇、品味的追求。
美可以強化教學的效果:美的教學可以兼具吸附和誘發的
雙重力量。
美可以發掘學生的內在潛能:美育不只是使人有能力接近
一種獨特的快樂或形式認知而已,它透過美的傑作,教人
如何凝視人生萬象,讓人富想像力地建構一個理想的未來。
人可以藉著與美的相處,不斷獲得學習的機會,體會其中
的樂趣。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24)
價值論:(10)

價值論的支脈—美學:(3)
美學與教育的關係:



人是美感的動物,學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美學的教授。美感
經驗可以提昇個人知覺的意義、對新意義的領悟力、情感
的高貴與廣闊的敏銳度。如果美能內化到每一位教育人員
的心中,將是教育不斷革新的保證。美可說是教育工作者
自我境界的提昇與品味的追求。
學校教育中應重視美感經驗。學校與社會中其他的教育組
織有責任幫助學生在教育環境中去探索美感的天地。包括
學校建築、周圍環境、校園的文化等,美學都應充滿整個
教育氛圍。
教育應教導學生思考了解「什麼是美?」「我該喜歡些什
麼?」的問題,使其能形成個人獨特的審美價值觀。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25)
價值論:(11)

價值論的支脈—美學:(4)
美學與審美價值選擇上的爭議:






藝術是模仿和再製,或是個人創造想像力的產品?
藝術形式是生活中美好的部份,或者也包含醜陋和怪異?
什麼是「好的」藝術?以什麼標準來標定「美」「醜」?
藝術應有社會功能和使會?或者意義只屬於創作者?
應該為藝術而藝術,或是應有實用的意義?
美是從藝術對象而來,或是由觀賞者的眼光所提供?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26)
價值論:(12)

價值論與教育:
美國前衛生、教育和福利部部長顧德諾(John
Gardner)的觀察:「曾經一度是批評現狀的那些懷
疑論者,他們出了很大的力量。懷疑論者則成了現
狀,現在我們必須盡極大的努力,才能開創新的道
德秩序。」
舒曼契爾(E. F. Schumacher)觀察到:「人們認為
具有『道德是空談』的觀念的人,才是內心存有道
德的。」
思想作重建才能聚焦這個時代最深切的問題,也是
讓教育重生的根源。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27)
哲學課題、教育目標與實務:


實體、真理與價值的觀念是哲學的「原料」,哲學則
是教育實踐基礎上的基本「質素」。
哲學的決定要素:
形上學的信念。(又稱本體論,討論事物的存在基礎)
知識論的信念。(又稱認識論,反省我們人類認識上的限制)
價值論的信念。(分倫理學、美學,人是世間一切價值的源泉)



形上學和知識論觀點會導致一種價值方針,此方針會
連繫到對於實體和真理的看法,並決定了教育歷程的
重心。
我們也必需了解到,哲學並不是特定教育實踐的唯一
決定因素。
哲學可以看成是為社會的每個群體設定了值得優先考
量的教育實務。
第二章 教育中的哲學課題(28)
結論:哲學一般分三類。

第一類形上學(本體論):
討論「存在(being;有…存在,…是什麼)」。
有沒有真理「存在」,真愛是什麼。

第二類知識論(認識論):
討論「如何認識」。
討論「如何判斷、推理」是邏輯、理則學。-logos,logy(logic)。
討論「如何銓釋」是銓釋學。

第三類價值論(倫理學、美學):
討論「如何評價」。
討論「好不好、對不對」是倫理學。
討論「美不美」是美學。
討論「神聖或凡俗」是宗教哲學。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1)
觀念論:(1)

背景:
霍肯因(William E. Hocking)認為「理想主義(idealism),
或稱唯心論」應正名為「觀念論(idea-ism)」;因為觀念論
著重的是永恆概念的探討,像真、善、美、榮譽等,而不是
一種追求理想的心智。
觀念論的核心是重視各種觀念、思想、心靈、自我之實體,
而不強調物質的力量。
觀念論--心靈先於物質--心靈的內容是真實的,物質是心靈
的產物;唯物論(materialism)--物質先於心靈--物質才是直
實的,心靈只是一種附帶的現象。
柏拉圖的觀念論:認為要永恆和不變的東西才能稱得上真理;
要獲得普遍的真理,就必須超越感官變異的世界,而進入觀
念世界中。(存在柏拉圖的眼中有兩個世界,一個是觀念世界,
是真實的,另一個是現象世界-日常可視可感的經驗世界,是
不真實的。)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2)
觀念論:(2)

觀念論的哲學立場:(1)
形上學:



柏拉圖的「洞穴的寓言」:人類在世界上生活的各種感官,
就像洞穴一樣,這並不是終極實體的世界,它只不過是
「真實世界」的一個影像罷了。真實世界是純粹觀念的世
界,超越了感官世界之外。
觀念論的實體觀是二元的:一個是表層的世界(視覺接受),
可以透過我們的感官而知覺;另一個是終極實體的世界
(永恆存在),必須透過我們的心靈來領會。
觀念論的形上學也就是心靈的世界。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3)
觀念論:(3)

觀念論的哲學立場:(2)
知識論:





觀念論強調心靈與觀念的實體;要了解實體,不是靠視覺、
聽覺與觸覺,而是要掌握觀念,並永存於心靈之中。
觀念論者認為真理在於觀念的範圍內,並提出「絕對心靈
(Absolute Mind)」、「絕對自我(Absolute Self)」。
觀念論的知識論可以用「一致(consistence)」與「貫通
(coherence)」來說明,並重視內在與邏輯的一致性。
真理,對觀念論而言,是與宇宙本質相契合,不是靠經驗
獲得的,是仰賴「直觀(intuition)」、「天啟(revelation)」
與「獲得知識」和「拓展知識」的理性作用而得到的。
觀念論的知識論也就是真理即觀念。(重心靈了解非感官)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4)
觀念論:(4)

觀念論的哲學立場:(3)
價值論:





在形上學的觀點:認為宇宙可分為大宇宙與小宇宙;大宇
宙就是絕對心靈的世界(絕對自我且是心靈的模板);小宇
宙就是終極實體的影像(感官經驗所構成)。
觀念論認為:如果將絕對的自我視為一個大宇宙,那麼每
個人心都可視為小宇宙的自我。小宇宙的自我就必須儘可
能的向「絕對自我(如:終極的善、完美的化身)」看齊。
普遍的道德律(Universal Moral Law):代表「絕對存有
(Absolute Being)」的特性,人類必須與之契合,才算道
德。
觀念論的美學觀:認為完美的反映就是美;藝術企圖去表
現「絕對」,也就是要以完美的形式去捕捉實體。
觀念論的價值論(藝術觀)也就是感官知覺的完美化。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5)
觀念論:(5)

觀念論的哲學立場:(4)
觀念論與教育:





從觀念論中,學習者是小宇宙的自我,仰賴學習者的自覺,不
斷的往絕對自我(完美)的歷程邁進。
宇宙的實體是以觀念和心靈為核心,學習者的心智就是小宇宙
的心靈。
老師是學生小宇宙自我與大宇宙絕對自我的橋樑,可以引導學
生獲得實體經驗,也是學生倫理的模範。
觀念要從一個人進入另一個人的心靈中,必須透過文字(書面或
口語),教學方法的目的就是協助學生對觀念的吸收,學校教育
的目的正是提供一個「思考」與「認知」的地方,也是傳遞過
去的遺產與知識,更是完美現狀(status quo)的維繫者。
觀念論取向的學校裡,主張教育目的不但要強調心靈的發展,
更要鼓勵學生重視各種事物的長久價值。因此,教育既是找尋
真理,並且要求透過教育訓練學生具有穩定的人格,以及培養
社會所需要有的知識、文雅、善良的人。我們可以將其歸納為
三點:尋找真理、自我實現與品格發展。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6)
實在論:(1)

背景:
實在論是觀念論及抽象的一種反動。
實在論者認為感官中的物體是具體存在而獨立於心靈之外的。
(物質獨立於心靈之外)
亞里斯多德認為每一個物體的基本構成是「形式(form)」(相
當柏拉圖的「觀念」)與「質料(matter)」(物質物體);形式可
單獨存在,質料卻無法脫離形式而單獨存在;其與柏拉圖最
大的區別,前者認為從質料的研究中有助永恆觀念的了解;
後者則認為感官世界(質料)是虛幻次級的。
培根(Francis Bacon)所提出的「歸納的方法論(inductive
methodology)是實在論能進到當代世界的關鍵。
英儒洛克(John Locke)認為人的心靈是一片白板(blank sheer),
可以吸收來自環境的各種刺激。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7)
實在論:(2)

實在論的哲學立場:(1)
形上學:



對實在論而言,終極實體不在心靈的範圍內,宇宙是由組
成的物質在運動中所構成,物質世界(人類及其知識)都遵
照著宇宙的律則運行。
宇宙律則不僅主宰了物質世界,同樣也支配著道德、心理、
社會、政治、經濟等領域。
實在論的形上學認為實體就是遵行自然律則的一群事物。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8)
實在論:(3)

實在論的哲學立場:(2)
知識論:




霍肯因(W. E. Hocking)認為實在論是要我們從對事物的判
斷中,排除個人的好惡,以呈現事物本來的面目。
真理對實在論來說,被視為一個可觀察的事實,感官知覺
是獲得知識的橋樑。
自然律是實體本質所在,也是絕對的,先於人的經驗,是
不可變動的,頗類似觀念論的「絕對心靈」,二者都肯定
終極實體的存在,故真理和實體的本質是客觀存在的,也
因此發展成「真理符應理論(correspondence theory)」。
實在論的知識論是一種對世界的常識觀,認為真理就是觀
察者所知覺的與真實狀況的符合。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9)
實在論:(4)

實在論的哲學立場:(3)
價值論:




實在論的認為價值也是透過對自然的觀察,律則也指引倫
理和美學的判斷,故實在論的倫理基礎也是自然律。
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強調人有「不可剝奪的權利
(inalienable rights)」。
從實在論的觀點,美的藝術形式反應出宇宙的邏輯和秩序,
也是對實體的一種「重新呈現(re-presenting)」。
實在論的價值論是認為把客體表現得維妙維肖,儘可能逼
近事物。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10)
實在論:(5)

實在論的哲學立場:(4)
實在論與教育:(1)




實在論者認為學生是一個多功能的團體,可以透過其感官
經驗,去看看、去體會、去品味這個世界,而與實體接觸;
學生在自然律下,受制於環境的刺激而反應,更是可被
「編配(programmed)」的;是故,學生在習得合宜的反
應之前,必須經過增強、紀律、行為塑造等歷程。
實在論者認為老師就是快速而有效的提供精確的實體知識
給學生,並把驗證過的自然律傳遞給學生。
實在論的課程設計特別強調物理世界的學科內容;教學則
是以一種精確、抽象的符號系統去描繪宇宙律。
桑代克(Edward L. Thorndike):凡存在的事物,都以某
種量的方式存在,要完全了解此一事物,必須質量並重。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11)
實在論:(6)

實在論的哲學立場:(5)
實在論與教育:(2)




實在論的教學方法與其知識論息息相關,如果真理是經由
感官知覺而獲致,那學習經驗則是由這些感官來組織。
實在論的教學方法重視歸納的邏輯,希望學生能從特別的
感覺經驗中推論,歸納出一般法則,而更易領會自然律則。
學校的目的是傳遞已被證實的知識,並為這些事實提供有
意義的基本架構,以便學生迅速的掌握。
實在論取向的學校裡,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在如何學得有用
的知識,而這並不是去記憶無活力的概念,而是要去學會
如何以簡御繁地來活用概念,而這些概念的來源也是來自
於物質,對於這些概念的活用也是為了實用的目的。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12)
新士林哲學:(1)

背景:
士林哲學(Scholasticism,或譯為經院哲學、教父哲學)是西
歐在西元1050~1350年間的學術思潮,其實義乃學院的學問。
士林哲學家們希望透過理性或信仰的過程,來證明一些在哲
學或宗教上已被提出過的真理觀。
士林哲學家們企圖用亞里斯多德的演繹邏輯及其哲學去整合
天啟的知識;本質上,士林哲學運用理性產生信仰,其目的
在合理化神學。
多瑪士(Thomas Aquinas)在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y)提到
的觀點是人應該儘可能的運用理性來獲得足夠的知識,而超
越人類理解程度則必須仰賴信仰。
士林哲學本質上是理性主義(rationalism)。
新士林哲學特別強調人的理性,是對傳統哲學的重新詮釋。
新士林哲學分偏羅馬天主教的「宗教實在論(scholastic
realism)」與偏世俗非宗教的「古典實在論(classical
realism)」,他們產生的教育啟示就是「永恆主義
(perennialism)」。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13)
新士林哲學:(2)

新士林哲學的哲學立場:(1)
形上學:






亞里斯多德的二個理念:人是理性的動物與演繹邏輯的發
展。
對亞里斯多德而言,人們詢問事物時,最重要的問題是其
目的。
亞里斯多德認為宇宙是被規劃好的,有其秩序,每一個結
果都有其成因;各種秩序、因果可歸結為不動的實體
(Unmoved Mover)也就是第一因(First Cause)。
多瑪士將亞里斯多德的「不動的實體」、「第一因」視為
神,是純粹推理的結果。
新士林哲學的形上學有二個層面:其一是自然世界的大門
向理性敞開,其二是超自然可經由直觀、啟示或信仰而得
到了解。
新士林哲學的形上學認為宇宙的本質是永恆與不變的。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14)
新士林哲學:(3)

新士林哲學的哲學立場:(2)
知識論:






新士林哲學聲稱,人的理性心靈可以自然地導入宇宙的理性之
中。
新士林哲學認為藉著第一原則「分析的陳述(analytic
statements)」,可以得到直觀的,或不證自明的真理。
分析的陳述:是指一個陳述中,主部包含了述部(如:神是善的)
或述部由主部分析出來(如:二件事各自相同於第三件事,那這
二件事也是相同的);是可透過邏輯與內在真實性而掌握。
第二種真理的形式是從「綜合陳述(synthetic statements)而
來,其真理必須透過經驗的檢證。
綜合陳述:屬於科學和實徵經驗的領域,它們必須被驗證,因
為其述部並未包含在主部之中(如:三藩市離紐約3224公里)。
新士林哲學的知識論認為知識有層級性,初級層次的知識可以
透過理性和直觀獲得,高層次的知識除了真理、直觀外,更可
從超自然的啟示獲得。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15)
新士林哲學:(4)

新士林哲學的哲學立場:(3)
價值論:



以倫理學來說,道德的生活就是與理性和諧的生活,好的
行為也應該受理性的節制。
新士林哲學的倫理觀正是理性化行動(acting
dationally)。
莫里斯歸結新士林哲學的藝術立場是「創造的直觀
(creative intuition)」,藝術對藝術家而言是不證自明
的直觀藝術。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16)
新士林哲學:(5)

新士林哲學的哲學立場:(4)
新士林哲學與教育:(1)



新士林哲學的二個派別—世俗論與宗教論者,對教育的看法是
一致的。
世俗論:
學生是理性的,有天然潛力去獲致真理與知識。
官能心理學:理性的官能可以透過邏輯組織的學科來加以
形式訓練。
發展學生理性、記憶、意志等能力,作心智訓練。
人是理性的動物,心靈要被訓練成懂得思考。
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心智,去瞭解永恆不變的實體所在。
內在邏輯性強的學科,應該成為核心課程。
宗教論:
重視學習者的精神層面,以與神聯繫。
除了心智訓練外,更是精神的引導者。
除了內在邏輯性強的學科外,系統的教義也應成為核心課
程。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17)
新士林哲學:(6)

新士林哲學的哲學立場:(5)
新士林哲學與教育:(2)



新士林哲學對於教育內容功能的看法:
對學生解釋世界。
訓練學生的心智去了解世界。
新士林哲學的教學方法論:重視學生心智能力的訓練。
新士林哲學取向的學校重視心智能力的培養,透過精熟學
習法,促使學生獲取基本能力。
第三章 傳統哲學與教育(18)
結論:



觀念論、實在論與士林哲學都重視形上學的探
究,都認為宇宙有先驗、客觀的真理,也都同
意真理與價值是永恆不變的。
觀念論、實在論與士林哲學在教育上都認為教
師是權威的化身,課程與教學保守,都偏重在
智性的層面,被許多人批評。
實在論一直與觀念論和新士林哲學相對抗,代
表人物—達爾文主義。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1)
前言:


傳統哲學:重視形上學,也就是終極實體的探討。
當代哲學:認為人所能掌握的真理知識價值是相對的,
沒有永恆的必然性。
實用主義:以社會群體之觀點出發。
存在主義:以個人主義為核心。
實用主義:(1)

背景:(1)
典型的美國哲學思想,以皮耳士(Charles S. Peirce)、詹姆
士(William James)、杜威(John Dewey)為代表人物。
實用主義(Pragmatism)是由希臘文衍生而來,其原來的意思
是行動(action),而實踐(practice)與實際的(practical)兩
個字,則是從行動一詞推演出來。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的現
代哲學派別,在20世紀的美國成為一種主流思潮。對法律、
政治、教育、社會、宗教和藝術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2)
實用主義:(2)

背景:(2)
形成的因素:




工業革命—18世紀末,蒸汽機的發明帶動了人類文明的革
新,社會的劇變亦引起不少新的社會問題,因此,需要尋
—
求新的解決方法。
民主運動—1762年盧梭『民約論』的出版,美國的獨立運
動與法國的大革命,因此,民主是時代的潮流,更希望社
會民主,不僅是個人的追求民主,也要讓全世界的人都學
習民主。
科學思潮—正是科學成就輝煌的時代,主要影響有三方面,
第一、把科學方法當作是求知的工具,即所謂的觀察與實
驗的方法;第二、把科學的觀念看作可變的結果;第三、
把科學方法用來研究社會與哲學。
達爾文的進化論—實用主義的宇宙論及相對的真理論,都
是受到19世紀後期出現的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3)
實用主義:(3)

背景:(3)
詹姆士對實用主義的界定:


以「現在的事件」、「成果」、「結果」與「事實」的態
度,取代「過去的事件」、「原則」、「範疇」與「必然
性」。
重視「實徵的科學」、「流變的世界」及「現今存在的問
題」,忽略「終極」、「絕對」與「永恆本質」的看法。
實用主義又稱實驗主義(experimentalism)或工具
主義(instrumentalism):是流變現象關注的一種
哲學立場。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4)
實用主義:(4)

實用主義的哲學立場:(1)
形上學:






物質與心靈在實用主義學者看來不是相互分離而獨立的,人們
經由經驗去認識物質,經由心靈反映這些經驗。
部份實用主義學者不認為實用主義有形上學,因為他們認為終
極實體不是人類所能發現的。
以柏拉圖的「洞穴」來比喻,洞穴不是實體的全部,只是我們
感官知覺生活經驗的全部,我們無從知悉超越我們經驗之外是
否另有真理或實體的存在。
實用主義的實體觀是流變的,實體不是一個絕對的事物,它是
一個不斷歷經交互作用變遷的經驗。
詹姆士認為我們是生活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即生活在變異的
世界中,以此有限的經驗所建構的科學律,自然只是一種較接
近的「或然率(probablity)而已,而不可能是所謂的「絕對」。
實用主義的形上學認為宇宙實體會隨著人類擴增的經驗而改變。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5)
實用主義:(5)

實用主義的哲學立場:(2)
知識論:(1)



在實用主義看來,知識根源於經驗,是知識論取向的。
人們所擁有的心靈是主動探索的,而非被動接受;知識的
獲得,是與環境、外在世界的一種交互作用(transaction)
的歷程。
實用主義的知識論方法就是探討如何將交互作用的經驗轉
化成知識,杜威在「思維術(How We Think)」把人類思考
分成五個步驟:
面臨問題
找出問題的關健所在
找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評估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徵驗假設(將思索的最好方法付諸行動)
備註:能解決問題此方法就是真理,反之,就不是。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6)
實用主義:(6)

實用主義的哲學立場:(3)
知識論:(2)


實用主義沒有任何先驗的概念或絕對的真理,任何陳述如果是
真的話,都可用「若…則…(if…then…)」的語言表達,也可
經得起他人的實驗經驗。
實用主義的知識論認為真理是相對的,真理知識必須透過行動
的驗證。
價值觀:(1)



實用主義的價值論認為價值是相對的,當文化變遷時價值也跟
著改變,但不代表每天改變,主要是說明沒有任何永恆不變的
價值。
倫理學的「善」或「道德」在於它能「運作(works)」,並能符
合社會的公共考驗(public test)」,而不是只針對個人的利益。
靡西十誡的效力與價值是永恆普遍的,實用主義希望透過對傳
統教育的價值檢證,排除宗教成分後,透過公共經驗的考驗,
尋求與賦予新義,以適應世俗社會的需求。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7)
實用主義:(7)

實用主義的哲學立場:(4)
價值觀:(2)




杜威的「藝術既經驗(Art As Experience)」認為美學的
鑑定標準,可以透過「社會品味(social taste)」。
實用主義的美學標準也訴諸於人類的經驗,認為美的概念
植基於人們在審美經驗中的感受。
實用主義的美學認為「精緻」與「實際」都可進入人的經
驗之中,人們都可以從事藝術鑑賞。
實用主義與教育:(1)
實用主義知識論的觀點是重視學生的經驗,學生能
夠運用其智慧以解決問題情境,促成了學生的成長,
更增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並能適應變遷的社會。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8)
實用主義:(8)

實用主義與教育:(2)
實用主義把教師視為學生在教育經驗中的伙伴,老師比學生
更有經驗,所以應負導引與設計之責。
實用主義把學生及其需求視為教育的核心,學科的內容要能
滿足學生的需求。
杜威認為,課程應該以學生所面臨的問題與經驗為基礎,設
計出較為自然的單元。
實用主義的教學方法論觀點是讓他們在學習經驗中尋找對他
們最有意義者;教室或任何可以提供經驗的地方都可視為一
種科學的實驗室,任何觀念都必須通過檢證的考驗。
杜威認為學習可以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再提昇到各種
替代性(較非直接的、邏輯取向的學科知識)的學習方法上。
學校的目的不是要學生去記憶系統的知識內容,而是要他們
學習如何學?使學生能在現在與未來不斷的變遷世界中適應;
故,實用主義的學校比較重視歷程而非結果,更是一個民主
的生活與學習的環境。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9)
實用主義:(9)

新實用主義:
羅逖(Richard Rorty)發表「哲學的終結(the end of
philosophy)」,認為傳統哲學與分析哲學都是走不通的路,
哲學應是對重要問題的持續「對話(conversation)」,而不
在於探討形上學、知識論的確定性。
新實用主義的學者對哲學的共通性看法:







對各種訴諸於「絕對」的批判。
強力支持人類經驗、信念及探究的多樣性。
持續的重視倫理、政治及社會責任。
堅定的認為人類經驗的變異性。
對民主方式的承諾。
提倡社會各階層能共同理解及參與溝通的語言。
人類行動建立在「重構(reconstruction)」傳統哲學的積極態
度。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10)
存在主義:(1)

背景:(1)
存在主義不是一種哲學,衹是一個標籤,標示著反抗傳統哲
學的種種逆流.也不是思想上的一個學派,也不可以歸屬於
任何一種主義。
其代表人物是雅斯培(Karl Jaspers)、馬色爾(Gabriel
Marcel)、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沙特(Jean-Paul
Sartre)和作家卡缪(Albert Camus)。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又稱為生存主義,顧名思義是
一門討論「存在」的學問;是一個哲學的非理性主義思潮,
以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
存在主義較接近文學與藝術而較遠離哲學體系,較關注個體
的情緒而非智性的發展。
考夫曼(Walter Kaufmann)界定存在主義的核心:



拒絕歸屬任何哲學思想派別。
反對任何哲學體系與信念體。
反對傳統哲學那種膚淺、專門而遠離人生的立場。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11)
存在主義:(2)

背景:(2)
個性化(individualism)是存在主義的中心支柱,每個活生生
的個體就是存在主義的目的。
存在主義較關注與重視個體而忽略了社會團體,較沒有注意
到教育問題(因教育是群性活動);但還是有學者引申到教育
啟示上,如:喬治奈勤(George Kneller)的「存在主義和教
育」、莫里斯(Van Cleve Morris)的「教育中的存在主義是
何意義?」
存在主義的學者認為智性不應成為哲學主要的探討對象,哲
學應由情感形成(informed by passion),對情感深處的描繪
才是終極本質所在。
存在主義並不是一個系統的哲學,它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精神
與態度,使教育工作者得到許多的啟示。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12)
存在主義:(3)

存在主義的哲學立場:(1)
形上學:






「存在」的定義是指涉及的所有事物,古典哲學的形上學便是
要討論這「存在」的概念;存在主義則將「存在」所指涉的範
圍縮小,將「存在」限定在人身上,並進一步不再討論「抽象
的人的概念」,轉而討論一個「具體的個人」。
新士林哲學—以「時間」為實體認為「本質先於存在(essence
precedes existence)」;存在主義—以「個體的存在」為實體
認為「存在先於本質(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存在先於本質(我在故我思):人是必須先是存在的,他才能去
界定到底他是什麼(也就是本質);也就是說,人不需要外物來
設定他,他就已存在了,而他一旦存在,他就可以決定他自己
的性質。
存在主義將實體的焦點置於每個人的自我(self)之上,存在
(existence)正是存在主義哲學的焦點所在。
第一原則:人就是靠他自己的所作所為,乃成就他自己。
存在主義的形上學認為從「自我」出發,肯定自我的抉擇與負
責的態度,進而推至「群體」,相互尊重及信任對待所有人。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13)
存在主義:(4)

存在主義的哲學立場:(2)
知識論:






存在主義認為知識權威的中心是人本身。
人並不是「種(species)」,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
意義、真理不會自己在宇宙中形成,是人賦予了這些事物
的意義與特性。
人會有動機去相信許多外在的意義,所以他會自己選擇他
相信的事;當人賦予自然不同的意義時,「自然律則」就
會改變。
如果存在先於本質,先有人,乃創了觀念。
存在主義的知識論認為真理是建立在存在的選擇之上,而
存在的選擇又是建立在個人的權威之上。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14)
存在主義:(5)

存在主義的哲學立場:(3)
價值論:(1)





傳統哲學-著重形上學,實用主義-著重知識論,存在主義-著重
價值論。
在存在主義中,「存在」-形上學的立場,「選擇」-知識論的
立場,「存在的選擇者(existential chooser)」-價值論的立
場。
人本論者羅傑士(Carl Rogers):「不要依賴聖經先知、或是任
何神論、不要受制於佛落伊德、不要依賴各種研究成果、不要
由別人來決定。」
存在主義企圖從虛無中創出價值,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有
個人的經驗,自己的抉擇就是權威,人必須為他的抉擇與行動
負責,不能為其行為找任何藉口。
在倫理學的範圍裡,沒有任何絕對,沒有任何人可以為他人確
立合宜行為的本質,人必須作選擇,而且必須為這些選擇負責。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15)
存在主義:(6)

存在主義的哲學立場:(4)
價值論:(2)




人要負責任的生活、要勇以行動,不要投鼠忌器;但沙特
認為其道德的問題是:「此時此地,我該選擇真誠(the
least phoney)的事為何?」
人在生活中,作各種倫理的抉擇,必須對自己真誠,欲也
無法避免緊張。
在美學範圍裡,認為審美標準是一種對共通標準的反動;
每個人對於什麼是美都可以自己樹立絕對的標準,沒有人
可以為其他人抉擇;我認為美就是美,誰能否認我?
存在主義的價值觀認為當我們在進行每一個抉擇的同時,
不僅代表著我們自己認同這個抉擇背後所蘊涵的價值(自
己的本質),同時也象徵著我們心目中理想人類的形象(人
類整體的本質 )。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16)
存在主義:(7)

存在主義和教育:(1)
存在主義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強調存在的思考的主張。
存在主義指出許多流行的教育活動對學生是一種傷害,他們
要學生為未來的消費型態而準備;並反對將個人組織化,期
待個人能成為教育的中心。
莫里斯認為存在主義的教育關注,是要幫助一個學生了解下
列的命題:



抉擇的個體:不能逃避抉擇。
自由的個體:設定自我的生活目標。
負責任的個體:為自我的抉擇負責。
存在主義的教師角色:不握有所謂的「正確的答案(right
answers)」,而是一位願意幫助學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人,並
是重視每一個學生獨特個性的發展。
師生的關係,應該是巴布(Martin Buber)所謂的「我與汝(IThou)」而不是「我與它(I-It)」的關係;也就是把學生看成
獨立的個體可以主動的探索,而不是把學生看成對象需要外
在的引導與灌注知識。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17)
存在主義:(8)

存在主義和教育:(2)
羅傑士認為存在主義的教師是:「促進者(facilitator)」,老師
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情緒與非理性的一面,從而引導學生,
讓學生更了解他自己。
存在主義的真理觀是開展與流變的,學校的課程應該是開放
而改變的,學生的決定是選擇課程教材的依據;但存在主義
也認同傳統教育的基本學科是創造力及人了解自身能力之基
礎。
人文學科在存在主義的課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提供一
個人的全面概念,比科學更有助於了解人類自身。
存在主義的教學方法論是「非強制性(noncoerciveness)」,
要有助於學生去發現,並使學生成為他自己,如:羅傑士的
「自由學習(Freedom to Learn)」、尼爾的「夏山學校
(Summerhill)」。
存在主義並不重視學校或教育的社會功能與政策,其重視的
是個人發展,而非人類存在的社會層面。
第四章 當代哲學與教育(18)
結論:

實用主義與存在主義的共通性:
兩者都反對,傳統哲學-先驗的知識論。
兩者都認為,形上學-終極實體與本質,不應超越人之外。
對價值與真理都採用相對的立場。
都著眼於人,或者是以人為中心。

實用主義與存在主義的差異性:
實用主義將其相對主義與人文主義置於社會權威之上,而存在主義
則強調個人角色。

實用主義與存在主義在教育上類似的地方:
教師角色:兩者都認為教師是引導者與促進者。
在課程上:兩者都同意應以兒童的需求為中心。
學校功能:兩者都認為不應是傳遞過去的知識到下一代。


實用主義廣泛的影響到學校建築與教室設備的規劃、活動中心的
設立、課程的多樣化兼顧專門與實用…等教育的各個層面。
存在主義的影響為時尚短,也沒有那麼顯著。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1)
初步的觀察:(1)






掌握「後現代主義」意義的方式之一是正視其對現代主義的反動;
現代主義的精神是熱切地透過理性而理解世界。
現代主義從文化的歷史角度來說,是1914年前的幾十年中興起的
新藝術與文學風格,是藝術家為了反抗19世紀末期的敘事成規,
轉而用一種他們認為感情上更真實的方式,來表現出大家真正的
感受與想法。
現代主義以科學為基礎,講求理性邏輯,實驗探証,並主張無神
論。其中牛頓的力學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及弗洛伊德對自我的
研究為現代主義奠定重要的基礎。
18世紀,牛頓(Isaac Newton)運用理性的思考方式去理解所處的
世界,促成科學的興起,反映了事實的真相。
19世紀,孔德(Auguest Comte)與斯賓塞(Herbert Spencer)把科
學的方法拓展到人文社會領域,促成了社會科學的發展。
現代主義者認為自然及社會科學的成果提供人類確切的真理;現
代主義的不同事物的思考形成了各式理論,說明了世界與生命的
意義。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2)
初步的觀察:(2)


現代主義者也認為知識在本質上是良善的,真理的發現可以超越
人類的限制,這種逐步進步觀是現代主義學者看待事物的重要方
式。
對現代主義的反思:
一種是存在主義式的絕望。
另一種是後現代主義的探討。

此刻,把後現代主義視為一種激情(impulse or mood),而不是一
種體系完備的哲學;激情是否會成永恆,有待時間來證明。
後現代主義的哲學基礎:(1)




「後現代主義」一詞,是1934年由西班牙作家弗‧奧尼斯 (F.
Onis)最先使用的。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個從理論上難以精準下定論的一
種概念,因為後現代主要理論家,均反對以各種約定俗成的形式,
來界定或者規範其主義。
後現代主義最初並不是來自哲學家,而是來自藝術、文學、建築
領域者的興趣。
休謨(David Hume):曾質疑因果律,也曾質疑人類是否有能力認
識外在世界。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3)
後現代主義的哲學基礎:(2)



康德(Immanuel Kant)解答休謨問題的結論:人類心靈
本身無法認識外在事物,要靠心靈中本有的先驗範籌
去銓釋外在的經驗。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看法,根本沒有任何基石
可供信念棲息;知識是一種人為的建構,建立在人們
主觀的語言使用之上。
影響後現代主義的三種哲學立場與基礎:
第一是實用主義:認為知識是暫時性的,也反對訴諸形上學,
面對人類問題時持社會行動立場。
第二是存在主義:沙特(Jean-paul Sartre)的「我的模樣取決
於我的選擇」的立場,不僅強化了後現代主義的知識價值相
對立場,也使人們更易於採取知識的建構立場。
第三是馬克思思想:馬克思的階級鬥爭與對經濟的關注影響
後現代主義的理論與實務,雖然後現代反對馬克思的歷史觀
(後設敘述)。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4)
後現代主義的多樣性:(1)

羅逖(Richard Rorty):
語言與思想是處理經驗的工具,卻無法提供實體真實的圖像。
我們面對的是知識的主觀性,人們儘可以有意見,但絕非真
理。
人們無法完全將其意見客觀化,人們仍必須持續地保持哲學
的對話。

德里達(Jacques Derrida):
哲學家所擁有的只不過是他們撰寫的成果或文本(texts),並不
是絕對客觀實體。
讀者閱讀某個文本的心得並不是一客觀的詮釋,也不見得是
作者的旨意,而是建立在讀者不自覺預設的基礎上的個詮釋。
知識之價值是眾人受惠的。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5)
後現代主義的多樣性:(2)

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知識、權力、主體性觀點:
認為知識是一種社會建構,是某些人為了合法化其權力而設計,此
一知識權力用來控制及臣屬其他人或民族。
認為稱某人「瘋癲」,其實是用某種自認為健康的心理標準去否定
另一群人,這代表著主流價值對少部份人的否定。
邊陲團體即常運用傅柯的「知識即社會建構的權力形式」的立場,
企圖改變既定的社會秩序。
認為理性不代表就是進步或達成解放,強調知識與權力有密不可分
的關係。在主體性方面則提倡要驅除主體,擺脫主體本身,喚醒新
的思想形式。

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瓜塔里(Felix Guattari)的地下莖思
維:
拒斥現代主義的統一與理性,試圖從僵固與認同統一中解放,以讓
個體能夠自由分散而多樣變化,達到多元化和擴散,造成差異與多
樣。

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擬象與超真實性觀點:
布希亞認為後現代是擬象的資訊與符號的時代,由模型、符碼支配
一切的交流,符號宰制了社會生活,且日常生活亦形成逐漸模糊實
體的「超真實」。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6)
後現代主義的多樣性:(3)

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的後現代知識論對於
後世的教育具有最大的啟發意義:
所界定的後現代是一種對後設敘述的不信任(懷疑)。
後設敘述無關乎實體,是用來鞏固既定社會關係的神話。
對於教育的改革與課程設計的創新想法,共可分四點說明:




反對後設論述:反對依附在形上學或真理而自成合法性的後設
論述,支持異質與多元、創新,這造成後現代主義的中心訴求
語言遊戲:不同語言遊戲有不同規則,各種語言是平等的,無
高低之分。因此沒有任何真理有權宣告優越,各種論述都可以
公平進行,以一種多元式話語創造現代知識法則
去合法化:瓦解所有話語的單一標準、中心論,尊重各種論述
間的差異,並透過論述間的差異來發現與創造知識
知識性質的轉變:由於後現代是資訊化、電腦化的時代,因此
文字知識、心靈智慧被符號所取代,知識的傳遞也變為「提供
者」與「使用者」的關係,改變師生的倫理。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7)
後現代主義的多樣性:(4)


從以上得知,後現代主義是先否認原有概念,非完全
推翻,只是使人們更去不斷思考真理。
蘭得(Gary Land)歸納下面三個重大貢獻為後現代哲學
基礎奠基:
人類無法觸及實體,因些,沒有方法可以通曉真理。
實體是無法觸及的,因為在我們思考實體前,我們的思想已
先被各種人為的語言概念所操控,而且我們對所想的也無法
表達。
我們是經由語言創造了實體,實體的本質也就被那些有權利
型塑語言的人所決定。


後現代主義所處理的基本議題(如:實體、知識、社會
控制…等),正是學校教學或教育的重點。
後現代主義所欲建立的是個體、多元與主觀,認為意
義是存在情境中,由人自己去建構。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8)
後現代主義和教育:(1)

後現代教育哲學的觀念系統:(1)
對話行動舞台:係相互主體意義構成的行動領域,強調主體
詮釋創造意義以相互滲透關係,建構社群關係。後設故事的
質疑:故事敘述本身是一種文化結構,透過開放的社會互動,
達到詮釋社群之境界。(對話行動舞台與教育行政專業的實踐)
詩的語言:強調語言的無限可能性,強調主體動機並透過相
互主體性,發展語言的無限可能性。後設故事的質疑:故事
敘述也是一種關係結構,強調差異性與非中心化,以確保主
體的行動動機,並透過無限制的互動,探索新的結構。(詩的
語言與學校行政理論的建構)
知識探究:將會尋找知識的任何可能性,強調權力與知識、
實體、真理間的慣係重組,充分的社會互動是創造知識的機
制。後設故事的質疑:即在重建關係網絡,強化社會互動。
(知識探究與學校行政的革新)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9)
後現代主義和教育:(2)

後現代教育哲學的觀念系統:(2)
隱喻:是一種觀念系統,由一類型的事物類推到另一類型事
物,可創造新的意向來改變情境。後設故事的質疑:強調對
於寄存的信念、規範、原則加以反動,以利才智更新。(隱喻
與學校行政問題的的解決)
脈絡領導:領導者重新詮釋組織結構,以回應脈絡需求,故
脈絡具有相互主體的滲透性。後設故事的質疑:強調透過相
互瞭解,以發展主體需求的脈絡。(脈絡領導與學校行政目標
的實現)
後設溝通:在溝通的歷程中,對溝通的規則進行再溝通,溝
通的規則可以視為互動的結果,亦在不斷修正溝通的結構。
後設故事的質疑:故事敘述本身是一個互動的結構,不斷打
破結構的束縛。(後設溝通與學校行政組織文化的經營)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10)
後現代主義和教育:(3)

後現代教育哲學的觀念系統:(3)
弔詭管理:透過矛盾、對立的對抗來發展智慧,具
有不斷辯證以發展新結構的意義,也就是透過對立
的調和發展新的結構。後設故事的質疑:強調透過
矛盾對立的辯證,以發展新的結構的可能關係。
(弔詭管理與學校的革新)
有限情緒:強調相互主體的限制,當作調節情緒的
基礎,由於主體意圖具有變動性,相互主體的限制
具有不斷發展新結構的意義,與後設故事的質疑相
同。(有限情緒的政治行動與學校行政決策的品質)
演說故事組織及結構:是一種集體演說故事體系,
強調相互理解的互動。後設故事的質疑:強調透過
演說故事的歷程,不斷重組相互依賴的關係。(演
說故事組織與教育政策的遊戲)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11)
後現代主義和教育:(4)

後現代教育哲學的觀念系統:(4)
解構行動:強調延異的效應,不斷創造新的意義。後設故事
的質疑:會透過演說故事的歷程,不斷重建相互依賴關係。
(解構與學校行政的心靈改革)


後現代主義的中心思想是希望擺脫單一化、中心化的狀態,
改以接受多元、異向、變化、解構、去集中化、重視人與
己身之外的事物(包含人際關係與環保概念)等意識觀點,
因此,人們應學習多元化的價值觀,凡事沒有絕對的是非。
多爾(William E. Doll)在其著作引用了「後現代教育觀」
一詞,他認為後現代教育的開放理念將取代現代教育的封
閉系統。在這開放的系統中,師生角色有了改變,教師不
再是權威式的灌輸知識,而是協助學生去整合、應用、建
構自己的知識,教育就是在師生的互動中,由教師以智慧
來引導學生結合經驗與知識,開啟學生的潛能。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12)
後現代主義和教育:(5)


秦闕羅(Joe L. Kincheloe)認為在後現代的教育下,學生
和老師們都必須「學習去生產他們自己的知識」。
齊合立克(John Zahorik)指出建構主義的教學建立在三項
預設之上:
知識是人類所建構。
知識是臆測的、可誤的。
知識的成長在於揭露;引起後現代課程理論學者關注的議題:




強調語言中建構與解構的重要性。
「揭露」的概念。
後現代學者所體現的教育中的揭露,不是個人的事務,而
是社群的事務;包華士(C. A. Bower):即以擁護「社群的
重建(restorantion of community)」作為教育的目的。
後現代學者著重課程的歷程(process),而非內容
(content).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13)
後現代主義和教育:(6)

史雷特利(Patrick Slattery):
用「萬花筒(kaleidoscope)」來形容後現代課程,萬花筒創
造出不斷變遷的影像,卻保有自己內在的對稱。
認為課程設計應該像萬花筒一樣,不斷的變化,隨時提供新
視野,且保持相互關聯。



後現代教育學者把老師視為是社會的行動者,藉著幫助學
生為個人及社會的未來負責,而改變現狀。
季胡(Henry A. Giroux)指出,在種族、階級、性別的民主
化鬥爭中,教師們必須超越既存社會秩序的批判,邁向社
會轉化,並揭示新希望。
後現代的教師必須在每天變動不居的教室經驗中創造新知,
所以,師資培育的重點是培養老師成為一個「思考者」,
而非「技術人員」。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14)
後現代主義和教育:(7)

綜合各學者的主張,後現代教育主張:(1)
重視學習者主體性:在以科學和技術為主導的現代社會
中,凡事講求快速、效率,因此重視一致性,連教育活
動也期望投入最少人力獲得最大效果,因此出現「一元
化」的師資、教材、課程,無法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及
需要。後現代教育主張重視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尊重個
別差異、因材施教,教師應多方培養自己的專長、設計
多元的課程,尊重創意的思考與學生的主體性,以發揮
學生的潛能。
尊重價值的多元化:後現代主義期望自命優勢的團體能
屏棄宰制的行動,免除我族中心的霸權意識型態,在教
育上容許歧異、拒絕專斷,讓不同地區、種族、文化、
宗教、階級、性別的學生都能受到適性的教育而得以自
我實現,尊重多元面向的價值,讓日趨多元的社會能因
應未來的潮流。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15)
後現代主義和教育:(8)

綜合各學者的主張,後現代教育主張:(2)
注重批判能力:學校教育應以培養具有理性批判思考能力的
學生為要務之一。教師應是「轉化型的知識份子」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s),不能矮化自己成為教育
現場的高級技師,應清楚的明白如何增進學生的批判思考與
價值判斷能力。因此教育應打破權威化、普遍化、刻板化的
現代社會思想,以培養學生具備建立自我意識、批判現實的
能力,具有開闊的視野而不是盲目跟隨,能自由表達自己的
態度、情緒、意向的言語溝通,這亦有助於社會的群體發展。
強調人性化:功利主義盛行、升學主義掛帥的現代社會中,
學校教育似乎淪為升學或升遷的工具和跳板,教育方式好用
填鴨灌輸,人人以競爭為首要,明爭暗鬥。而後現代教育痛
斥這種病態現象,鼓吹學校教育不應只限於知識教學、被考
試領導,情感的陶冶、道德價值的釐清更應受到重視,科學
知識應結合人文情意才是完整的教育,如此才能造就一個全
人,而並非只是會競爭於書本的機器。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教育(16)
結論:

教育內涵在後現代思潮的倡行下有了新的詮釋,後現
代教育重視人的整體性,強調有關人類的一切內隱或
外顯活動都是開放性,允許非均衡、不穩定及模糊不
清渾沌(chaos)狀態,接受多元價值,採多方角度來
探討社會現象。並且,我們可從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內
涵中,剖析現代教育隱性和顯性的弊端,找出更好的
方向,指引教育工作者能有創新的課程設計,以因應
多元變遷的時代需求。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1)
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1)

背景:(1)
起源:19世紀晚期和二十世紀初期政治改革運動中的一部份。
起因:美國尋求適應劇烈的都市化和工業化而產生的,為了
遏抑專管和獨占的勢力,促進政治的民主制度能夠真正的運
作。【代表人物:弗利特(Robert La Follette)和威爾遜
(Woodrow Wilson)】
進步主義作為一種教育理論,是出自對傳統教育的反動;故,
進步主義係指反對傳統教育的一項改革運動。
影響進步主義教育的三個主要觀念:
 杜威(John Dewey):實用主義哲學家,對進步主義居於核
心性的影響。
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心理分析理論,爭取孩童更
多自我表達的自由與更開放的學習環境。
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愛彌兒(Emile),反對成
人在為兒童選擇學習目標或課程時所作的干擾。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2)
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2)

背景:(2)
進步主義教育在1920~1950年代成為美國教育中的主導教育理
論。
歐恩斯坦(Allan Omstein)認為進步主義有以下幾點是被一致
譴責的:
 權威性的教師。
 極端信賴教科書或古板乏味的教學方法。
 對知識和事實資料加以死記的那種被動學習。
 在教育的四周築建了重重阻隔,企圖將教育孤立於現實社
會之外。
 使用威嚇或肉體懲罰作為訓練的方式。

進步主義的教育理論:(1)
教育的歷程從兒童中尋得其起源與目的。
學生是主動不是被動的。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3)
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3)

進步主義的教育理論:(2)
教育的歷程從兒童中尋得其起源與目的:以兒童為中心,合
於學生之需要,採納學生意見。
學生是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就是給予學生導引方向的問題。
教師的角色毋寧是顧問、嚮導和旅遊伴侶,而非權威者和教
育領導人:每個學生有其不同的情緒、思考能力也不同,產
生不同的能力,學生若找到自己興趣而去努力,便會發揮出
能量、潛藏的能力和決心。
學校是大社會中的小宇宙:學校內的教育應該參考一下週遭
的大世界中是如何的受教和學習,因為有意義的教育其實就
是生活本身。
教室內的活動應集中在問題的解決,而非教授科目內容的那
種人為不自然的方式:將課程和教學方向建立在對學生有意
義的問題上,故發展出「設計教學法」。
學校的群體氣氛(social atmosphere)應該是合作而民主:群
體和學習的進展通常不是因為競爭,而是由於合作而來的。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4)
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4)

進步主義簡要概念:
教育的歷程從兒童中尋得其起源與目的。
倡導兒童中心學校。
學生是主動而非被動。
教師的角色為顧問、嚮導,不是權威者與教室領導人。
學校是大社會中的小宇宙。
教室內的活動集中於問題的解決,不教授人為不自然的
方式。
學校的群體氣氛應該是合作而民主。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5)
教育人文主義(Humanism):(1)

背景:(1)
進步主義運動的餘緒:進步主義運動雖然在1950年代後
逐漸沈寂,但其觀念深刻地滲透教育的人文主義之中,
如以兒童為核心、教師的非權威角色、專注於學童的主
動和參與、合作與民主的教育面向神等。
存在主義的影響:存在主義強調個人價值與個體獨一無
二的獨特性,也對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有所啟發,使得人
文主義教育理論比進步主義更加強調個人的價值與個人
生命存在的意義性。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個人價值
與自我實現的觀念,也增強了人文主義教育理論的人文
精神,尤其是自我實現的概念在於協助個人去發現、追
求、成為與發展真實的自我與全部的潛能。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6)
教育人文主義(Humanism):(2)


背景:(2)
浪漫主義教育學者的批評:1960年代狂飆世界的浪漫思潮與
革命思想亦影響到人文主義,其對於學校壓抑健全個人發展
採取全面的批判,並透過通俗讀物宣傳人文主義的思想,都
對於人文主義的發展有所助益。
代表人物及重要著作:代表人物有赫爾特(Holt)的「兒童是
怎麼失敗的(How Children Fail)」、柯爾(Kohl)的「三十六
位兒童(36 Children)」、考舍(Kozol)的「早年的夭折
(Death at an Early Age)」、丹尼森(Dennison)的「兒童的
生活(The Lives of Children)」。
人文主義的教育原理:(1)
教育領域內的人文運動,其核心就是企圖建立良好的學習情
境,使得兒童可以免於激烈的競爭、嚴酷的訓練和失敗的恐
懼。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7)
教育人文主義(Humanism):(3)

人文主義的教育原理:(2)
人文主義者尋求擺脫大部份學校的「智性監獄(jail
mentamy)」,而企圖提供一個可以引導學生個人成長的學習
環境,因此,人文主義者認為教育的最基本目標自始至終都
集中在自我的實現,而非成為知識的專家。
人文主義者提出,教師藉著與學生個人或小團體一起工作,
可以很容易地達到目的。

學校制度的形成:人文主義教育者對個體的強調,在引用
到學校教育時卻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差異。最具影響力的有
下列三種途徑。
開放的教室:是想提供一個學習的團體,在其中的教師與學
生能工作在一起,最早是尼爾(Neill)所創的夏山學校
(Summerhill School)。
自由的學府:企求要發展「自由兒童」,尊重兒童意見、想
法,並透過民主方式決定。
沒有失敗的學校:學校要建立起溫馨的人際關係,促使學生
對愛的需求和自我價值感到滿足。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8)
教育人文主義(Humanism):(4)

人文主義簡要概念:
融合存在主義、進步主義、人本主義心理學、浪漫
主義。
開放的教室。
自由的學府。
沒有失敗的學校:提供「愛」與「自我價值」。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9)
永恆主義(Perennialism):(1)

背景:(1)
起源:出現在1930年代,主要是對進步主義的一種反動。
永恆主義學者認為基本的真理、心靈、理想、實在、知識及
價值,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學校教育應重視培養自由博雅的人,所以,博雅的人文學科
成為傳統教育課程之主流。
民主的社會,全民都需要施以博雅教育,學校教育應重視的
是學生的思考與溝通,而不是為工作求溫飽而施以職業訓練。
代表人物及重要著作:


世俗取向永恆主義的代表人:赫欽思(Robert Maynard
Hutchins)與阿德勒(Mortimer J. Adler),他們共同編輯了
「西方偉大經典(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
宗教取向永恆主義的代表人:馬瑞坦(Jacques Maritain),代
表羅馬天主教的影響力,也更強調精神、神學及多瑪士觀點。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10)
永恆主義(Perennialism):(2)

永恆主義的教育原理:(1)
人是理性的動物:人之所以異於動物,仍在於其理性的智性,
這是人類最獨特且最有價值的特徵;赫欽思曾說:「人能否
真正成為人,端賴其是否能學習運用其心靈。」
人的本質具有共通性,所以應為每位學生提供相同的教育:
教育制度的目標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社會應該一致:「就
是使人更像一個人。」
知識有其共通性,所以對每位學生都應該教授基本的教材:
教育正意味著教學,教學正意味著知識,知識是真理,真理
每個地方都是相同的,所以教育也應該相同。學校教育應重
視學生的啟思,使學生能掌握永恆的真理所在,進而在人群
社會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教育活動應以教材內容,而非學生為中心:永恆主義的學習
重點側重啟思的訓練,學習推理也是很重要的,但啟思的教
育較為艱為,亦可培養學生堅忍的意志,並能養成自動、自
發的行為。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11)
永恆主義(Perennialism):(3)


永恆主義的教育原理:(2)
過去的經典是人類知識和智慧的寶庫,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與我
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經典的偉大在於其博雅性(classic),博雅適用
於不同的時空,而且,經典所處理的問是,與所呈現的觀念,並不
受制於「不斷變遷進步」的律則。
教育的經驗是生命的預備,但並不是真實生活的情境:對成人理性
狀態而言,重視與人相處的品德,為人處事之道,培養一個理性的
人。
永恆主義簡要概念:
對進步主義的反動,認為永恆比實用主義的「流變」真實得多。
強調心靈、理性以及過去的偉大遺產,反對將教育視為一種職業訓
練。
重視相同的共通基本教育與偉大經典。
教材為中心的教學。
重視博雅教育。
教育為生命的預備,人人發揮理性過生活。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12)
精粹主義(Essentialism):(1)

背景:(1)
起源:出現在1930年代,主要是以對抗進步主義。
精粹主義同意永恆主義的看法,認為進步主義的教育活動太
軟性(soft)了。(就學習成果而言較低)
精粹主義沒有單一的哲學基礎,受到觀念論、實在論的影響,
並受到「有教養的公民(concerned citizens)」的支持,認
為學校必須回復紀律,並加強基本學科的教學。
精粹主義採取較保守的立場,重視學校傳遞真理知識的功能
遠甚於學校的改造。
1938年,組織了「精粹主義美國教育促進委員會」;1950年,
組織了「基本教育委員會」,具體規劃了正式教育的課程架
構。
1960年,對教育人文主義的反動則是有名的「回到基本(back
to the basics)」;1980年,全美卓越教育委員會發表了
「國家在危機之中(A Nation at Risk : 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報告書,規畫了5種新基本課程
(Five New Basics)。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13)
精粹主義(Essentialism):(2)


背景:(2)
1970年代與1980年代初期,除了對基本學科的重視外,也推
動了4R-讀(Read)、寫(Write)、算(Arithmetic)、宗教
(Religions)成為教育的中心。
1987年赫西在「文化素養:所有美國人應該通曉的知識
(Cultural Literacy : What Every American Needs to
Know)」一書中,用「核心知識(Core Knowledge)」取代「文
化素養」一詞;並成立「核心知識基金會(Core Knowledge
Foundation)」。
精粹主義的教育原理:(1)
學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教授基本知識:教育的中心要務就是
教授一些基本的學科內容與技術,使學生精熟,讓學生成為
日後公民社會的一員。
學習是困難的工作,需要紀律的配合:大多數的基本學科仍
得靠直接的方法(如:記憶與練習)才能竟其功;雖然興趣已
被證實是一種動機的力量,但努力仍然比興趣來得垂要;故,
老師必須從旁協助,以外力督促學生完成指定的作業。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14)
精粹主義(Essentialism):(3)

精粹主義的教育原理:(2)
教師是教室權威的來源:教師深刻了解學生需要的
東西,並熟暗各種學科教材的內容與邏輯順序,以
及如何呈現教材;且教師是成人社群的代表,亦應
受到尊重。

精粹主義與永恆主義的比較:(1)
拉卡斯(Christopher Lucas)歸納的4個共通性:(1)



它們都同意技術的實用性、效率化應臣屬於永恆智性、精
神、倫理等通識教育的目的上。
它們都同意教育的重點是要傳遞及吸收從社會文化遺產孕
育出的基本學科內容。
它們都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努力、紀律、自制的重要,反對
只顧及立即性需求的滿足與興趣。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15)
精粹主義(Essentialism):(4)

精粹主義與永恆主義的比較:(2)
拉卡斯(Christopher Lucas)歸納的4個共通性:(2)

它們均持保持的立場,著重課程的連續性:小學重視三
R(讀、寫、算)的教學,中學重視各教材學門的系統指導
與介紹,大學重視博雅教育為基礎的探究上。
喬治奈勒(George F. Kneller)歸歸的4個差異性:




精粹主義對於智性啟發的強調,沒有永恆主義來得強烈,
他們比永恆主義更重視學生對周遭自然與社會環境的調適。
精粹主義比永恆主義更願意吸收進步主義的一些方法。
永恆主義堅信過去文化遺產是沒有時間性的,而精粹主義
則重視過去文化遺產是研究現在問題的可能來源之一。
永恆主義較重視高等教育之層面,而精粹主義則比較重視
中小學層面。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16)
精粹主義(Essentialism):(5)

精粹主義簡要概念:
教授基本知識。
努力與紀律。
教師是權威的來源。
重勤勉與學科知識。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17)
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1)

背景:
起源:1930年代經濟普遍不景氣,主要以改進及重建社會經
濟脫序的現象。
1932年康茲(George S. Counts)發表「學校敢於建造一個新
的社會秩序嗎?(Dare the School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s ?)」一書,提出在總體經濟制度與民主政治原則基礎
下,建造一個新的社會秩序。
傳統學校被認為是被動的傳遞文化遺產,而重建主義則認為
學校應主動的引導社會改革;1930年代,康茲(Counts)與洛
格(Harold Rugg)被視為「前衛思想家(Frontier
Thinkers)」,係杜威對社會進步觀念的延伸,故重建主義的
哲學基礎是建立在實用主義之上。
代表人物:布來彌德(Theodore Brameld)著有「教育哲學的
類型(Pattern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邁向重
建的教育哲學(Toward a Reconstruct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教育即力量(Education as Power)」。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18)
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2)

重建主義的教育原理:(1)
世界正處於危機之中,如果不能解決這些迫切的問題,人們
必將走向毀滅之途:世界正史無前例的面臨了經濟、軍事與
社會的嚴重問題,已經到了無可忽視的地步了。
解決世界問題的唯一之途是建立一個計畫的社會秩序:科技
時代增進了彼此的互賴性,但也造成「文化遲滯
(culturallag)」-物質充足、精神匱乏之情形,重建主義認
為國際間若能放棄對物質資源的爭奪而致力於合作,將使人
類更美好。
正式教育是重新建造社會秩序的主導力量:布來彌德等認為,
學校不應著重社會現狀的維持,而是要成為改革社會的積極
力量,有秩序的將社會導入未來之中。
教學方法必須建立民主的原則之上,這植基於認可大多數人
的智慧,行動必須以最能解決人類問題為依歸:布來彌德認
為教師處理爭議時,是需要經過自由民主的討論,最後都會
有清楚的共識,但也會產生「不切實際的信心(utopian
faith)」現象-提出改革的人過於樂觀,但實際推行時卻沒有
如此大的成效。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19)
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3)


重建主義的教育原理:(2)
如果正式教育是解決當代世界危機的方式,它必須主動的教
授有助於社會變遷的內容:教育必須喚醒學生對體問題的意
識,鼓勵他們去解決這些問題,教育的目的正是要揭露人類
文化所面臨的問題,提出良善解決方案的共識,進而重建世
界的文化。
重建主義簡要概念:
改進並重建社會。
強調社會民主與教育機會均等。
協助學生知道人類遭遇的問題。
教師是改變與重整的媒介。
重視現在和未來的趨勢。
運用社會科學的研究法。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20)
未來主義(Futurism):(1)

背景:
起源:1930年代,杜佛勒(Alvin Toffler)發表「未來的衝擊
(Future Shock)」一書,回應日益暴增的知識科技,而提出
一個嶄新的教育理論:「為了應付未來的衝擊,必須建立一
個超工業的教育制度;為達到目的,必須由未來,而非由過
去,來尋找目標與方法。」
1982年,約翰。奈斯比德(John Naisbitt)在「大趨勢」一書
中提出:「全美十大趨勢」。1990年又在「二○○○年大趨
勢」一書中規劃了:「1990年代的世界趨勢與因應之道」。
1990年代初期,杜佛勒再度疾呼要重視教育的未來取向,而
且再度強調多樣化學制的功能;學校若要使人在第三波的社
會中過得更好,高選擇的制度應該要充分取代低選擇的制度。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21)
未來主義(Futurism):(2)


未來主義與重建主義的比較:
未來主義不特別強調學校能導引社會變遷,只希望人們能先有充分
的準備,以便以明智的方法處理日新月異的世界。
兩者都希望透過教育而達到「美好的未來(a preferable future)」,
未來主義為重建主義的修正與擴展。
古鐵克(Gerald L. Gutek)提出「未來主義」與「發展理論
(development)」係由重建主義衍生而來的當代運動。
影響教育環境的因素變遷:寇門(Phild H. Coombs)提出。
經濟的變遷:1970年代,人力過剩發生教育性失業、人力流動的失
調發生人力外流現象、石油危機造成經濟不景氣與通貨膨脹、服務
業的成長使大力市場趨於兩極端。
政治的動盪:1970年代,開發中國家民族主義高漲與民權意識的抬
頭、開發國家呈現文化、語言、宗教及種族上的歧異、許多國家接
受難民及其他遷入者而產生許多問題、中共採開放政策造成東西方
文化教育上的交流。
人口數量上的變遷:1970年代,開發中國家人口增加被低估、開發
國家轉移教育經驗但也造成開發中國家城鄉差距的擴大、非正規教
育獲得重視。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22)
未來主義(Futurism):(3)

未來主義的教育原理:
具有動態變遷的特性:簡而言之,從有形的變化要推想、預
測未來會有什麼變化,就是「動態變遷性」。未來主義強調
的是:人必須具有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心理準備,但在
事實上,人類於面對未來的當時,必須具備有「以萬變來應
萬變」的心理建設,所以,「動態的變遷性」才是未來主義
及真正明日世界的一個特性,也是未來主義的主要研究基礎
論點。
具有未來導向的特性:我們已無法用過去的方法來看未來的
社會,因為過去的人無法經歷現在種種變遷的快速且富進步
的生活,所以我們必須提出一套未來導向的思考方法,認為
教育不能只提供受教者二十世紀的知識與技巧,必須教他們
應付二十一世紀生活所需的知能與態度,亦即要提供受教者
接受未來導向的訓練。
科技整合化:未來是一種整體的現象,當個人面對未來多變
的社會環境時,一個人一生中將有更多改變職業和工作的可
能,因此,未來主義的學者主張:在教育過程中應培養受教
育者的轉業能力,由此上述可看出,科技整合的觀點是最重
要的,也使最合時宜的。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23)
未來主義(Futurism):(4)

未來主義的簡要概念:
具有動態變遷的特性。
具有未來導向的特性。
科技整合的觀點。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24)
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1)

背景:
起源:1930年代,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或稱批
判理論(critical theory),企圖經由社會的轉換,而終結各
種宰制的形式。
批判教育學有點黏重建主義,又不太黏未來主義。
佛拉利(Paulo Freire)的「受壓迫者教育(Pedagog of the
Oppressed)」一書開風氣之先,提倡:「經由低階層草根教
育(grass-roots education)的發展,使其關注自身所處政治、
社會、經濟之權益,從而改變舉世主流文化,以迎向更健康
的未來」。
後現代學者著重知識的主觀性(subjectivity),並視知識為
權力,深深影響了批判教育學。
馬可蘭(Peter MeLaren)認為學校課程不僅僅只是學科的學習,
更代表著對特定生活方式的介紹,應被視為是「文化政治學
(cultural politics)的形式。
批判教育學傳承了重建主義的精神,賦予學校革命的角色。
季胡(Henry A. Giroux)認為,學校是新的知識形成的場所,
拓展新的空間,使知識的生產成為可能。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25)
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2)

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
起源:20世紀中葉後,有些人把多元文化主義視為一種革命
的工具,並把多元文化主義與批判教育學聯繫在一起,以史
莉特(Christine E. Sleeter)的著作「多元文化教育作為一
種社會行動主義(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sm)」一書為兩者聯繫的佳作。
多元文化論者認為,少數團體的聲音必須解放,使其故事能
成為所有人共享的遺產。
多元文化教育也是一種運動,目的在矯正過去社會、經濟和
政治上的不義。
女性主義(Feminism):
教育中的女性主義也是批判教育學的一個支流。
女性主義者不僅致力於課程改革,開拓婦女研究之領域,也
致力於增加女性進入教育的權力結構。
諾丁(Net Noddings)在「學校中關懷的挑戰(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一書中提到,女性主義者很敏銳的感
受到人際關係、美感經驗、情緒在學校教育的知識建構中所
扮演的角色,更期待能擴大這份關注。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26)
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3)

批判教育學的教育原理:
教育是培養人的善意:霍克海默認為教育的目標在於培養人的
「善意」(good will)。一個理性社會乃是個人自由發展的條件,
合理的考慮和自由的服從已經取代了以往教育型態中的奴役和屈
從,過去教育的權威結構,現在已改為儘可能依據教育原理來教
育兒童。
教育有促使人成熟的功能:阿多諾認為人的未成熟是受到文明的
壓抑契機,或是社會的「異質性」所造成的,而教育可以促使意
識與理性的結合,教導人如何去面臨挑戰。因此,教育的目的是
為了培養出成熟的人,也就是能自律、自我安排的人。
教育在於養成分析、判斷、批判與理性的能力:馬庫色認為教育
功能在於訓練學生分析歷史與社會的發展與改變,改善生活條件,
進而獲得良好的機會;教育可培養學生形成理性的本質,社會有
了理性,就能使一切具有秩序,客觀地批判與判斷。
教育具有大眾文化傳播的功能:哈伯馬斯認為社會是由一群人相
互「認同」而組成的,社會存在是有秩序的,社會進步具有進化
性質,社會中每一分子需要互相溝通的,所以社會文化就是大眾
文化,因此教育被視為是一種「大眾文化」的傳播。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27)
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4)

批判教育學的簡要概念:
文化商品化(Adorno)。
文化工業消除自我意識。
反工具理性。
批判實證科學之經驗分析與因果律對人的宰制。
強調主體性。
對科技與意識型態宰制的批判。
意識型態來自於不相稱權力關係,互為主體之溝通解放意識
型態宰制。
Habermas的溝通基本條件—普遍語用學:可理解性、真實性、
正當性、真誠性。
科技應有適切定位→並非批判科技本身的目的理性,而是針
對科技之運用於政治沒有民主公開的討論。
最終極的關懷為:人類理性自主的維護與闡揚,重建個人與
社會生活世界間之合理關係。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28)
行為主義(Behaviorism):(1)

背景:(1)
起源:20世紀中葉,原本只是一個心理學領域的理
論,受到自喻「現代人」的教育學者所重視。
主要根源的三種意識型態:



實在論:特別重視「自然律則」,行為主義重視有機體的
探討,希望發現人類行為的通則,以為掌握人類行為的技
術奠基。
實證論:由孔德提出,並將人類歷史分成三個階段:
神學階段:人們企圖以精神或神來解釋事物。
形上學階段:人們以本質、成因、內在原則等來解釋
事物。
實證階段:人們重視觀察與可測量的事實。
唯物論:以物質與運動的律則來解釋實體,它反對任何訴
諸心靈、精神、意識的信念。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29)
行為主義(Behaviorism):(2)

背景:(2)
俄國心理學家巴夫洛夫(Ivan Pavlov)的制約實驗,為行為心
理學發端。行為學派之父華生(John B. Warson)承襲了巴夫
洛夫,認為人類的行為是一種制約反應,此觀念被「教育萬
能論」的學者所宗。
行為學派實植基於自然科學的假定中,企圖去發展人的科學,
故史欽那認為:「行為主義是人類行為科學的哲學。」

行為主義的教育原理:(1)
人類雖然是高等發展的動物,但一些基本的學習方式與動物
無異:人是複雜的自然有機體,是自然的一部份,可根據對
動物的實驗,來發現人類的學習行為的規則,進而改良教學
的技巧,以適用於人類。
教育是行為工程的過程:人類的行為受制於其環境,透過對
環境增強的布置而強化,經由處罰而消弱,如此正是教育要
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以塑造可欲的行為。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30)
行為主義(Behaviorism):(3)

行為主義的教育原理:(2)
老師的角色是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史欽那認為只
要運用良善的正增強,老師布置良善的學習情境,
就可以讓學生有可欲正向學習,歐茲曼(Harold
Ozmon)和卡雷佛(Sam Craver)曾經歸納了在教室中
行為塑造的流程:(行為目標、正增強二大核心)






界定可欲的行為,以及何者是待改變的行為,並確定測量
的方法。
排除足以干擾學習環境的刺激,布置最適合學習的環境。
當可欲行為出現後,選擇適當的增強物。
當可欲行為出現時,必須立即增強,才有助於行為的塑造。
當可欲之行為已有初步的型態時,逐漸減弱增強的次數。
評估結果,以及對未來發展的再評價。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31)
行為主義(Behaviorism):(4)

行為主義的教育原理:(3)
教育的規準應建立在有效、經濟、精確與客觀之上:行為技
術應用在系統處理、廣告與銷售上,成效卓著,故商業界希
望學校應用行為技術培養人才,也造成學校重視「績效
(accountable)。

行為主義的簡要概念:
個體行為是在生活環境中學習的。
人類會選擇並繼續有利或可獲獎賞的行為、避免受罰,而形
成行為模式。
在課程與教學方面強調行為目標。
在課程內容方面強調由簡而繁累積而成。
強調基本能力的訓練。
主張採用各種教學媒介進行進行個別教學。
提倡教學設計或系統設計的模式 。
主張開發各種教學技術。
贊同教學績效、成本-效應分析和目標管理。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32)
反學校宣言(Deschooling

Theory):(1)
背景:
起源:1970年代進入教育革命的領域,由伊利希(Ivan
Illich)出版「沒有學校的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一書
發其端。
伊利希的社會秩序立場是「反機構化(antiinstitutionalism)」與「反設施化(disestablishment)」。
伊利希認為學生被「學校化(schooled)」,也就是說學校制
定某種制度能產生特定期待的功能,卻同時也可能產生預外
的情況,例如:學生被標籤化,學生沒有選擇學習內容的機
制。故,其認為學校制度是人類美好生活的敵人。
反學校宣言要求癈止學校的建立,並取消所謂的「義務教育
法」,同時,其贊同建立「教育憑證(vouchers)」或是「助
學金(tuition grants)」的制度,如此可以讓受益人決定如
何花費這些錢。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33)
反學校宣言(Deschooling Theory):(2)

反學校宣言的教育原理:
伊利希認為良善的教育體制:
 它應提供管道,讓所有想學的人,都能在他們一生的任何
時刻,獲得有用的資源。
 要使所有希望與他人分享自已知識的人都能找到想從他們
那裡學到知識的人。
 要使任何想要提供一己洞見者,皆有機會提出其觀點。
伊利希在沒有學校的社會中,為使人們能得到教育,建構了
四個「學習網(learning webs)」或是「教育網絡
(educational metworks)」:
 教育用品服務網絡。
 技能交換網絡。
 夥伴選配網絡。
 專職教育工作者網絡。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34)
反學校宣言(Deschooling Theory):(3)

反學校宣言的的簡要概念:
學校假借把知識智慧變成行為特點的機構,而成為
衡量人們聲望和權力的關鍵。
欲打破學校神話,建立器物(thing)、楷模
(model)、同儕(peer)、前輩四種網絡學習。
學校成為文憑主義與儀式場所。
官僚體系下的權力控制:法令的潛在。
意識型態中的「反教育」現象,即階層化、標準化、
政治化。
第六章 當代教育理論(35)
結論:



每一個教育理論都植基於形上學、知識論與價值論,
但教育理論家並不用哲學用語來說明。
教育哲學的功能就是要喚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認真去
檢討教育理論背後的哲學假設,並提供一個概念工具
去評估這些理論。
在二十世紀教育理論裡,進步主義所致力的教育立場
實居於核心,它引起了各種對教育基本問題與教育實
務不同的探討。
第七章 哲學的分析運動(1)
哲學的分析運動:(1)




分析哲學(Analytic Philosophy)可以看成是對傳統哲學目
標與方法的一種反動;它不是一個哲學的派別,而是一種
運動,強調「做哲學(doing philosophy)」。
分析哲學則是以「分析(analysis)」、「檢證
(verification)」、「澄清(clarification)」活動對以往
哲學的省思、批判出發,而發展出獨特的哲學之路。
分析哲學是當代思潮研究的趨勢,二十世紀是語言的世紀,
許多學科將研究重點集中在人類語言,哲學亦不例外。
分析哲學主要是企圖藉分析自然語言中字詞(words)的意義
及字詞間的邏輯關係來解決哲學問題,如決定論、懷疑論、
因果關係等。
第七章 哲學的分析運動(2)
哲學的分析運動:(2)
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在「邏輯哲學論叢
(Tractathgus Logico-Philosophicus)」揭示了分析哲學
的目標:
哲學的目標是在於對思想的邏輯澄清。
哲學並不是一組學說,而是活動。
哲學並不是要產生許多哲學命題,而是要去澄清命題。
哲學思想不應是曖昧不清的,其工作正是要使之清楚,並且
清楚界定哲學範圍。


分析哲學家認為,純粹知識是科學的工作,而非哲學,
哲學的角色應定位在批判式的澄清上。
在廿世紀前,分析是澄清語言的方法,目的在使哲學
命題能被了解;晚近則將語言本身的正確使用即視為
目的,並不製造哲學命題,而專注在對別人所下陳述
的澄清。
第七章 哲學的分析運動(3)
哲學的分析運動:(3)

當代的分析哲學深受「語言分析(linguistic
analysis)」與「實證論(positivism)」的影響。
語言分析:


羅素(Bertrand Russell)和懷德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在「數理原則(Principia Mathematica)」認
為數學具有清楚的邏輯特性,而一般語言的使用卻不然。
英倫學者摩爾(George Edward Moore)認為語言分析的對
象應該是日常的語言和一般常識,而不是科學數理語言。
實證論:


孔德(Auduste Comte)認為知識應建立在感官及客觀科學
的探究之上。
維也納學圈視哲學為一種科學的邏輯,他們的思想模式被
稱為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其主要目標是企
圖為所有的科學尋求共通的術語系統與概念系統。
第七章 哲學的分析運動(4)
哲學的分析運動:(4)


分析哲學是一個哲學運動的統稱,包含了邏輯實證論、
邏輯經驗論、語言分析、邏輯原子論及牛津學派…等。
分析哲學的主要哲學論點:觀念分析學派繼承邏輯實
證論,為分析哲學的主要學派,因而分析哲學又稱
「語言分析哲學」或「觀念分析哲學」。
哲學的難題是語言混淆所造成的困惑。
哲學的問題應集中於定義的清晰明確。
哲學的功能應限於純粹的描述性。
字義的解釋仰賴於「用法的真正情況」與使用的「語言結
構」。
第七章 哲學的分析運動(5)
分析的教育哲學(Anslyt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


分析哲學家對教育最重要的啟示不在以實質的哲學命提作
為教育的基礎,而是以哲學的方法—邏輯的語言分析法—
來為教育作批判,澄清一切教育命題的語意含混和邏輯謬
誤,使教育者對於一切教育理論和實施,重作新的思考而
獲的正確的結論。
英國教育分析學家皮德斯(R. S. Peters)曾經指出,長時
間以來,教育哲學一直被認為應該形成一種高層次的導引,
以指導教育實務,形成學校組織。其認為教育有三個規準:
合價值性(Worthwhileness):價值,有些是主觀的,在選擇
教材教法時,便有不同的價值觀,必須符合當時當地的價值
觀。 。
合認知性(cognitiveness):教材的內容,必須使學生得到廣
博而又精深的知識。
合自願性(voluntariness):教學方法須合自願性,教師要如
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意願,使學生能主動積極的學
習,便是優良教法的分辨規準。
第七章 哲學的分析運動(6)
分析的教育哲學:(2)


分析哲學家謝富勒(Israel Scheffler)曾說:「教育
哲學的目的,在明顯的改善我們對教育的理解力,用
以釐清我們的概念,以分析的方法,構成了學習與教
學、品格與理論、教材和技能、可欲和適當的陶冶方
法所關聯的信、論辯、假設和判斷。」
教育意涵:分析哲學在教育上的影響即是產生倫敦學
派的教育分析哲學。
教育哲學任務:教育哲學的任務在於進行教育觀念的分
析,分辨思辯的玄思與分析的批判。
教育的概念分析與規準:教育分析哲學做的即是分析教
育的概念,並進而提出判斷教育、非教育與反教育的規
準。


教育的概念:根據謝富勒的分析,教育是一個本質爭議性、
複合性,是工作—成效關聯與多樣態歷程的概念。
教育的規準:根據皮德思的分析,符合價值性、認知性、
自願性規準的活動才算是教育活動。
第七章 哲學的分析運動(7)
分析的教育哲學:(3)




分析哲學家謝富勒(Israel Scheffler)曾說:「教育
哲學的目的,在明顯的改善我們對教育的理解力,用
以釐清我們的概念,以分析的方法,構成了學習與教
學、品格與理論、教材和技能、可欲和適當的陶冶方
法所關聯的信、論辯、假設和判斷。」
分析的教育哲學,不僅僅是澄清教育工作者所使用的
語言,也澄清教育工作者的一些概念,以及應用這些
概念的過程、基本前提、目標等。
分析哲學家們不作規範性的陳述,他不告訴老師或學
生應該如何或不應如何,也不針對教育活動作價值判
斷,關注讀書、思考、學習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們希
望透過分析而澄清事物。
分析哲學家們發現,科學家們在從事活動前,都會先
建構一個理論的模式,他們認為如法炮製也會有益於
教學,運用模式,將有助於混沌概念的釐清與教育專
業的提升。
第七章 哲學的分析運動(8)
分析的教育哲學:(4)

教育意涵:分析哲學在教育上的影響即是產生倫敦學
派的教育分析哲學。
教育哲學任務:教育哲學的任務在於進行教育觀念的分
析,分辨思辯的玄思與分析的批判。
教育的概念分析與規準:教育分析哲學做的即是分析教
育的概念,並進而提出判斷教育、非教育與反教育的規
準。


教育的概念:根據謝富勒的分析,教育是一個本質爭議性、
複合性,是工作—成效關聯與多樣態歷程的概念。
教育的規準:根據皮德思的分析,符合價值性、認知性、
自願性規準的活動才算是教育活動。
第七章 哲學的分析運動(9)
分析哲學批判:(1)

分析哲學為教育哲學開創了許多新頁:
它促使教育工作者更敏銳地審視許多教育術語。
為教育研究的專業面提供更精確的基礎。
促成了批判的態度,使教育工作者在面對教育問題、各
種口號時,能從既定的成規中走出。

分析學者們堅持在從事哲學的建構中,「分析」是唯
一有意義的方法,那麼分析哲學不可避免的會有下列
的缺失:
過度窄化了它自己,這使得它無法滿足當代複雜社會、
生活與教育的需求。
分析哲學混淆了哲學的目的與方法。
分析哲學本身的形上學與知識論預設。

1970年代,羅逖用「鏡子(mirror)」來嘲諷分析哲學,
只不過企圖反映實體真實面貌的假定而已。
第七章 哲學的分析運動(10)
分析哲學批判:(2)


後現代主義解構論者指出,分析哲學本身的主張禁不
起哲學的分析,因為我們不可能不帶任何假定的從事
哲學分析。
批判教育學及女性主義學者認為,分析哲學作為一種
哲學分析工具,隱藏著科學及男性霸權的預設,這使
得其他無力者被安置於附屬的地位。
第七章 哲學的分析運動(11)
分析(anslytic)哲學與綜合(synoptic)哲學:



分析哲學家們體認到,分析只不過是從事哲學的一種
獨特模式,對許多特定的問題,仍有其他模式可資取
法。
梭爾提士曾經以「並行性(in tandem)」來表示「分析」
哲學與「世界觀(world-view)」哲學兩者的關係;在
此關係中,分析的技術可以用來澄清,並更富精確化,
使綜合的哲學體系更能被掌握與理解。
佩瑞特(Richard Pratte)在「教育哲學:兩個傳統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 Two Traditions)」中
指出:「教育哲學不能只立基於方法論之上;教育哲
學也需要一個規範的基礎。」
第七章 哲學的分析運動(12)
結論:




分析哲學企圖從傳統哲學關注的視野中走出,但是他
們也無法更有效的說明自己的立場。
哲學角色的四個立場:綜合、思辨、規範與分析,必
須加以整合。
將分析哲學視為從事哲學唯一可行模式,固然有其嚴
重的缺失,但我們也不應否定分析哲學對於教育的貢
獻。
分析哲學是要使教育學者在從事這種哲學活動時,能
更有助於思辨、規範與綜合式目的的達成。
第八章 建立一個教師個人的教育哲學(1)
教師個人哲學的需要:




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會把他的生活哲學帶進教室。
每一個人都有一套生活哲學或教育哲學,這並不是說每個
人都有一套明確好的(或壞的)哲學,也不意味著每個人的
哲學觀都是深思熟慮的;通常都是下意識(subliminal)的。
教育工作者都是漫不經心的運用其哲學(hip pocket),他
們在行動時並沒有去思考為何要如此。
夏米斯(Samuel Shermis)有很深刻的感悟:「所有教育的
課題,最後都是哲學性的。」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有一個「慎思明辨
(consciously examined)」與「全盤考量(thoroughly
considered)」的教育哲學,四個很堅實的理由:
幫助你了解最基本的教育問題所在。
從對這些問題的各種回應之道中,能更理智的評估其利弊得
失。
幫助你澄清、探索生活與教育的目標。
引導你發展一個內在一致性的觀點與外在世界脈絡下的教育
方案。
第八章 建立一個教師個人的教育哲學(2)
發展教師個人的教育哲學:



學習教育哲學的目的是要你運用基本的哲學課題來面對學
生,以及審視重要的教育回應之道,以作更好的思考與評
估,使教育行動更為明智。
每一個哲學學派的體系都致力於以一種整合的、非衝
突的方式去解決生命問題。
教育工作者如對其世界觀不加思索,是有愧職守的,
並須有下列二點體認:
經由教育哲學的課題與回應之道的思考,而發展一種智慧的
信念,促成教育的成功。
將這種哲學智慧的成果置於專業與個人生活的基礎之上。


教育工作者應採折衷(eclectic)主義,要從每一個哲學學
派與教育理論中去選擇「最好」與「最有用」的形式。
有助於教育工作者發展個人的教育哲學的二種立場:
規劃一個心目中的哲學架構與教育目標。
用「歸納方法」從實務中歸納哲學。
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對自己、對學生,以及所處的
環境盡全責,發展一個慎思熟慮的教育哲學。
第八章 建立一個教師個人的教育哲學(3)
教師個人教育哲學的實踐:






一個良善教育哲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了達成教育目的的方
法,它本身並不是一個目的。
教育哲學只是掌握幾個主要教育歷程的基本因素之一。
在教育決策歷程中,教育哲學應是主要,而非唯一的考量。
要實行你個人的教育哲學理念時,你也必須考慮你的哲學
觀與你服務所在地的哲學立場是否一致。
哲學的建構是一個永不停止的歷程,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
你必須不斷汲取新知,當你的知識與教學經驗不斷的拓展,
你也必須隨時發展你的教育哲學。
個人生活與教育哲學的建構是一個思想與實務不斷奮力向
前的連續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