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概論第一篇第二章(補充版).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社會工作概論第一篇第二章(補充版).ppt

社會工作之本質與理論
李增祿
第一節
 第二節
 第三節
 第四節
 第五節
 第六節

社會工作的前提與功能
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
社會工作專業特質
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守則
社會工作理論
社會工作教育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前提與功能
史基摩(Skidmore, Rex A.)和薩克雷(Thackeray, Milton G.)
認為社會工作之所以存在乃基於三個前提
(premise):
(1)肯定人的重要性;
(2)在人與人的互動中會產生個人、家庭、社區的
問題,我們要接受這些問題存在的事實;
(3)經由某種社會工作的方法或處置,可以緩和或
解決上述問題。
二、社會工作的功能
史基摩及薩克雷等學者將社會工作的功能歸納為下列三種:
(一)恢復的功能
 指恢復受傷的社會功能,包括治療及復健兩種層面(安排孤兒
到寄養家庭使其適應新家庭生活, 挽救失和夫妻使子女不致因此成為問題青少年)
(二)預防的功能
 預防社會功能的失調,即預防新問題的產生及舊問題之再
生。(舉辦職業訓練, 訓練一技之長, 可消彌貧窮減少犯罪)
(三)發展的功能
 提供資源的功能,指發掘社會資源及啟發個人潛能,積極的
發展社會生活。(介紹人們如何申請急難救助, 介紹未婚懷孕少女進入未婚媽
媽之家)
第二節 社會工作的價值體系
何謂價值?
人們對事物的偏好
 社會工作價值

社會工作專業所期待及讚許的觀念.想法.態度
一、價值的層次
龐佛雷(Pumphrey, M. W.)舉出下列三個價值的層
次(levels of values):
1.終極價值或抽象價值(ultimate or abstract
values):
2.中介價值(intermediate values):指比較實質的價值。
 3.工具性價值或操作性價值(instrumental of
operational values):指達到終極價值的工具或手段。
二、社會工作的基本價值觀
巴特利(Bartlett, 1958):
 1.個人應受到社會的關懷。
 2.個人與社會是相互依賴的。
 3.個人對他人負有社會責任。
 4.個人有人類共同的需求,但也有個人的獨特性。
 5.民主社會的本質在使每一個人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並透
過社會參與來盡社會職責。
 6.社會應有職責提供機會,讓每一個人克服困難,達成自我
實現。
莫雷李斯及雪佛(Morales & Sheafor, 1977):
(一)對人的價值觀
 1.每一個人不論貧富貴賤都有他與生俱來的價值與尊嚴。
 2.每個人都具有能力與動機去追求更美滿的生活。
 3.每個人除對他自己要負責之外,也要想到社會上其他的
人。
 4.每個人有人類共同的需求,
也有獨特的偏好與需求。
 5.人人需要歸屬,人人要互助
成群,而非單打獨鬥。
(二)對社會的價值觀
 1.社會必須提供機會讓每個人發揮潛能,充實精神與物質
生活。
 2.社會應提供資源與服務,以滿足人們的需求,使人們免
於饑寒、病苦、失學或受歧視。
 3.讓社會上的每個人有公平的機會,參與改善社會與創造
新世界的工作。
(三)對工作的價值觀
 1.相信所有的人均應受到關懷與尊重。
 2.應使人人有最大的機會去決定其生活方
向與方式。
 3.應協助每一個人與他人互助,共同建立
符合他們需求的社會。
 4.要認清每一個人有他的獨特性,而不要
以刻板觀念對待之。
三、相互衝突的價值觀
麥克里德與梅耶歸納出下列十組衝突的價值(Mcleod &
Meyer, 1967)
 1.個人價值對體系目標(同性戀:尊重個人價值/尊重大多團體的反對)
 2.個人自由與社會控制(學生上課點名:尊重不上課自由/提高教育功能)
 3.團體責任對個人責任(貧民:團體有救濟責任/個人應刻苦奮鬥)
 4.安全滿足對刻苦奮鬥(子女教養:保護/受苦)
 5.相對論、實用論對絕對論、神聖論(婚前性行為:墮胎合法化)





6.革新變遷對傳統主義(住宅改善:發動居民拆掉重建/運用資源加以整修)
7.異質性對同質性(住校:打散系別/同系同住)
8.文化決定論對個人本能論(影響一個人的成就:先天遺傳/後天環境)
9.相互依賴對個人自治(宿舍養狗:環境衛生安寧/個人自主權)
10.個別化對刻板化(性別:尊重個人差異/社會區分)
第三節 社會工作專業特質
一、社會工作的特質(李增祿):
1.專業學科
2.助人自助
3.利他服務
4.民主客觀
5.直接工作
6.間接工作
7.機構組織

第三節 社會工作專業特質
 1994):
社會工作的特質(Skidmore & Thackeray,
1.注重個人的整體性(wholeness and totality)
2.強調家庭對個人及社會之重要性。
3.運用社區資源,以協助人們解決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4.透過督導的過程,增進其專業成熟度。
5.具專門獨特的教育訓練方案。
6.傳統社會工作之三大基本方法為個案工作、團體工作及社
區組織工作,但後來有人認為助人的方法只有一種,即改
善人際關係以解決問題,而其對象可為個人、團體或社區。
7.社會工作專業的組織。
8.強調關係的建立(relationship)是助人過程中最重要的
一環。
9.重用精神病理、心理治療的方法,瞭解、分析人類行為,
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10.注重社會互動及對社會功能或社會失調的影響,並解決
其間的衝突問題。
11.認為人類社會制度之改善,有助於解決社會大眾的問題。
12.透過機構的督導、諮商、協調等資源的提供,可增進社
工員服務績效。
13.目的在協助案主自助、自立或社區的自治。
14.是非營利性的專業服務工作,社工員領薪水提供服務而不營利賺錢。
15.重視團隊工作,以發展小組的方式去舉辦活動或提供服務。
16.傳統的社會工作,以對有問題的個人、家庭之治療服務為主,現代社
會工作則愈來愈重視預防問題以及提昇全民生活品質的政策與措施。
二、社會工作的專業特質
格林伍德(Greenwood, E.)提出五項專業特質:
 (1)一套專業的理論知識體系(a body of theory);
 (2)專業的權威或自主權(professional authority);
 (3)共同信守的倫理守則(code of ethics);
 (4)社會或社區認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
 (5)專業的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
第四節 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守則



何謂倫理守則(code of ethics)?
是一種專業行為的道德標準,將專業哲理及價值取向內化
於專業人員的行為上,是專業行為的規範。
社工倫理守則—即社工專業的道德與規範,是所有從事社
工的成員都須遵守的
我國之社會工作倫理守則(2008內政部同意核備)
*核心價值: 以人性尊嚴為核心價值, 努力使案主免於貧窮.恐
懼.不安, 維護案主基本生存保障, 想有尊嚴的生活
*倫理原則: 尊重.關懷.正義.堅毅.廉潔.守法.專業
**面對倫理衝突時, 應以保護生命為最優先考量原
則, 在社會公平與社會正義的基礎上, 其作為
1.所採取之方法有助於服務對象利益之爭取
2.有多種達成目標的方法時, 應選擇個案的最佳利
益.減少損害的方法
3.保護案主的方法所造成的損害, 不得與欲達目不
相符合
4.尊重案主自我的決定
倫理守則架構
1.對案主的倫理守則(七條)
2.對同僚的倫理守則(四條)
3.對實務工作的倫理守則(六條)
4.作為專業人員的倫理責任(四條)
5.對社工專業的倫理守則(四條)
6.對社會大眾的倫理守則(五條)
社會工作倫理的倫理觀點




效用主義(功利主義): 強調行動的後果是要帶給社會最大
的快樂或最小的痛苦
康德主義的義務論:每個人應善盡其本分, 且保有尊重與尊
嚴的義務
權利論:強調自由與福祉是一種權利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社工員應思考權利或無力感的重要性,
社會關係與經濟結構改變的重要性, 案主與社工者的互惠
關係, 以及民主決策過程和資源分配的問題
直覺論: 認為所有倫理觀點都是直覺的, 為了陳述
目的, 最後都憑什麼事正確或善意的道德直覺來
判定
 德行論: 社會工作者是道德公民, 應將倫理或德行
覺知.思考.感受納入專業中, 並付諸行動
 相對論: 認為倫理的考量何者正確, 是相對於其所
處的社會或其所堅持的信念

倫理原則順序

Lowenberg & Dolgoff(1992)的倫理原則順序表
順序
原則
原則一
保護生命原則
原則二
差別平等原則
原則三
自主自由原則
原則四
最小傷害原則
原則五
生活品質原則
原則六
隱私守密原則
原則七
真誠原則
專業倫理抉擇指南Reamer(1998)
一
當基本需求受到威脅的時候, 例如生命.健康.食物.住宿和心理平衡,
必須即刻採取行動加以維護, 急迫性遠超過對於教育.財富和休閒育
樂的保護
二
對於一個人基本生存的保障, 遠超過對於另一個人自由權的維護
三
對於一個人自由意願的尊重, 遠超過對於他本身的基本生存必須條
件的維護
四
社會工作者對於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尊重超過對於其他
五
即使與其他法律或規定相牴觸時, 當個人基本生存權受到威脅時候
比需優先處理
社會工作倫理決策模式

Reamer(1998)提出七步驟
1
釐清倫理議題(包括衝突和社會工作價值與職責)
2
找出所有可能被倫理抉擇影響到的每一個人.團體.組織
3
嘗試找出各種採取行動以及參與者, 並評估每種行動的利弊得失
4
審慎的檢視贊成或反對每一種行動的理由, 考慮A相關的倫理守則與法
律問題, B倫理理論原則與指導方針 C社工實務理論與原則 D個人價值
觀(尤其衝突的部分) E機構政策
5
徵詢同儕及專家意見
6
做決策並記錄抉擇的過程
7
監督評估與紀錄倫理所帶來的影響
第五節 社會工作理論
一、理論之意義與概念
1.理論是一種經得起時間、空間考驗,合邏輯的概
念。
2.理論是由一群在邏輯上相互關聯的概念所組成,
用以解釋一種或一系列的社會現象。
3.理論係一組可被驗證,或已被驗證事實間關係的
邏輯解釋。理論具有三個基本要素,即概念、事
實以及假設。
二、社會工作理論之概念
 社會工作所謂的理論,非指一般科學的純理論(pure
theory),而是指社會工作實施之理論化,或是指其他理論
運用於社會工作實施上。因此有兩種:其一為外借理論
(borrowed theory)即社會工作實施時,常借用相關學
科之理論,其二係實施理論(practice theory)即社會
工作實施時,為達成助人之工作目標,依實際工作經驗所
研擬之助人工作模式(helping model)或理論架構
(theoretical framework)。
三、社會工作理論之分類
(一)依社會工作方法分類
1.社會個案工作:
(1)模式或派別:
1)功能派個案工作;
2)心理暨社會治療派個案工作;
3)問題解決派個案工作;
4)行為修正派個案工作;
5)危機導向的短期途徑(crisis-oriented short-term approach)
6)任務中心途徑(task-centered approach)。
(2)相關理論:人格理論、行為理論、角色理論、學習理論、
認知理論、系統理論等。
2.社會團體工作:
(1)模式或派別:
1社會目標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2治療或矯治模式(remedial model)
3交互或居間模式(reciprocal model)
4發展或過程模式(developmental or process model)
5行為模式(behavioral model)
6組織和環境途徑(organiz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approach)
7任務中心模式(task-centered model)
8團體中心模式(group-centered model)
(2)相關理論:社會系統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心理分析理論、
社會測量理論、角色理論、場地理論等。
3.社區工作理論:
(1)實務模式(樓斯曼Rothman 的三個模式):
1地方發展模式(locality development)
2社會計畫(social planning)
3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
(2)相關理論:溝通理論、決策理論、均衡發展理論、基
層建設理論、計畫變遷理論、組織理論、權力結構理論、
系統理論等。
(3)社區發展實務理論模式(李增祿的四個模式):
1創新改革模式(innovation-reform model)
2改變習俗模式(customary change model)
3行為改變模式(behavioral change model)
4過程取向模式(process orientation model)
(二)依社會工作領域分類
1.醫務社會工作:
2.兒童福利工作
3.老人福利工作
4.矯治社會工作:
5.學校社會工作:

等等
(三)依Johnson 之分類


 1.行為治療(社會行為):behavior


therapy(sociobehavioral)
 2.認知(理性、現實治療):
cognitive(rational, reality

therapy)

 3.溝通(溝通互動):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ve
interactive)

 4.危機干預:crisis intervention

 5.發展:developmental
 6.生態學(生活模式):ecological 
(life model)

 7.存在主義:existential

 8.女性主義:feminist practice
9.功能:funtional
10.完型治療:gestalt therapy
11.整合:integrative
12.區域發展:locality
developmental
13.中介:mediating
14.組織:organizational
(remedial-group)
15.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
16.心理暨社會:psycosocial
17.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
18.社會設計:social planning
19.社會化:socialization
20.任務:task
(四)依社會福利觀點之分類(詹火生,1988)
1.巨視觀點的社會福利理論:
(1)功能理論觀點的社會福利理論:結構功能論(社會福利
的價值中立理論)
1經濟決定論(economic-determinism)。
2聚合理論(convergence theory)或稱技術決定論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3共識理論(consensus theory)。
(2)衝突觀點的社會福利理論:衝突理論(社會福利的價值
判斷理論)。
2.微視觀點的社會福利理論:
(1)現象學觀點的社會福利理論(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of social welfare)。
(2)交換理論觀點的社會福利理論(exchange theory of social
welfare)。
四、社會工作實施理論之建構

巴特利(Bartlett, H. M.)認為社會工作實施的
基本要素,包括社工知識體系、社工價值體系及
社工干預項目,社工知識與價值引導社工人員執
行干預項目,及解決問題或改善情況。而社工人
員由實施干預工作之實際經驗,又回饋到知識與
價值之體系,即可驗證或修正社工知識或價值。


西普琳(Siporin, M.)更進一步使其更具體化知識、價值體
系及干預項目之外,加上社會問題與需求層面,即所謂社會功
能與社會職責或社會任務的需求。換言之,社會工作的實施理
論是一組助人的意念架構,在於完成預估(assessment)、
計劃(planning)、干預(intervention)、評價
(evaluation)的任務。
分為兩組次理論(subtheories):
(1)預估或診斷的理論(assessment or diagonstic theory)
(2)干預或處置理論(intervention or treatment theory

李增祿根據理論(theory),針對問題(problem),提
出干預方案(intervention)之架構說明社會工作實
施理論之建構。
1.社會問題的領域(problem area):研究問題,或所謂社會
功能與社會職責或任務之需求
2.相關理論的領域(theory area):社會工作相關學科之理論,
及社會工作實施理論模式
3.解決問題之干預方案領域(intervention area):根據社工實
施理論解決問題之干預方案、處置、途徑、方法或手段
 三者之間要保時適當之關聯,不能脫節,也不能合而為一。

卡羅(Carroll, Nancy K.)提出三個向度所建構
的社會工作實施模型,第一向度為社會問題
(social problems);第二向度為社會單元
(social units of concern);第三個向度為社
會工作方法(social technologies),此三向度
之考量乃以社會問題為主軸所建構出來的,配合
社會問題的種類,考量社會單元之大小及組織型
態,再運用社會工作方法,提出解決之道,解決
社會問題。
第六節 社會工作教育
台灣地區社會工作教育之發展趨勢,可分述如下:
(一)增設社會工作系所
 最近二、三十年來,台灣地區在大專院校不斷地增設培植
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之系所(16+12),及博士班。國內可培
訓博士級社工專業人才,這將使我國社會工作教育水準大
為提昇。
(二)發揮社會工作教育學會功能
 由大專院校社會工作教師共同籌組之全國性社會
工作教育學會(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於
1992 年2 月16 日正式成立,其宗旨在加強社會
工作教育,為國家培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未來
教育部將逐漸減少對大專院校的管制,各種學位
將由各校自行頒發,對各科系之評鑑工作也將規
劃由學術團體負責。因此,未來該學會可能兼負
評鑑全國大專院校社會工作科系之重任,希望國
內社會工作教育學會能在穩定中健全成長,而勝
任促進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功能。
(三)擴展社會工作實務領域

最近國內婚姻與家庭問題、不幸婦女問題愈來愈嚴重,於是家庭社會
工作與婦女社會工作成為重要教學課題;兒童、青少年問題也日趨嚴
重,是故兒童保護、青少年輔導及青少年犯罪防治課程也在加強中;
還有工業(工商業)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軍隊社會工作等,也
正加速發展中;此外,最近吸毒及愛滋病也受到重視,因此在社工教
學領域中也增列了戒毒及愛滋病防治課程。
(四)加速社會工作電腦化
 所有社會工作系所的學生必須修電腦課程,演練操作電腦之基本
技術,使每一位專業社會工作員均具備使用電腦之能力。
 社會工作電腦化可分為下列四個領域:(1)文書處理、(2)資
料檔案庫、(3)會計及財務處理、(4)研究發展與決策分析。
(五)增進社會工作教學本土化
 為適應我國文化背景及社會條件,社工教師們
正努力從事社工教學本土化的工作。本土化的
工作包括選擇與創新,所謂選擇即對於外來學
說與制度之反省與選擇,而後予以修正及採用,
至於創新係指經實驗而建立一套適合本土福利
制度的新方法。
(六)激進社會工作之興起
 所謂激進社會工作(radical social work)係以社會變
遷的觀點,透過社會運動的方式,去改進現況、
改善社會。

最近國內有一批社工教師,以批判性的觀點,倡導激進社
會工作,鼓勵社會工作者以集體行為介入更多社會問題,
如兒虐.家暴.女權運動..使社會工作者成為保守社會政策
下犧牲者之辯護者。有些更進一步直接介入選舉事務,如
鼓勵案主支持那些贊成社會福利立法的候選人,甚至成為
那些支持社會福利政策候選人的助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