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水体污染与自净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五章水体污染与自净

5.1 水体污染及其危害
5.2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
5.3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与系统
1
5.1 水体污染及其危害
 定义: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
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
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
统和功能受到破坏。
 本底含量:在未受污染影响的情况下,其化学元素的正常
含量,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的正常值,又称环境本底值。
化学元素含量超过了环境背景值和能量分布异常,表明环
境可能受到了污染。
 环境容量: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体所能接
纳的最大允许污染物负荷量,即水体的纳污能力。
 原因: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或称非点源污染)两类。
2
5.1水体污染及其危害
5.1.1 水体的物理性污染及危害
指水温、色度、臭味、悬浮物及泡沫等。这类污染
易被人们感官所觉察,并给人们感官不悦。
5.1.2 无机物污染及危害
1.酸、碱及无机盐污染
2.氮、磷的污染
5.1.3 有机物污染及危害
3.硫酸盐与硫化物污染
1.油脂类污染
4.氯化物
5.重金属污染
2.酚污染 包括汞(Hg)、镉(Cd)、铬(Cr)、铅
(Pb)和铜、锌、钴、锡等。
3.表面活性剂污染
3
5.2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
5.2.1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体的自净作用的定义:
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
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
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
1.物理净化作用(稀释、混合、沉淀)形态不变,浓度降低,总
化。
 物理、化学作用只能使污染物的存在场所与形态发生改变,
量不减。
水体自净过程非常复杂,按机理可分为3类:①物理净
在水体的存在浓度降低,但不减少污染物总量。
2.化学净化作用(p23)(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吸附与凝聚)
化作用;②化学净化作用;③生物化学净化作用。
生物净化可使污染物总量降低,使水体得到真正的净化。生
形态改变,总量不减。
物净化最终使有机物无机化,由有害向无害转化。
3.生物化学净化作用(p23)
是水体自净的主要原因。形态变
在河流的水体自净中,通常以物理(主要是混合稀释)作用和
化,总量减少。
好氧生物氧化作用为主导。
4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异养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无机代谢产物
少量能量
代谢产物
O2
污水中的可
降解有机物
+ 异养微生物
+ 能量
(CO2、H2O、NH3…)
(1/3) 分 解 代
谢
(2/3
)
合 成 代
谢
新细胞物质
(C5H7NO2)
~
80%
内 源 呼
内源呼吸产物
+ 能量
(CO2、H2O、NH3、SO42-…)
吸
~
20%
内源呼吸残留物
O2
净增细胞物质
剩余污泥
5
5.2.2水体水质基本模型《流体力学》中解决
5.2.3二维水体水质模型的应用(自学)
6
5.2.4 河流氧垂曲线方程----Phelps方程***************
重点
水体自净的主要作用是生化作用,微生物在降解有机
物时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流,水中
溶解氧含量受有机物的降解过程控制 。
有两个相关的水质指标来描述水体的自净过程,一是
BOD,而是DO。
溶解氧浓度是河流水质的指标,是使河流生态系统保
持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DO的变化规律具有很重要的
实际意义。
7
两个基本概念:
大气复氧:大气中的氧向水体传递的过程。
亏氧量:一定水温下,饱和DO与实际DO之间的差值。即:
D=Co —Cx
(式5-1)
式中:D ——亏氧量, mg/L ;
Co ——一定温度下、压力,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Cx——河水中溶解氧含量,mg/L。(实际值)
8
5.2.4 河流氧垂曲线方程----Phelps方程***************
重点
1.氧垂曲线——定性描述
有机物进入河流后,好氧分解加剧,消耗大量溶解氧
(DO),同时河流又从水面上获得氧气(复氧),河水中DO与
时间t的关系见图5-1 。
9
图5-1 河流中BOD5及DO的变化曲线
在河水中DO与时间t的关系图中,将呈下垂状的反映河流
中溶解氧含量的曲线称为氧垂曲线。
10
2.氧垂曲线方程——菲里普斯方程的建立 ——定量描述
(重点)
方程建立的思路
(1)有机物耗氧动力学
(2)溶解氧变化过程动力学
(3)河流中氧垂曲线方程式——即菲里普斯方程式
11
2.氧垂曲线方程——菲里普斯方程的建立——定量描述(重
点)
方程建立的思路
(1)有机物耗氧动力学——基本假设
美国学者斯蒂特—菲里普斯(Streeter-Phelps)于1925年对
耗氧过程动力学研究分析后得出:
当河流受纳有机物后,沿水流方向产生的输移有机物量远大
于扩散稀释量,当河水流量与污水流量稳定,河水温度不变时,
则有机物生化降解的耗氧量与该时期河水中存在的有机物量成正
比(有机物生化降解的耗氧速率等于有机物降解速率),即呈一
级反应,属一维水体水质模型、表达式为:
12
应用:BOD5和
BODu的换算。
式中:Lo ——有机物总量,
有机物总量即氧化全部有
BOD5和BODu的换算
机物所需要的氧量,也即河
Lt —— t时刻水中残存
水在允许亏氧量的条件下
Lt  Lo  exp(
 K1t )
的有机物浓度;
(为了保证水质),可以氧
t——时间,d;
化的最大有机物量,一般以
BOD
(式5-4)
5  BODu  exp(5 K1 )
k1,K1 ——耗氧速率常数, BODu表示;(有机物刚开始
BOD5
降解时的水中有机物浓度,
k1=0.434K1。
BODu 
实际计算时要考虑是否有混
exp(5 K1 )
合。
13
举例:
时间t:
有机物浓度L:
有机物降解速度:
有机物降解速率:
0d
1d
10mg/L
5mg/L
dL 5  10
mg

 5
dt
1 0
Ld
(式5-5)
dL
5  10
mg


5
dt
1 0
L d
(式5-6)
dL
5  10
mg

5
dt
1 0
L d
(式5-7)
耗氧速率:

14
耗氧速率常数,k1=0.434K1推导如下:
k1以10为底的耗氧速率常数,K1以e为底的耗氧速率常
数。由式(5-8)可得:
10-k1t=exp(-K1t)
(式5-8)
两边取以10为底的对数,可得:k1t=K1t lge,从而可
得k1与K1的关系。
(式5-9)
lge=lg2.71828=0.434
15
两点注意
注意1:关于式(5-8)中的“-”
假设
t1
t2
L1
L2
dL
  K1L
dt
d L   K1L d t
dL= L2 - L1
dL = - K1 L dt= - K1 L(t2 -t1 )
dL应该<0,而K1、L、dt均>0,为此需加符号“-”。
注意2:实际使用时进行温度校正。
16
(2)溶解氧变化过程动力学
通过河流水面与大气的接触,氧不断溶入河水中,当其他条
件一定时,复氧速率与亏氧量成正比例(未被有机物污染的河流):
 dO
 k2 D

d
t

 t  0, D  D
o

(式5-9)
式中:k2——复氧速率常数,与水温、水文条件有关,其数值列
于表2-5中(p39);
O——氧气浓度,mg/L ;
D——亏氧量,D=Co—Cx;
Co——一定温度下,水中饱和溶解氧,mg/L;
Cx——河水中溶解氧含量,mg/L;
Do——河水初始亏氧量。
17
(3)河流中氧垂曲线方程式——即菲里普斯方程式
菲里普斯对被有机物污染的河流中溶解氧变化过程动力
学进行了研究后得出结论:河水中亏氧量的变化速率是耗氧
速率与复氧速率之和。
在与耗氧动力学分析相同的前提条件下,亏氧方程也属
一级反应,可用一维水质模型表示:
18
亏氧速率=耗氧速率-复氧速率
(式5-10)
对式(2-67)的积分可得:
(式5-11)
注意式(5-11)并非氧垂曲线公式,而是亏氧量公式。
氧垂曲线方程:
-k 1 t
-k 2 t
-k 2 t
K1L0
DOt  C0  Dt  C0 
(10
 10 ) D0  10
K 2 - K1
解释p40
19
(4)氧垂曲线方程作用
1)用于分析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动态 ;
2)推算确定最大缺氧点即氧垂点的位置及到达时间,并依此
制定河流水体防护措施。
氧垂曲线到达氧垂点的时间,可通过方程式(5-11)求
定,即当 d D =0时:
dt
tc

D0  K 2 - K1   
 K2 

lg 
1



K
K
L

1
1
0





K 2 - K1
(式5-12)
式中:tc——从排污点到氧垂点所需的时间,d。
(式5-13)
20
(5)氧垂曲线方程使用注意事项
公式只考虑了有机物生化耗氧和大气复氧两个因素,故仅适用
于河流截面变化不大,藻类等水生植物和底泥影响可忽略不计的
河段;


仅适用于河水与污水在排放点处完全混合的条件;

所使用的k1,k2值必须与水温相适应;
如沿河有几个排放点,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合并成一个排放点计
算或逐段计算。

按氧垂曲线方程计算,在氧垂点的溶解氧含量达不到地表水最
低溶解氧含量要求时,则应对污水进行适当处理。故该方程式可
用于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程度。
21
3.氧垂曲线方程——菲里普斯方程的应用————
—自学
22
5.3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与系统
1.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
生物化学处理法3类。
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
质。有沉淀法、过滤、筛滤、气浮等。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分离回收污水中处于各种形态
的污染物质(包括悬浮的、溶解的、胶体的等),有中和、氧化
还原、吸附等。主要处理生产污水。
生物化学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水中溶解胶体状
态的物质。
好氧法:(活性污泥、生物膜)好氧微生物作用,城市污水。
厌氧法:厌氧微生物作用,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泥、城市污
水、低浓度有机废水
23
2.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
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
功能:
1)主要去除ss,以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负担;
二级处理:
2)调节水量、水质、水温等,有利于后续的生物处理。
功能:大量去除胶体状和溶解状有机物,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去除效果:EBOD 20~30%, ESS  40~55 %
去除效果:
EBOD 65~95%(活性污泥法),
三级处理:
主要方法:物化法,沉砂、沉淀、气浮、除油、中和、调节、
EBOD目的: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或脱色、杀菌,或
 65~90% (生物膜法),
加热或冷却等
方法:各种形式的生物处理工艺
脱氮、除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方法:
物化法——超滤、混凝、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加氯消毒等;
生物法——生物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等
24
3.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

减量处理(浓缩、脱水)

稳定处理(厌氧消化、好氧消化)

综合利用(沼气利用、污泥利用)

最终处置(干燥焚烧、建筑材料)
25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典型流程
三级处理
二级处理
原废水
粗细格栅
CL2或其它消毒剂
空气
一级处理
沉砂池
初沉池
曝气池
二沉池
接触池
出水
污泥回流
污泥回流
泵房
集泥井
絮凝剂
污泥
浓缩池
一级
消化池
二级
消化池
污泥脱水
机房
泥饼外运
26
Treatment of sewage is often classified
as_
预处理Primary sewage treatment
一级处理
Secondary sewage treatment 二级处理
Tertiary sewage treatment
三级处理
27
重点内容
1.画出接纳大量生活污水的河流水BOD与DO的变化曲线,并
分析各污染带的特征以及氧垂曲线方程作用。
2.污水处理程度分一、二、三级,各级的主要任务及处理所
需的主要方法?
3.写出城市污水处理的典型水线和泥线流程。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