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毛泽东上井冈山的智慧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如何评价毛泽东上井冈山的智慧

毛泽东上井冈山的历史背景:
1、总括: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开始意识到掌握武
装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经历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的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放弃攻打大城市,走
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在文家市决策中决定走农村包
围城市的道路,在三湾改编中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
领导权.1927年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胜利
会师.
2、具体:在部署完秋收起义工作后,毛泽东郑重地
对众人说: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敌强我弱,倘若
暴动失利,退路在哪里?最终选择了井冈山。还可以
说是国民党把毛泽东逼到农村的。
毛为
泽什
东么
智要
慧选
体择
现上
井
冈
山
呢
?
1.井冈山是个保存我们革命实力的好地方, 秋收起义受挫后,起义队伍撤
退到浏阳的文家市。在文家市召开前敌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放弃
攻打长沙,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去立脚的主张。
会后毛泽东率领队伍转战湘赣边界,上了井冈山。当年在秋收起义失败
后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毛泽东选中了井冈山作为落脚地,不能不说是天
才的选择。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山高林密,翠竹长青,山泉淙
淙,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它处于两省四县的交界处,两省即湖南、江
西,四县即遂川、永新、宁冈、酃县,在那湘、赣军阀各自为政的年月
,交界处最容易求得生存。
2.毛泽东注意社会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井冈山市毛泽东经过研究
的,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注意到这个地方了。(1作家叶永烈有以下的记述:
毛泽东此前并未上过井冈山,他怎么会做出如此“天才的选择”呢?求
教于原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朱本良。据他了解,那是毛泽东写《湖南
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在1927年2月20日至23日来到湖南衡山县城,
访问过当地的妇女会干部张琼。张琼说起她有个表兄,受国民党追捕,
无处可逃,逃进了井冈山。那儿山高皇帝远,国民党鞭长莫及。她的表
兄在井冈山上躲了几个月,知道山上的详细情形,知道山上有“山大
王”——土匪盘踞。毛泽东很注意张琼提供的信息,从此井冈山存储在
他的脑海的“信息库”里。2 王兴亚在安源军事会议上向毛泽东推荐井冈
山,是在张琼向毛泽东推荐井冈山之后的又一次。王兴亚的推荐,可以
说对毛泽东决心去井冈山建革命根据地更加确定了。)
3. 井冈山斗争历时两年零四个月,在此期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井冈山前委、湘赣边界
特委和红四军军委,在领导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建党、建军、建政的过程中,始终把干
部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干部
队伍建设的措施,并一以贯之。井冈山不仅是中国革命道路的发源地,也是培养造就
大批开国将帅的摇篮。从井冈山斗争锻炼成长起来的大批德才兼备的政治军事人才,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干
部管理,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红军教导队的创建到红军学校的兴办,足以说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和
湘赣边界特委,为红军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军事、政治干部,为巩固根据地的
斗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通过举办军管教导队、政治训练班、红军学校等各种
形式,培养和提高了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军事才能,造就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大批优秀
人才。
4.毛泽东的智慧来自一个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感,领袖人物身上体现的坚忍不拔、百
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虽屡经误解,但以宽阔的胸襟担负起天下的伟人风范,让人不得
不产生高山仰止的敬意。他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特别是当革命受到挫折的时候,
他始终不渝地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姿态,担当起挽救危局的重任,并没有产生过一丝一
毫的动摇情绪,他坚信井冈山的道路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所以即使在中共湖南省委、
中共中央几次派员否定他,特别是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竟然还把毛泽东同志的党
籍都开除了,最后刘安恭还把他的前委书记一职拆掉,最后还把他赶出前委,虽然如
此,当后果发生时,当残局出现时,毛泽东又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的领导岗位,卓有
成效地开展工作。事实证明,红四军不能没有毛泽东,如果离开了毛泽东这个领导核
心,军队顿失中心时,四军果然是“后果不堪设想”。
史海钩沉: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故
事
革命摇篮井冈山,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都留下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和红军官兵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许多已为人们
耳熟能详。然而,笔者日前赴井冈山采访,却从
大量历史史料和知情人处探知,还有许多史实因
种种原因尘封了大半个世纪,鲜为人知。毛泽东
平生从未背过枪? 多少年来,国内外一些毛
泽东的崇拜者和研究者都曾为一个现象困惑不解
,“枪杆子 里面出政权”的提出者和最彻底的实践
者毛泽东,似乎平生就不喜欢扛枪弄炮。电视荧
屏上,鲜见他带枪的画面;老革命的回忆录中,
难见他扛枪的描述;历史照片中,更从未见到过
他带枪的留影。难道毛泽东平生真的没背过枪
? 答案是否定的。毛泽东曾在井冈山时期背
过枪。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27年7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五人常委举行会议,决定实行土地
革命和在秋收时期组织农民武装暴动的新政策。这是中国共产党纠正
右倾机会主义,走出困境,主动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大决策。毛泽东
此时仍隐蔽在环境极其险恶的武汉。中共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委托毛
泽东研究湖南军事形势和农民运动状况,指导湖南省委的工作,筹划
在湖南举行秋收起义。毛泽东最初考虑把发动起义的重点放在湘南,
8月初,毛泽东向中央提出《关于湘南运动的大纲》。毛泽东要求从
南昌起义军中抽调一个团开赴汝城作为湘南暴动的中坚力量,这样至
少有占领5个县以上的把握。8月3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
发布了《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8月7日,毛泽东出
席了在汉口秘密举行的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他在会上强
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中共中
央临时政治局决定派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传达“八七”
会议精神,改组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霹雳一声暴动”
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震动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爆发了!参加秋收起义的军事骨干力量,主要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
指挥部警卫团、平江、浏阳农军和安源的工人武装。秋收起义如惊天动
地的春雷,唤醒了千百万工农群众拿起武器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新的斗
争。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同时,湖北、江西、广东、江苏、河南等地
也纷纷举行了武装暴动。面对轰轰烈烈的暴动高潮,毛泽东激情难抑,
挥笔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时全国的革命形势已走向低潮,反动
军事力量在各处都大大超过革命力量。再加上湘赣边界的群众没有充分
发动起来,本来就很薄弱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又兵分三路各自为战,行
动也不统一,进攻的目标却是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这个计划事实上是
难以实现的。9月15日晚,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停止原准备在第二天发动的
长沙暴动。毛泽东清醒地对客观形势作出准确判断,他认为敌我力量悬
殊,单靠工农革命军现有力量不可能攻占国民党军队强固设防的长沙,
最终只会导致全军覆没。毛泽东主张放弃进攻长沙,把起义军向南转移
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
“
“红色山大王”
9月26日,工农革命军离开莲花县城,向永新方向前进。部队自
转兵南下以来,一路上连续作战,战斗力大大减弱,少数伤病员
因缺医少药而牺牲,有些人因为怕艰苦不辞而别。泽东为此内心
焦灼,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不马上解决这些问题,部队就很难继
续前进。9月29日,部队来到永新县三湾村。当晚,毛泽东召开
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部队现状及解决的措施,决定对
部队实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
毛泽东亲自对刚刚进行了整编的部队作动员。针对少数人的悲观
情绪,毛泽东鼓动说:“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枪,这有什么
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他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
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带了一军人。我们现在还不止两把
菜刀,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你们都是起义出来的,
一个可以当十个,十个可以当他一百。我们现在打这样几百人的
队伍,还怕什么?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能有成功。”
毛泽东上井冈山的影响及意义:
1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
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
路。
3井冈山会师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存了一大批坚定的红
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坚定了边界党和群众建立和发展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信心
和决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伟大意义。
4它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
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和有力地推进了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的斗争,而且对推动红军队伍的建设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对以后
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动全国革命
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井冈山会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
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5井冈山两军会合和红四军的成立,在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
具有重大的意义。今天,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亲手缔造的这支新型人民军队已
发展成为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几十年来,这支人民军队在中国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