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投影片1

國立故宮博物院簡介
一、概說
國立故宮博物院,位於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一般俗稱為
台北故宮。以收藏中國歷代古物、圖書、文獻為主,主要承襲
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的宮廷收藏,數量達65萬5千餘件
(截至2004年9月統計為止)。由於館內典藏多為中國歷朝傳
世之寶,遂有「中華文化寶庫」之譽,甚至並列「世界五大博
物館」之一(英國大英博物館【1759】、法國羅浮宮【1793】、
俄羅斯聖彼德堡隱士館【1863】、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1880】)。
國立故宮博物院為行政院直轄之政府單位,其院長享受部
長級待遇。根據《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故宮博物院以
「整理、保管、展出原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及國立中央博物院
籌備處所藏之歷代古文物及藝術品,並加強對古代中國文物藝
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以擴大社教功能」為設置宗旨。遷
台後歷任院長有蔣復聰、秦孝儀、杜正勝、石守謙,現任院長
為周功鑫女士。
除了台北主院區之外,中華民國政府另於嘉義縣太保市、
高鐵嘉義車站附近規劃故宮南部院區,現正興建中。
二、故宮的歷史
(一)故宮的由來
故宮原坐落在北京的紫禁城,為明清兩朝宮廷所在地。
1911年,國父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王朝。1924年11月5日,
馮玉祥將軍派鹿鐘麟率部隊荷槍實彈進入紫禁城繳了衛兵的械,
然後命末代皇帝溥儀立即出宮。當天下午3時,溥儀離開紫禁
城,從此一去不復返。1925年10月10日,經過一年的精心準備,
故宮博物院在乾清門舉行開院典禮,莊嚴宣告故宮博物院成立。
據當時報載,開展當天,北京城萬人空巷。人們一同湧進故宮,
一窺它幾千年神秘的蘊藏。
(二)故宮文物的遷徙
故宮博物院創立初期,因為軍閥混戰、政局不穩、經費困
難等原因,遇到了許多困難。僅1926年3月到1928年6月短短兩
年中,故宮博物院院長就有四次變動。故宮也因為經費短缺,
員工工資不能按時發放。甚至有人提出廢棄故宮,拍賣故宮國
寶等建議。到了20世紀30年代,正當故宮博物院各種工作正常
發展時,又因日本侵略中國,抗戰爆發。為了保護國寶,開始
了舉世聞名的「文物萬里大遷徙」。大遷徙在極其艱險的環境
中進行,上面有日軍飛機的空襲,背後又有日軍大炮機關槍的
追擊。從1933年到1944年,故宮一萬三千多箱書畫、青銅器、
瓷器、玉器精品及古籍善本圖書歷經十一年,行程萬餘里,一
遷上海、二遷南京、三遷西南大後方(安順、重慶、樂山、峨
眉等地),每一次搬遷都驚心動魄。在日軍侵華期間,全中國
文物損失慘重,但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都無大的損失,這是世界
文物史上的一大奇蹟。
1933年,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南京時,曾遇到反對的呼聲。
當時的國民政府曾公開表示:一旦時局穩定,仍將南遷的文物
運回原地。1945年抗戰勝利後不久,隨即於1946年6月爆發國共
內戰,國民黨政府鑒於當時混亂的政局,於1948年底又將存放
於南京的文物精品遷移至台灣,從此造成了一宮文物分兩岸的
局面。
文物抵臺後,先租借台中市糖廠倉庫存放,保管條件十分
惡劣。1950年4月,台中郊外霧峰鄉吉峰村倉庫落成,遷臺文物
隨即遷入新庫存放。1955年,台灣成立「國立故宮、中央文物
院聯合管理處」。1957年,在亞洲協會的贊助下,在庫房之外
又建一小型陳列室,公開展覽所藏文物。
1961年,在現址即台北市士林區外雙溪建館,1965年11月
12日,台北故宮落成,為了紀念孫中山(孫逸仙)先生,因而
定名為「中山博物院」;一般為了與「北京故宮」有所區別,
所以俗稱「台北故宮」。
三、故宮文物質量
(一)台北故宮文物數量
1933年故宮南遷文物共13491箱,部分文物南遷後,時北京
故宮本院也留有較多文物,淪陷期間還在繼續清點未曾登記的
文物,並又廣泛徵集了一批珍貴文物。南京國民政府下令馬衡
(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選擇留在北平的文物菁華裝箱,分批
空運南京,馬院長以各種理由推延裝箱,以致於後來一箱也未
運走。
後來由南京運往台灣的文物共分三批,三批文物的運送時
間分別是1948年12月22日、1949年1月6日和1949年1月29日。這
批運往臺灣的文物共計2972箱,第三次打算搬運1700箱,由於
運輸艦艙位有限,加之裝船時間有限,結果只運出972箱,另
728箱留在中國。這2972箱文物僅占南遷文物箱件數的22%,數
量上雖然只有存放於南京文物的四分之一,但在質量上卻都是
文物精品。
(二)台北故宮文物品質
當時文物遷臺時,的確只有原故宮的四分之一,但都是文
物中的精品,共有2972箱運到台灣。這2972箱當時是經過挑選
的,其中的書畫、青銅器、瓷器、玉器、古籍善本價值連城。
如玉器中的新石器時代的鳥紋玉飾、清代的翠玉白菜蟈蟈,青
銅器中的商代獸面紋方樽,書法中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繪畫中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韓幹的《牧馬圖》等,還有
為數眾多的宋元古籍善本,都是無上的國寶。
台北故宮的文物除了當年北京故宮和當年南京中央博物院
籌備處運去的外,後來還有一些接收、捐贈和收購等。主要收
藏著宋、元、明、清等歷代宮廷的瑰寶,現有器物近7萬件,包
括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琺瑯器、文玩等;書畫近1萬件,
包括書法、繪畫、織繡等;圖書文獻最多,近57萬件,包括四
庫全書和善本圖書等。其中以陶瓷、書畫、青銅器最為完整,
而又以翠玉白菜、肉型石最受遊客喜愛,成為台北故宮的招牌。
台北故宮的總文物量有多少?據粗略計算,台北故宮文物
約有65萬件,如果三個月換一次展品不重樣,大約可供展100年。
限於展出場地,台北故宮博物院每次僅能展出各類文物1700餘
件,定期或不定期更換。長期展出的有商周青銅器、漢至五代
陶器、宋元明清陶器、中國歷代玉器等。所以,面對琳瑯滿目
的展出內容,選定一個主題慢慢玩味遠比走馬觀花收穫更豐。
若要想仔細欣賞每一個展覽室,最好是分天分室,逐一參觀。
四、故宮文物藏品分類
(一)至善園
位於故宮主館旁之古典造景庭園青銅器:台北故宮藏品
數量較少,著名的有:毛公鼎、散氏盤、宗周鐘等重器。
(二)書畫
台北故宮藏有書畫總計9120件,元以前繪畫574件,元以
前書法155件。著名的作品有王羲之《蘭亭集序》、郭
熙的《早春圖》、范寬的《谿山行旅圖》、蘇軾的《寒
食帖》等。
(三)陶瓷器
台北故宮有25248件清宮舊藏瓷器,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及
明代官窯瓷器收藏均占優勢,著名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琺
琅彩瓷器。
(四)圖書典籍
台北故宮所藏版本時代早(宋、元、明版較多)、卷帙
完整、品質較好,如文淵閣《四庫全書》、摛藻堂《四
庫全書薈要》、《宛委別藏》及部分「天祿琳琅」藏書
等,多是獨有的巨帙或孤善之品,相當珍貴。
(五)工藝類藏品
台北故宮收藏11445件玉器,著名的清朝翠玉白菜、肉形
石。漆器、琺琅、玻璃、金銀器、竹木牙角雕刻,以及
筆墨紙硯等,台北故宮總計7605件。
(六)宮廷類文物
薩滿教與藏傳佛教的法器、祭器、造像、唐卡等。
五、兩岸收藏比較
(一)館藏量
當時運抵臺灣的文物共計2972箱,約60萬件。其中清宮檔
案38萬冊,善本書籍16萬冊,器物書畫5萬餘件,以及後來徵
集的文物,台北故宮總計收藏65萬5千餘件(2004年9月)藏品。
北京故宮原有明清檔案800萬件,善本50多萬冊(件、塊),
器物書畫100萬件,總計達960萬件。後來,明清檔案劃出,單
獨成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部分宋元版書在內的14萬冊宮廷
藏書轉給中國國家圖書館及一些省市和大學圖書館收藏。現北
京故宮博物院有藏品150餘萬件,其中1949年後徵集共24萬多
件。
(二)館藏品質
兩岸都有故宮博物院,它們都以清室宮廷收藏為基礎,在
追溯博物院的歷史時,也都將1925年的開院視作各自誕生的標
誌。有人說北京故宮是「有故宮,沒文物」,台北故宮是「有
文物,沒故宮」,也有人說遷臺的文物僅佔原南遷文物的四分
之一,台北故宮根本不可能與北京故宮相比。實際情況到底如
何呢?
平心而論,兩個故宮,各有千秋。要說書畫,台北故宮的
宋畫達943幅。西周時代的青銅器300多件,其中一半刻有銘文,
屬傳世珍品,比如毛公鼎,腹底有三行497個字,十分罕見,至
今仍是西周青銅器銘文數目之冠。瓷器中精品更多,宋瓷中的
汝窯,清瓷中的古月軒,90%都在台灣,這也是台北故宮最值
得誇耀的收藏之一。台北故宮65萬件藏品堪稱中華文化藝術寶
庫。
但北京故宮超過100萬件的珍藏同樣無可匹敵。北京的故宮
珍藏著佔全國文物藏品六分之一的傳世瑰寶,歷代藝術館、青
銅器館、陶器館、工藝美術館、鐘錶館、珍寶館、銘刻館、繪
畫館中的大批精品令人目不暇接,藝術館中的歷代精品如原始
社會的玉琮、秦代的兵馬俑、唐代的顏真卿墨跡、宋代的鈞瓷、
明代的顧繡、清代的康熙五彩瓷器;工藝美術館中的各種工藝
品,珍寶館中的如意、龍袍、鳳冠、朝珠;銘刻館中的石刻,
繪畫館中的展子虔《遊春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均
是寶中之寶。新中國成立後,新入藏文物達240880件。溥儀出
宮前流失的精品如《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等基本都收
回故宮。幾年前更以千萬元鉅資收購了流落民間的懷素狂草
《食魚帖》。被乾隆視為三件稀世珍寶中的兩件:王獻之的
《中秋帖》和王詢《伯遠帖》就是新中國入藏故宮的。此外,
由於對文物的評價當時與現在有很大不同,使得像宗教文物、
特別是清王朝以後藏傳佛教文物等當時都沒有被國民黨拿走。
此外限於當時的運輸能力,皇帝寶座太大,傢具太大,無法搬
運,使很多珍貴的明清傢具至今還留在北京故宮。而最不能忽
視的是,北京故宮的美輪美奐,本身就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
和偉大文物。
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兩岸至今還處於分離狀態,而作為
中華瑰寶的文物有些也分離在兩岸故宮博物院中。比如「三希」
中的二希藏於北京故宮,另一希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則
藏於台北故宮。其他如被譽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元代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其實只是它的前半卷,後半卷至今藏在
台北故宮。
六、故宮文物的編號
台北故宮有倣古的展室展廳。按規定,庫房開啟、關閉,
須由分持電腦鎖卡和普通鎖鑰匙的職員兩人、工友一人同行,
配合電腦控制中心完成作業。入藏文物,需經薰蒸殺菌處理。
故宮文物的最早編號方式以宮殿為單位,給予《千字文》中一
字為代號,如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給「天」,皇后居住的坤寧宮
給「地」,然後登記宮殿內陳設的文物,順序再給以流水號。
人們都會好奇,編號「天」字第一號的是什麼寶貝?它竟是乾
清宮內一個踏腳的木門墩,因為這是進門第一眼看到的東西,
便編列為第一號。這套千字文編號,台北故宮一直在延續使用。
七、其他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了中國歷代文化藝術精品,展現了中
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光輝。那裡每年接待參觀者約200萬人
次,名列台灣地區主要觀光點接待人數的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