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研究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研究

特色战略:
一、问题的提出
1.我国近十年高职教育政策纵向分析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999年高职教育举办权的变化;
2003年启动五年一轮回高职院校人才水平评估;
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启动;
2007年新一轮人才工作评估;
2010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启动;
2011年国家高职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启动。
2.我国近十年高职院校办学实践分析
① 高职院校在满足上学需求诉求中发挥了“半壁
江山”作用;
② 高职院校进行“人才水平评估”与“工作评
估”;
③ 高职院校在当地和国家启动的“重点项目”及
“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制定了我国教育的十大改革试点工程,其
中就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试点,“是以推进
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
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
4.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
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
[2010]8号)文件指出:“100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
院校的主要建设任务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合
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
学活力。”
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
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
指出:“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
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
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在中国社会经济
发展的“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改
革建设的重点是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
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什么样的校企合作
体制机制,怎样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面对
的新的发展问题。
6 新时期赋予高等职业教育新任务
(一)建设现代职教体系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转变职教发展方式
(八)改革招考选拔机制
(三)系统培养技能人才
(九)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四)支撑现代产业体系
(十)深入推进集团办学
(五)引领职教科学发展
(十一)健全职教国家制度
(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十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形成因素分析
1.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形成现实视角
政府
办学体制机制
市场
(社会)
院校
2.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形成理论视角
系统
论
管理
学理
论
办学体制机制
资源
整合
理论
新制
度经
济学
核心
竞争
力理
论
3.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形成因素
(外部因素)
国家教育财政政策
社会人才观
招生、就业政策
政府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政策
社会对教师的认同与评估
校友会
行业 企业责任
教学管理制度
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校训、学风
办学主体
办学理念
人事分配制度
校园文化
福利
(内部因素)
三 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实证分析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分析
通过对2010年项目申报陈述提纲文本进行数
字化处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高等
职业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上从校企合
作组织构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合作主体行
为模式、合作动机、资源配置方式、解决高等职
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等八个方面都迈出了
新步伐
1、校企合作参与主体结构的新趋势
第一,地方政府(包括行业主管部门)已经非常重
视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并直接参与到校企合
作的体制中来,应该说是最重要的突破。
第二,出现了新的校企合作参与主体,如社区、县
乡政府、农村合作社、示范村,这又是一个了不
起的突破。
第三,行业的作用明显增强。
2、校企合作管理体制的新进展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已经开始走出松散
的、无组织的混沌状态,逐步演变成有内部治理
结构的社会组织形式。如董事会、理事会的建立
和运作(90.6%),将使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
办学形成长效机制。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
集团产业布局相关县级政府、骨干企业、行业协
会,组建“222”学校董事会,出台《董事会章
程》,承担学校规划、筹资、人才培养与就业、
技术服务等功能,实施《学校与成员企业设备共
享与运作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实施
办法》等19项制度。
3、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新创举
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已经真正把学校、行业、
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利益关系联系起来,并
形成真正的合作办学实体,产学联盟、股份实体、
合作企业、服务外包、共享型实训基地都是利益
捆绑的办学实体(26.7%),校企共同体、专业
学院、产学园区、生产性学习船明显地把行业企
业和社会组织带进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3.9%),职教集团有点模糊不太具体,但也
是一种利益捆绑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22.6%),
不管怎样,申报院校已经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方
面有了新的突破
4、政府行业和举办方在共建高等职业院校中有新作
为
第一,政府除了过去财政投入的作为之外,有的地方
真正体现了第一责任人的身份,如对骨干院校项目和校企
合作办学进行规划统筹,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创
意产业园就是所在地益阳市政府根据当地文化背景特别规
划创建的;还有直接领导和指导校企合作的,还有为学校
办学提供项目支持的,等等,尽管为数不多,只有21.7%
的比例,但我们看到了政府在共建高等职业院校中完全可
以有新的作为。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由市长出任学校发展
委员会主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改任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
任,同时明确其职能,重点是保障学校建设发展,整合各
类社会资源开发项目,推动政府出台《杭州市校企合作促
进条例》,完善高效快捷的保障机制。
第二,行业也开始真正关注高等职业院校的办
学,在83个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业中,有27.7%的
行业部门、协会、集团投入经费支持;有12%的
行业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机
会,还有的行业采用了项目委托的办法支持高等
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和组织生产性实训。如上
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以项目委托为纽带的校
企合作运行机制,制定《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
法》,学院将部分教学任务以项目委托方式与企
业共同完成,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产品开
发和科技服务,与企业合作成立“企业研发中
心”。
5、学校、企业在办学合作中的新任务
•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除了过去的主要作为培养人
才、培训服务之外,开展技术服务达到45.3%,
表明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实力和地位正
在提升,特别是还有18.9%的学校具有参与技术
研发与制定行业标准的能力。
• 作为企业一方,也突破了过去提供兼职教师、共
建实训实习基地等一般做法,明确参与课程开发、
提供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岗位的有98.1%,直
接以经费或设备加入共建的有35.9%,还有提供
订单和就业机会的占到26.4%,这一切都表明,
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已经不再是与学校之间的肤浅
合作,而是真正的共建。
6、校企合作动机的新变化
第一,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在合作共建高等职
业院校方面目的越来越明确,有34%是为了当地
特色产业的振兴,18%是为了当地新兴产业、高
端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13.1%是为了新农村
建设、发展中小企业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也
就是在整个申报骨干院校过程中,已经超过65%
的申报项目是对准了区域经济发展最需要的产业
的。
第二,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目的越来越明确,除了解
决高等职业院校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之外(88.7%
专任教师双师化,76.4%引进行业企业教师),对解决生
产性实训、顶岗实习问题和用行业企业标准建设专业课程
的目的也非常明显(69.8%生产性实训,50%开发课程,
39.6%顶岗实习);还有一些更深层次问题,如制订更加
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25.5%)、采用新的教学组织模式
(31.1%),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23.6%),满足学
生就业需要(12.3%)。如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完善符
合食品生产特点的“候鸟式、走训制”等多样化教学组织
形式;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行“产
学同步,多轮顶岗”,园艺技术专业构建“项目化、小学
期、分段式”;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南广播电
视台共建节目生产基地,引进青海卫视节目离岸生产基地,
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引入“用户满意”的企业理念进
行质量评价。
7、校企合作资源配置方式的新动向
这次申报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时候,情形
似乎发生了变化,政府和行业的作为变得更加明
显,所以有了在106所申报院校中,政府统筹、
行业标准、市场利益三种资源配置方式三分天下
的格局,这应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
8、校企合作形式主义的新问题
高等职业院校没有真正把校企合作当成是解决
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中突出问题的手
段,为了合作而合作,依然按自己原来的方式办
学,办学与合作成为两张皮,如果这样还不如不
合作。合作的目的就是解决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自
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如生产性实训需要企业的生
产项目,技能实践课程需要企业技术人员或能工
巧匠来担当,技术课程需要与企业共同开发,与
生产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模式需要与企业共同来组
织,顶岗实习需要企业提供真正的相关岗位,学
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需要企业一起来评判,
学生的就业需要得到企业的帮助,等等。
9、校企合作推进动力的新难题
政府、举办者和行业除了出钱以外,其他如统
筹规划、协调关系、提供标准、领导指导的作用
虽然有但不多,加起来只占三者作用的23.4%。
政府有强大的行政权力、行业有统一标准的巨大
权力,这些权力如果充分用起来,高等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将会出现更加光明的前景。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二
四 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关键路径分析
•
•
•
•
•
•
•
•
更新办学理念
实现内部管理体制转型
注重教学改革制度创新
提升院系两级领导力
增强办学社会服务能力
打造特色专业
规划未来
引领社会文化
五 实现合作发展分析
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对照表
合作内容
1.基本形式
2.延伸形式
3.拓展形式
1.发展规划
1.1.1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1.2.1校企共建战略伙伴关系
1.3.1校企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集团
或联合体
2.专业建设
2.1.1学校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2.2.1校企共建重点专业和新专
业高层决策机制
2.3.1建立由企业主导的专业建设协调
机制
3.课程建设
3.1.1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3.2.1校企共同确定课程体系
3.3.1企业主导课程开发
4.1.1 校企共同组建师资队伍
4.2.1企业专家培训教师
4.3.1 企业专家到学校实行“阶段性
全脱产”教学
4.1.2学校培养培训师资
4.2.2 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
关和技术设备更新改造
4.3.2 学校从企业直接调入高技能人
才充实教师队伍
4.师资建设
5.2.1校企共建实习基地
5.实习教学
5.1.1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5.3.1引企入校建立生产实训基地
5.3.2校企”一体化”管理
5.3.3学校在厂区建立教学区
5.2.2产教结合开展实训
5.3.4企业自主建立面向社会的实习基
地
6.1.1 学校为企业参与考核评价创造条件
6.能力评价
6.1.2 学校开展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6.2.1 校企共同建立教学评价制
度
6.3.1建立企业评价学生职业能力制度
7.2.1 校企共同开展研发或学校
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7.3.1建立区域性研发机制
6.1.3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进行跟踪调查
7.研究开发
7.1.1学校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
8.2.1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招生培
训就业计划
8.招生就业
8.1.1学校制订招生培训就业计划
9.学生管理
9.1.1学校按照企业要求制定学生行为规
范
8.2.2校企共同举办在职技工高
技能提升培训班
9.2.1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操行考
核
8.3.1 企业组织招生和培训
9.3.1校园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内容
研究感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
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
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战国 曾子
“在未来几十年里,紧抓过去不放的结果是效
率日益低下。我们应该开始学习如何应对
变化,如何发挥我们的领导潜能,如何帮
助我们的企业进行变革。……努力拥抱未
来要比紧握过去不放幸福得多。”
——(美)约翰·科特
谢谢大家!
E-mail:[email protected]
手 机:1860731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