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使用與循環型社會--劉世鈞教授(ppt檔)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資源使用與循環型社會--劉世鈞教授(ppt檔)

資源使用與循環型社會
國立台南大學綠色能源學系
教授 劉世鈞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
2011,
the main greenhouse gas on global warming:
CO2: 64%
CH4: 18%
CFCs: 8%
N2O: 6%
排碳大烏賊?
水圈 -水資源
能源匱乏
世界初級能源蘊藏量及可使用年數
能源別
石 油
天然氣
煤 炭
10,464
億桶
150
兆立方公尺
9,842
億公噸
產
量
(2000 年)
271
億桶
2.4
兆立方公尺
21.3
億噸油當
量
可
年
40 年
61 年
227 年
項目
總蘊藏量
(2000 年)
使
用
數
礦物資源
微生物礦化
Hubbert Curves of Oil Production
賀伯理論
Contribu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能源消費分配
100
Wood 木材
80
Coal 煤炭
Natural gas 天然氣
60
40
Hydrogen氫氣
Solar 太陽能
Oil 石油
20
Nuclear 核能
1800
1875
1950
2025
Year
2100
金屬原料枯竭問題分析
3
至2020年累積需求
蘊藏量
2
1
0
Fe
Al
Cu
Mn
Zn
Cr
Pb
Ni
Sn
RE
Mo
Li
Co
Sb
Ag
W
Au
In
-1
-2
-3
•至2020年,鉛、錫、銀、金、銦、鎵之需求量可能超過可開採蘊藏量。
•恐慌心理可能造成其他金屬價格飆漲。
Ga
Pd
Pt
全球礦源枯竭問題-2050年
至2050年累積需求
至2050年累積需求
蘊
藏
量
可
開
採
蘊
藏
量
累計已開採量
•至2050年,僅鐵、鋁、鉻與稀土金屬外,其他金屬需求量均超過可開採蘊藏量。
•金屬工業將面臨成本過高,或無法購得足夠原料之困境。
能源與資源管理理念與方法
1.全民建構能資源枯竭共識
2.開發現有能源新技術及縮短綠色能源研究技術發展時程
3.全民有效控管化石燃料消耗並全民推管節約用電
4.推廣能源教育
5.落實購買綠色產品
6.簡樸樂活生活
碳足跡
• 什麼是碳足跡
碳足跡是一個名詞指的是二氧化碳總量(CO 2)排放量,以及
其他溫室氣體(GHG)。對產品或活動的碳足跡可以計算出。
• 確定碳足跡
• 如直接使用的燃料,如員工,產品運輸或其他排放源的整個供
應鏈的組織所作的旅行間接使用的燃料的排放源是用來確定組
織的碳足跡。
• 計算的組織提供一個全面了解該組織的影響的完整的碳足跡
時,要盡可能的全方位排放源。
• 在試圖確定一個可靠的碳足跡,有必要堅持一個有組織的過
程,徹底分類所有可能排放的起源。
• 溫室氣體排放的分類:
從組織活動的參與而造成的直接排放
• 直接排放是燃料燃燒導致產生的二氧化碳(CO 2)排放。
• 涉及的化學品製造商產生的甲烷氣體。
• 另一項活動是產生一氧化二氮的排放,化肥的使用。
電力的使用造成的排放
• 在家庭和/或工作場所中使用的照明和設備,通常需要使用的電
力。在英國,大約有75%的電力是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
從服務和產品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 生產或製造商的產品是間接為原料的準備和運輸過程中的CO 2排
放量工作。
綠色產品
◎面對嚴竣的環境保護,國內、外的許多企業以主動的機會尋找創
新綠色產品的開發,包括尋找新的原料供應,研發新的製程配方,
及擴展新的市場。
◎綠色產品對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顯得更為重要。企業
綠色的革命已經成為目前的主流運動之際,能夠掌握這一個無法阻
擋的綠色浪潮,將環保所帶來的壓力轉化為競爭的助力,如此便能
掌握市佔率並且擁有無限的商機。
◎『節能減碳』不應該只是口號,而是人類為了生存的永續發展必
須切身實行的。而『綠色產品』的推行便是落實『節能減碳』的最
佳途徑之ㄧ 。
◎綠色產品已成為貿易主流,是減緩環境衝擊與推動環境永續發展
的最佳途徑。
綠色產品之生命週期評估與生態效益
綠色產品定義
原料取得、製造、使用、及使用後回收再利用的廢棄處理的生命週期過程中,都能
夠落實「可回收、低污染、省資源」的原則,以降低對環境生態的衝擊和傷害。
綠色產品之生命週期評估
(一)生命週期評估之源起與定義
◎1960年代『物質─能量流平衡方法』─探討產品的生產和使用的過程中物質的使用與 能
量的消耗之間的平衡關係。
◎1990年國際環境毒理和化學學會(SETAC)才為產品生命週期評估下了定義和規範:
生命週期評估是從原料的取得、製造、行銷、運輸、使用、維修到最後廢棄物回
收、再利用等從搖籃到墳墓的過程對環境所產生的衝擊的評估技術。
(二)生命週期評估之方法架構
•
1.目的與範圍的界定(ISO14041)
•
2.生命週期盤查分析(ISO14041)
•
3.生命週期環境衝擊評估(ISO14042)
•
4.生命週期闡釋(ISO14043)
綠色產品之生態效益(Eco-efficiency )
(1)生態效益的發展與定義
◎1990年『生態效益』這個名詞便由瑞士學者Schaltegger與Sturm提出。
◎『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於1992年提出能表達企業意見的專書報告─『改變經營之道』
中正式的被提出。
◎定義:同時改善經濟與環境保護的效益;以更少的環境衝擊,提供更高的價值。
(2)生態效益的理念與指標
◎「以少生多」和「提高資源生產力」為主要途徑,以達成企 業追求利潤的目標。
◎指標:生態效益比值= 產品與服務的價值/對環境的影響
(3)生態效益與企業的永續經營
◎在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雙方面都能達到最完善與最佳的結果。
當企業越來越能了解到改善環境也能改善獲利率,也就越容易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
綠色材料與綠色設計
1.綠色材料
(1)綠色材料的發展歷程和定義
◎1988年在第一屆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綠色材料的概念首次被提出。
1990年日本的山本良一則率先提出環境相容生態材料Eco-material之名稱,
1992年聯合國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了『地球高峰會議』(Earth Summit),通過
『21世紀議程』,學界確定『綠色材料的概念』。
◎定義:對資源消耗最少、能源的使用最少且效率最高或再生循環利用效率最
高,或可分解性的材料,具有以上優異使用性能的新型材料稱之 。
(2)綠色材料的特點和內涵
◎特點:1.透過新技術開發拓展人類生活領域
2.達到生活舒適性之最佳化
3.尋求與地球共存共榮
◎內涵:能源材料、環境智能材料、再循環及延長壽命之環境材料、增進健康之
材料、生醫材料、奈米環境材料等。
2. 綠色設計
(1) 綠色設計的定義
產品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面生命週期階段,都融入環境保護特性,以『低污染、省
資源、可回收』的原則進行產品的設計,不僅能夠維持產品應有的功能特
性,更能夠降低對環境的衝擊與影響,進而提高人類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2) 綠色設計的理念與原則
◎減量(Reduce)、重複使用(Reuse)、回收(Recycle)與再生(Regeneration)
◎材料選擇使用的適合性、低污染的產品製程、容易組裝與拆卸的產品、廢棄物
的回收、廢棄物的減量與再生利用等的問題處理以及產品強度與耐久性的提
高。
(3) 綠色包裝
◎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循環再生(Recycle)、回收(Recovery)、蒐集
資料研究(Research)
綠色生產
1 綠色生產
(1)綠色生產的定義與生產模式階段
◎ 綠色生產模式是一種閉環的生產系統。它是一種清潔生產方式和廢棄物循環利
用的生產模式。欲達到這種生產模式就必須從原料開採到產品報廢的整個產
品生命週期對材料的回收、利用、處理等全部過程進行考慮(翁德瑋,
2005)。
◎生產模式階段
1.綠色材料選擇模式
2.綠色設計模式
3.綠色製造模式
4.綠色管理模
式
2 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是以改變態度出發,持續對程序、產品與服務應用整合性的汙染預防
策略,以減少人類與環境遭 遇之風險,進而提升生態效率,邁向永續發展。
環保標章
(1)環保標章的發展
◎環保標章的制度起源於1977年德國所實施的「藍天使( Blue Angel )」環保標
章計畫。
◎區域性組織、國家性組織及民營組織
(2)環保標章的意義與目的
◎惜福補過;積功德;廠商的綠色度指標;供消費者選購參考用;提昇企業形象
及營業額;具環保教育之功效;可塑造、升國家形象及國際行銷;維護生態
平衡及資源的永續利用,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而環保標章的主要目的不僅提供了消費者產品的安全特性的資訊而且也將企業
定位為關心環境保護的組織。
(3)我國環保標章制度的推行
◎機關優先採購環境保護產品辦法
◎2007年6月止,共計已有749家廠商3433件產品獲頒環保標章,全球名列第5,
且環保標章使用枚數已突破48.7億枚。
各國環保標章認證產品
1. 台灣環保標章
捷克環保標章
歐盟小花EU Flower
環保標章
生態綠牆-邁向綠建築
軟體可排程LED植物生長燈調控電路晶片模組
可變空間容器
廚餘回收裝置
即熱式節能開飲機
綠色生活
二00七年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由數百位專家學者研究,結果証實全球暖化速度是越
來越快,其中人類活動是主要因素。
二00九年全國能源會議中建議因應對策「引領低碳生活實踐的教育與宣導」,可知綠色生
活是我國政策持續執行的重點之一。
綠色消費
• 綠色消費始於1970年代末期,由德國推出全國性環保標章制度
-藍天使;我國於1992年推動環境標誌制度。
• 1991年--通過「綠色消費主義決議案」;
• 1992年二十一世紀議程中明白指出:國際社會必須揚棄浪費而
無效率的消費模式;
• 1994年國際永續消費論壇中提出了永續消費之定義;
• 2002年世界高峰會-「地球資源要永續經營,資源消費型態就要
改變」。
• 主婦聯盟在1992年首度推行了綠色消費運動;
• 我國自2002年起實施「機關綠色採購推動方案」;
• 環保署自1996年起設置了「環保標章資訊站」、「政府綠色採
購網路申報系統」、「文件電子化系統」、「環保產品線上採購
網」,並在2008年整合為「綠色生活資訊網」。
• 綠色設計、生產、行銷及消費已然成為風潮。不
僅許多國際經貿組織均在熱烈討論綠色消費對國
際貿易的影響,運用經貿措施遂行環保目的之趨
勢也日益明顯。
• 綠色消費所宣導的觀念,是改變消費模式
(pattern),以降低天然資源、毒性物質之使用及
污染物排放,其目的在追求更佳之生活品質並不
影響後代子孫的權益。
簡樸心生活
• 概念源於1930年代甘地提倡的自奉儉約觀念;1963年Richard Gregg發表的
文章中定義自求簡樸;Scott Nearing創立美好生活中心,被視為1960年代美
國「回歸自然運動」的先聲;日本在1970年代後清貧思想大為流行;1990年
代初期Cecile Andrews提倡「簡單生活圈」運動;Duane Elgin於1996年提
倡簡樸生活;我國行政院環保署於1995年推行「環保新生活」運動。
樂活(LOHAS)
• 1990年代末期,美國Boulder市民對地球環境問題與農藥污染充滿危機意識,
當地企業家與創意者運用商務手法建立起樂活的概念,而後傳到紐約,成為
風行世界的一股潮流;Ray和Anderson在1998年出版《文化創意者:五千萬
人如何改造世界》。
• 臺灣在2004年時在《新觀念》中引進了LOHAS 的概念;隔年康健雜誌將
LOHAS翻譯為中文的「樂活」。
簡樸心生活
•
藉由改變內在價值觀,依循簡樸健康的原則,不論是在食衣住行育樂各個層面,達到
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互相平衡的永續目標,這樣的生活價值觀即為綠色生活
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