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各盡所能‧發揮所長》教育署課程發展處 要點: I. 為何需要本指引? II. 本指引有哪些特點? III.如何使用本指引? IV. 本指引為學校和教師提供哪些 重要建議? 為何需要本指引? 清楚說明: 學校課程的宗旨; 由 年學校課程發展的要 取代由 年以來所頒布的指引 就學校的反思和行動提供具體建議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2002 課程發展議會重組前: 課程發展議會重組後:  幼稚園課程指引  小學課程指引  中學課程指引  中六課程指引 依據過往科目擬定 學前教育課程指引(1996) 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著重小學及初中階段的 銜接  依據2001年課程發展議 會的整體檢視.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各盡所能‧發揮所長》教育署課程發展處 要點: I. 為何需要本指引? II. 本指引有哪些特點? III.如何使用本指引? IV. 本指引為學校和教師提供哪些 重要建議? 為何需要本指引? 清楚說明: 學校課程的宗旨; 由 年學校課程發展的要 取代由 年以來所頒布的指引 就學校的反思和行動提供具體建議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2002 課程發展議會重組前: 課程發展議會重組後:  幼稚園課程指引  小學課程指引  中學課程指引  中六課程指引 依據過往科目擬定 學前教育課程指引(1996) 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著重小學及初中階段的 銜接  依據2001年課程發展議 會的整體檢視.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各盡所能‧發揮所長》
2002
教育署課程發展處
要點:
I. 為何需要本指引?
II. 本指引有哪些特點?
III.如何使用本指引?
IV. 本指引為學校和教師提供哪些
重要建議?
為何需要本指引?
清楚說明:
學校課程的宗旨;
由
年學校課程發展的要
取代由
年以來所頒布的指引
就學校的反思和行動提供具體建議
1993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2002
課程發展議會重組前: 課程發展議會重組後:
 幼稚園課程指引
 小學課程指引
 中學課程指引
 中六課程指引
依據過往科目擬定
學前教育課程指引(1996)
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著重小學及初中階段的
銜接

依據2001年課程發展議
會的整體檢視
1993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2002
宗旨、理念及原則
宗旨、行動的原則、工
具、推行步驟、反思、
示例、網站連結等
─專業主導而非行政主導
課時分配及科目選取
課時分配,靈活安排
向學校提出建議,例如
四個關鍵項目
要點:
I. 為何需要本指引?
II. 本指引有哪些特點?
III. 如何使用本指引?
IV. 本指引為學校和教師提供哪些
重要建議?
next
本指引有哪些特點?
 連貫而全面的學校課程策畫
十一個重要主題
 理念與實踐並重,提供反思的機會、決策
的參考
 著重學習成效,為行動及反思提供具體可
行 、具靈活性的建議
next
本指引有哪些特點?
 提供可參照的相關網址、示例、參考資
料,以及學習領域的課程指引,資料豐
富
 每個主題以獨立分冊處理
共十五本分冊 ,方便查閱及更新
bac
k
十一個重要主題
課程改革總覽──反思優勢、發揮所長
學校整體課程規畫──貫徹學習宗旨及
學校課程發展短期目標
從四個關鍵項目──學會學習
有效的學與教策略 ──實踐求進
學校評估政策──評估實施方式的轉變
bac
k
十一個重要主題
 全方位學習 ──切身體驗,豐富學習
 優質的學與教資源與圖書館發展──促進有
效學習
 有效益的家課──鞏固學習、加強理解、
建構知識
 各教育階段的銜接──協助學生適應轉變
bac
k
十一個重要主題
 專業發展及校本課程發展──持續及加強改
革的動力
 多方參與──為教育下一代的合作夥伴
要點:
I. 為何需要本指引?
II. 本指引有哪些特點?
III.如何使用本指引?
IV. 本指引為學校和教師提供哪些
重要建議?
如何使用本指引?
 學年計畫
 自我反思
與
平日參考
 教師會議
 教師發展日
 與他人分享
 審視成效與整體評鑑
 教師專業發展
 家校合作
要點:
I. 為何需要本指引?
II. 本指引有哪些特點?
III. 如何使用本指引?
IV. 本指引為學校和教師提供哪些
重要建議?
主要建議
第一分冊
課程改革總覽–
反思優勢發揮所長
主導原則
第一分冊
課程改革總覽–
反思優勢發揮所長
主導原則
大前提是幫助學生學
會學習
為學生提供基要的學
習經歷
以學生為本,以學生學習的
最大效益作考慮
next
你的信念與現時的
做法
next
第一分冊
課程改革總覽–
反思優勢發揮所長
主導原則
建基於本地學生、教師、學校
和
整體環境的優勢上
校本課程發展可具彈性
思想積極、堅毅不拔、珍視小成、
包容殊異,是確保改革持續和改進
的因素
你的信念與現時
的做法
第一分冊
next
課程改革總覽–
反思優勢發揮所長
Go there
1. 七個學習宗旨
2. 學校課程 – 五種基要的學習經
歷,八個學習領域
3. 四個關鍵項目,以及在
年其他的目標
4. 本港整體及本地學校的優勢,實踐
的反思
Go there
Go there
Go there
1. 七個學習宗旨
我們的優勢:
 文化及社會
認同和珍視努力學習
對教育有很高的期望
優先發展教育
家長重視
投放較多社會資源
課程適切本地需要
第一分冊
課程改革總覽–
反思優勢發揮所長
 教育界、學校和教師
 學校各具特色、專長
 教師勤奮認真
 教師善於全班授課
 教師掌握學科課程知識
第一分冊
課程改革總覽–
反思優勢發揮所長
 教育界、學校和教師
 吸收過往經驗
 教研成果
第一分冊
課程改革總覽–
反思優勢發揮所長
 學生
 學業成績卓越
 有潛質
next
第二分冊
學校整體課程規畫
 整體策畫、定出優次
 八個學習領域的時間安排、中國歷史、
性時間
 總課時
 上課日
 優質的在校時間
彈
時間分配建議
三年內的課時
學習領域
中國語文教育
P1 - P3
(KS 1)
課時
(三年內)
P4 – P6
(KS 2)
S1 – S3
(KS 3)
594 - 714
小時
(25–30%)
594 - 714
小時
(25–30%)
468 - 579
小時
(17-21%)
學習領域
英國語文教育
課時
(三年內)
P1 - P3
(KS 1)
P4 – P6
(KS 2)
S1 – S3
(KS 3)
405-498
小時
(17–21%)
405-498
小時
(17–21%)
468-579
小時
(17-21%)
學習領域
數學教育
課時
(三年內)
P1 - P3
(KS 1)
P4 – P6
(KS 2)
S1 – S3
(KS 3)
285-357
小時
(12-15%)
285-357
小時
(12-15%)
330-414
小時
(12-15%)
課時 (三年內)
學習領域
P1 - P3
(KS 1)
科學教育
個人、社會及人
文教育
科技教育
P4 – P6
(KS 2)
小學常
識科
S1 – S3
(KS 3)
276-414 小時
(10-15%)
285-357
小時
(12–15%)
285-357
小時
(12–15%)
414-552 小時
(15-20%)
219-414 小時
(8-15%)
課時 (三年內)
學習領域
P1 - P3
(KS 1)
P4 – P6
(KS 2)
S1 – S3
(KS 3)
藝術教育
237-357 小時
(10–15%)
237-357 小時
(10–15%)
219-276 小時
(8-10%)
體育
120-189 小時
(5–8%)
120-189 小時
(5–8%)
138-219 小時
(5-8%)
課時 (三年內)
學習領域
三年內最少課時
可供彈性處理的時間
三年內的總課時
P1 - P3
(KS 1)
P4 – P6
(KS 2)
S1 – S3
(KS 3)
1926 小時
(81%)
1926 小時
(81%)
2532 小時
(92%)
彈性處理的課 彈性處理的課
彈性處理的課
時 19% (三年
時 19% (三年內 時8% (三年內
內約 453 小時) 約 453 小時)
約 219 小時)
2376 小時
(792 小時 x 3)
(100%)
2376小時
(792 小時 x 3)
(100%)
2754 小時
(918 小時 x 3)
(100%)
時間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上午 8:10--8:35
早讀
8:35 – 9:20
社會教育
(45分鐘)
星期四
家庭生活教
育
(1/2 節)
9:25 – 10:10
(45分鐘)
小息
10:10– 10:40
10:40 – 11:25
(45 分鐘)
11:30 – 12:15
(45 分鐘)
下午12:15 –
1:15
01:15 – 02:00
午膳
美學教育
社會教育
美學教育
周會 / 社會
(45 分鐘)
2:05 - 2:50
(45 分鐘)
2:55 – 3:40
(45 分鐘)
服務
美學教育
周會 / 社會
服務
社會教育
星期五
社會教育
靈活的時間表編排:
可編排長短不同的課節
靈活運用課時
分配更長或更多的班主任課
安排特別時段
上學日數
小學
初中
香港學校每學
年的上學日數
190 日 or
8871 小時 (全日制)
776² 小時 (半日制)
190 日 或 1013³ 小時
190 日 或 1013³ 小時
每學年的課時(
每年上學日數
或課時) @
172 日 或 792 小時
172 日 or 918 小時
第三分冊
從四個關鍵項目學會學習
A. 德育及公民教育
B. 從閱讀中學習
C. 專題研習
D.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德育及公民教育
由
內容 知識為本
發展至 價值觀
的教育
 優先培養的價值觀
 生活事件方式 – 核心、 延伸
 連繫不同的德育及公民教育範圍,如
性教育、環境教育
從閱讀中學習
 閱讀時間
 優質的閱讀材料
 關鍵人物
 基本能力
專題研習
i. 專題研習的特質
ii. 進行專題研習的步驟
iii. 專題研習的不同階段
iv. 專題研習的模式
v. 恰當使用專題研習促進學生學習
vi. 教署支援,例如網上工具
專題研習不應:
 沒有任何指引
 同一時段進行多份專題研習報告
 重疊不同學科或不同級別的研習題目
 以過多課餘時間進行
 過份重視成果
專題研習應:
 給予清晰明確的目標和指引
 與不同學習領域或學科教師協調
 鼓勵跨學習領域或學科進行
 靈活地運用課堂時間
 對學習過程和成果同樣重視
http://cd.ed.gov.hk/projectlearning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 由《資訊科技學習目標》到「運用資
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 特點
 學校整體策略
 資訊科技課程在不同教育階段的銜接
第四分冊
有效的學與教實踐求進




實踐的原則及各學習領域的特定要求
照顧學生多元發展
照顧學業成績稍遜的學生
照顧資優的學生
第五分冊
學校評估政策─評估實施方式的轉變




連繫首要的學習宗旨
選擇評估的重點、項目
多樣化的模式
由「只給予分數」發展為「提供較
質化的回饋」
學校評估政策計畫流程圖
第一步
設計評估政策,平衡「促進學習的評估」和「對學習的評估」,
並將評估政策、學校整體課程規畫和課程改革的短期目標結合
第二步
設計全年評估實施計畫
第三步
將進展性評估、學習與教學結合
第四步
檢視評估評政策和學校課程發展計規畫
第六分冊
全方位學習─
切身體驗、豐富學習




全方位學習與五種基要的學習經歷
每個學習階段的著重點
策畫全方位學習的主要考慮
措施
第七分冊
優質的學與教資源與學校圖書館發展─
促進有效的學習




教科書的選用
學校圖書館運作
學校圖書館主任的角色
教署對學校的支援
第八分冊
有效益的家課─
鞏固學習、加強理解、建構知識






家課、學與教,以及評估的關係
有效的家課
頻次
家課的指導與回饋
學校的政策
家長的角色
第九分冊
各教育階段的銜接–
協助學生適應轉變
幼稚園升小一
 合適的課程實踐
 全面及合作的取向
第九分冊
各教育階段的銜接–
協助學生適應轉變
小六升中一
 全面的課程計畫
 學期前的迎新活動
 中小學之間的聯繫
 合適的課程連繫
課程
第九分冊
各教育階段的銜接–
協助學生適應轉變
中三升中四
 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資料
 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性向選科
 奠定基礎、開拓未來
第十分冊
專業發展及校本課程發展─
持續及加強改革的動力
 認識不同種類的知識:理論的知識、
實踐的知識,以及建構的新知識
 審視成效
 協作備課時間
 行動研究及進行反思
 策略性的教師發展計畫
第十一分冊
多方參與─為教育下一代的
合作夥伴
 學生
 教師
 資深教師
 學校圖書館主任
 校長
 家長
 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