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  d 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  d 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Slide 1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2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3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4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5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6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7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8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9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10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11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12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13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14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15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16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17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18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19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20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21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22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23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24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25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26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27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28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29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30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31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32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33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34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35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36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37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38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39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40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41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42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43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44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45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46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47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48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49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50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51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52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53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54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55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56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57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58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59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60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61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62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63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64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65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66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67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68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69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70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71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72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73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74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75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76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77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78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79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80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81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82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83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84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85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86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87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


Slide 88

§5 衍射光栅
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黑白型光栅的衍射
正弦型光栅的衍射
闪耀光栅
X射线在晶体中的Bragg衍射

光栅衍射
一.问题的提出
不考虑衍射时, 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图:
亮纹

  d sin   d tan   d

x

  k

D

(k=0,1,2,…)

I
I0

sin 
 2
d




d

0



2

d

d

双缝干涉的光强在主极大附近变化缓慢,
因而主极大的位置很难测准,对测量不利。

为了测准主极大的位置,
应让主极大又窄又亮,
所以通常不用双缝,而用光栅作衍射物 。

二.光栅
光栅——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
(或反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a 透光

b不透光

从广义上理解,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叫
作光栅。

光栅可分透射、反射两大类,如图所示: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b
a

d

a ----是透光(反光)部分的宽度,相当缝宽。
b ----是不透光部分的宽度,
d = a + b----光栅常数 (两缝之间的距离)
实用光栅: 用电子束刻制
几十条/mm 几千条/mm
几万条/mm

光栅常数
设单位长度内的刻痕
d 

条数为n,则光栅常数

1
n

如 每 厘 米 刻
5000 条栅痕的衍

射光栅常数

d 

1

cm  2  10

6

m

5000

普通光栅刻线为数十条/mm ─ 数千条/mm
用电子束刻制可达数万条/mm(d 10  1 μ m )。

 可以按不同的透射率或反射率分为黑白光栅、

正弦光栅,等等。

a
b

d

 衍射光栅:具有

周期性空间结构
或光学结构的衍
射屏。
 是Fraunhofer多

缝衍射。

a
b

d

通常在 1 cm 内刻有成千上万条透光狭缝,相
当于多光束干涉,光栅形成的光谱线,尖锐、
明亮。
单缝衍射条纹

光栅衍射谱线

光栅中狭缝条数越多,明纹越亮,宽度越窄。

1条缝

5条缝

3条缝

20 条 缝

二、实验装置
L1

L2

A


P


S

P0

a

b

f2’

S为垂直纸面的缝光源,A为平面衍射光
栅。透光部分宽为a,不透光部分宽为b。
总缝数为N。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三、表观现象
-8

-4

0

4

8

A、与单缝衍射相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强度
较大的亮线称为主级大,较小的称为次级大。
B、主级大位置与N无关,但宽度随N的增大而变窄,强度正比于N2;
C、相邻主级大间有(N-1)个最小值、(N-2)个次级大;
D、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射的因子。即:光强分布曲线的包迹
(外部轮廓)与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相同。
E、若以复色光入射,每种波长将形成一组条纹,产生自己的明亮条纹。
这种条纹通常称为光谱线。

 经过光栅的所有光波,进行相干叠加。
 光栅的每一个单缝,是次波的叠加,按衍射分析;
 不同的单缝之间,是分立的衍射波之间的叠加,按
干涉分析。

d a

d a

四、定性解释——光栅衍射条纹形成的机制
多缝干涉受到单缝衍射调制的结果。
1

单缝衍射

单缝衍射光强曲线

多缝干涉
-2

-1

多光束干涉光强曲线

-8

-4

0

1

2 sin (/a)

N2

N2

I

0

4

8 sin (/d)

单缝衍射
轮廓线
sin (/d)

1、用振幅矢量法求解衍射强度
L1

 每一个单缝衍射的复振
幅用一个矢量表示。
 相邻的单缝间具有位相
差Δφ。
 所有单缝衍射的矢量和
为光栅衍射的复振幅。


d



L2


L3
L4

相邻衍射单缝间的
光程差

  d sin 


a

a

a

a

相邻衍射单元间的位相差
2
   kd sin  
d sin 

R

O

BN


A

R


a B1

  2 

 




d sin 

N个矢量首尾相接,依次转
过Δφ,即2β角。

2N

2

记   2

R

B
 2

a / 2
sin 

A  OB N  2 R sin N   2
 a

sin N 
sin 

 a0

a / 2

sin N 

sin 
sin u sin N 
u

sin 

I (P)  a

2

讨论:


2

sin c u 为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函
花样的外部轮廓



N 
2
sin   

sin

2

(
0

sin u
u

2

) (

sin N 
sin 

数 , 来源于单缝衍射

, 对多缝干涉的主最大起

)

2

, 决定整个光栅衍射

调制作用 .称为单缝衍射因子

.

为多缝干涉光强分布函数,来源于多缝隙干涉,
决定各个主极大的位置。称为缝间干涉因子。

光栅衍射的光强是单缝衍射因子和缝间干涉因子的乘积。
光栅衍射过程是由单缝衍射过程和多缝干涉过程组成
的。故也称为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合效应。

2、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求解
 满足近轴条件

~
U (P)  K

e
~
 U 0 ( Q ) F ( 0 ,  )


1
~
 K U 0 (0)
f




1
~
ikr
e d   K U 0 (0)
f

ikr

d
r

N

 [ e
n 1

n

ikr n

d n ]

先对每一狭缝求衍射积分,再将各个缝的衍射积分
相加。

0

x

L1



n
L2



d

rn

Ln

xn
rn  L n  x n sin 

L4

~
 K U 0 (0)

1
f

N

 [
n 1

1
~
 [ K U 0 (0)
f

a/2

a / 2



e

ik ( L n  x n

a/2

e

a / 2

N

1
~
~
U ( P )  K U 0 (0)
f
1
~
sin  )
dx n ]  K U 0 ( 0 )
f

 ikx sin 

N

dx ] e
n 1

 [ e

e

ikL n



a/2

a / 2

n 1

N

ikL n

n

n 1

N



z

e

~
ikL
 U ( )  e n
n 1

ikr n

d n ]

 ikx n sin 

dx n

~
N ( ) 

N

e

N



ikL n

n 1

ikL 1



e

i 2 ( n 1 ) 

1 e

N 1

e

ikL 1

e

2 i

i ( N 1 ) 

N ( ) 



e

i 2 n

n0

2 iN 

1 e

e
n 1

n 1



e

ikL 1

n 1

N

e

e

ik [ L1  ( n  1 ) d sin  ]

N



e

iN 
i

e
sin( N  )
sin 

sin( N  )
sin 

e

 iN 

e

 i

e

e

iN 

e

i

i ( N 1 ) 

N ( )

N元干涉因子

ik ( n  1 ) d sin 

~
~
~
U ( P )  U ( ) N ( )
~
 K U (Q )

e

ikr 0

e

i ( N 1 ) 

f

I (P)  I0 (
I0  a

sin u

) (

u

~
K U  0 (Q )
f

2

sin u sin N 
u

sin N 
sin 

)

sin 

2

2

满足近轴条件时,单个狭缝在像方
焦点处的光强

单元衍射与N元干涉曲线周期之比为d/a

I0(sinu/u)2

(sinNβ/sinβ)2

N=4

d=3a

u=πasinθ/λ

N=6,d=5a

N=20,d=3a

三、衍射花样的特点
 1.衍射极大值位置
I (P)  a
极大值

2

(
0

sin u

) (

u
  k

I  a0 (
2

2

sin N 

)

sin 

sin u

2

) N

u

  d sin 


2

2

 I0 N

2

d sin   k 

对应一系列的亮条纹(光谱线) k:谱线级数
谱线强度受衍射因子调制。

 2.衍射极小值位置
E1
E2 d
E3
E4
EN

o



x


f

P

各相邻分振动的振幅相等,各光矢量的
2  d sin 
位相差 Δ  

暗纹位置即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多边形,合振幅为零。

Δ
Δ

Ep

Δ

 由数学知识,各振幅矢量构成闭合
多边形时,其外角和必有如下规律:
N Δ   2m π

m  1, 2, 3,

一圈

Δ 

2  d sin 



 Nk

(k=0,1,2,----) d  sin  

得暗纹条件

m
N



d  sin  

m



N
m 

d sin    k 

N 


m  1, 2,        N  1

即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1条暗纹

次极大

其中最大的一个合振幅对应的光强,就是次极大。
在相邻两个主极大之间有N -2 个次极大。

主极大的中心到邻近极小的
角距离为它的半角宽。

主极大的半角宽:

k
k
k级 主 极 大 : sin  k  k


d

1 

相 邻 暗 纹 : sin   k    k    k 

N

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 k 很 小


Nd

 sin   k    k   sin  k  cos  k    k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return



cos  k    k 





Nd

k 


N d cos  k

讨论:

中央主极大:   0  Nd

  与 K 无关 。

N     , 谱线越窄 , 锐度越好 。

若入射光单色性好,则整个光栅光谱是一组
明锐的细线。

对于实用的
衍射光栅,
只有主极大
的前几个衍
射级是可用
的;其它的
衍射主极大
和次级大完
全可以略。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3缺级)

缺级现象
衍射花样中主级强条纹出现的条件——光栅主方
程,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即满足光栅方程的条
纹不一定出现。把满足光栅方程而主级强条纹不出现
的现象称为条纹的缺级。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
与多光束干涉合成的结果,
光栅中各主极大受到单缝
衍射光强的调制。

缺级的条件:衍射角为
φ 的光线,既满足光栅
方程,又满足单缝衍射
暗纹条件时,相应级次
的条纹不出现。

1
2

1

0

1

2 sin(/
 a)

N
2

8

4

8

4

0

4

8 sin(/
 d)

4

8 sin(/
 d)

NI2
0

缺级的条纹
( a  b ) sin    k 

光栅衍射方程:

a sin    k ' 

单缝衍射暗纹条件:

I单

两式相比

k 

ab

-2

k

-1

'

1

0

2

I

光栅衍射
光强曲线

a

-8

-4

单缝衍射
轮廓线

0

4

8

j=-3 j=-2 j=-1 j=0 j=1 j=2 j=3

N=6,d=5a

假设
d=1/1000mm,
总刻线数
N=10000

光栅衍射光谱的相对强度(j=2缺级)

d、a 对条纹的影响:
d
a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范围内的干涉条纹数。
这是因为






决定衍射中央明纹的宽度,

a

决定干涉主极大的的间距。

d


若 a 不变 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不变;

d 减小主极大间距变稀, 单缝中央亮纹范

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减少,如果出现缺级的话,
则缺级的级次变低。



若 d 不变  各主极大位置不变;

a 减小 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宽,单缝中央明
纹范围内的主极大个数增加,缺级的级次变高。

极端情形: 当 a 时,单缝衍射的轮廓线变
为很平坦,第一暗纹在距中心  处, 此时各
主极大光强几乎相同。
多缝衍射图样  多光束干涉图样:
I

0

sin

当平行光斜入射时(入射光与栅平面的法线成  角)

d  sin   sin 







d sin 

d sin 

同侧(+)

k

  k


 0 ,  1,  2   



d sin 
d sin 

异侧(-)

二、黑白型光栅的衍射强度
 是多缝夫琅和费衍射
 满足近轴条件
 每一狭缝的衍射是相同的。即具有相同的单元衍
射因子。

~
~ sin u
U ( )  U 0
 a
u

e
~
~
U 0  aK U  0 ( Q )

u 

1
2

ikr 0

f

ka sin  

a


sin 

正弦光栅的衍射
振幅透过率为 t  1  cos

2

d

x

d

d

光栅的空间周期

d

光栅的瞳函数为

2
~
U 0 ( x )  U 0 [1  cos
x]
d

单元衍射因子为
u~ ( )  KU

e
0

ikr 0

f



d /2

d / 2

(1  cos

2
d

x )e

 ikx sin 

dx

u~ ( )  KU
 KU

 KU



d /2

e

(

0

ikr 0

0

0

d /2

d / 2

f

e



ikr 0

f

 ikx sin 

d / 2

2

e

e



ikr 0

(1 

d / 2



d / 2

1
2

1

i

e

2

[e

 ikx sin 

e

d

 k sin  ) x

dx 

2



 ikx sin 

x )e

dx

d
i

1

2
d

e

x

)e

 ikx sin 

1



i(

e

2

 k sin  ) x

d



2

dx

 





d /2

d / 2

2 d

d
1
2

i

e

1

i(

e

2

 k sin  ) x

d

] dx

2

sin 

d
2



d

2

2

dx  d

 k sin  ) x  (
i(

x

2

d /2

(1  cos

d / 2

f

d
d /2



d /2




d sin 

sin  ) x 

2

(   ) x

d
2
d

(   ) x

dx 

d sin(    )
2

 



1

d /2

d / 2

i(

2

 k sin  ) x

d

e

dx 

d sin(    )

 

2

2

单元衍射因子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
f

sin 





1 sin(    )
2

 

N元干涉因子不变
~
i ( N 1 )  sin N 
N ( )  e
sin 



1 sin(    )
2

 

]

最后的复振幅为
e
~
U ( )  KU 0 d

ikr 0

e

i ( N 1 ) 

r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sin N 
]
2
 
sin 

衍射光强分布
I ( )  I 0 [

sin 





1 sin(    )
2

 



1 sin(    )
2

 

 sin N 
] 
 sin 
2





2

sinβ/β

sin(β+π)/(β+π)

-10

-8

sin(β-π)/(β-π)
(sinNβ/sinβ)2

-6

-4

-2

0

β

22

44

66

88

10
10

正弦光栅 的特点
 相当于具有三个单元衍射因子,缝宽为d。
 狭缝中心分别在0,π,-π处。
 正是多元衍射因子的0级和±1级的位置。

 其余的级次全部抵消。所以只有这三级衍射。

例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光栅上,当
光栅常数 ( a+b ) 为下列那种情况 ( a 代表
每条缝的宽度) 时,k = 3 、6 、9 等级次的
主极大均不出现。
(A) a+b= 2a

(B) a+b= 3a

(C) a+b= 4a

(D) a+b= 6a

[ B ]

例1 用白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6500条刻痕的平
面光栅上,求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解   400 ~ 760 nm
紫光
红光

sin  1 
sin  2 

k 1



3  4  10

d
k 2

5

cm

d  1cm / 6500
 0 . 78

1cm 6500

 1  51 . 26

5



3  7 . 6  10 cm

d

第三级光谱的张角

 1 . 48  1

不可见

1cm 6500

   90 . 00  51 . 26  38 . 74


第三级光谱所能出现的最大波长

d sin 90
d

 513 nm
'
3
k



绿光





例2

试设计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光栅常数,使

得该光栅能将某种光的第一级衍射光谱展开 20 . 0  角
的范围.设该光的波长范围为 430 nm ~ 680 nm .



d sin  1   1  430 nm

d sin(  1  20 . 0 )   2  680 nm


d  913 nm
4

每厘米大约有 10 条刻痕

例3:分光计作光栅实验,用波长  =
632.8 nm的激光照射光栅常数 d = 1/300
mm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几条谱线。
解:在分光计上观
察谱线,最大衍射
角为 90°,
  ( a  b ) sin    k 
k max  

( a  b ) sin 90 



o

d



x


f

P

k max  

 

( a  b ) sin 90 


1  10

3

300  632 . 8  10

9

  5 .3

取 k max   5
能观察到的谱线为11条:
 5, 4, 3, 2, 1,0 ,
1 ,2 ,3 ,4 ,5。

例4一衍射光栅,每厘米有 200 条透光缝,每
条透光缝宽为 a = 2×103 cm ,在光栅后放
一焦距 f =1 m 的凸透镜,现以 600nm 的单
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 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解:(1 )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

0
2




a

 6  10

7

/ 2  10

5


 3  10  2 rad

0/2  5

 sin   tg   x/f



5

a sin   k 

由单缝暗纹公式:

ax
f

 k

x 1  f  / a  0 . 03 m

取 k  1,
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 由光栅方程:

d  5  10

 x  2 x 1  0 . 06 m

( a  b )sin   k ' 

k '  ( a  b ) x1 / f   2.5
取 k '  2 .所 以 共 有 k '  0,  1,  2, 等 5 个 主 极 大 。

例5.以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照射到某光
栅上,测得波长1=0.668m 的谱线的衍射
角为  =20.如果在同样  角处出现波长
2=0.447m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
常数最小是多少?
解:由光栅公式得
k1 1  k 2  2
k 2 k1  1  2  0 . 668 0 . 447

k 2 k1  3 2  6 4  12 8 ......

取最小的k1和k2 ,

k1  2 , k 2  3

对应的光栅常数

 a  b   k1 1 sin   3 . 92 μ m

例6.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
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 5000 条刻线的光栅上,
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
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 35.1cm.求透镜的
焦距 f 。(1nm=109m)

解:光栅常数


d  1m (5  10 )  2  10
5

 1  450 nm ,

则据光栅方程,

6

m

 2  650 nm ,

 1 和  2 的第 2 谱线

d sin  1  2 1
d sin  2  2  2

-1



-1



据上式得:  1  sin 2 1/d  26 .74
 2  sin 2  2/d  40.54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
x 2  x 1  f ( tg  2  tg  1 )

透镜的焦距
f  ( x 2  x 1 ) /( tg  2  tg  1 )

 100 cm

波长为600纳米的平行光正入射于一透射平面光栅上,
有两个相邻的干涉主极大出现在sin  1=0.2和sin  2 =0.3
的衍射方向上,第四级缺级.试求:
(1)光栅常数;
(2)光栅每缝缝宽可能是多少?

(3)列出屏上可能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
解:

根据题意可有

k1

 0 .2

d

k 2  k1  1

k2

 0 .3

d

  600 nm

(1)由上面诸方程可解得d=6微米,

k 1  2, k 2  3

k 

d
a

k 

( k   1,  2,  3........)

(2)第四级缺级,故d=4a, d=6微米, 得缝宽a=1.5微米.
(3)光栅光谱的最大级次为d/=10,由于缺级级次为±4和±8,
第10级的衍射角为 90 0 ,事实上也不能出现,
故屏幕上出现的干涉主极大级次为0、±1、

±2、±3、±5、±6、±7、±9,共15个干涉主极大.

6.1光栅光谱

6. 光栅光谱

光栅的主极大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   k 

如果入射光中包含两个十分接近的波长与’,
由于色散,它们各有一套窄而亮的主极大。
I


’

波长相差越大、级次越高,
则分得越开。

sin
0级 1级 2级 3级
 

注 :谱线级次如上图示
同级谱线中任意两波长谱线间距随级次 k 的增大而增大

 
'

   '    sin   '  sin    k 


d

k      '  

不同级次的谱线有可能发生重级现象

a

a

由 d sin   k  可 知 : 对 同 一 级 谱 线 ( k 一 定 ),      ,      ;
即 短 波 谱 线 靠 近 中 央,长 波 谱 线 远 离 中 央.

入射光为白光时, 不同, k不同,按波长分开形成光谱.

I

sin 



b  b'

0 一级光谱

三级光谱
二级光谱

如果是复色光入射,同级的不同颜色的条纹
按波长的顺序排列,称为光栅光谱。
各种原子、分子发光,都有自己特定的光谱。
光谱分析仪:根据光谱的位置和强度,
分析物质的成分与含量的仪器。
光栅(及棱镜)是大型光谱分析仪的核心元件。
光栅的谱线虽很细,但毕竟有一定宽度。
如果  与’ 十分接近,它们的主极大就
有可能相重叠而难于分辨。
实际上需要把波长相差很小的两条谱线分开,
也就是需要分光本领大的光谱仪。

光栅光谱和色散问题
 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分开称为色散,光

栅具有色散能力。
 /  角色散率,光栅的分光能力。

d sin   k 

 /  
k  0,  /   0
 很小时

d cos   k 

k
d cos 
零级光谱无色散,原因是其光程差等于零。

 /   k / d

同一级谱线有相同的色散率。
角色散率与N无关。

两条谱线能分辨(或不能分辨)
有没有定量的标准?

答:有。就是瑞利判据。
瑞利判据:一条谱线的中心与另一条谱线
的第一极小重合时,这两条谱线刚刚能分辨。
刚可分辨

不可分辨

0.8

1.0

按照这瑞利判据,如何衡量一个光栅的
分辨本领的大小?

 光栅的分辨本领
 波长相差δλ的同一级光谱在空间分开的

角距离δθ

d sin   k 

  k



d cos   k 

d cos 

由Rayleigh判据, δθ=Δθ为可以分辨的极限。

k


d cos 

 



kN

 
色分辨本领

 
R 


Nd cos 



 kN

例如. 对 Na 双线的分辨
 1  5890

A

 2       5896

光栅色分辨率
所以,

R 






对 k  2

则 N  491

对 k  3

则 N  327

A
5890

 982  Nk

6




都可分辨开
Na 双线。

为了在较低级次上分辨两条谱线(光强、有利),
就必须增大光栅的总缝数;
对于总缝数不太多的光栅,可以用斜入射的
办法得到较高级次的光谱。

 2.自由光谱范围(色散范围)
 m ~  M   m  
k级光谱不重叠的条件是
  m / k

k (  m    )  ( k  1)  m

即 M  m  m / k

对于1级光谱  M   m   m

m  M / 2

不会重叠的光谱范围,即自由光谱范围。
同时必须满足光栅对量程的要求
M  d

例 宽5厘米的光栅 每毫米1200条
求:色分辨本领 R

解:N  1200  50  6  10 4
if k  1

R  6  10



 6  10

4

R  kN  k  6  10
if

  6000

4

可分辨出附近  

6000
60000

 10

1

Å

Å

4

三棱镜分光

光栅 光谱

闪耀光栅
 平面式光栅的零级谱无色散。但该级却具有最大的
能量。从分光角度看,这部分光能属浪费。
 而有色散的其他谱线能量又较小,这是透射光栅的
一个主要缺点。
 对于平面光栅,单缝衍射零级的位置与缝间干涉零
级的位置恰好是重合的。
 如果让衍射零级偏离干涉零级的位置,即让单缝衍
射的中央零级与k=1,或2,……的光谱重合,即可

解决上述问题。
 闪耀光栅具有这种能力。

用磨光了的
金属板或镀
上金属膜的
玻璃板为胚
,在上面压
出一系列平
行的锯齿状
槽面,槽面
与光栅平面
间夹角 (可
控制)
——闪跃角

闪耀光栅
闪耀角  B

闪耀面a
B

闪耀面的法线
B

B

光栅平面的法线

第一种照明方式
每一个槽面是一个反射单元,也是衍射
单元,按惠更斯原理,波面上任一面元
都是发射次波的波源。
单槽衍射的中央极大是几何光学的反
射方向。
相邻缝间光程差

2 d sin  B

槽间干涉极大条件

2 d sin  B  k 
k  1时,  1 B  2 d sin  B

一级闪耀波长

B

而且,对闪耀光栅,有d ≈a,除了K=1级外,其它光谱几乎
都落在单槽衍射的极小位置,而形成缺级。
所以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一级谱线上,强度大大加
强,可实现强光谱和高分辨本领。
B

第二种照明方式
相邻缝间光程差

d sin 2 B

干涉极大条件

d sin 2 B  k 
k  1时,  1 B  d sin 2 B

一级闪耀波长

 0


 0   B

总之,用它可以将光能集中到与闪跃角相应的方
向,而且只对一定波长有效。故每一闪跃光栅只适用
于一定波长范围。

通过对闪耀角设计(改变槽形),可按需要使其
适合某一特定波长段的某一级光谱,以提高光能
利用率。

光栅单色仪
入射狭缝S1

球面镜M1

S1处于M1的
焦平面处。
反射光栅G
(闪耀光栅)
球面镜M2
出射狭缝S2
S2处于M2的
焦平面处。

双光栅光谱仪
球面闪耀光栅G1
G1

光谱仪
探测器
G2
球面闪耀光栅G2

引出单色光

单色仪

§5.2 X-RAY在晶体中的衍射
 晶体具有周期性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

作为衍射光栅。
 是一种三维的光栅。
 但是晶体的结构周期,即晶格常数,通常比
可见光的波长小得多。可见光不能在晶体中
出现衍射。
 只有波长小得多的X射线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匹
配。

 晶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结构
 这种空间结构可以用空间周期性表示

 晶体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即基元,即原子、

分子、或离子基团,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 周期性的结构可以用晶格表示
 晶格的格点构成晶格点阵

 晶体中有很多的晶面族。不同的晶面族有不

同的间距,即,晶格常数,d。

 入射的X射线可以被其中的每一个格点散射。

各个散射波进行相干叠加,产生衍射。有一
系列的衍射极大值。衍射极大值的方向就是X
射线出射的方向。

衍射的极大值条件
 首先计算每一个晶面上不同点间的相干叠加,即点
间干涉,或称为晶面的衍射。

0



  a sin   a sin  0
由于衍射光的能量大部分集中于衍射的零级,即中央主极大。

  0

 再计算不同晶面间的相干叠加。即面间干涉。



 

d

  d sin   d sin 
 2 d sin 

取极大值的条件为

2 d sin   j 

Bragg条件,或Bragg方程。

θ为相对于晶面的掠射角。

实验方法
 1、劳厄(Laue)照相法
 固定单晶,连续谱X射线入射。 X射线偏转

2θ角。





 2、粉末法(得拜法Debye)
 样品旋转,单色X光入射。由于样品中多

晶粒的晶面沿任意方向排列,故衍射光
沿圆锥面衍射。