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键下载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点击右键下载

沉
积
矿
床
沉 积 矿 床 的 主 要 类 型
 机械沉积矿床
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 蒸发沉积矿床
 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矿 床
概述
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形成条件
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类型及特征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概述
概述
胶体溶液 一种颗粒直径介于1~100μm的分散体系,
其性质介于粗分散系(浊液,颗粒直径>100μm)与
离子分散系(真溶液,颗粒直径<1μm)之间
胶体特性
带电性 吸附性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概述
自然界中常见的正负胶体
正胶体
Fe(OH)3
Al(OH)3
Cr(OH)3
Ti(OH)3
Zr(OH)3
Ce(OH)4
Cd(OH)3
MgCO3
CaCO3
CaF2
负胶体
粘土胶体
腐殖质
SiO2
MnO2
SnO2
Sb2O3
V2 O5
As2S3
PbS及其它一些硫化物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矿 床 概
述
搬运介质—地表径流
胶体的带电性对胶体长距离搬运不利
护胶剂 腐殖酸-胶体粒子被吸附在腐殖酸的大分
子链上或网状结构中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矿 床 概
述
胶体的沉淀
来自陆地的胶体溶液与富含电解质的海水混合。
腐植酸遇到海水中的Ca2+离子,结合成不稳定腐
植酸钙沉淀
述

2Fe(腐植酸盐)+3Ca2++6C1-→
3Ca(腐植酸盐)↓+2FeCl3
 进一步水解:
FeCl3+3H2O—Fe(OH)3↓+3HCI
铁、锰、铝等围绕石英等生成鲕状、豆状等胶状构造
矿石
海侵阶段早期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矿 床 概
述
自然界中胶体吸附现象(表面积很大、表面能
较高)在成矿中具重要意义
铁胶体带正电荷,优先吸附溶液中呈阴离子
的As、Sb、P等;锰胶体带负电荷,优先吸附阳
离子Li、K、Ba、Ni、Co、Cu、W等。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矿 床 概
述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地表岩石(或矿石)风
化形成难溶成矿物质呈胶体状态被流水搬运
到湖、海盆地中,通过胶体凝聚作用使成矿
物质沉淀富集形成的沉积矿床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概述—地质特征
 分布于大陆边缘浅海地带,分布与海岸线平行
含矿建造稳定
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产状稳定,
与围岩整合

矿物组成,铁、锰、铝的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
硫化物,空间上具有分带性
 矿石具有鲕状、肾状、条带状、层状构造
 多数矿床规模大,矿体产状稳定,矿石质量好
 具较大工业意义,是铁、锰、铝的主要来源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
成矿物质来源
地貌条件
物理化学条件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
 成矿物质来源
 主要来自陆源物质。陆壳岩石在风化后期铁、锰、铝
等便被分解出来,形成高分散的胶体溶液
海底火山喷发提供铁、锰等
必要条件 大陆长期而稳定的风化剥蚀,温热而潮湿
的气候,准平原化的地貌等
河流搬运成矿物质能力巨大,亚马逊河,约含0.003
克/升铁,17.6万年可形成二十亿吨铁矿床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
 地貌条件
 沉积环境-海盆地,构造稳定、海岸线曲折海
湾浅海区。
内陆湖泊或富含有机质沼泽盆地,湖沼含过多
腐植酸和细菌
过量腐植酸破坏胶体稳定性→成矿物质沉淀
细菌和藻类等作用→成矿物质沉淀
矿床工业意义较小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
 物理化学条件
98个港湾海水样、357个港湾泥样(波罗的海微咸水
和其沉积物、加里福尼亚海湾外潮坪和深水斜坡沉积物,
黑海静水盆地中水样)
pH值为7~8±;
Eh值 循环水为正值(最高0.5eV);
盆地底部停滞水为负值,下限为-0.172eV;
沉积物孔隙水中既可正值,亦可为负值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形成条件
 物理化学条件
海水面
pH
:
Eh 7.2~
:+
0.0 8.5
5~
+0
砂和
粉砂 .5
质岩
氧化带(O2)
重要组分: O2 CO32-SO42弱还原带(CO2)
Eh pH:
: -0 6~
粉砂
22.17 7.5
重要组分:
HCO
3 SO4 PO4 Cl NO3
2
和泥
~+
质岩 0.05
强还原带(H2S)
泥质
pH
和钙
: 7. 重要组分: H2S
E
h
: - 0 2~9
质岩
.172
黑色 ~-0.5
页岩
有机岩
海湾盆地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示意图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类型及特征

沉积铁矿床
 沉积锰矿床
 沉积铝矿床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型 铁 矿 床
 铁的克拉克值为4.2%,在氧、硅、铝之后居第四位
 沉积铁矿床的物质来源
①陆地的风化壳
②海底火山作用
③海底含铁物质的分解
 铁质的搬运方式呈Fe (OH)3胶体溶液被地表水带出风
化壳,在适量腐植酸的保护下,或者Fe3+离子与腐植酸
结合形成稳定的腐植酸络合物,被河流搬运到汇水盆地
中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型 铁 矿 床
非洲的乍得湖
湖面积约24000
km2,平均水
深约3.5m,水
83%由南部沙里
河供给。在湖
南部与沙里河
三角洲连结地
带,在水深1~3
米的局部地区,
正在形成现代
鲕状褐铁矿岩
砂
鲕铁岩
粘土
泥
沙
泥和砂
里
泥和鲕铁岩
河
泥和粘土
在320年里,
沉积了面积
为2,700km2、
厚达40cm的
鲕状铁质岩。
鲕粒直径平
均0.25mm,
最大达
1.2mm,成
分蒙脱石、
针铁矿以及
少量高岭石、
石英、方解
石等
50km
乍得湖现代鲕状褐铁矿岩沉积示意图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型 铁 矿 床
海相沉积铁矿床矿物相带变化规律
←------------------------pH
Eh------------------------→
氧化物矿物相带
pH 2-3
Eh >0.2
硅酸盐矿物相带
pH >7.0
Eh 0.2 ~-0.1
海平面
高价铁的氧化物
(赤铁矿、褐铁矿)
铁的硅酸盐
(鲕绿泥石 )
碳酸盐矿物相带 pH >>7.0 Eh -0.3 ~ 0.0铁的碳酸盐
(菱铁矿)
pH
9.0Eh
-3
.0~
-0.5
硫化物矿物相带
粘
土
铁的硫化物(黄
岩
铁矿、白铁矿)
沉
积
细
-
粉
砂
质
沉
积
粗
-
细
碎
屑
岩
沉
积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型 铁 矿 床
 海相沉积铁矿床主要特征
 分布于地台区和长期遭受剥蚀的造山区
 矿床产于海侵岩系的底部,含矿岩系主要为砂页岩系,
规模大,层位稳定,延长达几十至几百km
 矿体呈层状赋存于含矿岩系中,厚几至几十米不等
 矿石主要由赤铁矿组成,伴生鲕绿泥石、菱铁矿、石
英、方解石、黄铁矿等,矿石品位高、S、P杂质含
量低、质量好
 矿石呈鲕状、肾状和块状构造
 北方的“宣龙式”(Chch);南方“宁乡式”(D)
黑色页岩
含砾砂岩
矿
上
砂
页
岩
黑色页岩夹薄层砂岩
上部石灰岩
含
黑色页岩
含矿层
矿
鲕状赤铁矿顶部菱铁矿
铁
矿
层
层
变质岩系
鲕状赤铁矿
砂岩夹页岩
下部石灰岩
砂页岩
石英岩夹页岩
肾状赤铁矿
矿
下
砂
页
岩
白色石英岩
页岩夹砂岩
下部石英岩
图 河北宣龙铁矿床地质剖面图
岩
页
钙质
色
黄
cm
5
5
贫矿
m
5
1
页岩
色
黄
cm
5
3
贫矿
岩
砂
带
条
夹
岩
页
色
5m
.
绿
2
黄 铁矿
及贫
染
铁
有
面
层
沿
岩
砂
粗
20
30
40
50cm
0
10
图
我国南方宁乡式铁矿剖面图
海相沉积铁矿床的成矿机理
 沉积铁矿床的化学沉积说
(1)地壳表层,Fe2+化合物容易形成硫酸盐或重碳酸盐的真溶
液被搬运, Fe3+很难溶解,大部分呈胶体溶液被搬运
(2)由于地表水中含大量游离氧,铁的各种溶解的盐类大多被
氧化、水解成Fe(OH)3胶体被地表水搬运
(3)一定数量的腐植酸可起到护胶作用,使胶体在水中作长距
离的搬运。腐植酸过量或过少可引起沉淀
(4)铁的胶体溶液被搬运至湖、海盆地中时,Fe3+胶体溶液
由于海水中电解质中和或湖水中腐植酸过量而沉淀
海相沉积铁矿床的成矿机理
 鲕状构造成因
(1)动荡环境成鲕说
鲕粒粒径大小不一,为水体动荡分选的结果
鲕状铁矿内常有菱铁矿和鲕状赤铁矿的角砾碎片
常见复鲕构造
矿石中可见斜层理
(2)成岩作用成鲕说
鲕粒具明显多壳层构造,单层由赤铁矿、菱铁矿、绿泥石、玉髓等组
成
鲕粒是在成岩作用时,成矿物质进行剧烈再分配的结果
物质再分配的原因是淤泥和孔隙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多阶段变化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型 铁 矿 床
 湖沼相沉积铁矿床
 地表水搬运的铁胶体在湖沼盆地边缘浅水地带沉积
常与煤系地层伴生
 矿体呈透镜状、薄层状
规模较小
 矿石常呈鲕状、结核状构造
矿石矿物主要为赤铁矿、
褐铁矿、菱铁矿
 品位不稳定 杂质含量高 矿石质量差 工业意义不大
 淮南C-P煤系地层中的菱铁矿矿床
辽宁抚顺地区第三纪煤系中的菱铁矿矿床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型 锰 矿 床
是世界上主要的锰资源
锰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锰矿石中常含铁)
锰的克拉克值远较铁低(为铁的1/50),内
生矿床的几率比铁小得多;表生条件下沉积锰
矿分布十分广泛
锰在海盆中的位置比铁距海岸更远些;锰比铁
沉积更晚些
化学沉积型锰矿床的矿物相分带
软锰矿-硬锰矿矿石相带
(Mn4+),含锰高,杂质少
水锰矿矿石相带
(Mn4+ 、Mn2+)
矿石质量较差
碳酸盐矿石相带
(Mn2+),含锰量低,
杂质含量高
沉积锰矿床的相变示意图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型 锰 矿 床
 沉积型锰矿床的主要类型
1、湖相沉积型锰矿床
产于内陆湖盆地沉积岩系中(砂岩、砂页岩、粘土岩)
矿体呈透镜状、扁豆状,厚度变化大
矿石矿物主要是锰菱铁矿
矿床规模小,矿石平均品位低且变化大,工业意义不大
主要成矿时代 Z(Pt)、P、K、E、N
山西省石盒子组(P2s)中的锰矿床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型 锰 矿 床
 海相沉积型锰矿床
(1)分布于浅海近岸地带的古陆边缘
(2)位于沉积间断之上的海进层序的底部或上部,具固定层位
瓦房子锰矿(Pt3)、湘潭锰矿(Z)、遵义锰矿(P2煤系地层)
(3)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饼状,由单层或多层组成,
空间延伸很远
(4)矿石类型有原生氧化物矿石、原生碳酸盐矿石和次生氧化物
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硬锰矿、软锰矿、水锰矿、菱锰矿等
矿石具鲕状或块状构造
(5)规模大
品位高
锰资源的主要来源
瓦
房
子
锰
矿
地
层
柱
状
图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型 锰 矿 床
 现代深海沉积的锰质结核矿床(1870年首次发现)
(1)广泛分布于海洋底部的某些海区,以太平洋最有
工业意义
(2)大洋中约有锰结核1.7×1012t,其中含Mn 4×1011t,
Ni 1.64×1010t,Cu 88×108t, Co 58×108t ,
以及Fe、Ba、Zn、Mo等20余种有用金属及10余种
稀有分散金属及放射性金属
每年约有1×108t的锰结核在继续堆积
世界洋底锰结核分布图
黑十字为岩芯取样位置,黑园点为挖泥船取样位置
胶 体 化 学 沉 积 型 锰 矿 床
(3)结核大小0.1-30cm不等,最大850kg;呈不规则球状
或饼状;棕-黑色,
土状多孔,比重2-3
(4)结核具凝胶状结构,
同心构造,核为火
山熔岩、碎屑及生
物残骸,外壳主要
为锰、铁矿物、有
机质、粘土矿物等
胶体化学 沉积型 铝土矿 矿床
• 在内动力地质作用中,Al2O3和SiO2易于结合成铝硅
酸盐矿物;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则二者易分离,
形成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 富含铝的氢氧化物的红土型风化壳受剥蚀时,铝的
氢氧化物便成为机械悬浮物或在腐植酸保护下呈胶
体状态被搬运至湖海盆地中
胶体化学 沉积型 铝土矿 矿床
• pH值为4.1~7,Eh较低以及有大量电解质存在的地
质环境中,呈氢氧化铝(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一
水硬铝石)沉淀出来,形成沉积铝土矿
• 海滨地区为最有利的成矿环境(大量电解质
接近于7)
pH
胶体化学 沉积型 铝土矿 矿床
沉积型铝土矿矿床的主要类型
(1)湖相沉积型铝土矿矿床
产于内陆湖盆地中 与陆相沉积的砂岩、页岩
互层,或产于煤系中 , 延伸一般不稳定

矿石由三水铝石和一水铝石组成

矿床规模小,工业意义较差
胶体化学 沉积型 铝土矿 矿床
(2)海相沉积型铝土矿矿床
比沉积铁矿床更靠岸,产于海盆地边缘,滨海沼泽
相下部,下伏岩层常为灰岩
矿体呈厚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规模大
矿石矿物主要为一水铝石,具鲕状、豆状、块状构
造
我国铝土矿主要形成于C、P,共分七层(A、B、C、
D、E、F、G层),以G层工业意义最大
山东淄博、山西太原地区、广西平果、贵州、河南
等地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主要内容
1、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概念
2、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成矿物质的搬运、沉淀
富集机制
3、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矿床类型
4、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的基本特征
5、沉积型铁矿床、锰矿床的矿物相分带及其影
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