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科学规划、改革创新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科学规划、改革创新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中层领导干部培训
科学规划、改革创新
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
武汉大学
周创兵
2011.10.31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科学规划
改革创新
 世界高水平大学的一般特征
办学理念明确
办学特色鲜明
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办学
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确的办学理念,并
主动适应教育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发展
目标与发展战略
杰出校长掌舵
管理科学规范
以“大学章程” 为基础制定各种规范,具有科学管理
和发展的良好氛围;校长往往不仅是享有崇高威望的
科学专家,而且是具有独特办学思想的教育专家,更
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
学术大师汇聚
教师创新力强
学科水平一流
门类较为齐全
科研成果卓著
学术声誉很高
不乏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世界杰出科学家,划
时代科技成果的发明者。哈佛大学曾有30位教授在哈
佛工作期间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
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柏克利加
州大学等均有20余个学科名列美国前茅,在世界上享
有很高声誉
如全世界共有400余名大学教授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
多数来自美国、英国的著名大学
经费投入巨大
科研经费充裕
年度经费一般在数亿至几十亿美元左右,其中公立学
校的政府投入占有相当比例
学生素质一流
生师比例适当
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创新和进步
起着领先带头作用;生师比例一般不高,既是研究型
大学的教师从事大量科学研究的要求,也是创新拔尖
人才培养的要求
国际化程度高
留学生比例高
实行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是国际教育、文化、科技交
流的桥梁。大学不仅是世界著名学者学术交流的中心,
而且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地。其研究生中留学生的
比例较高,一般在20%以上
 中国大学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差距
1、办学理念
办学自主、学术自由、学者自律、制度约束
2、师资队伍
国际200各学科前20名的学者80%在美国
3、创新环境
宽松自由、好奇心驱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交叉融合
严谨笃学、求真务实
4、教育投入
中国大学经费是欧洲大学的1/7、日本的1/12、美国的1/20
 中国大学国际化需要什么?
1、增强国际视野和全球思维
2、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能力
3、引进优质的国际办学资源
4、建立国际化的学术评价体系
5、融入国际教育与学术组织
6、构建国际化的教育与科研发展平台
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主要困难
1、思想解放不够
2、师资国际化程度低
3、学术评价制度不适应
4、办学自主权不够
5、教育经费紧缺
6、社会“功利化”的大环境影响
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可能路径
1、中国大学国际化不能“照搬、照套”西方模式
2、大学国际化重在“理念、师资、平台、评价”
3、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要坚持“中国特色”
4、学术评价必须强调国际标准
5、国际化是个发展的“过程”
顶层设计
明确目标
行动纲领
凝心聚力
汇聚民智
引导投入
办学理念、战略选择
关系处理、发展重点
(一)大学的本质与功能
大学功能
大学任务
1、人才培养
1、教育教学
2、科学研究
2、科学研究
3、社会服务
3、社会服务
4、文化传承与创新
4、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大学的本质与功能
社会服务
知识应用
知识传播
文化传承
人才培养
大学的根本使命
教育教学
知识传授
科学研究
知识创新
(一)大学的本质与功能
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使命,以教育
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
承与创新为基本任务的学术共同体
 大学的核心功能:以人才、科技支撑发
展;以文化和思想引领未来
(二)明确发展定位,思考发展战略
 发挥优势,彰显特色
发展历史、师资队伍、学科体系、科技、区位优势…
 高水平大学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顶天”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学术前沿性、前瞻性
研究
“立地”
应用型人才培养;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明确发展定位,思考发展战略
 发挥优势,彰显特色
发展历史、师资队伍、学科体系、科技、区位优势…
 高水平大学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 选择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
内涵发展
创新发展
特色发展
国际化发展
协同发展
和谐发展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
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速度
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引领
 学者、学生、学科、学术、学风
 近期目标、长远发展
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发展战略)
 突破、跟踪、培育(学科发展)
 改革、发展、稳定 …….
(四) 改革发展重点
以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
与社会服务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以高层次教师队伍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与学
科方向、平台、团队建设
以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的体制机制改革、
科学管理与条件保障建设
以大学凝聚力为核心的大学精神与大学文
化建设
(四) 改革发展重点
1、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
任务

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 教育质量≠教学质量
2. 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大学发展重中之重
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
 学术带头人+学科团队(个体竞争、团队合作)
3. 加快建设特色学科和一流学科

深化学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引入
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
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形
成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二次创新
协同创新
学科大交叉
人才大汇聚
资源大整合
科研大协作
组织大集约
4.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全球化背景下,与当代中国的政治、经
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相适应的面向未来
的大学领导体制、内部治理结构、学术
规范及运行机制构架
4.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


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加快制定大学章程,完善内部治理机构,健全
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
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
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百年武大历史沿革
1946
形成文法理工农医六
大学院
1928
1893
张之洞奏请
创办自强学堂
定名为国立武汉
大学
办学
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5000多亩
校舍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
图书馆面积67729平方米
在校学生:53000人
学生
规模
博士研究生
7191人
硕士研究生
13170人
本科生
32640人
教职工总数
8246人
专任教师
3531人
师资
力量
正高级教师
1027人
副高级教师
1185人
专家
名师
5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
8位
3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
欧亚科学院院士
9位
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14
位
国家级教学名师
12大学科门类
6大学部、36个学院(系)
112个本科专业
28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20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32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
基础
重点
学科
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4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
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自
强
弘
毅
求
是
拓
新
人文
环境
(一)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思考
• 一个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高水
平 大学”
• 两手举措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三步战略
• 到2015年,稳固、提升学校在中国高等教
育第一方阵中的位置
• 到2023年,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
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跻身亚洲高校前列
• 到2043年总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 四项一流
一流队伍
一流人才
一流科研成果
一流社会服务与声誉
• 五大精神
大气魄(目标一流,勇于超越)
大视野(面向世界,放眼未来)
大胸怀(团结奉献,人本和谐)
大贡献(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大发展(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二)学校 “十二五”主要发展任
务
发展任务分为5个部分:
 人才培养



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建设
社会服务
(一)人才培养
六大工程:
1.创新人才选拔模式改革工程
2.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3.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4.德育创新工程
5.提高国际化教育水平试点工程
6.继续教育品牌塑造工程
(二)学科建设
四大计划:
1. 世界一流学科(群)创建计划
2. 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
3. 特色学科彰显计划
4. 新兴交叉学科培育计划
(三)科学研究
五大工程:
1.创新人才与团队培育工程
2.国家重大专项培育工程
3.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4.国防科技能力建设工程
5.科学研究国际化工程
(四)师资队伍建设




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工程
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351人才计划”
人才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工程
(五)社会服务
五大计划:
1. 科技产业升级计划
2. 武汉大学科教兴鄂专项行动计划
3. 全面融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计划
4. 人才培训计划
5. 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行动计划
• 保障措施分为五部分
 办学资源与条件保障
 民生保障
 管理体制改革
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 文化传承与创新
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