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讲座
章长城
主讲人简介
工作经历:
(1)政府机关工作经历: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
(2)高等院校工作经历: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系。
现任职务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副主任。
联系方式
移动电话:13971559795;
工作Q Q:284618704
个人网站:www.zhangchangcheng.com
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二、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
紧迫性
主
要
内
容
三、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历史、现
状与前瞻
四、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的若干
特色经验
五、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
基本思路
六、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
式的创新
“在我们同学中间,有
的漂洋过海了,有的经商下
海了,有的投奔沿海了,有
的当公务员遨游宦海了,就
我沉入了书海,结果是面对
着无边苦海!”
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几个
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二)什么是社会工作者?
(三)专业社会工作是怎么起源和发展的?
(四)社会工作都有哪些服务对象和基本功能?
(五)社会工作遵循着什么样的专业价值和工作
方法?
(六)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是什么?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管理与
服务领域,以利他主义为指导,遵循“助
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综合运用各种专业
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
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
解决社会问题的职业活动。
对社会工作的误读:将社会工作等同于志
愿工作、社区工作以及群团工作。
关于“助人自助” ”(help them help themselves)
通常,人们对社会工作“助人自助”核心价值
理念的理解有两种:
其一,将“助人自助”理解为“帮助他人,使
其能自助”,即社工助人并非单纯提供物质的帮助,
而是致力于案主(client)自信、勇气和能力的恢复,
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帮助他们重新走上社会正轨。
这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特征可用谚语概括为:与其授
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其二,将“助人自助”理解为“社会工作者在
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这种助人自
助的专业特征可用谚语概括为:送人玫瑰,手有余
香。
1、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
如果说医生的职责是为人们医治生
理上的疾病,那么,社会工作者的
职责首先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
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从最初
的施舍、慈善行动发展而来的社会
工作一开始就带着鲜明的助人的特
征,成为一种充满爱心的崇高的事
业。
2、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
为了培养具有社会工作专门知识和技能
的人才,许多国家都在大学里设立了社会
工作学院或社会工作系,培养社会工作的
学士、硕士和博士。一些国家还设立了社
会工作教学委员会,以规范社会工作专业
课程的设置,推进社会工作教学的发展。
我国于1988年下半年开始初建社会工作专
业,目前,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学科下的
一个分支学科。
3、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
美国的一位学者在《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中说:
“一种新的职业已经并且正在我们鼻子底下日渐成
熟,这就是社会工作。人们过去曾把社会工作想象
成一种手挎菜篮去帮助穷人的活动,现在,社会工
作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手段去解决各种
各样社会问题的职业。”
4、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社会工作已具备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①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社会工作不是人们日
常生活中的守望相助,也不是出于怜悯之心的个人
帮忙,它是基于人的权力与尊严、社会的公平与进
步等一系列理念而产生的理性的助人活动。
②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则,从而保证了职业行为
的规范性。有一整套的工作方法、价值观、操守、
伦理道德等。这套体系已经日益制度化,并在社会
上获得普遍认可。
③有专门的机构和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从
而确保社会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
社会工作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我国社会工作广
泛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减灾救灾、公益慈善、
优抚安置、社区建设、扶贫开发、就业服务、教育辅
导、卫生服务、司法矫正、人民调解、人口计生、信
访调处、青少年服务、残疾人服务、为老服务、婚姻
家庭服务等工作领域,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
制和高度分散特点。简单的说,有人群的地方就应有
社会工作。
民政工作承担的养老、助残、扶孤、济困等功能,
均属于社会工作范畴。
社会工作特点
•
•
•
•
强调助人自助。“助人自助”不是指在帮助
他人同时帮助了自己,而是指社会工作者运
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他人改善环境、
提升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强调专业性。社会工作具有独特的专业课程、
理论、方法和价值体系。
强调实践性。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必须扎根基
层、服务一线才能实现其价值。在教育培养
模式上,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强调职业性。社会工作是一门职业,需要建
立相应职业制度体系。
(二)什么是社会工作者?(参照中组
部研究班的研讨结论)
社会工作者/师
社会工作人员
社会工作人才
社会工作师(者)——习惯看法
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
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
业方法,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
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
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
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
术人员,通常简称“社工”,他们被认
为是“社会工程师”。
拿工资的雷锋
他们以职业化的姿态
将专业的技巧和手法
融入“助人”之中,
使“助人”成为一个
提供专业化服务的
“工作岗位”,这个
讲求敬业、责任、专
业、创新、协作、规
范,超越传统三百六
十行之外的新“行
当”,就是“社会工
作”。
社会工作师(者)——中组部研究班
社会工作师(者)是指经过社会工作
专业教育或培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
资格,在特定机构注册登记的社会工
作人员
社会工作师(者)是社会工作发展高度职业化及
专业化的产物,在国际上是通用且严格的称谓
在我国,根据人事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和民政部颁布的有关规定和办法来具体界定
名
内
称
执照模式
授证模式
注册模式
容
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专业协会或其
他授权单位
法定的注册机构,如专业协
会
资格主要看学历水平,拥有
规定的学历则予以注册
资格要求
在一定学历的基 通过考试方式对专业知识
础上,采用笔试、 和技能进行测评,合格者
面试、资深同工 授予证书
推荐的方式考取
执照
必须获得认证,通过者不
仅可以从事专业活动,还
可使用“社会工作者”的
专业头衔
注册后即可从事专业活动,
受注册机构规章条例的管制
权力义务
必须考取执照;
须严格遵守政府
法规以及专业守
则;无执照不得
从事社会工作
认证目的
确保所提供服务
的专业水平
保证从业者达到一定的基
本能力标准
确保从业者具备一定的专业
水平
管制程度
门槛最高,采用
纪律处分机制进
行管制
门槛介于执照与注册两种
模式之间;同时受投诉和
纪律处分机制管制
门槛最低,分强制性注册和
自愿性注册两种方式
美国
中国内地
香港、英国、加拿大
认证主体
代表国家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水平级别和评价方式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分为初、中、高三个
级别,分别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
社会工作师。《暂行规定》主要规定了助理社会工
作师、社会工作师的职业水平评价制度,高级社会
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具体办法另行制定。助理社会
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实行全国统一大
纲、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
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合格者,将颁发人事部
(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人事部
(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民政部共同用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由
民政部或其委托的机构进行登记服务。
我国的证照管理体系
评价手段:笔试
专业技术人才资格证书
证
照
管
理
体
系
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
管理部门:原
人事部,现人
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部
评 价 部
门 : 人
事 考 试
中心
评价对象:
专业技术人
员(脑力劳
动为主)
管理部门:原
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现人力
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
评 价 部
门 : 职
业 技 能
鉴定所
评价对象:
技能型人才
(体力劳动
为主)
行业主管部门资格证书
评价手段:鉴定
无序
社会中介引入资格证书
2008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试情况统计
助理社会工作师
打印日期:2008-09
考区
报考人数
实考人数
参考率
合格人数
合格率
湖北省武汉市
663
599
90.35
239
39.90
湖北省黄石市
102
97
95.10
34
35.05
湖北省十堰市
65
54
83.08
3
5.56
湖北省随州市
16
11
68.75
0
0.00
湖北省宜昌市
261
233
89.27
41
17.60
湖北省襄樊市
31
30
96.77
11
36.67
湖北省鄂州市
0
0
0.00
0
0.00
湖北省荆门市
9
5
55.56
1
20.00
湖北省仙桃市
37
36
97.30
5
13.89
湖北省天门市
6
6
100.00
1
16.67
湖北省潜江市
7
7
100.00
0
0.00
湖北省黄冈市
230
219
95.22
18
8.22
湖北省孝感市
174
165
94.83
22
13.33
湖北省咸宁市
14
10
71.43
1
10.00
湖北省荆州市
42
41
97.62
11
26.83
湖北省鄂西自治州
47
42
89.36
8
19.05
湖北省神农架
0
0
0.00
0
0.00
湖北省省直
114
106
92.98
48
45.28
江汉油田
0
0
0.00
0
0.00
合计
1818
1661
91.36
443
26.67
社会工作师
打印日期:2008-09
考区
报考人数
实考人数
参考率
合格人数
合格率
湖北省武汉市
581
481
82.79
31
6.44
湖北省黄石市
130
126
96.92
1
0.79
湖北省十堰市
190
174
91.58
1
0.57
湖北省随州市
11
8
72.73
0
0.00
湖北省宜昌市
386
344
89.12
18
5.23
湖北省襄樊市
135
124
91.85
2
1.61
湖北省鄂州市
0
0
0.00
0
0.00
湖北省荆门市
37
33
89.19
0
0.00
湖北省仙桃市
55
53
96.36
6
11.32
湖北省天门市
22
22
100.00
0
0.00
湖北省潜江市
35
34
97.14
3
8.82
湖北省黄冈市
413
385
93.22
2
0.52
湖北省孝感市
250
235
94.00
5
2.13
湖北省咸宁市
151
111
73.51
0
0.00
湖北省荆州市
159
145
91.19
5
3.45
湖北省鄂西自治州
50
47
94.00
0
0.00
湖北省神农架
0
0
0.00
0
0.00
湖北省省直
126
98
77.78
8
8.16
江汉油田
0
0
0.00
0
0.00
社会工作人员
社会工作人员是指职业从事社会
工作的人
——一般并不将志愿者或“义工”包括在
内
——可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也可以
在社区、民间组织甚至企业中供职
社会工作人才
社会工作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
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
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社会工
作教育和理论研究等工作,为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
积极贡献的人员
社会工作人才就是在相关领域德才兼备,创造性
地进行工作,并作出积极贡献的那些人
(三)专业社会工作是怎么起源和
发展的?
1、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的兴起
作为一种专业性的社会服务活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
工作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是伴随
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浪潮而逐渐产生和发展
的。专业性的社会工作之所以能起源、发展并成熟于
西方发达国家,其诞生的主要历史背景至少包括四个
方面内容:
一是社会问题的大量涌现。
“社会工作”的起源跟英国出现“羊吃人”
的社会现象有直接关系。“羊吃人”的圈地
运动致使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不
少人沦为游民、乞丐。与此同时,由于宗教
改革,英王室剥夺大量的教会财产,从原教
会土地上被赶走的农民,也纷纷进入了城市,
城市的无业者与贫民骤增,社会动荡不安。
此外,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与完成,无产阶级
相对贫困化问题、城市人口暴增问题、环境污染问
题、流浪犯罪问题等严重的集群性社会问题也摆在
了所有英国人的面前。为了缓解社会矛盾,维持国
家的稳定,157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下令开
征“济贫税”,兴办“教养院”,以收容流民。
1601年女王又正式颁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
这是一部被后人称之为社会工作领域中首次涉及相
关内容的法律法规。不仅如此,工业革命产生的大
量社会问题,还促进了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的产生,
这也是社会工作产生的重要源头。
二是社会福利的广泛实践。
社会工作起源于慈善事业和社会救助,《济贫法》颁
布后,改变了以往单由教会或个人开办济贫事业的做法,
奠定了政府主持社会救济的义务基础,并建立了初步的救
济行政制度和工作方法。此后,欧洲许多国家纷纷效仿英
国,由政府介入和干预济贫,并出现了慈善组织协会,以
有效、合理调配社会资源帮助城市贫民,出现了睦邻组织
运动,以建立社区中心为载体,进行社区改良活动,帮助
城市贫民。
随着社会福利在各国的广泛实践,社会工作被纳入了
社会福利体系并在预防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保障人民生
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类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作用。
三是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
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
社会工作迈向专业化的重要基础。
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日益精细的
专业化分工,使得社会服务所需的技术
越来越专业。以社会福利部门的分工为
例,从原本单纯的宗教慈善救济,分化
为政府部门、民间机构、志愿组织与商
业保险公司并行的模式,并且以法律、
规章等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来维持社会
运行。
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分工的需要,
社会工作实践活动逐步转变为一
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借助于专
业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专业教育
为依托、以权威机构为代表、以
受过专业培训的受薪人员及专门
化的社会机构为主要载体的专门
性职业。
四是科学知识的不断进步。
当近代文明社会的曙光驱逐了中世纪的黑暗后,
科学知识的生产与创造不在受到宗教力量的不
当干预和钳制。欧洲国家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
动下,迎来了一个科学繁荣、理性至上的新时
代。这一时期,社会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心
理学借助实验方法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些
都为社会工作迈向专业化提供了理论和思想源
泉。特别是,社会福利观念从“个人责任观”
向“社会责任观”的转变,对社会工作的发展
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915年,美国慈善矫治委员会主席佛雷
克斯诺(Abraham Flexner)发表了《社会工
作是专业吗?》的著名演说,第一次提出了
社工专业性问题。两年后的1917年,被称为
“专业社会工作创始人”的芮奇蒙德(Mary
Richmond)出版《社会诊断》,第一次把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和职业进行研究,使
社会工作正式成为一种有组织、有系统、有
专门知识与科学方法的专业和职业,同时,
它也被赋予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
用的使命。
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逐渐
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总之,
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贫民救济或慈善事
业,多半由教会或私人兴办,后由政府
逐渐负责办理。最初是无组织的个人施
舍或慈善事业,后逐渐发展成有组织的
社会救济或社会服务工作,最后形成全
国性的社会安全制度。
2、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专业制度的形成: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及其社会
地位,社会工作教育与培训的作用,社会工作者的组
织。
工作领域的扩大:从传统的弱势群体到各种有需要
的人士,从对弱势人群的服务到关注公共问题;
工作思路的拓展:从救济、救助到发展性的服务,
从治疗到预防;
工作方法的发展:直接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小组、
社区,间接社会工作方法-社会行政、社会工作研究;
助人价值观的变化:从施舍到服务,从帮助到协助,
从自上而下到平等合作,专业主义与文化敏感性。
(四)社会工作都有哪些
服务对象和基本功能?
正常人是否是社会工作的服务对
象?
1、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1)基本对象——弱势群体
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即那些不能维持
正常社会生活从而需要他人帮助的个人
和群体,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
(2)扩大对象——全社会
针对全社会的福利服务,包括一切
需要帮助的人。正常生活遇到困难的人
都可以成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如心
理咨询、儿童智力开发、邻里关怀等。
2、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1)治疗功能(诊断和解决问题,
减少社会代价)
(2)预防功能(预防问题发生,增
强社会预应力)
(3)发展功能(开发社会资源,促
进人的发展)
(4)稳定功能(介入社会危机,维
护和谐稳定)
(五)社会工作遵循着什么样的专
业价值和工作方法?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基本信念
(1)尊重案主的尊严与独特性
(2)要保密,尊重个人隐私权
(3)案主自决的权利
(4)要尽职,保证服务品质
(5)要和睦相处,协调相关专业
案例
•一位十六岁的中学生怀孕了,
孩子的父亲是她的同学。她
该怎么办?社会工作者应与
之讨论并帮助她作出选择。
案例
第一种选择是人工流产。其积极的结果是迅速
解决问题,消极的影响包括手术费用、寻找医生时
可能遇到的麻烦、手术给肉体带来的痛苦等等。有
些人也许认为流产是不道德的。
第二种选择是生下小孩并亲自抚养。积极的结
果是她尽到了作母亲的职责,消极的结果是她将因
此而面对抚养费、学习和来自社会的一系列问题。
第三种选择是生下小孩并和孩子的父亲结婚。
虽然这样作的积极结果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完整的
家庭,但这对仅十几岁的男女学生真的有结婚的打算
吗?
案例
第四种选择是生下小孩送给别人抚养。
积极的结果是她的孩子将活下来并生活在一
个家庭里,消极的结果是她将作为一个生过
小孩的中学生而面对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闲
言碎语、送走小孩时她将面临的痛苦和悔恨。
社会工作者不能替她作出决定。应该由她
自己以自己的价值观权衡各种选择的积极结
果与消极结果并作出最佳选择。但是,社会
工作者可以帮助她认真地思考她的处境和各
种选择。
个人信息传递协议
※※咨询中心个人信息传递协议
※※咨询中心工作人员(社会工作人员姓名)向(案主姓名)请求传递有
关(案主姓名)的个人信息。信息将被传递给
姓名
职位
机构
地址
所传递的信息如下:
(接受信息者及其机构的名称)在使用所收到的信息时必须遵守以下要求:
表2.1 个人信息传递协议
我确知所传递的信息,我检查过所传递的信息并确认了其准确性。我知
道我有权随时以书面的形式撤消这项个人信息传递协议。我同样知道我签署
或拒绝签署这项个人信息传递协议可能带来的结果。
我已经阅读并理解了(或者通过他人的代读和讲解理解了)这项个人信息
传递协议。
这项个人信息传递协议的有效期至 (日期) 止,除非在此之前我以书
面的形式撤消了该协议。
(案主签名)
(签名时间)
(见证人签名)
(案主保护人签名——如有必要)
(签名时间)
(见证人签名)
(※※咨询中心代表签名)
(签名时间)
2、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个案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技巧,
协调可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为案主
提供直接的一对一的服务,以协助案
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达到与社会、
环境的良好适应。
对象:个人或家庭
(2)小组社会工作
——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协助工
人增强其社会功能,以及更有效地处
理个人、群体或社区的问题。如义工
领袖培训
(3)社区社会工作
——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本着助人的价
值观念和专业技艺,与其所服务的社
区居民一起工作,推动与居民福利有
关的社会行动的开展及社区方案的制
定。如社区养老
案例——社会工作人员帮助提高服务质量
某区政府会议室里挤满了人。其中,除了参加每月
例会的干部与工作人员之外,都是该区某街道的居民。
这些居民平时从来都不参加区政府的每月例会,可今天
他们却挤在会议室里,兴奋地议论着什么。
原来,该区政府打算把一块地卖给开发商,建设高
层写字楼。居民们得知,这些都达30——50层的写
字楼即将耸立在他们居住的房屋前面。距他们的房屋不
到50米远。每一位居民都担心这些庞然大物将会挡住
他们房屋的光线,他们花钱买来的房子因此将成为“残
废房”。同时,居民们还感到十分愤怒——这么大的事
竟然不通知他们就要作出决定了。于是,当他们得知今
天的会议将讨论决定这件事的时候,就不约而同地来到
了会议室。
案例——社会工作人员帮助提高服务质量
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十分理解居民们的担心与愤怒,并表
示将提供机会让居民门审查建设计划。一位居民气愤地说:
“如果这一次不是我们碰巧知道了这件事,你们岂不是就
秘密地作出了决定?”工作人员此不无言以对。
最后,在区政府工作的社会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建议:
在距居民住宅100米以内的范围内进行任何施工,都要
事先通知有关居民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大多数居民对此提
议感到满意,这让他们有机会发表意见,阻止不利于他们
的“秘密决定”。结果,在社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政府
与居民之间进行了有益的交流,避免了使居民产生被剥夺
居民权的感觉。政府与居民双方都从社会工作人员的建议
中受益。
案例:公开曝光
一家私营企业职工宿舍的条件十分的恶劣:屋顶漏雨、
门窗破裂、下水道不通、老鼠、蟑螂四处横行。职工们怨声
不绝,也曾多次派代表与企业主交涉,但都无济于事。一位
社会工作人员了解了这一情况之后,先后采用采用了“教育、
劝说、调停、谈判”等策略,但都没有解决问题。最后,社
会工作人员决定采取公开曝光的方法迫使企业主作出改变。
他不仅集中了所有的职工,而且请来了电台、电视台和报社
的记者以及市总工会的有关人员。在这些人的面前,企业主
显得十分狼狈,公开承诺立即着手整修职工宿舍。
(4)社会工作行政
——依照行政程序,通过协调运
用各种资源,将社会福利政策转
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以实现政
府或机构特定社会福利目标的过
程。
(5)社会工作研究
——社会工作者或机构利用科学的方
法所进行的与社会工作实务有关的研
究,其目的在于提供社会工作实务知
识并提高社会工作实务的有效性。
注:1、2、3为直接方法,4、5为间接
方法
社会工作
年龄
目标
方法
儿童
社会工作
治疗性
社会工作
直接
社会工作
间接
社会工作
青少年
社会工作
预防性
社会工作
个案
社会工作
社会行政
老年
社会工作
发展性
社会工作
团体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
研究
社区工作
社会行动
(六)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是
什么?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接案
预估
计划
实施
评估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知识、方法、技巧)
结案
服务流程
典型工作任务
项目一:接案
接案准备
初次面谈
建立关系
项目二:预估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预估报告
项目三:计划
设定目标
制定计划
签订协议
项目四:实施
改变个体
改变环境
问题解决
项目五:评估
过程评估
结果评估
项目六:结案
结束服务
结案报告
跟进服务
接案报告
二、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
必要性和紧迫性
•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说: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
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
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
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
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
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
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一)社会管理体制的逐步改革和完善
1、改革悖论:中国经济奇迹与“救火式”的社
会管理
2、中国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3、社会改革有望成为当前中国主体性的改革
4、逐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
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1、改革悖论:中国经济奇迹与“救
火式”的社会管理
(1)中国经济奇迹:GDP高速增长
“MADE IN CHINA”现象;
“世界工厂”!
(2)发展困境:“救火式”的社会管
理
两个观察视角:上访与群体性事件;
压力锅社会,减压阀?
河北保定依棉集团数千职工集体徒步进京‘旅游’
事件
“2009年4月3号上午,河北保定依棉集团数千工
人从厂区门口出发穿过保定城区,称要步行沿107
国道到137公里以外的北京进京“旅游” 。
当时北京很紧张,石家庄很紧张,保定市很紧张,
派了大批的人和工人谈判,说你们不能这么到北
京去。工人回答说我们到北京旅游错了吗?没有
错,哪条法律说我们不能到北京旅游。劝的人又
说你们不能这么多人到北京旅游。工人马上回答
他们,哪一条法律说这么多人不能到北京旅游啊。
再说你们不能这么走到北京旅游。工人说我没有
钱怎么不能到北京走去呢。形势非常紧张,最后
保定市没有办法,当场向工人表态,说你们的问
题我们都解决。工人说我们现在没有问题了,我
们只是旅游的问题,你看我们没有拿上访材料,
没有打标语口号,我们没有问题,我们不上访,
不告状,我们旅游。”
2、中国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
阶段
1、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
报告会提出中国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2、将社会建设提到新高度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最大
亮点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六大建设。
3、社会改革有望成为当前中国主体
性的改革
1、“三步走”的改革路线图:先经济改革(一部
分人先富起来),然后社会改革(共同富裕),
再政治改革(社会主义民主);
2、经济改革已基本成功,但“与自然为敌”和
“与社会为敌”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进行战略调
整;
3、新时期社会改革应成为主体性改革,而经济改
革和政治改革应为辅助性改革。(“休克”疗法
不可取,渐进式改革是理想选择!政治改革需要
相应的社会基础才能成功!)
4、逐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
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1998年机构改革明确提出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宏
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对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
制做出了专门的论述。
(二)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大量涌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的社会转型时期,是史无前
例的“千年未有之变局”。
由此西方社会曾经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我国也
逐渐凸现出来,诸如就业困难、贫富悬殊、犯罪吸毒、
群体性事件以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一
系列复杂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仅靠传统的、
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和工作手段已难以适应,需要有
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通过聘用大量职业的社会工作
者来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
贫富差距各国都有,并
将长期存在,问题是不
能太大。贫富悬殊是
社会的振荡器。对此,
马克思打过一个比方:
房屋不管多小,只要左
邻右舍差不多,他都不
会有太大意见。可是,
一旦旁边耸立起大厦,
他就会感到自己小得
可怜了,就会不满意了。
贫富悬殊日益扩大:中国已是世界最不平等的
国家之一。
•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小农经济传统的国家,
自古以来就有大同和平等的理想:
• 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
• 老子:“损有余而奉不足”;
• 庄子:“富而使人分之”,主张无为。
• 近代以来的康有为追求的是大同,孙中山的理
想也是“天下大同”。
• 历史上,被统治者用于造反的理论武器就是
“均贫富,等贵贱”。
“韦伯难题”。科
层制和市场理性是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
斯·韦伯提出来的,
认为是现代工业社
会无法规避的伴生
物,但他又认为这
一社会是不合乎人
性和平等理想的,
因而是现代化的一
道难解的难题。
2015/4/9
*
洛伦斯曲线
a
b
c
基尼系数
收入分配
最小
最平均
次之
次之
最大
最不平均
0.4是 “警戒水位”
基尼系数
收入分配
小于0.2
收入分配绝对平等
0.2--0.3
收入分配比较平等
0.3--0.4
收入分配基本合理
0.4--0.5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0.5以上
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国际通用的标准
最新中国贫富标准线 你属哪个层次
超级大富豪:年收入在5000万以上
大富豪:年收入在1000—5000万
富豪:年收入在300—1000万之间
富人:年收入在100—300万之间
高产者:年收入在30—100万之间
中产者:年收入在15—30万之间
低产者:年收入在8—15万之间
穷人:年收入在3—8万之间
很穷的人:年收入在1—3万之间
非常穷的穷人:年收入在5千—1万之间
穷得没衣服穿的人:年收入在1千—5千之间
(三)传统社会工作模式的制度性缺陷
我国原有的社会工作,绝大多数都是由行政系统来完
成的。传统的行政型社会工作,其任务是由上级逐级下
达的,大量的是由居委会承担。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基本
上是以行政干部和准行政干部身份出现的,他(她)们大
都没有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包括一些社会工作专门
机构的工作人员也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上面千条
线,下面一根针”,现行体制中的居委会干部什么都要
做,难以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这种行政型社会工作模
式在新的历史时期已无法高效地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
题,要求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参与其中来解决。
(四)社会工作发展现状的非专业特性
我国的社会工作在工作方法、工作理念、从业
人员的数量、工作范围、社会认可程度、专业研
究机构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系统理
论、专业权威、专业理论守则、专业文化乃至社
会认可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迫切要求我国的
社会工作向专业化与职业化方向发展。同时,我
国的社会工作在由舶来品向本土化迈进的过程中
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巩固这些成果,使
我国的社会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必须走专业
化和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五)全民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历来被称为老百姓的“安全
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
社会工作人才作为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传递者,在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逐步建立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社会救助来讲,截止到2011
年2月我国有城市低保对象2308.4万,农村低保对象
5214.8万,重点优抚对象623.0万。此外,还有残疾人
口8296万,孤儿57.3万,为他们提供基本社会服务的任
务非常繁重。对此,虽然政府需要尽责,但也迫切需要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供社会服务,保障困难群体、特殊
群体和优抚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使他们能够共享改革
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六)建设和谐社会与增强政府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人们对享有权力的人的地位
的自觉承认和对其命令的服从。
三种合法性:传统型权威的合法性(官僚集
权社会)、魅力型权威的合法性(老一辈革命
家)、法理型权威的合法性(公民选举);
和谐社会、民生、以人为本都是从传统文化
中寻求合法性资源,社会工作是增强政府合
法性的现代手段。
三、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的历史、现状与前瞻
(一)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历史
沿革(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四阶段:引入期、中断期、
恢复发展期、全面推进期)
引入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初,
社会工作开始从西方引入中国。总体特点:
零散,缺乏制度保障,作用有限。
中断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取消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特点:单位体制
解决问题模式,社会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
恢复发展阶段:1989年至2006年;
1989年北京大学恢复设立全国第一个
社会工作专业,招收第一批学生,开
启了我国社会工作恢复发展的新历程。
全面推进阶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作出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决
策部署,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春
天到来,从此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快速发展时期。
1987年9月,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社会科学
领域取得了合法的席位。当时,民政部特邀了一
批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国
家教委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在北京马甸举行社
会工作论证会。这次会议,不仅确立了社会工作
专业的学科地位,而且,还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社
会工作发展作了舆论准备和组织准备。
1988年,民政部资助北京大学设立了改革开放
后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随后,各级民政院校及其
他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和课程。截止
目前,全国已有200多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
部分省市还建立了“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自学考
试制度,初步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
体系,每年毕业学生近万人。
2003年1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要加强
“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即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建设。
2003年上海市率先建立了社会工作者职
业资格制度。同年,江苏省建立了社会工作
者水平等级考试制度,浙江省建立了社会工
作与管理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制度。北京、天
津、福建、重庆、广州、宁波等城市也在社
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试
点。
2004年7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社会
工作国家职业标准》,从工作标准角度规
定了社会工作这个职业的工作要求、理
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社会工作者》职
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社会工作者
四级、 社会工作者三级、 社会工作者二
级、社会工作者一级(分别相当于国家
职业资格四、三、二、一级)。
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
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
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
法》,从适用范围、职业性质、职业水平级别、
考试组织实施等方面,对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
平评价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
考试考务工作做了规定。这两个文件的出台,首
次从国家制度上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了专业技术人
才范畴,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
度正式建立,为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
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
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
11日在北京举行。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
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依托,
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新内容。
“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
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
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
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
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
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
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
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
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
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
会服务水平。”
——摘自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六中全会以后,中央建立了由
中组部牵头,人事部、民政部、
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司法部、
财政部、卫生部等部委参与,
工、青、妇和残联等部门协助
的社会工作人才建设模式。
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出席2006年
12月12日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
指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
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是要适应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造就一支
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
队伍。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度重视
选拔培养经济建设人才那样,高度重
视选拔培养社会工作人才。”
2006年12月12日,民政部在深圳市召
开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
进会。12月13日,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
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在深圳市正式成立。作
为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的专业咨
询机构,专家委员会将负责编写考试大纲、
培训教材,指导建立考试题库,指导命题
和阅卷工作,提出考试合格标准,以及完
成民政部交办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
等其他工作。
2007年2月15日, 民政部下发《民政部关于
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民
办函〔2007〕50号,计划从2007年开始,集中2
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
区建设、残障康复、优抚安置、社会公益类民间
组织和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进行试点,普及社会
工作知识,储备社会工作人才,明确社会工作岗
位,积累社会工作人才评价经验,为中央有关部
门制定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法规提
供依据,为民政系统和民政范围全面推进社会工
作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条件。
2008年6月28日至29日,我国举行了首
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13.3
万余名考生走进设在全国各地的考场,参加
考试。其中广东、北京两地的报名者突破万
人,分别为1.5万余人和1.2万余人。
全国助理社会工作
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成
绩公布,首批助理社会工作师、
社会工作师诞生。共有24191人
通过考试,其中,20086人获得
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
4105人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
证书。
2008年9月
2008年10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民
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
见》(人社部发[2008] 84号)明确提出
“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以社会工作
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这是
中国首次对民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
提出专业技术要求、并将其专业技
术要求定位于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
随着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全面
开考,岗位设置也提上了日程。同时,根
据民政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责
分工,民政部对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
证书的人员进行登记。社会工作者职业水
平证书登记管理办法和继续教育办法也已
经相继出台。
人事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民政部联合
颁发的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将社会工作者纳入
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更符合社会工作需要很强的专
业背景和相关培训的行业特点,代表着中国社会工
作证照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当然,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社会工作
职业资格证书强调的是岗位资格体系,属职业技能
鉴定资格证书;人事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与民政部联合颁发的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强调
的是专业技术体系,属专业技术人才资格证书。两
套认证体系可以并存和相互补充。
中国首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诞生
2009年7月2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首次
批准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
位教育试点工作。
社会工作硕士(“Master of Social Work”,英
文缩写MSW)是国家今年增设的一种专业学位,
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
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
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
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
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
室《关于开展社会工作硕士
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
知》(学位办[2009]44号)精
神,全国首批开展社会工作
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
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一共有33
所,其中部委属院校18所,
地方高校15所。
2010年第二批新增社会工作硕士专
业学位的授权院校一共25所,其中
部委属院校14所,地方高校11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300万社会工作人才目标
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全文发布,该纲要
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包括
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
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六
支人才队伍建设。
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
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
中央十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社
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2011年10月13日,中央十八部委联合印
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社工意见》)
(二)解读18部委《关于加强社会
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社工意见》是中央层面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大局出发,制定的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
才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
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社工意见》
的发布实施,是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里程碑,
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全
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1、在发展定位上
第一次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界定为“具有一定
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
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
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
禁毒戒毒、司法矫治、人口计生、应急处置等领域
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
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解决社会问题、
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
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2、在发展思路上
以人才培养为基础
以人才使用为根本
以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
以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
3、在发展方向上
24字方针
党的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突出
重点、立足基层、中国特色
4、在发展目标上
在队伍建设上:2015年,我国社会工作专
业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
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 ;
在制度建设上 :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政策
法规体系 ;
在环境建设上 :形成认知认同社会工作专
业人才、共建共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
设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与发展环境。
5、在发展政策上
培养:职业道德建设、开展专业培训、发展专业教育
评价: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
使用:城乡社区、相关单位、社会组织、社会服务部
门四类主体的岗位开发和人才使用
激励:建立健全以薪酬待遇、岗位津贴、社会保险、
奖励表彰为主要内容的激励保障制度
保障措施: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完
善的经费保障机制
6、在发展举措上
7项具有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的重大工程与计划
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
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程
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培养引进工程
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工程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计划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
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
7、在发展力量上
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
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推进格局 。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高度分散的特点。
(三)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
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全面推开和
逐步完善,随着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
不断拓展和逐步深入,随着社会工作
专业实践逐步介入不同社会服务和管
理领域,中国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
才队伍建设在以下十一个方面值得关
注。
1、社会工作专业化
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特定的职业领域朝向
专业化发展是现代化的主要趋势之一。
社会学家涂尔干(E. Durkheim)认为职业的
专业化与分工是整体社会发展之趋势,是近代
社会变迁的结果。
涂尔干的分化理论(箭头表示因果关系)(Malcolm Waters,1994:298)
相关论述
“专业和一般行业并无不同,不过专业必须提
供高度特殊化的知识服务,因此,就专业而
言,必须包括三种重要的特征:
1.从事专业必须有精博的知识,专业的态度,
和经过教育团体的训练,所获得用以服务人
群的技能;
2.从事专业必须遵守服务重于报酬的原则;
3.从事专业接受同业公会的约束,和遵守道
德信条。”
资料来源:转自曾中明(1981, 97-98) 所引美国百科全书
按照格林伍德对专业的分
析,社会工作专业化是指
社会工作在系统理论、专
业权威、社会认可、伦理
守则和专业文化五个方面
逐渐发展、成熟和完善的
过程
教育层面的专业化
1987,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吉林
大学、厦门大学等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
专业。
1989,北京大学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9,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
等33所高校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试点工作。
初步形成了涵盖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
教育的专业化教学体系 。
应“中国教育在线”之邀全面解读社会工
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章长城,2009)
社工继续教育现场
实务层面的专业化
与蓬勃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相比,在实际工作
部门中社会工作专业化推进的速度则相对要缓慢一
些。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都没有受过
社会工作的专业训练,并且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仍
然由政府机构或者政府主导的机构在推动,没有形
成独立的专业化社会工作机构体系和社会工作的专
业人才队伍。
尽管从2004年以来,实践领域中的专业化步伐不
断加快,但中国的社会工作在总体上仍没有摆脱
“行政性”和“非专业化”的状态。
2、社会工作职业化
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是指社会工作的劳动
岗位逐步成为社会所认可的职业并向精
深发展形成体系的过程,主要包括工作
岗位的开发、任职资格的确立、专业知
识的运用、道德守则的完善、职业工作
者的产生等。
许多今天看来相当专业的职业人员,在相当长
的历史时期都处于非专业或半专业的境地。例
如外科医生在早期中世纪大多由理发师兼任,
1540年,经英格兰国王批准,还成立了理发
师、外科医师联合会,并为此举行了庄严的仪
式,直到1745年,英王乔治二世敕令成立皇
家外科医学会,外科医师与理发师才真正分道
扬镳,并逐渐确立起外科诊疗与教育的基本架
构。
注:理发店门前的转花筒灯——由蓝红白三色带组成,
欧洲中世纪没有专业的医生,一般疾病由放血疗法治
疗,而理发师就充当放血师,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
表静脉,白色代表绷带。作标牌用,相当于饭店门口
挂一个酒幡。后世一直沿袭下来,只是内容有所不同。
“社会工作师之专业角色与社会任务由历史
传统之慈善工作者,宗教信仰之超度众生
者,帝王德政之赈灾济贫者,以至于邻里
街坊之急公好义者沿变到现代工商社会中
之厚生福祉者,心理卫生谘商者,婚姻家
庭之协谈者,心理社会治疗师,以及社会
改革者之专业角色,任务与功能,确实经
过一番很长久之挣扎与努力,才有今日之
局面”。(李宗派,2000:205)
2003年上海市率先建立了社会工作者职
业资格制度。同年,江苏省建立了社会工作
者水平等级考试制度,浙江省建立了社会工
作与管理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制度。北京、天
津、福建、重庆、广州、宁波等城市也进行
了探索和试点。
2004年7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
《社会工作国家职业标准》,从工作
标准角度规定了社会工作这个职业的
工作要求、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
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联
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
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
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次从国家制
度上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了专业技术人才范
畴,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
制度正式建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
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
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
11日在北京举行。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
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依托,
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新内容。
“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
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
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
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
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
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
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
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
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
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
会服务水平。”
——摘自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民政部副部长称中国现有3.5万多名社会
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
2009年12月2日消息,李立国在全国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
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上说,自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立
以来,已成功组织两次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水平考试,先
后产生了27259名助理社会工作师和8418名社会工作师。
社工站成立仪式
3、社会工作规范化
社会工作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
的工程,它涉及到教育、服务和管理
等各个层面。
社会工作教育相对迟滞的规范化建设
长期以来,受制于专业人才的匮乏和学
科建制的不完整,给社会工作的学科规
范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重视实务
的学科,但社会工作师资缺乏相关的学
科背景,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实践教
学普遍不足,教师对教育者、实践者和
研究者三者的关系迷惑不清等问题制约
了专业教育的发展。
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2004年,《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
2006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
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2009年,《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
国家层面的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全面铺开并逐渐完善。与此同
时,上海、深圳、广州等地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的规
范性文件。
迄今为止,大陆已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以评价、审核和监督为
主要内容的证照管理体系。
我国的证照管理体系(章长城,2009)
评价手段:笔试
专业技术人才资格证书
证
照
管
理
体
系
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
管理部门:原
人事部,现人
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部
评 价 部
门 : 人
事 考 试
中心
评价对象:
专业技术人
员(脑力劳
动为主)
管理部门:原
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现人力
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
评 价 部
门 : 职
业 技 能
鉴定所
评价对象:
技能型人才
(体力劳动
为主)
行业主管部门资格证书
评价手段:鉴定
无序
社会中介引入资格证书
4、社会工作标准化
社会工作标准化是指在社会工作实践
中,为获得最佳服务品质和社会效益,
对共同和重复性的社会工作概念、活
动或流程等,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
一系列通用规则,使社会工作管理与
服务达到统一或一致的过程。
香港服务质素标准(Service Quality
Standard ,SQS)
为确保公众获得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贯
彻「以客为本」的精神及加强福利服务
的问责性,社会福利署和受资助机构由一
九九九至二零零零年度起, 逐步推行
“服务表现监察制度”。其中包括津贴
及服务协议、服务质素标准SQS及服务
表现评估。
16项标准
• 标准1 服务资料:服务单位应制备说明资料,清
楚陈述中心宗旨、目标、和提供服务的形式,让
公众索阅。
• 标准2 检讨及修订政策和程序:服务单位应检讨
及修订有关服务提供方面的政策和。
• 标准3 运作及活动纪录:服务单位存备其服务运
作和活动的最新准确记录。
• 标准4 职务及责任:所有职员及有关管理人员及
组织的职务及责任均有清楚界定。
• 标准5 人力资源:服务单位实施有效的职
员招聘、发展、训练……等
• 标准6 计划、评估及收集意见:服务单位
定期计划、检讨及评估本身的表现。
• 标准7 财政管理:服务单位实施政策及程
序以确保有效的财政管理。
• 标准8 法律责任:服务单位遵守一切有关
的法律责任。
• 标准9 安全的环境:服务单位采取一切合理步骤,
以确保职员及服务使用者处身于安全的环境。
• 标准10 申请和退出服务:服务单位确保服务使
用者获得清楚明确的资料,知道如何申请接受和
退出服务。
• 标准11 评估服务使用者的需要:服务单位运用
有计划的方法以评估和满足服务使用者的需要。
• 标准12 知情的选择:服务单位应尽量尊重服务
使用者知情下作出服务选择的权利。
• 标准13 私人财产:服务单位应尊重服务
使用者的私人财产。
• 标准14 私隐和保密:服务单位尊重服务
使用者保护私隐和保密的权利。
• 标准15 申诉:每位服务使用者及职员均
有自由申诉对机构或服务单位的不满,
而无须忧虑遭受责罚,所提出的申诉亦
应得到处理。
• 标准16 免受侵犯:服务单位应采取一切
合理步骤,确保服务使用者免受侵犯。
关于征集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的函(民人教科字〔2008〕50号)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筹
建全国食品分析与抽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等190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
通知》(国标委综合〔2008〕125号)
要求,民政部筹建了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民政部社会工作
研究中心,主要负责社会工作标准化工作。
5、社会工作本土化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外来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进
入某一社会文化区域(“本土”)后,与原有的社会
制度和文化传统相融合,适应当地社会发展需要并
发挥支持功能的过程。
社会工作本土化最早是在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
会工作培训调查时提出的。它被定义为“将社会工作
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
起来的过程。
与西方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社会工作的开展
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
一是社会福利体制的不同,这表现在
国家层面整体性制度安排和设计上有
着显著差异,中国将社会福利制度建
设的重点和优先领域放在社会保障制
度而不是社会福利本身。
二是社会工作(助人)系统的不同,这表
现在中国的以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生活方
式为基础的亲友互助体系和以计划经济为
基础的行政性半专业化社会工作模式上[i]。
[i]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
(04):60
三是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的不同,这表现在民族
性格、生活习惯、教育
水平和宗教信仰等多个
方面。
四是社会工作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不同,这
表现在资源的相对稀缺而不是充斥西方国家
的各种“文明病”,尽管当代中国也出现了
类似于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涌现了大量的
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问题人群,但目前最需要
救助的是那些因为资源匮乏而出现生活困难
的社会成员。
因此,社会工作必须面对中国独特的文化传
统和历史情境,适应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
解决特殊的社会问题。
沃尔顿等人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工作本土化分
成三个阶段:
(1)引进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西方社
会工作的理论和模式,很少考虑本国的文化、
经济差异和西方的社会工作是否在本国适用。
(2)本土化阶段:引进的国家开始意识到,
有必要修正西方社会工作模式中的某些概念,
使其适用于本国的价值观,满足本国的需要,
解决本国的问题。
(3)扎根阶段:指按照本国的环境和制度,
重新组织社会工作职业的方方面面。
6、社会工作国际化
当今时代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大趋势
中,传统的地理区隔在一定程度上被
模糊和“泛化”,世界许多国家和地
区的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并呈现出趋同
的态势,社会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因应
国际化的发展需求。
社会工作国际化是指社会工作突破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分享专业价值、传播专业知识、实践专业技巧
的历史过程。
“许许多多社会工作者奔赴世界各地,他们充
当了政府机构和社会工作领袖的海外工作顾问。
有当公共顾问,也有当私人顾问的。这一运动
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法利等,2005:414)
• 理论界在社会工作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了很
大努力:一方面通过“引进来”的方式,一
大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继被翻译、介绍
到国内,许多最新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逐
渐被国内同行所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许
多国外学者也被邀请到大陆举办学术报告、
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项目合作。另一方面通
过“走出去”的方式,一部分留学生和访问
学者飘洋过海,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攻读学位、
参观考察、访问交流或短期研修,直接与世
界知名学者进行对话沟通。
在理论界的活跃交流带动下,一些公益类
社会工作项目也被相关组织引进或移植到
中国内地。这些频繁的交流与合作意味着
中国社会工作将共享各国的最新研究成果,
进一步拓宽知识基础,检验和锤炼本土特
色的实践方法,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国际认
可的专门助人活动并为世界社会工作做出
自身应有的贡献。
7、社会工作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正朝
着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
迅猛发展,给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
思维方式转变都展现了巨大的空间。
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工作
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
8、社会工作法制化
在社会工作成熟的国家及地区,均有
完备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它们
纷纷通过制定和颁行“社会工作者条
例”、“社会工作师法”等一系列法
律规范,来实现对社会工作行业的全
面监督管理,并从根本上确立了整个
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合法地位。
• 早在1933年,法国对社会工作员
(Travailleurs Sociaux)职业加以立法保
障,只有通过国家考试者,才能获颁国家
专业证书。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于1945年制定了《社会
工作注册法》,至1993年几乎所有州都建
立了社会工作法律制度。
• 英国于1962年制定了《卫生访问专员和社
会工作员训练法》。
日本于1987年5月通过了《社会福祉士
(社会工作师)与介护福祉士(介护工作
师)法》、以及1996年通过精神保健福
祉士法,明定社会福祉士的责任义务。
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在1997年也先后
通过《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条例(第505
章)》和《社会工作师法》。
9、社会工作社会化
社会工作社会化是指在政府的主导和
参与下,以民间社会组织或服务机构
为主体,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逐
步形成一种多方合作、责任共担的社
会工作服务体系的过程。
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通常不是
由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支撑,而主要是由大
规模的民间社会工作机构承担的。以香港
为例,香港的民间社会工作机构是开展直
接社会服务的主体,占整个香港社会工作
机构总数的3/4以上,承担着80%的社会
服务工作。民间机构在提供社会服务的同
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吸纳
和培育专业社工的主渠道,在这类机构中
供职的专业社工占香港注册社工的60%以
上。
2003年2月,全国第一家社工机构——上海乐群
社工服务社在上海浦东诞生。随后,在“政社
分工与合作”架构下的民间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纷
纷设立。
2003年底,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和上海
市政法委的推动和设计下,上海成立了三大全市
性的社会工作机构: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
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上海市阳光青少年社
区事务中心。
截止到目前,仅上海浦东新区就先后成立了9
家民间机构: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上海乐
耆社工服务社、上海浦东中致社工服务社、
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上海华爱社区服务
管理中心、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上海
睿新社区服务中心、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
展中心(徐永祥,2009)。
深圳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处则把培育发展社会
工作机构作为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09年
底社会工作机构将达30家。
10、社会工作多元化
在西方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结构的
急剧变迁,社会生活的日渐复杂,社
会工作已经高度多元化,不仅社工机
构、服务领域、助人方法、案主体系
等已经具备了多样化的特征,甚至连
职业资格认证都已经实现了多元化的
发展。
美国仅“特殊专长专业资格证书”就包括七种
• 学士级个案管理师(C-SWCM)
• 硕士级个案管理师(C-ASWCM)
• 学校社会工作师(C-SSWS)
• 酒、烟、药瘾社会工作师(C-CATODSW)
• 健康照护社会工作师(C-SWHC)
• 学士级儿童、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师(CCYFSW)
• 硕士级儿童、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师(CACYFSW)等。
• 社会工作多元化已经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
必然趋势。
• 首先,从服务对象来看,涉及儿童、青少年、老
人、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社区矫正对象、
戒毒对象等。
• 其次,从服务机构来看,行政性服务机构+半行
政性服务机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
• 第三,从服务领域来看,社会工作者介入的范围
囊括多个社会工作领域。
• 第四,从服务模式来看,个案、小组、社区+督
导、研究、行政。
11、社会工作市场化
社会工作市场化是指在提供社会
服务的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
提供部分有偿服务,实现社会资
源的充分合理配制和服务效率的
最大化。
• “政治市场”、“关怀市场”、“经
济市场”
•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 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志愿失灵
“政治市场”的基本逻辑是以强
制性的公共权力为基础,通过
征税等形式来配置稀缺的社会
资源,用以平衡和满足一部分
社会成员的服务需求,但交易
成本的存本和官僚体制的弊端
极易导致“政府失灵”;
“关怀市场”的基本逻辑是以内
在化的良心为基础,通过无回偿
的利他主义行为来配置稀缺的社
会资源,用以满足公民个体关怀
与被关怀的需要,但依赖于他人
善行的不确定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也极易引发“志愿失灵”;
“经济市场”的基本逻辑是以货币
为交易媒介,通过自愿而公平的
交易来配置稀缺的社会资源,用
以满足特定的服务需要,但大多
数弱势群体支付能力的不足也往
往会产生“市场失灵”。
湖北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
规划(2009—2020年)(草案) 【节选】
一是坚持专业化与职业化相结合的原则,
在专业化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职业化建
设,要将专业教育、职业资格和实际工作
岗位的开发统筹安排;
二是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原
则,要做到既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又参
照国际惯例;
三是坚持循序渐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的原则,按照“成熟一个业务,设置一批
社工”的要求,低起点宽覆盖,循序渐进
地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四是坚持行政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
则,在行政主导的基础上重视培育和发
展公益性民间组织;
五是坚持职业队伍与志愿队伍相结合
的原则,以职业队伍为骨干,以志愿队
伍为补充;
六是坚持专业教育与普及提高相结合
的原则,要对所有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
服务的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培训,使
其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
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工作人员正在给老人们开展社工小组活动
社工帮助聋儿开展康复训练照片
社工在街头向市民作禁毒宣传
社工服务活动
四、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试点的若干特色经验
(一)上海模式
政府主导,民间运作——立足职业化发
展、突出专业化提升、强调多元化推进、探
索社会化运作,形成由主管机关、行业组织、
服务、培训、评估机构组成的相对完善的社
会工作管理与服务体系。
1、从司法领域和体制内部推动
2、政府培育民间组织
3、浦东新区民间组织发展比较快
4、高校优势
5、与国际组织合作较多
上海浦东
1997年,浦东新区从中国青年政
治学院引进了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
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基层相关岗位。
1999年12月,浦东新区社会工作
者协会注册成立,开启了社会工作
专业化发展之路。
2009年12月,全市首个旨在扶持公益性社
会组织的园区——浦东公益服务园成立,
为进一步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提供了新的政
府扶持模式。至今已有包括浦东社工协会、
乐群社工服务社在内的21家社会组织入驻
园区。
(二)深圳模式
党委统一领导、
政府主导推动、
民政部门协调、
社会组织运作、
公众广泛参与。
深圳社会工作发展模式
1、 《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
发展的意见 》及7个配套文件(简称1+7文
件)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
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
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
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职位设置及薪酬待遇
发挥民间组织在社会工作中作用
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
“社工、义工”联动
2、“政府向民间机构购买社工服务”
用人单位提出岗位申请
(报民政局审批)
用人单位公开招标
机构竞标成功,派社工上岗
社工机构
人事管理/专
业指导
用人单位
业务指导
社工
香港督导
专业指导
特点:
1、政府主导,民间运作
A政府培育社工机构(NGO)
B政府购买服务
C民间机构进行人事管理、项目运作……
2、引入香港督导,重视督导人才培养
宏伟的办公大楼
幽雅的办公环境
社工长廊
至诚欢迎您
(三)广州模式
广州——政府+高校+社团
1、政府购买社区服务项目
街道提需求——街道与社团洽谈,后者设计方
案——民政局社工处评估可行性——社团运作
项目
2、高校办社团
广东工业大学——阳光事务中心
中山大学——启创事务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四)东莞模式
东莞“1+9”文件:“岗位购买”模式
政府把需要转移的社会服务细分成一定的
岗位,向民间社工机构公开招标。社工机
构中标后,把机构的社工派到用人单位去
开展服务。如果用人单位觉得社工达不到
服务要求,可以要求社会机构重新选派社
工,甚至可以更换合作的社会机构。
(五)万载模式
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部门密
切配合、整合现有资源、社工义工联动、
公众广泛参与、广大群众受益
农村社会工作,“1+10”文件
摄于江西万载(20090731)
江
西
万
载
西
门
社
区
社
会
工
作
服
务
所
万
载
实
习
生
的
服
务
记
录
(六)珠海模式
探索“机构+院校”模式,社会工作服务
产学研一体化。
(七)北京模式
设立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北京
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与中共北京市委
社会工作委员会(简称市委社会工委)
合署办公。
……
五、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
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思想认识层面:加强社会工作学习教育和宣传报道
(二)组织管理层面:建立领导管理体制和专门工作机构
(三)制度保障层面: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
(四)组织载体层面:建立健全服务性社会工作组织网络
(五)人才保障层面: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吸纳优秀人才
(六)专业素质层面:加强社会工作人员的在职教育培训
(七)实践操作层面:明确社工优先服务对象与介入领域
(八)资金投入层面:采取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融资机制
(一)思想认识层面:加强社会工作学
习教育和宣传报道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全新领域,必须
把宣传报道放在重要位置。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
报纸、杂志和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社会工作人才在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事业进步中的贡献和作用,
注意发现和宣传优秀社会工作人才的典型事迹,提
高人们对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认同度和
知晓度,大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和发挥
作用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组织管理层面:建立领导管理体
制和专门工作机构
一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成立 “党政
一把手”为组长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
组,逐步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
体负责、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管理体制。
二是在民政部门设置相应的综合性社会工作管理
机构,具体承担试点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制度保障层面:建立健全人才队伍
建设的制度体系
(1)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
及人才发展规划 ;
(2)研究制定配套完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社会工作人才
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政策措施.
如《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
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 》及7个配套文件(简称1+7
文件)
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实施方案;②社会工作人才教育
培训方案;③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方案;④社会工作人才专
业技术职位设置及薪酬待遇方案;⑤发挥民间组织在社会工作
中作用的实施方案;⑥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实施方案;⑦
“社工、义工”联动工作实施方案。
(四)组织载体层面:建立健全服务
性社会工作组织网络
(1)建立专业的行业指导机构——社会工作协
会、义工联合会等;
(2)建立专业的社工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
务中心或服务社(乡镇、街道、开发区)、社会
工作服务站或服务所(社区居委会、村委会) 、
社会工作服务点或服务室(单位、村民小组)等。
(注:部分地区的做法是“所”比“站”要高一级)
(五)人才保障层面:积极开发社会工
作岗吸纳优秀人才
(1)督导
(2)专家
(3)社工
(4)义工
具体策略
(1)聘请社工专业本科(专科)毕业的社工直接负
责社工站工作,并推行服务;
(2)邀请社工专业学生进站实习,借实习人手提
供有社工专业化水准的服务;
(3)邀请社工学生或用社会工作方法组织其他专
业的学生成立志愿工作者队伍开展服务;
(4)聘请有意愿及有丰富社会福利服务工作经验
的非专业人士配合执行工作,但需提供足够的在岗
专业培训让他们掌握基本社会工作知识。
社会工作岗位的开发与转换
一是体制内社工岗位的开发
如民政系统内包括以下九类
(1)社会福利类社会工作岗位
(2)社会救助类社会工作岗位
(3)收养服务类社会工作岗位
(4)社区建设类社会工作岗位
(5)优抚安置类社会工作岗位
(6)慈善事业类社会工作岗位
(7)减灾救灾类社会工作岗位
(8)家庭生活服务类(婚姻登记、婚介服务、家庭教育、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社会工作岗位
(9)殡葬服务类社会工作岗位
二是体制外社工岗位的开发
(六)专业素质层面:加强社会工作人
员的在职教育培训
我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起步较晚,大多数从
业人员缺乏专业教育背景,为了提高在职人员的理论水平、
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一方面要组织重点领域的单
位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学习外地的工
作经验,开阔工作视野;另一方面应该借鉴律师、会计师
等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成功做法,出台《湖北省民政系统
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暂行办法》,对在岗或将要上岗人员,
进行必要的社工专业培训,限定时间对已在岗的实际工作
人员进行系统的社工培训,开发适应在职人员特点和需要
的社工专业核心课程,制定培训规划,指定培训院校,分
期分批地进行专业培训。
(七)实践操作层面:明确社工优先服
务对象与介入领域
在社会工作发展的试点阶段,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设必须考虑服务的优先性,要以解决群众最现
实、最直接、最困难的问题为切入点。
因此,社会工作服务的介入领域应该集中在困难
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
治等领域。
具体而言,在城市主要侧重社会救助、社区服务、
残障康复、婚姻家庭服务等领域;在农村主要侧
重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留守儿童和老人服务等
领域。
(八)资金投入层面:采取公共财政为
主的多元融资机制
(1)福利彩票公益金
(2)政府购买服务
(3)吸纳慈善捐助
(4)通过减免税收的形式吸纳企业资金
(5)自筹基金(开展部分收费项目)
引自“1+7文件”(2007年9月)
职务类型
见习期
学历/职称
学位
指导
标准
大学专科
——
3,190
无学位
——
有学位
3,660
第二学位
3,890
无学位
3,890
有学位
4,320
社工士(大专)
——
3,330
十一级助理社工师
有学位
3,720
十级助理社工师
有学位
3,960
九级社工师
有学位
4,510
八级社工师
有学位
4,930
七级社工师
有学位
5,230
大学本科
硕士研究生
六、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
队伍建设模式的创新
(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
的模式构建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带有很强的探索性和
开拓性,试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各地好的经验
和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出带有规律性、普遍适用
性和可推广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为
在同类地区和单位深入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
设奠定实践基础,为管理部门研究制定有关政策、
建立有关制度提供实践依据。
(二)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
队伍建设模式的“微创新”
1、微创新(集成创新)不同于根本性、颠覆式创
新(原始创新);
2、微创新坚持“以案主系统为中心”的原则,以
解决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困难的问题为切入
点;
3、宜昌市夷陵区、伍家岗区民政局、西陵区学院
街街道办事处的试点经验属于“微创新”。
(三)全省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
队伍建设的“三三三制”模式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三三三制”模式是指“三
支队伍”、“三种服务”和“三类机构”。
“三支队伍”是指普通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队伍(普
工)、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社工)和志愿者队伍
(义工),形成“普工+社工+义工”的人才网络。
“三种服务”是指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志
愿服务,形成“公共服务+社工服务+志愿服务”的
服务网络。
“三类机构”是指社区自治组织(居委会、村委会),
社会工作组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服务站
或服务所),志愿组织(义工联合会),形成“自治
组织+社工组织+志愿组织”的组织网络。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一种“主体”经由
“中介”作用于“客体”的历史实践活动。在
“三三三制”模式中,“三支队伍”构成社会
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运作“主体”,三支队伍
的相互分工、有机配合,有利于形成专业人员
和非专业人员互补、社工与义工联动的良性运
转机制;“三种服务”构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设的实施“客体”,三种服务的相互补充、
有机整合,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满足案主系统的
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三类机构”构成社会
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维系“中介”,三类机构
的相互协调、有机耦合,有利于社会工作服务
结束语
立足湖北实际,创新社会管理
引入专业社工,推进社会建设
抓紧试点探索,积累示范经验
提升服务水平,造福广大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