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Document

第17章 氨基酸和肽
目的要求
1. 掌握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 — -氨基酸的结构特
点、分类、命名和化学性质
2. 掌握肽的结构和命名,熟悉肽链中C-端和N-端的分
析方法。
3. 了解氨基酸和活性肽在医学上的意义。
本章具体应掌握的内容提要
1. 氨基酸的结构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约有数百种,但存
在于生物体内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仅为20种。它们在化学结构上都具有
共同的特点,即属于-氨基酸(脯氨酸为-亚氨基酸),其中有8种为人体
必需氨基酸。除甘氨酸外,其余氨基酸的 -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都
有旋光性,且均属L-构型。不同的氨基酸,只是侧链R基有所不同。氨基
酸分子既含有碱性的氨基又含有酸性的羧基,在生理条件下,一般是以
偶极离子形式存在。
2. 氨基酸的分类
按R基的化学结构,可分为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和杂环氨基酸;
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可分为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氨
基酸还可根据侧链R基的极性及其所带电荷分为非极性R基氨基酸、不带
电荷的极性R基氨基酸、带正电荷的R基氨基酸和带负电荷的R基氨基酸。
3.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与分子中所含有的羧基、氨基和侧链R基有关,其
中羧基和氨基的反应为氨基酸共有的性质。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
与酸、碱都可成盐,在等电点时以内盐形式存在的氨基酸溶解度最
小;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可脱羧生成伯氨,可氧化脱氨生产酮酸,
也可发生分子间相互脱水生成肽类物质。含有某些特殊R基的氨基酸,
还可发生某些特殊的颜色反应。氨基酸的重要化学反应见表1。
表1 氨基酸的重要化学反应
4. 肽的结构和命名
肽是由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酰胺键)连接起来的。肽单位(—C—CO—NH—C—)
的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这个平面称为肽键平面,肽键中由于氮原子与羧羰基存在
p-共轭效应,限制了C—N键的自由旋转,使与C—N键相连的O与H或两个C原子
形成较稳定的反式构型。肽的命名从N-端开始,将分子中各氨基酸依次称为某氨酰
置于母体名称前,最后以C-端的氨基酸为母体称为某氨酸。肽的名称也常用中文或
英文的缩写符号来表示。
5. 多肽结构的测定
用酸将多肽彻底水解,得到各种游离氨基酸的混合物,通过层析法或氨基酸分析仪
以确定其组成成分,再经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计算出各种氨基酸分子的数目。
测定氨基酸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往往需末端残基分析和部分水解法配合进行。N端分析可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法、丹磺酰氯(DNS-Cl)法和Edman降解法等。
而C-端分析则可采用肼解法和羧肽酶催化水解法等。
6. 生物活性肽
生物体内有一些很强生物活性的肽类,统称为活性肽。生物的生长、发育、细胞
分化、大脑活动、肿瘤病变、免疫防御、生殖控制、抗衰老、生物钟规律及分子进
化等均涉及到活性肽。随着多肽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化学合成及遗传工程等新
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生物活性肽不断被发现,对其功能的认识也不断增长。
建议学时
2~ 3学时
17.1 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7.2 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17.3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17.4 多肽链的基本结构和肽的命名
17.5 内源性和外源性生物活性肽
17.1 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7.1.1 氨基酸的结构
氨基酸(Amino Acid)是一类取代羧酸,可视
为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一类
产物。根据氨基和羧基在分子中相对位置的不同,
氨基酸可分为-,-,-,…,-氨基酸。
20种编码氨基酸中除甘氨酸外,其它各种氨基
酸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C,都有旋光性。
COO-
+H N——H
3
R
L-型
COO-
H——NH3+
R
D-型
具旋光活性的编码氨基酸均为L-型,如用
R/S法标记,则除半胱氨酸为R构型外,其余皆
为S构型。
由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都具有共同
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结构通式为:
R——*CH—COOH
NH2
不同的氨基酸只是R不同。仅有一个例外:
COO
N
H
H
(脯氨酸为-亚氨基酸)
R——*CH—COO-
NH 3+
氨基酸在固态或在生理
pH条件下,是一偶极离子
(zwitterion) , 以 内 盐 形 式
存在。
表17-1 20种编码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式(*为必需氨基酸)
名 称
中文缩写 英文缩写
结构式
非极性氨基酸
Gly
G
甘氨酸(Glycine)
-氨基乙酸
甘
丙氨酸(Alanine)
-氨基丙酸
丙
Ala
A
CH3 CH COO
NH3
亮氨酸(Leucine)*
-甲基--氨基戊酸
亮
Leu
L
(CH3)2CHCH2 CHCOO
NH3
NH3
异亮
Ile
I
缬氨酸(Valine)*
-甲基--氨基丁酸
缬
Val
V
脯氨酸(Proline)
-吡咯啶甲酸
脯
Pro
P
异亮氨酸(Isoleucine)*
-甲基--氨基戊酸
CH2 COO
CH3CH2CH CHCOO
CH3 NH3
(CH3)2CH CHCOO
NH3
COO
N
H
H
20种编码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式(*为必需氨基酸) (续1)
名 称
中文缩 英文缩写
写
苯丙
Phe
F
蛋(甲硫)氨(Methionine)*
-氨基--甲硫基戊酸
蛋
Met
M
色氨酸(Tryptophan) *
-氨基--(3-吲哚基)丙酸
色
苯丙氨(Phenylalanine)*
-苯基--氨基丙酸
结构式
CH2 CHCOO
NH3
CH3SCH 2CH2 CHCOO
NH3
Trp
W
CH2CH
COO
NH3
N
H
非电离的极性氨基酸
丝
Ser
S
谷氨酰胺(Glutamine)
-氨基戊酰胺酸
谷胺
Gln
Q
苏氨酸(Threonine)*
-氨基--羟基丁酸
苏
Thr
T
丝氨酸(Serine)
-氨基--羟基丙酸
HOCH2 CHCOO
NH3
H2N C CH2CH2CHCOO
NH3
O
CH3CH
CHCOO
OH NH3
20种编码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式(*为必需氨基酸) (续2)
名 称
中文缩写 英文缩写
结构式
半胱氨酸(Cysteine)
-氨基--巯基丙酸
半胱
Cys
C
HSCH2 CHCOO
NH3
天冬酰胺(Asparagine)
-氨基丁酰胺酸
天胺
Asn
N
H2N C CH2CHCOO
NH3
O
酪氨酸(Tyrosine)
-氨基--对羟苯基丙酸
酪
Tyr
Y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氨基丁二酸
天
Asp
D
谷氨酸(-氨基戊二酸)
Glutamic acid
谷
HO
CH2 CHCOO
NH3
酸性氨基酸
HOOCCH2CHCOO
NH3
Glu
E
HOOCCH2CH2CHCOO
NH3
20种编码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式(*为必需氨基酸) (续3)
名 称
中文缩写 英文缩写
结构式
碱性氨基酸
赖氨酸(Lysine)*
,-二氨基己酸
赖
Lys
K
NH3 CH2CH2CH2CH2CHCOO
NH2
精氨酸(Arginine)
-氨基--胍基戊酸
精
Arg
R
H2N C NHCH2CH2CH2 CHCOO
NH2
NH2
组氨酸(Histidine)
-氨基--(4-咪唑基)丙酸
组
His
H
CH2CH
N
N
H
NH3
COO
17.1.2 氨基酸的分类
1 根据R基化学结构的不同分为:
(1) 脂肪族氨基酸
甘、丙、缬、亮、异亮(不含其它官能团)
丝、苏(含-OH);
半胱、蛋(含S);
天酰、谷酰(含酰胺)
天冬、谷(1氨基2羧基)
精(含胍基)
赖( 2氨基1羧基)
(2) 芳香环的氨基酸:苯丙、酪
(3) 杂环的氨基酸:脯、组、色
2 根据分子中所含氨基和羧基的相对数目分为:
中性氨基酸(1氨基1羧基;由于羧基电离能力较
氨基大,其水溶液实际上为弱酸性):
甘、丙、缬、亮、异亮、丝、苏、半胱、
蛋、苯丙、酪、色、天酰、谷酰、脯
酸性氨基酸(1氨基2羧基):天冬、谷
碱性氨基酸(2氨基1羧基):赖、 精、组
3 医学上常根据氨基酸侧链R基的极性及其所带电荷:
(1) 非极性R基氨基酸:有甘、丙、亮、异亮、缬、脯、
苯丙、蛋、色9种。含非极性侧链,故具有疏水性,它
们通常处于蛋白质分子内部。
(2) 非极性R基氨基酸:有丝、谷胺、苏、天胺、酪、半
胱6种。侧链中含有羟基、巯基、酰胺基等极性基团,
但在生理条件下却不带电荷,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往往
分布在蛋白质分子的表面。
(1)(2)两类为中性氨基酸。
(3) 带正电荷的R基氨基酸:有精、赖、组3种。为碱性
氨基酸。
(4) 带负电荷的R基氨基酸:有谷、天冬2种。为酸性氨
基酸。
17.1.3 、氨基酸的命名
1 系统命名法:
把氨基当作取代基,以羧酸做母体,称为氨基某酸。
氨基的位置习惯上用希腊字母-,-,-等表示。
2 俗名:
天然产氨基酸更普遍使用俗名,即按其来源或性质
命名。如甘氨酸是因具有甜味而得名的;天冬氨酸最初是
由天门冬的幼苗中发现的。生物体内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
料的20种编码氨基酸,象元素符号一样,都有国际通用的
符号,中文用简称表示。
20种氨基酸
营养必需氨基酸
亮、异亮、缬、苯丙、蛋、苏、色、赖等8种氨基酸
在人体内不能合成而又是营养所必不可少的,必需依靠食
物供应,若缺少则会导致许多种类蛋白质的代谢和合成失
去平衡,故这些氨基酸称为营养必需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是幼儿所必需的。
修饰氨基酸
除20种编码氨基酸外,蛋白质分子中尚含有一些
氨基酸,它们在生物体内均无相应的遗传密码,往往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前后,由相应的编码氨基酸衍生而
成,称为修饰氨基酸
HO
N
H H
H2NCH2CHCH2CH2CHCOO
COO
OH
4-羟基脯氨酸
NH3
5-羟基赖氨酸
二者主要存在于骨胶原和弹性蛋白中
COO
COO
H3N C H
H3N C H
CH2 S
S CH2
I
HO
I
O
I
CH2CHCOOH
I
NH2
胱氨酸
由2分子半胱中的巯基经氧化
以二硫键连接而成,对维持
蛋白质的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甲状腺素
存在于甲状腺球蛋白中
有些氨基酸不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但能以游离或结合的形式存在于生
物界,这些氨基酸统称为非蛋白质氨基酸。它们中有的是L-型-氨基
酸的衍生物,有的是-、-、-氨基酸,有的是D-型氨基酸。
H2NCH2CH2CHCOOH
NH2
H2N C NHCH2CH2CH2CHCOOH
O
瓜氨酸
NH2
鸟氨酸
 -氨基丁酸: 存在于脑中,可用于治疗癫痫、记忆障碍等脑病
-氨基--羟基丁酸:具有解痉作用
D-丙氨酸、D-谷氨酸、 D-赖氨酸和D-鸟氨酸存在于细菌中









生命活动中,人及动物通过消化道吸收氨基酸并通过体内
转化而维持其动态平衡,若其动态平衡失调,则机体代谢
紊乱,甚至引起病变。许多氨基酸还参与代谢作用,不少
已用来治疗疾病。
甘氨酸:对芳香族物质起解毒作用
酪氨酸:合成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前体
精氨酸:参与鸟氨酸循环,用于因血氨升高引起的肝昏迷
谷氨酸与谷胺酰胺:用于改善脑出血后遗的记忆障碍
谷胺酰胺和组氨酸: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
甘氨酸和谷氨酸:调节胃液酸度
亮氨酸:加速皮肤和骨头创伤愈合,降血糖及头晕治疗药
医药上氨基酸主要用于复合氨基酸输液
生命活动中,人及动物通过消化道吸收氨基酸并通过体内
转化而维持其动态平衡,若其动态平衡失调,则机体代谢
紊乱,甚至引起病变。许多氨基酸还参与代谢作用,不少
已用来治疗疾病。
甘氨酸:对芳香族物质起解毒作用
酪氨酸:合成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前体
精氨酸:参与鸟氨酸循环,用于因血氨升高引起的肝昏迷
谷氨酸与谷胺酰胺:用于改善脑出血后遗的记忆障碍
谷胺酰胺和组氨酸: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
甘氨酸和谷氨酸:调节胃液酸度
亮氨酸:加速皮肤和骨头创伤愈合,降血糖及头晕治疗药
医药上氨基酸主要用于复合氨基酸输液
17.2 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氨基酸为无色结晶,熔点较高,一般在200~300C之间,这是
因为晶体中氨基酸以内盐形式存在,但往往在熔化前受热分解放出
CO2。每种氨基酸都有特殊的结晶形状,利用结晶形状可以鉴别氨基
酸。
各种氨基酸都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是无色的,但溶解度不同;酪氨
酸在冷水中很难溶解,而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除脯氨酸易溶于乙醇
外,其它均不溶解或很少溶解,但氨基酸的盐酸盐比游离的氨基酸易
溶于酒精中。所有氨基酸都不溶于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溶剂,而易溶
于强酸、强碱中。
除甘氨酸外,所有编码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性,用测定比旋光度的方
法可以测定氨基酸的纯度。
17.3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氨基酸除具有氨基和羧基的一些典型反应之外,
还有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某些特性。
1、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因
此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分别与酸或碱作用成盐。
氨基酸溶于水时,氨基和羧基同时解离成为一种
两性离子(zwitterion)。若将此溶液酸化,则两性离子
与H+离子结合成为阳离子;若向此水溶液中加碱,则
两性离子与OH-结合成为阴离子。
R
CH
COOH
NH2
R
CH
COO
H
R
CH
OH
NH2
阴离子(pH > pI)
COO
H
R
OH
COOH
NH3+
NH3+
两性离子(pH = pI)
CH
阳离子(pH < pI)
调节溶液的pH值,使氨基酸的酸性解离与碱性解离
相等,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
氨基酸的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以pI表示。
pH=pI,主要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在电场中既不向正
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
pH>pI,主要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pH<pI,主要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
等电点是氨基酸的一个重要特征常数之一,可由实验测得,
也可通过计算得到。每种氨基酸都有其特定的等电点。
酸性氨基酸: pI 2.7 ~ 3.2
(pH<4)
中性氨基酸: pI 5.0 ~ 6.5
(pH<7)
碱性氨基酸: pI 7.5 ~ 10.7
(pH>7.5)
2、氧化脱氨基反应
R
CHCOOH
NH2
2H
R C
COOH
NH
H2O
OH
R
C
NH3
COOH
NH2
R
C
COOH
O
氨基酸经氧化剂或氨基酸氧化酶作用,可脱去氨基生成酮酸,
此反应在脱氨前涉及脱氢和水解两个步骤。上述过程也是生物体内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重要方式。
3、脱水成肽反应
在适当条件下,氨基酸分子间氨基与羧基相互脱水缩合生
成的一类化合物,叫做肽(peptide)。
H2NCHCOOH + H2NCHCOOH
R1
R2
H2O
H2NCHCO NHCHCOOH
R1
R2
肽分子中的酰胺键(—CO—NH—)常称做肽键(peptide bond).
用途:是多肽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反应。
4、与茚三酮反应
O
O
OH
+ H2NCHCOOH
OH
R
O
O
O
O
OH
OH
OH
H
+ NH3 +
OH
O
H
+ NH3 + RCHO + CO2
OH
O
N
O
O
(ÂÞÂüÊÏ×Ï)
O
根据生成紫色化合物颜色的深浅程度,或根据放出
CO2气体的体积,可对-氨基酸进行定量分析。常用于氨
基酸和蛋白质的定性鉴定及标记。
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等亚氨基酸(含亚氨基结构)与茚
三酮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而N-取代的-氨基酸以及β氨基酸、γ-氨基酸等不与茚三酮发生显色反应。
5、与亚硝酸反应
R CHCOOH + HNO2
NH2
R CH COOH + N2
OH
根据放出氮气的体积,可定量分析氨基酸的含量。
也可用来定量测定蛋白质或多肽分子中的游离氨基的含
量(Van Slyke 氨基氮测定法)。
亚氨基酸(如脯氨酸)与HNO2 反应生成N-亚硝基化
合物。
6、脱羧反应
RCHCOOH
Ba(OH) 2
RCH2NH2 + CO2
NH2
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组氨酸可脱羧生成组胺,过
量的组胺在肌体内易引起变态反应。
CO2
N
CH2CH2 NH2
CH2CH COOH
N
N
NH2
N
H
H
组氨酸
组胺
7、与2,4-二硝基氟苯反应
在室温和弱碱性条件下,氨基酸中氨基上的氢原子可与2,4-二
硝基氟苯(DNFB) 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稳定的二硝基苯基氨基酸
(DNP-氨基酸)。
F + H2NCHCOOH
O2N
NO2
DNFB
R
NHCHCOOH + HF
O2N
NO2
R
DNP-氨基酸
DNP-氨基酸呈黄色,使用纸层析与标准DNP-氨基酸比较,可
用于氨基酸的检出,英国科学家Sanger F用此法首次阐明了组成
胰岛素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为认识蛋白质的结构
作出了重要贡献。
8、侧链 R 基的反应
鉴别具有特殊R基氨基酸的显色反应
反应名称
蛋白黄反应
Millon反应
乙醛酸反应
试
剂
浓硝酸再加碱
硝酸汞、亚硝酸汞
和硝酸的混合物
乙醛酸+浓硫酸
颜
色
深黄色或橙红色
红
色
鉴别的氨基酸
苯丙、酪、色
酪氨酸
两液层界面处呈紫红色环 色氨酸
17.4 多肽链的基本结构和肽的命名
1、多肽的结构和命名
肽是氨基酸残基之间彼此通过酰胺键(肽键)
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其通式为:
H3NCHCO NH CHCO NH CHCO NH CHCO .... NH CHCOO
R1
R2
R3
R4
Rn
多肽分子中的酰胺键称为肽键(peptide bond),一般为
-COOH与-NH2脱水缩合而成。多肽链中的每个氨基酸单
元称 HN CH CO 为氨基酸残基(amino acid residue)。
R
肽也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
通常在多肽链的一端含有一个未结合的—NH3+,称为
氨基酸的N-端,一般写在肽链的左边;在另一端含有一个
未结合的—COO- ,称为羧基酸的C-端,通常写在肽链的
右边。
肽的结构不仅取决于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
也与肽链中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有关。
由2种不同的氨基酸可形成2种二肽:
CH3
CH3
H3NCH2CONHCHCOO
甘氨酰丙氨酸(甘丙肽)
H3NCHCONHCH2COO
丙氨酰甘氨酸(丙甘肽)
3种不同的氨基酸可形成6种不同的三肽
4种不同的氨基酸可形成24不同的四肽
氨基酸按不同的排列顺序可形成大量的异构体,它
们构成了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多肽和蛋白质。
命名时以C-末端的氨基酸残基为母体,由N -端由左
至右依次称为某氨酰某氨酸。
CH3
CH2OH
H3NCH2CONHCHCONHCHCOO
命名:甘氨酰丙氨酰丝氨酸(甘丙丝肽)
缩写:Gly—Ala—Ser或G—A—S
2、肽键平面




肽键中的C-N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
组成肽键的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称为肽单位(peptide unit)。
肽键一般呈反式构型。
相邻的肽键平面可围绕C旋转,肽键骨架也可视为一系列通
过C原子衔接的肽键平面所组成。
3、多肽结构测定和端基分析
测定多肽结构的一般顺序是首先确定组成多肽的氨基酸种
类和数目,然后确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确定氨基酸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往往需末端残基分析和部
分水解法配合进行。
末端残基分析法中N-端分析可用2,4-二硝基氟苯(DNFB)法、
丹磺酰氯(DNS-Cl)法和Edman降解法等,而C-端分析可采用肼
解法和羧肽酶催化水解法等。
部分水解法是采用不同的蛋白酶酶切肽链的不同部位,当
有足够的小碎片被鉴定以后,再进行组合、排列对比,找出关
键性的重叠,推断各小片断在肽链中的位置,就可能得出整个
肽链中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17.5 内源性和外源性生物活性肽




在生物体中,多肽最重要的存在形式是作为蛋白质
的亚单位。
但是,也有许多分子量比较小的多肽以游离状态存
在。这类多肽通常都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常称为
生物活性肽(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内源性生物活性肽:如谷胱甘肽、神经肽、催产素、
加压素、心房肽等,在生物体内游离存在。
外源性生物活性肽:微生物、动植物蛋白中分离出
的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肽类,它们在消化酶的作用
下释放出来,以肽的形式被吸收后,参与摄食、消
化、代谢及内分泌的调节,这种非机体自身产生的
却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类称为外源性生物活性肽。





饲料和食物是外源性生物活性肽的重要来源,目前研究的主
要外源性生物活性肽有外啡肽、免疫调节肽、抗微生物肽、
抗凝血肽、抗应激肽、抗氧化肽等。
无论是从结构或从功能来说,生物活性肽是自然界中种类、
功能较复杂的一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肽在生物的生长、发育、
细胞分化、大脑活动、肿瘤病变、免疫防御、生殖控制、抗
衰老及分子进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涉及神经、激
素和免疫调节、抗血栓、抗高血压、抗胆固醇、抗细菌病毒、
抗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多重功效。
生物活性肽在体内一般含量较低,但功能极其微妙,结构相
同或极为相似的活性肽,由于产生于不同器官,行使的功能
也有所不同。
从生物活性肽的组成来看,小的由二、三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大的则为上百个氨基酸残基并含有由亚基组成的糖蛋白。
随着多肽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化学合成、放射免疫测定、
免疫细胞化学及遗传工程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生物活
性肽不断被发现,对其功能的认识也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