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思考(胡世雄)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思考(胡世雄)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及其思考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防科
胡世雄
2014年8月31日31
[email protected]
13508476422
073184305931
国家卫计委、疾控中心下发的最新文件
1、《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第三版)
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
实验室检测方案
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
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信息报告要求及填
表说明表
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指南
临床方面的文件
 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
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诊断程序
(国卫发明电[2014]44号)
(国卫发明电[2014]48号)
 关于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国卫发明电[2014]55号)
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国卫发明电[2014]43号)
 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与疑似病例转运工作方案
(国卫发明电
[2014]46号)
 定点医院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临床检验专家共识
(国卫发明电
[2014]50号)
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
[2014]57号)
(国卫发明电
一、疫情概况
二、防治方案
三、风险和评估
四、个人防控思考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概况
全球既往疫情概况
年份
国家
病毒亚型
病例数
死亡数
病死率
2012
刚果民主共和国
Ebola Bundibugyo
57
29
51%
2012
2012
2011
2008
乌干达
乌干达
乌干达
刚果民主共和国
Ebola Sudan
Ebola Sudan
Ebola Sudan
Ebola Zaire
7
24
1
32
4
17
1
14
57%
71%
100%
44%
2007
乌干达
Ebola Bundibugyo
149
37
25%
2007
2005
2004
2003(11-12月)
2003(1-4月)
2001-2002
2001-2002
2000
1996
1996(7-12月)
1996(1-4月)
1995
刚果民主共和国
刚果共和国
苏丹
刚果共和国
刚果共和国
刚果共和国
加蓬
乌干达
南非
加蓬
加蓬
刚果民主共和国
Ebola Zaire
Ebola Zaire
Ebola Sudan
Ebola Zaire
Ebola Zaire
Ebola Zaire
Ebola Zaire
Ebola Sudan
Ebola Zaire
Ebola Zaire
Ebola Zaire
Ebola Zaire
264
12
17
35
143
59
65
425
1
60
31
315
187
10
7
29
128
44
53
224
1
45
21
254
71%
83%
41%
83%
90%
75%
82%
53%
100%
75%
68%
81%
1994
科特迪瓦
Ebola Ivory Coast
1
0
0%
1994
1979
1977
1976
加蓬
苏丹
刚果民主共和国
Sudan
Ebola Zaire
Ebola Sudan
Ebola Zaire
Ebola Sudan
52
34
1
284
31
22
1
151
60%
65%
100%
53%
病例数
2127
2000
Ebola Zaire扎伊尔型
平 均 病 死 率 64%( 44%-88%)
1500
1000
病例数
死亡数
500
国家
病例数
死亡数
人口数(万人)
面积(平方公里)
塞拉利昂
810
348
610
71,740
利比亚
786
413
715
1,759,541
几内亚
519
380
1120
245,857
12
4
180,32
923,768
尼日利亚
318
280
0
315
254
1976
11
1977
刚果
刚果
92
67
52
31
1994
加蓬
1995
刚果
124
97
124
97
264
187
178
157
32
14
12
10
1996
2001
2002
加蓬
南非
加蓬
刚果
加蓬
刚果
2003
刚果
1145
2005
刚果
2007
2008
2014
刚果
刚果 几内亚
利比里亚
塞拉利昂
尼日利亚
年
?
姐、妈、奶
奶葬礼、护士
村医
暴发/流行如
何形成的
?
家庭接触、葬礼
院
感
在暴发形成以前,
病毒已经传播
好几个月,甚
至更长时间
• 形成暴发的多
途径
– 以病人为核心
的社区传播
• 家庭内接触
传播
• 葬礼
– 以医院为核心
的医院传播
院
感
家庭接触
• 院感
院感
家庭接触
葬礼
2014年非洲疫情概况(9月3日)
国家
几内亚
利比里亚
塞拉利昂
尼日利亚
塞内加尔
合计
类别
确诊病例
可能病例
疑似病例
合计
病例数
482
141
25
648
死亡数
287
141
2
430
病例数
322
674
382
1378
死亡数
225
301
168
694
病例数
935
37
54
1026
死亡数
380
34
8
422
病例数
13
1
3
17
死亡数
5
1
0
6
病例数
1
0
0
1
死亡数
1
0
0
1
病例数
1753
853
464
3070
死亡数
898
477
178
1553
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本国第7次暴发:53例,死亡31人
埃博拉疫情地区分布(2013.11-2014.8.28)
注:塞内加尔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疫情未在图中展示
http://ecdc.europa.eu/en/press/news/PublishingImages/Ebola-epi-update-290814-2.png
报告日期
9/4
8/28
8/21
8/14
8/7
7/31
7/24
7/17
7/10
7/3
6/26
6/19
6/12
6/5
5/29
5/22
5/15
5/8
5/1
2500
4/24
3000
4/17
3500
4/10
4/3
3/27
3/20
累计病例报告数
2014年累计报告病例(8月29日)
4000
几内亚
利比里亚
塞拉利昂
尼日利亚
合计
2000
1500
1000
500
0
尼日利亚
 7月20日,拉各斯市发现1例自利比里亚输入的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截至目
前,拉各斯市共报告16例病例,所有病例均在一条传播链上。
 8月28日,尼日利亚河流州的哈科特港(Port Harcourt)确诊1例医务人
员病例。该医生曾诊治过尼日利亚首例输入病例的一名逃离政府追踪管
理、于7月底到哈科特港就诊的密切接触者,并于8月22日死亡
 截至9月3日,当地已经报告了3例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病例
 新增2例病例,为已死亡医生的妻子和以及在同院治疗的病人
 目前当地正在追踪调查200多名密切接触者,其中约有60人被认为存在高风险或非常
高风险的暴露。
 其他地区至今未发现病例
塞内加尔
据塞内加尔卫生部8月29日消息,其首都达喀尔确诊首
例从几内亚输入的埃博拉出血热病例。
病例为几内亚之前判定的病例密切接触者
其脱离几内亚监测管理后,到达喀尔某医院就诊。
8月27日,几内亚通报,该国1名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失踪,通
报促使了本病例的发现和确诊
根据目前情况,该地区尚未发生本地感染病例。
刚果民主共和国
 WHO 8月26日通报,刚果通报该国赤道省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 首例病例是一名加工过丛林野生动物肉品的孕妇。
 截至9月2日,共发现53例病例,死亡31人(7名医务人员),正在追踪调
查160名以上的接触者 。
 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明,刚果民主共和国本次的暴发疫情与
西非疫情无关。
 发生暴发的疫区偏远,距离首都金沙萨约1200km,交通不便。
此次疫情流行原因及特点
疫情大规模流行原因
 首次在西非国家发生,缺乏处
置经验
 当地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环境
疫情特点
 持续时间长
 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
次
卫生条件、丧葬习俗及宗教信
 城市和农村均有流行
仰影响
 医务人员感染严重
 人口跨境流动频繁
 疫区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域
西非三国重要疫情参数(截至8月28日)
比较项目
利比里亚
塞拉利昂
几内亚
医务人员病例所占比例(%)
8.8
4.7
6.5
实验室确诊病例所占比例(%)
23
91
76
平均每例病例追踪接触者人数
3
5
11
西非三国疫情应对的问题与挑战
 目前西非三国仍存在疫情应对措施的实施范围和质量的问题,主要包
括:
 监测能力的薄弱,导致疑似病例的发现、疑似病例和死亡病例的调查,以
及确认密接者的工作不能很好开展
 由于传染控制措施薄弱、预防措施不足、医疗用品和防护设备的不足,导
致医务工作者的高暴露和医院感染的高风险
 在家庭护理和传统土葬过程中,社区居民对埃博拉病毒存在高危暴露(当
地有一个风俗,人死后,要把尸体洗干净),会增加该社区的感染和死亡
率,继而引起恐慌和焦虑
 由于误解而引起的对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拒绝、不信任和排斥
 由于紧密的社会关系和跨境活动,导致很难在三个国家间跟踪接触者
 此次暴发对人力、经济、操作和物流需求都带来了严峻挑战,威胁国家和
国际健康
疫情传入我国和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疫情传入我国和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 结合已搜集的相关民航信息,认为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
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
 我国与西非三国存在人员往来,因此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
 相对于西非三国,我国为海外国家,且与西非三国无直接通航;
因此传入我国的风险较低;
 在西非不断蔓延的疫情已经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
国也已开始加强各种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国境检疫措施;
 一旦出现病例,我国对此疾病的防控措施将会非常严格。
?
主要假设

常规的埃博拉防控策略无法满足目前的疫情防控需要

某些地区的实际病例数为报告病例数的2-4倍

此次疫情感染病例可能会超过20000例

必需采用辅助性的、社区主导的方法

航空限制将会减少

9月底前联合国建立共同的作业平台和制定更多机构参与的应对计
划
8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参加中国科协主办的第46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
 疾病特点:
– 疾病容易识别(进展快)
• 潜伏期不具感染能力(2-21天,平均8-10天)
• 可能没有隐性感染
• 形成易感动物的长期流行也几乎不可能。
 最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就是对病人的严格隔离治疗
(中国有能力)
– SARS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方案
(一)埃博拉出血热
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 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
变化
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 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
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酒
精、新洁尔灭、正己烷、甘油、氯
仿)敏感
病毒种类
 目前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
 扎伊尔型(EBOV):对人致病性最强,曾引起暴发最多
 苏丹型(SUDV):对人致病性其次,曾引起暴发其次
 本迪布焦型(BDBV):对人致病性更次,曾引起暴发更次
 塔伊森林型(TAFV):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较弱
 赖斯顿型(RESTV):菲律宾和中国发现过,可以感染人类,但至
今尚无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相关报道。
(二)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 传染源
 感染埃博拉病毒病人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 果蝠:有可能是
 自然宿主
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
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
楚
果蝠的分布
(三)传播途径
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
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 其次为家庭内传播
 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
 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
以警惕,做好防护。
 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性传播可能性;动物实验:气溶胶传播可能
人际传播形式
 家庭内感染
 护理
 葬礼
 院内感染
 治疗、护理
 不安全注射
(四)人群易感性和易患人群
 人群易感性
 人群普遍易感
 主要集中在成年人
 暴露或接触机会多
 易患人群
 医务人员
 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人或其他人
 在葬礼上按照礼仪与死者尸体有直接接触的送葬者
 与热带雨林的死亡动物有直接接触的猎人
(五)潜伏期和传染期
 潜伏期:2-21天,一般为8-10天。
 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 病人出现症状的时候具有传染性
患者在发热期、疾病末期及死后均具有传染性
(六)临床症状和体征
 突起发热、快速进展至高热, 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
和咽喉痛、结膜充血、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 病程第3-4天后可进入极期,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
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皮肤粘膜出
血、呕血、咯血、便血、血尿等;
 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多在发病后2
周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七)病原学检查
 病原学检测
 核酸检测
 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
 一般发病后2周内可从病人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核酸(只有在发病(最显著
的是发热)后才能在血液中检测到埃博拉病毒。发病3天以后,病毒才能达
到可检测的水平)
 发病后1周内的标本检出率高
 病毒分离
(八)血清学检查
 血清学检测
 据文献报道,最早发病后2天的患者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IgM抗
体,IgM抗体可维持数月
 发病后7-10天可检出IgG抗体,IgG抗体可维持数年
 多数患者抗体出现于起病后10-14天,也有重症病人始终未能检出抗体
 间隔1周及以上的两份血标本IgM抗体阳转或IgG抗体滴度4倍及以
上升高具有诊断意义
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多采用IgM捕捉ELISA法检测
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多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
埃博拉出血热临床表现与检测指标
幸存者:肌痛,关节痛,乏力,肝炎,听力下降,眼部疾病,精神疾病
6
?
早期症状:发热,寒战,头痛,肌痛,关节痛,乏力,腹痛,腹泻,咽痛,咳
嗽,咽/结膜注射,皮疹
11
死亡病例:出血征象,无尿,休克,
呼吸急促,迟钝,意思障碍
7
16
抗原
3
6 7
2
16
9 10
5
29 30
IgG 抗体
6
0
IgM 抗体
168
18 19
10
15
20
749
25
30
35
发病后天数
检测对象
(一)留观和疑似患者。
(二)密切接触者。
(三)当临床救治需要时或出院前的患者。
——发热后3天病毒才能达到可检测的水平
——在病例排除之前,无相应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件下
,不建议进行血液方面的检查。
——定点医院负责病例标本采集
• 所有样本采集或处理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用飞沫和接
触隔离的预防措施。
• 样本采集时,应严格按照BSL-3级实验室规定做好个人防
护。应穿戴医用防护服、可遮盖口鼻的医用防护口罩
(N95)、双层乳胶手套、护目镜、头部面部保护罩、专用橡
胶靴等。
医用防护鞋套
• 采血场所应在相对独立的场所,病人房间和服务间及外侧
环境相比应符合负压要求,配备二级生物安全柜。如果不
具备上述条件,可用相邻的房间提供足够的安全空间,备
有除了病人常规护理的材料外应具备手套、防护服和防护
面具等,同时要装备有洗手的设施和装有消毒液的桶。
• 采集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血样会给医护人员带来风险,应由
经过生物安全防护培训人员执行,采血时应2人在场。
定点医院病例临床检验
 基本原则
 定点医院按要求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的临床检验工作,非定点医院不得开展相关检测。
 留观病例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不开展临床检验
 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开展必要的临床检验项目,减少不必要的临床
检验项目
 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入检验区域内
定点医院病例临床检验
 可以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
 血常规
 出(凝)血相关检测
 肝肾功能、电解质
 伤寒、疟疾等传染病胶体金快速检测
 血型检测等常规临床检验项目
定点医院病例临床检验
 医学检验科应当具备的条件:
 具备BSL-3实验室的定点医院
 在BSL-3实验室内开展临床检验
 没有BSL-3实验室的定点医院
 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设置临时医学检验科
 实施临床检验的空间符合负压、定向流要求,配备二级生物安全柜,配备固定的开
展上述 常规临床检验项目的设备(尽量选用干式生化分析仪)
 配备固定的检验人员并经过生物安全防护培训。
定点医院病例临床检验
 注意事项:
 标本采集、运送、检验过程中,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还要做好接触防
护和呼吸道防护
 加强个人防护培训,穿脱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照生物安全规范进行
 标本应当放置在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A类包装运输材料中转运至医
学检验科
 加强风险防范,并做好应急处理预案
(九)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 各级医疗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
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当及时报告相关信息。病例的分类和定义参照
《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的通知》(国卫发
明电〔2014〕44号)。
 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在2小时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
进行网络直报,疾病名称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的留观病例,由转运接收的医疗机构进行网络直报。
(十)预防和控制
隔离控制传染源
加强个人防护
——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1、病例管理
• 要求转转运定点医院单人单间隔离观察。
2、来自疫区人员的追踪管理
• 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
– 适用范围
• 对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国家或地区(以下简称疫区)的来华人员、来华前21日内
有疫区旅行史的其他国家人员和从疫区归国的我国公民进行健康监测和管理。
– 疫区来华(归国)人员的追踪
• 各地卫生计生部门应当依托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疫区来
华(归国)人员信息通报、共享和责任机制。
• 加强与外事、商务、教育、出入境检验检疫和公安边检等部门的协作。
• 在获得相关部门提供的疫区来华(归国)人员目的地居住信息和通讯联系方式
等信息后,通报至目的地卫生计生部门。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配合疫区来华
(归国)人员目的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公安等部门,及时联系到疫区
来华(归国)人员。
• 疫区来华(归国)人员的管理
– 目的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通报信息后,对疫区来华(归
国)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 依据调查结果和《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如判定
为密切接触者,按要求实施医学观察;
• 如排除密切接触可能,则由目的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指导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做好自我健康监护,监
护截止时间为离开疫区满21天。
• 在此期间,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如出现发热和其他症状,及时报告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 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报告,按照《关于印发埃博
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的通知》(国卫发明电〔2014〕44号)进
行甄别诊断,并做好相应处置。
3、密切接触者管理
判定:直接接触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血
液、体液、分泌物及其污染物的人员
隔离医学观察
4、病人转运和隔离治疗 ?
转运方案来源
• 国家卫计委针对我国可能出现的埃博拉出
血热疫情需要制定的本急救转运工作规范
化方案
组织与管理
•
•
•
•
•
成立院前急救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救治专家组
设备及车辆的配备
消毒防护药品及器械储备
该疾病的隔离预防、诊断、救治及洗消技术
的培训
• 转运流程的制定
及时发现临床表现
54
前期准备
• 建立独立消毒站
• 预防急救物资准备
• 转运车辆及设备配置
消毒站的建立
• 环境布局合理:洗消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
洁区
• 消毒装置合理配置
• 专业消毒员配备防护装备
非洲的‘埃博拉’医院
非洲的‘埃博拉’医院
物资准备
• 负压隔离舱
• 防护物资
• 洗消物资
转运车辆及设备配置
• 负压救护车
• 常规院前急救药品
• 院前急救设备(转运呼吸机、除颤监护仪、
气管插管设备、吸痰器、输液泵及呼吸球
囊等)
转运原则
•
•
•
•
•
隔离转运
负压转运
确诊与疑似分开转运
接触者可普通转运
转运后消毒处理
转运具体流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接警、报告、出车及登记
急救人员防护
转运安全性评估
院前救治
交接与报告
转运救护人员卫生处置
救护车消毒
医疗器械用品消毒
患者体液的处理
防护用品处理
医疗废物处理
转运后的报告与待命
(1) 接警出车
•
•
•
•
报告院前急救应急领导小组
报告卫计委医政部门
记录接警、出车时间
确定正确的转运地及规定的目的地
(2)转运人员防护配置
•
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
参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
参照《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实施三级防护
•
•
•
•
•
•
•
•
工作服
工作帽
N95口罩
护目镜
防护口罩
防护服
手套
长筒胶鞋及鞋套
(3) 转运安全性评估
• 病情是否适合转运
• 评估转运途中可能的病情变化
• 生命体征明显不稳定者,在转运地医疗条件允
许情况下就地隔离抢救,如果条件有限及时转
运到规定的有条件医院
(4) 转运中的救治
• 对症支持治疗
• 稳定生命体征
–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
制出血。
– 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
DIC等并发症。
– 控制继发感染
• 规范救治减少医疗伤害
• 无特效治疗措施
(5) 交接与报告
• 提前通知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 交接患者病历及转运病历
• 向急救中心及时汇报
(6)急救人员卫生处置
• 进行诊疗箱等医疗物品消毒
• 废弃物放入医疗垃圾袋桶密封并标注
• 联系装置用塑料膜密封使用,消毒后才能脱去塑料
膜
• 车钥匙进行消毒
• 脱摘防护用品
• 用后物品放入专用污物容器内
(7) 救护车消毒
空间表面消毒
• 喷雾消毒法
• 擦拭消毒法
过滤器及滤材消毒
消毒剂浸泡及喷洒
废弃的进行焚烧处理
(8) 医疗器械及用品消毒
•
•
•
•
一次性用品如呼吸机管道等按感染医疗废物处理
能浸泡消毒的进行浸泡消毒如温度计等
擦拭消毒如监护仪等
不能以上消毒的提前进行塑料膜密封
(9)患者体液处理
• 用50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混合处理2小时以上
• 接触的医疗用品用10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浸泡
1小时以上
• 皮肤暴露:立即用0.5%碘伏等消毒剂处理,然后使用
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
• 粘膜暴露:应用大量清水或洗眼液冲洗
(10) 防护用品消毒
• 纺织品污物袋密封后高温清洗消毒
• 防护镜等用2000Mg /L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浸泡消
毒
(11) 医疗废物处理
• 参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 参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12) 报告及待命
• 急救人员返站后完成报告任务及报告时间
• 同时将转运人员向卫生行政部门及疾控部门报告
• 接触病人后21天内发热超过38.5就必须按照疑似患
者处理
5、医院感染控制—个人防护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
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
染控制。
1.加强个人防护。
• 标准防护
• 接触防护
• 呼吸道防护
医院感染控制





避免与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发生任何接触,
避免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与可能受到感染的环境发生直接
接触。
当与埃博拉病毒病人密切接触(一米之内)时,应佩戴面
部保护用品(面罩或者医用口罩和防护眼镜)、干净但非
无菌的长袖罩衣以及手套(有些操作程序需要无菌手
套)。
除非已经恰当消毒,否则个人防护装备不应重复使用。
应在诊疗护理每一例疑似病例后都更换手套。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 1.一般防护
• 2.一级防护
• 3.二级防护
• 4.三级防护
1、一般防护
穿工作服
2. 一级防护:
• 适用于初筛门诊、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
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3、二级防护
• 适用于进入发热留观室、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
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
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
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 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
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
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防护眼镜或者
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二级防护
戴手套
穿防护服
戴护目镜
穿鞋套
三级防护
•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或采
集感染性标本的医务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
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三级防护
物品准备
•
•
•
•
•
•
•
•
1.防护口罩
2.一次性帽子
3.防护服
4.眼罩
5.胶鞋
6.一次性手套
7.加强型防护手套
8.污物袋
防护用品穿戴程序
洗手
工作帽
N95口罩
防护服
鞋套
长筒胶鞋
护目镜
防护面罩
两层手套(乳胶和橡胶手套)
戴口罩的程序
1. 穿过口罩带 2. 罩住口鼻
托起口罩
3. 固定颈部
口罩带
4. 固定头部
口罩带
5. 固定鼻夹
6.密合测试
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
口罩分为
• 普通医用口罩
对致病性微生物的防护作用不确切,可用
于普通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或者致病性微生
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
• 医用外科口罩
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
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
的防护
• 医用防护口罩( N95口罩)
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
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防护等级高
N95型口罩经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
“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
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
油性的);“95”是指过滤效率达到95%。N95不是特
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审查产
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
—所有医用口罩必须有CFDA颁发的
医疗器械注册证
—N95有很多型号,其用途各不同,
需要谨慎专业选择
脱摘防护用品顺序
鞋消毒
摘第一层手套
手消毒
手消毒
进入第一更
衣室
脱工作服
摘N95口罩
进入第二更
衣室更衣
摘护目镜
摘防护面罩
洗手消毒
摘工作帽
进入清洁区
洗浴
脱防护服
脱鞋套换鞋
摘第二层手套
洗手消毒
脱连体防护服流程
1. 将拉链拉到底
2.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
离帽子,脱袖子
3.从上向下边脱边卷
4.脱下衣,将污染面向里
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
上海瑞金医院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脱分体防护服流程
1. 将拉链拉开
2.向上提拉帽子,使头
部脱离帽子
3.脱袖子、脱下上衣将污染面
向里放入医疗废物袋
4.脱下衣,由上向下边脱边卷,
污染面向里,脱下后放入医疗废
物袋
上海瑞金医院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脱手套+脱口罩
• 1.左手抓住右手腕部的外面,顺势将右手手套内面
朝外脱下
• 2.左手托住口罩,右手将口罩的两条橡皮筋分别取
下,左手将口罩抓于掌心
• 3.右手进入左手手套内面,将手套内面朝外脱下同
时将口罩包于其内,放入黄色垃圾袋。
脱帽子
• 双手伸进帽子耳后双方的内侧边缘,将帽子内面朝
外取下,放入污物袋
收拾物品
• 1.脱去鞋套,换上鞋子
• 2.重新换一副手套将黄色垃圾袋口扎紧
• 3.洗手,消毒
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 1.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将使用后的防护
用品放入双层布袋中封扎,可煮沸10分钟消毒或使
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洗衣房,
清洗消毒。
• 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使用250mg /L—
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0.2%的过氧乙酸或者75%的
乙醇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5、医院感染控制—清洁、消毒措施
(一)消毒方法
1.喷雾消毒法:
(1)空间、表面、地面联合气溶胶喷雾消毒:
(2)表面喷雾消毒:
2.擦拭消毒法:
(二)医疗器械及其用品的消毒
(三)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消毒
(四)手与皮肤消毒
(五)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手卫生
 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 洗手----是用含或不含抗菌剂的肥皂液和流动水洗手的过程。洗手能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
屑和部分致病菌。
 卫生手消毒----指用含或不含抗菌剂的肥皂液清洗和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 外科手消毒----指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洗手指征
1
•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 手明显污染或被血液、体液和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 接触不同病人间或从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 无菌操作前后
• 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
• 处理污染物品后
洗手指征
2
•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
伤口敷料后
• 进入和离开病房前,饭前和休息后
• 接触伤口前后
• 护理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 与任何病人长时间接触后
• 手卫生关键部位:
Time constrain
= major obstacle
Alcohol hand rub
Hand wash
医院感染控制
5.暴露后处理
• 皮肤暴露:立即用0.5%碘伏等消毒剂处理,然后使
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
• 粘膜暴露:应用大量清水或洗眼液冲洗。
• 医学观察
(六)医疗废弃物管理
•
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严格消毒
– 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
• 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并按照类别放置于防渗、防漏、防锐器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
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有明显的中英文警示标识。医疗废物收
集点应设在病区的污染端,利于废物的收集。
• 损伤性医疗废物应当直接放入耐穿刺、防渗漏的容器中,外运时必须严格密封,并
在其外部套装医疗废物专用的黄色塑料袋。其它医疗废物,包括患者的生活垃圾直
接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分层封扎袋口。不得使用影响密封性能的器具或方法进行
封口。
• 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所有废物盛装量不应超过容器或包装袋
的3/4。严禁使用有破损或已经污染的收集容器。
• 医疗废物应每日由专人使用专用转运工具,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及时清运,就近
转送到医院医疗废物专门暂存场所,定期集中焚烧。运送工具、暂存场所等需及时
清沽,遇污染时及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消毒。
(七)尸体处理
• 尸体处理:应尽量减少搬运和转运,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
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
• 需做尸解时,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
查验规定》执行。
• 实验:生物安全等级四级(BSL-4),三级生物安全柜,柜
体完全气密,工作人员通过连接在柜体的手套进行操作,
俗称手套箱(Glove box),试验品通过双门的传递箱进出安全
柜以确保不受污染,适用于高风险的生物试验。---Metabiota,凯内马,塞拉利昂。
(八)医院感染控制—
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
采样人员 实验室人员防护
 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 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
理病人时、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
容易受到感染。检验人员?
实验室标本特别是血液标本的采集、运
输、检测,即使是常规项目检测都面临
着极大的挑战
三、风险评估
疫情传入我国和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 鉴于WHO最新的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已搜集的相关民航信
息,认为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
的风险较低
 我国与西非三国存在人员往来,因此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
 相对于西非三国,我国为海外国家,且与西非三国无直接通航;
因此传入我国的风险较低;
 在西非不断蔓延的疫情已经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
国也已开始加强各种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国境检疫措施;
 一旦出现病例,我国对此疾病的防控措施将会非常严格。
美国CDC埃博拉出血热暴露人群监测和转运临时指南(8月7日)
暴露程度
临床 公共卫生行动
高风险
 经皮肤(如针刺)或粘膜暴露
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体液
 未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PPE)直接救治或护理埃博拉出
血热患者或暴露于其体液
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未穿戴适当
的个人防护用品或未遵照标准生
物安全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处理
埃博拉出血热确诊患者的体液
 在暴发地区及未穿戴适当的个
人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参加葬礼并
直接暴露于尸体
发热1
或未
发热
但有
其他
症状2
 对照疑似埃博拉出血热感染控制措
施使用要求开展医学评估,会商6,有
指征时进行检测
 如果病情允许实施医疗转运且满足
医疗转运指征,仅允许通过航空途径
进行医学转运(不允许搭乘公共或商
用运输工具)
 如果判定为病例无需采取感染控制
预防措施:有条件地放行并控制其活
动4,控制期至末次暴露后21天
无症
状
有条件地放行并控制其活动4,控制期
至末次暴露后21天
美国CDC埃博拉出血热暴露人群监测和转运临时指南(8月7日)
暴露程度
低风险
 EVD患者的家
庭成员或与其
有过偶然接触
的其他人
 在疫区国家*
的医疗机构从
事患者救治或
护理工作,但
未与埃博拉出
血热患者发生
高风险暴露接
触的人
症状
发热1,
伴随或
不伴随
其他临
床症状2
无症状
公共卫生行动
 对照疑似埃博拉出血热感染控
制措施开展医学评估,会商6,有
指征时进行检测
 如果病情允许实施医疗转运且
满足医疗转运指征,仅允许通过
航空途径进行医学转运(不允许
搭乘公共或商用运输工具)
 如果判定为病例无需采取感染
控制预防措施3:有条件地放行并
控制其活动4,控制期至末次暴露
后21天
有条件地放行并控制其活动4,控
制期至末次暴露后21天
美国CDC埃博拉出血热暴露人群监测和转运临时指南(8月7日)
暴露程度
无已知暴露
 在疫区国
家
 没有低风
险或高风险
的暴露
临床症状
公共卫生行动
发热1并伴随  进行医学评估,需要时进行会
其他临床症 商6,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活动限
状2
制和感染控制预防措施
 如果判定为无需采取活动限制
和感染控制预防措施:允许乘坐
商用运输工具旅行;要求进行自
我监测5,监测期至离境后21天
无症状
 无活动限制
 允许通过商用运输工具旅行
 自我监测5,监测期至离境后21
天
美国CDC埃博拉出血热暴露人群监测和转运临时指南(8月7日)
• 1. 发热:测量体温≥38.6°C /101.5°F,或自觉曾发热
• 2. 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关节和肌肉痛、腹痛、虚弱、腹泻、
呕吐、胃痛、食欲不振、皮疹、眼红、呃逆、咳嗽、胸痛、呼
吸困难、吞咽困难、体内或体外出血。化验异常包括血小板减
少(≤150,000/微升)和转氨酶升高。
• 3. 有条件放行:由公共卫生当局进行监测;自我监测发热情
况,每天两次;如果发热或出现其他症状,报告公共卫生当局
• 4. 活动控制:报告公共卫生当局;不得搭乘商用运输工具(飞
机、轮船和火车)旅行,无症状者如要在当地旅行(如:乘坐
出租车、公共汽车)应咨询当地公共卫生当局进行评估;出现
症状,及时就医
• 5. 自我监测:测量体温,监测是否出现其他症状
• 6. 会商:与公共卫生当局一道对患者旅行史、症状和体征评估
四、个人思考
(一)我们离EHF有多远
• 8月2日因乏力、腹泻电话咨询湖南援塞医疗队,中方医师初步怀
疑为伤寒
• 6日飞机从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出发前往巴黎;8日飞往上海市,
9日3时到达,8月9日晚乘飞到张家界市
• 10日在武陵源景区游玩,当日景区有小雨,气温偏低,晚上入住
某酒店后出现发热(>38℃),自服感康、小柴胡颗粒后热退。
• 11日乘坐列车于16时到达另外一市,入住其姐家。
• 12日上午因“腰痛”到某医院就诊,候诊时因发热到感染科就
诊,查血像及疟原虫,结果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80.6%),血小板(160×109/L),余无异常。
• 12日13时许给疾控中心电话报告情况,CDC嘱其及时到医院就诊
• 12日17时该CDC再次与该病例联系,建议到CDC再次做疟疾排除诊
断。
•
•
•
•
13日上午病例通过短信向CDC反映其病情好转
13日下午患者回至某县城的家中,晚上高热(39℃)
14日6时许病例短信报告CDC又出现高热伴水样呕吐
14日因高热(39.6℃入县中医院就诊,查血:中性
粒细胞数及百分比增高(分别为7.2×109/L、
80.6%),血小板105×109/L,余无异常
• 14日中午转诊至市级医院隔离治疗
• 14日中午县CDC检验人员采集患者末梢血做薄血涂
片,检测恶性疟原虫
流行病学史调查
• 患者姜某某,男,28岁,现受聘于某石油公司下设的一基
金会,从事总经理助理工作。
• 2013年8月受基金会委托前往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从事机场
建设项目的公关管理工作。
• 患者于2012年在苏丹曾患疟疾(型类不详),2014年6月初
在塞拉利昂曾因发热到弗里敦的中塞医院(据患者述改医
院于7月份接诊一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后部分医务人员被隔
离)就诊并查血化验,诊断为伤寒。
• 与患者共同工作居住生活的同事未出现类似症状
• 患者发病前1个月未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亦未密切接触发
热、出血等症状的病例。
在这里病例的处理中,按照现在的要求,
我们要警惕什么?
我们现在的准备怎么样
 我们的应急准备得怎么样?
——思想意识怎么样?实验室人员的思想意识?
——我们的各种预案在哪里?
——最可能发现的病例会是哪里?
——我们的负压病房在哪里?
——我们的隔离病房在哪里?
——我们的医疗机构是否有二级防护实验室?
——如何对上述情形下的进行常规检测和针对性病原学检测
我们现在的准备怎么样
 我们的应急物资准备得怎么样?
——防护服和防护口罩是否符合标准?
——医用手套是否符合标准,是否结实耐用?
——呼吸面罩是否有?是否符合标准?
——呼吸面罩滤芯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充足?是否在有效期
内?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
埃博拉出血热是可防可控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