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均衡和完全競爭的效率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全面均衡和完全競爭的效率

CHAPTER
11
全面均衡和完全競爭的效率
Prepared by: Fernando Quijano
and Yvonn Quijano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廠商和家計部門的決策
產品需求
產品供給
產品市場
廠商
勞動需求
勞動市場
家計
勞動供給
儲蓄(資
本供給)
資本市場
投資
(資本
需求)
資本存量
• 生產因素市場和產
品市場雖各自獨立
運作,但是兩者之
間,關係密切,不
可分開。
生產因素市場
財富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部份均衡分析
• 部份均衡僅就某一個別市場的均
衡狀況如何影響個別家庭與廠商,
從事分析,而忽略與其他市場的
連帶性分析過程。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全面均衡
• 全面均衡分析是指整體經濟社
會中,各市場(產品市場及生產
因素市場)同時達到均衡的現象。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全面均衡分析與部份均衡分析
• 全面均衡分析與部份均衡分析相較,最
大的不同是全面均衡探討某一市場(例如
商品或要素市場)發生變動時,如何透過
價格機能影響其他相關商品及要素市場
的供需狀況,並同時考慮各個受影響市
場的供需變動如何相互調整,直到各個
市場都達到供需均衡為止。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效率
• 評論一個經濟制度實施後的表
現如何,所使用的兩項準則為
效率和公平。
• 效率是指整個經濟社會以最低
的成本生產出人民所想要的產
品和勞務的狀態。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全面均衡分析
• 要瞭解如何從部份均衡分析逐
漸轉移至全面均衡分析,我們
首先要考慮下列兩項衝擊:
1. 主要的技術進步
2. 消費者嗜好的改變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節約成本的技術改進
計算機產業
代表廠商
• 技術進步在能比以往較低的成本生產計算機。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節約成本的技術改進
計算機產業
代表廠商
• 新廠商加入該產業及原有廠商擴大生產的雙
重影響下,計算機產量增加價格下降。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節約成本的技術改進
• 在某一市場(例如產品市場或要素市場)發生
重大的技術變動時,會影響其他相關市場:
1. 家計部門必須配合價格的變動而調整他們
的行為。
2. 勞動者必須面對新技術的要求在相關市場
之間重新配置他們的勞動力。
3. 資本也面臨重新配置。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消費者嗜好的改變
• 為了瞭解某一市場發生變動時,如何影響其他相關
市場,我們以1970年代酒品產業分析之。
1965–1980 美國酒品的生產及消費
年份
美國生產量
(百萬加崙)
進口量
(百萬加崙)
總產量
(百萬加崙)
每人消費量
(加崙)
1965
565
10
575
1.32
1970
713
22
735
1.52
1975
782
40
822
1.96
1980
983
91
1073
2.02
變動百分比,
1965–1980
+ 74.0
+810.0
+
86.6
+53.0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the Census,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1985, Table 1364, p. 765.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整個經濟社會兩部門間的調整
價格
(元)
X產業(酒)
代表廠商(X)
• 該圖表示消費者嗜
好改變之前整體經
濟 社 會 對 酒 品 ( x)
價格
(元)
Y產業(其他產品)
代表廠商(Y)
及 其 他 商 品 ( Y) 兩
產業間的最初均衡
現象。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整個經濟社會兩部門間的調整
價格
(元)
X產業(酒)
代表廠商(X)
• 由於消費者嗜好改
變,引起對酒品需
上
升
價格
(元)
求增加,同時消費
Y產業(其他產品)
代表廠商(Y)
者減少其他商品之
需求。
下
降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整個經濟社會兩部門間的調整
X產業(酒)
代表廠商(X)
利潤
• 較高的價格,X產
業利潤增加。
Y產業(其他商品)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代表廠商(Y)
損失
• 同時,Y產業價格
下降結果發生虧損
現象。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整個經濟社會兩部門間的調整
新廠商加入X產業
•
及原有廠商擴大生
產的雙重影響下,
產量增加 , 市場
價格下降, 超額
利潤逐漸消失。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整個經濟社會兩部門間的調整
•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新廠商退出Y
產業,結果市
場價格上升虧
損逐漸消失。
Karl Case, Ray Fair
酒類生產是一種成本遞增產業
1974 ─ 1982,美國全國及加州一州葡萄生產土地面積比較
葡萄園數目
面積(英畝)
美國
1974
14,208
712,804
1982
24,982
874,996
變動百分比
+75.8
+22.8
加州
1974
8,333
607,011
1982
10,481
756,720
變動百分比
+25.8
+24.7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the Census, Census of Agriculture (1974 and 1982), 1, part 51.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完全競爭市場達到均衡時保證如下境界
•
完全競爭市場面對稀少的經濟資源,
它們具備多用途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率
的作最佳配置。
• 假設一個經濟社會能維持完全競爭的
經濟制度,則該社會能在資源有效率
的配置下,從事生產活動。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
•
完全競爭市場的三個基本問題:
1. 生產什麼? 經濟社會究生產什麼樣的
最終產品與勞動?
2. 如何生產? 各廠商如何使用資本,勞動,
土地等生產因素從事生產活動?
3. 誰能夠獲得生產成果? 生產成果如何
分配給家計部門以供他們消費?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
• 在完全競爭市場制度下我們可以發現如
下三點:
1. 各廠商之間經濟資源獲得最有效率地
配置。
2. 最終產品與勞務在家計部門之間獲得
有效率的分配。
3. 在完全競爭市場制度下所生產的產品
正符合民眾的需求。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柏瑞圖效率(Pareto optimality)
• 柏瑞圖效率或柏瑞圖最適境界:
在某一種經濟狀態下,如果我們無法
在不損及社會中其他人福利的情況下,
同時增加某些人的福利,這種狀態便
符合柏瑞圖效率。
• 如上所述關於效率,嚴謹的定義為資
源配置上的效率。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
經濟資源最有效率配置:
• 完全競爭廠商具備一種誘因可以讓它們使用最佳可
以利用的技術從事生產活動。
• 在獲得既有技術水準的充分訊息下,廠商可以選擇
一項生產技術,它可以最低成本生產他們所需要的
產品。
• 每一個廠商投入生產因素的最適水準是下式成立時,
即邊際產出收益(
)=生產因素市場價格
MRP
L
(
P)各廠商使用各項生產因素其邊際價值必須等
L
於生產因素的市場價格。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
家計部門之間有效率的分配生產之成果:
• 受到所得和財富的限制條件下,家計部門在
產品市場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有能力購買之產
品和勞務,效用的價值則可在市場行為中顯
示出來。
• 只要每個人在同一市場裡自由自在地選購,
最後,無論如何重新分配彼此間之最終產品
和勞務,也無法使他們的選擇會更好。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完全競爭的效率
•完全競爭廠商所生產出的產品內容
正能符合人們的嗜好。
• 如果所有廠商所生產之產品其邊際
成本等於市場價格時,則經濟社會
的產量組合內容即達到產出組合效
率,即 PX  MC X 。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在完全競爭市場下達到產出組合效
率的主要條件為Px=MCx
•如果
P  MC
X
•如果
P  MC
X
,則只要多生產X產品,經濟
社會所獲的之利益將會增加。
X
,則只要少生產X產品,經濟
社會所獲得之利益將會增加。
X
表示X產品每增加一單位產出
所需耗費之生產因素是由市
場機能所決定的,即為X產品
之邊際成本(MCx),該項邊際
成本即為資源之機會成本。
表示為增加一單位X產品必須
減少生產其他產品為代價,

X
X
或者某些經濟資源因而失業
產品價格=產品之邊際成本 (如人員閒置,土地荒廢)所引
起之損失。
表示經濟社會經由
市場機能反應出享
受X產品之消費利
益,亦即社會對X
產品給予之邊際價
值。
P MC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完全競爭市場之效率
• 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是由家計單位部門及廠商雙方共同評
價而產生的。
產品市場
效用極大
利潤極大
工資=勞動邊
際成本
勞動的邊際產值
廠商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工資
生產因素市場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休閒的價值和
家計的生產
家計部門
Karl Case, Ray Fair
完全競爭市場之效率
• 廠商最適當的雇用人數是當勞動的邊際產
值=工資率時,亦即下式成立時:
勞動的邊際產值(VMP)
=產品價格(
P
X
) * 邊際產量( MP )
=工資率(W)
工資率
邊際產量(MP)=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產品價格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市場失靈發生的原因
• 當經濟資源被錯誤配置或無效率配置時,
即發生市場失靈現象。當市場失靈現象
存在時,經濟資源有浪費或價值流失的
現象。市場失靈現象大致包括下列四種
情況:
1. 不完全競爭市場存在時
2. 公共財存在時
3. 外部效果存在時
4. 不完全資訊的現象存在時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不完全競爭市場
• 不完全競爭的產業其中的個別
廠商對價格有若干控制力。
• 在不完全競爭的產業下對經濟
資源的配置增加其無效率現象。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不完全競爭市場
• 獨占市場是指一個產業僅有
一個廠商形成。它所生產之
產品具有獨特性,沒有近似
替代品,該市場存在進入障
礙,阻止新業者加入經營此
行業。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獨占市場的特徵
1. 只有一家廠商
2. 產品無近似替代品
3. 市場存在進入障礙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獨占出現的原因
1. 規模經濟
2. 進入市場的障礙
(1)專利(patent)
(2)專案許可(franchise)
3.稀有生產要素為獨家所占有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不完全競爭市場
• 所有不完全競爭市場下的廠商,與完全
競爭下的廠商相比,產量較少,價格較
高。
• 在不完全競爭市場達到均衡時,即
MR=MC,但P MC,因此該市場無法
在最有效率的生產組合水準下生產。
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獨占與完全競爭廠商的對比
$
MC
a
P
P
M
c
C
b
Q
0
D
MR
M
Q
Q
C
P
獨占市場
MR=MC
完全競爭市場
MR=MC= PC
P
M
>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
C
Q
M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M
<
>MC
Q
C
Karl Case, Ray Fair
公共財
• 公共財又稱社會財,是指一種財貨或
勞務具有同時給社會上眾人共同消費,
集體享受消費利益的特質。
• 一般而言,沒有任何人會被排擠享受
公共財的利益,最典型公共財的例子是
國防。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公共財
• 私有財是由各廠商所生產然後再賣給一般個別家庭,
所以私有財具有敵對性,私有財賣給某人後,其他人
就不能消費。
• 由私有部門提供公共財不易,容易失敗。在一個自由
經濟市場的機能運作下,經濟社會無法生產所有社會
大眾所想要的財貨。特別是人們所需要的公共財如國
防、治安、路燈等。因此大家必須團結起來確保他們
所想獲得的公共財。大致而言,公共財須由政府負責
提供,由租稅融資來生產公共財。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外部效果
• 在經濟活動中,某些產品的消費或生產
行為會使得交易雙方以外的第三者產生
利益或損失。
• 市場對這些受到影響的第三者,或者不
須為所獲得利益而負擔費用,也無法就
所受損失而要求補償。
• 經濟社會為使資源配置有效率,所有成
本(包括上述外部成本)及所有利益(包括
上述外部利益)都必須考慮。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不完全資訊
• 不完全資訊是指關於產品的特
徵,可能的價格,及其他相關
資訊了解情形不充分。
• 由於充分完整的資訊不易獲得,
在進行交易時最終會出現不利
的現象。
© 2002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6/e
Karl Case, Ray Fair
問答題
問題 1:
為何完全競爭市場被認為最有效率的市場?
答:
因為完全競爭市場具有自由進入或退出市場之
特性,至於完全競爭廠商在達到長期均衡時,
必須選擇平均成本最低處生產,其價格等於邊
際成本,同時廠商並無經濟利潤。(雖然有會
計利潤產生)
問題 2:
請說明部份均衡分析及全面均衡分析之差異。
答:
在進行經濟分析時,我們如果僅就某一單獨市場
的經濟事件對該市場的影響從事分析,而忽略其
他市場的連帶關係,這種分析方式稱為部份均衡
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然而部份均衡分析令人
有「見樹不見林」的缺憾,所以也會採取全面均
衡分析。所謂全面均衡分析乃是對某一經濟事件
發生後,各個產品市場及要素市場同時受到波及
和彼此牽動,因而形成的最終整體影響所進行的
全面觀察。
問題3:
理論上,全面均衡是否可能達成?全面均衡
現象在現實社會中有可能實現嗎?試說明之。
答:
是的。理論上,全面均衡是可能達成的。但
是,在現實社會中,全面均衡現象不可能實
現。因為全面均衡的達成必須假設產品市場
及生產因素市場皆為完全競爭市場,這個假
設在現實社會不可能存在。
問題 4:
何謂柏拉圖的最適境界?
答:
柏拉圖的最適境界是指若在某一經濟狀態下,
我們再也找不出其中可能的改變,使社會上
某些人福利改善,同時其他人不致因為此一
改變而受到傷害,則此一經濟狀態便符合柏
拉圖效率。
問題 5:
在各廠商之間,要達到經濟資源有效率的配
置必要的三個假設是什麼?
答:
要在各廠商之間經濟資源達到有效率的配置,
必須有以下三項假設:
(1)生產因素市場必須是競爭的,開放的。
(2)各廠商對生產因素支付相同的價格。
(3)所有廠商必須追求利潤極大為目標。
問題 6:
為使經濟社會能生產出有效率的產品內容,
則必須符合什麼條件?為何該條件即能保證經
濟資源有效率的配置?
答:
其條件為所有產品的價格必須等於邊際成本,
即
,則能保證經濟資源有效率的
PX  MC
X
配置。因為社會上的每一產品必須生產到最
後一單位該產品在社會上的價值恰好等於社
會上為生產該物所需花費經濟資源的邊際成
本時為止,才能保證資源有效的配置。
問題 7:
如果某一廠商所生產的產品其價格大於邊際
成本(P>MC)時,為何這種情況下的產出水準
是無效率?
答:
因為經濟社會為生產該產品所花費經濟資源
的評價額高於為生產該物所使用經濟資源而
產生的邊際成本,既然如此,當時的產出水
準偏低,無效率。
問題 8:
請說明發生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的四個原
因。
答:
(1)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
(2)社會上有公共財存在
(3)外部成本及外部利益所產生的外部效果
(4)社會上訊息不透明而造成訊息不對稱現象
問題 9:
何謂公共財(public goods)?試舉例說明之。為何民間廠
商不願意提供公共財?
答:
公共財具有集體消費或集體享受的特質,任何人不會被排斥
享受公共財,也就是說人們可以利用他人消費時順便(不付
費)享受,所以消費者就像搭便車的人(Free rider)一樣。
因為公共財可以搭便車享受,所以人們雖然需要它,但卻隱
藏自己偏好,等其他人購買後,就可不付費而坐享其成,如
國防、治安與路燈這類財貨。因為公共財具有無排他性之特
質,所以對不付費而只坐享其成的人無法將他們排除在外,
因此民間皆不願意生產公共財。
問題 10:
在價格競爭市場的產業中,產品的
產量____及其價格_____不完全競
爭的產業。
答:
高於; 低於
1.The marginal cost curve implies a
a)choice of technology and a set of output demands.
b)choice of technology and a set of input demands.
C)set of output and input demands.
d)set of output demands and the output price.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s NOT answered by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a)Are equilibriums in different markets compatible
with one another?
b)Can all markets simultaneously be in equilibrium?
c)How will a change in one market affect another
market?
d)What outcome is most desirable for the whole society?
3.Efficiency occurs when
a)the economy is producing what people want at least
possible cost.
b)the economy has a fair and just distribution of
income.
c)all markets are in equilibrium.
d)unemployment is low and prices are stable.
4.Firms stop producing tapes and start producing
compact discs because people prefer compact discs to
tapes. This will
a)make the distribution of outcome more equitable.
b)make the economy more stable.
c)improve efficiency.
d)make the economy less stable.
5.Society will produce the efficient mix of output if
all firms equate
a)price and marginal cost.
b)price and average total cost.
c)marginal cost and average total cost.
d)price and marginal revenue.
6.A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production of cars will
a)affect only the markets for inputs used to produce
cars.
b)affect only the way cars are produced. c)have no
effect on consumers.
d)affect input and output markets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
7.Preferences have just shifted away from beef and
into mutton. If you are a sheep rancher, the best
profit-maximizing strategy is to
a)shut down.
b)produce as much as possible to earn profits in the
short run.
c)shift some of your ranching capacity into cattle
raising.
d)cut prices to increase market share.
8.A condition in which no change is possible that will
make some members of society better off without making
some other members of society worse off is
a)Pareto optimality.
b)partial equilibrium.
c)general equilibrium.
d)market failure.
9.Pareto optimality is the condition in
which
a)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s equal.
b)no change is possible that will make some
members of society better off without
making some other members of society worse
off.
c)firms are forced to internalize the
effects of all externalities.
d)it is possible to make one person better
off without making someone else worse off.
10.An example of a public good is
a|)a beautifully landscaped lawn.
b)a public utility.
c)preservation of wetlands to form a
national park.
d)a book.
TURE / FAUSE
1.Efficiency is the condition in
which the economy is producing what
people want at the least possible
cost.(T)
2.An externality exists when the cost
or
benefit
resulting
from
some
activity or transaction is imposed or
bestowed upon parties external to the
activity or transaction.(T)
3.The existence of public goods can be
a source of market failure.(T)
4.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is the
process of examining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in individual markets and
for households and firms combined.(F)
5.Both economists and mathematicians
have shown the existence of at least
one set of prices that will clear all
markets
in
a
system
simultaneously,
known as equilibrium price.(T)
6.When one market reaches a new
equilibrium,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condition has been
satisfied.(F)
7.It is because firms consciously
try to balance social costs and
benefits that efficiency
conditions of perfect competition
come about.(F)
8.Public goods are goods that we all
agree are useful and therefore are
all willing to pay for. This implies
that there is no efficiency problem
in the production of public goods.(F)
9.It is because firms consciously try
to balance social costs and benefits
that efficiency conditions of perfect
competition come abou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