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新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四章:新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笔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第四章 新 时期散文与报告文学

概述

“理性反思散文”

乡土风情散文

“学者散文”和文化随

“人物专题式报告文学”

“社会问题式报告文学”

新世纪散文与报告文学

第一 节 概述

一、新时期艺术散文的艺术开拓 1、从“真实”和“真诚”出发,在稳步发展中取得多种主题 的多向开拓。2、“文体意识”觉醒,构建多维多元的艺术格局。 3、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形成具有梯队特点的创作群体。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成就 1、题材和主题不断开拓和深化。 2、文体的探索创新和文体 理论的研讨不断取得新成果,形成多样化的艺术格局。 3、创作队 伍空前壮大。 三、

90

年代随笔的繁荣 1、面向多层文化的大众性。2、面向客观世界的开放性。 四、散文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1、密切联系散文创作实践,及时从理论高度进行归纳和引导。 2、集中关注散文本体,研究散文内部规律。

第二 节 理性反思散文

• 一、巴金《随想录》

1

、说真话的大书

2

、民族反思录

3

、“无技巧”的艺术境界 •

4

、文体的自觉 二、孙犁

1

、记忆实录

2

、文体自觉

3

、语言明净、洗练

年 的 巴 金

青年巴金

年 的 巴 金

90

华诞时的巴金

不 同 版 本 的 《 随 想 录 》 封 面

晚年孙犁

孙 犁 散 文

第三 节 乡土风情散文

• 一、贾平凹:“世俗风情”散文 • • • •

1 2 3

、乡土风情于历史文化之中 、针砭时弊、文化批判、自我反思 、中西融合的艺术追求

4

、多副笔墨:小说笔法、诗的意象、杂文的理趣 二、汪曾祺:风俗民情散文 浓郁的乡土风情抒写形成了汪曾祺小说创作的艺术 风格,同时也成为他的散文创作的鲜明特色。在恬 淡、隐逸的文字里,浸润着对于风俗民情的钟爱和 淳朴而深切的民间情怀。

贾 平 凹 散 文

汪曾祺散文

第四 节 学者散文和文化随笔

一、学者散文 • 学者散文繁荣的原因:转型时代学者融入时代、开拓文 化空间的需要,是学者参与社会、关注人生的方式 • 张中行:宁静、古朴、超脱、深沉、平淡 • 金克木: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大多是针对一个论题, 追根溯源,探隐索微,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 广征博引,信笔展开,在“漫谈”与“闲话”中引出自 己独到的见解。 • 余秋雨:大气磅礴,想象丰富,激情澎湃,文采华丽典 雅。余秋雨常常把精神对象空间化,用感性的风景来象 征历史和文化,用细腻、生动的笔墨为读者勾画出一幅 幅具体的历史图景。

• • • • 二、文化随笔 刘心武:闲话家常的方式,往往选取新颖视角,生 发新意,经过艺术化的审视和陌生化的提升,这种 闲话家常成为感情共鸣和心灵沟通的亲切方式。 蒋子龙:善于借助文化人类学透视和剖析现实社会 的精神文化现象。富有人道主义内涵。 韩少功:坚持着人文关怀的写作立场,维护着人类 心灵自由和人格独立。少叙事和抒情,重议论和理 性思辨,是诗化的理性。 史铁生:关于人生困境的问题 、诉说着他的人生体 悟与思想 。脱俗、通透、达观的品格。亲切和美, 纯净自然,内蕴激情而又境界深远。

张中行 张 中 行 散 文

金克木 散文集

金 克 木

余秋雨 秋雨散文

史 铁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 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 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 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 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 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 心。

……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 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 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 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 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 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 关怀。

——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 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史 铁生

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 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 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 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著有中短 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 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 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曾先后获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 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2002年,史铁 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 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 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2005年6月, 《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获第 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作品奖。

史 铁生散文

第五 节 人物 专题式报告文学

1.

2.

• • • • • •

3.

一、新时期人物专题报告文学的发展 关注极左年代受歧视的知识分子 多样化的历史悲剧、生活挽歌和人生欢歌 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二、代表作家 徐迟:诗化报告文学 黄宗英:融身于作品之中 柯岩:人生欢歌 理由:小说式报告文学 陈祖芬:人物专题式报告文学

90年代的徐迟

黄宗英 陈祖芬 柯岩

第六 节 社会 问题式报告文学

• 一、社会问题式报告文学的类型:

1

、历史反思型 •

2

、现实参与型 二、美学规范:

1

、整体透视

2

、思辨力度和学术品格 •

3

、淡化人物、突出问题、开放技巧 三、代表作家:

1.

钱刚:《唐山大地震》

2.

贾鲁生 :《丐帮漂流记》、《中国西部大监狱》

3.

麦天枢 :《土地与皇帝》 、《西部在移民》

4.

胡平、张胜友:《东方大爆炸》、《世界大串联》

钱钢

1976

7

28

日的唐山大地震,是 迄今

为止 400

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 的一

页,相当于 400

枚广

岛原子弹在距地

16

公里的地壳中猛然爆炸,

强烈的 摇

撼中

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顷刻间被夷为

平地。

24

万人死亡,

16

万人重

伤,直接 经济损失在 100 亿元以上。

作者

亲历了地震发生时唐山地区犹

经受了战争一般的深重劫难,经过 10

年的不懈追踪

访谈,缜密的整理和分析,

全景式

记录了当时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

的种种表

现,追溯了地震前后扑朔迷离

的事

实与现象,反思了人类在现代化过

程中究竟

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的终极问 题。

第七 节 新世 纪散文与报告文学

• 一、新世纪散文

1

、新世纪散文的创作群体: 学者散文 、作家散文、官员散文

2

、代表作家: 李国文:历史文化散文 南帆:智性散文 • 刘亮程:乡土散文 二、新世纪报告文学

1.

2.

3.

4.

三农问题: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 教育现状:何建明的《龙门圆梦

——

中国高考报告》、《恐 惧无爱

——

中国“另类”孩子的生存报告》 反腐倡廉 :长江的 《矿难如麻》 历史大事:北方的《大漠飞天

——

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实录》

李国文 李国文的散文

华语文学:二○○四年度散文家奖 授 奖辞

南帆 南帆的批评文字绵密而深邃,他的散文也充 满智性的光泽。他的冷峻和理性,来自于 他对生活真相和思想疑难的不懈追问,如 同他隐忍、深微的生命体验,往往通过智 能的细节解读和符号分析,走向清晰、透 彻和宽广。他活跃的探索精神,拓展了散 文的文体边界;他沉静的语言,既有思索 的欢乐痕迹,也有洞悉事物本来之后的感 伤。他出版于二○○四年度的《关于我父 母的一切》,通过描述一段正在消失的父 辈的人生,有力地呈现出渺小人群与巨型 历史之间的裂缝和错位,并对个人的创伤 记忆、时代的内在迷乱给予了真切的意义 关怀。他所揭示的时代对人的微妙影响, 以及人与历史互相改写的复杂境遇,既是 对亲人的沈痛追思,也是理解当代现实的 重要参照。

• • • • • 陈桂棣、春桃夫妇 他们是夫妻 他们是合肥市文联的作家 他们自费耗时三年,花掉5万家当 跑遍安徽农村采访“三农”问题 他们扔下半岁的孩子换来本《中国 农民调查》和刚开始的官司 刊登《中国农民调查》的2003年第6 期《当代》在一周内脱销,由人民文学 出版社于今年1月出版的34万字的完整作 品也在极短的时间内竟达到了近10万册, 2004年1月8日,陈桂棣、春桃走进中央 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与主持人王志 就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展开 对话;1月9日晚黄金时段,中央电视台 二套播出了对两位作家的一个长达20分 钟的访谈;1月1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 办的《文艺报》在北京召开《中国农民 调查》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几十名 农业、社会学、文学评论界的专家学者 及北京各大媒体的记者; 1月11日,陈 桂棣、春桃及文学评论家何西来、亳州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兴杰走进新浪网 总部,就三农问题、农村税费改革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与农民增收问题等与网民 进行网上交流。

刘亮程

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于

1998

年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新疆文坛的热切 关注,多位评论家先后撰文对其创作进行研讨。接着,

1999

10

月,在国内文学界 享有盛誉的《天涯》杂志的头题位置刊发了“刘亮程散文专辑”,并配发了李锐、 李陀、方方、南帆、蒋子丹等著名评论家、作家的推荐文章。一时间,国内文学界 为之哗然。湖北《今日名流》杂志随即对刘亮程做了长篇专访;中央电视台“读书 时间”以“刘亮程和他的村庄”为题对其作了专访;《书评周刊》、《作家文摘》、 《新华文摘》、《江南》等报刊也纷纷转载刊发刘亮程的散文及评论文章;在新疆 压库

1

年多的数千册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也在一个月里被订购一空。

2001

年4月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被誉

20

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

《落泪是金》片断:

诸多贫困大学生们的经历叫人落泪,他们与 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叫人落泪,社会上有那么多 好心人无私地援助他们的动人事迹,同样叫人落 泪。我相信,这些用金子凝成的泪水,会让更多 的人像关注山区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那样来 关注高校贫困生。因为正如团中央领导所说,救 助一个失学儿童,中国就少一个文盲;扶助一名 贫困大学生,下世纪就多一个建设国家的栋梁。

何建明 何建明(

1956 ——

),江苏苏州人。

1976

1

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

1988

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 社记者。

1989

年至

1992

年转业到中央某机 关报社当记者、编辑。

1993

1

月至

1996

3

月任文学杂志《新生界》主编。

1996

4

月至现在中国作协工作,现任《中国作家》 副主编、编审。主要获奖作品:有首届鲁 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共和国告急》;第二 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落泪是金》。中 国报告文学学会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获奖作 品《中国高考报告》、《根本利益》;第 一届徐迟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落泪是 金》、第二届徐迟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 《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